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喜充共享充电宝小白拿多少台合适?

共享充电宝的概念出现不到七年,行业里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浮出水面。

如果把 2014 年 10 月来电科技做出的首台共享充电设备作为这个行业的起点,共享充电宝的出现甚至在 " 共享经济 " 这个名词走红之前。随着共享单车在 2016 年左右的爆火," 三电一兽 " 们也顺利搭上共享经济的金字招牌,在一年后年纷纷拿到第一笔融资,霸占大街小巷。

平行来看,这六年半是中国移动智能设备软硬件生态迅速成型的时期。期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也总体增加 2.3 亿人,4G 替代 3G,《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与抖音快手等杀能耗、杀时间的产品相继问世。Mob 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0 年人均手机使用时长逼近 6 小时。手机电池持续扩容,但仍然无法赶上需求。

两头相会,共享充电宝眼下已经很少再被人说成是泡沫,而演变成了刚需。我们对充电宝的需求,更甚横在家和地铁站之间的那辆黄色单车。

虽然这些共享充电宝公司以及行业内一直强调它作为一款互联网产品的科技底色,但对于用户来说,选择的标准其实很简单—— " 有电,离我近,容易借还 "。满足这些需求背后并不需要太多科技。

小电创始人兼 CEO 唐永波此前也公开表示,先触及 400 万 POI 和拿到 10 亿美金融资额的那个竞争者将成为行业老大。在此次怪兽充电的招股书中显示,其 POI(点位)达到 66.4 万个,以这样的预期来说,行业竞争胜负未出。

无论是解决用户端核心需求的方法,还是各公司盯着的指标,共享充电宝这生意本质上仍是一个地推生意。

一个直观的例子是,在各大招聘平台的共享充电宝公司页面下,无一例外的都以地推销售岗位占据绝大多数比例,业务内容则以客户拓展和铺设维护为主。

目前在某一线城市担任怪兽充电业务拓展经理的李成向品玩表示,怪兽充电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地推人员数量在 8000 人左右,并且仍然在急速扩张。

" 公司可能在上半年就要完成上市,现在这个阶段需要把数据做上去,所以地推方面仍然非常缺人。"

李成透露了更多关于地推的细节指标。在其所在的地区范围内,每个地推员工基本要保证每天新签一家商户,一个月完成 20 单以上的底线要求。而在提成方面主要分成两部分,一是在公司拿到的四成流水(六成归商户)中可以分到 12-18 个点的流水分成;二是固定的新签商户奖励提成,商户按其本身规模和人流量又被划定为 40、60 或者 100 元奖励不等。

怪兽充电的地推员工实行新签与维护一体的模式,即员工把一个商户签下来,这个点位日后的充电宝补充或者维修工作都有他负责。这就意味着对应的商户的流水就一直在其名下,员工每天都能拿到流水分成。这种非常直接的激励机制刺激着地推员工不断去开发更多新商户和优质商户,而提成方面公司不设上限。曾有业绩突出的员工一个月新签了 70 多家商户。

" 这个岗位纯看自己能力,你如果有能力去谈下来医院或者学校这样的大商户,一天(总流水)就能跑一两千。"

而另一位三线城市的怪兽充电销售人员则向品玩表示,在其所在区域,每日的新签指标是两家。

以 " 三电一兽 " 为首的共享充电宝在一二线城市的竞争已经看不到增量空间。一方面充电宝企业一直在增加商户的流水分成比例以换来进店机会,另一方面一些客流量较大的场所给共享充电宝设置的 " 入场费 " 在提高。近期频频传出租金上涨和分场景定价的负面消息也显示出其拓新成本越来越大。

所以,最理想的情况是,一二线城市人群在被培养出使用习惯后成为 " 韭菜 "。但问题是,共享充电宝目前来看仍然无法成为镰刀。一些商店主此前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共享充电宝租金涨价后 " 租用的人明显少了 ",不少用户也重新开始随身携带充电宝。

以此来看,共享充电宝未来的想象空间并不丰富,在无法从老用户身上薅到更多羊毛的情况下,谋求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就仍然回到新店的地推上,于是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将是未来重心,相关地区的地推人员将会负担更重的业绩压力。

但下沉市场又与一线城市不同。虽然下沉市场有更多空白,但商铺密集程度和客流量的下降也会导致共享充电宝使用效率变低,设备安置成本升高。此次怪兽充电招股书中显示,2020 年其净利润为 7540 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54.86%。2.7% 的净利率相比 2019 年的 8.2% 也下滑明显。哪怕将疫情以及自身抬价的两方影响考虑在内,这样的下滑依然指向业务增长的逐渐乏力。

