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香港大学内地招生条件读大学夏令营需要什么条件吗?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2023年 “直博生项目”和“学术型硕士项目”夏令营招生办法
发布日期:2023-06-08   点击量:
经济学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最早建立并开始招生的学院之一。学院研究生培养的历史可追溯到1978年,是我第一批理论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院现为社科院大学首批融合学院,由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共建,学院主要领导由社科院经济所主要领导担任。经济学院现有硕士学位点8个,博士学位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在读学生600余人。专业覆盖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世界经济学和统计学。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0余人,其中社科院学部委员1人、荣誉学部委员8人、特聘教授17人、教授60余人。博士学位获得者占95%以上。学院在职教师中,有3人获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称号,2人获评“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称号,4人获国家级“百千万”人才称号,1人获宣传文化思想青年英才称号,8人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多位教师担任国家/省部级学术组织负责人。学院自2017年,依照社科院的工作部署,以“科教融合”为抓手,以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和社科大经济学院共同组建融合学院至今,已较好整合了共建单位双方的资源,依托《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中国经济史研究》《经济思想史学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基金会和多家全国性经济学专业学会,学院实现在特色培养和科学研究上的快速发展,建设成果初步呈现。学院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聚焦英才教育,致力培养拥护党的领导、具有家国情怀和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熟悉中国国情,能够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党政机关和企业部门从事经济研究、教育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一、学院优势【人才培养】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硕博一贯培养,各学科通过导师组模式指导研究生,通过深读文献、汇报论文等多种方式,获取最前沿的学术资讯与头脑风暴。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学院将配备“四高”+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专业核心+主文献研读的课程模块,为学生将来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课堂外,学院通过邀请知名期刊杂志主编,讲解论文写作与发表核心要点;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进行前沿问题讲座;推荐研究生带文参加国内高水平学术活动等方式,从多方面为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创造条件。【就业前景】经济学院的毕业生以踏实的学习态度、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和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我院毕业生去向主要分布在政府机构、大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跨国公司、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二、活动及项目介绍活动内容:开营仪式、院系介绍会、学术讲座、所史讲解、面试答辩等环节。活动时间:2023年7月中下旬。(具体举办日期以最终公布通知为准)活动形式:线上开展(具体方式另行通知)活动说明:我院拟从7月初起遴选营员。夏令营相关安排以最终公布为准,请有意参加我院夏令营活动的同学,尽早完成网上报名并持续关注活动动态。项目介绍:直博生项目和学术型硕士项目均以培养掌握全面而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开展创新性研究能力,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工作的有学术理想的高端人才为目标,统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培育博士生的学术理想和创新精神,强化学术训练和科研能力,拓展学术视野,打造创新型学术人才。直博生项目学生入学即为博士身份,学制5年,各项待遇标准均按照博士生执行。学术型硕士项目采取“2+1+3”培养模式:入学身份为硕士生,学制3年,学生可自主选择在第二年参加学院的“硕博连读”博士生招生选拔,通过选拔的学生转为博士身份、进入博士阶段学习,博士阶段学制为4年;未参加或未通过选拔的学生须继续按照3年制完成硕士阶段学业。