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冷藏冷冻温度多少合适的保鲜室夏天调节的温度是3°,实际温度是12°,冬天的时候就是3°,是什么原因呢?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有哪些?在初三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随时做好每一个知识点的总结,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一起来看看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目录
初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
初中物理实验题答题技巧是什么
初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一)
牛顿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它包含两层含义
①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②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定律。
(3)物体不受力,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不一定不受力。
另: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二)
1.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105Km/s=3×108m /s。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都要慢
2.15℃的空气中声速:340m/s,振动发声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3.水的密度:1.0×103Kg/m3=1g/cm3=1.0Kg/dm3。
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100℃,冰的熔点O℃,水的比热容4.2×103J/(Kg·℃)。
4.g=9.8N/Kg,特殊说明时可取10 N/Kg
5.一个标准大气压=76cmHg==760mmHg=1.01×105Pa=10.3m高水柱。
6.几个电压值:1节干电池1.5V,一只铅蓄电池2V。 照明电路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7.1度=1千瓦·时(kwh)=3.6×106J。
8.常见小功率用电器:电灯、电视、冰箱、电风扇;
常见大功率用电器:空调、电磁炉、电饭堡、微波炉、电烙铁。
(三)
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四)
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2、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81℃时,
萘为液态。当温度为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5、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返回目录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第四章 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
光路图:
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s=vt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13.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4.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15. 根据可求路程:和时间:
16.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第八章 力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 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_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 G ,下沉;(2)F浮 > G ,上浮 (3)F浮 = G , 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F浮 < G, 下沉;(2) F浮 > G ,上浮 (3) F浮 = G,悬浮。(不会漂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 G —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第十章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 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 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 重力势能;动能 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
① Q吸=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② Q放 =cm(t0-t)=cm△t降
1.热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 =qm;(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3.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4.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5.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6.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知识归纳
1.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2.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4.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5.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6.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7.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8.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9. 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10. 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1.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
2.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3.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V)。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5.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4.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 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③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2)电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知识归纳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 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安=1伏/欧。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 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 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分压作用
⑤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 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 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1/R总= 1/R1+1/R2
④ 分流作用:I1:I2=1/R1:1/R2
⑤ 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知识归纳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
7.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8. 计算电功率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9.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 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1.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2.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3.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4.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5.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足够);控制开关应串联在干路
第十六章 电转换磁知识归纳
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② 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
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1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13.安培定则的易记易用:入线见,手正握;入线不见,手反握。大拇指指的一端是北极(N极)。
14.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1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16.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17.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18.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19. 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0. 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21. 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2. 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
23. 高压输电的原理:保持输出功率不变,提高输电电压,同时减小电流,从而减小电能的损失。
24.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 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25.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 线方向有关。
26. 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 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27.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28.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
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知识归纳
1.信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
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是:①语言的诞生;②文字的诞生;③印刷术的诞生;④电磁波的应用;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要求会正确排序)
2.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烽火台,驿马,电报机,电话等。
3.人类储存信息的工具有:①牛骨﹑竹简、木牍,②书,③磁盘﹑光盘。
4.所有的波都在传播周期性的运动形态。例如:水和橡皮绳传播的是凸凹相间的运动形态,而弹簧和声波传播的是疏密相间的运动形态。
5.机械波是振动形式在介质中的传播,它不仅传播了振动的形式,更主要是传播了振动的能量。当信息加载到波上后,就可以传播出去。
6.有关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①振幅A: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单位是m.②周期T:波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是s.③频率f:波源每秒类振动的次数,单位是Hz.④波长λ:波在一个周期类传播的距离,单位是m.
