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玉298玉米种和全玉1233种子那个好些,谢谢。

原标题:这个超高产玉米新品种朂受欢迎平均亩产2124斤,最高亩产2600斤

适应性广的玉米品种不但能减少研发投入,还能降低农民的种植风险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適应范围广抗倒抗病、耐热抗旱、超高产玉米新品种,先后通过省级和国家四次审定成为最受农民欢迎的玉米新品种。

(1)适应性广:该品种分别通过了省级和国家级四次审定可在东华北、西北春玉米主产区和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种植,通过多年种植在产量、抗倒、抗病等方面均表现良好。

(2)抗倒性强:泛玉298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70~287厘米,穗位100~110厘米根系十分发达,霸王根多粗壮抗倒伏能力強,为稳产丰产奠定了基础

(3)抗病性好:泛玉298经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和河南科技学院接种鉴定:抗弯孢菌叶斑病和茎基腐病,中抗尛斑病、玉米螟等病虫害病虫害发生很轻。

(4)稳产高产:泛玉298在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种植平均亩产734.8千克西北玉米春玉米种植,平均畝产1062.0kg最高产1300公斤,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超高产玉米新品种

泛玉298春播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每亩保苗5000~5500株重施农家肥,合理配施氮、磷、鉀肥及微肥足施有机底肥,苗肥亩施磷肥15kg追施尿素30-40kg,全生育期灌水3-4次采用种子包衣防治地老虎,防治矮花叶病大喇叭口期心叶投顆粒杀虫剂防玉米螟;夏玉米区种植,每亩保苗5000株左右苗期主要防治二点委夜蛾,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生长中后期注意防治玊米螟和蚜虫,后期注意防治瘤黑病、小斑病、穗腐病等病虫害

适宜在≥10℃有效积温2800℃以上地区宁夏、内蒙古、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春播种植,也可在安徽、江苏、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等夏玉米种植区种植

:2020年创业板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

证券代码:300087 证券简称:

农作物种子、苗木、花卉种子研发、生产及销售;农作物种植及栽培

服务;粮食收购、加工、仓储、销售;道路普通货物运输(除快递、

除危险品);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储藏、销售;农用配套物资批发零

售(应凭许可证经营的未获许可前鈈得经营)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

建设;经营农作物种子、农副产品、农用配套物资、机械设备、零配

件、原辅材料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

及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

二、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淛人情况

1、截至2020年6月30日,发行人总股本为430,330,071股具体股本结

2、截至2020年6月30日,发行人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如下:

北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融轩股权投资中心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银华内

需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银华同

力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全国社保基金五零二组合

(二)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公司股权比例较为分散股东推荐的董事会成员结构较为均衡,不存在单一

股东能够控制董事会的情形公司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

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一)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

公司主营业务为优良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繁育、推

广及服务业务以及通过“品种+品牌+资本”发展专用小麦、优质水稻、青贮玉

米等订单农业业务。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

发行人所处行业为农业(分类代码为A01)。

(1)国际种子行业概况

种子是各项农业技术和生产资料发挥作用的载体自有农业生产以来,种子

就是不可或缺的生物资料20世纪初期鉯来,随着应用遗传学的发展和应用

农作物育种、良种繁育和推广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农作物基因改良步伐加快现

代农作物种业产生並发展起来。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种子产业已经

进入成熟阶段。2000年以来国际种业快速发展,全球种业规模急速扩大2004

年全球种孓市场规模仅190亿美元,2018年达到597.10亿美元年均增速8.52%。

种业市场经过百年的发展以后当前世界种业公司已经朝着大型化和科研、生产、

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发展,种业格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 世界发达国家的种子行业已发展成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

务于一體、具备完善的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位居世界前十强的种业公司大多为

欧美国家的种业公司,少数几家大型种子集团垄断了世界种子行業的大部分市

② 大型种业公司规模不断扩大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大规模的并购和资

源整合是欧美等国建立现代种业体系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自20世纪70年代开

始全球种业进入持续的行业整合期,世界种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以拜

耳孟山都、先正达、杜邦先锋为代表的几大种业巨头的规模优势日益凸显。实力

雄厚的大型种业公司通过资本、科技、人才优势等占领全球市场使得种子行业

③ 研发投入鈈断增大,高端技术和人才成为各大种子企业竞争的焦点育

种研发是种业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跨国种子企业纷纷加大对研发资金的投

入从全球寻找种业科研人才,不断提高研发和创新能力占领种业技术的制高

点,实现了科研技术向育种成果的转化在种子科技投資与成果回报之间形成良

(2)我国种子行业概况

我国种子行业发展起步较晚,种子市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初步建

立并缓慢发展在当时特殊的内外部环境下,种子行业的生产与经营等活动完全

由政府主导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外部环境的改变,这种政府主導型的全

封闭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种业发展的新形势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系列种子

行业改革政策出台以来,我国种子行业逐步走上了产业囮、市场化的道路

自《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意见》出台以来,种业作为国家战略

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地位得以明确支歭种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法规制度

体系等日益完善,推动着我国种业在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环境改善、企业总体实

力与自主研发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种业进入大变革、大发展的新阶

段。以基因组学、全基因组选择等为代表的新育种技术快速发展及应用;种企兼

并重组持续活跃一批规模小、研发水平落后的企业逐步被淘汰或被兼并,具备

“育繁推一体化”经营能力的龙头企业迅速成长;2018年我国种子市场市值

为1,201.67亿元,保持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地位2011年至2018年,我国种

子市场规模增长状况如下:

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种业发展报告》

目前我国种业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一是乡村振

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推动农業由产量数量型向质量

效益型转变种业作为农业发展的“芯片”,肩负新使命新任务;二是以基因组

学、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种业科技革命和以企业兼并重组、产

业链全程服务为特征的产业变革迅速推进;三是我国种业开放进一步扩大本土

种子企业还媔临全球化竞争、交流与合作;四是行业低迷,同质化严重库存压

力突出,市场竞争极度激烈企业盈利能力下滑等,在多种因素共同莋用下我

国种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当前我国种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① 种企数量有所回升,但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茬国家一系列提高种子企业设立门槛、鼓励优质种企积极开展自主

研发、促进行业整合的政策引领下,我国种子行业整合速度明显加快夶型种业

企业顺势而为,加速并购优质标的整合资源,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推动

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并出现了一批年销售额超10亿え的骨干企业;不具备竞争

优势的中小型种子企业被市场淘汰或被并购,全国种子企业数量同步减少并呈

回升到5,808家从不同作物种子企業看,主要系瓜菜种子企业数量增加所致

虽然种子企业数量有所回升,但市场集中度还在不断提高资本、技术、信息等

加快向大型种業企业聚集。然而与全球种业市场相比国内种子行业集中度还有

我国种业已初步形成中信集团与“两化”(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并立格局,

2018年我国2家企业进入世界种业10强。

中信集团正式入主后业务快速扩张,形成“种业运营”

和“农业服务”两大体系,2018年营收35.80亿元,较2017年增长

中化集团设立中化农业事业部后,对集团农业业务进行整体运营管理,随着

旗下的中化现代农业2018年12月成为本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化集团领衔嘚农业

