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为什么会越用越慢!详细分析!

笔记记得多,记得全就代表你把一堂课的知识全部掌握了吗?

不是的。上课质量高低,并不是以一本笔记的多全与否来衡量的。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你可能也有这样的经验:上课听讲时,你比谁听得都认真,几乎老师讲过的每个疑难问题都一字不落地记在了笔记本上,可当我们真正开始运用这些知识时,却一点都不自如。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其实,这就跟我们听课时未能做到听与思很好的结合有很大关系。

和身边一些学生聊到课堂笔记时,我经常会提到这样一句话:记笔记是为了帮助理解记忆的,记是手段,理解是目的,如果上课既能理解又能将笔记记完整固然是好,如果二者不能兼顾,只能顾其一的话,那么干脆就不记,以保证专心听讲和当堂理解。有学生表达了这样的顾虑:“老师,我上课时主要精力就是放在思考理解上,顾不上记笔记,可一节课下来,看别人都记了满满当当好几页笔记,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好像自己漏记了什么一样,是不是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

其实,这种顾虑是大可不必的。虽说你课上有时顾不上记笔记,但手里好歹会拿一支笔,当老师讲到某个问题对你有启发,或遇到某个不懂的问题时,又或者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和思路时。你大可以将这些记下来,在笔记上或者书上简单地画上几个记号,防止关键地方和有价值的东西被遗漏,这就能很好地保证你的听课质量。

当然,在这么做的时候,你还要防止这样一种极端:不管懂不懂,记下来再说,课下再好好思考慢慢消化。

有这种想法的学生,本意是很好,但我们却要清楚这样一点:一旦我们头脑中有了这种想法,听课时就会不自觉地放任自己的大脑犯懒,只顾着拼命记笔记,等下课时,你也就会积攒下一大堆问题,到这时,你想要把一个个问题都弄透就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

中学阶段,学习任务以及学习强度都在逐步增强,如果你在课下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课上本应该弄懂的问题,无异于是对时间和精力的双重浪费。其结果还不见得就能将所有问题都吃透。长此以往,无形之中,你在学习中就已经欠了很多“账”,“账”欠多了,你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越来越吃力,成绩自然也就会被拉下来,难以再有提升。

就像我在本节一开始提到的那位向我发问的学生一样,以为自己在课堂上记下了很多,一堂课的收获很大,实则因为一堂课没有做到听与思的结合,自身只是起到了一个记录老师话语的作用,并没有真正领会老师课堂授课的精髓,这样听课的效果当然收获甚微。

既是这样,我们在听课过程中,该怎样做笔记,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呢?

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利于课后复习和巩固,就要在会听课的同时具备科学记笔记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既能记录下课堂内容的精华,又不影响听课的效率。

听我这么说,你也许会问:怎样做笔记才科学呢?

只要从以下这三点去做就可以了。

首先,要记下主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抓住每节的主题和教师讲授的重点等。此外,对课内的要点、公式、说明、结论、注释等也都要记录下来,必要时进行加注,以备课后提炼、提升、复习之用。

其次,课堂笔记尽量用短语、数字、图表以及各类符号替代。笔记的条理要清晰,语言要简练,写得要快,以减少记录的时间,从而使听、看、记、思能够相互结合,及时对大脑所接受的信息做出反馈。

最后,心里要清楚哪些需要记,哪些不需要记。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比如说,书上已有的概念、定义等就没有必要去记。而老师对这些概念、定义进行的分析或者解释,就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和记忆。必要时还要标注在相关概念的旁边,以备自己复习备考时所用。

因为学习习惯的差异性,我们记笔记的习惯也有所差异。有人的人习惯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而有的人则习惯于专心听讲,如果一边记一边听则会打断思路。所以,根据自身的现实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录笔记方式,就是听好一节课的必要前提。

作为学生,我们都知道记笔记的重要性,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往往就会产生这样的误解—笔记越详细越好。

其实,这种观点是偏颇的。有些时候盲目地记笔记,反而会影响听课的效率。

在某些情况下,少记甚至不记笔记还是一种高效利用时间的好方法。因此,记笔记要有选择地记,不要把上课听到的、教师的板书统统都记下来。事实上,我们上课的主要精力应该用于听讲和思索,并积极参与讨论。能够将教师强调的重点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对你有启示性的案例以及老师的重要板书记下来,你的笔记就可以算是比较完整了。

