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处理器性能排名5805处理器的市场前景如何?

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首字母简写,译为“中央处理器”,是电脑的核心部件,相当于人类的大脑和心脏。因此,我们要想选到合适自己使用的CPU,在购买前最好了解一下相关参数。在介绍之前先来张桌面CPU性能天梯图,让大家对CPU现有一个直观的感受!CPU性能天梯图:来源:极速空间桌面端CPU梯图一、CPU选购怎么选?全攻略(一)相关参数1.架构
CPU架构通俗来讲是指CPU的设计方案,是厂商用来区分不同类型CPU新款和旧款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来说,采用新架构的处理器比采用旧架构的要强。部分型号处理器虽然从系列上看是全新的,但实际上却采用了上一代的架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马甲U”,比如轻薄本上的5500U/5700U,看上去虽然是新的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采用Zen3架构),但事实上采用的是上一代的Zen2架构,性能比采用Zen3架构的要差。因此,对于采用Zen架构的AMD RYZEN锐龙系列处理器来说:Zen3>Zen2>Zen+>Zen。而在英特尔处理器方面,现在Core酷睿i5及以上的处理器使用的是Rocket Lake架构,而i3、奔腾(Pentium)、赛扬(Celeron)这些入门低端处理器使用的是Comet Lake架构。因此,Rocket Lake(第十一代)>Comet Lake(第十代)>Skylake(第六代)2.主频 睿频 超频CPU主频主要是指CPU的时钟频率,即CPU的日常正常运算工作频率,用Ghz表示,是指1s内所产生的脉冲个数,如上图的3.7Ghz就是至1秒钟之内可以连续产生37亿个脉冲信号。理论上来说,CPU主频数值越大,处理器的单核性能越强(游戏主要考虑的就是单核性能)。通常分为主频、最高睿频和超频,其中前面两种比较常见通常会在商品详情页或规格参数里标识出来。睿频则是指处理器在运行程序时会自动提升10%-20%左右的性能,来保证程序更流畅、更快的运行,而游戏单核性能通常也主要说的是睿频。超频则是超负荷运载,同样可以进一步提升处理器性能,但是超频需要调整电压、电源、散热等各项指标,操作要求较高,风险也比较大,稍有不慎就容易对系统造成破坏,影响机器使用寿命,因此,不太推荐长时间超频使用处理器。对于桌面端的CPU来说,AMD锐龙处理器都是可以超频的,有X后缀表示自动超频,没有的则需要手动超频;英特尔酷睿处理器主要是有K /X后缀的中高端型号才支持超频。3.制程工艺制程工艺主要是指制造CPU时的集成电路精细程度,目前常见的有7nm、12nm、14nm等,通常是数值越小,表示制程工艺越先进,性能越强,功耗和发热也越低。4.核心/线程数主要是指在处理器主频性能提升达到瓶颈的情况下,英特尔和AMD利用超线程技术在小规模修改处理器核心设计,而不用增加额外成本就能大幅度提高处理器的性能。打个比方,核心是厨师,线程是灶,以前由于技术和制造水平有限,所以一个厨师一次只能使用一个灶炒菜;但是现在时代进步技术升级了,一个厨师可以同时用两个灶炒菜了,工作效率一下子就提升上去了。总之,线程和核心数越多,处理器处理视频剪辑、特效渲染、设计制图以及3D建模等多任务运行的能力越强,生产力表现也越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台式机还是笔记本对于很多人都存在性能过剩的情况。因此,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六核或八核足以满足日常办公或游戏需要了,非特殊专业工作使用没必要盲目选择更高规格的处理器。 5.三级缓存因为现在CPU的运算速度很快,所以导致内存和硬盘反应速度跟不上,所以需要缓存作为中间缓冲的媒介。将部分数据放到缓存中,这样CPU就能快速调用这些数据,而不用频繁到内存和硬盘上去读取,可以大幅度提升CPU的数据处理能力。缓存目前主要分为3级,一二级容量较小但是成本较高,各处理器的容量差距不算太大,商品详情页一般也不会明确标出来,所以现在常见的是三级缓存。简而言之,在架构和制成工艺相同的情况下,三级缓存容量越大,处理器性能越好。6.TDP功率TDP功率主要“W(瓦)”表示,可以从侧面反应处理器性能的强弱,理论上来说,性能越强,发热和功率就越大。但是这个不绝对,因为处理器要发挥强大的性能,散热设计也要足够优秀,否则容易降频。