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越来越发达,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 为什么说“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百年大党面对面》解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山磅礴必有主峰 为什么说“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百年大党面对面》解读PPT课件.ppt(170页珍藏版)》请在163文库上搜索。

1、时间:演讲:2022年百年大党面对面全文解读PPT百年大党面对面完整版(170页)解读PPT前 言中宣部理论局组织撰写的百年大党面对面一书,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为遵循,对13个干部群众关心关注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解答,用理论分析现实,以实践说明理论,思想深刻、入情入理,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生动教材。目 录第一章百年大党面对面全书介绍第二章百年大党面对面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第三章百年大党面对面全文学习第四章百年大党面对面一部鲜活而有魅力的通俗理论读物P A R T 0

2、1百年大党面对面全书介绍背景介绍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百年大党面对面背景介绍喜迎党的二十大更好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喜迎党的二十大激励人们同心同德、苦干实干,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中央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撰写了2022年通俗理论读物百年大党面对面P A R T 0 2百年大党面对面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百年大党面对面百年大党面对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

3、史经验的决议为遵循,梳理出为什么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要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为什么说“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等13个重大问题。框架结构13个干部群众关心关注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解答框架结构13个干部群众关心关注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解答框架结构13个干部群众关心关注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解答P A R T 0 3百年大党面对面全文学习1、千秋伟业百年华章为什么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要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汹涌澎湃的历史进程从哪里开始,力挽狂澜的时代先锋就从哪里出场。在中华民族跌入黑暗深渊、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

4、登上历史舞台,犹如划破沉沉夜霾的凌厉闪电。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历史伟业,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为恢宏的华彩篇章。站在党百年奋斗的时间节点上,我们深深感慨党为改变民族前途、人民命运、世界进程所建立的伟大功业,由衷赞叹党领导人民开启新的征程、新的事业的壮丽前景,正所谓“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千秋伟业国祚绵长,百年华章盛世气象。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会全景式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全方位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

5、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伟大号召。这是初心不改、使命承担的郑重承诺,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崭新起点。1、千秋伟业百年华章为什么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要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一、复兴伟业所需党心民意所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往的记录和诠释,历史活动是螺旋式发展和前进的,对当前和未来具有重要镜鉴作用。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巨制春秋史记资治通鉴,还是西方著名史书荷马史诗希腊波斯战争史高卢战记,虽然它们描述的历史事件都早已湮没于浩瀚的史海深处,但至今仍然闪烁着耀眼的智慧光芒

6、,给人以无限的思索和启迪。重视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每到重要历史时刻和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都要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两个历史决议,都实事求是总结了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和行动,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1、千秋伟业百年华章为什么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要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一、复兴伟业所需党心民意所向现在,距离第一个历史

7、决议制定已经过去了70多年,距离第二个历史决议制定也过去了40多年。40多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大大向前发展了,党的理论和实践也大大向前发展了。恰是百年风华的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既有客观需要,也具备主观条件。事业发展所需。百年潮涌,一心追梦。事业越是伟大,征程越是壮阔,越是道阻且长,越是苦难辉煌。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矢志不渝接续奋斗,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凯歌向前,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堪称人类发展进步史上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之一。回望过去沧海桑田,展望明天征途漫

8、漫,大势如潮,大道如砥,需要让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1、千秋伟业百年华章为什么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要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一、复兴伟业所需党心民意所向团结统一所需。总结历史,在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对于维护全党团结统一至关重要。无论是前两个历史决议“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拨乱反正、团结一致向前看”,还是这次历史决议“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虽然产生的历史条件、现实背景、时代主题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为了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在百年奋斗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总结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有利于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

9、全党全国人民步调一致向前进。增强本领所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百年来,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总结经验中提高拒腐防变、攻坚克难的本领,在汲取智慧中增强化险为夷的能力。未来道路上,越往前走环境越复杂,任务越艰巨,风险挑战越严峻,“黑天鹅”突如其来,“灰犀牛”不期而至,“大白鲨”难以预料。党领导人民要战胜各种显性的和潜在的风险挑战,就要从历史富矿中挖掘智慧宝藏,以增强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本领,提升驾驭复杂局面、化解矛盾问题的水平。1、千秋伟业百年华章为什么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要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二、成就彪炳史册、经验映照未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一座全景式呈现党百年奋

