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电动车冲电电线发硬怎么办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 ),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为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杜绝居民私拉电线、室内充电的问题,近日,兴运嘉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紧跟居民需求,经过多次走访,并与利嘉商圈协调沟通,在小区入口处,增设5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并对路面进行硬化后正常投入使用。

小区增设充电桩后,可满足30辆电动自行车同时充电,解决了电动自行车充电难的问题,同时建立了电动车充电客服微信群,对居民进行电动车充电使用培训,同时对费用进行公示,做到公开、透明、热情、高效,让居民可以放心使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2018年5月29日,因夜间在房内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导致火灾,一租户被行政拘留15日,房东被处18300元罚款及停租3个月,同时小区物业被罚1万元。由电动车充电引发火情开出针对物业单位的万元罚单,这是深圳首例。

         消防安全管理是物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当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问题成为“顽疾”,许多物业单位都急破了头——电动车推入室内充电、私拉电线、占据消防通道等行为屡禁不止,火灾隐患处处存在。

       “用智能守护安全,物业尽管轻松管理、清楚获取收益”——云鸟能源,为解决安全充电问题而诞生,作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智能充电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它走进全国上万个社区,获得众多物业单位的信赖。

        防范火灾,先从硬件设施上着手:规划出停车区域,引进云鸟能源智能充电桩,将电动车统一存放与充电成为许多物业单位的共识。

        云鸟能源通过“物联网+充电桩”的技术创新,向社区管理提供充电设施设备技术规范、消防设施设备解决方案和消防预警解决方案。它不负众望,仅2019年充电达300万次,始终保持“零事故、零伤害”的记录。

        这得益于“硬件+软件”的全方位技术保障,采用高性能阻燃材料,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设备充满自断电,具有电流自动控制、电池检测、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及露天防水等强大功能。

        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大范围的应用离不开其周到的推广方式,云鸟能源早在设备设计之初便考虑到安装的便利性,不像其他充电桩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安装,相反只要当地电工依据说明书与操作指南,按照步骤连接设备主机电源线及插座电线就能使用。安装后,设备依靠物联网技术,收集大数据信息,并将数据同步到云端,实现设备远程操控以及在线升级,大大节省人力物力。

        如今多个小区内都配备着云鸟充电设备,杜绝了乱停乱放、私拉电线、将电瓶车运到楼上等降低物业品质的操作,“车辆间距、充电设施都非常整齐,原本杂乱的停车区域显得更加美观了!”不少物业发出同样的赞叹。

       除了提供智能化的硬件设备,云鸟能源还帮助物业单位进一步完善运营管理体系,保障服务水平。

       传统管理办法,让人叫苦不迭:譬如投币式充电设备,需要在每个站点派专人查收账单、收币对账等,且投币箱没有保障措施,易被撬开偷走,发生故障时只能由专人到现场维护;再如刷卡式设备,虽省去收、管硬币的麻烦,但对账依旧需要耗费不少人力物力。

云鸟充电智能化管理平台

        反观云鸟能源公司,运用互联网的运营思维,解决种种管理弊端,提升效率,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我们选择云鸟充电有两个原因,一是支付方式没有限制,二是统一的智能化后台管理。”成都合德物业某代表说道。

        在付款方式上,云鸟能源顺应移动支付大趋势,主打扫码充电;照顾年纪较大的用户,保留刷卡支付功能,并配备显示屏,增强人机互动体验。

        在管理过程中,自主开发智能化的管理平台,物业单位输入账号密码后便能查看名下充电站基本信息、订单数据、设备上线离线等实时状态的业务数据,达到数据化监督,出现问题直接在后台监测并反馈,不必次次到现场解决。

        在对账形式上,云鸟充电实行网络自动结算,做到“实时分账”,建立起清晰账单信息,物业单位只需用手机轻松登录后台,就能明白获取收益情况。

       上述这一切都依赖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云鸟能源自研通信模块技术,实现4G联网,通信速度更快、信号更稳定,突破行业内网络受限难题。更快的运营效率,更优的管理服务,更直接的收益信息,云鸟充电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大众初步感受到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成果。