李成还透露了近期的另外一项变动。怪兽充电近半年开始针对地推人员有一项提成增量奖励措施,即如果本月拿到的提成多于上月,增加的部分将以 2 倍形式发放,新员工的前四个月则是 2.6 倍。这意味着员工只要比上个月多开一家新店,就可以拿到至少三家新店的提成奖励。" 你跑个二十家店,总能谈成一个吧 "。

这无疑是纳斯达克敲钟前夕,怪兽充电给地推团队打得的又一管鸡血。

像唐永波所说,共享充电宝的生命线就在于 POI 和及时拿到热钱进一步给 POI 的增长续费。对于怪兽充电来说,尽快上市拿到计划中的三亿美元非常重要。这除了上面提到的共享充电宝行业自身的压力,也来自新进入的更大的怪兽——美团。

相比 " 三电 ",去年重新加入竞争的美团是更危险的敌人。

招股书中显示,怪兽充电以 34.4% 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成为 2020 年中国最大的共享充电运营商。但同时,怪兽充电 2020 年 28.09 亿人民币的总营收中,租赁收入为 27.12 亿人民币,占比高达 96.5%,收入来源非常单一。

目前看来,更多时候共享充电宝企业们更像是一位积极出现在各种热闹场合,但却不与场景本身发生关联的 " 旁听生 ",而这也是其现阶段入驻时面临入场费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而在 POI 和融资之外,美团显然在 " 商家粘性 " 上优势明显。

在收购大众点评并在与饿了么的竞争中确立领先后,美团由此成为本地生活消费最重要的参考平台,用户端的成功自然让商家也陷入 " 被动 ",处于美团的阴影之下。据 " 投资界 " 报道,美团共享充电宝项目在去年年中已经开始疯狂地推,新成立的美团共享充电宝事业部已经有一两千人,深度依赖美团体系获客的商户则 " 不敢不用 ",市面上 " 美团充电 " 字样的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

位于三里屯的一家餐厅向品玩透露,去年开始,其店内共享充电宝先是从小电替换成了怪兽充电,而到去年年底,美团的地推已经多次上门来商谈共享充电宝进店,给出的条件包括在大众点评上给予曝光度和点击量方面的 " 好处 "。对于商户来说,接纳或拒绝美团的共享充电宝是一种不进则退的选择,而 " 三电一兽 " 的市场版图面临被美团步步侵蚀的危险。

现在的时间节点,对于怪兽充电来说更像是一个 " 趁人没来齐之前多吃两口热乎饭 " 的微妙阶段,晚一步上市都可能错过其自身价值的最高点。而品玩还从怪兽充电内部了解到,公司的下一个新业务将是一款与充电宝毫无关联的白酒产品,主攻年轻人,定位与江小白类似。去年年底不少内部员工已经参与了这款白酒的试喝。

一个共享充电宝公司,在刚抢到领先身位时就分心做起了白酒?这其中的转折看似古怪。但其实也很明显——这些都是依赖渠道的生意,当前期的投入都是在围绕地推展开,白酒可能确实能把这些高投入换回的渠道资源 " 再利用 " 起来。而这也再次提醒着人们共享充电宝这门生意的 " 地推 " 本质。

  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8日电(赵佳然)近日,不少消费者发现,许多共享充电宝品牌都出现了涨价情况,甚至部分门店涨到了8元/小时,让用户们大跌眼镜。

  除共享充电宝外,摩拜、小蓝车等共享单车品牌也已纷纷涨价,与曾经提供各项优惠、抢占市场的情况大相径庭。共享经济的全面涨价是偶然还是必然?若消费者不买账,涨价是否会成一招错棋?

  “借几次充电宝的钱比买一个还贵”

  不知从何时起,印象中“1元1小时”的共享充电宝悄悄涨了价。

  据消费者反映,顺电、怪兽充电等品牌已有部分机柜价格涨至2.5元/30分钟,即每小时5元。央视财经报道称,有商家表示共享充电宝目前最高收费标准已达到每小时8元,主要集中在景区、口岸等人流量大、地段好的区域;而定价为每小时1元的机柜已是少数。

  对共享充电宝大幅提价的情况,部分消费者表示难以接受。“如果价格普遍涨到5元甚至8元,借一次可能就得花几十元,多借几次比买充电宝还要贵,得不偿失。”消费者常小姐表示,她最近购买了便携式充电宝随身携带,已尽量不使用共享充电宝。