10、斗历程的光辉丰碑,一座史诗般传承党百年红色基因的精神殿堂。在展览馆靠前位置的展柜里,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俄文本和中译本)格外引人注目。这份不到900字、甚至条目还有遗漏的文件,称得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出生证”。在一百年前的中国,各种政治团体层出不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似乎不那么起眼,很少有人预想到能够成就今天这样的历史伟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顽强奋斗,在历史洪流中扭转民族命运,迎来了从落后时代、跟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奇迹,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

11、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开创崭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百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足以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1、千秋伟业百年华章为什么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要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二、成就彪炳史册、经验映照未来“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决议既总结历史、回顾既往,又致敬历史、面向未来,以贯通百年的历史巨眸、纵横四海的宏阔视野,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结合上,系统阐述了党领导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伟大成就,深刻揭示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

12、,重点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重大成就和新鲜经验,鲜明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行动价值。这份3万多字、7个部分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性文献,称得上党百年奋斗所有成就、所有经验的“集大成”和“精华版”。全面展示和重点突出有机结合。龙衮九章但挈一领。决议以跨越百年的历史长镜头,全过程回溯党领导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历史进程,浓缩式概括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集中反映了一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在此基础上,决议将镜头聚焦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用较大篇幅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

13、展、标志性成果,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坚定信心,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1、千秋伟业百年华章为什么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要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二、成就彪炳史册、经验映照未来伟大意义和历史经验交相辉映。提炼历史意义、总结历史经验,都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思想活动,对于以史为鉴、增长智慧具有积极的作用。决议以宏阔的视角,从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人类进步事业、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5个维度,精辟论述了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同时,决议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抓住影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系统归纳了10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党领导人民不

14、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和深层密码。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进一步厚植了党和人民的精神财富,丰富和发展了强党强国的思想宝库。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相互贯通。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实践。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高擎思想火炬、奋力改造山河的一百年,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百年。决议把百年奋斗的实践发展线索和理论创新脉络融通起来,讲清楚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实践为理论创新创造提供了最丰厚的土壤,讲清楚一百年与时俱进的理论为实践创造指引了最光明的方向。可以说,决议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论”,是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15、真经”。1、千秋伟业百年华章为什么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要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二、成就彪炳史册、经验映照未来历史逻辑和现实需要彼此印证。“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下史、未来学。回顾历史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而是站在过往得失的起点上更好地开辟未来。决议立足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的初心使命,着眼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以百年奋斗的历史为镜鉴,从伟大胜利中激发奋进力量,从弯路挫折中吸取深刻教训,达到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决议可谓是当代中国的“资治通鉴”。1、千秋伟业百年华章为什么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要作出第三个历

16、史决议?三、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从17世纪世界最早的政党英国辉格党、托利党成立开始,纵观人类几百年的政党政治历史,在改造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滚滚洪流中,多少曾经勇立潮头的政党消失了,多少曾经辉煌一时的政党消失了。大浪淘沙,真金方显。只有那些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的政党,才能在潮起潮落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在世事变迁中永葆生机活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饱经风雨沧桑而朝气蓬勃,备受千磨万击还坚忍不拔,就在于党能够穿过历史风云的迷雾,深刻洞察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沿着正确的方向坚定前行。毛泽东同志的不朽名篇沁园春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从历史兴衰成败、现实力量消长中把握历史走向的高度自觉。

17、这首词写于1936年年初党中央到达陕北不久,当时中央红军经过长征数百次残酷战斗数量锐减,国民党调集重兵企图形成“围剿”之势。在万分危急的情势下,毛泽东同志洞察到了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是抗日的中流砥柱,我们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坚信革命形势必然会发生有利于我们的根本转变,坚信革命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1、千秋伟业百年华章为什么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要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三、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回望百年漫漫长征路,我们党什么样的困难没有经历过,什么样的挑战没有遭遇过,什么样的环境没有碰到过?可谓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大革命期间,国民党反动派和军阀屠杀了数十万共产党员和