三、申请条件(1)拥护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道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2)现为本科三年级学生(2024年应届毕业生),且对经济学有浓厚兴趣,有志于从事经济学研究和经济管理实践工作,有较强的或潜在的研究能力;(3)申请者专业不限;(4)学习成绩优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优先考虑:①修读过相关经济学课程,计量经济学相关课程成绩优异者优先;②在经济学相关领域发表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③在省部级以上经济学、数学或者物理专业竞赛中获奖者;(5)两封推荐信,要求推荐者具有经济学领域副教授及以上职称;(6)国家英语四级425分(含)以上、六级426分(含)以上或其它国家承认的英语考试成绩;(7)至少一篇有代表性的经济学类相关学术论文(已发表论文和未发表论文均可),供评审或答辩用;(8)申请直博生项目的考生,须在入营后提交本人研究计划一份,3000-5000字。四、申请流程申请报名时间:2023年6月2日-2023年6月30日申请报名方式:即日起至6月30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报名,请如实填写各项信息,我院将对报名信息进行复核,如有申请材料造假或申请人有舞弊行为等,将取消其申请资格,并向申请人所在院校通报。(报名二维码)报名时请核对本人申请项目类别及报考专业,请勿重复提交报名信息,重复提交者视为自愿放弃入营资格。入营名单将于7月中旬在我院和社科院经济所的官网、微信公众号进行公布,请及时关注。申请报名专业(入营后选择):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世界经济学和统计学。申请报名材料(5项):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夏令营申请表;2.成绩单(前5学期)和国家英语四六级证明,均须加盖教务部门公章;3.专家推荐信(2封);4.与经济学相关的获奖或资格证书及各类英语考试成绩单;5.参营论文1篇。以上材料按上述顺序生成一份PDF文件,文件命名格式为:考生姓名-在读大学名称-在读专业名称-报名项目。本次夏令营申请阶段不再收取纸质资料,将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接收申请者的材料。完成二维码线上报名后,请将电子材料于2023年6月30日前发送至邮箱:kycjjx@cass.org.cn五、夏令营优秀营员优惠政策经济学院大学生夏令营将根据参与者的综合表现,择优颁发优秀营员证书。“优秀营员”激励政策:若优秀营员获得推免资格,且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申请我院推免生,经过学院招生委员会审核通过、根据招生规模从高分到低分拟录取为2024级入学研究生,额满为止。若优秀营员统考在教育部研招网第一志愿报考我院,初试成绩通过我院2024年统考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则免除统考复试。经过学院招生委员会审核通过、根据招生规模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拟入围名单,额满为止。六、联系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网站:https://se.ucass.edu.cn/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http://ie.cass.cn/联系电话:010-68050129工作日:9:30-11:30、13:30-16:00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2023年6月2日附件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3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申请表附件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报考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

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通用15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 篇1  孩子是野外磨练出来的。因为只有野外磨练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真正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锻炼他们的生存能力,我们才不会受别国的欺负。我们一定要锻炼自己,把自己好好磨练成为一个自立能力强的人,一个有用的中国人。  好好磨练自己吧,我们不比哪国差,一定要锻炼,锻炼生存能力。光靠父母?不!锻炼是要吃苦耐劳地锻炼自身能力。我们生存,不是会吃喝拉撒、消耗食物就行的。我们要劳动,要忍受体育锻炼带来的痛苦,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生存能力培养好,成为一个有生存能力的,有用的中国人。  《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 篇2  读了这故事,我感到惊讶,中国人怎么会比日本人差?可这是一个事实,中国的孩子!奋斗起来吧!我们不可能比日本人差,只要能吃苦,我们一定会像日本人一样,甚至比日本人更好!  可孩子想要成为日本人那样,也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娇生惯养,不让自己的孩子吃一点苦,望子成龙,可是成的是什么龙?  中国的孩子们,奋斗起来吧。我们不可能比日本差,不可能!