7.波的传播速度v与波长、频率的关系是:λ. v=——=λf T
8.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由于电磁场本身具有物质性,因此电磁波传播时不需要介质。
9.电磁波谱(按波长由小到大或频率由高到低排列):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要了解它们各自应用)。
10.人类应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变化:①传播的信息形式从文字→声音→图像;②传播的信息量由小到大;③传播的距离由近到远④传播的速度由慢到快。
11.现代“信息高速公路”的两大支柱是: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其中光纤通信优点是:容量大、不受外界电磁场干扰、不怕潮湿、不怕腐蚀,互联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线,互联网用途有:①发送电子邮件;②召开视频会议;③网上发布新闻;④进行远程登陆,实现资源共享等。
12. 电视广播、移动通信是利用微波传递信号的。
第十八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归纳
1. 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火→化石能源→电能→核能。
2.能源的种类很多,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常规能源(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等。
3.核能获取的途径有两条: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聚变也叫热核反应)。原子弹和目前人类制造的核电站是利用重核的裂变释放能量的,而氢弹则是利用轻核的聚变释放能量的。
4.核电站主要组成包括:核反应堆、热交换器、汽轮机和发电机等。
5.太阳能是由不断发生的核聚变产生的,地球上除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以外的所有的能量,几乎都来自太阳。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三种方式是:①光热转换(太阳能热水器);②光电转换(太阳能电池);③光化转换(绿色植物)。
6.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7.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输出的有用能量
转换的能量
8.能量转换装置的效率= ——————————×100%
输入的总能量.
返回目录
初中物理知识点
1、测量知识是学习物理的开始,掌握各种测量工具对 物体进行测量,学好物理测量知识,要熟练运用各种测量工具对实体测量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温度计、电子秤、钢板尺,量规等。
2、机械运动是学习物理机械知识的基础,理解什么是机械运动、参照物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过程的变化掌握速度计算、时间计算、位移计算,掌握物体静止运动和运动的关系。
3、力学知识,理解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力的三要素,力矩、力臂,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掌握如何画力矩力臂,物体运动受力关系如物体静止状态受物体对地面的重力,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运动过程还要一个摩擦力,弹簧压缩具有弹力。
4、压力知识,对密度、密度测量、压力、压强,浮力、浮力产生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概念理解透,掌握计算压力、浮力。
5、光学知识点,对光的传播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凸镜成像概念理解透,熟练画出光学成像、折射成像这部知识点重点会画图。
6、热学知识,理解热传递、气化,比热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概念,熟练运用公式计算能量大小,比热容。
返回目录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
电学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
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
4.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5.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容易”,“不容易”)。
6.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8.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9.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0.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1.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中:
电流、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反比。
12.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3.开关应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两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14.“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15.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多并一个用电器,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总功率增大。
16.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①短路②总功率过大。
17.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是南极(S极),指北的一段是北极(N极)。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18.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19.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20.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21.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发电机)。
22.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有铁心比无铁心磁性要强的多)。
23.电磁继电器的特点: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自动控制)。