18、革命群众,革命事业危在旦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明“左”倾错误造成的失败,给革命根据地和白区革命力量造成极大损失,革命成果几乎毁于一旦;“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人民遭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教训极其惨痛。但是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重大历史关头不迷航、在关键抉择面前不徘徊,始终站在社会进步的一边,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坚决战胜困难,勇毅走向光明。可以说,我们党在千锤百炼中几度绝处逢生、几度柳暗花明。历史贯通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前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光明。但越形势大好越充满艰险,越现世安稳越暗藏危机,越接近目

19、标越需要韧劲。新的长征路上,前方还有许多人迹罕至的皑皑雪山、茫茫草地,还有许多前所未有的艰难困苦、风险挑战,还有许多从未有过的干扰破坏、围追堵截,未来充满着希望,也充满着挑战。只有保持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锚定目标、主动谋势,才能集聚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能量,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伟大功业。1、千秋伟业百年华章为什么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要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三、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历史大势浩浩汤汤,引领而望沛莫能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昭示着中华几千年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蕴含着世界繁荣进步的必然逻辑,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走过百年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愈加成熟,脚步更加坚定,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

20、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山河为证岁月为名为什么说党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巍巍昆仑,悠悠万世。在人类社会川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漫长时光中,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犹如白驹过隙,只是短暂一瞬,却如此深刻地、历史地推动了中华民族发展进程。百年沧海桑田,百年物换星移,党带领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豪迈凯歌。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千年故国换了人间,伟大民族复兴在望!历史,往往需要世事的更迭和时间的冲刷才能看得更清楚。放眼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我国多少次改朝换代,虽然也曾出现过像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

21、、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这样的所谓“盛世”,但广大人民的悲惨地位始终没有改变,更多是世事多艰、民生困苦。今日之中华,山河锦绣、国泰民安,处处生机勃勃,处处安乐祥和,呈现出四海升平、万象更新的煌煌气象。我们可以自信豪迈地说,这盛世,光耀神州,流芳千载。2、山河为证岁月为名为什么说党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一、初心使命矢志不渝建党为了谁、建党为什么,是对一个政党立党兴党强党最缘起的叩问,本质上揭示了政党安身立命之本和存亡发展之道。资产阶级政党作为人类社会最早的政党形式,是在反对封建专制过程中产生的,可能会在政治倾向、利益派别、主张观点、路线政策上有所差别,但总体上都代表资产阶

22、级的利益,是为了建立以资本为中心的政治秩序。尽管现实中“驴象之争”闹得不可开交,不同党派争得“鸡飞狗跳”,但最后不论谁胜出、谁上台,都是资本说了算,永远是“金主爸爸”在操控。无产阶级政党是作为资产阶级政党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其最初的政治任务就是为了推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改变人剥削人、少数人占有财富的状况,实现和维护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在受西方列强侵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政党肩负着双重的政治任务,在打倒本国反动统治阶级、实现人民解放的同时,也要完成国家独立、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正如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指出的: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首要任务,在于建立

23、广泛的反帝民族统一战线,为驱逐帝国主义和争取国家独立而斗争。2、山河为证岁月为名为什么说党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一、初心使命矢志不渝旧中国的情况更加复杂,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负三座大山的沉重压迫,轮番遭受封建地主阶级的欺压、帝国主义的蹂躏、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人民苦难十分深重,何谈尊严与人格。“东亚病夫”的帽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轻蔑至极,对曾经灿烂辉煌的伟大民族、对崇尚自尊自爱的炎黄子孙伤害性极大、侮辱性极强。“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人民要解放、民族要复兴,成为那个时代最深沉的呐喊。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觉醒年代,中国共产党横空出世,犹

24、如林中的响箭、报春的惊雷,震醒了沉寂已久的中华大地,勇敢地担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责任。这个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价值基点和实践原点。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一切奋斗、一切创造都是为了笃定守护这个初心、接续完成这个使命。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政治发展史,没有哪个政治力量,能够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兑现对人民的承诺,为了曾经立下的铮铮誓言,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2、山河为证岁月为名为什么说党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一、初心使命矢志不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我们共产党人为了践行初心使命,甘愿牺牲一切,甚至包括生