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也要奋斗起来!日本人,你们等着我们中国的孩子,总有一天会比你们日本的'孩子强!  《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 篇3  这篇文章是我第一次看到,它确实不一般,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读后心里波涛汹涌,久久不能平静。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日本孩子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坚强、抗风险能力,是我们中国的学生所比不上的,这是中国式教育上的缺陷。而日本家长的所作所为则给我们中国家长敲响了警钟,一味的溺爱孩子只会害了他。  说实话,我对这种批判中国教育的文章已经屡见不鲜了,也可以说中国教育不容乐观的情况是人尽皆知的。  中国式教育是什么?简单一点来说,中国式教育其实就是“分数”。不论是家长、学生还是老师,这样的一句话已经充分说明“分数”在中国教育中的重要性:“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难道分数就可以说明一个人吗?在中国式教育上可能确实是这样的,可这个问题早就有了答案了,它毋庸置疑是错误的.。  现在关于中国式教育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分”与“能”的关系了。我从没有否认过我不是一个高分低能的学生,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真实能力。现在的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低分高能、低分低能、高分低能。高分高能的不是没有,只是因为太少了,万里挑一也不是不可能的。  中国虽然正在实施着素质教育,名义上是为改革中国式教育,其实又有什么成效呢?仔细想一下,这样的素质教育本质上只是把百分制换成了ABCD而已,这样的教育变革有意义吗?只是一句空话吧。  在将来的某一天,如果中国发生了危险,那么靠我们这一代能保护好中国吗,自己都保护不了吧。  《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 篇4  我们中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度,每天都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在发生。  可是,《夏令营中的较量》这个故事却一点都不美丽,它告诉我们,原来,中国孩子身上有这么多的不足。8月,中日孩子在一起举行了一个叫“草原探险”的'夏令营,要求每个孩子负重10公斤在草原上行进。中国孩子叫苦不迭,他们争先恐后地把行李仍进车厢,然后说说笑笑地向前走。汽车陷进泥坑大家都去帮忙,一个少先队小干部却在旁边喊加油。而日本孩子病了,让他歇歇,他不肯,坚持行进。晚上自己熬粥,炒菜。让中国孩子直咽口水……  你们说,中国孩子到底怎么了?生活中中国孩子又是怎么样的呢?就拿我来说吧,上学放学父母接送,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日本人都已经说了:中国的独生子女无论如何也不能与我们相比。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想:我和我的同伴们都该好好想一想了。  《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 篇5  我读了“夏令营中的较量”以后,我感受到了中国父母对孩子这种娇生惯养的方法很不好的,因为娇生惯养会使孩子丧失独立和自己生存的意识,这样就应该向日本父母一样学习。日本父母让孩子学会了独立和自己生存的好习惯。  像现在很多很多的中国父母都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我家也是这样的,读了“夏令营中的较量”让我改变了这个在我家里发生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我以后要向日本孩子一样学会独立。  现在在丁老师的冬令营里有一个团队就是我们。我们要优秀就可以和小区里的`团队比,还可以和昆明城里,中国的团队比。只要我们够优秀,就可以像“夏令营中的较量”里的日本学生一样优秀。  我不能落后,我要为中国争光!  《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 篇6  记得有一位社会学家曾预言过:若干年后,日本会再次侵略中国。当时我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一个笑话。而今天,我读了《夏令营中的较量》这篇文章,心情却不得紧张起来。  文中讲了77个日本孩子与30个中国孩子一起去大草原探险。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是挺着走了下去。中国孩子怎么那么脆弱呢?日本孩子病了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到底。特别是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使我汗颜:“我是来锻炼的,当了逃兵是耻辱,怎么回去向老师和家长交代呢?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坚持到底!”中国孩子怎么就没有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心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呢?  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却在艰难路段把孩子拉上了车。日本孩子能自己做饭并会与他人分享,中国孩子只会坐着等饭吃。  多么鲜明的对比呀!