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618快到了,可以下山了。准备搞一套X570加5950X的整机,来个好兄弟推荐个配置参考参?

在AMD发布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之后,越来越多用户加入AMD阵营,前段时间国外统计机构Mercury Research数据显示,AMD处理器在x86处理器市场份额上来到了2007年以来最高。DIY用户是很挑剔的,AMD处理器有如此出色表现和成就必然是产品本身得到大家认可,而锐龙5000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强大之处在于使用了7nm工艺和ZEN3架构,7nm工艺让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做到功耗更低,ZEN3架构则通过强力优化,搭配超大缓存,带来了更好的游戏表现。这两项提升,让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立于不败之地,现在无论是多线程工作还是单线程工作,都达到了业界领先水准。

AMD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型号有4款,之前我们已经多次为大家展示锐龙7 5800X和锐龙5 5600X这两款处理器的性能。旗舰锐龙9 5950X因为定位过高,目前的规格配置在桌面端消费级处理器上无人可敌,所以更适合有极致全能整机需求的DIY用户选购,但次旗舰锐龙9 5900X很多用户还是很感兴趣,这次我们就为大家展示一下次旗舰锐龙9 5900X的性能。我们会使用11代酷睿旗舰i9-11900K来进行对比,看一看锐龙9 5900X是否实至名归,这两款处理器虽然参数不同,但价格却差不多,正适合拿来对比。

价格方面,因为电子产品时不时就会降价,请以电商实际为准,我们统计了一些近30日这两款处理器的价格表现。加上优惠券,发现AMD锐龙9 5900X近30日盒装正品最低促销售价为3674元,而英特尔酷睿i9-11900K盒装正品近30日最低促销售价为3935元,价格方面AMD锐龙9 5900X更有优势,不过两款处理器价格都比618时候还低。所以购买处理器要时刻盯着售价,不然真的血亏。

从参数上来看, AMD锐龙9 5900X核心线程更多,主频高,采用的工艺先进,三级缓存更大,热设计功耗却更低。而英特尔酷睿i9-11900K睿频更高,自带UHD 750核心显卡。理论上AMD锐龙9 5900X会有更好的多核心表现,而英特尔酷睿i9-11900K单核游戏会更强。那么具体表现到底如何?下面正式进行测试,首先看一下测试平台。

我们首先测试处理器线程性能,测试项目为CINEBENCH R20/15多线程以及POV-Ray多线程成绩。

多线程测试没什么悬念,12核心24线程的AMD锐龙9 5900X自然表现要超过8核心16线程的英特尔酷睿i9-11900K。多核心是现在主流,多一个核心就相当于多一只手,处理器就能同时处理更多任务,AMD锐龙9 5900X多核心性能更强,也就说明这款处理器在多开应用上不会影响整机运行,例如时下流行的直播串流工作,正需要这种可以多开的处理器,一遍直播一遍玩游戏或者做其他项目不会冲突,也不会因为核心不够用造成直播画质下降。

接下来测试处理器线程性能,测试项目为CINEBENCH R20/15单线程以及POV-Ray单线程成绩和老牌圆周率软件Super PI。

生产力测试中,我们测试了解码类的X264/X265,以及免费开源的渲染软件Blender。

生产力测试其实是多线程的一种应有,同样是核心越多越吃香,在测试中不管是X264还是X265,又或者Blender渲染效率,AMD锐龙9 5900X均有更出色的表现。核心更多的AMD锐龙9 5900X在内容创作方面更出色,实际应用上不管是视频剪辑,还是图形制作,又或者平时使用的压缩解压PS等工具,使用AMD锐龙9 5900X都会更有效率,节省创作者的时间,让创作者有更多时间去创作而不是浪费在等平台工作上。

接下来进行游戏测试, 这次测试我们选择了2款3A游戏大作:《刺客信条:奥德赛》、《古墓丽影:暗影》以及《CS:GO》,这款老牌FPS网游。画质为预设最高,分辨率为1080p、2K以及4K,使用游戏自带benchmark测试和Afterburner进行帧数监控。

游戏测试中,AMD锐龙9 5900X在《CS:GO》这款游戏中稳赢,目前网络游戏在国内市场还是占据主流,大家如果日常更多的去玩网络游戏,特别是 《CS:GO》这种对帧数要求高的FPS网游,AMD锐龙9 5900X在内的锐龙5000系列显然更有优势,会拥有更高的帧数表现,开黑战斗不留遗憾。而另外两款3A游戏,AMD锐龙9 5900X和英特尔酷睿i9-11900K在不同分辨率上均有胜出的时候,游戏大作表现不分上下。