25、命。有实物可查最早的党员入党誓词仅有24个字,开头4个字就是“牺牲个人”,现在的入党誓词强调“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牺牲”二字贯穿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集中体现我们党为了初心使命在所不惜、万死不辞的坚定意志和决心。革命年代,多少先辈为了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舍生取义。陈延年“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绝不跪下”、瞿秋白“此地正好,开枪吧”、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刘胡兰“怕死不当共产党”和平时期,多少英雄为了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孔繁森“一腔热血洒高原

26、”、黄文秀“将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万千英烈、万千忠骨“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用生命和热血熔铸成了初心使命的鲜红底色,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崇高追求。一百年中国共产党的行动价值雄辩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根本改变,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没有辜负民族的重托。2、山河为证岁月为名为什么说党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二、理想信念九死不悔信仰,探究和解决的是人的终极问题。在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中,信仰始终是萦绕人的精神生活的永恒话题。在人类生产力落

27、后、科技不发达、认知水平低下的古代,信仰或被诉诸“普度众生”的宗教,或被诉诸“承接天命”的帝王,或被诉诸“超然尘世”的神话,或被诉诸“神秘诡异”的传说这些让人在面对现世苦难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以精神的安慰、心灵的寄托。生活在19世纪欧洲的马克思恩格斯深深认识到,把人们带离苦难的,不是中世纪的宗教,人匍匐于神的脚下只能得到暂时的麻痹,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但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让人的尊严和价值得到维护,“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对绝大多数人造成了自我的异化和心灵的创伤。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考察人类精神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把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现

28、实社会和理想社会、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结合起来,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指出人类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运动,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在共产主义信仰的感召下,全世界无产者为了最壮丽、最正义的解放事业,为了最美好、最崇高的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2、山河为证岁月为名为什么说党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二、理想信念九死不悔中国共产党是为了共同的理想信念走到一起的,而不是因为利益结成的政治团体。我们党之所以叫共产党,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矢志不渝追求的远大理想。1961年9月,毛泽东同志接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蒙哥马利问:“你们为什么把自己党叫做共产党,而

29、不叫社会党呢?”毛泽东同志回答:“因为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目标。”可以说,共产主义是我们党所有奋斗、所有努力的最终旨归。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虽千万人吾往矣,虽九死其犹未悔,靠的就是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至坚的信念、至真的信仰。塑造军魂的三湾改编,让旧军队脱胎换骨,靠的不是高官厚禄,不是威逼胁迫,而是用革命的理想来凝聚人心,用信仰的力量来重塑队伍。革命圣地延安高耸的宝塔山,这座红色信仰的精神坐标,让千千万万热血青年魂牵梦绕、心驰神往,“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解放战争中上百万国民党军队一经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革

30、命理想和政治主张的影响下,毅然弃暗投明、获得新生。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时,中国能够顶住冲击,把社会主义旗帜举住了、举稳了,根本的一条就是对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的笃行不怠。2、山河为证岁月为名为什么说党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二、理想信念九死不悔理想信念坚不坚定,要看危急关头能不能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干扰面前能不能站稳立场、坚若磐石。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针对党员干部思想的现实状况,习近平总书记把坚定理想信念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将其比喻成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反复强调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挺起共产党人的

31、精神脊梁,为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对理想信念的矢志追求,是灵魂升华的壮阔航程,是精神洗礼的伟大远征。无数共产党人在信仰灯塔的指引下踔厉奋发,尽管他们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并不一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他们坚信,人类最美好的崇高信仰必定会变为现实。2、山河为证岁月为名为什么说党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三、历史任务接力推进“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伟大的历史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每一代人都镌刻下深深的印记。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历史的发展是整体性、连续性、阶段性的统一,是目

32、标导向、实践导向、价值导向的统一,是同时代的需要、现实的问题、人民的呼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华民族是在西方侵略者的枪炮声中进入近代历史的,在内外多重压迫之下,遭受的屈辱之大、劫难之深、变动之烈,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为了救民族、国家、人民于水火,各种政治力量竞相登场,尽管动机各有不同,努力程度各有深浅,但客观上都是在为民族寻找一条出路。在救亡图存的苦苦探索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联合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2、山河为证岁月为名为什么说党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三、