读完全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中国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锻炼,不爱劳动,意志薄弱等等都一一表现了出来。想当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全国人民同仇敌忾,艰苦奋斗赶跑了日本侵略者。特别是那些少年英雄们,如:刘胡兰,王二小,小兵张嘎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像现在的孩子一样要穿华丽的衣服吗?他们像现在的孩子一样咬住漂亮的房屋吗?他们像现在的孩子一样要吃精美的蛋糕吗?不!没有!他们有的.是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现在的孩子只要是谁碰了他一下,豆大的事,有的甚至把家长都喊来。  其实,中国孩子有这样的表现跟家长的责任是分不开的。家长们太溺爱孩子了!只要是孩子洗碗打破了盘子,家长就再也不会让孩子做了。家长们只知道让孩子上补习培优班,一天到晚都在说:“学习,学习,学习是最重要的,你只管学习,其他的什么也不用做。”真的吗?学习比自理能力重要吗?学习比高尚的情操重要吗?学习是至高无上的吗?记得某报刊刊登过一则消息,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由于自理能力差,被迫退学在家。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我们这些肩负着祖国希望的少年们,将怎样去建设和保卫自己的祖国呢?  家长们,孩子们,清醒一下吧!让历史不再重演!  《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 篇7  《夏令营中的较量》,记得初读这篇文章时,是在十多年前我念初中时,当时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就被深深的震撼了。十多年后的今晚,正值9。18纪念日,当我根据幼儿园的要求再次读到这篇文章时,我思绪万千,不禁对当前国内的教育体制,对当前国内孩子的素质进行了重新的审视。感慨颇多,下面略谈一下我自己的感受吧。  一、谈谈传统的中国式教育  我个人认为要评论一国教育水平的高与低,优与劣,首先应该看其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当前国内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无非就是两个字??“分数”!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学,哪一样能离开“分数”。对于教师、家长、学生来说,什么最重要,当然非“分数”莫属啦!除了分数,别无他求。有了高分,你就是好学生,就能进到重点学校;有了高分,你就是好孩子,家长也就放了心;有了高分,老师考核的重点指标??“升学率”也就有了保障,有“高分数,高升学率”,老师的待遇等各方面也将得到质的提升,那不追求高分还追求什么呢?但细想一下,为了高分,我们牺牲的却是什么呢?不言而喻。  二、谈谈当前中国的孩子  近日,看到报纸上有这样一篇报道:在南开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第九界大运会组委会秘书长王登峰先生列举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在半个月前,王司长出席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军训结业典礼时了解到,短短两周军训期间,有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是第一周,晕倒者众多。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当下这些孩子们风吹必倒的羸弱,成为人们称的“军训中的玻璃人”的呢??社会、学校、家庭又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引人深思。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儒家提倡的教育模式是以“六艺”为基础课程的,分别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体能相关的就有两项。古人尚知如此,那当今的现代教育如何呢?据我的了解,现在部分学校由于过分崇尚升学率,大幅减少体育课的课程,更有甚者,甚至直接把体育课改成别的课程,让学生们整体埋头读书。为了追逐高分,家长们竟然对此也视而不见。这真是一大悲哀啊!此外,因计划生育影响,当前国内家庭多为“421”式家庭,这也在一家程度上造成了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而其结果就是在助长孩子依赖性的同时,进一步减弱了孩子们的适应能力、抵抗力及耐受能力。使我们的孩子在综合素质上远远落后于他国孩子。  综上,我个人认为提倡素质教育已势在必行了,并且必须是扎扎实实的`落实,这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其实要说国内现在没有素质教育吗?有,肯定是有,但是太少。但我很庆幸把孩子放到了诺贝尔摇篮,因为这里就是国内少数几家一直坚持素质教育的教育机构,因为在这里有谢氏教育理念,因为这里有一批深受谢氏教育思想影响的好老师。在这里,我看到了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快乐的,健康的。所以作为家长,我也是放心的!  衷心的感谢各位为了孩子辛勤付出,为了改变中国式教育模式而坚持不懈的诺贝尔人!  《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 篇8  较量,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关键是看我们如何面对、如何行动。在人生的较量中,你会怎样选择?  今天我无意中翻开了《夏令营中的较量》,并被这篇文章深深震撼着。  这场较量是真实的,讲的是作者亲身所经历的事情。