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4德国人力不足工业用地拨款没有给格子

征兵法案决定你的后备兵员数量。占领别人的土地也可以在当地征兵,但是兵员数量少的可怜。另外部分民族精神也可以增加兵员。步兵战术中人海战术和闪击战都有分支可以增加兵员。总的来说就是切法案,征服人多的地方。简单的方法就是,点你的国旗,领导人下面第一行第一个。

征兵法案决定你的后备兵员数量。占领别人的土地也可以在当地征兵,但是兵员数量少的可怜。另外部分民族精神也可以增加兵员。步兵战术中人海战术和闪击战都有分支可以增加兵员。总的来说就是切法案,征服人多的地方。简单的方法就是,点你的国旗,领导人下面第一行第一个。

征兵法案决定你的后备兵员数量。

占领别人的土地也可以在当地征兵,但是兵员数量少的可怜。

另外部分民族精神也可以增加兵员。

步兵战术中人海战术和闪击战都有分支可以增加兵员。

总的来说就是切法案,征服人多的地方。

《钢铁雄心4》大家玩转补给系统了吗?这可是作战单位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钢铁雄心4补给系统玩法详解,包括普通补给与军港补给等内容解析,想搞明白的同学快跟我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按下F4打开补给模式。

hoi4的补给系统非常简化,由人力和装备组织,补给生产和装备生产是一个概念。

一个补给区的补给上限的来源有二,1为首都,2为当地提供。

州:由N个地区组成,如图中南京上海在内的黄褐线中的地域。

补给区:由1个或N个州组成,由深绿线隔成的地域。

除首都补给区以外,可分成以下两种。

  (1).上一补给节点吞吐量。

  (2).当地基础设施+上一补给节点当地基础设施*0.25。

  (3).首都补给区的基础设施数量。

收入补给点=取(1)(2)(3)之中的最小值。

当地补给上限=当地补给点数+收入补给点数。

当地陆基吞吐=当地基础设施数X1.25。

军港补给区,即补给通过海上输入的补给区

  (1)当地军港吞吐量。

  (2)本土全部补给区之中最大的那个军港吞吐量。

  (3)当地基础设施。

  (4).首都补给区的基础设施数量。

收入=取(1)、(2)、(3)、(4).之中的最小值

当地补给上限=当地补给点数+收入

当地陆基吞吐=当地基础设施数。

军港补给区会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全部地区被盟友的军港补给区和全部地区被自己控制的军港补给区的收入判定一致。

如果军港补给区下面的地区有一部分被盟友控制,这种情况的收入计算设计的比较奇怪,情况太多太复杂这里不讨论了。

系统的判定是这样的:选择空闲吞吐量最大的一条路径走,无视距离远近,所以有时能看到补线给各种奇怪反方向拐弯。

因为是空闲吞吐量,所以当一条补给线吞吐量被前线部队用尽,你就能看到新的一条补给路线出现。

萌新看到这个的时候也许会懵掉。

 新控制边缘省份是直译,按游戏里的作用来翻译的话我认为应该是:

当前你所控制地区占本补给区的政治重要程度(相对于你国家的政治而言),最高为100%。按P社的说法,他们家补给区是以地域和政治情况来分的,系统会动态的决定由哪些州组成。

中国控制下的西康省作为一个补给区,他的新控制边缘省份因子只有50%,中国有青海的核心,对中国来说西康省只占完整的青海-西康补给区的一半,在三马控制下的青海省,新控制边缘省份因子达到100%

三马没有西康省核心,对三马来说,青海省就是一个完整的补给区。

77事变后,如果出统一战线事件,校长继承三马,青海省被校长控制,这时青海省和西康省组成了完整的补给区,校长达成100%新控制边缘省份因子。

这个因子只会本地补给基地的数值。

乘法关系:本地补给基地修正值=完整补给区的本地补给基地数值X新控制边缘省份因子。

完整的青海-西康补给区的本地补给基地数值为2,中国控制下的西康省作为一个补给区,新控制边缘省份因子50%,中国控制下的西康省补给区本地补给基地修正值=2X50%=1。

一句话总结,看当地补给上限就行了,再决定投入多少师,委任ai的话,ai只是偶尔会帮你把师放到超上限。

《钢铁雄心4》游戏中玩家如果想贸易出口那比较复杂,但是出口贸易成功对经济有很大的提升,那么贸易出口要注意哪些问题?今天小编带来《钢铁雄心4》出口资源方案及技巧介绍,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钢铁雄心4》游戏中玩家如果想贸易出口那比较复杂,但是出口贸易成功对经济有很大的提升,那么贸易出口要注意哪些问题?今天小编带来《钢铁雄心4》出口资源方案及技巧介绍,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从上面图中可以看出,你多余的出口资源是会有国家来买的(除非你宣战了其它所有的国家)。