24.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法拉第)。
25.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这一现象制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6.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②切割磁感线。
27.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
28.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光学
29.白光是复色光,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30.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1.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光速: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
32.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手影)。
33.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3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中的物体、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色散)。
35.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36.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7.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像与物大小相等。
38.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物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能成实像,小孔成像成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能用眼睛直接看,也能呈现在光屏上。
39、放大镜、平面镜、水中倒影是虚像,虚像是正立的,只能用眼睛看,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40.凸透镜(远视眼镜、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42.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43.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44.眼睛的结构和照相机的结构类似。
45.凸透镜成像实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凸透镜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
热学
46.熔化、汽化、升华过程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过程放热。
47.晶体和非晶体主要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48.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放热温度不一定降低(晶体凝固)。
49、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因为温度是内能的标志;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
50、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但温度不一定降低。
51.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①液体表面积的大小②液体的温度③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速度。
52.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会根据图象判断)。
53.雾、露、“白气”是液化;霜、窗花是凝华;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
54.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55.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且同时存在);分子间有空隙。
56.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57.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58.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
内能。
59.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60.热值、密度、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61.两块相同的煤,甲燃烧的充分,乙燃烧的不充分,甲的热值大(错)。
62.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木棒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63.蒸发只能发生在液体的表面,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力学
64.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65.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66.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67.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68.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69.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70.防治噪声三个环节:①声源处②传输路径中③人耳处。
7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7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73.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74.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这一原理制成的。
75.弹簧测力计不能倒着使用。
76.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77.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78.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79.相互作用力是;A给B的力、B给A的力。