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的孩子共同参加了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不同的是,这个夏令营的目的不是游山玩水,而是磨砺意志、增进体质、学会生存。因此这个夏令营很苦,设置了无数困难和障碍,面对这些困难,中日青少年和他们的家长们的态度和行为是怎样的`呢?  中国孩子一生病就马上回大本营休息,日本孩子生病了仍然硬挺着走到底;中国孩子家长听说孩子病了,立即开车来把孩子带走,日本家长看见孩子发高烧,只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就独自乘车离开了;……作者讲的这一切,是在警醒我们什么?  作者是想告诉我们:快醒醒吧,如果再不改变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那么中国的孩子不仅仅是在夏令营较量中输掉,还会在未来的国家较量中输掉,因为温室里的花朵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团队、不愿付出不愿吃苦、见困难就后退的一代人如何担当起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重任?所以,作者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写下了这篇文章,他坚信每个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被触动。  确实如此,看了这篇文章,再想想自己,真是觉得很惭愧。在学习中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放弃;才弹一会儿钢琴就嚷着累死了;早晨赖在被窝里不想起床;做起事情来总是磨磨蹭蹭;日记是能不写就不写……  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不和谐的音符:豪华轿车中扔出的果皮;走在路上边吃边扔的果壳;气势汹汹的吵架声;无所顾忌的吐痰声;闯红灯、翻栏杆、践踏草坪、乱倒垃圾……  在这次夏令营的较量中,从身心素质到精神意志,中国青少年都是大败特败。一次失败不可怕,关键是面对失败我们该反思些什么?该改变些什么?  我给出的回答就是:改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 篇9  《夏令营中的较量》是一部著名的反映中日青少年素质差异的报告文学作品,由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孙云晓创作。该报告文学记录了1992年8月中日少年在内蒙古举行的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中充分暴露出中国孩子在生存能力方面和中国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93年,《夏令营中的较量》的发表如石破天惊,引起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强烈震动。他们纷纷发表看法,采取对策,以极大的努力改变教育的`失误,通过这个杂志,许多人们感到教育方式和方法的不足。在大讨论和大争论中,《夏令营中的较量》中的某些细节也得到更正,如孩子负重实为10千克,至少行进23?29千米路,乡田实为日方队长,并非议员等等。夏令营确有其事,并在教育部的调查中得到证实,但在文中事例截取过于片面。讨论中,也有不少父母不以为然。有位独生女的父亲担任某报副总编辑,发表长篇文章批判《夏令营中的较量》;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教授,发表批判《夏令营中的较量》的诗歌,评价作者“抑扬文字没心肝”,“武后焉能贬牡丹”。  孙云晓在2010年表示,《夏令营的较量》这篇报告文学,可以说引发了一场中国教育的大变革。首先是大讨论,直到现在为止这场讨论或者争论都没有结束。这篇文章被印了很多次。这17年来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国家已经把素质教学作为国家的一个主体教育思想,在中小学校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具体到夏令营来说,许多学校、老师和父母都对夏令营有了新的理解,普遍地开展起这项活动。但是由于过度提高夏令营的重要性,而造成社会盲目跟风,比方说夏令营缺乏制度规范。现状混乱,名不副实,价格昂贵,另外由于担心意外伤害的发生,法律制度、保险制度以及安全行为训练上都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所以目前中国青少年的夏令营活动还处在比较低的生活水平。甚至有持不同意见的网友指出,孙先生的夫人陈延女士恰好曾经是在旅游集团任职,并且还当上了总经理的职务,因此质疑孙先生是否有炒作夏令营之疑。但另有不知名网友透露,神舟国旅集团成立于1999年12月,历任10位总经理,陈女士2005年上任,2009年就已经退休。此系列事件也说明《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影响之广泛,引起的争论之激烈。  不管《夏令营中的较量》中所举事例是真是假,唯一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中国的教育真的长期以往,那么,即使是那些假的事例终有一天会变成全中国人的噩梦。家长们啊,是时候放开你们紧紧保护的翅膀,让孩子们在广阔的天空中飞翔。  《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 篇10  通过读《找准人生的北斗星》里的《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  1、日本孩子环保意识很强:日本孩子在旅途中看到百灵鸟的蛋就用小棍围起来叫大家不要踩,可中国孩子却好奇地拿起百灵鸟蛋踢踢打打,一点儿也不在乎百灵鸟的稀有。沿途,日本孩子看到草原上的'垃圾和自己生产出的垃圾放到垃圾袋里,见到垃圾箱统一丢弃。可中国孩子却随地乱扔垃圾。