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笔记本电脑联想i5thinkpad价格:i5-15.6寸-3500-4500元

马上就是火热的9月开学季了,不管是行将步入全新学习阶段的学生,还是已经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毕业生,面对人生新的阶段,一台笔记本往往是首先要添置的数码家当。即使现在各种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了新的主要社交和娱乐平台,笔电也依然是当仁不让的工作和学习中心,不管是各种文档图片的处理,还是调试编译各种程序,笔记本平台相比移动设备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随着手机能干的事情越来越多,人们愿意在笔电上花的钱也越来越少,3000多起步,5000可能就已经是预算的上限,那么的预算范围内如何少花钱买好货,就是我这篇帖子想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了,也顺便给大家聊一聊选购笔记本时要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

其实和其他普通商品一样,除开各种技术细节的话,就只有三个方面要考虑:你有多少钱,你想要什么,以及售后服务

所以下面也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来稍微聊一聊,就算各种参数完全不懂,仔细看完这部分应该也能做到心中至少有数。如果实在不想看,直接跳到后面的具体机型分析推荐也ok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下手买本之前明确自己的预算范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不然很容易就会慢慢的把投入越堆越高。而且不同价位的机器,厂家也有自己不同的定位,虽然一般来说越贵的机器越好,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机器才是最重要的

我一般会把价位分成这么几个不同段位:

3000以下,入门级产品,除非预算特别有限,否则不要考虑

,各大厂家走量的主要区间,只不过这个价位的机器虽然能保证一定的配置,但是各种做工细节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小毛病

,各大厂家中高端产品的起跳区间,这个价位的机器一般来说只要符合自己的需求,都能用的比较舒服

,各大厂家高端产品的价格区间,这个价位的机器相比上一个区间来说大概就会有点一分钱一分货,一块钱两分货的感觉了,提升肯定是有,但是值不值就见仁见智

12000以上,各家旗舰产品的位置,土豪的世界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就是的价位档次,这个区间里想买到完美的机器当然是不可能的,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来做取舍,比如有的机器配置不错电池屏幕不行,有的机器电池屏幕好了配置又不太够,这里就涉及到了我们要聊的第二个方面

你想要什么——用途&配置

预算确定了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用途来选择配置了。当然范围内可以选择的范围并不多,我们就分成几个主要部件分别来讲讲

作为一台电脑的核心,CPU的性能还是很重要的,好在现在牙膏和农企的核战之后,移动平台也基本都是四核起步了,足够完成一般的办公和游戏任务,双核处理器的机器已经不是特别选购了,性能差距还是比较明显

对于5000以内的机器来说,目前主流的配置是Intel的8代低压处理器。8代低压处理器包括i5-以及i7-,都是四核八线程的规格,区别在于是上一代产品,最高睿频分别是3.4/4.0

而新一代的都进一步提升了频率,最高睿频达到了3.9/4.6的水平

但是这里的提升更多只是纸面规格的提升,实际由于不同机型的散热规模限制以及厂家各种功耗温度墙的存在,这四款处理器的性能表现并不会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价位最常见的i5-并不会造成性能上的短板,放心选购即可。当然要注意的是避开7代以前的处理器以及8代i3

农企AMD这边的移动平台相比牙膏来说还是不成气候,低压的APU倒是可以和8代低压i5/i7打个五五开,也是办公本的好选择,老一代的u已经逐步退出市场,新的u产品也都是可以选购的,性能和牙膏那边的不会有本质上的区别,另外要注意锐龙3有两款型号,3300u是四核的可以买,3200u是双核的最好避开

和CPU基本能达到主流性能不同,这个价位的显卡配置还是有些薄弱的,最高也就只能配置MX150/250这样型号的独显,个人觉得属于性能不上不下,比较鸡肋的产品,不过貌似也有存在的道理,因为可以搞定一些核显玩不转的中型游戏,3A大作关掉一些特效也勉强能玩,适合那些不想特意高价购买游戏本却有一定游戏需求的用户

