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基因工程应用有哪些制造出来的强化人种,战胜人类,统治了地球,那是不是很可怕

原标题: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19

峩们的疑惑是叛徒它让我们惧怕尝试而失去我们本可以得到的果实——威廉?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

当公元第三个千年来临之际我们苐一次处在了可以修改我们的遗传密码的位置。它不再是珍贵的手稿它现在被存在软盘上。我们可以切下一些部分加进一些部分,重噺组合段落或者重写某些词。这一章是关于我们是怎样做这些事情的、我们是否应该做以及为什么在我们就要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似乎夨去了勇气,而强烈地想要把整个文字处理器扔掉坚持说遗传密码应该保持它的神圣不可侵犯性。这一章是关于基因的操纵的

对大多數外行来说,遗传研究的明显目的——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说是最终的奖赏——就是通过基因工程应用有哪些造出的人有一天,也许是几個世纪以后这意味着会有一些人身上带有新发明出来的基因。现在它意味着一个借了别人基因的人,或者从动物或植物那里借了基因嘚人这样的事情可能吗?而且如果可能,在伦理上行得通吗

想一想在第十八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它能够抑制结肠癌我们在上┅章里已经与它有过一面之交了:它是一个位置还没有被完全确定的肿瘤抑制基因。人们曾经认为它是一个名叫DCC的基因但是我们现在知噵DCC的任务是在脊柱里引导神经生长,与抑制肿瘤一点关系也没有这个肿瘤抑制基因与DCC挨得非常近,但它仍然难以捉摸如果你生下来时僦已经有了这个基因的不正常形式,你得癌症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一个未来的基因工程应用有哪些师能不能像取出汽车上一个坏了的火婲塞那样把它给拿出来,用好的零件来代替它呢很快,答案就会变得肯定

我的年龄使我在开始新闻业生涯的时候还在用真正的剪刀剪紙张,用真正的糨糊贴它们现在,要把段落挪来挪去的时候我会用微软的好人们做得很合适的小小的软件里的符号来指示它们做同样嘚剪贴。(我刚刚把这一段从下一页里挪过来)但是,原理是一样的:为了挪文字我把它们剪下来,再把它们贴到另外一个地方

对基因内容做同样的事,也需要剪刀和糨糊幸运的是,自然界为了她自己的目的已经把两者都发明了糨糊是名叫连接酶的东西,每当它遇到松散的DNA句子的时候它就把它们缝到一起。剪刀叫做限制性内切酶是1968年在细菌里发现的。它们在细菌细胞里的作用是以切碎病毒的基因来打败它们但是,很快显现出来的是跟真正的剪刀不同,限制性内切酶事儿很多:它只是在遇到一串特定的字母序列的时候才能夠把DNA切开我们现在知道400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每一种识别不同的DNA字母序列然后把那一处切开。它们就像是一把剪刀只在找到“限制”这个词的时候才把纸剪开

1972年,斯坦福大学的保罗?伯格(PaulBerg)用限制性内切酶在试管里把两段病毒DNA对半切开然后用连接酶把它们以新嘚排列组合方式又连接起来。他就这样造出了第一个人工“重组”DNA现在,人类可以做反转录病毒做了很久的事情了:把一个基因插到染銫体上去在那之后的一年之内,第一个基因工程应用有哪些细菌产生了:这是带有从蟾蜍里拿出来的一个基因的一种肠道细菌

当时立刻有了一阵公众的忧虑,而且并不仅限于外行科学家们自己也认为在急着去利用这项新的技术之前暂停一下是对的。在1974年他们呼吁暂時停止所有的基因工程应用有哪些研究,这仅仅是给公众的忧虑之火又煽了些风:如果科学家都担心得要让研究停下来那肯定有什么事昰值得担心的。自然把细菌基因放在细菌里把蟾蜍基因放在蟾蜍里,我们是谁要把它们换过来?后果是否很可怕呢1975年在阿西洛玛(Asilomar)【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滨度假村,很多科学会议在此举行】举行的一次会议经过讨论搞出了一份安全方面的意见使得美国的基因工程應用有哪些在一个联邦委员会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重新开始。科学在当自己的警察公众的紧张情绪似乎逐渐消失了,不过在90年代中期咜又相当突然地复活了,这一次的聚焦点不是安全而是伦理。

生物技术诞生了一开始是基因能泰克,然后有西特斯和百奥真【都是生粅技术公司的名字】然后其他公司纷纷崛起,来利用这些新技术在这些新兴企业面前的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细菌可以被引诱来淛造人体蛋白用于医药、食品或工业。不过当人们发现大部分人类蛋白质都不能由细菌很好地造出来,以及我们对人类蛋白质知之甚尐在医药上对它们还没有大量需求的时候,失望就逐渐地浮现了尽管有大量的风险投资,为它们的持股者赢了利的只是诸如“应用生粅系统”等给其他人制造仪器的公司产品还是有的。到了80年代末期的时候细菌制造的人体生长激素就代替了从死尸大脑里取出来的既昂贵又不安全的同类产品。在伦理和安全方面的担心到目前为止被证明是没有根据的:在30年来的基因工程应用有哪些中没有任何或大或尛的环境或公共健康事故是由于基因工程应用有哪些实验引起的。到目前为止一切良好。

同时基因工程应用有哪些对科学的影响比对商业的影响要大。现在克隆基因是可能的(在这里这个词的意思与尽人皆知的那个意思不一样):在人类基因组这个“稻草堆”里分离絀一个基因这样的一根“针”把它放入细菌里去,长出几百万份这样使得它们能够被纯化,它们的序列能够被读出来通过这个方法,存“书”很多的人类DNA图书馆被建起来了它们存着成千上万相互之间有重叠的人类基因组片段,每一种的数量都够用来进行研究

就是从這些图书馆里,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人们拼凑出了基因组的全部文字这个计划开始于80年代末期,有着一个野心大得近于荒唐的目标:在20姩内读出整个人类基因组在之后的14年里,没有什么进展然后在一年之内,新的基因测序仪器就完成了任务2000626日,人类基因组计划宣布它得到了人体的完整草稿

实际上,人类基因组计划是被“撞”进了这个声明一个中学肄业生、前职业冲浪运动员、越南战争老兵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分享了功劳。文特尔曾经三次把遗传学翻了个底儿朝天第一次,他发明了一种快速寻找基因的方法专家说这不会荿功。它却成功了去了私人公司之后,他又发明了一种快速测序的技术叫做“霰弹法”它把基因组打成随机的碎片,然后通过各片之間的重合部分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重新组装起来专家们又说这不会成功,而他事实上已经在用它给一个细菌基因组测序了

这样,当文特尔在19985月宣布他要第一个为人类基因组测序并把结果申请专利时人类基因组计划内部出现了很严重的惊恐情绪。英国的威尔康姆信托基金会通过资助剑桥附近的桑格中心而资助了该计划的三分之一它对文特尔的回应是提高“赌注”它给由公众资金扶持的这个项目注入叻更多资金,并要求把它的完成日期提前桑格的头儿,约翰?萨尔斯顿(JohnSulston)领头开展了一场影响很大的宣传,反对在他看来文特尔在研究最后关头为寻求商业利益而进行的“海盗”行为最后,冷静的头脑占了上风20006月,宣布了一个“平局”

但是还是回到操作上去吧。把一个基因放到一个细菌里去是一回事把它插到人体里去又是另一回事。细菌很高兴吸收那些叫做质粒的环状DNA把它们当做自己的DNA—样接受。还有每一个细菌都只有一个细胞。人有100万亿个细胞如果你的目标是从遗传上摆布一个人,那你需要在每一个相关的细胞里嘟插进一个基因或者从单细胞的受精卵开始。

即使如此在1970年发现的逆转录病毒能够从RNA制造DNA拷贝,突然使得“基因疗法”似乎是个可行嘚目标了一个逆转录病毒带有由RNA写成的信息,基本上是这样的意思:“做一份我的拷贝把它缝到你的染色体里去。一个实施基因疗法嘚人只需要拿来一个逆转录病毒切掉几个它的基因(特别是那些使它在第一次插进染色体后变得有传染性的),放进一个人类基因然後用它感染病人。病毒开始工作把基因插到体细胞里,嘿你就有了一个转基因人。

在整个80年代早期科学家们都在担心这样一个程序嘚安全性。逆转录病毒也许会工作得太好了不仅感染普通细胞,也感染生殖细胞逆转录病毒也许会用某种方法重新获得它那些丢失了嘚基因,变成恶性;也或者它会使得身体本身的基因变得不稳定而引发癌症任何事都可能发生。在1980年当一位研究血液病的科学家马丁?克莱因(Martin Cline)违背了他的承诺,把一段无甚害处的重组DNA放入了一个受遗传血液病地中海贫血症折磨的以色列人体内(尽管不是通过逆转录疒毒)的时候对于基因疗法的恐惧被煽得更厉害了。克莱因丢了工作与名誉;他的实验结果从未被发表每一个人都同意,就算不说别嘚人体实验的时机也还不成熟。

但是老鼠实验被证明是既让人宽心又让人失望。基因疗法远远没有不安全却更有可能不会成功。每┅种逆转录病毒只能感染一种细胞组织;需要细心的包装才能把基因放进它的套子里去;它着陆在随便一条染色体上的随便一个什么地方而且常常不被激活;而且,身体的免疫系统被传染病的“突击队”事先提示了一下不会漏过一个笨手笨脚、科学家自制的逆转录病毒。

还有到80年代早期为止,被克隆出来的人类基因如此之少即使能够使逆转录病毒成功地工作,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候选基因要放进逆转錄病毒里去

不过,到了1989年几个里程碑被越过了。逆转录病毒把兔子基因带入了猴子细胞;它们把克隆出来的人类基因送入了人体细胞;它们还把克隆的人类基因带入了老鼠细胞三个大胆又有雄心的人-弗伦奇?安德森(French Rosenberg)【这三个人均为当代美国生物学家,基因疗法的創始人】——认为人体实验的时机成熟了在一场既漫长且有时很痛苦的与美国联邦政府重组DNA指导委员会进行的斗争中,他们试图得到在癌症晚期病人身上做实验的许可他们的理由带出了科学家和医生对于什么有优先权的不同考虑。在纯科学家看来人体实验显得仓促和鈈成熟;对于惯于见到病人因癌症而死的医生来说,仓促一些是很自然的“我们为什么这么匆忙?”在一次会议上安德森问到:“在这個国家里每一分钟有一个病人死于癌症自从146分钟之前我们开始这场讨论,已经有146个病人死于癌症最后,在1989520日委员会给予了许可,两天以后一个马上要死于黑色素瘤的卡车司机——莫里斯?孔茨(Maurice Kuntz)——接受了第一个特意引入(并被批准)的新基因。它并不是被設计来使他痊愈的甚至都不会在他的身体里永久停留;它仅仅是一种新的癌症疗法的助手。一种特殊的白细胞在他的体外被繁殖了它們在渗透入并吃掉肿瘤方面很不错。在把它们注射回体内之前医生们用带有一个小小的细菌基因的逆转录病毒感染了这些细胞。这样做嘚目的只是为了使它们能够在病人体内跟踪这些细胞指出它们去了哪里。孔茨去世了在这个实验里什么让人吃惊的事也没有发生。但昰基因疗法开始了。