笔记本不应当仅仅成为上课的记录本,还应当将之变成一份经过提炼加工的适合自己用的复习材料。整理笔记是把知识深化、简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带有浓厚的个人特点,对我们自身而言,是特别有用的个人复习材料,要妥善保存。

在这里,张老师再给同学们分享一下整理笔记的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六步法”。

第一步,忆。趁热打铁,课后抓紧时间,对照课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信息,实在回忆不起来的,可以借同学的笔记参看。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

第二步,补。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因为是跟着老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而讲课速度一般要比记录速度快一些,所以笔记就会出现缺漏、跳跃、省略甚至符号代替文字等情况。因此,我们要在忆的基础上,及时做修补,使之具有“完整性”。

第三步,改。仔细审阅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保证笔记的“准确性”。

第四步,编。用统一的符号,对笔记内容进行了提纲式、逻辑式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使笔记有“条理性”。

第五步,分。以文字(最好用红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以语文为例,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是课文(或作品)分类,哪些是课后练习题解答,等等,分类摘抄做好笔记,使笔记有“系统性”。

第六步,舍。省略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笔记具有“简明性”。

这样,整理后的笔记,纲目清晰,快捷好用,提高了笔记的“资料性”。

专注小初高快速提分11年

我们只做高效而实效的教育

让所有孩子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如果您的孩子记忆力不好,或者没有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无论怎么努力成绩却很难提升;如果您正在饱受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困扰……

欢迎关注张老师高效提分中心

我们帮你解决孩子学习上的难题和困扰

张老师每天为您分享学习方法、提分秘诀及教育干货

让孩子高效学习,轻松提分,快乐成长!

获取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张老师高效提分中心

注:本文根据大连理工大学《高级计算机网络》课程整理,这部分是移动自组网专题。整理不易,对你有用的话点个赞吧!

  • 《高级计算机网络》之移动自组网——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整理笔记(非常详细,通俗易懂)
  • 《高级计算机网络》之无线传感网——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整理笔记(非常详细,通俗易懂)
  • 《高级计算机网络》之物联网——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整理笔记(非常详细,通俗易懂)
  • bi-directional 半双工:可发可收,但是不能同时发和收
    • 手机,笔记本,耳机,手环
    • 出租车网络,会议室,运动场,小船,小型飞行器
    • 搜救,警用设施,消防救援
    • 所有的节点都有相同的能力和责任
    • 不同节点的电池寿命不同
    • 不同节点的处理能力不同
    • 移动速度的不同(不同节点)
  • 非对称环境下各节点的责任
  • 一些节点负责领导附近的节点(节点集群)
  • 不同的移动自组网中交通设备的特性
  • 单播,多播,位置辅助多播
  • 可能基于相同的基础设施进行合作,共存。
    • 不同节点之间的移动缺乏一致性

A 和 C 无法感知到对方。

    • 可能使用一个自适应的/混合的方案
  • 许多方案提出尝试解决一个子问题

假设:所有的环境都是对称的

没有任何协议能在所有环境里都表现良好。

    • 主动式路由协议低延迟:因为路由一直保持连接
    • 被动式高延迟:因为X到Y的路由只有在X尝试发送到Y的时候才开始建立
    • 主动式开销大:因为要保持路由的更新
    • 被动式开销小:只有必要的时候才进行路由探索
  • 哪一个方法达到更好的折中取决于流量和移动模式

动态源路由发现过程(路由缓存),

位置辅助路由发现过程,

以及DREAM算法(实际上也是基于地理位置的,圆锥区域发送),

查询本地化(在旧的路径的基础上最多加入K个新节点),

还有对于广播风暴的应对算法(距离,计数,延迟转发,dropout),以及查询本地化(最多K个节点,减少洪泛范围)

按需距离矢量路由AODV(路由信息保存在节点上,单一路径路由,需要的时候才连接)

链路反转算法(部分反转,全反转,可能会有多条路径)

  • 发送节点S发送数据包P给所有的邻接结点
  • 每个收到P的节点也转发给各自的邻接节点
  • 序列号码用来防止传输相同的包两次
  • 可能的高效性(低开销):当信息传输率足够低的时候,可能会比其他协议有效,因为路由发现和保持的开销增加。
    • 例如:当传输的数据包比较小的时候,而此时两次连续传输之间的路由结构发生了变化
  • 潜在的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
    • 因为传输到目标节点有多条路径
    • 数据传输给许多不必要的节点
    • 洪泛使用广播,而广播在不明确增加开销的前提下是很难保证可靠性的。 IEEE802.11 MAC是不可靠的
    • 例如,节点J和K同时发送数据包给D导致数据包丢失,导致冲突。
  • 许多协议只是洪泛控制包,而非数据包
  • 控制包用来进行路由发现
  • 被发现的路由可能用来发送数据包
  • 洪泛控制包的开销被分摊了 ? 如何分摊:理解,可能是和之前的洪泛数据包作比较?