具体型号来说,最低端的是MX110,官网性能规格仅能达到远古时代核显HD4400的1.5倍

高端型号则是MX150和其升级版MX250了,其中MX150能达到HD620的4倍性能

从性能上看,采用MX110的产品直接就可以放弃了,性能比目前的UHD620强不了太多不说,还浪费电池续航。起步至少也要是MX130/230这一档,不过性能仍然偏弱就是,最好还是一步到位选择MX150/250的产品

总之,办公学习为主,买核显本本,要玩一点点游戏,才买独显本本

感觉经过手机厂家这么多年不遗余力的靠RAM/ROM容量来定价的洗礼,广大用户对于内存和硬盘容量的意识应该是足够了。但是笔记本平台在选择内存和硬盘容量的时候,还需要考虑一个扩展性的问题,以及固态和机械的区别

先说说硬盘,目前的价格已经大幅降低,来到了一个非常舒适的价位,即使是512g甚至是1t这样的大容量固态硬盘的价位也都很合理了

所以任何在现在还提供120/128g固态配置的机器都可以直接不考虑了,毕竟即使能拆机自行升级,也不是每个用户都有那个技术。纯粹办公用途的话,256g应该是暂时够用,如果还有游戏用途的话256就有些捉襟见肘,毕竟现在一个3a大作几十g容量轻轻松松。好在目前固态降价的大潮下,即使是5000以内价位的机器也都能做到256起步,不少还是直接512g的,不至于说买回来发现不够用

再来说说内存,和固态硬盘一样,目前内存的价格也来到了相对低位。现在买笔记本,8g起步应该是必须的了,除了容量,还要考虑是否可扩展,以及是否双通道。和硬盘好歹会有一个M2接口可以更换不同,好多笔记本,尤其是轻薄本的内存是直接焊在主板上的,而且不提供可自行升级的内存槽,所以购买前还是要做好功课,最好能找到内部拆解图来观察是否可自行升级更换内存。之所以要确认是否有内存插槽可供升级,除了容量之外,组成双通道也是很重要的,毕竟内存带宽翻倍,运行大型程序时会有更好的性能表现,不管对于办公用户还是游戏用户来说都很有价值。至于频率,笔记本平台倒不用特别考虑,毕竟绝大部分笔记本平台都无法提供内存超频的功能,目前主流的频率基本都还是这样,尽量选择2666的产品,能高一点是一点

配置最好是8g内存+256固态起步的配置,另外尽量选择有完整双内存插槽和双硬盘位可自行升级的机器,无论是组建双通道还是升级容量都更加自由

同样感谢手机厂商的宣传,让大众对于屏幕素质的好坏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简单来说,笔记本屏幕需要考虑这么几个方面:尺寸/分辨率,色域和刷新率

先来说说尺寸/分辨率的问题。在重量可接受范围内,屏幕当然是越大越好,但是一般来讲办公本常见尺寸都是13/14寸,而游戏本常见尺寸是15/17寸。而且屏幕越大意味着机器内部空间越大,能更好的解决散热问题,所以尽量往大了选没毛病,但同时也要注意一下分辨率。最近几年稍微好了点,祖传分辨率的产品感觉没那么多了,但是依然存在,注意一定不要选。无论什么屏幕尺寸,的fullHD分辨率起步都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使用笔记本时眼睛和屏幕的距离是有限的,所以哪怕是13寸的fullHD屏,适应一段时间之后也不会觉得字特别小,而且哪怕一直无法适应,也可以用系统自带的缩放功能来调节。至于2k和4k的屏幕,5000以内价位的产品几乎没有采用,这里也不做特别讨论