最后我们使用AIDI 64对两个平台进行FPU和CPU拷机,并使用功耗仪记录两个平台满载时的功耗表现。

拷机表现没有出乎意料,AMD锐龙9 5900X的平台功耗更低,在实际中使用时通俗点说就是更省电,而且散热器比较好压。

总的来说,这款处理器无愧于高端次旗舰AMD锐龙5000系列产品,不管是多线程还是单线程又或者生产力和游戏实战上,AMD锐龙9 5900X在测试中大部分都要强于英特尔酷睿i9-11900K,7nm和ZNE3架构让这款处理器无惧任何挑战,AMD锐龙9 5900X还继承了AMD优良定价传统,跟英特尔酷睿i9-11900K没有什么差距,甚至在优惠时价格更低,性价比更高。

AMD锐龙9 5900X与英特尔酷睿i9-11900K同样定位高端,这两款处理器相比进过我们的测试大家也了解了它们的性能。没有通过实测,很多用户很多用户都会对AMD锐龙5000系列产生误解,以为AMD还是在靠性价比打天下,现在看来,AMD除了维持了自己性价比的优势,性能方面应该也能让大家满意了。

最后给大家带来一套AMD锐龙9 5900X为首的配置单,近期有想打造高性能平台的用户可以参考一下。

身为高端的AMD锐龙9 5900X主板上自然要搭配同样高端的X570芯片组,最近正好新一代X570S系列主板上市了,X570S系列主板除了规格上对比原本的X570左右升级,最重要的是取消了南桥小风扇,之前很多小伙伴不太喜欢南桥风扇,现在可以放心了,X570S系列主板能够满足你的需求,还能让AMD锐龙9 5900X性能充分发挥。显卡的话大家量力而行,不太容易原价抢购,是继续等还是加价购买,看各自的预算和需求。内存我们选择3600MHz双8GB内存,搭配AMD锐龙9 5900X正好,频率也合适。

在三代锐龙时期,AMD就已经率先支持PCIe 4.0,AMD锐龙9 5900X自然也支持,如果有高端存储需求的用户,可以像配置单一样选择PCIe 4.0固态,PCIe 4.0现在已经成熟,价格对比前两年低了不少,速度也更快了。最后因为是高端处理器,AMD锐龙9 5900X适合240mm级别以上水冷或者同级别风冷来满足负载需求。

这次测试主要为了证明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的实力,通过AMD锐龙9 5900X我们可以了解到锐龙5000系列是通过产品性能来征服用户的,以往AMD更多依靠性价比来吸引大家的目光,但现在AMD通过自己努力研发和生态投入,已经将产品性能做到业界领先,因此市场份额突破新高不是偶然,更难能可贵的是AMD还并没有大肆涨价,产品对比英特尔仍有性价比的优势,说句YES不过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索尼此前把独占游戏移植到PC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可惜是拍案叫绝的扛把子代表作还没有,随着去年索尼宣称会让更多第一方游戏登陆PC的消息放出,果不其然最近曾获多项荣誉大奖的《战神4》终于来到PC平台上,凭《战神4》销量迅速破百万和Steam好评率高达97%的可见数据,就能证明索尼把游戏IP登录到PC平台上是正确之举,即便不能同步发售。

PC版本自然是有着更好的画质发挥空间,毕竟有更强大的硬件支持,这次移植过来最大升级就是支持原生4K分辨率,且支持超宽比例,画质层面上有更好的阴影以及屏幕空间反射效果,同时还有NVIDIA DLSS、NVIDIA Reflex和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FSR)加持,当然硬核也是买了一份,这一篇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游戏体验和硬件需求是怎么样的。

在开始分享之前,强烈建议大家使用手柄来游玩,索尼原生的《战神4》就是为了主机手柄而设计的,加上本身这类ACT动作类型就是手柄更加合适,即便键鼠操作能更改键位,你会发现还是手柄使用起来顺手,而且也有震动反馈感游戏体验更棒,长远来看,索尼也会将更多游戏IP移植到PC平台上,所以游戏手柄个人觉得必不可少。