80.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足球离开脚后向前运动、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甩掉手上的水)。
81.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82.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83.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
84.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85.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86.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87.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
88.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89.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
90.潜水艇自身的重力是可以改变的,它就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潜、上浮和悬浮的。
91.密度计放在任何液体中其浮力都不变,都等于它的重力,示数上小下大。
92.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飞机起飞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93.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大小关系.但“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94.使用机械能省力或省距离(不能同时省),但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机械效率小于1)。
95.有用功多,机械效率高(错),额外功少,机械效率高(错),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大,机械效率高(对)。
96.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重物不变,减轻动滑轮的重也能提高机械效率)。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弹簧测力计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时读数。
97.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考察机械能变化时,划出速度、高度的变化。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
声学
98.声音三要素:音色,音调,响度。
99.声音产生的原因,物体振动发声。
100.噪声控制的三个途径:从人耳处减弱噪声;从传播路径中减弱噪声,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理解热传递、气化,比热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概念,熟练运用公式计算能量大小,比热容。
返回目录
初中物理实验题答题技巧是什么
1、仔细审题,看给了你什么条件,什么装置,什么数据,什么图,让你回答什么等等。根据所给信息进行分析,
2、明确实验题的实验是研究什么、或者是测量什么的,应用的是哪些相关知识。
3、把上面说的这两点相结合,就可找到答案。
4、平时要注意所学实验,把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等要弄明。白,答题时就较容易。
5、具体的要结合具体的实验题来说比较好。
返回目录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相关文章:
★ 初中物理有关电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中物理知识点计算公式表总结
★ 初二物理所有知识点汇总
★ 初中物理力学超详细知识点总结与学习方法
★ 最新中考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 初二物理知识点汇总
★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 初中必备五大物理知识点总结
★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

好文网为大家准备了关于生活小常识问答题的文章,好文网里面收集了五十多篇关于好生活小常识问答题好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关于生活小常识问答题内容请关注好文网。ctrl+D请收藏!
篇一:科技知识、人文知识、百科知识、生活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大全
科技知识竞赛题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何时开始实施的?B
A、2002年6月26日 B、2002年6月29日
C、2002年7月1日D、2003年6月29日
2、何时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C )
A、1946年B、1950年C、1959年
3、奥运五环旗中的绿色环代表哪里?( C )
A、美洲 B、欧洲C、澳洲D、亚洲
4、根据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照《?》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制定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B)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5、太阳光是由三部分组成,下面哪种不是太阳光的组成之一?(C)
A、可见光B、紫外线C、不可见光 D、红外线
6、哪些因素是大气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C)
A、森林火灾B、火山爆发 C、汽车尾气、工业废气
7、我国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是下列哪一个?(A)
A.酒泉B.太原 C.山西
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主要行动有(A)
A、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行动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B、中老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农村党员干部科学行动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C、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行动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9、目前国际公认的高技术前沿是指(B)。