电动车环保轻巧,是繁忙城市交通中便捷的出行工具,备受市民青睐,但与此同时,电动车违规停放、私拉电线充电等问题也十分突出,尤其在一些老旧小区,乱象更加严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春节期间,广安城南一小区电瓶车燃烧引发火灾,再次敲响了安全警钟。

一名网友在天下广安APP爆料平台留言称:“凉亭江景小区电瓶车着火,希望能引起重视,最好是地方能立法规范这一现象!”2月16日,记者针对该事件进行了走访。

现场:10余辆电动车被烧毁

当天,记者在凉亭江景小区了解到,燃烧事件的地点正是该小区规划的电动车充电棚,由于事故原因仍在调查,目前现场仍处于封锁状态,被烧毁后的电动车架子仍堆放在此。记者看到,该小区设有两个车棚,共4个充电桩、40余个插座,目前仅1个充电桩、10余个插座能正常使用。

“自从规范了电动车充电的地方,就几乎没有人用插板从家里接电,在楼下给车充电,也没人推电动车上楼。”业主王女士说,近年来电动车燃烧爆炸的新闻层出不穷,大家对于“私拉电线、电动车上楼”十分警觉。

记者从该小区物业管理处了解到,整个小区目前入住的住户有1000余户,2月7日发生的火灾造成10余辆正在充电的电动车被烧毁,未造成人员伤亡。

“平时我们在小区入口处设有小喇叭循环播放关于电动车安全的内容。”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充电桩是去年安装的,安装后使用率非常高,近一年来,通过物业大规模排查、劝导,加之业主自身安全意识较高,有效规范了电动车停放及充电安全。

广安区浓洄街道柑子园社区党委书记龙治林表示,接下来将在社区范围内以微信群发、书面宣传、挂横幅等方式加大电动车充电安全的宣传力度,并派社区工作人员不定时到门岗巡查和检查,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走访:老旧小区电动车乱象突出

凉亭江景小区在规范停车充电的情况下,仍发生了电动车燃烧事件。那么,广安其他小区情况如何?记者随即走访了广安主城区部分老旧小区。

在广安御景华庭小区,电动车并没有集中停放点,该小区楼道、人行道、机动车位随处可见电动车的身影。“电动车把车位霸占了,晚上如果有小汽车想停放可能都没位置。”业主陈女士称,该小区不仅没有电动车集中停放点,也没有集中充电区域,在夜间,居住在低层的业主私拉电线给自家电动车充电是常见的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思源小区内,虽设有车棚和充电桩,但由于该小区住户较多,没有物业管理,大多数业主仍然选择将电动车停放在楼道。“白天还好点,到了晚上6点以后,从屋里拉插板出来给电动车充电的很多,小孩子进进出出碰到插板发生意外怎么办?”业主苏女士担忧地说,尽管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到小区巡视、劝导,但效果不佳。

新规:楼内停放电动车要罚款

明知危险存在却仍冒险为之,殊不知一时大意,就可能导致悲剧发生。记者从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2021年以来,全市共发生摩托车类火灾9起,电动助力车类火灾44起。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对生命财产的直接威胁。警钟长鸣,规范电动车辆停放充电等问题、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火灾防控,已刻不容缓。

从2021年8月1日起,据《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措施:老旧小区改造持续进行

“希望我们小区能尽快安装智能充电桩,规划非机动车棚。”居住在春天花园小区的业主刘女士期盼能尽快改造自己居住的小区,合理规范电动车停放及充电等问题,拥有一个安全、整洁的居住环境。

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广安区已完成改造的5个老旧小区包括平安小区、水务局家属院、北辰街道办事处家属院、翠屏文明大院、工行家属院,打造了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环境整洁、管理有序的人居环境。“十四五”期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共368个,涉及36000余户。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等电动车,逐步成为群众出行代步的重要工具,保有量迅猛增长。然而,多数人往往只看到平日里的方便,却忽略了背后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贪图一时方便,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市民在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的同时,各监管部门应各尽其责,做好电动车停放、充电的源头管理、规范管理、日常巡视,防患于未“燃”,在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更应保障群众的安全感。(广安日报记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动汽车充电电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