不同于《战神3》希腊神话的背景设定,本作直接把舞台搬到了北欧神话,奎爷的固有印象也在发生变化,从一个眼中只有复仇的杀神,到结局自行了段,再辗转到本作的严厉父亲,怎么圆怎么续不重要,关键是索尼再次上演父亲搭档子女的剧情,从前就有《最后的生还者》成功先例,儿子阿特柔斯的冒险加入,绝对会给老玩家不一定的心理感受。

《战神4》除了拥有宏大的世界观,擅长描述人物心理活动变化也是精彩绝伦,举个例子,奎爷这种想通过搭肩膀转变的心理活动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儿子成功猎杀鹿却不敢终结的时候,第二次则在儿子首次近距离看到大山想妈妈的时候,加上本身采用越肩视角加一镜到底无缝切换实机和CG的推进方式,所以玩起来电影沉浸感是满分的。

儿子阿特柔斯的成长没有很拖沓,期间也产生父子矛盾的情节,个人觉得是最精彩的,从唯唯诺诺到当机立断的变化分水岭是很清晰的,数次帮助父亲脱险之后,在精灵国度已经可以独自面对一大批小怪杂碎,到后来遇到雷龙(雷瑟莱尔)主动请缨出击,成长往往是坎坷的,面对雷神索尔俩儿子的嘲讽,依然产生不理智的愤怒以及得知自己是神后的幼稚对话,阿特柔斯的变化过渡是自然而真实的。

除了父子俩的角色描述,其他旅途中遇到的朋友,更多是起到帮助玩家自然地了解世界观,比如最明显的一方面,奎爷划船过程中给儿子讲叙的寓言故事,就是暗喻自己的过往经历,但到了密米尔智慧巨人的加入,就变成了北欧神话各种故事的描述,而布罗克和辛德里两个矮人兄弟,在剧情中是起到调和作用,他们不止是商店NPC,而且是为了给玩家冲散一下紧凑旅程中的正经氛围,这手法在很多游戏里很常见,商人都有统一的性格——往往是带一些笑点和幽默成分。

就算抛开具体装备和技能不说,《战神4》的战斗也是核心卖点,首先本作采用的越肩视角,显然可以更加近距离和清晰观察人物动作,从而精确做出反应和操作,唯一就是背后会存在视野盲区,即便有对应方向和不同颜色的箭头来提示敌人攻击来袭,快速转身的设计就是为了解决该问题,但是对于硬核这种普通玩家来说,尤其面对行动迅速的敌人,你可能会感受到视觉疲劳和手忙脚乱,和传统的ACT视角相比只能说各有利弊吧。

战斗玩法方面,如果一周目就开启战神体验难度,完全是和挑战难度属于两个世界,战神难度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的差异,首先敌人会躲避你的攻击,小怪尤其明显,而BOSS和精英怪则是拥有更多的攻击方式,其次除BOSS以外,其他敌人随时进行等级提升(血量和属性都变得不一样),比如有时候连升两级会很难处理,最后就是本身敌人等级就会更高,在这种难度之下,尤其面对一堆敌人,什么时候使用飞斧、卢恩符文技能以及斯巴达之怒尤其关键,很考验玩家的神经反应、策略和精准度。

当然,奎爷的动作设计也不是吃素的,除了武器的重轻攻击、飞斧、卢恩符文和武器技能之外,盾反、盾冲和地形杀也是常用的战斗技巧,而儿子阿特柔斯的光箭、冰箭以及被动则是更多为了配合奎爷的连招,比如更快速度的赤手空拳配合箭能更快打出眩晕效果,或者给予敌人持续浮空的连招机会,当然,劈杀过程也是一个完美利用霸体的缓冲时机,操作上限很高,非常适合思路和神经反应很强的玩家发挥。

其实《战神4》已经更像是RPG类型,探索过程你会发现,游戏设定就是半开放性世界,最基本的装备打造和人物升级,很多都是来源于解密和收集,反倒是攀爬路线和地形设计一点都不复杂,解密和收集元素基本不会影响游戏的推进。

游戏中最常见的解密方式是使用飞斧敲响卢恩符文,大多数需要玩家在区域中寻找,部分则是存在时间延限制需要较快的反应速度和瞄准精度,解锁后的符文宝箱可以获得各种物品(比如提升血量和怒气上限的关键性道具),少数则是解锁推进路线以及获得普通宝箱,总得来说,游戏中的三种宝箱,可以让玩家获得装备、制作材料、卢恩符文技能、特殊物品、银片这些类型的道具和物品。