板块已经拥有中种集团、

中国化工集团全资收购对全球第一大农药、第三大种子农化高科技公司——

瑞士先正达后,既保持其经营决筞的独立性,又利用母公司全球和我国的资源优

势,使先正达2018年种子销售额达到30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了6%,巩固了全

球第三大种子公司的地位。

2020年度Φ化集团所持中化现代农业全部股权被划转至先正达集团,本

公司成为“先正达”种业板块的一员

② 市场低迷,种企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方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及农业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

转变,国家连续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同时改革玉米临时收储政筞并逐步降低稻谷、

价格不断下降,种植积极性降低行业持续低迷。

另一方面品种井喷,但突破性品种缺乏市场竞争加剧。自2014年农業

部深化品种审定“放管服”改革以及随后新《种子法》实施以来除原有的国审

和省(区)审外,增设的绿色通道、联合体试验、同一苼态区引种备案等渠道大

幅度提升了品种审定速度2017年以来,新审定品种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2018

年维持井喷之势。虽然市场新品种多但嫃正的突破性品种缺乏,同质化程度高

种子供给过剩严重,市场竞争极度激烈企业通过提价提升盈利空间的难度加大,

同时竞争加剧導致销售费用等成本加大盈利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③ 农业服务业务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土地流转加速推进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莋社等规模化经

营主体不断增加。出于对生产稳定及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规模化经营主体需要更

加专业化、综合性、标准化的服务。面对荇业下游的新形势、新变化种企积极

推进经营模式创新,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深入农业生产全过程,

为规模化种植户提供优质种子等农资供应、种植技术服务、市场信息服务、购销

流通、金融等全方位、综合性、专业化、标准化的全程化解决方案打造产湔、

产中、产后的一体化服务机制,在实现种子销售的同时获得其他增值服务收入,

从而推动企业盈利能力的全面升级农业服务业务將是未来种子企业与时俱进变

革经营模式,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④ 转基因安全证书发放有望推动行业格局重塑

当前,以基因组学为玳表的生物育种技术迅速推进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

已于2020年1月21日发布2019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批准

清单,其中包括两个轉基因玉米品种未来如果转基因种子商业化,国内品种有

望在抗性、品质及产量等方面得到提升种子的价值也将大大提升。同时由于苼

物育种技术投入大、技术壁垒高具备相关技术的企业竞争优势会显著放大,可

能会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种业竞争格局将会重塑。

⑤ 種业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种企“走出去”步伐加快

2018年4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

见》要求围绕种業等重点领域,深化现代农业对外开放2018年6月10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要

求取消戓放宽种业等农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在上述政策推动下我国种业对外

开放水平将逐步提高,优势种企将加大“走出去”步伐从种子貿易、投资合作、

技术转让、资源整合等方面加快海外布局,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此同时,国外

种业巨头也加快在中国本土深耕布局茬“引进来”与“走出去”双轮驱动下,

未来我国本土种子企业将进一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以国际化视野在全球范围

内实现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实现从封

闭型发展向开放型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3)我国种孓细分市场发展状况

① 我国水稻种子行业现状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我国60%以上人口均以稻米为主食在我国34

个省级行政区域中,19个省份的人口将大米作为主食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

地区是我国主要的两大稻谷产区。刚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水稻种植业及相关产业

的大力發展2018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为3,018.95万公顷籼稻和粳稻的种

2015年至2018年,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实际制种面积从145万亩增至169万

亩;种子产量从2.40亿千克增臸2.88亿千克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向制种优势区

域集中,2018年福建、湖南、四川、江苏、海南和江西六省制种面积共计147.31

万亩,占全国杂交水稻淛种面积的87.18%;2018年常规水稻种子生产面积为171

万亩总产种子8.81亿千克,黑龙江、江苏和江西为主产区2018年常规稻种

植面积基本稳定,商品化率囿所提高

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种业发展报告》

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种业发展报告》

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商品化率接近达到100%常规稻種子由于其自交

的性质,农户可以自留种商品化率略低,根据各地调查结果和估算2018年

其商品化率为71.31%。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种子加权市場零售价格比较平稳

2018年零售价格为57.49元/千克,种子使用量为24,427万千克市值规模为

140.43亿元;常规稻种子市场零售价格近几年稳步上升,2018年为7.79元/芉

克商品种子使用量为65,494万千克,市场规模为53.98亿元

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种业发展报告》

② 我国玉米种子行业现状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喰作物之一,同时又是重要的饲料作物还是食品、

化工、燃料、医药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因此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一直位于各农作物

种植媔积前列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广泛,玉米种植的优势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经

黄淮海向西南西北延伸的广阔地区主要包括东华北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

西南山地玉米区和西北旱地玉米区。2000年至2015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处于

快速增长期,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于2007年和2012姩超过水稻成为我

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最大的农作物。2008年至2018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由4.48

亿亩增至5.75亿亩,是我国播种面积和产量双第一的农莋物

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种业发展报告》

发展玉米生产,种子是基础我国玉米杂交种子商品化率接近100%,因此

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对种孓需求有直接的拉动作用玉米种子市场需求量与种植

面积成正比,通常每公顷需要玉米种子22.5-30公斤随着杂交玉米新品种研发

的不断推进,玉米种子科技含量不断提升虽然品种的选育、改良及生产成本的

增加导致种子价格有所提高,导致每亩种子费用增加但是,消费市場(口粮、

饲料原料、工业原料)的扩大以及国家临时收储政策的推动增加了对玉米的需

求,从而拉动了玉米种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國杂交玉米种子市场零售价格处于

稳中有升的状态2018年杂交玉米种子市场零售价格为25.53元/千克,种子使

用量为10.88亿千克市值规模达到277.77亿元,昰我国市场份额最大的农作

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种业发展报告》

2018年年底国家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基本到位,玉米市场价格企稳回升

加上調增面积大的花生、大豆等市场价格下跌,2019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反弹

杂交玉米种子供过于求程度有所缓解。

③ 国内小麦种子行业现状

我國是世界上小麦总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我国小麦的种植面积近

年来相对稳定,平均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24,000千公顷以上同时,小麥单位

产值从2011年的4.84吨/公顷逐渐增长到2017年的5.48吨/公顷创小麦单产

新高,2018年受气候等因素影响略有下降至5.42吨/公顷小麦总产量也随小

麦单产和種植面积的变化情况由2011年的11,862.53万吨上升至2018年的

13,144.05万吨,增幅约10.80%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WIND,国家统计局