我想这是中国孩子自己祖国的大草原,更应该加强保护。  2、中国孩子交往和团队精神差。他们的车子陷到了泥坑里,日本孩子都在帮忙,可中国孩子却没去帮忙,只在旁边加油助威。  3、中国孩子的吃苦精神太差。日本孩子生病了,医生叫他上马车,他不肯,还说:“我是来这儿锻炼,如果我这样,那怎么向家长、老师交代呢?”中国孩子鞋子破了、湿了,就老是要求上马车。  可是,日本孩子的鞋子磨破了、湿了,却一声不吭。赤着脚走路。  据说这是15年前的事了。中国孩子进步的地方是:自信心强了、上进心强了、幸福感强了、纪律性强了,但是我希望我们能更加爱惜自己的家园,要更会沟通,学会吃苦,增强自己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  《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 篇11  今天,我读了《夏令营中的较量》这篇,这是一篇写关于中日两国孩子在内蒙古草原里举行夏令营比赛的事。中国孩子的表现极为不好,连饭都不能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自己料理,而日本孩子生了病还继续坚持走到底;中国孩子生了病却被家长如珍似宝地抬回大本营。为什么同样是学生,日本孩子就能坚持下来,而中国孩子有的却坚持不下来呢?  当读到“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孩子拉上车。”我忍不住说:“《三字经》里说,‘子不教,父之过;子不学,师之惰。’”现在的有些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外面怕凉了,使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才使日本敢公开说:“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同样是少年儿童组织,还面临一个怎样培养孩子的问题,是布道式的,还是野外磨练式的?  就是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娇生惯养的事例:前几天,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小孩坐在妈妈的自行车上,拍着妈妈的背向妈妈撒娇,不巧,自行车眼看就要滑倒了,妈妈却硬是稳住车,不让车倒,可脚却扭了。这值得吗?还有一次,妈妈叫我帮她做饭,我硬是不做,直到她给我添了饭送到桌子上,我才开始吃。我们不可能让父母呵护一辈子了,当我们离开父母或父母老了,那怎么办?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如果少年不智,少年不富,少年不强,少年不独立,少年不进步,那么中国的孩子将在世界上缺乏竞争力,中国能不落伍?这值得每个家长沉思。爱孩子但不是害孩子,教会他谋生的本领,比留给他万贯家财要强得多。《朱子家训》云:“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中国传统的`严格家教不能丢啊!中日夏令营活动,中国的孩子输给了日本的孩子,为我国的教育敲响了警钟。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不能重智轻德轻体,应当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特别要注重学生的意志磨练和挫折教育,因为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  《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 篇12  晚上,爸爸翻来覆去地看一份杂志,心情格外沉重。当我悄悄走向前去,轻轻但又自豪地告诉他,我今年又评上“三好学生”时,爸爸却一反常态,并没有像过去那样夸奖我,而是严肃地对我说: “孩子,当个‘三好学生夕并不那么简单,如果你有志气的话,就趁着这个寒假,抓紧时间补补‘劳动’这一课吧。”说完,他便把手中的杂志递给了我。 拿起杂志,一个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一一《夏令营中的较量》。我越看越生气,越看越不服气。特别是看到日本代表团团长说的 “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这句话时,我差点气歪了鼻子!我心里想: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走路、做饭吗?我可不是那种 “娇”孩子。  要说走路,我身体壮得很,和日本孩子比,我保证不比他们差;要说做饭,那还不简单。明天我就开始干,一定得干出个样来,看看谁不是谁的对手。 放寒假的第一天,刚过中午,我就信心百倍地下了厨房。当我手指上缠着“创可贴”,围裙上沾满点点血迹,将一盘红肠摆上饭桌时,便开始垂头丧气了。看啊,那盘红肠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圆柱体”,还有“金字塔”,真可谓“千姿百态”了。这就是我用了两个多小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付出了“血的代价”换取的劳动成果吗?看着看着,我脸红了,我感觉不到切伤的手在痛,只感到羞愧。  “叮咚,叮咚……”门铃响了。我狼狈地打开房门。爸爸回家了,我忐忑不安地等着挨批评。爸爸一眼就瞅见了那盘红肠,急步走仁 前去,仔细地看r起来。突然,爸爸转过头,焦急地问:“切伤手了吧?快过来让我看看。”我有意识地将手藏在背后。爸爸一把将我拉过去,紧紧搂在怀里,责备地说:“孩子,你不会干活,爸爸是有责任的。你想学干活,有骨气。知道吗?半个世纪前,西方人称我们 ‘东亚病夫’,为了洗刷这个耻辱,几代人为之努力过,奋牛过;半个世纪后,日本人又说你们这代孩子不是他们的对手,这也是耻辱。你知道爸爸看了这句话,心中是什么滋味吗?” 整个晚上,我一直被那句话折磨着,一直被爸爸的.话震撼着。是啊,我们这一代还需要什么呢?学习条件、生活条件、物质条件,可以说应有尽有,但是生活能力呢?生存意义呢…… “不,我们这一代决不做耻辱的一代,我们会努力补上这一课的”我暗暗下了决心。  