了剧情推进和小船故事可以让玩家了解北欧神话背景,游戏中也存在不少壁画和卷轴元素,能助于玩家更好深入加强对整个北欧神话体系的认识,是否想了解并不重要,因为一般这种都是顺路解锁,而功业系统的设计,比如要求击杀一定数量敌人这种也不需要特意去完成,唯独只有击杀50只奥丁之眼乌鸦这个成就,奖励XP经验值不怎么多,位置也比较难找,一般不是全成就解锁强迫症玩家就不会去完成了。

除了宝箱收集之外,个人认为最值得去完成的是藏宝图,和击杀50只奥丁之眼这种成就相同,好处是并不需要玩家持续战斗,而是需要比较细心观察和发现,但如果让硬核去选,务必优先完成藏宝图的成就,毕竟奖励也丰富很多的,尤其是银片和材料比XP经验值重要多了,因为XP经验值的来源方式更多样,技能也不需要全用到。

地图设计没什么好说的,庞大的世界观自然会有不同的宏大场景,但从设计思路来看,《战神4》虽然属于是半开放式世界,但是重心在于RPG元素和战斗方面,很少有地方会阻扰玩家前进,如果影响了只能说主线还没推进到那个可解锁阶段,比如说光箭、冰箭和混沌之刃(火系)的解锁就会影响到某些区域的探索和宝箱解锁,有一方面设计得也合理,主线推进的区域,此前不能解锁,之后即便解锁奖励也不会过于丰厚,避免玩家重复跑腿。

这些年来也许受游戏大趋影响,《战神4》装备和技能升级就完全是RPG类型的设计,武器、盔甲和技能三大核心升级系统,将会影响不同玩家的战斗风格,并且由于奎爷的战斗等级完全是取决于装备属性来提升,折腾装备是必须的,别想着一套新手装直接更换到极品装,虽然游戏中跨等级的情况很常见,但是过高的敌人等级会狠狠教你做人。

像主流RPG游戏一样,《战神4》中的装备也分为不同颜色品质,以便区别稀有度,不同属性的装备有着不同的战斗风格,奎爷的装备部位分为两种武器、胸甲、腕甲、腰甲以及护身符(盾牌就是装饰作用),其中胸甲、腕甲、腰甲拥有咒术插槽,护身符也是增强战斗力的方式,咒术插槽、护身符既有被动和主动属性可选,除了武器之外都有不同品质属性,所以深究程度是有的,而阿特柔斯本身就是辅助战斗的,装备内容会少很多。

有一点建议,如果你只是想轻松体验游戏,那么大可不必在乎花大量时间研究装备,倘若是开启二周目战神难度,那么整一套适合自己的极品装备是必须的,怎么找到属于自己的战斗风格,其实就根据力量、卢恩符文、防御、活力、运气以及冷却这些属性来选择,比如堆力量和活力,适合近战反应流的莽夫选手。

《战神4》的技能包括利维坦之斧、混沌双刃、盾牌、斯巴达之怒以及弓箭五大方面,除了弓箭是阿特柔斯起到辅助战斗的作用(直接点说就是触发硬直效果),其他都是奎爷的连招动作,由于没有冷却时间,就是讲究戳连招,所以也会影响个人战斗风格的选择,但只限于在前期未解锁技能的时候,到后期武器升级到满级就不存在这种情况。

而真正有冷却时间的技能是卢恩符文轻攻击、重攻击以及卢恩符文召唤(阿特柔斯),三种卢恩技能,反映相同的属性是伤害和昏迷时间,不同的是燃烧、霜冻(对应双刃和斧头)以及元素伤害(对应阿特柔斯不同箭的类型),这里也会影响玩家的战斗风格,因为不同卢恩技能释放的方式和冷却时间也不同,甚至有时候卡关了换一种卢恩技能去应对可能会好些,而升级卢恩技能的唯一途径就是XP经验值,这里就要和连招技能做一些取舍,毕竟你不可能所有连招和卢恩技能都是常用。

之所以《战神4》能称为半开放式世界,另外一个原因是拥有数量庞大的支线任务,几乎能赶上主线了,因为还没算上释放龙、挑战密室(六个女武神所在地)等这些七七八八的目标,当然你可以完全不管支线任务直奔主题,只是有一点要知道,由于最终BOSS巴德尔难度远不如女武神王(她还会所有女武神的技能),去密室当作练习练习也无可厚非,毕竟没打过女武神王就不算通关《战神4》的说法一直流传在玩家群体中。