7.接口和主板CPU需要通过接口安装在主板上才能正常使用,目前英特尔和AMD两家主流的处理器都是针脚式接口,但是又不尽相同,12代酷睿以 LGA 1700接口为主,主要适配600系列主板,如Z690、B660、H610之类的。十代、十一代英特尔处理器以LGA-1200接口为主,不同系列的处理器搭配不同的400、500系主板,相对较为复杂些。下图是英特尔处理器不同型号推荐的主板搭配情况,大家可以对照一下。AMD锐龙处理器的情况就好选择很多,主要以AM4接口为主,主板搭配以B550,A520,X570,B450为主。8.盒装和散片盒装CPU和散片各有优势,更看个人选择。盒装CPU的优点是保质期长,一般是保修3年;正品率高,不大容易买到二手货;大部分产品自带散热风扇,用户不用再单独购买散热器;缺点是通常比散片要贵500元左右,散热表现不够单独购买的散热器好。散片的优点是价格便宜,就算加上单独购买更好散热器的钱,整体价格比盒装要划算,性价比高;缺点是质保时间偏短,只有1年;产品质量没有严格保证,容易买到二手产品。因此,考虑到质保和品控的话,预算充足建议优选盒装CPU。(二)CPU品牌目前常见的CPU主要有两大生厂商,英特尔(Intel) 和AMD,其中Intel以酷睿系列为主,AMD以锐龙系列为主。(下面的处理只针对桌面端)1.英特尔桌面处理器型号区分以“ i7-11700KF”为例,横杆前面的字母数字表示系列,一般数字越大,型号越高级,i3表示低端入门,i5表示市场主流,i7表示高端,i9表示发烧旗舰;横杠后面的两个数字表示代数,数字越大,表示型号越新,“11”表示11代CPU,“10” 则是第10代;数字“700”表示SKU值,数字越大,性能越强;没有后缀的表示支持核显;F表示不含核显,需要独显;K表示支持超频;KF表示不含核显可以超频;X/XE表示高端专业处理器。2.AMD桌面处理器型号区分以“R5-5600X”为例,规则和英特尔类似,横杆前面的字母数字表示系列,一般数字越大,型号越高级,R3表示低端入门,R5表示市场主流,R7表示高端,R9表示发烧旗舰,线程撕裂者表示顶级旗舰;横杠后面的第一个数字表示代数,数字越大,表示型号越新,“5”表示第五代CPU,“3” 则是第三代;数字“600”表示SKU值,数字越大,性能越强;后缀“X”代表可以超频,“G”代表自带核显。(锐龙桌面CPU都可以超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桌面端还是移动端,处理器市场都是英特尔Intel一家独大,长期把持着垄断地位,而AMD不过是给Intel做代工生产而已。但事情在2017年终于出现了转机,这一年,AMD Ryzen锐龙系列处理器横空出世,凭借低功耗和多线程的优势,锐龙处理器迅速闯出一片天,成了AMD起死回生的关键。因为英特尔长期的市场优势,所以锐龙处理器最初主要以以性价比为重要卖点,同等价位下要比酷睿处理器便宜一些。二、高性价比CPU处理器推荐(不同时段价格会上下波动,以卡片实时显示价格为准!!!)1、12代酷睿桌面端系列12代酷睿桌面端系列相比以往最大的变化是首次在PC端采用混合架构设计,由性能核心(Performance Core,简称P核)和能效核心(Efficiency Core,简称E核)构成,也就是俗称的“大小核”设计,不过i5部分型号只有性能效核,没有能效核,i7和i9全系都有性能核和能效核。(i7-12700K示意图)12代酷睿桌面端均支持DDR5 4800以及DDR4 3200内存,理论上D5内存可以提供更多的带宽和容量,但是现在D5内存价格依旧过高,而且内存延迟也高还需要优化一段时间,所以考虑性价比现在更推荐选D4内存,D5留着战未来;也支持PCIe 4.0、PCIe 5.0硬盘,但是现在PCIe 4.0也还没有完全普及,PCIe 5.0估计要2022年5月、6月以后才上市,适用的机型也相对较少,同样是战未来。总的来说12代酷睿牙膏挤得有点多,现在压力来到AMD身边。1000元左右通常来说,日常家用办公、直播网课、影音娱乐、玩一些不太吃配置的游戏,选择入门级别的CPU就够了。Intel主要是酷睿i3系列,AMD则是锐龙R3系列,不过现在锐龙R3入门CPU(如自带核显的3200g/3400g)很难买。①i3-12100F ②i3-12100
这两款算是12代酷睿桌面端的入门级CPU,都是4核8线程,主频、睿频、三缓之类的重要参数是一致的,也就意味着二者整体性能实际上没有多大差异。最大的区别在于i3-12100自带UHD 730核显,不需要独显配合就可以满足日常办公,以及用来应付英雄联盟、穿越火线、CSGO等常见网游的需求,热设计功耗也多了2W;而i3-12100F价格更加便宜实惠,但是需要加装独立显卡才能正常工作。1500元左右①i5-12400F ②i5-12400