再来说说色域,目前很多厂家都喜欢用NTSC色域来宣传,而不是sRGB,所以一般来说可以看到厂家在说屏幕的时候会说是45%或者72%色域,其中45%的NTSC大概对应60-70%左右的sRGB色域,而72%的NTSC大概对应90-100%的sRGB。无论是办公还是游戏用途,都不是特别推荐45%的屏幕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颜色不艳丽,加上大部分用户没有校色设备,实际呈现的显示质量肯定是不尽人意的。然而5000以下价位的机器用45色域的屏幕才是常态,所以我下面会特别把采用72色域屏幕的型号单拉出来,方便对显示质量有要求的值友选择

最后来说说刷新率,不过这个指标只是对游戏玩家特别重要。一般的液晶屏刷新率一般在60Hz,也就是一秒钟最多显示60帧画面,而常见的电竞屏一般都要有120Hz/144Hz甚至更高的刷新率,也就是一秒钟能显示120/144帧的画面,这样一来画面的移动会变得更加顺滑,对于射击游戏的玩家来说也就更容易瞄准了

然而遗憾的是,这种高刷新率的屏幕只会在中高端游戏本上出现,5000以内的本本基本是无缘得见的

至于屏幕的面板种类和调光方式个人觉得不用太纠结,毕竟色域能保证100%sRGB比纠结TN还是IPS更实际,而调光再好,不如每隔一小时休息一下眼睛来的更健康

接口/续航/散热/重量

除了上面几个直观的硬配置之外,接口/续航/散热/重量这几个软配置也是需要考量的地方。不管对于什么用户来说,接口越多越好,续航越长越好,散热越强越好,重量越轻越好

具体来讲,接口方面至少要保证2个标准USB以上的配置,这样一来能同时满足外接鼠标和U盘的需求,至于雷电和typeC,则根据个人需求来选择。显示接口也很重要,因为ppt演示也是很多笔电用户很主要的一个需求,所以至少要保证有HDMI,这样的话HDMI接口的演示设备可以直插,而VGA可以靠转接来实现。另外读卡器也最好有,而且需要考虑到底是TF还是SD,并随之来调整自己的存储卡解决方案,目前来说还是用TF卡+SD卡套泛用性更强,两种读卡器配置都能使用

续航方面,至少要能保证4-5小时的实际使用时间,这样一来即使是出差没电源的极端环境下也能保证大半天的工作能力。目前5000以内的机器,电池容量一般在50Wh左右,降低一点亮度和处理器频率都还是可以达到这个使用时间的,至于广告里标注的10小时续航什么的,看看就好别当真

散热没什么好说的,毕竟个人用户在这方面也没什么太多能做的,只能购买前多看看拆解评测来看看机器的散热水平了,这个价位的机器几乎就不可能有让人无可挑剔的散热表现,只能矮子里面挑高个了。记住热管越多越好,风扇越多越好就行了

重量的话,最好选择旅行重量2kg以下,甚至1.5kg以下的产品,基本上裸机重量控制在1.5kg以内,100g200g这样的重量差距远比你要想的更明显,尤其是通勤需求比较多的用户,预算范围内越轻越好

预算配置都说的差不多了,接下来说说售后吧,毕竟事先功课做得再好,也架不住机器因为种种原因这样那样的挂掉,这个时候保修售后的好坏甚至能直接影响到情绪和生活质量

因为售后便捷程度以及物流时效安全性的关系,我还是更推荐京东入手笔记本,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售后到底是由京东提供还是厂家提供,一般来说还是选择京东提供售后的产品会更放心一些

如果从其他渠道入手的话,最好还是选择大厂,相对来说能提供更加靠谱的售后服务。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前三名,戴尔,惠普和联想,应该都还行。其中戴尔和联想的售后我是亲身体验过的,戴尔是上门服务,联想是自己送去售后点,总的来说体验都还不错,戴尔当场就解决问题,联想是送修不过速度也就是两三天,还算比较快。惠普作为三大厂之一,想来也差不到哪里去。不过如果选择的是小众品牌,就只能自求多福了,比如gram虽然是一款不错的机器,但LG的售后是出了名的弱,不在京东买的话简直就是挑战自己的运气

除开售后质量的考量,提前弄清楚厂家的售后要求也是很有必要的,包括保修是否需要发票,以及是否可以自行拆机升级等等

了解品牌产品序列很重要

俗话说的好,离开产品序列只谈品牌,不是蠢就是坏。举个例子,很多小白会觉得ThinkPad笔记本很牛逼,然而ThinkPad本身也是分为E,X,T等产品线的,比如说E系的定位就是入门级,如果硬要把一款E系本本吹的神乎其神,姑且不说别的品牌,自己T系大哥的脸要放哪里?