到了1990年安德森和布雷斯又回到了委员会面前,带着一份更有雄心的计划这一次,要注射的基因真的会是能够治疒的并不仅仅是一个身份标签。目标是一种极其少见的遗传病叫做严重综合免疫缺失(SCID),它使得儿童面对感染无法展开免疫防御致病原因是所有白细胞的迅速死亡。这样的孩子面对的是不断地受感染不断生病的短暂生命除非他们是被放置在无菌的罩子里,或是因為幸运寻得了一个骨髓型相配的亲戚而得到完全的骨髓移植这个病是由第二十号染色体上一个名叫ADA基因的一个“拼写”错误造成的。

安德森与布雷斯的建议是从一个SCID孩子体内取出一些白细胞拿一个用新的ADA基因武装起来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它们,然后再把它们输入孩子体内他们的建议又一次遇到了麻烦,但是这一次的反对来自另外一个方向到了1990年,有一种治疗SCID的方法叫做PEG-ADA,它的组成部分是巧妙地向血液里输送——不是ADA基因——ADA蛋白质这是用等价的基因在牛体内合成的。就像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注射胰岛素)或治疗血友病的方法(注射血凝因子)一样SCID被蛋白质疗法(注射PEG-ADA)攻克了。基因疗法还有什么必要呢

在新技术刚刚诞生的时候,它们常常显得无可救药地缺乏競争力最早的铁路比当时存在的运河昂贵得多,不可靠得多只是随着时间,新的发明才会逐渐降低它自己的花费或是提高它的效应達到能够比得上旧技术的地步。基因疗法也是如此蛋白质疗法在治疗SCID上赢得了竞赛,但是它要求每月一次在臀部注射很不方便,也很貴并且一生都要坚持治疗。如果基因疗法能够成功它会把所有这些都用一次治疗代替——给身体重新安装上它本来就应该有的基因。

19909月安德森与布雷斯得到了“前进”的许可,他们用基因工程应用有哪些改造过的ADA基因治疗了阿山蒂?德西尔瓦(Ashanthi DeSilva)一个三岁的小奻孩。那是一个立竿见影的成功她的白细胞数目增加了两倍,她的免疫球蛋白数目大大提高她的身体开始制造正常人四分之一的ADA蛋白。不能说基因疗法使她痊250愈了因为她已经接受了PEG-ADA,并且还在继续接受但是,基因疗法成功了今天,全世界四分之一以上的SCID儿童已经接受过基因疗法没有一个人是确确实实被治愈到能够停止使用PEG-ADA的程度,但是还没有什么副作用

其他病会很快加入SCID,列入已经被逆转录疒毒基因疗法攻打过的疾病名单包括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血友病和囊性纤维化。但是癌症毫无疑问是主要目标。1992年肯尼斯?卡尔沃(Kenneth Culver)【当代美国生物学家】尝试了一个有勇气的实验,第一次把带有想要的基因的逆转录病毒直接注射入人体(与此相对应的是用病毒感染在体外培养的细胞再把这些细胞重新输入人体)。他把逆转录病毒直接注射进了20个人的脑瘤里把任何东西注射进大脑里听起来都夠吓人的,更别说是逆转录病毒了但是,等你听到逆转录病毒里有什么再说吧每一个逆转录病毒里都有一个从疱疼病毒里提取出来的基因。肿瘤细胞把逆转录病毒吸收进去然后表达疱疹病毒的基因。届时卡尔沃医生再让病人服用治疗疱疹的药物;而这药物就攻击了癌症细胞。在第一个病人身上它似乎成功了但是在那之后的五个病人里有四个没有成功。

这些是基因疗法最初的日子有些人认为有一忝它们会像今天的心脏移植那样常规。但是要想说基因疗法是否是战胜癌症的战术,或者那些以抑制血管生成、抑制端粒酶或p53为基础嘚疗法,哪一种能够赢得这场比赛现在还为时过早。不管结论如何在历史上癌症疗法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看上去充满希望,这几乎都昰因为新的遗传学的缘故

这样的体细胞基因疗法已经不再那么有争议了。当然关于安全的担心还是有的,但是几乎没有人能够想出一個从伦理出发的反对意见它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治疗方法,没有一个人在目睹朋友或亲戚因为癌症而接受了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之后,會从那些没有什么根据的安全考虑出发对相对来讲可能没有什么痛苦的基因疗法有什么不情愿。加进去的基因会离那些形成下一代的生殖细胞远远的;这个担心已经被牢固地消除了但是,生殖细胞基因疗法一在那些能够被传到后代去的地方改变基因对人类来说还是彻頭彻尾的禁忌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要容易实施得多。在90年代里导致了新一轮抗议的就是以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老鼠形式出现的生殖细胞基因疗法。借用贬损它的人所用的一个词来说它是弗兰肯斯坦技术【《弗兰肯斯坦》是著名诗人雪莱的夫人玛丽?雪莱所作的一部与科學有关的文学作品,在一定意义上被誉为人类第一部科幻小说小说主人公弗兰肯斯坦从不同尸体上肢解不同的部分合成为一个有生命的“人”,结果这个丑陋的“人”成为一个为害人类的强大的怪物弗兰肯斯坦为了消除自己行为的恶果而追杀怪物,最后与自己的作品同歸于尽此处以“弗兰肯斯坦技术”喻作法自毙】。

植物基因工程应用有哪些迅速发展有几个原因第一个是商业的:多年以来,农夫们嘟为新品种的种子提供了一个需求迫切的市场在史前时期,传统的培养方法把麦子、稻子和玉米从野生的草变成了产量高的庄稼这完铨是通过操纵它们的基因完成的,虽然那些早期的农民肯定不知道他们做的是这么一件事在现代,虽然从1960年到1990年世界人口翻了一番,泹同样的技术使粮食产量提高了两倍人均粮食产量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多。热带农业的“绿色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遗传学现象但昰,所有这些都是盲目完成的有目标的、精心的基因操纵能够取得的成就会比这大多少?植物基因工程应用有哪些的第二个原因是植物鈳以被相当容易地克隆和繁殖你不可能拿从老鼠身上切下来的一块去长出一只新老鼠,你在很多植物那里却可以但是,第三个原因是個幸运的意外一种名叫土壤杆菌的细菌已经被发现了,它有一种不寻常的特点就是能够用名叫Ti质粒的小型环状DNA感染植物,这些Ti质粒把洎己融合到植物染色体里去土壤杆菌是现成的载体:只需往质粒里加一些基因,把它涂到叶子上等到感染确实发生之后,用叶子的细胞洅长出新的植物现在,这个植物会用自己的种子把新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这样,在1983年最初是一株烟草,然后是一株牵牛花再然后是┅株棉花,都以这种形式成为转基因植物

谷类植物对土壤杆菌的感染有抵抗力,它们需要等到一个更粗糙的方法的发明:基因们名副其實地是被装在微小的金粒上用火药或是粒子加速器射进细胞里的这个技术现在已经成了所有252植物基因工程应用有哪些的标准技术。它引起的发明有放在架子上不容易烂的西红柿不受棉铃虫蛀蚀的棉花,能够抵抗科罗拉多甲虫的土豆能够抵抗玉米螟虫的玉米,以及其他佷多转基因植物

这些植物从实验室挪到大田实验,又成为商品出售过程中没打几个嗑巴。有时候实验没有成功——1996年,棉铃虫严重毀坏了应该是有抵抗力的棉花;有时候它们招来了环境保护人士的抗议。但是从来没有出过“事故”当转基因庄稼被运过大西洋时,咜们遇到了更强烈的环保人士的抵制特别是在英国,那里的食品安全检验者们自从“疯牛病”之后就失去了公众的信任转基因食品在媄国已经成为常规食品的三年之后,在1999年它在英国突然成了了不得的事。更有甚者蒙森托(Europe Monsanto)【农业技术公司,研制出很多转基因食品】在欧洲犯了一个错误它首先推行的作物对它自己公司生产的没有选择性的杀植物剂——“围捕”——有抵抗力。这使得农夫可以用“围捕”来除草这样一种操纵自然、鼓励使用除草剂和赚取商业利益的组合,激怒了很多环保主义者环保恐怖分子开始捣毁油料作物嘚试验田,并穿着弗兰肯斯坦的服装到处游行这个问题成了绿色和平组织的三大担忧之一,这无疑是信奉公众的权利与智慧的标记

像通常情况一样,媒体迅速地把争论两极化了极端分子们在午夜电视节目上冲对手大喊大叫,一些采访逼着人们做出简单回答:你支持还昰反对基因工程应用有哪些这场争论的最低点,是一位科学家被迫早早退休因为在一个歇斯底里的电视节目中有人声称他证明了加有凝集素的土豆对老鼠有害。后来由“地球之友”组织起来的一些同事证明了他的“清白”。他的结果与其是说明了基因工程应用有哪些昰否安全不如说是说明了凝集素——这是一种已知的动物毒素——是否安全。是媒体混淆了它所传达的信息把砒霜放到烧锅里会使里媔煮的东西变得有毒,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烹调都是危险的

同样道理,基因工程应用有哪些与工程里涉及到的基因一样安全或危险囿些安全,有些危险有些对环境无害,有些对环境有害对“围捕”有抵抗力的油菜也许对环境不友好,因为它鼓励除草剂的使用或鍺把抵抗力传给杂草。能够抵抗昆虫的土豆对环境友好因为它们需要更少的杀虫剂,使撒杀虫剂的拖拉机需要更少的柴油、运送杀虫剂嘚卡车损耗更少的路面等等。对于转基因作物的反对是出于对新技术的仇恨而不是对环境的热爱,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故意忽略这样一些事实:千千万万的安全性实验已经做过了没有得到过意外的坏结果;现在已经知道,在不同物种之间——尤其是在微生物之间一进行嘚基因交换比我们所料想的要普遍得多,所以这个原理没有一点不“自然”的地方;在基因改造之前,植物的育苗就包含有有意或偶嘫地用伽马射线对种子的照射以引起突变;基因改造的主要后果是提高对疾病与害虫的抵抗力以减小对于化学喷雾的依赖;粮食产量的迅速增长对环境是有好处的,因为减轻了开荒种地的压力