这两款也是目前1500元价位主流CPU,6核12线程,适合需要玩大型3A游戏,有视频剪辑、建模渲染、动画制作等用户选择。两者整体性能相差不大,区别同样是i5-12400自带UHD 730核显,可以不用显卡独立办公,价格要贵一点点;i5-12400F则需要独显配合才能正常使用,价格要稍微便宜一些。两款都比较适合搭配RTX3060独显+B660主板+D4内存。2000元左右①i5-12600KF ②i5-12600K
i5-12600K/KF这两款都是10核心(6大核4小核)16线程的设计,它俩可以看做一个分水岭,在这以下的处理器阉割掉了能效核(E核),只有性能核(P核),i5-12600KF及更高的i7、i9系列才具备性能核和能效核两种核心,整体性能进一步提升;此外还可以进行超频,进一步发挥处理器极限性能(但不建议经常超频使用,可能会影响质保),总的来看在12代酷睿系列中性价比挺高。两款区别在于i5-12600K带UHD 770核显;i5-12600KF没有核显需要搭配独显使用。2500-3000左右①i7-12700F ②i7-12700
③i7-12700KF ④i7-12700K i7-12700系列四款相同点:都是大小核设计,12核20线程,8个大核4个小核,三缓都是25MB等,整体性能更强悍。四款主要差别主要在主频/睿频、功耗设计、是否支超频以及核显上:i7-12700/F两款主频2.1GHz、最高睿频4.9GHz,基础功耗65W,最大功耗180W,不支持超频;i7-12700KF/K两款主频3.6Ghz、最高睿频5GHz,单核性能更加出色,基础功耗125W,最大功耗190W,支持超频;带后缀F的不支持核显,其它两款自带UHD 770核显等。从整体表现看,i7-12700K支持超频、自带核显,理论上更值得选购;但是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价格便宜一点的不支持超频、没有核显的i7-12700F也足够大多数人办公和游戏使用了,当然,前提是你有额外的独显。4500以上i9系列就适合预算充足的重度游戏发烧友,或者对处理器性能有专业要求如设计之类的生产力用户了选择了,毕竟处理器、显卡、内存、主板、散热之类的一套搞下来没个一万五保底恐怕搞不下来。①i9-12900KF
②i9-12900K
③i9-12900
④i9-12900KS i9-12700系列四款相同点:大小核设计,16核24线程,8个大核8个小核,三缓都是30MB等更加适合预算充足的生产力用户等。四款主要差别主要在主频/最高睿频、功耗设计、是否支超频以及核显上:i9-12900K/KF两款主频3.2GHz、最高睿频5.2GHz,基础功耗125W,支持超频;i9-12900主频2.4GHz、最高睿频5.1GHz,基础功耗125W,不支持超频i9-12900KS主频3.2Ghz、最高睿频5.5GHz,基础功耗150W,支持超频;带后缀F的不支持核显,其它三款自带UHD 770核显等。因此,这几款中比较推荐支持超频、自带核显的i9-12900K,价格相对i9-12900KS要更便宜一些,新发布的i9-12900KS其实属于秀肌肉类型的处理器,性能够优秀,价格也够贵,更加适合预算过四万以上的尊贵大佬选择。2、AMD锐龙桌面端系列 就像前面说的,12代酷睿桌面端牙膏挤得有点多,这次轮到AMD锐龙系列难受了。1000左右①R5-5500
R5-5500是2022年4月份上市的新品,从规格来看实际上就是R5-5600G阉割了核显、降低了0.2Ghz睿频的版本,两者整体性能差距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如果手里还有显卡或者不介意淘个二手显卡,价格R5-5500便宜一些的反而更香些。1500左右 ①R5-5600G
②R5-5600X
这两款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采用了Zen3架构和7nm制程工艺,6核12线程,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三级缓存和是否支持核显上。三级缓存上:R5-5600X是32MB,而R5-5600G的三级缓存是16MB,因此理论上来说R5-5600X的CPU效率要更高。核显上:R5-5600G自带核显,不用单独加装显卡也可以独立完成日常办公以及玩守望先锋、堡垒之夜这类主流网游,搭配高端显卡它同样也可以玩大型3A游戏,是个多面手;而R5-5600X不支持核显,需要独立显卡配合才能点亮屏幕。两款都能很好的完成渲染、3D建模、后期剪辑、广告创意等多线程多任务生产力工作。因为R5-5600X三缓更大为32MB、且支持PCIe 4.0,因此更利于处理器性能发挥、硬盘读取速度更快,运行更流畅,理论性能要强5%-10%左右,游戏差距更大,因此手里有显卡更推荐选这款;手里没有显卡的话也可以选R5-5600G顶着,因为它不需要独显也能保证日常办公和轻度网游需求。2000元+①R7-5700X