所以与其笼统的说哪些品牌值得买,不如把常见品牌的产品序列梳理一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家看完这部分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用途来挑选最适合的本本了,不管是的预算还是更多,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在京东上以价格范围筛选产品,可以得到下面这些品牌,这部分主要要就聊一聊这些品牌旗下所属的主要产品序列,其中联想和ThinkPad放在一起说,神舟和炫龙放在一起说

首先我们来看看戴尔吧,毕竟傲娇君的第一台本本就是latitude D630,第一次嘛,总是有些特别的感情

戴尔的笔记本产品线其实按家用和商用这两条分支划分的非常清楚

家用这边,从低端到高端目前有inspiron,G,XPS和外星人这四条,最后那个vostro其实是商用本那边的。其中Inspiron是最泛用的一条产品线,从轻薄本到入门游戏本都涵盖。G系是最近新开的一条游戏本产品线,和外星人形成了游戏本的高低互补。XPS最初始的定位是高端影音本,目前也是高端家用,偏轻薄的定位

商用方面,从低到高分别是vostro,latitude和precision,当然inspiron和XPS的某些机型也能办公用。其中vostro定位是注重成本的中小企业用户,latitude是中高定位的大中型企业用户产品,而precision则是定位

具体到每个系列里,有时还会按照数字大小来分类,一般是分成3,5,7三种,数字越大越好

比如家用这边的inspiron里,从高到低分成了7000,5000和3000系列,从起价就可以看出来定位

G系也是一样,定位从低到高分成了G3,G5和G7

XPS没有定位高低区别,只是按照尺寸分成了13版和15版

外星人类似,也是按照屏幕尺寸来分,目前11和13的产品线貌似已经被砍掉,只留下了15和17。其中15/17定位正常,m15和m17则定位轻薄,另外还有一个单独的area-51m采用了处理器,属于最高端的定位,硬刚蓝天那些台式处理器的准系统

除了这四条传统家用产品线之外,也推荐了一款vostro5000系列作家用之选

商用系列这边的情况类似,vostro系列分为了3000和5000系


历史悠久的latitude系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除了按数字定位的3000,5000,7000三个系列之外,还额外提供了野外作业用的全坚固系列以及二合一产品

另外和家用那边推荐了vostro类似,戴尔官网也推荐了一些inspiron和xps的产品线作为商用的选择

这么梳理一遍之后怎么买戴尔本本就很清楚了:

要求不高的入门级用户直接在inspiron或者vostro系列里选,这也是档能买到的主要产品序列

预算稍微充裕一些的用户可以在latitude/XPS/G这三个系列里选

至于不差钱的用户,precision和外星人是你们的归宿

虽然经历过散热门那段时间(好像暴露了年龄)之后对惠普一直是冷淡的声望,但作为三大电脑厂之一还是让人无法忽视,所以戴尔之后就来梳理梳理惠普

从国内官网来看,和戴尔类似,惠普也把笔电产品线按家用,商用和游戏做了区分,只是加了星系列和zhan系列之后让人有些混乱,更不用说pavilion里还分出来一个光影精灵

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参考一下国外官网来确定一下各个系类的定位。工作当然是首推elitebook

工作站干活就是zbook

日常多面手则是envy

看完这些图,基本上就能对惠普的产品序列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了

家用这边,虽然pavilion分支出了星系列和光影精灵,但依然是家用本的入门序列,只是针对不同用途做了进一步的细化,envy和spectre则是类似于XPS的高端家用定位