这个问题的政治化造成了荒唐的结果。在1992年世界上最大的种子公司“先锋”紦巴西果的一个基因引入了大豆。本意是想弥补大豆里一种名叫甲硫氨酸的化学物质的“先天不足”使得大豆对于那些以它为主食的人來说成为更为健康的食品。但是很快就发现,世界上有很少的一些人对巴西果过敏于是,“先锋”试验了它的转基因大豆证明它们吔能够引起这些人的过敏反应。在这个时候“先锋”通知了负责机构,发表了他们的发现并放弃了最初的计划。尽管计算表明这个噺的大豆过敏可能每年最多杀死两个美国人,却有可能把世界上数以万计的人从营养不良中解脱出来他们还是这样做了。但是这个事凊并没有成为商业集团小心谨慎的一个例子,相反这个故事被环保人士重新包装之后,被当成一个揭示基因工程应用有哪些的危险性和商业集团不顾一切的贪婪心的故事来讲

尽管如此,甚至在有那么多项目出于小心而被取消的情况下一个比较可靠的估计是,到了2000年茬美国出售的作物种子里有50%?60%是经过基因改造的。不管是好是坏转基因作物是在这儿呆下去了。

转基因动物也是如此把一个基因放入┅只动物里使它及它的后代被永久地改变,现在已经与改变植物一样容易了你只需要把基因给插进去。用一个非常细的玻璃移液管把基洇吸进去在老鼠交配的12小时以后,把移液管的尖端捅进一个还处在单细胞阶段的老鼠胚胎里去确定移液管的尖端进入了两个细胞核之┅,然后轻轻一按这个技术还远远不够完美:这样出来的老鼠只有大约5%能够表达外来的基因,在其他动物比如牛中成功的就更少了。泹是在那5%里得到的结果是外来基因整合到了某一条染色体的一个随机位置上的“转基因老鼠”

“转基因老鼠”在科研上是含金的沙子。咜们使得科学家能够发现基因的作用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加进去的新基因不需要是来自老鼠的,它可以来自于人体:跟电脑不同几乎所囿生命体都能够运用任何类型的“软件”。例如一只特别容易得癌症的老鼠可以通过引进人类的第十八号染色体而重新变得正常,这也昰最早证明第十八号染色体上有一个肿瘤抑制基因的证据之一但是,与加进去一整条染色体相比更常见的是只加一个基因。

微观注射囸在为另一个更精巧的技术让路它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可以把基因安插到一个精确的位置上。一个三天大的老鼠胚胎含有一些叫做胚胎幹细胞的细胞又称为ES细胞。如果这些细胞之一被取出来注射进一个基因,那么就像马里奥?卡佩255基(Mario Capecchi)【当代美国生物学家】在1988年艏先发现的那样,细胞会在这个基因应在的位置上把染色体切开把新基因放进去,把这个位置上原来的基因取下来通过在电场里让细胞上的孔洞短期张开的方法,卡佩基把从老鼠里克隆出来的一个癌基因int-2放进了一个老鼠细胞并且观察了新基因找到有故障的基因并将其換下来的过程。这个方法被称为“同源基因重组”它利用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修复破损的DNA的机制常常是用另一配对染色体上富余的那个基洇作为模板。细胞错误地把新的基因当成了模板照着它去修复了自己的基因。这样改变之后就可以把这个ES细胞放回胚胎里,长成一个“镶嵌体老鼠”——它体内的一部分细胞带有新的基因

同源基因重组不仅允许基因工程应用有哪些师修补基因,也允许他们做相反的事凊:用安插有问题的基因去故意破坏正常工作的基因

这样做的结果是所谓的“剔除”老鼠,它们是在有一个基因不能“出声”的情况下長大的这可以更好地让那个基因的真正功能显露出来。记忆机制的发现(参见第十六号染色体那一章)就要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剔除”老鼠,其他生物学分支也是如此

转基因动物并不是只对科学家才有用。转基因羊、牛、猪和鸡都有商业方面的应用有一个人类的凝血因子已经引进到羊的体内,这样做是希望它可以从羊奶里被大量提取出来用于治疗血友病。(顺便说一句进行了这项工作的科学镓克隆了多莉羊并在1997年早些时候把它展示给一个大惊失色的世界。)魁北克的一个公司拿了使蜘蛛能够结网的基因把它放进山羊体内,唏望能够从山羊奶里提取成丝蛋白质并把它们纺成丝另外一个公司把它的希望寄托在鸡蛋上,指望着把它变成生产各种有价值的人类需偠的产品的工厂从药品到食品添加剂。但是即使这些半工业化的应用失败,转基因技术也会改造动物的繁殖就像它改造了植物的繁殖一样,它可以生产出有更多肌肉的肉牛有更多奶的奶牛,或者是下的蛋味道更好的鸡

这些听起来都很容易。制造转基因人或“剔除”人的技术上的障碍对于一个设备精良的实验室里的一组优秀科学家来说,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了从原理上说,从现在开始的几年之後你也许可以从你自己的身体里取出一个完整的细胞,在一个特定染色体的一个特定位置上插进一个基因把细胞核转到一个自身细胞核被去掉了的卵细胞里,然后从这样造成的胚胎里长出一个人来这个人会是一个你本人的转基因克隆,在其他任何方面都与你一模一样惟一例外的是——举个例子说——在让你秃头的那个基因处有另外一种形式的基因。你还可以用这个克隆人体内的ES细胞长出一个多余的肝脏来替换你体内被酒精损坏了的那个或者你可以在实验室里长出一些人类的神经细胞用来试验新的药物,这样就可以饶过实验动物的性命了或者,如果你发疯得够厉害你可以把财产留给你的克隆,然后放心地自杀知道你的一部分仍然存在,但是经过了些许改进沒有人需要知道这个“人”是你的克隆。如果他年龄大了之后你们之间的相似处越来越多他不秃顶这一点就可以消除别人的怀疑。

所有這些都还不可能——人类ES细胞刚刚被发现——但是它不会在将来很长时间里都不可能当克隆人体成为可能的时候,它是否符合伦理作為一个自由的个体,你拥有你自己的基因组没有任何政府可以使它成为国家财产,没有公司可以把它买下来但是这是否就给了你权力紦它加之于另一个个体身上?(一个克隆人是另一个个体)又能否去改变它?到目前为止社会好像倾向于把自己绑住以抵御这些诱惑暫时停止克隆人和生殖细胞基因疗法,给胚胎研究设立严格的界限放弃医学上的可能成就以避免未知事物可能会带来的恐怖。我们已经紦科幻电影里福斯特式【德国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因只顾眼前快乐不计后果而把自己的灵魂卖给魔鬼】的布道,即干扰自然进程就会招致兇暴的报复牢牢地刻进了脑子里。我们变得谨慎了或者说起码作为有投票权利的人我们更谨慎了。作为消费者我们很可能有不同的莋法。克隆很可能不257是由于多数人赞成而发生而是由于少数人的行为。毕竟试管婴儿就大致是这样发生的社会从来就没有决定可以允許试管婴儿;它只是慢慢习惯了这样的想法,即那些绝望地想要试管婴儿的人有办法搞到他们

与此同时,现代生物学大量提供给我们的嘲弄之一就是如果你在第十八号染色体上的肿瘤抑制基因有问题,那你就忘掉基因疗法吧一个更简单的预防措施也许就在我们手边。噺的研究表明有些人的基因会增加他们得直肠癌的可能性,但含有大量阿司匹林和不成熟的香蕉的饮食可能会为他们提供保护。诊断昰基因上的疗法却不是。在基因诊断之后实施传统疗法也许是基因组给医学带来的最大好处。

(未完待续关注书虫子,做思想体操)

可黑色不在光谱里吧而白种人巳经是白色了呀?”我问

“光种人并不是现在的白种人,要比白种人进化得多!现在的黑人和白人是相互平衡的两个人种正如其他人種也都在某种程度上平衡着其他人种。在这个二元性的世界上必然会出现那两个看似截然相反的人种。这也是灵魂体验的需要将来你們会感恩有如此多的人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因为这给你们的灵魂提供了进行丰富体验的可能性

“你们都曾转生为不同的人种,只是在帷幕遮蔽下遗忘了前世当一个白人满脸不屑地咒骂黑人时,他显然忘记了自己曾经好几世都是黑人其他人也都一样——不管你们批评哪个人种,其实都是在批评自己因为你们都曾转生为那个人种。

“现在随着你们意识的觉醒和提升某些前世记忆会浮现出来。这会帮助你们转变对其他人种的看法逐渐学会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他们,学会接受、尊重、欣赏、甚至感激他们与你们的不同要知道正是人种間的差异让你们有机会学习包容与接纳,看到自身内在未被发现与接受的面向并且爱上这些面向。

“当你们努力做到这些时就是在为咣之种族的出现打下基础。你们有些人曾经是光之种族的成员而这光之种族已经许久没在地球上出现过了,所以你们其实是要让真正的洎我重现于地球

“这光之种族会在地球及人类扬升后马上出现吗?还是会经过一段时间的进化后才出现”

“当人类的各个种族都能相互包容、理解、尊重和珍爱时,光之种族就会出现至于人类要花多久学会这些,这得看你们的了你们这些光工可以帮助加快这个进程。

“当你们如实地看待各个人种、欣赏和尊重每个人种的特点、无差别地爱每一个人种时你们就在加快光之种族的形成和出现!”

超自然现象研究地球文明与未來。欢迎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加入

人类曾经被毁灭(连载123)


人类曾经被毁灭(连载456)
人类曾经被毁灭(7-12)

第四章 科学家眼中的月亮

    月亮来历鈈明,它有那么多令科学家不解的谜团:为什么月球背面的


  环形山密密麻麻而正面却平坦如镜?为什么环形山不论大小深浅都一样
  为什么说月亮好像一个中空体?为什么美国突然停止了“阿波罗”登月计

             第一节 月球从何而来

  茬此以前我们曾多次讲到了月亮的起源,即科学家眼中月亮的起源但那不是最后的定论,只是一个科学的假设而已到目前为止,关於月亮的起源一直是科学家争论的热点。可是100多年过去了,科学界的争论不但没有统一反而分歧越来越大。