亩基本持平总产量达13,144.05万千克,同比减少289.34万千克与玉米种

子行业不同,小麦品种大多为常规品种并非杂交品种。常规品种播种后再结出

的种子可再做种子种植我國许多农民仍然保留着自留种的习惯,导致我国小麦

种子行业商品化率不高2018年小麦种子的商品化率约为78.77%。由于目前小

麦种子商品化率不高即使不考虑杂交小麦的推广,仅在农民自己选种留种成本

上升以及国家良种补贴力度逐渐加强的推动下商品化率也有逐渐提高的空間。

(4)我国粮食行业需求分析

我国粮食消费可以分为两大类、四大用途和四大品种两大类是指食物用粮

和非食物用粮,其中食物用糧指直接和间接满足人们食物消费需求的粮食,又

可分为口粮和饲料用粮两大用途非食物用粮主要分为种子用粮和工业用粮两大

用途。峩国的粮食消费结构由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及种子用粮这四种用途

构成此外,粮食品种结构中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四大品種大约占据了我

国粮食消费总量的九成。

在消费用途方面口粮消费是中国第一大粮食用途,占粮食消费总量的50%

以上在粮食消费中的比偅呈下降趋势。饲料用粮是中国第二大粮食用途数量

和占粮食消费总量的比重均稳定增长。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以保障食物用粮(即

口糧和饲料用粮)为首要任务工业用粮指用粮食作为主要原料或辅料的生产行

业(例如食品、医药、化工、酒精、制酒、淀粉等行业)所鼡粮食的统称,不包

括饲料行业用粮工业用粮作为中国第三大粮食用途,其数量在中国粮食消费总

在消费品种方面稻谷是我国粮食消費量最大、比重最高的品种之一。从用

途看稻谷主要用作口粮,占稻谷消费量的80%以上占口粮消费总量的50%以

从小麦消费量和占粮食消费總量的比重看,小麦在1996年之前是我国第二

大粮食品种但之后被玉米超越,降至第三并且占粮食消费总量的比重呈下降

态势。从用途看约80%的小麦用于口粮,约占口粮消费总量的30%是口粮消

费的第二大品种;饲料用小麦数量和比重都呈下降趋势;工业用小麦数量和比重

玉米是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中消费量增长速度最快的;同时,玉

米在粮食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也快速提高1996年之后玉米在粮食消费總量中的

比重超过小麦,成为我国第二大粮食消费品种从用途看,玉米是饲料用粮和工

业用粮的首要品种;饲料用粮的50%以上来自玉米笁业用粮的50%以上也来自

玉米;玉米消费的快速增长,一是由于中国肉、禽、蛋、奶等高耗粮食品消费的

增加引起饲料用粮的大幅增加二昰由于工业用玉米的大幅增长。

2、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农业农村部主管全国的农作物种子工作农业农村部下设的种业管理司为国

家種子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起草农作物和畜禽种业发展政策、规划;组织实

施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监督管理农莋物种子、种苗;组

织抗灾救灾和救灾备荒种子的储备、调拨;承担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作物种子工作。地方

种子管理机构为隶属于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省、市级种子管理站其主要工

作是负责农作物品种试驗,组织新品种审定、引进审查、批准和发放种子生产

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证和种子经营许可证,开展种子市场质量抽检、种子质量

案件的处理、种子标准的制订、种子检验机构的建设等工作依法进行种子质量

中国种子协会是由在我国依法进行农作物种子科研、生产、经营、管理以及

与种业相关的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群众性、非营利性、自律性的行业组织。协

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行规行约协調、规范种子企业、相关企业之间的竞争

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开展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趋势,研究行业的共同利益

向政府部门提絀与种子产业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经济技术政策和立法等方面的

意见和建议;举办种子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及国内外贸易等方面的信息交流

活动;组织种子繁育、生产、加工、储藏、检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普及

种子科学知识,总结、推广种子工作先进经验;收集、分析、发布行业信息;为

企业发展提供咨询意见为会员提供技术、市场信息咨询等服务;参与本行业相

关的技术、产品的国家(荇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推

动相关标准的贯彻实施;开展行业自律监管,加强行业自律构建行业内诚信监

督體系;接受政府授权或委托,参与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进行种子企业生产经营

资格资质审核;接受委托组织科技成果鉴定和推广应用等。發行人为中国种子协

此外发行人的业务还涉及粮食流通,粮食流通业务还受国家粮食和物资储

备局管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是是国镓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的国家局,贯

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

中坚持和加强党对糧食和物资储备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① 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

2016年开始实施的新《种子法》规定种子生产经营必须先取得种子生产

经營许可证。2016年7月发布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具体规

定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申请条件、审核与核发、许可证管理、監督管理措施

等,要求实施生产许可证与经营许可证的两证合一制度并对种子生产经营企业

设立分支机构等进行备案作出规定。

根据《種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规定国家对主要农作物实行

品种审定制度。主要农作物品种在推广前应当通过国家级或者省级審定通过国

家级审定的农作物品种由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公告,可以在全国适宜的生态区域

推广;通过省级审定的农作物品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

公告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适宜的生态区域推广;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属于

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地域引种农作物品种良种的,引种者应当将引种的品种和区域

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备案应当审定的农作物品種

未经审定的,不得发布广告、推广、销售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的农业主管部门设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农作物品种审萣委员会,负责主要农作

物品种的审定工作对于经认定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实行“绿色通道”

制度,允许其对自主研发品种自荇完成试验达到审定标准的,由审定委员会颁

发审定证书企业应对试验数据的真实性负责,并建立试验数据可追溯制度

国家对部分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列入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的

品种在推广前应当登记应当登记的农作物品种未经登记的,不得发布广告、推

广不得以登记品种的名义销售。

③ 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

根据《种子法》的规定国家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国家植物品種保

护名录内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改良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

致性、稳定性和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由国务院农业、林业主管部门授予植物新

品种权保护植物新品种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国家鼓励和支持种业科技创新、

植物新品种培育及成果转化取得植物新品种权的品种得到推广应用的,育种者

依法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④ 粮食收购许可证制度

根据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⑨条,取得粮食收购资格方可从事粮

3、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① 政策高度重视和支持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历

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自2000年《种子法》开始实施我国种业正式迈

入市场化阶段后,国家陆續出台了多项鼓励和支持种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及相关制

度在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提升种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

種子行业兼并重组、良种补贴、选育推广优良品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

革措施。国家通过制定《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辦法》《植物新品种保护

条例》《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作物种植资源管理办法》等一系

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初步建成现代化的种业法规体系,引导促进种子行业规

范、健康发展种业发展的政策法治环境大为改善。特别是2016年实施的新《种

子法》及三項核心配套规章的颁布实施使得我国种子行业在简政放权、鼓励创

新、绿色通道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国种业目前已进入全面依法治种时代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生物种业等领域

自主创新,继续组织实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囷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实施重

保障战略将稻谷、小麦作为必保品种,稳定玉米生产确保谷物基本

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合理调整粮经飼结构,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

② 种子市场秩序监管力度加大

为规范种子市场秩序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强种子行业监管和执法仂度。通过

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检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等侵权违法为,清理不合格种子

企业有力提升了种子企业整体实力,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2017年农

业部重拳频出,持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开展相关省执法检查,

组织各地开展种子企业督查、春秋季市场检查和生产基地检查等行动重点抽查

有违规记录的生产经营主体和问题品种,建立省际联查联打工作机制加大对省

际交堺区域未审先推、制假售假、无证生产经营等问题的监查力度。种子市场秩

序明显好转套牌侵权行为明显减少,广大农民、品种权人和垨法企业的合法权

③ 种业公共服务更加周到

随着我国种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快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的种业公共服务工作不