商用这边对照国外官网来看会更清晰一些,essential是入门定位,probook稍微强一点,elitebook更强一些,zbook则是旗舰

对应国内的叫法,HP达人就是essential入门级,zhan系列对应的应该是probook,elitebook和zbook则和国外叫法一致。比对戴尔那边的办公序列,HP达人和zhan系列应该对位的是vostro入门办公本,elitebook对位的latitude中高端办公本,zbook则和precision对位主打移动工作站

游戏本这边没什么好说的,纯正的只有omen暗影精灵系列,之后的光影精灵本质上是属于pavilion序列的

一般预算的用户从pavilion和zhan系列里挑,这俩就是惠普在档走量的主力

作为众所周知的美国企业,联想对于笔记本产品线的划分和之前自己手机有得一比,弄得很混乱

家用这边,游戏本系列是拯救者,其他分成了小新,yoga和ideapad三个分支,另外还有二合一的miix系列

ThinkPad这边倒是基本没怎么变过,除了多出来的S和E系,其他X系主打轻薄,T/R系主打移动办公,都和原来没什么变化,之前W工作站系列则被P系列所取代

有意思的是官网上的办公电脑分类下,笔记本只剩下了TP的X/T/E三个系列,外加一个扬天

如果没有变形本或者二合一需求的话,一般家庭用户选择联想也就只能买买小新系列了

剩下的就是TP系列,X/T/P这些中高端序列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最好还是选择海淘,价格上会比较实惠。低端走量的E系从E480开始其实内部设计做工已经可以让人接受了,所以一定要国内买TP而且预算又有限的的话,不如老老实实买E系

同样作为反攻笔记本市场的手机厂家,华为和把性价比刻在骨髓里的小米不同,还是志在利润更高的中高端市场的。和手机分为华为和荣耀两大产品线一样,笔记本也分为中高端的华为和平价走量的荣耀两个子系列

从目前的产品线来看,华为这边是matebook系列,目前在推的包括13和14系列,加上高端的X pro,以及偏二合一的E系

下面这三款都是比较老的产品了

华为笔记本和其他厂家产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屏幕,或者说matebook一系的屏幕素质都比较高,除了2k和3k这样的高分辨率之外,3:2比例的屏幕也算得上是matebook的一大特色,相比同尺寸16:9屏幕能得到更大的实际显示面积,非常适合办公用途

从网上能找到的拆机图来看,内部的做工布局也是拥有中等偏上的表现

总的来说,因为屏幕独树一帜的关系,华为的matebook算得上特色很鲜明的一条产品线,新出的13和14的价格也开始逐渐亲民,当然X pro作为旗舰,价格还是高高在上的。如果你比较看重屏幕素质,相信matebook不会让你失望

相比之下,荣耀的笔记本产品线就比较简单了,只有magicbook

在这个价格区间,大概只有matebook系的入门产品和magicbook可供选择了

作为桌面板卡巨头的华硕,除了ROG游戏本之外,笔记本市场感觉没有特别大的知名度。仔细看了下产品线也是混乱的可以

普通笔电这边分出来了好多系列,但实际主推的也就主打轻薄的灵耀,以及屌丝ROG定位的飞行堡垒

然后不知道出于什么想法,还单独推出了adol这么一个系列的笔记本

ROG这边这些年倒也是细分出了超神,冰刃,枪神和魔霸这四个系列。区分包括散热性能,整机重量和屏幕刷新率等几个方面,当然,还有价格

从实际价位来看,adol的定位最低,主打的应该是年轻用户,配色也比较丰富

往上一点是灵耀,碰到活动的话价格能做到4500附近的样子,说实话感觉和adol定位有点重合

剩下的游戏本不管是飞行堡垒还是正牌ROG都有点超预算,这里也不做展开了

微软旗下的surface系列产品作为第一方硬件,性能表现和特色都是可圈可点,但同样有价格偏高的毛病

笔电这边有4个分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surface系列的拆解升级都比较困难,尤其是surface pro,如果预算有限只能购买低配版本的话,日后可能会留下遗憾