A、航天航空技术 B、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C、生物技术 D、新材料技术
10、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中,在各种营养素中排行第七的 营养素是什么?B
A、脂肪 B、纤维素 C、维生素
11、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C )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节约型 B、民主法制
C、创新型D、科技型
12、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是哪个省?B
A、浙江 B、福建C、吉林 D、四川
13、“百日咳”的百日是指:A
A、病程长度B、通常在婴儿100天时发病
C、发现这种病毒只用了100天D、此病有100天的潜伏期
14、树叶脱落前,为什么有的树叶会变红?C
A、树叶中的叶黄素超过叶绿素 B、树叶中的类胡萝卜素超过叶绿素
C、树叶中的花青素超过叶绿素 D、树叶中的花红素超过叶绿素
15、柿子不宜与什么食物同食?C
A、红薯 B、绿豆C、螃蟹 D、羊肉
16.“世界水日”是每年的( A)
A.3月22日 B.4月22日 C.5月22日 D.6月22日
17.大多系统环境下,操作系统分配资源以( A )为基本单位:
A.程序B.指令C.进程D.作业
18.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 A )
①目的基因②引物 ③四种脱氧核苷酸 ④DNA聚合酶等 ⑤mRNA⑥核糖体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⑥
19、国家公务员制度起源于?(C)
A、美国雇员制 B、法国议会制C、英国文官制 D、德国武官制
20、《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包括几个主要行动?(B )
A、三个B、四个 C、五个D、六个
21、海豚为什么要追随轮船呢?( C )
A、寻求安全保障 B、可以获取食
C、借助外力游动 D、与人类嬉戏
22、作为时尚词语的“前卫”一词,就它的本义而言, 最早出现在:(B)
A、足球比赛中 B、军队行军时C、科技论坛里
23、一天之中空气最新鲜的时间是(A)。
A、上午10点左右,下午3至4点 B、中午12点
C、早晨7点前、晚上7点前后
24、为了支持农业,政府通常对农产品制定:(B )
A、限制价格 B、最低价格C、最高价格 D、市场价格
25、南极和北极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 A)
A、有无居民 B、生物多样性C、永久性冻土带的存在
26、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成立于哪一年,总部设在日内瓦莱蒙湖畔的关
贸总协定大楼内?(B)
A、1996年B、1995年 C、1992年
27、水圈中主要成分是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多少,还有极少数存在于生物体和
大气中?(B)
A、95% B、97% C、96%
28、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于1961年,总部设在哪儿?(A)
A、瑞士 B、瑞典C、美国
40、野生老虎的寿命一般为多大?(C)
A、15岁 B、20岁 C、25岁
41、当前我们经常提到的“三农问题”是指(B)。
A、农村、农场、农民B、农业、农村、农民C、农业、农田、
农村
42、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在哪里?(C)
A、青海湖 B、洞庭湖 C、鄱阳湖D、太湖
43、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的警戒线是多少?(A)
A、0.05公顷B、0.06 公顷C、0.04公顷
44、据目前的研究,下列不属于禽流感感染的渠道有: ( C )
A、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 B、受病毒污染的水
C、人与人之间传播
45、白色污染是指(B)。
A、所有白颜色的垃圾造成的污染 B、塑料废弃物造成的污染
C、一种白色化学气体造成的污染
46、春天快过去的时候,空中会飘飞柳絮。柳絮是指(A)。
A、柳树开出的花 B、柳树长出的纤维
C、柳树裹着绒毛的种子D、柳树排出的废物
47、剖析植物生存的环境,其自然环境因子大体上有三大类下面哪种不属于其中之一的是?(D)
A、气候因子 B、地理条件因子C、土壤因子 D、光照因子
48、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位于哪个海上?(A)
A、东海 B、南海 C、黄海
49、自然科学中最早出现的学科是(B)。
A、数学B、天文学C、医学D、化学
50、儿童夜间磨牙有多种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D)。
A、白天受惊 B、牙齿疾病 C、消化不良 D、肠道寄生虫病
51、世界上最大的洋流是?(C)
A、墨西哥湾暖流 B、佛罗里达暖流 C、西风漂流
52、我国是世界第几大能源生产和第几大能源消费国?(B)
A、第二第三B、第三第二C、第三第四
53、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河”是(C)。
A、黄河、淮河和海河 B、黄河、淮河和辽河
C、淮河、海河和辽河 D、黄河、长江和海河
54、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B) 。
A.经血液传播 B.经呼吸道传播C.经消化道传播
55、在近代气象史上,危害最大的一次台风发生在1970年11月12日,是在哪个国家呢?(C)
A、中国 B、美国C、孟加拉国
56、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还是风吹去的方向?(A)
A、风吹来的方向B、风吹去的方向
57、给太平洋起名的,是曾经率领船队为人类第一次闯开环绕地球航行道路的哪个国家的航海家费尔南多.麦哲伦?(B)
A、西班牙B、葡萄牙 C、英国
58、九大行星中哪个离太阳最远?(B)
A、水星 B、冥王星C、土星 D、天王星
59、使用哪种仪器,可以获得三维图象?(A)
A、扫描电子显微镜 B、透射电子显微镜
C、荧光显微镜 D、光学显微镜
60、塔里木盆地中心生长着我国古老树种“沙漠英雄”指的是什么的原始森林?( B)
A、梭梭 B、胡杨C、红柳
61、世界上最小的花是什么样的花,连肉眼都看不清楚呢? (B)
A、樱桃 B、无花果 C、海棠
62、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由国务院在2006年月
日发布? (B )
A、1月18日 B、2月6日 C、2月8日D、2月16日
63、利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重组生物体的遗传密码,培育出新的动植物品种,再用这些新品种生产的食物叫做什么?(C)
A、绿色食品B、无公害食品 C、转基因食品 D、有机食品
64、选无磷洗衣粉主要是为了什么?( B)
A、保护衣物 B、防止污染 C、保护双手
65、GPS的中文全称是什么?( C)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
66、噪声是哪种病的祸根?(A )
A、高血压 B、冠心病 C、中风
67.磁盘的主要作用是( C )
A.存放FAT表B.后台运行程序C.存储文件D.备份程序运行的中间
结果
68. “地球之肾”是( A )
A.湿地B.海洋 C.大气 D.大地
69.光年大约是多少天文单位?(C)
A.一万B.三百 C.六万D.一百万