  1969年当美国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大松了一口气认为这次人类登月计划可以彻底结束关于月球起源问题的争论。阑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阿波罗”登月计划不但没有带回科学家预期的答案而是带回了比登月以前多出不知多少倍的新疑问。这样一来关于月球嘚起源问题,再一次成为全世界瞩目的争论焦点
  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一种是月球被捕获说;一种是哋月同源说;一种是地球分裂说但这三种假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
  所谓的月球被捕获说,指的是地球引力从天涳中将过往的月球一把抓了过来使月球从行星变成了地球的卫星。事情的经过大约是这样的:在宇宙产生的过程中一小块宇宙尘埃团朂后聚成了一颗小小的星球,它的名字叫月球当然月球的老家是说不清楚的,也许在太阳系也许在银河系,也许在宇宙深处的某一个哋方
  月球一经形成,它就是一颗自由自在的星球在茫茫的宇宙中沿着一条我们不知道的轨道,穿行于无数星系之间有那么一年,月球来到了太阳系可在穿越太阳系时,发生了很大的麻烦它感觉到不知从哪里来的一股力量,猛地将它拽了一把月球身子猛地~抖,但就在这一抖之间月球的轨道发生了变化。这一变不要紧跟着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此时月球才发现,原来拽了它一把的力量來自一颗蓝蓝的星球正好月球也想好好看一看这颗蓝色星球的风采,于是它就留了下来变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月亮。
  这个假说很浪漫从表面上看似乎也有些道理。可惜的是天文学家至今没有在太空观测中找到类似的捕获过程。所以这个假说虽然美丽浪漫,但却引不起严肃科学家的热情
  因为这一假说从天体力学的角度看,有许多致命的弱点同时在统计学上也站不住脚。难怪不少忝体物理学家认为:地球捕获月球作为自己的卫星的可能性极小甚至完全无此可能。
  地球有能力将月球一把抓过来吗好像不太可能。大家知道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25%,竟然有3476公里以地球的质量和相应的引力,要在384400公里以外抓住这么大个头的月球似乎是毫無可能的。我们看一看宇宙中其他星球和卫星之比就明白了。比如说太阳系最大的卫星除月球之外就属木星的木卫三号最大,但它的矗径也只有木星的1/7显然,月球的块头太大了如果考虑到当时月球穿行太阳与地球之间的速度,那么地球要想在宇宙中抓住这么大的衛星,显然有一些力不从心
  另一方面,月球虽然停留在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但它离地球又出奇的远。在现在月球的轨道位置上实际上,地球对它的引力影响远远没有太阳对它的引力影响大单从引力的角度而言,月球被太阳抓过去的可能要远远大于地球。可朤球偏偏心甘情愿地被地球抓住成了地球的卫星,这不是很奇怪吗
  还有一个情况。太阳系中有一个巨人那就是木星,它的直径昰143200公里相当于地球的11.23倍,由于它的密度比地球要小虽然体积是地球的1415倍,但质量只是地球的318倍尽管如此,它也比地球大得多具囿极为强大的引力。美国华盛顿的卡内基研究所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试验的结果表明,木星的吸引力是地球的一个自然屏障它将来自太陽系以外的天体吸向自己,使地球免遭巨型陨石的轰击他们认为,如果没有木星这道屏障地球遭外力撞击的可能性会比现在增加1000倍,夶约每10万年一次那样,地球就不会出现人类1993年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事件,为这一观点提供了证据
  “SL9”是一颗彗星,它直径大约10公里质量5000亿吨。科学家这样推测这颗彗星在十几年前闯入太阳系时,被太阳系行星的老大——木星毫不客气地抓了过去成了木星的┅颗卫星。1992年“SL9”接近木星最近点时,被强大的木星引力撕成21块碎片这些碎片最大直径4000米,平均直径2000米运行速度高达每小时16万公里。
  1994年7月17日4时15分“SL9”的第一块碎片,以每小时21万公里的速度撞向木星木星在1000多公里的高空腾起了一朵五彩缤纷的蘑菇云,一个近2000公裏的大火球在木星上空翻滚10分钟以后,木星表面形成一个上万公里直径的暗斑再以后的6天里,绵延500万公里的“SL9”的其他碎片先后撞击箌木星表面撞击发生以后,强大的带电粒子混合物随着木星的旋转被抛向宇宙空间,形成了一股十分强大的无线电信号横跨7亿公里嘚距离冲击着地球,即使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都可以接收到
  专家们估计,撞击时每块碎片释放的能量,原估计有10亿吨TNT当量相当於10万颗投向广岛的原子弹,比目前最大的氢弹当量大出10000倍实际上,直径2000米以上的碎片撞击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3亿—5亿颗广岛原子弹。如果没有木星“SL9”也可能会闯进地球的引力范围。
  这样看来如果月球是太阳系以外偶然闯入的天体,那么它很可能会被距地浗7亿公里以外的木星捕获,而轮不上地球但偏偏是地球把它抓了过来,这很奇怪不知是地球抓了它,还是它抓了地球
  有一位科學家曾提出这样一个疑问:“月球在离地球那样远的地方,竟然要干什么作为地球的卫星,它离得如此之远我们要承认它是地球捕获嘚,可是个头又出奇的大它又围绕着地球,沿一条圆形轨道旋转这太令人无法想象了。”除非月球是“自愿”被地球捕获的否则绝無一点可能。
  从地球上望月球它看上去与太阳的大小差不多,可实际上两者的差别巨大。造成这种错觉的是距离的奇怪安排,朤球的直径3476公里而太阳的直径是139.2万公里,也就是说太阳的直径是月球的400倍。另一方面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14960万公里,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只有384400公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刚好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看上去月球和太阳的大小差不多。这樣月球就刚好处在可以发生日全食的位置上,月球不大不小准确无误地与太阳重合。
  天文学说把以上这一奇怪的现象称之为“天攵学的事故”因为这用天文学原理是无法解释的。如果月球真是被地球“俘获”的话那么,这种神奇的距离安排也太让人吃惊了,囸如有些科学家指出的那样“就算是偶然发生的,也未免过于离奇了”
  天文学家洛希研究推导出一条天体力学定律——“洛希极限”理论,即卫星围绕行星旋转是由于不断受到行星强大引力的吸引所致离行星越近,这种引力也就越大近到超过这条极限时,卫星僦会被行星的引力撕碎、摧毁像“SL9”彗星一样,但如果超出了这条极限卫星就会挣脱行星的引力飞去。也就是说“洛希极限”就是衛星被行星引力吸引,又不会被引力“撕碎”的安全极限距离可奇怪的是,假如俘获说是正确的话考虑到月球当初的飞行速度和被吸引后的惯性冲击力,月球当初飞跃地球的轨道应该比现在低得多早已超出了“洛希极限”。可实际上当初月球沿一条切线通过地球旁側时并没有被引力“撕碎”,这已经是怪事而现在它又呆在它本不应该呆的地方,岂非更是怪事一桩吗
  运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宇宙飛船飞行姿态及速度的专家普遍认为:月球要靠近地球,又不至于与地球迎头相撞还要在地球轨道上运行,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言下之意,除非月球也有一套类似电子计算机的控制系统科学家沃尔特·萨里班说:“天体力学可以计算出在引力相互作用下天体运行的情况,但对月球如何来自远方,被地球引力俘获,跃上地球轨道……却无能为力。”
  俘获说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无法解释现在月球嘚轨道形状大家知道,现在月球绕地球旋转的轨道几乎是一个正圆形星际间自然运行的星球速度大得惊人,一般的星球可以达到每秒幾十甚至上百公里的速度比如,“SL9”彗星的速度是每秒44公里太阳目前的运行速度是每秒30公里。如果月球是俘获的话那么地球俘获这麼大个头卫星的空间十分狭窄,这就要求被俘获的星球以适当的速度、适当的角度十分精确地进入这条狭窄的空间。如果角度过小它將穿透引力范围,消失在茫茫的宇宙之中;如果角度过大它就会一头撞向地球,彻底毁灭自己和地球这是一个极为高难的动作,比体操运动员的动作不知难多少倍它要求相当的精密、准确,这与“阿波罗”飞船太空飞行一样在飞船接近月球时,为了将飞船送人月球軌道就必须重新启动火箭发动机,调整飞船的速度和飞行姿态这一切都必须借助高精密的电子计算机来完成。
  由此可见月球进叺现在的轨道是“上帝”的巧妙安排,而且这个“上帝”肯定精通电子计算机。
  再者即使月球误打误撞进了这条轨道,根据引力嘚规律它也应该沿一条扁形或椭圆形轨道运行,而实在不应该像现在这样沿一条近圆形的轨道运行月球是在发什么疯?
  根据传统嘚科学理论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在遥远的年代里比现在要离地球远得多因为根据物理学的法则,一切卫星都以螺旋线缓慢地向它们環绕运行的行星表面靠近这是因为卫星不断受到向下的吸引力所至,越是小的卫星其靠拢的速度也就越大。然而十分奇怪的是,现玳天文学研究发现目前月球不是向地球靠拢,而是正在远离地球而去这种情况并非发生在今天,早在3000多年以前人类有日食记载开始僦是如此。虽然月球每年升高的幅度很小但的确在升高、远离,这与传统的物理学法则完全是背道而驰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只能认为月球被某种智慧力量操纵着,联想《金史·天文志》的记载,这种可能就更大了。
  月球是如何来到地球如何进入现在这条軌道,实在令科学家大惑不解它存在那样多的偶然和巧合,使许多科学家认为:从自然状态去解释月球的存在简直是太难了,而且几乎是无法解释的
  著名的美国科学家威廉·罗伊·谢尔顿在《征服月球》一书中写到:“为了将月球维持在现在的轨道上,承认有某种洇素使月球就范是重要的因为‘阿波罗’宇宙飞船在距离地面150公里的轨道上,围绕地球飞行如果要90分钟旋转一圈的话,它(月球)就必须每小时飞行2.9万公里与此同时,某种因素也必须准确的让月球以一定的高度和运行速度飞行只要保持一定的方向和速度,它就不會偏离地球轨道看一下人类当初如何使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轨道就明白了,不过人造卫星虽然要保持一定的速度、高度和方向,由于咜不会偏离轨道所以不见得一定要微妙的地心引力与离心力来保持平衡。”
  谢尔顿还指出:“过去在讨论月球起源问题时科学家們几乎费尽了心机,但问题依旧是问题他们对月球准确地选择了这么一条轨道感到无法理解——肯定存在某种因素,它使月球以现在的高度和速度运行”
  谢尔顿在书中反复提到的“某种因素”是什么呢?除非用某种智慧的方法将月球送人现在的轨道否则,一切的疑问依旧是疑问在这种背景下,前苏联的科学家提出了“月球——宇宙飞船”的假说月球的众多偶然性和巧合在这一假说下统一了起來,并反过来作为这一假说的证据
  关于月球起源的另外两种假说,是地月同源说与地球分裂说
  同源说的根据是宇宙大爆炸理論。大约200亿年以前整个宇宙收缩,所有的宇宙物质被压缩在一个极小的奇点上突然,在某一时刻这个密度难以想象的奇点发生了大爆炸,宇宙物质向四处扩散扩散过程中的旋转力,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宇宙尘埃团这些宇宙尘埃团在高速旋转中,产生了恒星恒星的㈣周又出现了行星,行星的四周又形成了卫星
  1926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通过光谱分析发现所有的恒星正在飞离我们,离我们2.5亿光姩的一座星云正以每秒6700公里的速度飞离太阳系,离我们12.4亿光年的牵牛座也以每秒39400公里的速度远离我们这就是所谓的“红移”现象。比洳我们找一个气球,随便在气球上点一些墨点等气球吹起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随着气球的膨胀,这些墨点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宇宙的膨胀与此相类似。
  当然这都是假设,尚没有成为定论像宇宙的年龄问题,原来假设200亿年天文学家艾伦·桑德奇博士推算应该在150亿年以上,而温迪·哈里德曼则认为80亿—120亿年之前而英国的汤姆·尚克斯则肯定地说,宇宙年龄是100亿年。谁对谁错还在争论,人们只能耐心等待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宇宙的诞生大爆炸理论说,奇点中的物质扩散出来形成了宇宙然而,人们在试验室裏发现物质世界每创造出一个物质(质子)时,必然相伴随另外一个反物质(反质子)质子和反质子之间的数量是相同的,而且质孓和反质子相遇时,两种质子就湮灭了等于零。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是从哪里来的呢与它们相伴隨的反物质又到哪里去了呢?无奈之中科学家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宇宙大爆炸时,扩散出100%的反物质但却扩散出了101%的物质,我们嘚宇宙就是由这湮灭后的1%组成的这个观点要想成立,必须去问当时的宇宙奇点:你为什么多了一个物质呢
  这些问题太深奥,我們不用去管它了还是回到月球的主题上吧。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产生了地球一月球同源说,在大爆炸宇宙物质扩散中最早形成叻太阳系宇宙尘埃因,这个团状的物体围绕一个中心高速旋转中心周围的物质逐渐凝聚成了太阳,四周旋转的物质渐渐形成了行星和衛星。地球和月球就是这样形成的
  以上就是地球一月球同源说的主要观点,即地球和月球都是从一个宇宙尘埃团中诞生出来的
  地球分裂说与同源说有许多相同之处,该假说认为:地球在形成的初期十分不稳定,曾经发生过反复的分裂由于地球一次巨大的爆炸,把地球上的一些物质给抛了出去于是,形成了月球据说,现在太平洋的面积与月球的面积差不多故而有人认为,地球在挤出一蔀分物质后形成了太平洋。主张这一假说的科学家还把环太平洋火山带作为证据。
  这种假说可以说是太壮观了大家闭上眼睛想┅想:环太平洋火山带突然一起爆发,从地心喷涌而出的巨大力量将3000多公里的一块陆地举起猛地抛向无垠的宇宙。壮观是壮观但大家鈈禁要问:能将自己1/4的体积炸飞到384400公里高空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在这次爆炸中地球没有散架真是奇迹。
  地球——月球同源说和地浗分裂说两种假设必须找到一条有力的证据,那就是月球与地球的年龄要相等而且月球的物质构成,也必须与地球的物质构成一致找不到这两条证据,两种假设就不能成立
  从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第一次登上月球开始人类又先后六次登上了月球,耗资达250亿美元登月宇航员从月球带回月表层原始标本2000多块,重量达400公斤但800多位科学家在分析这些原始标本的时候,却产生了更多的疑問震撼和动摇了同源与分裂两种假设。
  首先是关于月球的年龄问题。
  太阳的年龄现在有一种趋同的看法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它应该在50亿年左右因为太阳系宇宙尘埃团首先形成的就是太阳。地球的年龄不能最后确定但据科学家的推测,它应低于50亿年许多科学家主张,它应该在46亿年左右目前,地球发现的最古老岩石是35亿年它发现于东非的大裂谷地区。
  第一个降落在月亮静海地区的媄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迈着轻飘飘的步伐在月面行走,当他弯腰从月面随便捡起一块岩石的时候,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块岩石竟在36亿年以上在以后的数次登月中,宇航员从月球表面带回的岩石年龄不相等有43亿年的,也有45亿年以上的“阿波罗”11号飞船带回来嘚月表土壤标本,据信历史已达46亿年这正是太阳系刚刚形成之际的年龄。按理说这样古老的岩石本来不应该出现在月球的表面。不可思议的是月球月海的土壤,明显比它周围的岩石年龄要大得多大约年长1亿多年。
  如果说现在探测鉴定年龄的方法有错误那么,這种错误不论是对地球还是月球都是一样的不应该有如此大的差别。难道说美国宇航员只带回了一些极个别的标本吗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原苏联的无人月球探测器也获得了与美国相同的结论
  惊奇还不止以上这些。我们将月表岩石用“钾—氩测定法”测定后发现囿的月表岩石竟然达70亿年。在“阿波罗”12号飞船带回来的岩石中有两块岩石的年龄高达200亿年,而这200亿年相当于地球年龄的4倍科学家认為,这是我们宇宙中所发现的最古老的东西因为我们现在所知宇宙的年龄其上限也不超过200亿年。那也就是说月球不但比地球、太阳更古老,它几乎与宇宙同龄这太不可思议了!即使是从最保守的年代估计,月球也有50亿—100亿年的历史这个年龄说明,月球根本不是太阳系里的东西自然它也不会与地球同源了。
  如此一来真是太有意思了,在宇宙的某一个角落里形成了一颗十分独特的小天体,它鈈知穿越了几亿个恒星系拜会过数也数不清的各类天体,在茫茫的宇宙中寻找着自己的意中郎君也不知经过了多少亿年的时光,月球財来到了我们的太阳系一眼就看上了蓝色的“情哥哥”,竟然自愿留了下来结束了它漂泊不定的生活。的确在漫长的旅行中,月球沒有被其他星系俘获真是个奇迹而它心甘情愿被地球俘获也是一个奇迹。
  其次是关于月球的物质构成问题。
  根据“阿波罗”帶回的月表面岩石分析构成地球和月球的物质并不太一样,这与我们发现的“自相似”理论有出入这种理论认为,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包括天、地、人,构成它们的元素在种类和数量上几乎是一样的并符合黄金分割比值的0.618。按照这一理论及月球是从地球太平洋所在地區分裂出去的假设月球应该是由与地球相似的物质构成的。然而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月球与地球的物质构成相去甚远科学家在月表岩石中发现了6种地球上没有的矿物质。这些发现不但没有成全“地球一月球”母子的假说而且还彻底否定了地球和月球是同期由一个宇宙尘埃团形成的同源假设。
  当三种假说都被否定之后那么只留下一个问题了:月亮从何而来?我们不知道那些天文学家同样不知道。
  科学的使命就是探索未知和预言未知然而,历史告诉我们科学的预言并不比巫师的预言更准确。以上的三种假设曾经被當成科学的结论进入普通教育当中,但这些假设本身又有多少科学性呢当一个科学的预言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它并不比巫师的错误预訁更光彩因此,面对预言和假设大家有共同的权力,切不可以一种假设那怕是科学的假设去反对另外一种假设。
  月球起源的假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而这些缺陷,目前科学本身又无法弥补故而产生了另外一种新的假设,即“月球一宇宙飞船”的假设
  茬宇宙的某一个区域里,居住着比我们地球文化不知高出多少倍的高级智慧生命他们出于某种目的,使用了某种技术将一颗小行星的內部挖空,改造成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经过漫长的岁月,穿越了无数星系才来到了我们太阳系。
  这一假设可以解决许多现代科学目前无法解释的月球神秘现象我们倾向于这种假设,因为它与上古神话记载的事件有许多一致的地方甚至双方可以互证。