《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 篇13  十多年前,我曾读过孙云晓写的《夏令营中的较量》,如今又重读此书,感受仍是非常深,非常强烈。  要从一个或几个方面来说明导致中日两国儿童巨大的差异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是我们不能用一句或几句话来说清楚导致差异的原因。也就是说这是非常复杂的。  现在,我试图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产生中日儿童反差的原因。  首先,这种一个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导致的。这是因为日本作为一个物质资源极少的国家,它的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进口,这就导致了日本必需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提高素质,大力开发科技,才能使国家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众多的大国、强国中生存下来。而我国在前三十年宣传的是地大物博,物质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而真正意识到我们国家也是一个物质资源有限的国家,只是在近二十年才意识到的。国?迕袂勘匦胍?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必须要与提高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相结合。  其次,这是一种文化上的差异导致的。中日两国虽同属亚洲,但两国之间由于国家的性质决定了两国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日本虽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但自从明治维新就已经开始了改革。他们实行的资本主义政策,实行的是对外扩张的政策,所以他们在文化上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特别是日本在经历了二次大战以后,他们深刻地感受到只有做一个强国,才能生存下来。有一本名为《丑陋的日本人》的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帮助我们了解日本人性格中的一些特点。而中国由于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受到了长期的错误的思想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真正意识到国家的强盛必须教育上,特别是在培养孩子上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就必须进行符合中国国情的大胆的`教育改革。  再次,这是教育制度上的差异导致的。在日本出版的《家庭教育手册》中要求家庭在培养孩子时,在家教、同情心、个性与理想、游戏等方面的提出了明确要求。从这些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人在教育孩子时,与中国的家庭教育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日本人教育孩子的名言是:“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有报道说,日本重视孩子的培养。在日本,跟随父母外出的孩子,不论年龄大小,每个人身上无一例外地背着他们自己背包,里边装着他们自己的生活用品。哪怕是象征性的,这对于养成孩子的自理、自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这些对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是值得去学习、去借鉴的。  另外,在两国之间的人口结构、数量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日本虽然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然而,由于我们国家实行的是独生子女的人口政策,这对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在教育孩子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偏差。从《中日两国儿童的较量》这一事件中,便出现了巨大的反差。  由此可知,中日两国的儿童出现巨大的反差,也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无须惊慌,而应客观、理智地查找原因,所以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这是一件好事,它提醒我们在培养与教育孩子时必须客观理智,必须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等方面下功夫。中国的教育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只有这样才能为使我们国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强大起来。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教育的应该是真正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都协调起来,统一起来。  《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 篇14  暑假是漫长的,也是非常短暂的。在这个假期里,我过得既充实又愉快 。