每个经过的节点都将自己的标识加入到控制包中(慢慢的形成一条路径)

目标节点D收到第一个RREQ之后,根据RREQ中的路由反转发送RREP(route reply 路由回复包),RREP包含了S到D的路由信息。

  • RREP 只能在半双工传输链路中传送,因此发送RREQ的时候应该只发送给满足半双工传输路径的节点(即发给他,他也能发给我,全双工是能同时收发,半双工是双向收发,但不能同时)
  • 如果路径中的节点允许非全双工(非对称)那么可能目标节点还需要发现到S的路由。(即不能反转S到D的路由,还得重新寻找回去的路)
    • 如果路由D已经知道了到S的路由,那么RREP会经过这个路由发送

源节点S收到目标节点D的RREP之后

  • S将会捕获S到D的路由信息
  • 中间负责转发的节点根据数据包头部的souce route来决定转发给哪个节点

什么时候执行路由发现:当节点S要发送数据包给D但是不知道S到D的路径的时候。(废话)

在路由发现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所有涉及的节点已知的信息。

情景一:当节点S获知到节点D的路由中断的时候,它会从路由缓存中找到一条可行的路由。否则就发送RREQ进行路由发现。

情景二:中间节点X如果收到了一个路由请求并且知道从X到目标节点的路由,那么X可以直接发送RREP给S。

  • 可以减少路由请求的传输
  • 随着时间流逝和终端的移动,已经获知的路由信息可能会无效/过期。
  • 发送者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找到一条好的路由
  • 只有必要的节点之间才进行路由保持连接
  • 路由缓存能够进一步减少路由发现的开销
  • 一个路由发现过程可能会产生许多到目标节点的路由。因为中间节点从本地缓存中进行回复。
  • 路由长度过长,包的头部过大(可能会导致负载降低,即包头比数据还大)
  • 路由请求信息洪泛可能会到达所有的节点
  • 需要避免相邻节点之间的路由请求冲突:在转发RREQ之前设置随机延迟(即,隐藏终端问题)
  • 冲突加剧:如果大量的节点用本地缓存路由信息进行回复
    • 当一个节点获知别的节点有更短的路由RREP已经发送的时候就不用再发RREP了,这样可以缓解路由回复风暴问题。
  • 一个中间节点的本地缓存路由信息可能是过时的,而它用这个信息进行回复会**污染其他的缓存。**polluteing other caches
  •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引入某种净化机制来缓解。
    • 静态超时 static timeouts设置超时时间(时间到了就清除路由缓存信息,或者使用一个队列,将比较久的信息清除)
    • adaptive timeouts based on link stability 根据链接稳定性设置动态的超时时间,例如链接不稳定的时候超时时间短(链路不稳定的状态下,路由信息失效更快)
  • 如何减少路由请求洪泛的范围

位置可以通过GPS获得,或者其他什么方式。

期望区域Expected Zone:即目标节点可能的区域范围,基于之前的目标节点的位置信息以及目标节点移动的速度

请求区域Request Zone包含目标节点期望域和发送节点的区域

  • 只有在请求域内的节点才转发请求(请求域外内的节点收到请求即丢弃,不转发,这样能缩小洪泛范围)
  • 在请求头中显式地包含了路由请求的请求域(即物理划定的范围,节点知道自己的物理信息,能判断自己是否在该范围内)
  • 每个节点都必须知道自己的位置以决定是否转发收到的请求
  • 如果Sender初始化的请求域太小以至于没找到目标节点,那么一段时间后重新初始化一个较大的请求域(请求范围),最大的范围可能包含整个网络(相当于完全洪泛)
  • 其余的部分同DSR(动态源路由协议)
  • 每个节点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更改请求域(请求域逐渐缩小)
  • 更新后的请求域使用的是最新的、较为准确的位置信息,可能比原始的请求域小
  • 之前的模式中,路由请求显式地包含了请求域,这次不包含而是由节点决定是否转发
  • 如果节点X相对于节点Y更接近目标节点,那么节点X就转发节点Y的请求
  • 动机是:尽可能地让路由请求在每一次转发之后更接近目标节点
  • 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在路由发现过程中,节点X的位置Y是知道的
  • 减少了路由请求洪泛的范围
  • 每个节点都必须知道自己的物理位置