②R7-5800X
5700X也是2022年4月上市的新品,看规格也是5800X的翻版,都是8核16线程,32MB的三缓,只不过5800X多了0.1Ghz的睿频,但在TDP方面,AMD做了明显区分,5800X是105W,5700X则缩至65W。不打开PBO(用来解锁功耗限制)的情况之下,5800X性能要强10%左右;在打开PBO的情况之下,两者实际性能差距不大,因此两款之中二选一的话新出的5700X要更划算些。③R7-5700G
这款同样是8核16线程,但三缓有缩至16MB,自带Vega 8核显,理论游戏性能比5600G强5%-10%左右,不依赖独显就能支持日常办公,同样是兼顾主流网游和日常办公。适合对于核显性能、常规网游以及生产力都有一定需求的用户,是过渡阶段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后期打算上独显,那还是建议选5600X、5700X之类的。3000+以上 R9-5950X R9-5900X
这两款算是锐龙5000系列桌面端的旗舰处理器了,R9-5900X是12核24线程,最高睿频4.8GHz,三缓64MB;R9-5950X则是16核32线程,最高睿频4.89Hz,三缓64MB。理论上,5950X整体性能要比5900X强15%-20%左右,实际游戏表现两者相差不大;但因为5950X核心线程数更多,在极致生产力表现方面更加出色,同样也更加适合有大型设计需求的专业用户。小结:如果是打算过渡使用,手边没有独显或者以后不加购独显的话,生产力用户或日常办公、常规网游使用的话建议选AMD R5-5600G或R7-5700G两款有核显的处理器,核显性能比Intel核显性能更强;i5-12600K性能超R7-5800X,i7-12700K性能超R9-5900X,考虑到其实没有那么多人会对处理器有这么高的要求,i5-12600K其实更符合广大DIY用户的选择,购买CPU预算在2000价位段选这款是不错的选择。1500左右价位段,12代酷睿这边12400/F都是不错的选择,功耗更低、游戏性能更稳定;锐龙那么则主要是5600X,性能上和12400/F没有太大差距,功耗上要稍微高一些更费电。总之就是这三款的板U套装价格相差不大时,谁便宜选谁。三、总结总之,今年的DIY市场前景依然不太乐观,显卡供应少溢价还高,许多人等了一波又一波,显卡价格虽然没有上半年那么畸高,但是正常价依旧很难买到,连带其它相关产品价格如CPU的价格也是高低起伏不定,供应不充足现在购买台式机处理器优选锐龙系列和酷睿系列的,其它如赛扬、奔腾、速龙之类老旧处理器就别选了,而且在有货的情况下更推荐选锐龙5000系列的处理器,性能更强呀~~~你要是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的话,记得评论、收藏、点赞随便来一个呀~~~给各位笔芯,啦啦啦。
【0】前言这一代锐龙处理器(基于Zen 2架构的三代锐龙)价格真是异常坚挺,今年以来几乎未曾出现大幅度调整,散片让利空间很小,盒装套装倒是有不同程度的优惠。英特尔处理器恰恰相反,一改往日“性价比理财”形象,和AMD正面硬扛性价比,甚至“大获全胜”,有点可怕。【1】200GE与G6400▲ 低阶平台这边,AMD的推进速度实在有些慢,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只有一款基于第一代锐龙架构的速龙200GE,而原先作为其取代型号的3000G却早早退市,可谓蜜汁操作。速龙200GE的竞争对手也一直轮换不停,从最开始的第七代奔腾G4560,到后来的G5400/G5420以及当前第十代G6400,虽然性能上和奔腾存在差距,但价格却比赛扬还便宜,散片只需要200块钱。集成的Vega 3显示核心性能等同于英特尔UHD630,要比奔腾自带的UHD610稍强些。论CPU性能,G6400还是要比速龙200GE强了将近30%,毕竟频率上存在大幅优势。奔腾G6400散片的价格大约为335元。▲ 对于200GE,尽可能为其搭配廉价主板是个明智的选择,除非你一开始的打算就是为了之后的长久升级。▲ 十代奔腾G6400也不是说不能买,散片搭配H410主板的成本大概是贵150元以上,这差价等同于1根8GB的DDR4内存条。【2】R3-3100与i3-10100▲ 两款3系处理器当前正处在同一起跑线,性能半斤八两,价格也非常相近,散片均报650元上下,盒装这边R3相对便宜,为749元,盒装的i3-10100则为949元。