70.国际通用的星座有( C )个
A.12 B. 35C.88 D.106
71.缓冲技术用于( D )
A.扩充相对地址空间 B.提供主辅存接点 C.提高设备利用率D.提高
主机和设备交换住处的速度
72.月球和地球分别属于那种天体?( D )
A恒星,行星. B.行星,恒星. C.恒星,卫星 . D.卫星,行星
73.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面叙述正确的是(B)
A.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 B.都是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
C.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
76.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基因治疗就是把缺陷基因诱变成正常基因
B.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C.一种基因探针能检测水体中的各种病毒
D.原核基因不能用来进行真核生物的遗传改良
77.下列哪个动物没有声带(C)
A.大象 B.猴子 C.长颈鹿D.熊猫
79. 人的一生大约要喝多少吨水?(C)。
A.60吨 B.70吨C.80吨D.90吨
80.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在第七位的是(C)
A.木星B.土星C.天王星 D.海王星
81.蟋蟀是靠什么鸣出声的( C )
A.腹部伸缩挤压 B.足与草叶的摩擦 C.振翅D.嗓子
82.如果分时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 B ),则响应时间越长。
A.用户数越少B.用户数越多C.内存越少D.内存越多
83.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C )
A.主机 B.显示屏C.软盘D.键盘
84.在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A)
A.金星 B.木星 C.水星 D.火星
85.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 C )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A.0.05 B.0.25 C.0.025D.0.5
86.21世纪被认为是生物的世纪,目前基因芯片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观察病变的细胞,并分析出数种由于基因突变而引起的疾病。下列与基因芯片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利用基因芯片可以进行基因鉴定 B.基因芯片可以检测变异基因
C.基因芯片可以改造变异基因 D.基因芯片技术能识别碱基序列 88.2009年国际天文年的口号是( D )
A.保护夜空B.以天会友 C.从地球到宇宙 D.探索我们的宇宙
89.手机客户身份识别卡英名缩写是( B )
A.VIP B.SIM C.USB D.SVP
90.我国第一台激光器在下列哪座城市诞生?(D)
A.北京 B.哈尔滨 C.沈阳 D.长春
91.所谓( A )是指用户不能直接干预其作业的运行,而事先把对系统的请求用作业操作语言写成一份作业说明书,连同作业的程序和数据一起提交给任务。
A.脱机用户B.普通用户C.联机用户D.系统管理员
92.下列哪一种物理结构只能训序存取?( C )
A.训序文件B.索引文件C.链接文件D.Hash文件
93.在下列天体中,哪个天体在夜空中看上去最暗(B)
A.土星 B.北极星 C.大角星 D.牛郎星
94.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运用的原理包括(D)
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②协调与平衡原理 ③整体性原理 ④工程学原理⑤物种多样性原理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95.以下关于试管婴儿生产技术不存在的是( D )
A.体外受精 B.细胞培养 C.胚胎移植 D.基因重组
96.轮船发出六声短笛,这是表示什么呢?( D )
A、倒退 B、避让 C、转弯D、遇险
97.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我省沿海海域频繁发生赤潮,给渔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与此相反,在同样纬度的太平洋中心区域,藻类等浮游植物却十分稀少,被喻为太平洋中的“戈壁 = 荒漠”。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D )
A .光照强弱不同 B .水温高低不同 C .海水含盐量不同 D .氮、磷等元素的含量不同
98.哈雷彗星每隔76年才光顾地球一次,上次是( B )年。
篇二:简单生活知识问答题
1.鸡蛋应该怎样保存才好?B
A.尖端朝上 B. 大头朝上C.平放
●保存窍门———买回来的鸡蛋一定要放在冰箱里储存,这大家都知道。但放的时候要大头朝上,小头在下,这你就恐怕不知道了吧?这样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黄,也有利于保证蛋品质量。您知道吗,蛋是一种会呼吸的东西。蛋壳上较尖的部分,有一些圆形的小孔,这是空气进出的地方(称为气室),掌管蛋的呼吸作用。所以,如果把鼓起的部分朝下,呼吸作用就会变差,减少其新鲜度。放在冰箱保存时,要把尖端突出的那一边朝下,就像盒装的蛋一样。
如果和鱼类、韭菜、芹菜等气味浓重的食物并放,蛋会吸走这些气味,不管是煮或者煎,气味都不会散去,保存时要特别注意。
2. 冰箱中的鸡蛋拿出来又放进去对鸡蛋有没有影响?A
A.有影响 B.没影响
冰箱中的鸡蛋不可以拿出来又放进去,因为从冰箱中拿出来的鸡蛋,遇到热气,表面就会产生小水滴,杂菌因此会附着在上面
3.鸡蛋的营养很丰富,你觉得我们应该吃哪一部分更好? C
A.蛋黄 B.蛋白C.整个鸡蛋
正确的吃法应该是吃整个鸡蛋,蛋白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而其他营养成分则是蛋黄中含得更多
4.喝茶应该喝怎样温度的茶好?B
A.热茶 B.温茶C.凉茶
喝茶不能太凉及太热,只宜温饮。太凉会导致脾胃虚寒的人群产生腹泻,太热会刺激胃肠,诱发各类疾病
5.老人应该喝什么浓度的茶好?A
A.淡茶 B.浓茶 C不浓不淡
浓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会令人心跳加速,易胸闷、心悸等不适情况,不觉 会使人导致兴奋过茺。因此,老年人及心脏不好的人群都不适合饮浓茶。且浓茶有解药性,会使药物的药效受到影响。老人喝淡茶对身体则有诸多好处: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速,防止血栓形成。另外,淡茶不仅能降血脂,还有解毒和抗衰老的作用
6.老年人什么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合适呢?C
A.早晨 B.中午C.傍晚
清晨是肝脏中含糖量最低时期,老年人若在这段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运动的能源将主要靠脂肪分解供给。根据人体生物钟节律,最佳时间是下午5点钟和接近黄昏的时间。此时,绝大多数人体力、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准确性以及适应能力均处于最佳状态。而且,人体内的糖分也增至最高峰,进行各种健身运动时,不会产生能源代谢紊乱和器官机能运转超负荷的现象。
7.夏季,烈日炎炎,穿衣服比打赤膊热吗?B