移动的距离路由效应算法

注意:LAR洪泛的是控制包,而DREAM洪泛的是数据包,不需要事先知道路由(不需要发起路由发现的过程)

  • 利用位置信息和速度(同LAR)
  • 直接洪泛数据包(不同于LAR)

如上图所示,S发送数据包给在圆锥区域内的所有邻接节点(它知道目标节点的大概方位,但是不知道路径)

  • 收到数据包的节点A在一个更小的圆锥区域内转发请求(它也知道目标节点大概的方位,但是不知道路径)
  • 所有收到数据包的节点都如同A一样操作直到找到目标节点

前提是,所有的节点都要知道自己的位置以及邻接节点的位置

  • 节点需要周期性地广播自己的物理位置
  • 广播的范围应该也是圆锥区域(而不是全网),所以距离自己近的节点更新频繁,距离远的节点更新就慢。
  • Distance Effect:距离远的节点相对于距离近的节点以较慢的角速度移动
  • 使用TTL来控制广播信息/数据包发送的距离。如果TTL短,发送的距离也短,TTL(time to live存活时间)到了就认为失败。
  • 发送节点先评估到目标节点的跳数
  • 根据以上的评估来设置TTL
  • 评估依据是:之前的目标节点到发送节点之间的物理距离以及传输范围
  • 假设目标节点的位置是已知的
  • 每个节点都知道自己的邻接节点的位置
  • 每个节点转发包给距离自己最近的邻接节点
  • 但是可能会存在不可达的情况,因为局部最短路径全局不一定是最短的,甚至是不可达的
  • 如果相同的边遍历了两次,认为路由发现失败(不可达),即C发给G,G又发给C。
  • 基于GEDIR改进:保证转发,即提供一条确定存在的源到目标的路径
  • 只有当路由请求头中的节点包含至多K个新的节点(之前的路由中没有出现过的节点)时,本次路由才会转发,这大大限制了路由转发的数量。
  • 在不用物理位置信息的前提下减少了路由转发的开销
  • 可以在旧路由的邻近区域搜索新路由,在有障碍物的情况下表现更好

可能会产生比LAR更长的路由,最短的路由可能包含了超过K个新节点,所以找到的路由不一定是最短的。

看这个例子,之前已知道的路由SAD(旧的路由),现在D移动了位置变成了右边的样子。

这样只需要在旧的路由的基础上,最多再洪泛两个节点,即SABE,或者SABC.失败了就增大K。

而F节点不会转发请求,因为加上F节点就是新增三个节点了,这样能够控制洪泛的范围

  • 冗余:一个节点可能会收到许多节点的相同信息
  • 概率模式:一个节点第一次收到请求的时候,它以概率P来决定是否转发
  • 或者:不同节点延迟转发,采取碰撞避免机制。如果同时转发到一个节点,很容易会导致碰撞。wait a random delay when channel is idle(无事可做的)
  • 计数模式:如果一个节点E接收到超过K个邻居的路由请求,不进行转发。(这意味着这个节点E周围已经有很多洪泛数据了)
    • 直觉上认为这K个邻居已经转发给这个节点E的所有邻居了。
  • **基于距离模式:**如果E接收到节点Z的请求转发,而节点E和Z的距离小于d,则E不进行转发。
    • 直觉上认为:E和Z太近了,E和Z覆盖的区域相差不大,即便E进行了转发,所能通知到的新节点也寥寥无几。
  • 概率转发,延迟转发,计数模式,距离模式
  • 洪泛会导致:碰撞,冗余
  • 冗余问题:通过选择性的转发来解决