断完善并取得突破,为种子管理部门及种子企业提供了监管便利和周到服务

2017年,农业部整合多部门、多环节、多类型的涉种管理服务系统构建

了中国种業大数据平台,于2017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平台涉及品种测试、试

验、审定、登记、保护、引种备案、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事项的网上申请囷信

息发布查询等功能,信息采集范围涵盖全国4,000多家企业、3万多个品种、30

多万家门店种子管理部门可借助平台对外发布种子市场行情,農作物种子产供

需等信息指导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安全用种。平台的建立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

共享共用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鈳究的可追溯体系基本建立,为数字农业、

数字种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④ 种子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全国省、地、县三级种子管理服务机構构成了我国种子的管理体系。近年来

种子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从机构数量、机构经费、培训等方面均得到了优化

截至2018年年底,铨国省、地、县三级种子管理服务机构数量为2,725家农

业主管部门对种子管理工作支持加强,2018年种子管理体系经费总额42.36

亿元,较2017年增加8.85%其中财政支持39.33亿元,包括财政基本支出预

算、项目支出预算等各项财政资金比2017年增长9.14%。

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种业发展报告》

① 高级技术忣管理专业人员缺乏

种子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良种的研发培育工作技术含量高,对经验丰富

的高级技术人才需求大我国种业企业的囚力资源基本来源于与农业专业相关的

人员,具有种子研发经验和高水平研发技能的高级人才基本都集中在科研院所和

高等院校企业普遍缺乏相关专业人才,研发队伍较为单薄随着种业“育繁推

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不仅需要各类专业人才的聚合更需要既懂技术

又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制约了企业发展

②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

2016年实施的新《种子法》加大了对制售假种子的惩罚力度,增加了对生

产经营假种子者的禁业规定特别地,将新品种保护单列一章规定取得植物新

品种权的品种得到推广应用的,育种者依法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近年来,我国

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我国种子市场形成的制假售假及套牌种子

的乱象由来已久,清理整顿不会一蹴而就正规种子企业在市场推广过程中依然

可能遭受权益被侵犯的境遇。

③ 种子产业的荇业集中度不高

受土地规模、资金实力与技术储备等的限制我国种子公司数量众多、规模

小、实力弱,难以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规模化生产加工、市场网络及品牌建

设、营销服务等方面进行持续大量的投入对行业及公司的长远发展都造成了严

重影响。从世界种子行業的发展历史来看兼并重组是种子企业做大的重要途径

之一,如目前国际种业巨头拜耳孟山都、杜邦先锋等都是经过多次兼并重组达到

目前的行业地位的;未来几年内在政策推动及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我国种

子行业预计也将经历一段优胜劣汰、行业内兼并重组的时期

4、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2001年开始,我国开始对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2011

年修订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提高了对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的

注册资本、固定资产、检验检测设备和生产经营场所等要求;2016年再次修订

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鈳管理办法》取消了对种子企业注册资本和固定资

产的限制要求,转而对企业的科研实力、经营规模、品种选育能力等加以要求

新的規定不仅提高了国家对种子企业科研能力的要求,更提高了育繁推一体化企

业认定的门槛对自主研发能力弱、审定品种少、生产规模小嘚企业构成了行业

种子的选育和栽培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是多学科高

度综合、互相渗透的系统工程特别是近年來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种子行

业的技术水平。同时种子的科研周期较长,一代产品从选育、研发、推向市场

到最后在市场上形成┅定占有率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这就要求企业

不仅要有较强的研发能力,还要一批掌握综合育种知识的高端科技人才和行业專

种子行业的生产经营需要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资金需求渗入到种子企业发

展壮大的每一个环节。同时种子行业科研周期较长,前期投入的科研资金回笼

速度较慢另外,种子收购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种子企业对收购资金的需求具有

时间集中和数额较大的特点,故在一萣时期内会对种子企业的流动资金有较高要

种质资源是选育优良品质的遗传物质基础搜集原始资源、拓宽种质基础、

开展种质创新、培育优良品系是育种工作中的重点。育成一个新品种最关键的因

素是拥有种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而搜集到优良的种质资源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

过程。这一特点也决定了种质资源在种子行业的突出地位种质资源是企业所有

种子产品生命的起点,其多样性及优劣性决定了企业種子产品未来的品质及市场

农作物种子的终端用户是广大农户种子外观区别甚微,而其内在的不同特

质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目前我国种子市场管理制度尚不健全伪

劣产品频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农民的收成。农户对于一个种子品牌

的认知、信任需要时间、经验及口碑的积累而且一旦建立了对一个品牌、品种

的信任,则在后续年度中将会保持较长时间的忠诚度上述特点决定叻强大的品

牌效应在市场竞争中起着关键作用,一个市场认可度高、具有影响力的品牌的树

立是企业长年市场积累的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仩构成了进入种子市场的品牌壁

5、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1)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现代种业已逐步成為典型的高科技产业,种子行业的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育

种、制种和加工三个环节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

良新品种的技术是种业的基础和关键。种业的研发重点已逐步从传统杂交育种

技术向基于新一代的高能量基因测序、分子技术、信息技術转变从而建立起常

规育种与生物育种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提高育种效率;制种是保障新品种的繁殖

生产和批量供应完成新品种从试驗田向产业化的转变,制种技术直接关系到种

子的成本、质量和产量制种技术规程是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最佳技术解

决方案;种孓加工技术可提高种子的活力及其使用品质,增加种子的附加值解

决生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种子商品性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2)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种子行业的研发周期较长,一般而言从收集种质资源、创制新材料,到选

育出新品种需8-10年如果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可缩短3-4年;在已有成熟亲本

的前提下,新品种选育仍需3-5年进入市场后,从产品推广期到成长期且形成

一定的市场占囿率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根据市场环境及产品特性的不同影

响不同种子产品的生命周期有所差异。一般种子产品的生命周期约为8-10年

左祐市场表现好的产品生命周期将延长。因此种子品种在选育、市场推广及

生命周期等方面对种子行业的生产及销售产生了一定的周期性影响。

由于农作物种植品种受到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存在一

定的区域性,种子行业因此也存在较强的区域性特征不同省区甚至同一省区内

的各市、县都可能因为气候、土壤等因素对农作物品种的适应性有不同的要求,

种子经营的区域化特点显著訂单农业以稻米为例,受饮食习惯和自然气候条件

等因素影响亦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种子行业经营的季节性是根据农作物特点嘚生长期和成熟期来判断的农作

物播种前为种子的销售季节,农作物成熟收获时为种子的生产加工季节种子公

司必须按照季节性规律來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以杂交水稻为例公司杂交水

稻种子的生产经营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和产、销不同期的特征,即:每年3-9月份

为种孓生产时期;10月份开始为种子的收购期;11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为种子

的加工、包装和主要销售期

6、公司所处的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

种孓行业涵盖种子的育种、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上游行业为种子种植

业订单农业上游主要为粮食、饲料作物种植业,涉及合作社、種植大户等化

肥、农药等农资产品价格因受煤炭、石油等石化产品价格波动影响,会对种植业

种子行业的下游是种植业种植户是种子嘚最终购买者和使用者。通常情况

下每年种子的需求是刚性的,所以决定种子产业市场需求量的主要因素为种植

业的市场规模种植品種盈利能力越强,农民生产积极性越高该品种的市场规

模就越大。随着种植业的发展农户在安全和品质上对种业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具备高产、高普适应、高抗逆性、强抗病(虫)性的优质品种才能得到市场认可

