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十景是哪十景的著名景观及特点?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景区内群山高度都不超过400米,环布在西湖的南、西、北三面,其中的吴山和宝石山象两只手臂,一南一北,伸向市区,构成优美的杭城空间轮廓线。景区总面积达49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以湖为主体,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由大量乔灌木组成疏落有致、大小不同的空间;以植物造景为主,辅以亭、台、楼、阁、廊、榭、桥、汀。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因西湖而名。“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2007年5月8日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24日“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杭州市区西面,处于平原、丘陵、湖泊与江海相衔接的地带,三面环山,一面濒临城区,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总面积达49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因西湖而名。

自古以来,“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以湖为主体,由大量乔灌木组成疏落有致、大小不同的空间;以植物造景为主,季相变化丰富,辅以亭、台、楼、阁、廊、榭、桥、汀。环湖四周,绿荫环抱,山色葱茏,画桥烟柳,云树笼纱。逶迤群山之间,林泉秀美,溪涧幽深。园林布局借真山真水、历史文化、神话传说,把山外有山、湖中有湖、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风光点缀得淋漓致。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也比较高,在70%-85%之间。随着冬夏季风逆向转换等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杭州市东部连海、西部连山,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光、热、水的地域分配不均,小气候资源丰富。但因季风在进退持续时间和强度上的不稳定性,常导致气象灾害发生。

西湖周围群山,高度都不超过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内峙外耸,根据岩性差别和山势高低,可分为内、外两圈。外圈有北高峰、天马山、天竺山、五云山等,山体主要由石英砂岩构成,岩性较坚硬,不易风化侵蚀;峰峦挺秀,溪涧纵横,流水清洌,是西湖泉水最多地带。内圈有飞来峰、南高峰、玉皇山、凤凰山、吴山、葛岭、宝石山等,山势较低,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易受水流溶蚀,多洞穴,烟霞、水乐、石屋、紫来、紫云等溶洞。西湖周围群山为天目山余脉,由西向东逶迤蜿蜒,有似龙翔凤翥,前人有诗咏山势为“龙飞凤舞到钱塘”。这些山峰环布在西湖的南、西、北三面,其中的吴山和宝石山象两只手臂,一南一北,伸向市区,构成优美的杭城空间轮廓线。

西湖是个半封闭的静水湖泊,中有绿水,湖山映衬,相得益彰形态。为近于等轴的多边形,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又称“后西湖”或“后湖”)、北里湖(又称“里西湖”)、小南湖(又称“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湖面积最大。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湖区间由桥孔连通,西湖的水面积包括湖中岛屿为6.5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最深处在5米左右,最浅处不到1米,平均水深2.27米。水体容量约为1429万立方米。湖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

自2002年起,杭州市开始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对西湖的生态保护、环境优化、文脉延续、新农村建设等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和整治,连续8次推出“新西湖”。通过西湖疏浚工程和引钱塘江水入湖,西湖水深从1.65米提高到2.5米,水体透明度从50厘米提高到73厘米。

1979年的《西湖鱼类志》中提到,当时朱元鼎调查发现,西湖里有32种鱼;1981年,西湖水域管理处的调查显示,当时西湖里有51种鱼。到了2004年,据各大媒体报道的统计数据,西湖里的鱼只有白鲢、花鲢、鲤鱼、鲫鱼、河鳗等共20多种鱼、虾。

西湖原是一个海湾,由海湾而演化成为一个泻湖,由泻湖而形成一个普通湖泊。西湖原是个天然湖泊,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淹废。西湖是钱唐县境内的一个湖泊,所以称为钱唐湖(从唐朝开始,“钱唐”改为“钱塘”),又因为在它的北部还有一个与它连接的湖泊,水位比它低,称为下湖,故西湖又相应称为上湖。西湖这个名称的获得,则是钱唐县的历史发展与地理位置变迁的结果。自从秦在西湖群山中设置钱唐县以来,历两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县治可能早已迁离山区,逐渐进入平原。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钱唐县治移到凤凰山麓的柳浦,在行政等级上并且升为杭州的州治。