  近日,中新经纬客户端走访了位于北京王府井商圈的多个共享充电宝门店,包括街电、小电、来电、怪兽充电等品牌。据了解,大部分共享充电宝每小时价格在2-3元左右。此外,共享充电宝机柜上并未标注使用价格,消费者只有在扫码后才可得知当前机柜的收费标准。在客流量相对较大的晚餐时间段,许多共享充电宝机柜前并无人问津。

  来电科技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称,共享充电宝价格由综合因素影响,一般根据运维难度和成本来衡量。

  谈及部分门店价格上涨的情况,该人员表示,共享充电宝并不是一刀切式的全场景提价,也没有清晰的提价轮次,但从总体上看,行业收费标准的确比之前略有提高。提价往往由多方原因综合导致,比如商家要求调高定价以获取更高的分成收入,更重要的原因还包括渠道运营成本的持续抬高。

  “共享充电宝的租借费用,相比之下依然属于小额支付,但手机没电却是急需,所以在合理范围内调整价格,用户基本都是可以接受的。”上述工作人员称。

  街电相关工作人员向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目前街电共享充电宝每小时价格大多在2元以内。“今年年初,共享充电宝企业已经从1元调整到了2元的价格体系。就街电而言,价格是根据市场状况保持平衡与稳定的,未来不会发生短时间价格大幅增长或者下降的状况。”

  “1元1小时”的共享经济时代已成过往

  除了共享充电宝外,身处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也经历了一波涨价。

  今年上半年起,摩拜、小蓝车、哈罗等品牌先后调整了在部分地区的收费标准。以北京地区为例,小蓝单车起步价从1元/30分钟上涨为1元/15分钟,超出时长后为0.5元/15分钟。摩拜单车起步价调整为1元/15分钟,时长费调整为0.5元/15分钟。哈啰单车的新的计费规则也为1元/15分钟。有网友算了一笔账,每小时骑行最高将花4元钱,成本超过坐公交车。

  与此同时,有消费者反映,部分地区共享单车的坏损概率不降反增。北京市民李小姐表示,她最近在通勤时经常碰到坏车或功能不完整的单车,比起价格,她更关心车辆的质量保障。“现在找到一辆没毛病又好骑的车都像捡到宝一样。有时候连续找到好几辆车都是不能骑的,太耽误时间了。如果能及时处理坏车,保证质量,涨几块钱是可以接受的。”

  在中新经纬官网微博发起的投票“共享单车贵过公交车,你还会骑吗”中,选择“不会”的网友占比最高,为36.6%,其次为“视情况而定”,占比32.2%。

  对于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齐涨价,“1元1小时”时代一去不复返的现状,消费者们表现出了不同态度。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中,有网友认为,企业需要收益才能长久运营,涨价可以理解;也有网友指出,这类共享用品并非刚需,在性价比过低时就会被代替。

  瑾怡要努力成为你的光 :之前觉得方便便宜,所以不带充电宝也不担心没电。现在价格都在飙升,那我宁可买个小的充电宝了,现在充电宝款式多,价格也不高。

  雪靓的小白:曾经依赖共享的,现在涨价太凶,用不起了。

  第一象印:肉眼可见的涨价,很多时候因为热门地点没有还充电宝的地方,为了还要找很久不说,还费钱。

  胖鸽纸先森:共享提供了快捷、便易和廉价,这还不够?还要享受免费才开心?

  吕俊byr:人家不盈利,哪里来钱给你继续提供服务?

  涨价的下一步,是盈利还是“凉凉”?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中显示,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交易规模29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1.6%;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7.6亿人,参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500万人,同比增长7.1%。与此同时,2018年共享经济领域直接融资规模约1490亿元,同比下降23.2%。报告指出,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后,生活服务领域共享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

  有业内观点认为,共享经济正在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而此时的涨价潮反映出共享经济正在走出“价格战”的初级阶段。至于消费者是否接受涨价,则取决于共享企业的服务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只盯紧涨价而在服务上没有提升标准,也许反而会“凉凉”下去。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目前共享经济已经进入到相对理性、成熟的阶段,行业格局趋于稳定。

  对于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企业目前的提价趋势,李晓华指出,涨价属于必然过程。“目前商家的提价,或许也是在试探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建立自己的调节机制。如果使用的人数大幅下降,商家或再度调整价格。如果价格制定得过高,或有新企业入局,以较低价格进行竞争。”

  李晓华指出,未来共享经济或将形成更加动态、具有差异化的定价趋势。“如同网约车在高峰期、节假日的价格会实时调整一样,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也可以根据供需关系决定具体价格。比如重大节日期间,商场、餐厅客流量剧增,使用充电宝的人数增加,那么共享充电宝的实时价格就可以随之上调;反之,工作日等需求较少的时段,价格也可下降。”(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捡了个共享充电宝能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