具体来说,整条产品线里,有传统笔电的laptop分支

也有平板为主的二合一pro分支

和相对全能的book分支

总而言之,如果不差钱的话,surface系列其实还挺好的。当然的预算里大概也只能买买pro的前代产品和go系列了

记得十年前满大街还挺多acer的,最近是真的不怎么能看到了。但是作为老牌笔电厂家,acer的产品线还是很齐全的,去官网看了一下感觉还挺热闹

从历史来讲,acer的家用本可以分成swift和aspire两个序列,其中前者主打轻薄便携,后者则是泛用系列

另外随着游戏本大潮,也推出了predator系列游戏本,还有个低配的暗影骑士。和惠普正经omen游戏本配合pavilion的光影精灵的玩法很类似

不过从产品本身来说缺少自己的特色,除非对品牌有感情,不然其他可替代的选择太多了

颇有点手机市场被华为后来居上的感觉,小米系笔记本取得成功也比华为要早,但是现在越来越有些泯然众人的感觉

整个产品序列很好懂,15和15pro是主打全能办公,12/13air主打轻薄便携,游戏本就是打游戏咯,新出的红米本更像是填补14寸尺寸空白,配置和设计都是乏善可陈,没有什么自己的特点

自己之前也用用过一段时间的15pro,感觉就是中规中矩,配置虽然还ok,但是做工细节上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而且网上对于品控和售后的负面评价也不少

目前的配置和价格折算下来,性价比也不是特别出色,和其他家产品比起来也缺少特色,买倒是能买,却没有什么非买不可的理由

三星笔电在国内应该是小众中的小众了,不过既然筛选品牌的时候出现了就稍微提一提

三星的产品线分类方法很简单粗暴,也特别好懂,就看型号的第一个数字就好了,越大越牛逼

最早前是分为2,3,5,9这从低到高的四条线

不过最近好像砍掉了最低端的2系,只剩下了低端3系,中端5系和高端9系这三条产品线

笔电产品的中文名叫做星耀,另外还有个星耀pen对应的是suface book类产品

从9系产品的内部做工来看,高端产品还是不错的

不过具体到这个价位里,能买到的就只有3系和5系的产品了,不是特别建议购入,因为没看到特别出彩的地方,屏幕边框也很宽

很长一段时间里,提到神舟就是性价比的代名词,不过随着目前笔电走量主战场来到了5000以下的价位,各大传统笔电厂都拿出了注重性价比的机型,这种环境下,神舟的性价比优势已经不像之前那么明显了,甚至还自己开了一个更加低价更加性价比的小马甲——炫龙

具体到产品线上来,神舟目前分成四条,游戏本定位的超级战神和战神,和一般综合本定位的优雅和精盾

不过要注意的是目前战神系列也不都是清一色的采用蓝天模具了,购买之前还是得多做做功课看看到底采用的什么模具,以及内部拆机结构等等

小马甲炫龙这边的系列就很混乱了,从各种产品名称上就能看出来,买的时候更要多个心眼,查查具体型号使用的模具,同样最好能看看拆机图,判断内部做工如何

上面已经把选购本本需要了解的硬件知识和一些主流厂商的产品线梳理了一遍,认真的值友读完后已经已经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本本了

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傲娇君这里也按价格高低帮大家挑出了几款看着还不错的本本,供大家参考

这个价位的产品就不要想太多,能保证4核cpu+8g内存+256g固态的配置就行,至少性能上能满足一般的工作娱乐需求,至于要不要独显,则取决于游戏需求的大小。除此之外,就不要奢求这个价位的本本会有很好的屏幕和重量续航表现了,成本决定了这不可能