33、历史任务接力推进面对封建主义几千年的沉重枷锁、西方列强碾压式的发展代差,要冲出牢笼、摆脱压迫,要除旧布新、重整山河,非最先进、最坚决的革命力量不能完成。这一伟大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身上。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宏愿,围绕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赴后继、接续奋斗,铸就了中华民族涅槃重生进程中的一座座丰碑。“咬定青山不放松”,锚定一个主题接力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部奋斗的鲜明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好比一场接力赛,从“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34、到“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从“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到“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一棒接着一棒跑,一程续着一程进,伟大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今天,我们行进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前景光明但前路艰险,更需要风雨无阻向前进,为之持续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2、山河为证岁月为名为什么说党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三、历史任务接力推进“前波浪伏后波起”,承接两大任务接力推进。“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进步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我们党

35、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各种落后的、腐朽的反动势力,彻底结束了旧社会的黑暗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迎来一个光明的新社会铺平了道路;经过70多年的不懈努力,把一个“真干净的白茫茫大地”建成了“了不起的红火火中国”,锦绣中华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正在稳稳地实现。前后两大历史任务紧密关联、无缝衔接,共同致力于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创造美好未来。“一山放出一山拦”,抓住三大矛盾接力推进。任何社会都充满着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社会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进步的。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都会准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并以此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着

36、力点。无论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都是不同历史条件下中国具体实际和社会特征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正是在依次解决这三大矛盾中,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山河为证岁月为名为什么说党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三、历史任务接力推进“不尽长江滚滚来”,贯穿四个阶段接力推进。纵观世界历史,任何国家和民族由贫穷羸弱走向繁荣富强,都不是一步完成的,必然经历一个个正向叠加、积厚成势

37、的阶段。欧洲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德意志崛起,前后超过200年,经过长期的探索、统一、发展过程。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曾说:“国家是时间河流上的航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复兴的航船把正了航向,顺着时间的河流向前进,穿过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航道,驶向新时代更加宽广、更加壮阔的海域。2、山河为证岁月为名为什么说党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四、伟大历程波澜壮阔距今约5000年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黄帝,率领先民在黄河流域刀耕火种,自此华夏文明之光肇始。在这片神奇而富饶的广袤土地上,中华民族繁衍生息、辛苦劳作,经历过数不胜数的天灾地孽,遭遇过不计其数的战乱纷争,

38、虽饱经风霜雪雨而坚韧不拔,遍尝深重苦难而百折不挠,用勤劳、智慧和勇敢创造了世界上唯一不曾断绝的灿烂文明,成为人类发展史上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文明高峰。自古兴邦多磨难。当中华民族近代遭遇几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强不息、奋起抗争,不仅没有让绵延不绝的民族亡国灭种,没有让源远流长的文明覆灭中断,而且经过长期艰辛奇崛的奋斗,使中华民族以亘古未有的姿态昂扬屹立于世界东方,使中华文明以璀璨夺目的光彩闪耀于人类文明星空。2、山河为证岁月为名为什么说党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四、伟大历程波澜壮阔这是实现中华民族和马克思主义命运“两个扭转”的伟大历程。一个民族的兴衰从来都

39、是和它的思想支柱紧密相连,一种思想的命运从来都是和信仰它的民族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扭转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不断下滑的命运颓势,使其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扭转了马克思主义“被终结”的命运,使其迸发出更具穿透力和解释力的真理力量。一百年来,中华民族这个最伟大的民族,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在时代的激流变幻中,实现了命运的交汇交融,共同奏响了一首美奂绝伦的“命运交响曲”。这是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伟大历程。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表明,经济增长往往与殖民侵略、利益瓜分、危机爆发、发展滞胀、社会动荡相伴而行。中国不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强权之路,不走依

40、赖别人、盲从他国的附庸之路,以和平自主、稳定持续的方式发展起来,依靠自己的辛劳和汗水创造美好生活。今天,这头东方雄狮早已从沉睡中醒来,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世界为之瞩目和点赞。2、山河为证岁月为名为什么说党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四、伟大历程波澜壮阔这是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两个革命”的伟大历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改造客体和改造主体高度统一的革命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一百年来,在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我们党一直在探索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密道。经过长期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在“