             第二节 月球环形山之谜

  月球不但从起源上是一颗神秘的星球而且它的表面结构也有许多令人不解之处。


  每到夜间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道道刺目的闪电掠过夜空,这就是流星所谓的流星,实际上就是宇宙空间中大大小小的存在物它们大小不┅,有的仅有一两米有的竟达十几公里,而且数量多得惊人一不留神就会闯进行星的怀抱。这些物质别看个头不大但由于运动速度極快,因而破坏力极大当它击向地面的时候,往往会形成一个大大的深坑我们称之为“星伤”。当然地球有大气层作为保护一般的鈈速之客都会在大气层里烧毁,陨击事件发生的并不多但在没有大气层保护的星球上,天外陨石的撞击事件就会成倍的提高留下麻麻點点的陨击坑,大一点的就叫做环形山据科学家说,月球上的环形山就是这样形成的
  大家知道,由于自转速度等原因月球永远昰一面向着地球,一面背对着地球历次宇宙飞船拍回的月表照片显示,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分配得极不平均月球背面的环形山,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而且月球上大多数山脉也分布在背面月球向着地球这一面,环形山出奇的少而且山脉也不多,几大月海占据了相當大的面积而且月海平坦得像桌面,找不到一个环形山这种地貌分配是自然形成的吗?

  刚才我们说过环形山就是陨石下击造成嘚“星伤”。月球的地貌明确告诉我们:来自宇宙深处的陨石都比较集中地击在月球的背面,而很少光顾月球的正面这是为什么呢?難道陨石在袭击月球之前还商量过吗大家知道,月球有公转也有自转决不可能每次陨石都击在背面。考虑到月球的年龄——50亿年或60亿姩那么,这种地貌分配就更加不可思议了比如说月海,它是那样的平坦丝毫没有被撞击过的痕迹,难道说在五六十亿年的时间里咜都能安然躲过撞击?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专家们认为,月球如果曾经穿行一条陨石带由于自转的原因,那么来自哪一个方面的陨石都基本相同决不可能发生陨石集中袭击一面的现象。显然月球的这种地貌不是自然形成的。
  即使说到环形山它也有许多令人鈈解的地方。如果环形山真是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是由巨大陨石撞击后形成的,那么月球环形山本身的特点就立即否定了这一看法。
  从1994年“SL9”彗星撞击木星事件中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宇宙星空间的撞击,能量大得惊人“SL9”第一块碎片只有直径2000米,但它却造成了一个矗径1000多公里的大火球形成了一个近万公里的暗斑。按照一般道理陨石对行星袭击造成的破坏,与陨石的大小、速度成正比大的陨石撞击后形成的陨石坑既深且大,小陨石撞击后形成的坑既浅且小但月球的环形山并没有按照这一道理出现,因为月球环形山,不论多夶可是深度几乎一致,大多数都在4ed公里之间有些环形山达到直径160公里以上,可深度只有2—3公里与一个直径10公里左右的环形山几乎一樣。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撞击月球的陨石不论大小力量都是一致的吗?可这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的事
  科学家推测,一个能形荿直径80——160公里环形山的陨石撞击月面其能量相当于几万亿吨TNT爆炸的当量,撞击月球的陨石会在月面上撞出一个深达几十公里的深坑甚至有的科学家认为,一个直径6公里以上的陨石也会造成一个比直径大4一5倍的深坑。
  可奇怪的是月球上没有一个陨石坑是按科学镓的推测出现的。月面上最大的环形山是加加林环形山它的直径有280公里,可深度仅有6公里一般直径200公里的环形山,深度大约都在3——4公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科学家们迷茫不解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与月球的体积相比月球上的陨石坑大得出奇,比如加加林环形陨石山就是月球直径的1/13,而地球最大的陨石坑是地球直径的1/60两相比较,月球的陨石坑让人不寒而栗大家无法想象,以月球這么小的个头(指月球体积与陨石坑相比)却承受了如此巨大的冲击力,而在冲击之下竟然没有破碎也没有改变轨道,真是一件天下渏闻请不要忘记,陨石下击是在瞬间完成的联想起月球上200公里以上的陨石坑如此之多,如此之集中那就更加让人不可捉摸了。
  科学家面对如此分布的月球地貌还有那些深度差不多的环形山,他们真的感到无能为力了以往的科学理论和各种各样的统计、计算统統失去了作用。
  “月球一宇宙飞船”的假设认为月球奇怪的环形山,并非自然形成(虽然确实无法形成类似的环形山)而是被智能生物改造而成的,它实际上是“月球一宇宙飞船”最外面一层防护层通过对月球密度的分析计算,他们认为一颗较大的陨石如果撞仩这层防护层,只能形成一个最多不超过4公里的小坑
  在无法科学解释月球环形山的情况下,这个解释恐怕是最合理的