比如说观看了中国奥运军团在雅典的比赛,到广西桂林旅游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读了许多课外书,增长了不少知识,还考过了钢琴业余的第五级。  不过,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 不过,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时文选粹》里的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夏令营里中日儿童思想的较量。发现我国教育中长期存在着重智轻德,重分轻能,使懒惰、懦弱和自私成了儿童突出的缺陷。  当我读到“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时。不禁想起了我自己。每当我生病时,就什么事都不想干,不想上学,不想学习,不会自己主动去弹钢琴,更不会坚持着走过50公里的路。文章里令我吃惊的是,那位生病的日本小孩还说:“我是来锻炼的,我能挺得住,我就一定要走到底。”多么顽强呀,这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在不知不觉中,,我读到一句“日本孩子将黄瓜、香肠、柿子椒混在一起炒,又熬了米粥,而中国孩子还以为有人会把饭菜送到他们的面前”时更是令我至今难忘。因为日本的孩子能自主自立,懂得如何生存。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呢?到了读大学的时候了,有的连洗衣服、洗碗、做饭都还不会,一点自理能力都没有,试问,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呢?不过,我现在还好一点,会洗碗,会洗衣服。但是,比起书中的日本孩子,我可就差远了,所以呀,以后得好好锻炼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还有一句话,也是令我印象很深刻的。那就是“日本孩子用过的杂物都用塑料袋装好带走;而中国孩子却一路走一路丢东西。”这又说明中国孩子对环保的意识远远不如日本的孩子。他们懂得不能乱丢垃圾,懂得环保。我们很多时候只会说不会做,要知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环保是全人类的当务之急。希望我们也能像日本小朋友一样,环保,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  《夏令营中的较量》,让我知道什么是“磨练教育”。也使我懂得要成大器,必须从小进行磨炼,做自立自强的人。  《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 篇15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一路上,中国的孩子连连叫苦,他们的背包带子纷纷断落,给他们偷懒制造了很好的理由。中国孩子病了被送回了营地,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  当晚7点,队伍抵达了目的地。大家支好帐篷。日本孩子准备好晚餐,请大人们吃,自己也狼吞虎咽起来。可倒霉的是中国孩子,他们以为会有人把饭送到自己面前,至少也该保证人人有份吧,可那只是童话。于是,有些饿着肚子的中国孩子向中国领队哭冤叫屈。饭没了,屈有何用?  刚上路时,日本孩子的背包鼓鼓囊囊,装满了食品和野营用具;而有些中国孩子的背包却几乎是空的,装样子,只背点吃的`。才走一半路,有的中国孩子便把水喝光、干粮吃尽,只好靠别人支援,他们的生存意识太差!  进了泥坑里,许多人都冲上去推车,连当地老乡也来帮忙。可有位少先队“小干部”却站在一边高喊“加油”、当惯了“官儿”,从小就只习惯于指挥别人。  在咱们中国的草原上,日本孩子用过的杂物都用塑料袋装好带走。他们发现了百灵鸟蛋,马上用小木棍围起来,提醒大家不要踩。可中国孩子却走一路丢一路东西……  通过这次夏令营的较量,透露出中国孩子的许多弱点,没有毅力、没有生存意识、不会妥善保管自己的东西。  同样是少年儿童,可日本孩子面对困难不低头、乐于助人、环保意识很强。我们要培养的是什么人?光讲大话空话行吗?每个民族都在培养后代,日本人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我们呢?望子成龙,可是成什么龙?我们的爱心是让孩子不受苦。但不知道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10多年过去了,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也增加了许多培训班。孩子们的生存能力有没有提高呢?  2004年8月,中、韩、日三国90名青少年组成国际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又一次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进行。正值北方罕见高温,行程十分艰苦。日本少年仍然身背巨大行囊,为野外生存作了充分准备。中国孩子却叫苦不迭,队伍中手机铃声不断,都是在向家长诉苦。活动结束时,日本、韩国孩子对蒙古族文化、旅游资源赞不绝口,而中国孩子却只盼着早点回家。  我认为这不光是孩子们的错,而是家长、教育、还有社会等众多的原因。孩子们没有锻炼的机会,家长没有教给他们生存的本领。安全,把学生束缚住了。家长和社会不知还要培养多少温室中的花朵。  中国的孩子们啊,再不加油的话,这个国家该怎么交给我们?我们又如何负担的起呢?【《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相关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06-22《中日夏令营较量》读后感10-16《中日夏令营较量》读后感3篇08-29《中日夏令营较量》读后感(3篇)08-29较量的作文05-20较量的作文03-15较量优秀作文09-28最后的较量作文03-31力的较量作文04-0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大学内地招生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