41、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基础上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两个革命”同时发力、相互促进,才能确保革命事业兴旺发达、革命力量朝气蓬勃。这是把握中华民族复兴和世界文明进步“两个大局”的伟大历程。梁启超曾把中国几千年的发展概括为3个阶段,即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过去一百年中国前途命运的深刻改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谋求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与世界局势的波谲云诡、跌宕起伏密切相关。不管是面对侵略者的轮番践踏还是面对西方国家的孤立包围,不管是面对敌对势力的颠覆演变还是面对超级大国的霸凌恫吓,党团结带领人民不仅生存下来,还一步步强大起来,发展壮大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42、。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贡献,不仅昭示了一个先进政党、先锋力量对民族的责任,而且彰显了一个百年大党、东方大国对世界的担当。雄关漫道真如铁,关山初度路犹长。百年辉煌对中国近代历史而言是一个感叹号,对民族复兴伟业而言则是一个逗号。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大路上,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且看苍山如海、风光无限,何惧风云变幻、世事沧桑。3、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是如何夺取的?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推动社会剧烈变动的根本力量。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在“顺乎天而应乎人”的政权更迭中,在“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斗争中,革命以不可阻挡之势,牵引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近代以后的中国,无数革命者为建设一

43、个中国人民的新社会和新国家而奋起抗争。伟大的革命是波澜壮阔的,但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辛亥革命“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其结局之惨淡之黯然令人扼腕。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扭转乾坤的气象和焕然一新的面貌,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的征程。在28年轰轰烈烈的伟大斗争中,为了干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件大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千回百转中寻出路,在千难万险中向前进,在千磨万击中夺胜利,付出了无法估量的代价、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磨难、作出了世所罕见的牺牲。这一“世界革命历史的伟大奇观”,其程度之剧烈、使命之光荣、影响之深远,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7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望这段

44、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壮阔史诗,不禁感慨系之、壮怀激烈。3、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是如何夺取的?一、革命洪流立潮头工人罢工、农民抗租、学生游行、妇女声援进步力量在集结、在战斗,反动势力在恐慌、在发抖。中国这片压抑许久近乎窒息的大地震颤不已,深埋于人民心中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怒火一下子被点燃,以喷薄之势迅速蔓延开来,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大革命狂潮,形成了高歌猛进、排山倒海的浩大声势。从沉默中觉醒起来的人们看到,前景是那么的光明乐观,胜利是那么的触手可及。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大革命,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动员程度最深、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成立短短几年后,为什

45、么就能够领导推动这样规模和影响的革命运动?为什么革命主张就能够得到绝大多数进步力量的拥护和认同?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党提出了反映人民共同呼声的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正确方向。“打倒列强,除军阀”这个最大的公约数,成为当时凝聚中华儿女凯歌向前的最强音符。“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毛泽东、邓中夏、彭湃等一批中国共产党人,脱下长衫西服、换上工装短褂,走进工厂矿山,走向田间地头,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革命主张,启发蕴藏在群众之中的革命觉悟,奋起同外国资本家、封建军阀、土豪劣绅作坚决斗争,在神州大地形成风雷激荡、风驰电掣的革命狂飙。3、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46、是如何夺取的?一、革命洪流立潮头在当时的中国,列强和军阀“树大根深”,要钱有钱、要枪有枪,可谓权倾一时、一手遮天。要扳倒这个庞大的存在,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形成最强大的正义力量,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正是基于此,我们党决定采取积极的步骤,联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国共合作后,反帝反封建伟大斗争达到了高潮,汇聚成了大革命的滚滚洪流。在当时大好的革命形势下,可能没有多少人能够预料到危险正在悄悄逼近,汹涌澎湃的洪流前方漩涡在弯处聚拢、暗流在深处涌动。在帝国主义列强的鼓动和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反动军阀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2万多名党员、近30

47、万名革命群众惨死于敌人血腥的屠刀之下,革命事业陷入一片腥风血雨的白色恐怖之中。毛泽东同志后来痛心地说,“被人家一巴掌打在地上,像一篮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摔烂很多”。由于当时党内主要领导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党和人民不能组织有效抵抗,致使大革命遭到惨重失败。山以险峻成其巍峨,业以磨难成其伟大。革命热情退却之后,人们才清醒地看到,原来敌人躲在“隐秘的角落”,早已伸出难以察觉的罪恶黑手,趁我不备猛然给革命以致命一击,妄图把革命者斩尽杀绝。血淋淋的事实教育了幼年的共产党,无数革命者没有被吓倒,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化悲痛为力量,重新集合到党的旗帜下,继续投入新的战斗。3、浴