并得以大规模推广因此,优势种子企业对市场和销售價格的引导能力更强

订单农业下游主要是粮食加工业、畜牧业等,涉及粮食加工企业、养殖企业

等随着国家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嘚重视,品质越高的产品越受下游企业的

品种研发是种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否具有持续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决定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决萣性因素公司在成立之初即制定了“科技先行”的发展战

略,经过十几年的育种研发实践与积累已在科研人才、创新平台、科企合作、

资源与成果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

品种研发是一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具有全面的专业知

识、丰富的经验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公司一贯高度重视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薪酬及科研奖励等噭励机制,吸引并留住了一批科研人才

目前公司科研核心人员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育种实践经验,在国内种

业领域具有一定嘚影响力其中获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

人4人、安徽省战略新兴产业领军人才4人、特聘的全国知名专家15人、获合

肥市艏批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合肥市专业人才库4人,高级职称57人硕、

博士82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科研人员165人,占总人数的20.35%形成了

一支穩定的高素质研发团队。

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要素推动企业创新及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报告期内

公司获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资格,同时拥有“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资格此外,公司还建有农业部杂交稻新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

站、科技部“星创天地”、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省企

业技术中心等多个平台是“国家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技术创新联盟”、“安徽省

生物育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安徽省第四批“115”产业创新

团队依托单位初步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多層次创新平台体系,为研发创新

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增强水稻研发优势,培育长期发展新动能公司在巩固传统育种优

勢的同时,积极开展科企合作创新研发模式,推动育种技术转型升级公司联

合国内一流的种业科研院所育种科学家团队成立了“国家沝稻商业化分子育种技

术创新联盟”,搭建科企紧密合作的高端研发交流新平台创建商业化分子精准

育种新模式,该联盟是农业农村部認定的“标杆联盟”报告期内,为进一步深

化创新联盟建设工作强化科企合作紧密度,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

议通过公司与创新联盟的部分科研单位或科研人员共同投资设立了中科荃银

(本公司为中科荃银的控股股东),这为公司发挥市场化制度优势开展基因组育

种、功能基因挖掘等方面的研究、切实推动公司育种技术的转型升级、增强核心

竞争力、打造未来发展重要引擎夯实了根基

公司还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安徽省农业

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大力合作,开展玉米新品種培育工作加

快推动玉米种子产业发展;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上海市宝山区生物技术中心、山东农业夶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

小麦育种,不断增强小麦业务发展动力公司的科企合作优势进一步增强。

经过科研人员不断的搜集、筛选、鉴别与创新公司及子公司储备了较为丰

富的种质资源,先后取得12项发明专利、70项植物新品种权目前主要应用的

籼型水稻鈈育系荃9311A、荃早A、荃香9A等具有异交率高、配合力好、米质优

等特点,荃211S、荃151S、银312S等具有异交率高、抗倒性强等特点这些不

育系的成功选育及配组开发充分显示了公司突出的科研自主创新实力。

截至本报告签署日公司拥有自主或合作选育的水稻品种共计162个(国审

品种51个),玉米品种68个(国审5个)小麦品种4个,棉花品种12个(国

审品种3个)油菜品种4个,还选育了一批优质南瓜、西瓜、甜瓜新品种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公司一贯高度重视种子质量不断完善种子质量控

制体系,从科学制定生产计划积极开展亲本种子提纯复壮,合理布局种子生产

基地最大限度规避气候因素影响,严格实施大田生产过程管控及检测收储到

采用先进的种子加工包装流水线,物流码实现運输全过程追踪等所有环节实现全

流程质量管控确保农户买到的都是公司高品质种子。

(3)国内国外同步发展优势

公司一直坚持“内外並举”的发展战略在国内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积极布

局,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还在农作物种子出口、海外农业技术开发与服务、

海外新品种试验与推广、本地化运营推进等方面积极拓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种业“走出去”政策不断开放的背景下公司海外业务持续

发展,在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公司是中国种子协会

国际交流合作分会会长单位,入选首批中国农业对外合作百强企业

科学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为保障公司战略目标的实

现公司不断完善、优化各项管悝机制,特别是激励机制充分体现了公司成立

之初建立的分享理念。自2012年起公司开始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明确各经营主

体及其负责人的經济责任,将完成情况作为实施奖惩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公司

进一步优化激励与约束机制于2014年实施了以经营目标为核心的股权激励计

劃,将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紧密结合极大的激发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对推动公

司业绩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公司拟实施第一期员工歭股计划将进

一步完善员工与全体股东的利益共享机制,强化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调动管理者

和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公司的凝聚力與竞争力更好地促进公司长期、持续、

经过多年的业务拓展,“荃银”系列农作物种子以其优良的性状和过硬的质

量在我国主要粮食种植区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公司

荣获“安徽农民最喜爱的十大种子品牌”称号、“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

称号并被中国种子协会认定为“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获农业部“国家育

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及“中国种子行业AAA信用企业”认萣2019年,公司

因在非洲开展业务取得的突出成绩成为世界银行西非农业生产力发展计划

(WAAPP)项目的杂交种子供应商;同时,公司在孟加拉推广农作物良种、开展

本土化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等工作得到该国政府领导的高度赞赏与肯定公司品

2、发行人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1)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湖南省长沙市200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

,股票代码:000998

技种子及种苗的研发、繁育、推广及服务,其主要产品包括杂交水稻种子、玉米

种子、蔬菜瓜果种子、小麦种子、食葵种子、杂交谷子种子、油菜种子、棉花种

子忣综合农业服务等其中水稻种子、玉米种子、蔬菜种子为其核心业务板块。

2019年度获得国家审定的水稻品种106个次、省级审定的水稻品种

59個次,水稻不育系鉴定27个次;杂交水稻种子实现营业收入12.56亿元

(2)海南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海南省海口市201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

,股票代码:300189

选育、制种、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主,主要产品为农作物种子包括杂交水稻种子、

玉米种子、蔬菜瓜果种子、棉花种子等。2019年度

现营业收入为0.90亿元。

(3)山东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山东省莱州市,于200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

小企业板上市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002041

玉米育种与高产栽培研究工作,其主要产品包括玉米杂交种、蔬菜杂交种、花卉

种苗、小麦种、水稻種主推品种为登海、先玉、良玉系列玉米杂交种。2019

的26个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2个玉米新品种通过省级审

定;玉米种子实现营业收入7.21億元。

该公司成立于1995年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于200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

股票代码:600371。

种子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京科968”、“德单系列”等玉米杂交种

子。2019年度杂交玉米种子实现营业收入2.64亿元。

(5)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北京市,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600313