支线的设计,其实不止于获取任务奖励,而且区域中的宝箱、击杀敌人的XP经验值甚至藏宝图也可以顺便完成,而长远来看,功业的成就也在无形中进行,当然,这里面还包括一定程度上的北欧神话背景描述,也是一种让玩家了解游戏世界观的方式。

《战神4》最高画质的硬件要求其实挺高的,这次准备了AMD全套硬件,显卡方面有RX 6600、RX 6600 XT、RX 6700 XT和RX 6800 XT,而CPU则是Ryzen 7 5800X和Ryzen 5 5600X(模拟完全没问题),下面介绍一下具体的测试硬件,想直接看结果的朋友可直接跳过。

第一款显卡是RX 6600黑狼版,整体造型线条感和棱角感并不强,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元素,配备单个8pin供电接口,RX 6600本身只有132W TGP也就能很好满足,整体散热规格较为保守,采用两枚10cm大尺寸静音风扇设计,整卡长度只有24.1CM适合大多数更迷你的机箱。

第二款是RX 6600 XT海外版OC,它更像加长版的RX 6600黑狼版,家族风格是比较统一的,比较吸睛的是顶部拥有AMD RADEON和XFX LOGO信仰灯,显卡采用三枚8CM风扇,整体长度可以控制在27CM左右,属于比较短的三风扇产品,它也是配备单个8pin供电接口,毕竟官方TGP也只是160W。

第三款是RX 6700 XT海外版OC,与以上6600 XT海外版OC外观设计更相似,它也拥有设计理念统一的信仰灯,只不过没有小圆点用作点缀,而散热风扇类型和大小规格并不一样,整体长度达到了322mm左右,毕竟核心强很多,散热规模自然不是一个级别,配备双8pin供电接口,满足官方230W的TGP。

最后一款是AMD RX 6800 XT信仰公版,设计风格是红边点缀+三风扇开放式散热,中间RADEON LOGO亮机之后会呈现RGB效果,整体造型都满满是AMD信仰,显卡配备双8Pin供电接口,足够满足300W TGP,整卡长度达到267mm左右,属于紧凑型三风扇显卡,RX 6000这一代视频接口还配备了一个USB Type-C,真正的一接口可多用途。

为了组建3A平台,选择的主板是微星MPG X570S EDGE MAX WIFI刀锋,它是一款2000元档位的X570S主板,其采用最新X570S芯片组,PCH芯片工艺及周边设备均有升级,和本次测试的RX 6000系列显卡搭配起来简直就是最佳拍档,也可以发挥SAM功能的特性。

供电方面采用12+2相,Vcore MOS最大可承载75A电流,相比X570刀锋大大增强了,这样强悍的供电规格,即便搭载R9 5950X这种旗舰消费处理器也无压力了。

扩展和存储方面,PCIEX16插槽其中有两根带金属装甲加固的,第一根并且是支持PCI 4.0模式的,M.2插槽也有三根,均带有独立的冰霜铠甲散热,扩展性和实用性都十分不错,而原来X570的主动式PCH风扇消失了,毕竟PCH芯片组是从GF 14nm升级为了GF 12nm,功耗大大降低自然不需要主动式散热。

AIDA64 CPUID和GPU-Z参数,使用的是Adrenalin 22.1.2 Optional正式版驱动(针对《战神4》有特殊优化)以及Windows 11 21H2最新操作系统,显示器是4K规格的AOC U2879VF,可涵盖三种分辨率,既然是3A平台这里也开启了SAM技术,对游戏性能有小幅度提升。

PC版除了原生高分辨率支持,AMD方面还有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FSR)加持,这是一种基于行业标准,完全开源的技术,正是因为这样,FSR对游戏普及的速度要比DLSS快很多,并且对图形硬件限制很小,基本上近四、五年前的显卡也能够使用,这次测试就会用到FSR超高质量这一档,1080P下对画质会有一些影响,但是2K和4K基本上和原生差别不大。

具体到画质选项方面,《战神4》PC版就有分为低、原始、高和超高四档预设,虽然可调选项不算多,事实上超高画质已经可以远超PS4平台(反射选项还有超高+一档),加上原生高分辨率的关系,PC画质确实能做到好很多,也就是上限可以很高,放在今天的3A游戏阵容中一点不会失礼。