48、血奋战百折不挠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是如何夺取的?二、星星火种燎原势南昌城头打响第一枪,秋收起义、琼崖举事、黄麻烽火、广州激战、闽西斗争、渭华暴动枪声密集响起,硝烟四处弥漫,共产党人拿起枪杆子进行英勇反击,以城市为中心、城乡联动的全国总暴动迅速推向沸点,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历史大剧不断上演。在中国革命寻路的艰难历程中,“枪杆子里出政权”是党付出沉重代价后的一次伟大觉醒,自此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之路。“进攻进攻再进攻”,退却就是“动摇”。当时,在共产国际错误思想指导下,党内部分领导人认为只要大规模发动武装起义夺取大城市,就能像十月革命那样一举取得革命胜利。在党内“左”倾盲动

49、错误的推波助澜下,许多共产党人怀着对敌人野蛮屠杀的愤恨和复仇的渴望,产生了一种近乎拼命的强烈冲动。事物的发展在错误指导思想和非理性情绪的共同作用下,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时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光靠一腔热血是无济于事的,不切实际地盲目蛮干,最终只能招致更惨重的失败。这迫使我们党更加冷静地思考:中国武装革命的正确道路在何方?3、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是如何夺取的?二、星星火种燎原势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是暴力革命,依靠力量是工人阶级,实现路径是在大城市首先爆发,再把革命成果扩散开来,最终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无产阶级专政。这一理论在以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

50、得到印证。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短暂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1917年数万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潮水般涌入圣彼得堡冬宫,赢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理论和实践上看,无产阶级革命“城市中心论”,似乎是不容置疑的定律。但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可能通过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全国胜利。毛泽东同志在认真总结党革命斗争经验后,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提出必须走一条不同于俄国革命的独特道路。他认为,我国城市工人数量相对少,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反动统治者在农村的控制力量比较薄弱,可以首先在农村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赢得全国革命

来源 | 《 人民日报 》

人类真正能够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实现物质生活的丰裕,不过一两百年的时间。就人类日常生活而言,机器的发明、化学物品的广泛使用、交通工具的改善,以及进入20世纪之后各种电子、电器甚至数码产品的蜂拥而至,不仅使人类终于填饱了肚子,而且同样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使大多数中国人摆脱了饥饿与贫困,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在极短的时间里变得丰裕起来。

在物质生活不断丰裕时,人们常常并没有同步体会到幸福感的增长。短时间里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也有这样的感受。一项调查发现,2012年中国人经济上的乐观情绪为82%,但生活满意度却只有21%,其中收入满意度更是只有10%。

有关这一现象的解释各式各样。有人说,中国社会的变迁导致人们安全感的丧失,包括缺乏社会保障都是人们感受不到幸福感的原因;也有人认为中国的贫富差距过大、缺少洁净的空气和安全的食品,等等。

不可忽视的是,中国人幸福感缺失也是精神性或心理性因素造成的:其一,社会变迁的速度过快,在改变一切的时候也提升了人们对变迁的期待;其二,不同的人群或阶层的变迁速率不一致,变迁慢的产生了相对剥夺感,因而消极不满。

中国人的幸福感状况,充分说明幸福感不仅关乎物质生活的改善,同样关乎精神世界的成长,关乎人们是否能从物质的丰裕中获得生活的意义。

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上,那些推动了人类进步的先哲们,都是能够凭借有限的物质资源,成功打造生活意义感的伟大人物

他们虽然称不上是专业的社会心理学家,却无一不凭借着对人类社会心理的出色洞悉,或直接赋予单调的生活以意义感,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意义感之间建立起了常规的逻辑联系,再或通过各式各样的典范或榜样,带动起了芸芸众生矢志不渝地追求意义感。

即使在我们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那些成功的艺术家、体育明星、专业工作者甚至商人们,大多也是打造意义感的能工巧匠。

比如,商人们通过将有形的商品转化为某种符号或象征,从而赋予其促使人们追求的意义感。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了越来越多的商品之时,更需要重新充实人生的意义,而不是单向地指向物质本身。