长庆二年(822)为了增加西湖的蓄水量,白居易在石函桥附近即少年宫一带修筑湖堤,比原来的湖岸高出数尺。这里原是上湖和下源的连接之处,西湖水位本来高于下湖,白居易这一筑堤,造成了上下湖水位的更大差距。尽管下湖早已淹废,但这种人为的地形差距,从今少年宫附近西湖湖岸北至少年水电站和东至环城西路这两个方向上,还都明显地存在。白居易在九世纪初期的这一次修筑湖堤,对西湖的发展来说是划时代的,因为从此以后,西湖的性质已经改变,它已经从一个天然湖泊演变成一个人工湖泊了。西湖因白居易的筑堤而改变了湖性,而白居易仍称此湖为钱塘湖。当西湖这个名称流行之时,西湖早已是一个人工湖泊了。

西湖成为人工湖泊后,吴越国时代对西湖的整治。北宋以后,景德四年(1007)的知州王济,不仅疏浚了全湖,并且修建了西湖的闸堰设备。宋仁守时代(1023——1063)的知州郑戬和沈遘,前者动用了上万民工,斥废湖中葑田,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后者在六井之外,添设了一处供水量特大的新井,即后人所称的沈公井。苏轼于熙宁二年(1069)悉心研究西湖水利,探索畅通六井和沈公井的方案。元佑元年(1086)苏轼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州之职,手制订疏浚西湖的方案,向朝廷上了《乞开杭州西湖状》的奏章。奏章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这个名称,说明杭州城市已经整个地建立在西湖以东,西湖之名已经普遍流行了。

源出南宋西湖山水画题名。十景各擅其胜,共同之点为景目位置皆傍近西湖或就在湖中。宋亡入元,西湖十景一度冷落萧条,景目所指景点,或旧迹难觅。明代,十景有所恢复和建树。清康熙38年(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至杭,逐一品题西湖十景,将“两峰插云”改为“双峰插云”;“雷峰落照”(或称“雷峰夕照”)改为“雷峰西照”;“南屏晚钟”改为“南屏晓钟”。“西照”与“晓钟”虽只一字之改,却未被众人接受,因而只在清代有关西湖著作中有这两处更改的景名,以后众人赋诗作词写文,仍沿用初名。康熙帝为十景题字后,浙江地方官吏先后将御笔所书景名,刻石立碑,建亭恭护,至此,十景之名从过去只书上有所记载,成为十景所在景点标志。以后,乾隆皇帝南巡杭州,又就十景各赋诗一首,镌刻于景碑碑石阴面,使西湖十景景名更广为人知,加之宋元明清及近代众多描绘吟咏十景之绘画、诗词、游记、照片,十景被公认为西湖山水的代表。西湖十景除“雷峰夕照”,13年(1924年)倾圮,景观消失,余九景迭经整葺、恢复和扩建,不但面貌焕然一新,内容也更与景名相符。

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1985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

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

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20071020日西博会开幕式晚会上,宣布了三评西湖十景的结果。

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

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2002年起,先后建成西湖南线景区、杨公堤景区、湖滨新景区、梅家坞茶文化村、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两堤三岛景区、龙井茶文化景区、灵隐新景区、吴山新景区、高丽寺、八卦田遗址公园等,重建、修复历史文化景点150多个,环湖公园景点和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西湖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全景重返人间,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向中外游客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互动,坚守与开放兼容的盛世西湖的动人风貌。

公元822年,年过半百的伟大诗人白居易来到美丽的杭州任刺史,在看到西湖山水时,精神为之一振。白居易在杭州的政绩多不胜数,但其中最突出的是疏通六井和筑西湖湖堤。公元824年,白居易三年任满,离开时他为杭州人民留下一湖清水,一道芳堤——白堤,六井清泉,二百首诗。