总结:只有需要的时候才发起路由请求,路由信息保存在每个节点上,每个节点只保存到下一跳的信息。

  • 动态源路由头部包含了路由信息,这导致头部越来越大,可能会让负载有效率降低,即头部比负载信息还大。
  • AODV将路由表保存在节点,这样数据包就不用包含路由信息了
  • AODV和DSR一样只有节点之间需要通信的时候才保持连接
  • 当一个节点转发请求的时候,它反转路径指向源节点,AODV假设是全双工的
  • 当目标节点接收到请求的时候,它根据反转的路径发送RREP
  • 一个中间节点可能会发送RREP提供一个最新的到目标节点的路径。
  • 但是这个中间节点发送RREP的概率比DSR低,因为节点S发起的RREQ设置了一个更大的序列号,而中间节点的序列号较小无法发送RREP。(当序列号足够大时才认为它掌握的信息是最新的)
  • 一个路由表维护的逆向路径在一段时间后(timeout 超时时间)将会被清除
    • timeout的设置应该能保障RREP回到发送节点
  • 一个路由表维护的逆向路径在一段时间内(active_route_timeout 活动路由时间)没有使用,将会被清除。
    • 即便这个路劲信息依然是有效的
  • 当节点X无法转发数据包P的时候,它就生成一个RERR消息
  • 节点X加大目标节点的序列号,序列号将被包含在RERR中
  • 节点S收到RERR之后,重新开始路由发现过程,这时对目标节点设置的序列号至少比N大(每一跳之后序列号就增加)
  • 首先要求链路是bi-directional 半双工的(可发可收,但是不能同时发和接收)
  • 除了目标节点,任何没有出路的节点都将入的链路反向
  • 注意到之前反向过得邻居还会再次被反向:每次都是整个网络满足条件的节点反向。 full reversal method 全链路反向方法

信息安全自查报告1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安全自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接县教育局及我镇中心学校的通知,我校领导十分重视,迅速按《镇雄县教育局关于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通知》对我校教育信息、远程教育项目设施进行安全检查,从校长到分管领导团结协作,把搞好我校教育信息、远程教育项目管理及信息安全当做大事来抓。为了规范我校远程教育项目设施、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系统的安全,我校成立了安全组织机构,健全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了备案制度,强化各项电教设备的使用管理,营造出了一个安全使用远程教育项目设施的校园环境。下面将自查报告状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了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人。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远程教育项目设施的管理工作,我校成立由校长领导负责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副组长:副校长、学校电教管理员

  分工与各自的职责如下:校长长为我校远程教育项目设施安全工作第一职责人,全面负责远程教育项目设施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学校电教管理员负责我校远程教育项目设施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信息、文件的接收工作及网络维护和日常技术管理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学校信息安全制度,确保远程教育项目设施工作有章可循,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我校远程教育项目设施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校内的教师、学生。为保证学校计算机局域网网络的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规范学校教师、学生使用行为,我校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出了适合我校的《AA中学远程教育设施安全管理办法》,同时建立了《AA中学计算机教室和教师办公用机上网登记和日志留存制度》、《上网信息监控巡视制度》、《多媒体教室使用制度》等相关制度。除了这些规章制度外,我们还坚持了对我校的远程教育项目设施随时检查监控的运行机制,有效地保证了远程教育项目设施的安全。

  由于我们学校领导、师生的共同努力,在远程教育项目设施、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处处有法可依,人人有职责、有义务确保校园信息的安全,为建立礼貌和谐的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环境作出了努力。

  我校已经开通上网服务(一台),上网电脑坚持了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原则,严格管理,完全用于教师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查阅与学习有关的资料,为学校办公、普九及普九宣传带给了有力的保证。

  三、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实行科学管理。我校的技术防范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1、安装网络版的瑞星杀毒软件和其它杀毒软件,实时监控网络病毒,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2、学校在教学楼安装了避雷针,计算机所在部门加固门窗,挂好窗帘,定时打扫,做到设备防雷,防盗,防晒、防尘,保证设备安全、完好。

  3、及时对各种软件的补丁进行修补。

  4、对学校重要文件,信息资源做到及时备份。建立系统恢复文件。

  5、经常进行远程教育项目设备维修,并作好记录。

  6、每一天接收远程IP教育资源,使之服务于教育教学。

  7、加强我校教师业务培训,加强我校远程教育项目设施、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安全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

  8、上网电脑安装了“绿坝”,使我校网络资源健康、礼貌。

  8、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常识。

  四、定期进行网络、信息安全的全面检查

  我校网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每季度都对学校远程教育接收设备、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的环境安全、设备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状况等资料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考核,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中。确保了我校远程教育项目设施更好地持续良好运行,为我镇教育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我中心对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工作一直十分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建立健全了网络安全保密责任制和有关规章制度,由中心信息中心统一管理,各科室负责各自的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严格落实有关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方面的各项规定,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安全保密有关事件的发生,总体上看,我中心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做得比较扎实,效果也比较好,近年来未发现失泄密问题。