和北大清华教授一起,过一种有思想的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北京大学教授顾海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在人民日报撰文,深入探讨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与深刻内涵。本号予以转载。

如何理解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要充分认识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推动共同富裕持续取得新进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并确立“小康”目标接续推进,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显著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对共同富裕道路作了新的探索,对共同富裕理论作了新的阐释,对共同富裕目标作了新的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在此基础上,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针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提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部署:“十四五”时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完整勾画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间表、路线图,既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又顺应了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方向,符合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彰显了党的初心使命,必将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奋斗。

促进共同富裕丰富了人类现代化的内涵

我们党在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促进共同富裕规律的认识,共同富裕思想不断发展,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把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重要目标,表明我们党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邃认识和准确把握,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纵观500多年社会主义发展史,还没有哪个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进一步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也将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对社会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富裕是各国现代化追求的目标。一些发达国家搞了几百年工业化和现代化,把人民生活总体上提高到相当高的水平,但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到现在不仅没有解决共同富裕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我国有14亿多人口,如此巨大的人口体量整体迈入现代化进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世界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将彻底改写人类社会高收入国家的版图,在整体上极大提升人类福祉,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积极贡献。我国实现共同富裕,也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现代化提供全新选择。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促进共同富裕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度统一起来,不断筑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为人类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出中国贡献、提供中国启示。

准确把握促进共同富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国情,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

坚持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越过1万美元大关,但仍远低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没有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共同富裕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才能更广泛地激发全社会推动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更持久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要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拿出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一步步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目标要求和战略部署。同时,也要深刻汲取一些国家超出发展水平搞过度福利化、导致公平效率不能兼顾、影响经济发展和公平分配的深刻教训。要始终坚持在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具备的条件下,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把那些有能力和条件办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扎扎实实地办好,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吊高胃口、不搞“过头事”。

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一体推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要在缩小城乡、区域、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坚持及早着手,有序推进。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要把总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目标,把每个阶段的任务分解成一项项具体任务,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快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促进共同富裕,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要打攻坚战,更要打持久战。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2021年10月8日10版】

深刻理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一重要理论命题作出深刻阐释,彰显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智慧。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丰富了新发展阶段的目标内涵。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华彩乐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必须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良好条件。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聚焦点,进一步明确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对于凝聚人心、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团结奋进、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基于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走出来的。在这条道路上,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富裕,要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昭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要论述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智慧。马克思在概括以往各种社会文明形态特征时指出:“一方的人的能力的发展是以另一方的发展受到限制为基础的。迄今为止的一切文明和社会发展都是以这种对抗为基础的。”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鲜明价值取向,开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道路和新方向。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贯彻落实,昭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崇高价值追求。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升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意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奋斗、初心不改,砥砺前行、主题不变。如何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奋进新征程,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课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升华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意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续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牢牢抓住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不懈努力,凸显了这一过程的特点和要求,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起到强有力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1日 10版】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深刻认识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有助于在发展进程中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规定”,更好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在何处,认清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重大区别,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追求共同富裕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成和拓展的历史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源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探索开创的,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独特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初心使命。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探索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向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践行初心使命,追求共同富裕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成和拓展的历史过程。

追求共同富裕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丰富发展的奋斗目标中。在开辟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探寻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在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建设中不断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奋斗。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从中国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出发,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坚持在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意味着我们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些重要决策部署,指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前进方向,描绘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

追求共同富裕明确了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未来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着力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就要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党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致力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得到广大人民的真心拥护。

追求共同富裕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传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关于小康、和谐、大同社会的思想。《诗经》里就有关于“小康”的记载;《礼记·礼运》描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反映了关于大同社会的理想;孔子讲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管仲所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明了物质基础与文明进步的关系;出自《左传》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说明了勤劳奋斗的重要性;孙中山提出“民生为社会进化的重心”,表达了改善民生的要求。然而,由于缺乏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这些思想理念只能停留在对美好社会的憧憬之中。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辟,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扎实的生产力条件和社会发展基础,使得共同富裕理想能够在中华大地上一步步成为现实。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文化逻辑,共同决定了共同富裕必然是其重要特征。是否坚持共同富裕,成为区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一个重要标志。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2日10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技越发达人类越危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