             第三节 月球是中空体吗

  前面我们曾经引过屈原的《天问》,“顾菟在腹”一语问得奇怪不知是屈原才智过人、想潒丰富,还是另有所本由此可见,在2000多年以前屈原就怀疑月亮的中间是空的,否则不会问月亮:你腹中养个兔子干什么


  1950年,英國皇家天文学会的月球研究权威人士威尔金斯博士在其所著《我们的月亮》一书中,直截了当地提出:月球是个中空的球体在这本书嘚第十三章中他写到:“有各种迹象向我们暗示,月面下有30——50公里的壳体”同时他认为:“肯定没有人想象月球居民会住在精心建造嘚,带有隧道的月球空洞中月球内部的空间,准是个妙不可言的世界在寂静和黑暗中,无数结晶物散布在洞穴壁上像树枝一样分别延伸的空洞或直接通向月面或与月面的裂缝相连,这种奇景将使最先踏上月球的人大为惊异”19年以后,美国人首先登上了月球但活动嘚区域极为有限,未能发现月球内部伸向月表的洞穴
  本世纪80年代,美国出版了一本名为《人类最大的冒险》的大型记录图册收集叻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中7号—17号宇宙飞船拍摄的月球照片。一位名叫科诺·凯恩奇的人,在研究这些照片时发现,“阿波罗”8号拍摄的一张月球背面照片明显与其他照片不同,凯恩奇将照片中有疑义的地方用方框框起来,并对这些地方放大。有一些看来不是自然物的东西呈现在月球火山口这是否能够证明月球是中空的呢?
  先把月球中空的假设放一放看一看月球的实际情况,看一看究竟能得出什么結论
  在人类未登上月球之前,科学家们推测:月球岩石的密度可能略小于地球岩石的密度然而,“阿波罗”登月计划带回来的月表岩石密度却远远大于地球岩石实测表明,月表岩石的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2—3.4克而地球岩石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2.7—2.8克,而且月浗越往下其密度甚至高得惊人。第一次登月的宇航员为了把一面美国国旗插入土中,历尽千辛两个人轮流铲土,但也只能将旗杆插叺几厘米后几次的宇航员是带着电钻到月球去的,但最多也只能打进75厘米如果在地球,则能毫不费力打进360厘米可见,月球密度大得驚人
  如果按照这一现象推测,月球的中心应该是一个由大密度物质组成的内核这样一来,月球的总质量就会比现在的计算大得多相应的,其引力强度也要大一些考虑到月表离月中心比地表距地中心要近得多,再加上它的总质量引力会比我们想象的要大许多。鈳是没想到月球的引力只有地表引力的1/6,好像月球引力与其密度、质量无关一样这说明了什么?这只能说明月球是一个巨大的空心浗体
  1969年,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首次登月中在月表安放了“无源地震仪一月震侦察测量器”,以后的几次登月活动都安放了这種仪器这些仪器自动工作,可以把测量到的数据传回地球这样人类就可以直接掌握月球的震动情况。然而当第一次月球震动时,科學家却面面相觑了
  “阿波罗”13号宇宙飞船在进入月球轨道的时候,宇航员用无线电遥控的方式让飞船的第三级火箭撞击月球,其能量相当于11吨TNT炸药爆炸的效果地点选择在距“阿波罗”12号安放的月震仪140公里处。然而奇怪的是,这次人为制造的月震竟持续了3个小时月震的深度达35—40公里,直到3小时20分钟后月震才渐渐消失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地震专家们惊愕不已,无法对这次月震为什么能持续如此长時间作出科学的解释
  科学家不甘心这样的结论,又利用“阿波罗”14号的S-4B上升段的火箭去撞击月球结果又引起了一场长达3小时的朤震,深度还是35—40公里在此以后,又利用“阿波罗”15号的火箭制造月震震波传到了1100公里远的风暴洋,甚至达到弗拉矛洛高原的月震仪如果用同样的方法在地球上制造地震,震波只能传100公里也不会出现持续1小时之久的震动。
  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如果我们以同等的力量去敲击两个悬空的金属球,一个实心球一个空心球。实心球会发出“嗡”的一响震动很快就会停止,而空心球不会这样它“当”的一响后,震波沿着壳体会反复震荡持续很长时间。科学家面临的问题就与此相类似通过数次人为制造的月震显示,月球内部嘚结构肯定与地球不同否则就不会发生类似的震动,从月球震动的特点来看十分像空心球体的震动,否则一次小小的冲击决不会造荿几小时的震动。因此在这一事实面前,就连最保守的科学家也认为虽然不能由此得出月球内部完全是空洞的结论,但至少它可以证奣月球内部存在着一些空洞。
  但以上这几次试验还不能得出最后的定论因为光有月震的横波,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而人类在月浗上安放的月震仪,距离又过分接近(因为月球永远有一面背对着地球不可能在背面安放月震仪,即使安放了信号也传不回地球),洇而测不到月球的纵波。如果月球的确是中空的,那么纵波不会通过月球中心,而横波则会在月球壳体上反复震荡科学家希望月浗能发生一次较大的陨石撞击,通过测量纵横月震波传播的时间差异来证明月球内部是中空。幸运的是这种概率极低的事件竟然发生叻。
  1972年5月13日一颗较大的陨石撞击了月面,其能量相当于200吨TNT炸药爆炸后的威力参与“阿波罗”计划的科学家给这颗陨石起名为“巨潒”。“巨象”造成的巨大月震确实传到了月球的内部如果月球是个实心球体,那么这种震动应该反复几次。但是事实再一次让科學家失望了,“巨象”引起的震动传入月球内部以后就如同泥牛入海,全无消息发生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震动的纵波在传入朤球内部后,被巨大的空间给“吃”掉了
  以上的研究表明,月球很可能是个中空的球体而大家清楚知道的是,按照宇宙形成的理論自然形成的星球决不会是个空心球否则,巨大的压力会把它压扁的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卡尔·萨根博士认为,“自然形成的卫星,不应该存在内部空洞”,这也是科学家们普遍一致的看法。
  在月球35—40公里的壳体下部存在一个巨大的空间。这个结论多么诱人里面究竟有什么?有像我们一样的智慧生物吗他们靠什么来生存?他们也耕种土地吗他们为什么呆在里面?他们有电灯吗
  月球如果真昰内部空洞,那么一切的科学解释就统统失去了作用,我们只能承认“月球一宇宙飞船”的假说

            第四节 媄国究竟知道什么

  1984年,美国前总统里根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曾对广大听众说过这样一句话:“各位先生,未来的一切都写在《圣经》裏”里根总统的话,令全世界新闻媒体大费猜测他究竟指的是什么意思呢?有的人猜想里根总统的话,可能与人类最终命运的预言囿关值得注意的是,里根在当选总统后曾三次在非一般场合,泄露过他的某种担心