  一、计算机涉密信息管理情况

  今年以来,我中心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落实工作责任,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将涉密计算机管理抓在手上。对于计算机磁介质(软盘、U盘、移动硬盘等)的管理,采取专人保管、涉密文件单独存放,严禁携带存在涉密内容的磁介质到上网的计算机上加工、贮存、传递处理文件,形成了良好的安全保密环境。对涉密计算机(含笔记本电脑)实行了与国际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物理隔离,并按照有关规定落实了保密措施,到目前为止,未发生一起计算机失密、泄密事故;其他非涉密计算机(含笔记本电脑)及网络使用,也严格按照中心计算机保密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落实了有关措施,确保了机关信息安全。

  二、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情况

  一是网络安全方面。我中心配备了防病毒软件、网络隔离卡,采用了强口令密码、数据库存储备份、移动存储设备管理、数据加密等安全防护措施,明确了网络安全责任,强化了网络安全工作。

  二是信息系统安全方面实行领导审查签字制度。凡上传网站的信息,须经有关领导审查签字后方可上传;二是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主要对SQL注入攻击、跨站脚本攻击、弱口令、操作系统补丁安装、应用程序补丁安装、防病毒软件安装与升级、木马病毒检测、端口开放情况、系统管理权限开放情况、访问权限开放情况、网页篡改情况等进行监管,认真做好系统安全日记。

  三是日常管理方面切实抓好外网、网站和应用软件“五层管理”,确保“涉密计算机不上网,上网计算机不涉密”,严格按照保密要求处理光盘、硬盘、U盘、移动硬盘等管理、维修和销毁工作。重点抓好“三大安全”排查:一是硬件安全,包括防雷、防火、防盗和电源连接等;二是网络安全,包括网络结构、安全日志管理、密码管理、IP管理、互联网行为管理等;三是应用安全,包括网站、邮件系统、资源库管理、软件管理等。

  三、硬件设备使用合理,软件设置规范,设备运行状况良好。

  我中心每台终端机都安装了防病毒软件,系统相关设备

  的应用一直采取规范化管理,硬件设备的使用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单位硬件的运行环境符合要求,打印机配件、色带架等基本使用设备原装产品;防雷地线正常,对于有问题的防雷插座已进行更换,防雷设备运行基本稳定,没有出现雷击事故;UPS运转正常。网站系统安全有效,暂未出现任何安全隐患。

  四、通讯设备运转正常

  我中心网络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配置合理,并符合有关的安全规定;网络使用的各种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接口也是通过安全检验、鉴定合格后才投入使用的,自安装以来运转基本正常。

  五、严格管理、规范设备维护

  我中心对电脑及其设备实行“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管理制度。在管理方面我们一是坚持“制度管人”。二是强化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员工计算机技能。同时在中心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宣传,使全体人员意识到了,计算机安全保护是“三防一保”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新形势下,计算机犯罪还将成为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设备维护方面,专门设置了网络设备故障登记簿、计算机维护及维修表对于设备故障和维护情况属实登记,并及时处理。对外来维护人员,要求有相关人员陪同,并对其身份和处理情况进行登记,规范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我中心对网站安全方面有相关要求,一是使用专属权限密码锁登陆后台;二是上传文件提前进行病素检测;三是网站分模块分权限进行维护,定期进后台清理垃圾文件;四是网站更新专人负责。

  七、安全制度制定落实情况

  为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实行了网络专管员制度、计算机安全保密制度、网站安全管理制度、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以有效提高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我中心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计算机系统安全自查工作制度,做到四个确保:一是系统管理员于每周五定期检查中心计算机系统,确保无隐患问题;二是制作安全检查工作记录,确保工作落实;三是实行领导定期询问制度,由系统管理员汇报计算机使用情况,确保情况随时掌握;四是定期组织全中心人员学习有关网络知识,提高计算机使用水平,确保预防。

  为保证我中心网络安全有效地运行,减少病毒侵入,我中心就网络安全及系统安全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培训。期间,大家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计算机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咨询,并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九、自查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意见

  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今后我们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对于线路不整齐、暴露的,立即对线路进行限期整改,并做好防鼠、防火安全工作。