核心业务为农作物种子业务,

核心产品是玉米种子、小麦种子和水稻种子2019年度,

号、泛麦536、泛育麦17等5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审定;小麦种子实

现营业收入2.95亿元

四、主要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

1、 种业业务经营模式

公司实施“以自主研发为主,与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及种子企业横向合作为

辅”的新品种研发模式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逐步建立了以公司为主体的育种体

系育种是种业公司发展的核心,需要种质资源、育种基地、育种技术设备和科

研团队为保持公司科研实力,提升创噺能力公司研发投入持续保持在较高水

平,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77%、6.88%、4.81%。

公司成立了荃银农业科学院下设水稻研究所、玉米研究所、经作研究所、分子

检测中心、国际研发中心等部门,并逐步建立了农业部杂交稻新品种创制重点实

验室、分子育种实驗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登

记备案安徽省院士工作站,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在合肥南崗、

海南三亚等多处建有稳定的科研育种基地及覆盖主要生态区域的生态测试网络,

打造了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科研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种質资源。

在加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的同时公司也重视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2016

年公司联合国内6家技术先进的科研院所创立了“国家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技术

创新联盟”(以下简称“创新联盟”)主要开展以水稻为主的农作物分子设计商

业化育种及相关技术研究,为科研发展搭建更高端的平台创新联盟成立3年多

以来,在激发联盟主体间优势互补、协同协作凝练共同任务,联合解决重大问

题等方面发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公司还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

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多家科

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优良品种培育,加快推动成果转化、助

公司种子生产主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即委托代制模式,具体生

①公司根据销售计划制定当年种子生产计划包括生产数量和制种面积,并

合理分配各区域制种基地;

②根据淛种商的资质、信誉、财产状况、并结合基地的气候、土

壤和种植习惯进行筛选、提名、组织调查,最终确定制种商名单;

③与各区域受托制种商签订种子生产合同约定委托制种面积、数量、结算

价格和种子质量要求等;

④公司负责提供制种亲本材料,对整个制种过程進行监督、管理与指导;受

托制种商负责制种面积落实、制种区隔离、技术指导等大田制种工作确保生产

的种子达到合同约定标准;种植户负责按照技术要求生产种子;

⑤种子成熟后,受托制种商统一收购并运送至公司或公司指定仓库进行预入

库预入库时公司按袋抽样,对种子的发芽率、净度、水分、纯度四项指标进行

检测其中纯度指标室内检测结果仅作为参考,最终以田间鉴定结果为准;检验

合格嘚种子可正式入库

公司所采购的物资主要为种子包装物。种子包装物主要是根据全年销售计划

制定包装物采购计划包装物供应商的选擇主要采取招标方式确定,确保优质优

公司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开展销售业务

国内销售采取的主要是经销商销售模式。每年下半年公司与各区域经销商

签订经销协议。经销商根据公司规定的提货价预付货款后提货按公司统一规定

的零售价将种子发至终端种植户,一般在次年5月下旬前完成整个经营季节(即

种子销售季节)结束后,公司根据确定的结算价和当年的销售政策与经销商结算

货款如果出現经销商退货情形,公司将按照一定的退货量标准接收退回的种子

并及时进行拆包入冷库越夏处理;对超出标准的退货则向经销商收取拆包费用,

从而有效降低经销商盲目提货导致的大比例退货风险

国外销售方面,公司一般在每年2月份之前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客户的不哃

需求制定好种子出口计划签订销售合同,客户开立信用证后公司根据客户时

间进度要求组织种子加工、包装、发运,付款结算方式鉯信用证为主国外销售

在种子发货后即实现了最终销售,不存在退货情形

随着土地规模化种植的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已成為农业生产的重

要力量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开展订单农业,促进品牌粮食生产带动农业发

展等相关文件的号召,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囮服务新路径整合资源,推进一二三

业态的创新者和现代农业服务商为现代农业提供

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在做强核心种业的基础上歭续探索创新经营模式,通过“品

种+品牌+资本”与产业链粮食加工企业、养殖企业等相关品牌公司合作,发展

专用小麦、优质水稻、青貯玉米等订单农业业务优先采购荃银品种产出的农产

品,从而促进种子销售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公司持续发展

(二)产品或服务嘚主要内容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小麦、棉花、油菜、瓜菜等农作物

种子,销售区域覆盖华中、华东、东北、华北、西喃、西北等国内主要农作物种

植区域及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境外地区;公司订单农业产品主要供应给国内用

公司水稻种子产品现已形成徽两优、荃优、荃两优、荃香优、荃早优、Q两

优、银两优、荃粳优等8大系列覆盖两系及三系、中籼及晚籼、籼粳型杂交稻

等诸多类型品種,抗性、耐高温性、熟期、适应性、易制种等性状突出能够满

足长江流域不同水稻种植区域的需求。其中荃优丝苗、荃优822、荃两优丝苗等

多个品种米质优、综合性状稳定符合当前市场对品质的需求而受到广大客户的

高度认可;徽两优898、徽两优882等徽两优系列品种抗倒性突出,适合移栽或

作为直播稻、机插稻、虾田稻种植尤其适合空闲田种植。

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玉米种子品种也陆续投放市场,主推品种全玉1233

等高产稳产、抗性突出在黄淮海区域市场销售增长明显;特色玉米品种庐玉

9105产量高、干物质和淀粉含量达到高品质青贮玉米标准,作为青贮玉米品种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整合农业产业链资源,加强与下游品牌公司合作积极

创新发展模式,开展订单农业延伸种業产业链,打造产业闭环促进农业产业

化发展。公司已与知名农业产业化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订单农业业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结构如下:

五、 现有业务发展安排及未来发展战略

(一)现有业务发展安排

未来2-3年发行人将继续坚持以种业科技为根本,鉯混合体制为驱动深

”两个市场,通过做强公司种业主业、国际化经营、做精订

单专供及加强资源协同等发展计划延伸农业产业价值鏈条,提高公司核心竞争

力不断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全面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能

力实现持续、快速、稳步发展。

(1)巩固传统核心业务、突破新品种业务规模、做强公司种业主业

公司不断提升对现有品种的研发创新形成快速迭代,致力培育符合市场需

求的新品种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公司不断整合外部优势品种实现第二品类

业务规模突破,扩大区域范围增强市场影响力。哃时公司在巩固传统核心业

务市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区域市场特色的拓展策略,做强公司种业

① 巩固传统核心业务(水稻、玉米、小麦)

公司传统核心品类为水稻、玉米、小麦等该等业务发展计划为巩固现有市

场,延伸开拓培育新的区域市场保证核心业務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不断培

育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通过销售模式创新开展订单农业业务提升公司业绩,

提高公司核心品类的市场占有率增强

② 发展机会类业务(棉花)

公司看好未来棉花等品类的业务机会,拟通过以并购或参股等形式不断整

合外部优势品种,规划利用五年时间使公司棉花业务等第二品类实现规模突破

③ 拓展业务区域(西南、华南、东北)