1071年,西湖又迎来了她历史上的另一位“贵人”——苏东坡。在杭期间,赈灾安民、治理河道。筑就了今天的这道沟通西湖南北的举世闻名的——苏堤。筑堤一条,吟诗千首。

1503年,杭州又迎来了另一位贤太守——杨孟瑛。整整花了五年时间,才说动朝廷重治西湖。1508年3月,恢复西湖旧观。所挖的葑泥,一部分给乡党先贤苏东坡的苏堤,将其填高了二丈,拓宽了五丈三尺,两岸遍植杨柳,苏堤重新恢复了“六桥烟柳”的固有景色。另一部分淤泥,便另筑一堤,与苏堤并驾齐驱,从栖霞岭起,绕丁家山直至南山,杭人感激郡守对西湖山水百姓的一片厚爱,遂呼之为“杨公堤”。

1503年,杭州又迎来了另一位贤太守——杨孟瑛。整整花了五年时间,才说动朝廷重治西湖。1508年3月,恢复西湖旧观。所挖的葑泥,一部分给乡党先贤苏东坡的苏堤,将其填高了二丈,拓宽了五丈三尺,两岸遍植杨柳,苏堤重新恢复了“六桥烟柳”的固有景色。另一部分淤泥,便另筑一堤,与苏堤并驾齐驱,从栖霞岭起,绕丁家山直至南山,杭人感激郡守对西湖山水百姓的一片厚爱,遂呼之为“杨公堤”。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新白娘子传奇》、《白蛇传》、《青蛇》、《秋瑾》、《两宫皇太后》、《梅花三弄之水云间》等影片在杭州西湖取景拍摄。

西湖的来历,有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

西湖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把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

景区100多处各具特色的景点中,更有著名的“西湖十景”和“新西湖十景”以及“三评西湖十景”等。西湖古迹遍布,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还有39处文物保护点和各类专题博物馆点缀其中,为之增色,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1982年西湖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正式被纳入到国家遗产保护体系之中。

1985年被选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2006年西湖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07年西湖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1年6月24日“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前人有诗说:岸上湖中各自奇,山觞水酌两相宜,只言游舫浑如画,身在画中原不知

杭州西湖是中国最著名的湖。它不仅是自然景观中美丽宜人的地方,也是许多传说和典故发生的地方。它可以见证很多让人向往的美丽画面和场景,很多经典值得一看。

据说西湖十景之首是苏堤肖春,但是夏天,曲园的风荷是西湖的龙头,我们先来看看。屈原的《风荷》里的荷花开得怎么样?

传说南宋时,这里有一个官方酿酒作坊,池塘里种了莲子。夏风吹来,酒闻起来沁人心脾,故名“屈原风和”。

走进这个绿色的花园,真的是一幕一幕。在熙熙攘攘的西湖上有这样一个安静优雅的地方真的很令人愉快。

树荫遮天,小径幽静曲折。

蜻蜓低飞,荷叶飞来飞去,还有小鸳鸯在水里游来游去,还有可爱的小松鼠在树干上跳跃。绿叶点缀着粉红色的荷花,在季节里盛开。它们用尽全力以最美的姿态绽放,像一个苗条的少女,在荷叶间随风摇摆。

第二天的荷叶不是绿色的,荷花在阳光下特别鲜红。

曲源风过苏堤,沿鼓山路经平湖秋月,至白蒂。

白蒂的断桥是西湖最受欢迎的地方。笔直的大道在湖中一直延伸到远处,四周是河两岸的荷花和柳树。不知道是因为杭州的夏天太热,还是因为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所以虽然游客很多,但并没有像之前的假期那样熙熙攘攘的景象。

西湖边上随处可见喜欢的长椅,面朝湖,春暖花开,风把荷叶吹得远远的,让人赞叹这美妙的夏日时光。

关于断桥的起源,众说纷纭。最流行的说法之一就是桥两边的融雪速度不一样,正面已经冻融雪,反面还是雪。远远看去,好像桥断了。

刚好是阴天,天空笼罩在昏黄的云层中,增添了一层雾蒙蒙的气氛。据说这就是西湖的真正风情。“有美丽的水和阳光就好,有山有雨就奇怪了。”。西湖就是这样一个融合了人性和美景的无敌存在。

