云南的大理名字的由来来?

当前位置: > > 时间: 12:48 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内容仅供参考!

洱海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西北,古代文献中曾称为洱河、西洱河、叶榆河、叶榆泽、弥河、昆明川、昆明池等,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洱海北起大理市上关镇,南至下关镇。洱海发源于洱源县茈碧湖,源头出自黑谷山,唯一出水口在下关镇附近,经西洱河流出。那么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为什么叫洱海而不叫洱湖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洱海原来也不叫叶泽湖,而是古称叶榆泽,又名昆明湖。 白族语称“耳稿”,意为下边的海子。 因湖形似人耳,汉语遂称为洱海。另外,云南最早的居民是彝族,彝话里,湖、水塘(很大的水塘嘎嘎不是路边那个小水塘)叫海子,所以这个淡水湖叫洱海而不是叫洱湖。

洱海早在汉代它已名载史册。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回到长安,在向汉武帝汇报西域情况时,他说在大夏国(今阿富汗)曾看到蜀布,经了解是从身毒(印度)贩运去的。他极力进言:从蜀郡通身毒,道路近便,有利无害。根据张骞的建议,汉武帝派使者到西南夷寻求通身毒之路。道路都为洱海附近的昆明族所阻,最终未能通身毒。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因使者阻于昆明族之事,征调人力在首都长安开挖了一个人工湖,名之为“昆明湖”,训练水军,准备征讨洱海地区的昆明族。当然,汉武帝征服云南高原其在长安“昆明湖”训练的水军不可能派上用场。但是,这段“汉习楼船”的典故却永留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后来,清朝乾隆皇帝因景仰汉武帝开疆托土的功业,把北京颐和园西湖也改名为“昆明湖”。

“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明代诗人冯时可《滇 西记略》说:洱海之奇在于“日月与星,比别处倍大而更明”。如果在农历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其月格外的亮、格外的圆,其景令人心醉:水中,月圆如轮,浮光摇金;天空、玉镜高悬,清辉灿灿,仿佛刚从洱海中浴出。看着,看着,水天辉映,你竟分不清是天月掉海,还是海月升天。此外,洱海月之著名,还在于洁白 无瑕的苍山雪倒映在洱海中,与冰清玉洁的洱海月交相辉映,构成银苍玉洱的一大奇观。

历史上就有“享渔沟之饶,据淤田之利”记载,三角洲东西两侧有水草丛生的浅湖湾,为鱼类繁衍生息的良好场所,历来水产丰富,当地称为“鱼土锅”。据《西洱海志》云:洱海“鱼族颇多,视他水所出较美,冬卿甲于诸郡。魏武帝四时食制曰:“滇池纫鱼,冬至极美”。


本帖最后由 雪岭岩羊 于 06:03 编辑

“丽江”作为地名,始于忽必烈南征革囊渡金沙江。金沙江作为长江的支流,最早因发源于青藏高原犁牛山下,被称为“犁水”,后因“犁”与“丽”古音相近,金沙江又称“”。因江得名,在忽必烈统治这一地区后,于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置行省丽江路军民总管府,丽江地名由此而来,从此未改。当时的“云南行省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就设在金沙江边,后来才迁至今天丽江古城一带。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丽江市区不临江?因为最早的丽江指的是忽必烈革囊渡江的地方,后因一面象征性的石制战鼓而改名石鼓。著名的“长江第一湾”就在石鼓。石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兵家进入丽江地区的门户。除了忽必烈南征,红军长征时期也经石鼓进入丽江。
小结:丽江最早指金沙江,行政上指“云南行省丽江路军民总管府”,首府设在今天的丽江石鼓镇。
从设“云南行省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开始,丽江正式进入中国的版图,而后元朝实行边疆自治政策,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也就成了实际意义的当地统治者。到明朝木增当政时,丽江实力已相当雄厚,当时的木府被徐霞客称为“宫室之丽,拟与王者”,意思是木府的气势可与当时的明皇宫相比。据传当时的木府即是模仿明皇宫所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木增家族是非常有野心的,期间曾攻城掠地,占领今天的云南藏区(即香格里拉及周边地区)、甘孜藏区(即稻城和理塘等地)、木里、等地区。这也很好理解今天的纳西族除了分布在丽江,在周边藏区都有分布。当时更多的纳西族因长期定居在藏区,随着时间流逝已藏民化。
小结:早期的“丽江土司府”所管辖的势力范围差不多就是今天所说的“大香格里拉圈”的范围。也因此,“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在丽江也被称为“大丽江”。这就是“大丽江”这一概念的由来。
建国后丽江行政区划变迁

1950年设“丽江专区”,行政专署设在“丽江县”,县城即大研镇,就是今天所说的狭义的丽江古城。所管辖区域除今天的丽江市范围外,还包括今天的整个迪庆藏族自治州,包括今天的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县等。今天的大理州鹤庆县剑川县和州的碧江、福贡、贡山、兰坪四县当时也属丽江专区。这是建国后丽江最大的一次版图,几乎囊括了整个滇西北地区。当时的滇西北就是丽江,丽江就是滇西北。1970年丽江专区改称“丽江地区”,丽江县改“丽江纳西族自治县”。2002年12月26日,丽江地区改地级“丽江市”,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一分为二,分别为“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小结:这就是今天的云南省丽江市的由来,云南省丽江市豁一区四县: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概念里,包括了大研古城、束河古建筑群(束河老城)、白沙古建筑群(白沙街)。

在丽江本地人看来,在丽江盆地(丽江人叫丽江坝子)内的叫丽江。
旅游概念上有“大丽江”和“小丽江”之分。人们说去丽江旅游,通常也包括了去丽江周边比如香格里拉、梅里雪山、稻城等地。即所谓的大香格里拉旅游圈,也叫“大丽江”。小丽江的概念也分两种,几乎所有营运的班车上写着的“丽江”都是指丽江新城,而游客乘坐时往往认为指的是狭意的丽江古城即大研古(城)镇。但丽江新城在行政上又属于丽江市古城区,游客就有点摸不着头脑。幸亏丽江新城离丽江大研古(城)镇也不远,打个的一个起步价就到。

产于云南大理的风花雪月是我国的知名品牌,产品采用水源来自云南大理苍山雪峰源水,4100米苍山雪峰纯净源水,清澈凉爽,形成极富特色超淡口味,采撷天地日月的关爱。采用丹麦嘉士伯先进酿造技术,精心酿造而成,具有着良好的口感,啤酒口味清淡纯正,和其他啤酒不同,这一种啤酒中涩味、苦味不会显得过于明显,细心品尝之下还能尝到来自雪山纯净雪水所含的细细甜味。独特的内涵包装,是啤酒之极品。“风花雪月”啤酒清淡纯正的口感收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尤其是女性特爱喝。价格非常实惠,瓶装的只4元左右就能买到了,不过风花雪月啤酒有着明显的地域性,主要在云南销售,在香港销售也非常火爆,其它地方销售量比较少。

“风花雪月”啤酒从2005年投放香港市场以来,销量逐年看涨,已经得到了市场和顾客的认同,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消费群,现在每个月的销售量都在两千箱以上,而且还在不断上升。现在风花雪月啤酒不断在大陆上出现,即将成为新一代啤酒品牌。

风花雪月啤酒产自大理,大理自古便有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这“风花雪月”四绝,每年到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风花雪月啤酒正是以这四绝进行命名的。


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下面微信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理名字的由来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