针对这两款处理器,我们更建议挑选散片套装,因为价格可以便宜近20%,对于预算本身就不是非常充裕的消费者而言,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I3-10100自带UHD630核芯显卡,所以比R3-3100更适合办公用户,UHD630性能并不弱,高画质LOL无压力,同时还具备超强的4K超高清视频硬解码能力(1080P解码是10多年前讨论的话题)。★ 为凸显性价比,R3-3100可以搭配诸如华擎A320M-HDV的入门级主板,功能完整,接口全面,像USB 3.0、SATAIII、M.2一应俱全,价格方面,R3-3100(散)+华擎A320M-HDV套装价格为909元。★ I3-10100则需搭配H410芯片组主板,如七彩虹的H410M-K/T PRO或微星H410M-BOMBER、技嘉H410M-DS2V等,散片套装价格集中在1000元上下,比R3套装可能小贵百元。【3】R5-3500X和i5-9400F▲ 原本9400F会比R5-3500X稍贵,但十代全面铺货后9400F就出现了一波狂降,现在两者价位已经完全持平,套装价格区间一致。性能方面两者也是半斤八两,也都没有集成显示核心,必须搭配独立显卡使用。如果参照平台整体的升级潜力,可能AMD相对稍微好一丢丢(你配个烂主板其实也没法指望升级,厂商BIOS都不给你更新)。★ 为凸显性价比,R5-3500X可以搭配B450主板中的入门级型号,也可以搭配更廉价的A320,都没有任何问题。R5-3500X是AMD专门面向中国区投放的“定制”型号,除了中国大陆外,港澳台地区也有这款产品销售,国外就只能看到缓存砍半的R5-3500。★ i5-9400F可以搭配B360/B365主板中的入门级型号,也可以搭配更廉价的H310,都没有任何问题。I5-9400F盒装套装的价格持平于i3-10100盒装套装,两者如果不依赖核芯显卡并且一定要选择盒装处理器的话(比如强迫症或公司采购),那么9400F相对更合适。,也可以+200上下文的10400F套装。【4】R5-3600和i5-10400/F▲ 英特尔这一轮派出i5-10400F对战R5-3600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不仅补救了i5-9400F的尴尬,而且价格还比R5便宜。目前i5-10400F的盒装价格为1149元,正好比R5-3600便宜100元。散片的话优势更大,不管是i5-10400F还是附带核芯显卡的i5-10400都明显比R5-3600便宜,i5-10400F散片搭配一张功能全面(持平B365)的H410主板价格还不到1300元,AMD的散片套装让利不明显,优势不大。★ R5-3600搭配B450主板中的入门级型号的套装价格大概介于1500元~1600元,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搭配更廉价的A320。★ 算上满减或返红包,i5-10400F盒装搭配一张入门级B460主板的套装价格只需要1450元,比R5套装便宜百元左右。I5-10400比10400F贵50~80元(套装)。★ i5-10400F散片搭配H410M-BOMBER只需要1299元,这个也是我们日常推荐的方案,非常非常划算。【5】R5-3600X和i5-10500▲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不会去推荐R5-3600X这个型号的,因为它和3600差别太小啦,就是频率高0.2GHz,但价格贵不少。i5-10500也不是很推荐,道理都一样,和10400比起来也是频率高0.2GHz,这种提升其实都可以“忽略不计”。★ R5-3600X搭配B450主板中的入门级型号的套装价格大概介于1800元~1900元,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搭配更廉价的A320。这个价格比R5-3600贵了300,一点都不划算。★ i5-10500盒装套装比10400贵了150~200元左右,比10400F要贵350的样子,归根结底仅仅是频率高了0.2GHz,也不太值得~散片套装如果搭配的是H410主板,价格在1500元附近,比10400F贵200元(散片套装),比10400贵100元(散片套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特尔处理器性能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