去白蒂的尽头,我有点累,但最可怕的是炎热。看来我真的低估了杭州的暑热!这一刻,我们都蔫了,于是我们打车去西湖世界,准备在哈根达斯喝点冷饮继续生活。

西湖天地是一个休闲区,位于西湖升起的金池边缘。独具特色的园林点缀着小玻璃屋,时尚别致,汇聚了餐饮、零售、文化、娱乐等众多商家,让游客在大自然中享受宁静悠闲的生活。

喝完冷饮,已经中午了。天热了我还是不想玩,就吃午饭吧。发现这里恰好有个“外婆家”,马上决定在这里定下我的午饭。

这家商店位于湖边,藏在一棵绿树中。不难想象正常旅游季排队要多久,但今天只需要两三张桌子。也许天气太热了,人们不能出来。

很快就轮到我们了,一个小女孩从录音音箱里喊道:“* * *,奶奶叫你吃饭。”

晚饭后,我沿着湖边散步,在我放松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邮轮码头。如果我想想,我会去湖中心看三潭的月亮。我们随意登上了船,直奔湖中央的周晓颖。

周晓颖是西湖上的一个中心岛屿。相传,苏东坡曾在湖的深水中修建了三座瓶状石塔,名为三潭。

这就是著名的三潭印月。怎么感觉这三座塔越来越短了?

整个小鹰岛就像“天”这个词。

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园中有园,歌声多变。岛上有各种形状的亭子,都有阴影

西湖的游船通常从任何码头上船,抵达周晓颖。旅游结束后,他们可以乘船,在任何码头下车。我们选择在华钢看鱼,省了一点力气。

华钢观鱼碑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写的。他还在这里写了一首诗:“花家山下花港流水,花中有鱼,花中有花”。

所谓观鱼花港,就是因为这个景区有花,有港,有鱼。感觉西湖十大景点的名字真的很珍贵,多一个字必不可少,少一个字不可能。

大草坪,绿草如茵;在红色的鱼塘边,鱼很开心。这个小公园依山面水,也洋溢着诗情画意。

池塘里没有多少鱼。看来趵突泉乌龙潭的鱼也差不了多少。

湖边还有一座林银辉纪念碑,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制作的。这座纪念碑是用铜做的诗,人物和文字都被掏空了,透过湖和水反映出林银辉的美丽影子。

从华钢出来观鱼,走到苏堤最南端。不远就是雷峰塔。

买票,爬塔。虽然塔高,但是外面有行走电梯,里面有直梯就不错了。排直梯需要一段时间,但不会很久。

雷峰塔是铜制的新塔,具有唐宋江南古建筑的典型风格,远远望去气势恢宏。

爬到塔顶,俯瞰整个西湖,尽收眼底。作为西湖南部的制高点,从远处可以看到碧波荡漾的西湖和湖中央的绿岛。

在塔顶的另一边,你可以远远地看到精子寺。傍晚,南平的晚钟,精子寺清澈悠扬。

游完雷峰塔,已经快傍晚了。据说长桥公园的夕阳最美,我们兴奋地去了。可惜长桥公园正在大范围装修,只能采取小角度。也是看雷烽日落最好的观赏地,但是今天没有日落。

在检查了地图和策略后,我们赶到了第六公园,它在白蒂的对面,也是拍摄日落的好地方。

湖边就一家星巴克,夕阳还没落下。我们要冷静一下,休息一会儿。一楼没有地方,但我们惊讶地发现二楼有个阳台,是个绝佳的看湖拍照的地方。我们在星巴克二楼度过了日落前的闲散时光。

现在是杭州的夜晚。街上有很多夜店、歌手和霓虹灯。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在一起,到处都是烟花。

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和人群,我去湖滨银泰“弄堂”里吃,红烧鸡爪好吃!真的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印象很深刻。

西湖漫游一天,一天的时间真的不够。据说西湖十大景点只有六七个会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杭州西湖十景是哪十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