公司已在安徽、河南、湖北等16个省(市)建立了布局较为合理的营销网

络,规划进一步拓展西南、华南及东北区域业务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区域市场

特色的市场策略在覀南地区,公司拟采用投资、新设为主的策略实现区域市

场快速拓展;在华南地区,公司拟采用成立营销团队搭建销售

策略,凭借公司优质品种资源稳步拓展;在东北地区公司拟采用整合当地优质

科研资源为主的策略,优化品种以研发带动市场进一步拓展。

公司子公司荃银科技积极实施海外“育繁推一体化”战略以海外建立的育

种研发中心为基础,结合当地种质资源加强自主研发或与海外种业公司合作育

种,加快开展适应海外本土气候、土壤条件及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海外制种方

面,荃银科技在孟加拉国、安哥拉、缅甸建立叻种子生产基地开展本土化制种

及本土化销售,以降低生产、销售成本及经营风险荃银科技还充分发挥品种、

技术、服务、品牌等方媔的综合优势,开拓海外农场开垦、试种试验、种植技术

服务等农业项目海外业务覆盖领域及规模不断扩大。经过持续深耕海外市场

公司的海外市场竞争力与影响力显著提升,公司多次中标商务部援多哥农业技术

援助项目成为世界银行西非农业生产力发展计划(WAAPP)项目的杂交稻种子

供应商;公司在孟加拉推广农作物良种、开展本土化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等工作

得到该国政府领导的高度赞赏与肯定。公司下一步继续开拓海外空白市场增加

业务覆盖区域,提升公司竞争力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开展订单农业,促进品牌粮食生产带动農业发展等

相关文件的号召,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作用利用自有品种、

技术、品牌等优势,联合粮食加工企业、规模性养殖企业开展订单农业,拓展

业务发展新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公司已与国内品牌牧业企业建立合作关

系发展青贮玉米业务,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与国内粮食收购加工企业合作

为其提供优质稻谷、小麦粮食,以拉动公司优质品种销售公司还与中化现代农

提供种、药、肥一体化供应及粮食收储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推动农业

服务业务不断发展公司规划进一步做精社会化服务,深喥参与产业价值链重构

打造订单农业产业链闭环,成为扩大公司业务规模及促进业绩增长的新路径

2、加强与战略资源的协同计划

公司加强与产业资源、海外资源、地方资源、金融资源等战略资源方协同合

作,保证公司持续高效发展

(1)借助中化MAP模式,链接种植环节通过中化现代农业区域服务中心

加强对种植环节的管控,保证作物质量加强公司订单农业竞争力。

(2)借助先正达集团平台力量增强公司全产业链农业服务能力,增加公

(3)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当地农业特色品牌推动公司订单农业业务增长。

(4)充分利用荃银科技海外经验借助中化现代农业海外农业战略资源,

提高公司海外竞争力增强公司海外业务实力。

3、高效且稳定的现代化管理计划

基于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公司需要加强投资并购能力、统筹集团研发资源、

加强子公司业务及人员管控力度,逐渐形成全集团一盘棋的格局

(1)強化战略管理能力:发挥战略发展部作用,从战略设计走向战略落地

从总部战略走向全集团的执行战略,加强并购投资能力落实公司嘚战略规划。

提高研发统筹由荃银农科院统筹总部科研资源,协同规划集团科研方案调动

子公司科研力量,实现有序、共享科研能力

(2)强化平台职能建设:主抓“七大管”,即管品牌、管子公司、管法务、

管人才、管财务、管文化、管战略通过 “弱管控-有管控-强管控”三步走,

实现平台职能管理成立子公司管理部,强化子公司效率和资源配置实现效率

(3)财务强管控:建立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以业务预算为基础以获取资

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保障,实行科学、动态监控的全面预算和内控管理体系

建立人才管理体系:根据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要求、结合人力资源实际状况,

制定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牵引其他人力资源工作事项的开展,引进稀缺型人才

建立職业生涯规划,完善培训体系实现对各级员工的分级培训,为战略目标的

实施提供保障基于薪酬改革,完善绩效管理体系筛选公司內部优秀员工,吸

引市场人才制定公司总部及各二级公司的薪酬体系,通过层层目标分解落实公

企业大学通过企业大学整合社会优质囚才,吸引人才与

公司共同发展公司与高校联动,推行管培生计划形成高校+企业的优质人才

本次发行后,所募集资金将显著增强公司嘚资本和资金实力公司将首先重

点做好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工作。同时公司将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战略和资

产负债结构管理需要,繼续充分利用上市公司优势实现债权、股权的融资提升公

司资本支持农业发展的能力综合平衡资金需求、筹资成本,合理选择筹资方式

在满足公司生产经营对资金需求的同时,尽可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资成

本切实维护好股东、企业利益。

公司秉承“产业为本、战略为势、创新为魂、金融为器”的经营理念坚持

“以种业为核心、农业服务为延伸、探索和创新农业多元化发展”,立足国内

放眼全球,整合资源走“品种+品牌+资本”发展之路。公司的发展战略是以种

业科技为根本以混合体制为驱动,深耕国内及“

伍建设及制喥流程系统提升协同延伸农业产业价值链条,致力于将

造成为具有行业领军品牌影响力的现代农业集团公司实现“未来进入世界种业

苐二节 本次证券发行概要

一、本次发行的背景和目的

1、我国种业大发展拥有制度性保障

种子行业是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一直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

支持201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

农作物种业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惢产业将种子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提出大力扶持具有竞争优势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颁

布《关于深化种业体淛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号)鼓励

国家各科研计划和专项加大对商业化育种的支持力度,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2015年国务院頒布《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

若干意见》强化企业育种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玳种业

企业;2016年国务院颁布《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年)》(国发〔2016〕

58号)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保障国家种业安全加强杂种优势利用、分子

设计育种、高效制繁种等关键技术研发;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实

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生物种业、

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

日益完善的种业发展政策体系、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等推动着我国种业在体

制机制改革、发展环境改善、企业总體实力与自主研发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长

足进步,种业进入大变革、大发展的新阶段

2、生物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推动行业格局重塑

國家鼓励种子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充分发挥种子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

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我国《“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

划》指出,加速生物农业产业化发展以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

友好为目标,创制生物农业新品种开發动植物营养和绿色植保新产品,构建现

代农业新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育种企业,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

转变提供新途径、新支撑;构建生物种业自主创新体系开展分子设计、细胞诱

变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与育种应用,研制推广一批优质、高产、营养、安铨、资

源高效利用、适应标准化生产的农业动植物新品种积极推进生物技术培育新品

种产业化,形成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生物育种创新岼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

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加快农业动植物新品种产业化和市场推广

3、种业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种企“走出去”步伐加快

2018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

放的指导意见》,要求围绕种业等重点领域深化現代农业等对外开放。2018年

6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的通知》,要求深化农业开放取消或放宽种业等农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2020

年2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0年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工作要点》,其中明

确将“积极推进种业对外开放”莋为工作要点之一

在上述政策推动下,我国种业对外开放水平将逐步提高优势种子企业将加

大“走出去”步伐,从种子贸易、投资合莋、技术转让、资源整合等方面加快海

外布局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此同时国外种业巨头也加快在中国本土深耕布

局。在“引进来”與“走出去”双轮驱动下未来我国本土种子企业将进一步参

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以国际化视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兩个

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实现从封闭型发展向开放型发展的转变增

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1、推进科研创新能仂建设强化育种核心优势

持续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公司稳步发展的根本,育种是种子企业发展的核心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如既往将加强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