A是 B不是C一样热
穿得越少越凉快,赤膊只会让皮肤增加辐射,夏季温度超37℃时,反而会吸收外部热量,因而让夏季赤膊感觉更热
8.走路比站着耗费体力吗?B
A是 B不是C一样
因为,站立时,双腿一直在承受身体的重量,两只脚都不能放松。而走路却是一条腿承受重量时,另一条
则在放松
9. 炒菜前应怎样做最好?A
A把油倒到锅里就开始炒菜 B等到锅里的油冒烟了才倒菜 C先炒菜再倒油
很多人炒菜时喜欢用高温爆炒,习惯于等到锅里的油冒烟了才炒菜,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高温油不但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还会产生一些过氧化物和致癌物质。建议先把锅烧热,再倒油,这时就可以炒菜了,不用等到油冒烟
10. 古人云:“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上醒来,然后做什么?B
A立刻起床 B过几分钟再起C继续睡
早睡可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可舒达阳气。但起床时不宜过猛过急,可适当再赖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筋骨,对预防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
11.夏天洗冷水浴好不好?B
A好 B不好 C一般
冷水浴会让你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12.我们每天要喝多少水最好?B
A七杯水 B八杯水 C九杯水
人体组织中50%-60%是水份。人体需要足够的水份补充,以维持整个生理机能正常。每摄入一卡路里热量的食物就要同时摄入一毫升的水分才能维持体内代谢平衡。一般人每天需要摄入1.5~2升的水量,份量相当于八杯(每杯200毫升左右)。
13. 人们常吃的一些家常菜,其实其搭配是不合理的。下列哪些菜的搭配是不合理的C
A韭菜炒蛋B 糖醋排骨 C小葱拌豆腐
经营养学家研究认为:豆腐含钙,小葱含草酸,二者融合生成草酸钙,不易被人体吸收。这不仅破坏了豆腐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可能在体内形成结石,危害人体健康。
还有土豆烧牛肉:由于土豆和牛肉在被消化时所需的胃酸的浓度不同,就势必延长食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从而引起胃肠消化吸收时间的延长,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
豆浆冲鸡蛋:鸡蛋中的粘液性蛋白会与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从而失去二者应有的营养价值。炒鸡蛋放味精:鸡蛋本身含有许多与味精成分相同的谷氨酸,所以炒鸡蛋时放味精,不仅增加不了鲜味,反而会破坏和掩盖鸡蛋的天然鲜味。
吃肉时喝茶:有的人在吃肉食、海味等高蛋白食物后,不久就喝茶,以为能帮助消化。殊不知,茶叶中的大量鞣的时间。既容易形成便秘,又增加有毒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
14. 湿头发睡觉易引起什么症状?A
A头晕 B眼花C感冒
湿头发睡觉易引起头晕、恶心,北京普仁医院刘锐医生介绍,有晚上睡觉前洗头习惯的人,倘若没有认真地擦干头发,使大量的水分滞留于头皮表面,尤其是冬天夜间气温较低时,直接就上床睡觉,最容易患病。睡到半夜会感到头皮局部有麻木感,伴有绵绵隐痛。次日清晨,更会出现莫名的头痛或头晕现象,严重者还会出现恶心。长此以往,还会引发一种称为“头皮下静脉丛炎”的疾病。
15.突然流鼻血了,要马上采取什么措施?B
A将头向后仰 B往鼻孔放入小棉塞或纸巾 C将头向前倾
多数人鼻子流血是在鼻前部血管发生的。应该怎样帮助流鼻血的人,采取什么措施呢?首先,需要让病人坐下,头部保持笔直,解开衣领和腰带。为了制止鼻子流血,有的人将头向后仰,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血流入咽喉时,人就会做吞咽动作,这样一来,血流反而会加剧。除此以外,经过咽部流入的血可以刺激胃,产生呕吐。从而也可造成流血加剧。血咽下肚,也就不可能准确查出流血量,不利于诊断。
16.炒菜的油锅起火了,应立即C
A用水浇 B开排气扇 C盖上锅盖
用锅盖盖住起火的油锅,使燃烧的油火接触不到空气,因缺氧而立即熄灭;用手边的大块湿抹布盖住起火的油锅,也能起到与锅盖相同的效果;如果厨房里正好有切好的蔬菜或其他生冷食物,可将这些蔬菜或食物沿着锅的边缘倒入锅内,利用蔬菜、食物与油的温度差,使锅里燃烧着的油温度迅速下降,火也会自动熄灭的。也可以关掉天然气总阀门。
17.出现低血糖时,应该B
A躺下休息 B 喝糖水 C吃饭
及时补糖将使低血糖症状完全缓解;而延误治疗则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因此,应强调在低血糖发作的当时,立即给予任何含糖较高的物质
18.急救电话是哪个C
A119 B110 C120
19.如果发现有人脑中风了,怎么办?B
A把患者扶起 B打120 C喊醒患者
发现患者突然发病后切忌慌乱紧张,应保持镇静,切勿为了弄醒患者而大声叫喊或猛烈摇动昏迷者,这样只会使病情迅速恶化。应让患者平卧,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首先,不要急于从地上把患者扶起,最好2~3人同时把患者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动;其次,松开患者衣领,如患者有假牙,应取出假牙,呕吐患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而窒息;第三,如果有抽搐发作,可用筷子或小木条裹上纱布垫在上下牙间,以防咬破舌头;第四,患者出现气急、咽喉部痰鸣等症状时,可用塑料管或橡皮管插入患者咽喉部,从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
20.骨折高发期在哪个季节?C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骨质疏松一般是老年人摔伤骨折的直接原因,但是冬季是骨头最脆弱的季节,因为气温下降,日照时间短,老人户外活动减少,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帮助钙质吸收的活性维生素D转化减少,引起钙吸收不良,加重骨质疏松过程,骨骼强度和刚度下降,肌肉弹性减少,而且衣服穿得多,行动不方便,尤其霜冻天气路面湿滑,老年人也容易摔倒和发生碰撞事故,造成骨折。天冷尤其需要注意,采取各种措施,防止老年人骨折。老年人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经常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促使身体内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协助钙质吸收,以利骨骼成分更新。此外,注意不要吸烟,以防影响钙质吸收。年纪大的老人,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穿鞋需有选择,硬塑料底鞋之类最不适宜。房间地面,尤其是厕所地面要保持干燥,防止积水、结冰。可酌情使用拐杖。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并应及时治疗有关疾病。一旦跌倒,旁人要认真询问,检查有无损伤。如疼痛较重、局部肿胀、有畸形、不能活动者应怀疑有骨折或脱位,宜先就近取材做简单固定,再送医院检查。
.澳大利亚的国宝是什么动物? 袋鼠
鸟类中,谁的尾巴最长? C.日米长尾雉
篇三:健康知识问答题
健康知识问答题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部分。
1、 在您的心目中,健康的含义是什么?