  (二)加强设备维护,及时更换和维护好故障设备。

  (三)自查中发现个别人员计算机安全意识不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计算机安全意识教育和防范技能训练,让员工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案件的严重性。人防与技防结合,确实做好单位的网络安全工作。

  根据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开展重点领域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行动工作方案的紧急通知》(垫江府办发〔20xx〕60号)文件精神。我镇对信息系统安全情景进行了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基本情景

  为规范和落实信息系统安全检查,我镇制订了《xx镇20xx年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方案》,并成立了信息安系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对此次检理工作做了统一安排,由我镇党政办公室负责信息系统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明确了信息系统安全的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和具体管理人员:一是清理重点为涉密电子文档和存储、处理过涉密信息的计算机、移动硬盘、软盘、光盘、优盘、录像带等。二是清理网络管理安全,包括网络结构、密码管理、ip管理、互联网行为管理等。三是清理应用管理安全,公文传输系统、软件管理等,不断规范网络安全管理,构成了良好的安全保密环境。

  二、信息安全工作情景

  一是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初步应急预案,并处于不断完善阶段。二是专人维护涉密电脑。信息管理人员负责保密管理、密码管理,对计算机享有独立使用权,且规定严禁外泄。三是严格文件的收发程序,完善收发文、编号、签收制度。四是建立健全重要数据及时备份和灾难性数据恢复机制,严格按照市、县的要求,认真做好日常数据备份工作,以防发生数据灾难时对数据进行恢复。五是采取多层次对有害信息、恶意攻击的防范与处理措施。

  三、自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安全意识不够,干部职工的保密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设备维护、更新不及时。三是安全工作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对信息安全的管护还处于初级水平。四是规章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要继续加强对机关干部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做好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要切实增强信息安全制度的落实工作,不定期的对安全制度执行情景进行检查,对于导致不良后果的职责人,要严肃追究职责,从而提高人员安全防护意识。三是要以制度为根本,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制度,同时安排专人,完善设施,密切监测,随时随地解决可能发生的信息系统安全事故。四是不断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维护、更新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及时维护设备、更新软件,以做好信息系统安全防范工作。

  五、对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的意见和提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信息系统安全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由于很多办公室的信息系统安全工作人员均为非专业人员且流动性大,没有专业的技能和知识,期望进一步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业务操作培训。

  二是加强对干部职工的信息系统安全教育。经过开展专题警示教育培训,增强信息系统安全意识,提高做好信息系统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是加强分类指导。由于各科的工作性质不一样,信息系统安全的防护级别也不一样。期望结合各科室工作实际,对重点信息系统安全部门和非重点信息系统安全部门进行分类指导。

  根据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开展重点领域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行动工作方案的紧急通知》(垫江府办发〔20xx〕60号)文件精神。我镇对信息系统安全情况进行了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基本情况

  为规范和落实信息系统安全检查,我镇制订了《XX镇20xx年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方案》,并成立了信息安系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对此次检理工作做了统一安排,由我镇党政办公室负责信息系统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明确了信息系统安全的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和具体管理人员:一是清理重点为涉密电子文档和存储、处理过涉密信息的计算机、移动硬盘、软盘、光盘、优盘、录像带等。二是清理网络管理安全,包括网络结构、密码管理、IP管理、互联网行为管理等。三是清理应用管理安全,公文传输系统、软件管理等,不断规范网络安全管理,形成了良好的安全保密环境。

  二、信息安全工作情况

  一是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初步应急预案,并处于不断完善阶段。二是专人维护涉密电脑。信息管理人员负责保密管理、密码管理,对计算机享有独立使用权,且规定严禁外泄。三是严格文件的收发程序,完善收发文、编号、签收制度。四是建立健全重要数据及时备份和灾难性数据恢复机制,严格按照市、县的要求,认真做好日常数据备份工作,以防发生数据灾难时对数据进行恢复。五是采取多层次对有害信息、恶意攻击的防范与处理措施。

  三、自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安全意识不够,干部职工的保密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设备维护、更新不及时。三是安全工作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对信息安全的管护还处于初级水平。四是规章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要继续加强对机关干部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做好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要切实增强信息安全制度的落实工作,不定期的对安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导致不良后果的责任人,要严肃追究责任,从而提高人员安全防护意识。三是要以制度为根本,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制度,同时安排专人,完善设施,密切监测,随时随地解决可能发生的信息系统安全事故。四是不断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维护、更新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及时维护设备、更新软件,以做好信息系统安全防范工作。