首先我们可以看看小米新推出的红米笔记本,配置上是i5-6g,重量控制在了1.5kg,一块46Wh的电池虽然容量不大,办公凑合凑合四五小时应该还是有的

核显款的京东价格在3799

内部拆机图可以在网上找到,只能说符合这个价位的水准吧。单热管单风扇照顾4核cpu和独显怎么看也是不够的,内存板载无法升级,固态M2插槽也只有一根,几乎没有扩展性可言,看着风扇旁边空出来的那么一大块空间就让人很无语

接口方面有3个标准usb和一个HDMI,没有读卡器算是一个短板,对于有需求的用户来说就很不方便了

总的来说红米这两款本本在4000以内的价位来看还算可以,核显独显差价只有200的情况下还是买独显版本吧,万一想玩点游戏啥的还是能比核显给力很多的

再来可以看看荣耀的magicbook,4000以内只能买到农企APU的型号,Intel型号都要超过4000了

和同样3999的红米笔记本比较,荣耀多了指纹识别,电池也更大了些,另外配合自己手机还有触碰传输功能,感觉上就比红米笔记本更值得购买

网上同样能搜到拆机图,第一眼的感觉就是比貌似公模的红米本要紧凑了很多,至少没有什么浪费的空间,扩展性上虽然半斤八两没什么区别,但是双热管的散热系统还是比红米的单热管看着舒服多了,而且热管到风扇之间的长度也短了很多,弯折角度也更小,意味着magicbook的散热肯定是比红米本要好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APU平台的cpu和显卡性能还是比八代低压i5+MX250要稍稍低一些。如果不在意这一点的话,magicbook的2019新款比起红米本还是要值得买的多

宏碁ACER在4000以下档位也有两款机器可以选择,同属于swift系列,一款采用APU平台

    宏碁(Acer)蜂鸟窄边框金属轻薄本商务办公学生14英寸笔记本电脑SF314(RGPCIeSSDIPS)星光银3699元京东去购买

这两款对比之前的小米和荣耀,最大的优势在于配备了512g的大容量固态,比如256g来还是可以用的更加随心所欲一些,其他方面的配置则差不太多

惠普这边也有新版战66的APU版本可以选择,plus会员价格同样是3999

    惠普(HP)战66AMD升级版14英寸轻薄笔记本电脑(锐龙RGPCIeSSDWin10一年上门)银色4499元京东去购买

虽然旧版战66的模具很奇葩,但是新版战66具备了双内存槽和双硬盘位的可扩展性,还是比较香的。而且和ACER的两款一样,都配备了512g的大容量固态。如果更看重硬盘空间的话,512固态的这三款可能更加值得购买

最后来看看两款小众品牌的机器,分别是机械革命的S1 pro

其中S1 pro相比前代采用微星模具的S1来说有较大改动,模具整个换掉了,不过根据网上拆机图来看依然保留了双热管双风扇的散热配置

单内存槽,但是提供了一个2.5硬盘位可扩展

整体来说,拥有i5+8g+512g+MX250的硬件配置,内部做工尚可,S1 pro还是4000元以下可以买的机器之一,虽然屏幕从之前S1的72色域降级到了45色域,不过4000以下的机器大家都半斤八两,受限于成本,倒也不能说是短板缺点

再来看看神舟的K670D,虽然现在神舟已经在大规模用蓝天之外的模具了,不过这一款依然是采用桌面CPU的蓝天NB50系模具,从网上的拆机图来看,四热管双风扇的散热还是很靠谱,可扩展性也是十分强,不仅仅有双内存槽,而且还提供了两个M2固态硬盘位和一个2.5硬盘位,更何况CPU也可以更换成台式平台更强悍的型号

而且即使不做硬件升级,本身的桌面奔腾CPU+GTX1050独显+8g+512g的配置也已经足以称霸4000以下笔记本市场了。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蓝天傻大黑粗风格的重型模具和大塑料外壳带来的重量和外观上的短板,个人感觉倒是比较适合有相对多时间打游戏的学生用户,社会人还真不是特别推荐选购