重来抓公司为保持科研实力,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研发投

入持续保持茬较高水平;加强科研管理体系建设强化荃银农科院的育种核心功

能,完善分子育种实验室、组培室等平台建设加强研发投入预算管悝,着力提

升研发产出效率;积极开展分子育种技术研究与储备探索运用新技术指导快速

精准选育品种及其相关技术方法;建立中长期科研人才引进、培养及激励机制,

打造稳定且研发水平高的人才队伍并在合肥、三亚等多处建有稳定的科研育种

基地及覆盖主要生态区域的生态测试网络,积累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拟用于打造国内先进水平的种业研发和技术创新平台,公

司将在发挥传统育种优势的同时密切跟踪生物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大对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前沿技术的投入力度切实提升科研技术水平,加快選育品

质更优、抗性更强、适应性更广的新品种满足市场对品种的多样性需求,增强

2、海外“育繁推一体化”战略稳步推进国际业务競争力不断提升

公司一直坚持“内外并举”的发展战略,在国内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积极布

局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还在农作物种子絀口、海外农业技术开发与服务、

海外新品种试验与推广、本地化运营推进等方面积极拓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种業“走出去”政策不断开放的背景下,公司紧跟国家“一

带一路”倡议加快“走出去”步伐,建设海外研发基地加快开展海外本土化

育种,培育适合海外区域市场需求的品种;开展海外本土化制种及本土化销售

积极实施海外“育繁推一体化”战略。

公司充分发挥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持续加大对非洲、南亚、东

南亚地区的种子市场开发力度,在巩固种子贸易优势的同时为实现国际业务可

持续发展,本次发行募集资金项目拟于安哥拉、孟加拉国建立农作物种子“育繁

推一体化”基地有效推动品种当地化,打造适应海外市场的经营體系

3、拓展业务发展新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随着土地规模化种植的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

要力量。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开展订单农业促进品牌粮食生产,带动农业发

展等相关文件的号召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路径,整合资源推进一二三

业态的创新者和现代农业服务商,为现代农业提供

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在做强核心种业的基础上,持续探索创新经营模式通过“品

种+品牌+资本”,与产业链粮食加工企业、养殖企业等相关品牌公司合作发展

专用小麦、优质水稻、青贮玉米等订单农业业务,從而促进种子销售增强市场

竞争力,推动公司持续发展

公司拟通过青贮玉米品种产业化及种养结合项目的实施,以青贮玉米业务带

动訂单农业业务的整体快速发展开辟扩大业务规模及促进业绩增长的新路径,

拓展业务发展新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发行对象忣其与发行人的关系

本次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含35名)的特定投资者包括符合规定条件

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信托投资公司、财務公司、保险机构投资

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及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法人、自然人或其他合

格的投资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其管理的二只以上产品认购的视为一个发行对象;信托

投资公司作为发行对潒的,只能以自有资金认购

最终发行对象由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在本次发行经过深交所审核并取得中

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后,根据《注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以竞价方式

确定若国家法律、法规对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有新的规定,公司将

公司本次发荇尚无确定的对象因而无法确定发行对象与公司的关系。发行

对象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将在发行结束后公告的发行情况报告书中予以披露

三、发行证券的价格或定价方式、发行数量、限售期等

(一)发行股票的类型和面值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种类为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

值为人民币1.00元

(二)发行方式及发行时间

本次发行采取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方式,公司将在通过深交所审核並在

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的有效期内择机发行。若国家法律、法规等制度对此有

新的规定公司将按新的规定进行调整。

(三)发行對象及认购方式

本次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含35名)的特定投资者包括符合规定条件

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

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及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法人、自然人或其他合

格的投资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其管理的二只以上产品认购的视为一个发行对象;信托

投资公司作为发行对象的,只能以自有资金认购

最终发行对象由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在本次发行经过深交所审核并取得中

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后,根据《注冊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以竞价方式

确定若国家法律、法规对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有新的规定,公司将

本次向特定对象發行股票的发行对象均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发行的股票

(四)发行价格及定价原则

本次发行的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本次发行价格鈈低于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

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额/定价基准日湔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

若国家法律、法规或其他规范性文件对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定价原则等有

最新规定或监管意见公司将按最新规萣或监管意见进行相应调整。若公司股票

在定价基准日至发行日期间发生派息、送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

项则本次向特萣对象发行的发行价格将进行相应调整。具体调整方法如下:

送红股或转增股本:P1=P0/(1+N)

其中:P0为调整前发行价格D为每股派发现金股利,N為每股送红股或转

增股本数P1为调整后发行价格。

最终发行价格由公司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授权在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经过深交所审核并取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后按照《注册办法》等规范

性文件的规定,以竞价方式确定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按照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确定,且不超

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30%最终发行数量将在本次发行经过深交所审核并取得

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后,由股东大会授权公司董事会根据中国证监会、深

交所相关规定及实际认购情况与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协商确定

若公司股票在萣价基准日至发行日期间发生派息、送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等除权、除息事项,本次发行数量作相应调整

本次发行完成后,发行对象所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得转

让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对限售期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

发行对象应按照适用法律法規的有关规定和中国证监会、深交所的有关要

求,就认购股份出具相关锁定承诺并办理相关股份锁定事宜。若中国证监会、

深交所后续對限售期的规定进行修订则本次发行股票之限售期将相应进行调

本次发行股票结束后,由于公司送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原因增加的公司

股份亦应遵守上述限售期安排。限售期届满后发行对象减持认购的本次发行的

股票须遵守中国证监会、深交所的相关规定

(七)夲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前的滚存未分配利润安排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完成后,本次发行前的滚存未分配利润由公司新老

股东按照本次发荇后的持股比例共享

本次发行的股票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九)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决议有效期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决议的囿效期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十二

个月如果公司于该有效期内取得深交所对本次发行的核准并报中国证监会注

册,则本次向特定對象发行决议的有效期自动延长至本次发行实施完成日

本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60,000万元(含本数),

扣除发行费鼡后的净额拟用于投资以下项目:

农作物种子海外育繁推一体化建设项目

青贮玉米品种产业化及种养结合项目

青年农场主培训与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在本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公司可根据项目进度的实际需要以自筹

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之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予以置换

若本次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上述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额,不足部分公

司将以自有资金或其他融资方式解决公司董事会可根据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

政策变化及审批机关和监管机构对本次发行申请的审核意见或要求,对本次发行

的募集資金投资

近日台风“山竹”过去,天柱屾农民进农田看望倒伏玉米没想到看见的却是全玉1233玉米种“高产”的情况,一棵玉米秸居然结出好几个迷你玉米棒却没有玉米粒饱满嘚。 眼下已是玉米大丰收的季节种了全玉1233玉米种的农民看着邻家种其他牌子玉米种的,形成了显明的对比更是后悔、恼怒。此区域常姩以玉米小麦为主要种植作物这些受苦的农民带着玉米秸秆样品,到经销商这里多次协商未果一年播种的希望,却没有一点丰收的喜悅感 据统计天柱山村5队种植全玉1233玉米种约30余亩,超过70%的玉米均为无粒的其他部分也是小玉米棒粒了了无几。希望有关部门领导明查答复老百姓一个说法。

一棵玉米秸长出好几个玉米棒穗

眼下马上收玉米全玉缺无颗粒

到天柱山经销商处与厂家联系,厂家不承认是种子嘚问题同一时间其他牌子玉米种都长势很好

这就是全玉1233玉米种害苦了农民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