游戏流程进行到一大半,发现《战神4》PC版的帧数表现还算挺稳定(V1.0.5版本),测试场景只挑选了和山怪布雷那达坞维对决这一段,这场景有丰富的丛林+浅水复杂区域,BOSS会释放出火焰和击打效果,旁边还有小怪不断骚扰,能够充分测试硬件性能,每一款显卡记录FSR超级质量开启前后的平均帧数。

在讨论性能表现之前,先说下显存和内存占用情况,这款游戏其实最高画质挺吃显存的,1080P分辨率中6GB只能勉强够用,而2K分辨率只有8GB才够用,至于4K分辨率就算是8GB也是勉勉强强,而如果是降一档画质到高预设,其实1080P分辨率4GB可以勉强够用,当然前提是显卡性能跟得上,至于内存情况使用主流8GB双通道就行了。

1080P分辨率,不考虑FSR的情况下,最高画质达到很流畅需要RX 6600这种级别,放在目前显卡普遍高价的今天,性能要求确实不低了,而RX 6700 XT或者6800 XT这种则是满足高刷新率用户的需求,普通玩家一般60HZ也能过关了,《战神4》即便采用越肩式镜头,但归根结底只是一款第三人称动作游戏,而不是需要精确瞄准,60HZ能满足玩家的神经反射了。

2K分辨率,这种情况可以放心大胆使用FSR技术,对画质影响变小很多,RX XT这对双胞胎其实也能满足流畅需求,这么一看,它俩性价比其实还行,因为帧数表现和RTX 3060其实差得不远,尤其是RX 6600 XT基本可以打平,市场价会比RTX 3060低一些,至于高刷新率的需求,那就提升到RX 6800 XT这种级别了。

4K分辨率,如果你只要求PS4 PRO的帧率,那么RX 6600XT依然可以很好满足,画质上还略胜一筹呢,其实键鼠玩起来,流畅感知度没有手柄强,也许就是手柄更适合这款游戏的缘故。至于高刷新率嘛,那还得RTX 3090以上了,普通玩家老老实实使用RX 6700 XT这种等级以上,能基本满足60HZ就很不错了。

CPU方面就用5800X和5600X来对比一下吧,5600X作为千元CPU其实还算挺主流的,能玩3A游戏就不差这种级别的CPU,这里用5800X关闭两核心调整频率模拟一下,三级缓存本来也是一致,CPU-Z简单跑分和真实的5600X也是几乎一致。

结果很明显,5800X和5600X搭配RX 6800 XT帧数表现几乎一致,《战神4》就是不怎么依赖CPU性能,只要一颗目前主流千元CPU就足够带动高端显卡,CPU部分就不多展开说了。

《战神4》是索尼主机游戏的头牌代表作了,它有着深度和爽快的成熟战斗体系,任务和探索内容很丰富,即便你不怎么偏爱动作游戏,那么父子这一段旅程中,那些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变化,游戏全程采用一镜到底的方式推进,一定可以给你带来电影般的沉浸感,尤其是本来就对北欧神话感兴趣的玩家更是如此。

游戏价格属于中等偏高,但是比起隔壁CAPCOM还是良心很多,PC版本优势也摆在面前,你拥有更高的画质上限,也意味着最高画质下显卡要求并不算低,尤其对显卡显存比较苛刻,追求效果的话建议6GB以上,当然你也可以降低至原始或者高预设,那么4GB其实也够用的,那么千元出头的显卡也能满足了,想游玩体验比较好的话,推荐至少RX 6600级别以上,至于CPU要求不算高,主流千元产品即可,当然你已经用PS平台玩过一遍的话,完全可以弃坑。

在AMD的主板历史上,B550芯片组绝对是特殊的存在。不论是做工还是实际性能都丝毫不亚于顶级的X570主板,不过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在三大板卡厂商中,技嘉首先将B550主板的价格下探到了600元以内,也就是我们今天测试的这块B550M AORUS ELITE主板。

虽然价格足够便宜,但既然被冠以“小雕”之名,技嘉B550M AORUS ELITE主板的做工自然不会差。

主板采用5+3相供电设计,配合44A的安森美八爪鱼MosFET,理论上可以输出200W的功率(纯CPU核心,不算核显),用来搭配锐龙5 3600X与锐龙5 5600X的非常合适。

对于RGB,普通的M-ATX主板一般只有5V RGB或者12V RGB中一种接口,而B550M AORUS ELITE主板二种RGB接口各有两个,想玩灯光的话不会有任何限制。

从规格上来看,B550芯片组全面超越了X470,前者可以提供10条可用的PCI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400f配迫击炮还是重炮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