一些紧俏资源如橡胶和石油(轴心国很缺这两种,后期他们还会缺钨),销路完全没有问题,一有空余立马会被德意日买空。感觉最没销路的就是铬金属

如图上,开发贸易的政策buff是有很利的,但是它会强制让你的一部分资源不能使用只能用于出口,举例你钢总产量为100,你的贸易政策为专注出口,那么你只能由50单位的钢可以用

如上图,看起来选更加开放的贸易的政策有利也有弊(可用的资源减少了,但是你工厂产出增加研究速度加快),其实不然。

第一种情况:你资源很多很多,爆工厂都有很多富裕,那么可以自由贸易一路到底

第二种情况:你多余的资源会有其它国家来买,且销路能有60%以上,而且你缺的资源可以完全从其它国家购买到,那么你可以选择开发的贸易政策

第三种情况:你多余的资源会有其它国家来买,且销路能在50%以下,而且你缺的资源可以完全从其它国家购买到,这种情况就看你国家状况而定了,很缺工厂那么就选封闭贸易政策,不怎么缺工厂,那么可以选自由贸易。

第四种情况:你的某项资源如钢,自己有很大的需求量,而且这项资源以及不能从其它国家那里大量购买了,那么你可以调整保守的贸易政策,来满足自己的钢需求

第五情况:你很多项资源都不能满足自己,只能靠大量进口(比如蒙古这种没资源的小国),这种情况下,你无论能不能从国外购买到资源,你也要选自由贸易

假如你有几项资源产出奇多,其它几项资源产出很少,就如拿下东南亚的日本(钢只有200不到,橡胶和钨上千),从性价比来说最好选择自由贸易政策,把橡胶和钨资源流出去给盟友,市场需要很大的,因为你已经垄断了这两项资源。

当然铬资源除外,这个资源真的需求很少

当然,在你的不断扩张下,你的资料比例也会有调整;但是基本上按照上面的原则,按照人力工厂对比,按照各项资源比例对比,按照你的阵营需求,最终来调整你的贸易情况

1美国:除了橡胶,其它资源多的用不完(橡胶可以从英国进口),即使是选择完全自由贸易政策,余下的资源也够自己前中期工厂全力开工用的,后期工厂爆棚了,可能有点不够可以看情况转专注出口。

结论:美国前中期自由贸易,后期可以转专注出口;假如你选有限出口,你的盟友会死的很惨(被活活饿死)

2英国:各项资源也很充裕,有紧俏资源橡胶巨量,即使只剩下20%自己也用不完;贸易政策开始自由贸易,开战后可以视情况转专注出口

3法国:资源略有多余,橡胶刚好够用,石油可以从盟国进口;有段时间有生存危机,缺工厂,而且自己多其它资源不怎么买的出去,所以可以选择保守点的贸易政策

1苏联:人力大国,工产相对缺乏(相对于他庞大的人力),资源基本能够满足自己全力爆工厂的需求,而且有段时间有生存危机,需要爆军队;最重要的是你多余的资源可能没人要(除了共产国际内部的),同盟国的一般跟美英交易了,轴心各国前期会要的你东西,但是中期交战了就不能贸易了。

结论:前期专注贸易,中期跟德国打起来转封闭贸易

总体情况,钢铁铝可以勉强满足阵营国家的基本需要,石油橡胶钨奇缺。所以你只要有紧俏资源就会有人要(除了铬),市场大大的有。

1德国,工厂多需求量大;扩张后,不缺钢铝,缺钨石油橡胶。

它的贸易政策很复杂,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盟友的生存需求

贸易政策一般先专注出口;你可能会有钢和铝多余,接下来看盟友对这两项资源的需求来调整贸易政策;由于石油需要量巨大,对于罗马尼亚最好是拉入阵营,这样你通过贸易购买包下他的所有石油,如果吞下罗马尼亚,你的石油可用产出要受到你的贸易政策影响,不利于调整,

2意大利,除了石油橡胶,其它资源都比较平均,而且不能完全满足自己,可以选有限的贸易等保守政策

3:日本,和走轴心路线的民国,这两国情况差不多,很有意思。

走轴心路线的民国和日本,必然会拿下东南亚和中东,这样就有巨量的橡胶,巨量的钨矿,大量的石油

但是他们的钢和铝产量只有上面3个资源产量的一个零头,比如拿下东南亚的民国钢产量只有250,但是橡胶有1500,钨有800;

这时候你如果选有限的贸易政策,会导致橡胶和钨石油资源的巨大浪费(你自己完全用不掉),而你盟友被活活被饿死,而钢铝产量才多出那么一点点(1百左右);

所以,在你已经阵营中垄断了橡胶和钨资源,而你钢铝自己产出又很低的情况下,你可以选专注出口甚至自由贸易,而钢铝缺口可以向盟友购买,然后你会发现你的民用工厂反而增加了

最后说下铬这个资源,铬要到很后期的装备生产才能大量用掉,所以垄断这种资源价值不大,没有市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铁雄心4德国人力不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