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装台AMD平台装机配置推荐的游戏主机,大佬们来套配置呗?

这说白了就是个市场份额带来的问题。以今天电脑的软硬件复杂程度,不管软件还是硬件,都难免会出现BUG。大牛和新手的区别不过是BUG的数量和弱智程度不同而已,好的厂商和差的厂商的区别不过是由自家的测试部门发现的问题多还是由用户发现问题多而已。这些问题五花八门,有硬件的有操作系统的有主板驱动的也有具体的某个软件游戏的,自然也无法详细说明。一个产品,用的人多了,你碰到一个之前没有人碰到过的问题的概率就越小。而别人碰到过的问题,可能在你碰到之前厂商已经解决了,更新下软件版本/主板BIOS就OK。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即使未解决也很可能有人给出了临时性的解决方案。同时,如果某个软件/硬件在特定的CPU上出现问题,而这个CPU的用户数量很多,CPU厂家自身、硬件厂商或者软件开发商都会对这个问题相对更重视一些。因为影响面广,在技术能力范围内、成本可接受的前提下都会尽可能去解决。而用户数量少的话,可能就一推了事了。AMD的CPU用户绝对数量其实也不少,但具体到某个软件产品的用户群中,可能就没有几个——尤其是一些本身就很小众的软件。即使不考虑厂商对解决问题的态度,碰到问题了,大佬们能自己找到问题原因——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卸载重装,尝试其它版本,修改某些软件、操作系统和硬件的的某些参数设置等等,甚至为了避免其他软件/设置的影响会重装一次操作系统,之后或者向厂商描述清楚问题让厂商去解决,或者寻求其它解决方案。而小白则是一抹黑,就算找厂家投诉问题,人家问你什么配置内存多大,张嘴就256G内存,人家怎么给你去解决问题?而小白自身通常也没有能力去寻求其它方案去解决问题。这些问题不是说只有AMD才有,而是如果小白买了Intel,碰到了这样的问题起码推荐给你的人可以说——这已经是大家都在用的了,碰上了也没办法;如果买的是AMD——谁让你不买Intel的?目前为止,PC上CPU还是Intel的用户比AMD多根据新闻报道[1],在DIY市场,AMD的份额已经多月超越Intel了,例如这份数据:虽然只是德国一个国家一家销售商的数据,但也可以作为一个趋势参考。然而,这只是DIY市场,家用、商用的整机,笔记本等,我没找到最近的统计数据,但可以肯定还是Intel的出货量居多,尤其是笔记本。此外,销量并不等于保有量,AMD的锐龙翻身不过两年不到三年,这两三年内不少人根本没有换过电脑。看看Steam的硬件统计数据[2][3]:近期AMD的处理器份额一直在增长,截止到2019年10月,还没有超过20%——这还是因为硬件需求比较高,用户硬件升级换代比较频繁的游戏电脑市场,不玩游戏的,不管是家用还是商用,四五年前的电脑加根内存换个固态再战三年的比比皆是,AMD的CPU份额只有更低不会更高。当然,如果AMD翻身的这个趋势一直这样下去,到了某一天和Intel的用户差不太多甚至各方面都能超越Intel的份额,我相信这个情况会变成Intel的的比较难搞,小白还是买AMD吧。参考^https://news.mydrivers.com/1/655/655236.htm^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hwsurvey/^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hwsurvey/processormfg/2台一摸一样的配置(R 2600),其中一台老死机(一天2-3次)。另一台没问题。排查了半年,最后两台主机CPU对调后问题解决(两台都不死机)。两台电脑主板BIOS版本、内存颗粒和批次,完全一样。换回来问题照旧。AMD和我们工程师折腾了半年,也说不清啥问题。最后官方鉴定为玄学问题。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单机资讯 >
新闻详情时间:2012-07-22 15:38:11来源:驱动之家
作者:KingJulien
编辑:ChunTian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push({
id: '7332309',
container: s,
size: '785,90',
display: 'inlay-fix'
});
})();
那年,冠希哥还没买相机;那年,罗玉凤还不叫凤姐;那年,我还不懂什么是春哥;那年,史泰龙还不知道曾哥是神马;那年,QQ还刚起步,360还不知道在哪;那年,处理器还是单核的;那是1999年。回忆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就比如PC留给我的回忆就只能用傻慢来形容。处理器清一色的单核,主频能超过1GHz的也是屈指可数;微软还没有傻到跟大家的操作习惯作对的地步,当然Windows操作系统也没有现在稳定,动不动就给你个蓝屏死机;显卡显存还能自己往上加,1 MB的显存就可能会花掉你成百上千的大洋;至于内存,恐怕还没有现在主流安卓手机的内存大;当年的游戏画面也会被现在的手机游戏所秒杀。那时我们唯一所具备的就是年轻,虽然PC的配置非常烂,但能够拥有一台自己的PC绝对是高富帅的代言词,为了打游戏而不眠不休是家常便饭。如果现在去装一台1999年的电脑能行吗?还真有老外这么干了,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穿越记,这位老外通过二手市场等手段淘到了一些当年的主流硬件,带领我们体验了一把当年装机的感受。先来看看所需要的配置:CPU现在看起来有些高频低能的老奔4在1999时候还没发布,当时最顶级的处理器还要数99年2月份发布的奔3,频率最低只有500MHz。内存原文作者推荐内存至少要128M,但事实上128MB的内存即使放到2002也算是主流配置。在99年时候,128MB的内存已经算是顶级平台的配置了,当然这也是为了怀旧而已,你真安上了1GB的内存也没人会说啥。显卡当时的显卡AGP接口带宽已经足够,PCI-E接口还没有出现,显存容量作者说至少需要32MB。硬盘十几年过去了,各个零件之间发展最慢的就要算机械硬盘了,但容量方面还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装机,10GB的硬盘就够了。声卡兼容Win98 SE就行了。好了,根据这些配置我们看看作者最后都买了些什么吧。显示器:25美元索尼特丽珑Multiscan 200sf 17寸显示器,当时非常经典的作品,最大1600X1200的分辨率,点距24,带宽245M。主机:40美元虽然作者上边啰嗦了那么多,但最后这货懒省事了,直接买了一台主机,里边零件齐全,包括AMD闪龙2400+处理器,512MB内存以及40G硬盘,这显然不是1999年该有的配置,最起码也是2002年以后的产物了。显卡:5美元GeForece 5600MX,曾经的明星产品,AGP 8×接口,显存位宽64bit,容量128MB。声卡:板载作者有块经典的创新SB声卡,也兼容Win98 SE系统,不过装上却不能出声,还好华硕主板上有集成声卡。摇杆:5美元Microsoft Sidewinder Force Feedback 2键鼠:10美元IBM键盘和微星IE鼠标,经典组合操作系统:10美元Win98 SE系统这一切一共花了95美元,然后就组装了一台大约10年前的主流配置电脑。开始打游戏了虽然花的钱并不多,但折腾起来真的是废了不小的功夫,原文作者介绍它装机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驱动,尝试了多次才能成功。看着十几年钱的电脑和游戏,你有什么感觉?
0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push({
id: '7909147',
container: s,
size: '346,145',
display: 'inlay-fix'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MD平台装机配置推荐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