相比成本都砸到核心配件上的4000以下档,这一档虽然只高出了1000的预算,但是可以在保证硬件性能的前提下,提升屏幕素质和做工,进而优化整体的使用体验。所以对于预算在这个价位的朋友,就不要再去选择45色域屏幕的产品了,对自己的眼睛好一点,买一台72色域屏幕的本本吧。我这里列出来的也都是采用高色域屏幕的产品

首先是我本命——戴尔的一款vostro5390

虽然现在价格是5499,但618价格是4999,刚好卡线。和3999档同样的i5+8g+512g+MX250的硬件配置。但是屏幕升级到72色域,重量也很nice,才1.18kg,加上电源的旅行重量也能控制在1.5kg这个舒适范围内。而且虽然隶属戴尔的入门办公本序列,外观也不是特别的傻大黑粗。除了硬件扩展性几乎没有之外,算得上没有特别短板的机器

再来是惠普的两台,新版战66的Intel平台版,虽然目前价格是5000+,但618时同样是4999

以及外观更年轻的星系列核显版本

两台本本都采用了72色域的屏幕,硬件配置也都维持在i5+8g水准,区别在于战66二代是14寸,而且搭载了MX250独显和512g固态,星13则是纯核显+256固态的配置。从性能上看无疑时战66二代更加强悍一些,但是星13胜在尺寸和便携,以及更年轻的外观设计,适合有相关需求的值友们选购

接下来是缺席了4000以下档的联想,一共有三款本本值得关注

首先是家用序列的小新air

其次是办公序列的两款扬天,新出的威6

其中小新air和威6很类似,重量都在1.3kg左右,小新稍微轻一点点,硬件也都是i5+8g+512g+MX250的配置,同样采用72色域的屏幕。然而考虑到小新air的价格在618过后已经升到了5000+,与其等待活动价格,还是直接入手目前售价4699的威6更省心一些

而老款的V730虽然看上去配置过时,但7代标压i5的性能和目前8代低压i5在伯仲之间,搭载的1050ti核显却能实实在在的能打翻MX250,所以有更高显卡性能要求的朋友选择这款会更合适一些。不过要注意的是这款本本的重量已经来到了2kg的水平,有通勤需求的朋友最好注意一下重量问题

之前4000以下档提到的S1 pro和K670D,在档都有比较类似配置的屏幕色域升级版,分别是机械革命S1

这两者的配置和之前提到的S1 pro和K670D都非常类似,不过多花1000块换来一款更好的屏幕是否值得还需要用户自己拿捏

其中S1相比S1 pro来说,核心部件都是上一代的,i7-8550实际表现和新的i5-8265差不多,而MX150要比MX250慢一点点

而雷神911相比K670D来说,都采用了可升级的台式CPU,不过911是17寸机型,体积重量上都要更大一些,同样只适合打游戏较多而没有通勤需求的用户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档价位中很特殊的一台本本, 华为matebook13

和手机采取华为荣耀双品牌高低配类似,笔记本里也是matebook和magicbook的高低配。metebook作为高于magicbook的产品序列,哪怕硬件配置一样,内部看不见的各种细节设计也肯定是有差距的

之所以说这台matebook13特殊,是因为这台本本几乎可以说提供了这个价位里最好的屏幕素质,72色域的2K屏幕,配合3:2的屏幕比例,堪称办公神器。但屏幕素质的上升,必然伴随着其他成本的压缩,所以这台本本的基础硬件配置只是8代低压i3以及核显而已,内存硬盘也只是8+256的水准,而不是这一档机器常见的8+512。总的来说,这台本本是特色非常鲜明的一款产品,非常适合追求做工以及显示质量而不是特别在意绝对性能的用户

随着两档价位的单品梳理点评完毕,这次的开学季笔电选购指南攻略就结束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我们下次搞机再见,泄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想i5thinkpad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