  五、对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信息系统安全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由于很多办公室的信息系统安全工作人员均为非专业人员且流动性大,没有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希望进一步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业务操作培训。

  二是加强对干部职工的信息系统安全教育。通过开展专题警示教育培训,增强信息系统安全意识,提高做好信息系统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是加强分类指导。由于各科的工作性质不同,信息系统安全的防护级别也不同。希望结合各科室工作实际,对重点信息系统安全部门和非重点信息系统安全部门进行分类指导。

  根据上级文件《关于集中开展全县网络清理检查工作的通知》,我镇积极组织落实,对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情况及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等情况进行了自查,对我镇的网络信息安全建设进行了深刻的剖析,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网络清理工作,我镇成立了网络清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到人,确保网络清理工作顺利实施。

  二、我镇网络安全现状

  我镇的政府信息化建设从开始到现在,经过不断发展,逐渐由原来的没有太高安全标准的网络升级为现在的具有一定安全性的办公系统。目前我镇电脑均采用杀毒软件对网络进行保护及病毒防治。

  三、我镇网络安全管理

  为了做好信息化建设,规范政府信息化管理,我镇专门制订了《涉密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涉密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对信息化工作管理、内部电脑安全管理、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管理、数据、资料和信息的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计算机操作人员管理、网站内容管理等各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我镇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我镇定期对网站上的所有信息进行整理,确保计算机使用做到“谁使用、谁负责”,尚未发现涉及到安全保密内容的信息;对我镇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严格、规范管理,并及时存档备份;此外,我镇在全镇范围内组织相关计算机安全技术培训,并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及演练,积极参加其他计算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了网络维护以及安全防护技能和意识,有力地保障我镇政府信息网络正常运行。

  四、网络安全存在的不足及整改措施

  目前,我镇网络安全仍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安全防范意识较为薄弱;二是病毒监控能力有待提高;三是遇到恶意攻击、计算机病毒侵袭等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不够。

  针对目前我镇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几点整改意见:

  1、进一步加强我镇网络安全小组成员计算机操作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培训,强化我镇计算机操作人员对网络病毒、信息安全威胁的防范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加强我镇干部职工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计算机技术水平。

  3、加强设备维护,及时更换和维护好故障设备,以免出现重大安全隐患,为我镇网络的稳定运行提供硬件保障。

  五、对网络清理检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网络信息依赖也越来越大,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已经成为信息化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我镇网络信息方面专业人才不足,对信息安全技术了解还不够,希望上级部门能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与演练,以提高我们的防范能力。

  为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行业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维护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开展广播电视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行动的通知》精神。我台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周密部署我市广播电视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自查行动,组织专班,对我县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传输、覆盖等业务相关的网络与信息系统以及广电网站进行了全面、认真、仔细的检查。现将自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文件,领会精神。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广电总台、台州市广联关于开展广播电视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的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周密部署自查工作,制定自查实施方案。

  (二)组织专班,迅速行动。成立了广播电视网络与信息安全自查工作小组,台党组书记、台长任组长,台党组成员、副台长任副组长,自查工作小组成员由台熟悉业务、具备信息安全知识、技术能力较强的人员、技术支撑机构业务骨干等组成。

  (一)信息安全管理情况

  1、信息安全制度健全,责任落实。成立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落实了安全管理责任人和安全管理员。建立了《机房进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员岗位职责》、《账号使用登记及操作权限管理制度》、《信息巡查、保存、清除和备份制度》、《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制度》、《信息发布审核制度》、《广播电视节目重播重审制度》等一系列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各系统运行管理人员在日常操作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台定期和不定期对操作人员执行各项安全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切实避免了因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安全事故。各项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确保了系统安全无事故发生。

  2、资产管理专人负责,运作规范。制定了关于设备发放、使用、维修、维护和报废的相关规定,建立了设备明细分类账、设备进出台账,坚持每半年盘点一次,做到了账实相符,保证了资产的安全、完整。

  3、信息安全经费落实,专款专用。每年台划拨专项资金用于信息安全建设管理。本年度将信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运行、维护以及信息安全相关检查、测评、管理等费用纳入了年度预算。

  (二)技术防护情况

  网络边界安全防护措施到位。网络实际连接与网络拓扑图一致,并按重要程度划分了安全区域,不同区域采用了正确的隔离措施,外部网络接入内部网络采用了安全的加密传输方式。安全功能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提电脑慢怎么处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