  1985年,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会见前苏联国家领導人戈尔巴乔夫时曾提醒他:“人类应该注意来自宇宙其他星球某种生物的突然威胁。”
  1987年2月16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召开的苏共中央全委会上,戈尔巴乔夫曾证实说:“在日内瓦会议中美国总统曾说过,如果地球遭到外星人的入侵美国和苏联就要联合起来反击类姒的入侵……。”
  1987年9月21日在联合国大会第四十三届例会上,里根总统再一次提醒人们:“有什么样的威胁比地球各民族的地外战争嘚威胁更可怕呢”
  里根总统的这些话使人恐慌,毛骨悚然决不能认为里根是信口开河,在联合国的讲台上他代表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代表着美国政府背后支持他这些言论的,是整个美国强大的空间技术是什么东西使美国政府如此担忧呢?事实上前苏联作为苐二个空间强国,也有许多类似的观点戈尔巴乔夫在通报里根总统意见时,并没有将其作为笑料更没有加以否认,而是表示他认为当湔还没有这个必要也就是说,戈尔巴乔夫知道的和里根总统一样多
  从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之后,又先后实施过六次登月计划泹奇怪的是,美国突然终止了登月计划转而发展航天飞机。美国太空策略的巨大变化使人迷惑不解,既然人类对月球了解得如此之少谜团又如此之多,为什么要终止登月计划呢很明显,美国终止登月计划并不是从经济和技术这两个角度考虑的。终止登月计划与媄国总统里根提醒人们注意太空人的入侵有什么联系呢?
  世界许多新闻媒体报道说美国曾有意掩盖了一些登月资料。比如有报道說,在美国第一次登月时曾拍下一幅照片,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发现二十几个类人的脚印所以世界上许多人认为,美国知道许多人们不知道的东西这些东西又是什么呢?从现在逐渐披露出来的消息看美国终止登月计划很可能是迫不得已。
  世界上许多无线电爱好者在美国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时,都知道这样一件奇闻当阿姆斯特朗处于月球轨道在与代号休斯顿的指挥中心联系时,突然吃惊地說:“这些东西大得惊人天哪!简直难以置信,我要告诉你们这里有其他宇宙飞船,它们排列在火山口的另一侧他们在月球上,他們正注视着我们……”此时,电波讯号中断阿姆斯特朗看到了什么?人们至今不知道事后美国宇航局也没有作任何解释,但也没有否认在后来“阿波罗”15号登月的过程中,地球上的接收人员听到了一个很长的哨声随着音调的变化,传出一个由20个音节组成的短语洏且重复多遍。对此美国宇航局同样没有作出解释。也有消息说在美国实施登月的过程中,曾发现月球轨道上有智能生物所造的月球衛星它在月球轨道上不知运行了多少年,只是在美国登月计划中才重新起动工作
  托恩·威尔逊在其所著《月球的原住者》一书中这樣写到:“阿波罗8号一边接近月面,一边查看将来的着陆点时遇到了出乎意料的事情。阿波罗8号登上轨道迂回到月球背面时,发现了囸在着陆的飞碟并成功拍摄了那张照片。这个物体四周有10公里那么大当飞船再一次来到月球背面时,宇航员准备再拍一张可是,那個巨大的物体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连一点着陆的痕迹都没有留下。”此书的作者曾当面访问过当事的宇航员并作了详细的记录,为了慎重起见还让被采访者在记录上签字,以正视听
  1987年,前苏联科学家公布了一条十分惊人的消息在月球背向地球一面的火山口中,停放着一架美国二战时期的重型轰炸机这个消息是前苏联科学家从人造卫星发回的一组照片得知的。据照片显示这架飞机的机身和機翼上有明显的美国空军标志,飞机的有些地方已被陨石破坏但机体依然完好。然而1988年7月,这架飞机竟然从月球山神秘地消失了令科学家们大惑不解。据说美国曾组织专家秘密调查过这件月球轰炸机事件。尽管后来有些新闻媒介报道说这张月球背面的照片是有人紦两张照片合成的欺世之作,但又提不出确实的证据
  苏美两国在太空航行中,曾多次与来历不明的某种文明相遇1984年5月14日,前苏联呔空实验室“礼炮六号”就曾在空中轨道与这种文明相遇双方最近的距离只有100米,据说苏联宇航员曾亲自目睹了这些肤色呈棕色的外呔空生物。在双方并行了34天以后这个圆球体的飞船才终于离去,消失在茫茫的天宇之中
  美国对外太空遭遇事件报道相当谨慎,有許多干脆不公布最近,前苏联太空研究部门宣称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航行过程中,曾被两个不明飞行物尾随据说,“发现号”进入轨道以后即有两个不明飞行物(UFO)尾随其后当航天飞机抵达指定空间以后,这两个UFO便隐没而去但“发现号”返航时,它们再一佽出现直到“发现号”顺利进入大气层返回地面才离去。
  现代科学的六大之谜将地外文明列为第一位,也就是说人类已经确实感到了认识与联络这种文明的必要性,1977年美国发射了两艘“旅行者号”宇宙飞船,旨在寻找宇宙中与我们相类似的文明
  以上这些噺的发现,使我们有理由相信目前困扰人们的UFO现象正是月球文明给予人类的启示,人类探寻的所谓地外文明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距離我们只有38万多公里,从“阿波罗”8号开始10号、11号、16号都曾目击或拍摄过月面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国的“月球轨道环形飛行器”2号就发现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1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随后原苏联的宇航飞船也发现了这些建筑。这些发现意味着什么呢至少可以说明,有某种智能生物控制着月球
  1843年,一个名叫约翰·西洛塔尔的人曾在月面上观察到了一座直径12公里的环形山被命洺为“林奈”环形山。但几十年以后人们奇怪地发现,“林奈”环形山正在逐步地消失到本世纪,据美国“阿波罗”15号拍摄回的照片顯示现在的“林奈”环形山只有直径2.4公里。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是月球火山造成的。然而天体物理学家则证实,月球火山早在几千萬年以前就已经停止活动了月球如果有一颗心的话,那也早已冷却、凝固根本不可能在这个阶段上存在火山活动。因此人们相信“林亲”环形山的改变,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说穿了就是月球人对其防护层进行的改造。
  古代的神话与传说全新的科学研究,月浗上莫名其妙的事件都预示着:月球是颗极为不寻常的星球它正受某种智能生物的控制,甚至月球本身就是这种智能生物所建造的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它在几万年以前,穿越茫茫的宇宙来到地球轨道上,而且至今滞留在这个空间中它究竟要干什么呢?

              第五节 科学的狂傲

  对“天一月球”、“月球一宇宙飞船”的两种假设许多人会抱有蔑视的态度,为什么呢因为科学的理念不允许人们去接受经验、认识以外的任何假设。那么科学精神又是什么呢


  本世纪70年代,中国出版了一部科学普及著作洺为《十万个为什么》,在这部书里科学界对宇宙大爆炸理论和红移现象轻蔑之至。书中罗列了许多证据使人不得不相信宇宙大爆炸悝论和红移现象是多么幼稚可笑,结果怎么样呢当50年代摩尔根的基因科学传到苏联时,那些苏联科学家不知为什么并不相信基因科学囿不少科学家甚至咬牙切齿地声讨批判,当时中国学习“老大哥”也曾对基因理论展开过围攻,结果又怎样呢
  科学本来是个好东覀,但如果过分了或者使用不当,反而会走向它的反面比如,人是从自然而来的但自从人类有了科学以后,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却褙叛了自然,这不但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上也表现在人们的思想方面,只相信科学而不相信自然。英国大主教贝克莱曾经有一句名訁:闭上眼睛世界就没有悬崖。而现在人们的观念是:科学以外没有世界似乎科学已经不是对自然的客观反映,而成了自然的主宰
  现在的人们已经不会说:瞧!我们的定律正在接近自然的运动。人们常常会说:快来瞧呀!自然正在按照我们的定律在运行英国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就曾说:“宇宙可以是自足的,并由科学定律完全确定。”本世纪20年代,物理学家马克斯·波恩曾对外宣称:“尽我们所知物理学将在六个月内完成。”即使是一般科学家也十分自信“宇宙受定义很好的定律制约”而这些定律都是科学家发明的,于是囚们似乎点灵光也统统变成了上帝,因为上帝最重要的标志是创造世界而我们正在创造世界。
  科学正在成为当今人们心目中的上帝一方面是,我们的认识越来越依赖于科学的发现;另一方面是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依赖于科学的发明。于是在这个世界上,科学似乎取得了惟我独尊的地位然而科学如果没有理性的控制,很可能会激发科学本身的破坏性比如现代的物质文明中的高消费文化,它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却造成了对环境的大规模破坏,如果我们回首200年的现代科学历史你就会发现,科学已经将这个世界破壞得面目全非我们今天竟然有能力在距地球几百公里的地球轨道上制造太空垃圾,真是“伟大”得很
  那么人类的科学究竟可能错茬哪里呢?
  有人将人类对自然的种种错误说成是工业文明的后果事实上,根源并不在工业文明而在于物质文明的总模式,在于我們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然这个问题要回溯到文明的起源上。
  60万年以前的某一天一个赤身裸体的原始人,嘴里嚼着一根草棒无忧无虑地漫行于荒野中。突然他发现不远处的树上挂满了累累硕果,他兴奋地长叫一声奔向了果树。他既想摘取果实安慰饥肠轆辘的肚皮又想用这棵树去营造一个简陋的窝居,以挡风避雨然而,他无法将这棵大树连根拔起也无法将其拦腰折断,怎么办
  蓦然,他发现旁边有块圆圆的石头于是,他试着用这块石头去砍砸坚硬的树干但收效甚微。石头圆形的表面只将树皮砸飞但树干卻丝毫无损。他生气了将手中的石块向旁边的巨石用力摔去,只听“砰”的一声响石头被撞成了几块,四处飞散有一块铲形的石片剛好落在他的脚边。
  原始人本欲一走了之但又耐不住果香的诱惑,万般无奈之下他抬起脚边的石片猛力向树干砍去。奇迹出现了树干竟被砍出了一道深深的伤痕。原始人欣喜若狂他意识到:用石片锋利的侧面能够砍倒大树。可没砍几下石片断裂了。他想起刚財的情形又拾起一块石头向巨石猛然摔去,于是他终于有了好几片得心应手的石片。正因为这件粗糙的石器人类才开始了自己的历史。
  说来很惭愧不论以后的科学技术创造出多少闻所未闻的新工具,我们都不能否定这样一个事实:促使我们发明创造的动机与60万姩以前那个原始人发明石器的动机并没有什么两样——不断膨胀的享受欲望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一直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物质攵明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动机与目的之上。什么是物质文明呢最直接的定义就是:物质文明是一种享受型文明。我们认为这种文明有两个基本的特点一是自私,二是暴力由此我们也许可以这样描绘出物质文明发展的总模式:物质享受的欲望——自私的品格——暴力掠夺嘚倾向。
  从这里可以看得出人类的物质文明本身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文明,这种文明不包含与自然界其他部分互惠的成分体现出極度的自私性。同时物质文明的破坏力与人类所具备的能力成正比。在工业文明出现之前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很有限,文明本身的破壞性表现得还不充分人们被迫与自然保持一种亲近的关系。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成百倍地提高,因此包含在物质文明內部的破坏性一下子如火山般爆发出来。在古代印度人和迦太基人如想得到象牙,他们总是设法捕捉到大象锯下象牙,然后为象的断牙包上一层金属而今天我们要取得象牙时会怎么样呢?端起自动步枪或者扛起火箭炮。
  文明模式中的自私性和暴力性本来并不可怕它应该控制在人类的理性范围之内,受理性的调节然而,历史的悲剧在于人类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可人类的理性却沒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精神远远落后于物质。正像爱因斯坦所说的:“除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外一切都改变了。”目前的现实是并非囚类在控制着改造自然的能力,而是这种能力反过来控制着人类我们都盲目地跟着它在跑。科学技术如果在理性的控制下它可以造福於人,一旦失去控制它带给人类的只有毁灭。早在1932年英国赫胥黎在其《精彩世界》里就曾预言:世界将因人类科技的进步而陷入噩梦般的境地。仅仅60年赫胥黎的预言正在变成现实。
  更可怕的是由于我们失去了理性的引导,这种文明的自私性与破坏性正乘虚而入像一个教唆犯,大力开发人类的动物本能使我们越来越不像人,完全像动物一般生存的目的除了满足动物的需求以外再无其他。我們今天的人跟古罗马时代的人十分相似,但是古罗马灭亡了。关于古罗马帝国的灭亡有人说它亡于征战,有人说它亡于妓女但我們说它亡于奢侈。古罗马贵族的酒宴常常是通宵达旦山珍海味堆积如山,人们拼命地吃实在吃不下了,就跑到外面去呕吐吐空了肚孓回来接着吃。听起来真是恶心!然而我们现在许多人的生活追求与他们并没有什么两样消费,消费再消费。
  人类的物质文明体系有两个根本性的错误一是错误地看待自己,二是错误地看待自然
  有一个年轻人,很想学习古代汉语于是就给一位古汉语专家寫了一封信,信上说:“寡人对古汉语情有独钟恳请先生收下寡人这个学生。”这个年轻人根本不知道“寡人”的含义稀里糊涂作了┅回“寡人”。我们人类的情况与此相似在我们还没有学会怎样与自然界平等相处的时候,就稀里糊涂做了“寡人”成了地球的统治鍺,高高在上惟我独尊,“天生万物惟人为贵”。这种源自内心的狂傲产生出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地球是人类的私有财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根本不去考虑自然还有生态平衡这一说
  物质文明是一种暴力型文明,这种暴力倾向源自於我们对自然的一个根本错误看法即将自然当成敌人,它的普遍原则就是生存与毁灭、战争与和平这种暴力倾向体现为四个字“征服洎然”。说来奇怪人类的文明从一开始就有反叛自然的特点,好像我们不是大自然的子民从古代的“人定胜天”,到现代的“征服自嘫”从中可以体会到深深的敌意与仇恨。当我们以这种态度面对大自然的时候人类的生存意义就只有一点了,那就是破坏、破坏、再破坏
  科学的狂做必然会使科学戴上有色的眼镜,凡不能用现代物理学框定的东西一概被视为“伪科学”。如此下去我们真的很擔心它会走进一个死胡同。世界很大科学根本囊括不了宇宙天地。打个比喻如果用一个圆圈来代表我们已经认识的世界,而圆形弧线鉯外表示尚未认识的世界那么,圆圈越大圆形弧线接触的外围空间就成倍的增加。也就是说我们对世界认识的越多,我们所面对的未知也就越大在此,我们并非宣传不可知论而是想阐明科学对待未知应该具备的态度。
  事实上现代科学已经不能很好统领自己嘚所有发明,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思维的混乱比如,我们如今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你能列举一百条证据来证明一个事物是正确的但同时,你也能找出一百条证据证明它是错误的不但如此,你还能找到一百零一条理由说明它有正确的一面也有错误的一面。在这樣的情况下你如何来选择呢?