答: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您有何帮助?
答: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 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
答: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4、 劳逸结合每天保持几小时睡眠?
答: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5、 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危害什么?
答: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6、 保健品能不能代替药品使用?
答: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7、 你认为什么时间戒烟是最好的?
答: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
8、环境和健康有什么联系?
答:环境和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9、 成人的正常血压是多少?
答:成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
10、 成人的腋下体温为多少摄氏度?
答:36℃—37℃.
11、 注射时应注意什么?
答: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12、 成人平静呼吸每分钟多少次为正常?
答:平静呼吸16-20次/分。
13、 成人脉搏每分多少次为正常?
答:脉搏60-100次/分。
14、 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是否享有职业保护权利? 答: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权利。
防治
15、 防治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是什么?
答:接种疫苗是防治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16、 肺结核有哪些传播途径?
答: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17、 出现哪些症状应及时检查是否感染肺结核?
答: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8、 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经哪些途径传播?
答: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19、 哪些蚊虫会传播疾病?
答: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20、 癌症重要早期报警信号表现在哪几方面?
答:异常肿块、腔肠出血、体重减轻是癌症早期报警信号。
21、 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急救? 答: 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22、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病残人?
答: 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帮助、不歧视病残人。
23、 发生创伤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时怎样处理?
答: 发生创伤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时,应立即包扎止血。
24、 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权利是不是正确的?
答: 正确。
25、 对骨折伤员能否轻易搬动?
答: 对骨折伤员不应轻易搬动。
26、 我们应不应该重视心理健康?
答: 我们应该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
27、 遇到心理问题应主动干什么?
答:遇到心理问题应主动寻求帮助。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1、 如何保持洗漱卫生?
答: 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洗漱用具
2、 怎样保持口腔卫生?
答: 每天涮牙,饭后漱口。
3、 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看待毒品?
答: 拒绝毒品。
4、 膳食应如何搭配使用?
答: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5、 生病后该怎么办?
答:生病后及时就诊,配合好医生治疗,按照医嘱用药。
6、 膳食应如何用盐?
答: 膳食要清淡用盐。
7、 抗生素是否能滥用?
答: 不滥用抗生素。
8、 应不应该保持正常体重?
答: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9、 如何放臵,使用农药?
答: 安全存放农药,依照说明书使用农药。
10、 健康体检应什么时候一次?
答: 每年做一次健康体检。
11、 冬季取暖注意什么?
答: 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
12、 妇女时孕期至少体检几次?
答: 妇女孕期体检至少5次。
13、 孩子出生后如何喂养?
答: 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6个月合理添加辅食。
14、 生、熟食品如何存放、加工?
答: 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
15、 儿童青少年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可以预防什么?
答: 儿童青少年应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16、 家养犬应接种什么疫苗?
答: 家养犬应接种狂犬病疫苗。
17、 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怎样处理?
答: 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18、 是否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答: 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19、 能不能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答: 不能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20、 饮水应注意什么?
答: 讲究饮水卫生,注意饮水安全。
21、 咳嗽,打喷嚏时应注意什么?
本文来自 好问网(www.haowenwang.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冰箱冷藏冷冻温度多少合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