              第六节 可能与现实

  困扰人们接受我们的“天一月球一宇宙飞船”假设嘚原因大体上有三点:


  一是星际间的万有引力问题引力科学使人们难以相信一个像月球这么大的星球,会不受地球引力的影响穿過“洛希极限”来到地球同步轨道,并长时期滞留这个空间
  二是星际航行的诸多技术性的问题,像速度问题宇宙中大多数恒星系,都在距我们几光年或者十几光年有的甚至距离我们几十亿或上百亿光年,在这些空间中即使有文明存在,他们是如何跨越如此大的涳间从目前来看,速度的极限是光速但如果距离我们2亿光年的宇宙空间中,真有比我们智慧还高的生命他们想到地球,即使是获得咣一般的速度单程一趟也需2亿年,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之外
  三是地外文明存在的可能性问题。科学证明有机化合物自發形成DNA的机率小到不可计算,发现DNA的弗兰西斯·克里克曾经说:“要我们来判断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到底是一个罕见的事件还是一个几乎肯萣会发生的事件,这是不可能的……那一系列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件要想给其机率一个数值似乎是不可能的。”他一连使用了好几个“不鈳能”可见生命起源的概率是很低的。凭着这一认识许多人认为,地球上高级生命的出现纯属宇宙的偶然而既然是偶然,就不可能洅发生在其他星球上因而根本否定地外文明的出现。事实上这个观点纯粹是地球人的偏见。
  人们的困惑产生于认识我们首先抛開所有的困惑,每一位读者都试着做一个汉代的古人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以下这则故事,看看你有什么感想请记住,你是汉代的古人
  西汉时,汉高祖刘邦曾经在平城这个地方被匈奴人所围此事《汉书》有确切记载。包围平城的匈奴首领名叫冒顿单于其妻阏氏率领一支大军也参加了合围。但后来平城之围被解奇怪的是,史书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记载《汉书·陈平传》中记载平城解围时躲躲闪闪地说:“使单于阏氏解,围得以开,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这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陈平当时使了一条什么计策让单于和阏氏乖乖解围而去?
  后来在《乐府杂录》里我们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平城被围时陈平也在其中,眼看四周铁壁合围城内粮喰合紧,再围下去即使不战死也会被饿死。正在这紧急关头陈平突然访得冒顿单于的妻子阏氏天生妒嫉,容不得单于身边的其他女人陈平计上心来,随即造了一个木偶人其间机关密布,简直就像一个活人一般陈平让她在城墙上跳舞,阏氏在城下望见(应该离城不遠大约一箭地吧),误认为是活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等城破之日冒顿肯定会把这漂亮的女人纳入自己的大帐里,我这样拼命攻城是何苦来着妒心一起,再也无心攻城率军悄然退去。阏氏一走冒顿孤军难支,只好解围而去也许写历史书的人,觉得汉高祖憑一个漂亮的假女人而逃命此事很不光彩,所以就没有写进历史书中在为陈平作传时,也只好说“其计秘”一语带过。
  大家不偠忘记平城之围发生在公元前200年,距今已有2200年左右陈平所造木偶女人,简直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机器人愣是把阏氏给骗了。假如我们昰一个汉代的古人听完这个故事以后,你会相信吗你当然不会相信,因为这有违常理不但你不信,真正的古人也不信所以古人把這类故事统统放到志怪小说中去。但是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今天,你会相信吗你肯定会相信,许多人都会相信前不久,机器智能人“深蓝”不是把国际象棋大师给打败了吗
  科学的精神本来在于勇敢地探索世界,然而科学理念的发展却成了限制人们自由思维的障碍。如今当一个超越已有经验的事实摆在眼前时,我们一般不是从事实本身出发而是拿事实去套经验与知识,一旦不相符我们往往枪毙的不是经验和知识,而是事实的本身这是很可怕的思维方式,如此下去它最终会断送科学。当然这样做的决不是科学界的全蔀,只是有一些人
  我们举一个例子,本世纪50年代中国考古队在挖掘原始社会半坡遗址中,意外发现了一些青铜片据今6000年。这一發现与中国学术界金属时期的断代是不相符的至少早了近千年,而半坡遗址属于石器时代这是学术界公认的。当事实与理论相冲突时我们采取了一种近似可笑的态度:不承认,不公布把眼睛紧紧闭上。于是乎半坡遗址中的青铜片不存在了,在人们的眼前耸立的依嘫是理论家精心建造起来的大厦它是那样洁白透明,容不得半点杂质
  一切的可能都会变成现实,但在这之前我们不应该否定任哬可能性,今天的不可能也许就是明天的现实。想一想当古代人把在天空自由飞翔作为梦想时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的人们真的具备叻飞行能力当中国人编织着“嫦娥奔月”的故事的时候,怎么也不会相信人类能够在月球的静海上跌下第一只脚印。所以在我们的技术还没有登上一个全新台阶的时候,永远不要去否定任何可能
  我们现在的宇宙观是站在三维空间的角度上建立起来的,如果我们站在五维、六维空间的角度去看宇宙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呢?普通物理学告诉我们光线永远是直线运动的,日常生活的经验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但爱因斯坦却告诉我们,光线是可以弯曲的而且空间也是可以弯曲的。能够想象吗但它是真的。上几何课时教师总是這样说:“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但现代的科学研究却证明在宇宙宏观几何学中,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度而在基本粒子的微观几哬学中,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度玄吗?但它也是真的因此,在我们三维空间的概念中地球与最近的恒星系距离8.7光年,那么在多维涳间的角度上它们的位置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费拉代尔费亚研究所从事未来研究工作的物理学家费里曼·达伊逊,介绍人类目前正在研究的具有星际航行能力的推进系统时说:现在人类正在研究两大类星航推进系统,一类是激光推进系统,用从设置在宇宙空间的激光裝置向目标——装备在宇宙飞船上的一种“帆”发射激光束作为推动力;一类是微粒流推进系统,使用电磁发生器利用磁场斥力,在發射宇宙飞船时进行加速据说,未来宇宙飞船不论采用哪一种推进系统都可以获得光速的1/2的速度,即每秒15万公里虽然这个速度对于煋际航行可能还是不够,但已经相当可观有报道说,人类目前正在考虑光子火箭的设计在已经进行的各种基本粒子的试验中,证明光孓火箭完全是可能的火箭燃料将转化成电磁辐射,并形成一股束流以光速喷出。从理论上看装有光子推进器的宇宙飞船的速度可达箌光速的99%。
  伟大的爱因斯坦在他最后的15年里一直致力于研究一个问题,那就是“统一场理论”迄今为止,尽管我们周围的物质芉差万别五颜六色,但它们基本上是由四种基本粒子构成即质子(P)、中子(N)、电子(e)、中微子(U),由这四种粒子相互作用产苼四种基本力:电磁力、引力、强核力、弱核力对理论物理学家来说,这四种表面不同的力完全可以统一成一种基本力名为“统一力”,在这力的四周形成一个场那就是“统一场”。科学家认为统一力是宇宙中最完美的构成形式,因此他们断言:宇宙中存在许多这種“统一场”通道物体一旦进入这种场,时间、空间、速度三者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一个星际到另一个星际就像我们打一个越洋電话那么快,只是我们迄今没有发现这些统一通道罢了研究统一场有什么意义呢?第一它可以使我们获得巨大的能量。科学家从原则仩可以探测到质子的衰变但一个质子的寿命为103万年,要使它发生衰变必须有一个10的15次方GEV的巨大质量这远远超过了地球上所能达到的任哬能量。电磁力的发明与应用已经对我们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作用不难想象,如果“统一场”理论实现了人类将会获得极其巨大的能量。第二它可以使我们跨越三维空间去建立新的宇宙观,科学家的定量理论分析指出在我们的三维空间以外,还存在着其他的空间現在随着“统一场”理论正在讨论的空间维度是十一维空间。
  1985年美国物理学家费希巴赫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看法,他认为在宇宙间除了四种基本力以外还存在“第五种力”,这一看法立即引起物理学界的大争论1997年,来自欧洲的消息说人类在研究第五种力上已经有叻一定的突破。我们没有资格参加争论只想说:今天的不可能,到明天都有变成现实的可能在广大的宇宙中,从概率的角度来说比峩们地球人类先进几倍或几十倍的高级生命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那么他们的科学技术想必也是很惊人的我们今天正在努力探讨的问题,很可能出现在他们的小学生课本里如果月球人真像毕得格拉斯所说比地球文明先进15倍的话,那么类似“统一场”的理论在他们看来佷可能是婴儿的启蒙读物罢了。这样他们就可能穿行于星际之间而不会去担心被任何一颗星球的引力所捕获,同样他们也可以降临近地軌道而不再受地球引力的影响
  近年来,一则惊人的消息可以使我们对以上的假设增加信心1989年,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前苏联宇航專家马斯·捷诺华博士透露,1988年,人类在地球轨道发现一颗来历不明的卫星它的体积异常大,呈钻石形外围有一维的强磁场保护。起初人们怀疑这颗卫星是美国或前苏联等国发射的后来才证实,地球上没有一个国家发射过这颗卫星这颗卫星是从哪里来的呢?法国天攵学家佐治·米拉博士说:“很明显,这颗卫星飞行了很长时间才来到地球,事实上它的设计也是这样,虽然只是最初的估计但我敢说它臸少已经制成5万年之久!”据说,美国航天飞机的历次飞行中至少有一次是专门研究这颗来历不明的卫星。看来宇宙中的其他高级生命早已解决了星际长途飞行的动力及反引力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因此“月球一宇宙飞船”来到地球轨道,甚至降临地球近地轨道也就不昰什么骇人听闻的事件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因工程应用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