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哈萨克斯坦首都飞多久

北京时间1月5日18时12分消息:

哈萨克斯坦首都进入紧急状态 管制措施将持续至19日

据哈萨克斯坦总统网站当地时间1月5日发布的消息,按照总统托卡耶夫5日签署的法令,首都努尔苏丹进入紧急状态。这是继曼格斯套州、阿拉木图市和阿拉木图州之后第四个进入紧急状态的地区。

努尔苏丹与其他已经进入紧急状态的地区一样,相关限制和管制措施由1月5日持续至1月19日0时。在此期间人员和车辆通行将受到限制,每日23时至次日7时将执行宵禁。

北京时间1月5日17时38分消息:

哈萨克斯坦多地发生抗议者冲击政府设施事件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当地时间1月5日报道,当天15时左右,抗议者冲进哈萨克斯坦西部城市阿克托别市政府大楼。

△抗议者冲入阿克托别市政府大楼

另外,在北部城市科斯塔奈和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数十名抗议者分别聚集在两地市政府附近,试图冲击政府机构。

北京时间1月5日17时11分消息:

抗议者冲入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政府 现场传出枪声

国际文传电讯社当地时间1月5日报道称,抗议者已经冲击进入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政府。该通讯社记者称现场传出枪声。

此外,在抗议者冲击下,阿拉木图市政府和检察院均出现火情。

北京时间1月5日17时2分消息: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政府遭千余名抗议者冲击

当地时间1月5日,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发生非法集会。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当天13时30分左右,1000余名抗议者开始冲击阿拉木图市政府。警方正采用声光弹等驱散抗议者。

报道称,事件已导致阿拉木图市政府大楼部分门窗受损。

北京时间1月5日14时48分消息: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进入紧急状态

据哈萨克斯坦总统网站当地时间1月5日发布的消息,哈总统托卡耶夫5日签署总统令,宣布位于本国东南部地区的阿拉木图州进入紧急状态。

北京时间1月5日13时40分消息:

哈萨克斯坦内务部:已拘捕200余名非法集会期间违反公共秩序者

当地时间1月5日,哈萨克斯坦内务部新闻局发布消息称,在最大城市阿拉木图等地,共有超过200人因在非法集会期间违反公共秩序被拘捕。相关部门已就13起针对行政人员的暴力行径和袭击政府设施的行为立案并开展调查。

消息指出,在阿拉木图和奇姆肯特等南部城市4日发生非法集会和抗议活动。尽管地方行政机构和检察机关发出警告,希望民众不要听信挑衅和煽动言论,但仍发生了集会和抗议者封锁道路、堵塞交通、打砸商铺以及冲击政府办公场所等事件,执法人员也受到攻击。

目前,系列事件导致95名内务部人员受伤,37辆公务车辆受损。内务部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北京时间1月5日13时35分消息:

哈萨克斯坦政府出台多项措施稳定物价

当地时间1月5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主持召开了社会经济问题会议。会议通过了多项旨在稳定物价的措施。

据哈总统网站发布的消息,托卡耶夫在会上表示,现阶段国家行政部门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是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政府部门将对粮食产品以及液化气、汽油、柴油等进行为期180天的价格调控。

托卡耶夫还要求加快天然气系统改革,尽快完成在曼吉斯套州建设液化气厂的任务,同时将液化气交易进入电子贸易平台和股市的时间推迟一年。

另外,托卡耶夫责成相关部门成立“为了哈萨克斯坦人民”社会基金,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解决与儿童相关的社会问题。

托卡耶夫还表示,自5日凌晨在阿拉木图和曼吉斯套州实施紧急状态后,两地局势保持稳定。

北京时间1月5日6时3分消息:

哈萨克斯坦两地区公布紧急状态细节 将禁止一切群体活动

据俄新社报道,哈萨克斯坦曼格斯套州和阿拉木图市紧急状态期间将禁止一切集会、娱乐、体育等群体活动,法人单位不得停止经营。同时禁止销售武器弹药、爆炸物等特种物资,对药品、麻醉品和酒精制品等物资的销售进行特殊监管。暂时收缴个人和单位持有的武器弹药及爆炸物等特种物资,加强对人员证件、随身物品以及交通工具的检查。限制人员和车辆出行,对进出阿拉木图市的交通进行管制。每天23时至次日7时执行宵禁。

北京时间1月5日5时18分消息:

哈萨克斯坦总统宣布该国两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根据哈萨克斯坦总统官网当地时间1月5日凌晨发布的消息,由于局势恶化,为了确保公共安全,恢复法律和秩序,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总统托卡耶夫宣布曼格斯套州和阿拉木图市自1月5日凌晨1时30分进入紧急状态,至1月19日0时结束。

另据俄新社报道,阿拉木图市紧急状态期间将禁止举办任何大型活动,并于每日23时至次日7时执行宵禁,同时将对市内和进出城市的交通进行限制。

哈总统托卡耶夫5日凌晨在全国电视讲话中呼吁民众保持理智,谨慎行事,不要因为国内外的挑衅和煽动参与非法集会。

北京时间1月5日5时2分消息: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爆发反对液化天然气涨价的抗议活动

据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警方发布的消息,当地时间5日凌晨1时许,阿拉木图发生非法集会者烧毁警车以及打砸商店橱窗企图抢劫的行为。警方已采取相应措施,驱散集会者。

近日来,由于液化天然气价格上涨,哈萨克斯坦多地接连爆发数起抗议活动。

北京时间1月5日4时12分消息:

哈萨克斯坦多地因液化天然气涨价爆发抗议 哈总统呼吁民众保持理智

自2022年1月1日起,哈萨克斯坦曼格斯套州液化天然气价格由每升60坚戈(约合人民币0.88元)提高到120坚戈(约合人民币1.47元到1.68元),价格上涨引发当地民众不满,包括该州首府阿克套和阿拉木图在内的多地爆发抗议示威活动。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

当地时间1月5日凌晨,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发表电视讲话,呼吁民众保持理智,不要听信意图破坏社会稳定和团结的挑衅及煽动言论。托卡耶夫还劝告年轻人,不要自毁前程。他强调,违法者将受到惩罚,同时政府与抗议者间需要开展对话。

托卡耶夫指示成立政府特别调查委员会,就价格上涨事件展开调查。3日,曼格斯套州政府宣布,液化天然气价格降至85坚戈至90坚戈(约合人民币1.25元至1.32元)每升。4日当天,根据该州当局与抗议者谈判的结果,液化天然气价格降至50坚戈(0.735元)每升。

托卡耶夫将在5日主持召开有关哈萨克斯坦经济形势的会议,将考虑民众在经济方面的要求。同时,他还表示,已经决定将曼格斯套州液化天然气价格降至50坚戈每升。

尽管诉求得到满足,抗议示威者仍要求与总统托卡耶夫对话,并提出更多诉求。目前,抗议示威活动已经蔓延到哈萨克斯坦多个城市,包括阿拉木图和首都努尔苏丹。

央视新闻:据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18日,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局长谢尔盖·纳雷什金表示,据俄罗斯所掌握到的信息,美国及其盟友正企图大规模抹黑北京冬奥会,美国国务院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新意,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前他们也是用了类似的各种方式来抹黑。纳雷什金认为,美国“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没有任何意义,这也是违背奥运精神的行为,体育与政治应该分开。

1.中国以外国家和地区新冠肺炎确诊逾331,660,152例

截图仅涵盖累计确诊前十的国家

2.美媒统计:出任总统一年,拜登超1/4时间待在特拉华州老家

环球网:据美国《纽约邮报》17日报道,该媒体最新统计显示,美国总统拜登入主白宫一年来,有超1/4的时间(至少101天、占比约28%)待在特拉华州的老家。报道称,该数据发布时,正值美国民众对这位总统较少公开露面进行抱怨之际;此外,拜登在特拉华州处理公务、但拒绝公开“访客记录”,也让一些民众感到不满,认为这是对其所承诺透明度的“嘲弄”。

3.民主党投票权法案遇阻,特朗普为白人叫屈

环球时报:美国17日迎来第27个马丁·路德·金日,包括总统拜登在内,成千上万人以参加志愿服务纪念这名美国民权运动先驱。美媒称,民主党力推的“投票权法案”在美国参议院遇阻,加上一段时间以来美国社会“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和日益严重的种族矛盾,转过年来美国不得不在严重民意撕裂中迎来马丁·路德·金日。

4.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新冠检测呈阳性,12日曾与拜登接触

央视新闻:根据参谋长联席会议发言人戴夫·巴特勒(Dave Butler)的声明,米利目前症状轻微,并已开始进行自我隔离。巴特勒表示,米利已经完全接种新冠疫苗并接种了加强针,而他最近一次与总统拜登接触是在1月12日雷蒙德·奥德耶诺(Raymond Odierno)将军的葬礼上。

5.美媒警惕:退伍老兵越来越受到美国本土极端组织青睐!

环球时报:美国“国会山骚乱”因惊现退伍军人身影,引发美国各界高度忧虑。近日,美国国会方面承认,活跃于美国本土的极端组织特别青睐退伍老兵,并试图利用他们的军事技能展开不法活动。

6.美财政部长:对非裔等有色人种而言,美国经济从未公平过

海外网:当地时间17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纪念马丁·路德·金的活动上发表讲话,谈到了仍潜伏在美国经济中的系统性不平等,并直言对非裔等有色人种而言,美国经济从未公平过。

7.美国地铁推人案嫌犯姐姐:他患精神病20多年 不该被放出来

海外网:当地时间15日,美国一名40岁的华裔女子在纽约等地铁时,突遭61岁的流浪汉西蒙·马绍尔推下站台撞车身亡。事发后,西蒙先是逃离现场,然后向警方自首,目前被控谋杀罪。谈到此次的案件,西蒙的姐姐乔塞特告诉媒体,她的弟弟患上精神病已经超过20年了,他本就不应该被放出来,也不应该可以自由地现身街头。

8.德国外长:如果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行动,将付出“高昂代价”

观察者网:英国路透社1月17日消息,正在乌克兰访问的德国外交部长阿娜蕾娜·贝尔伯克表示,德国希望通过外交手段与俄罗斯解决因乌克兰危机造成的紧张关系。但她同时又声称,如果俄罗斯真的对乌克兰发动进攻,那么将会“付出代价”。

9.俄外长:乌克兰是美国手中的牵线木偶

观察者网: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月18日消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乌克兰是美国手中的牵线木偶,华盛顿有能力迫使基辅遵守明斯克协议。在结束与克罗地亚外长的会谈后拉夫罗夫说:“目前,乌克兰受美国控制,这点毫无疑问。”

10.俄总统新闻秘书:普京访华正筹备中,中方高度重视卫生安全保障问题

观察者网:综合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1月17日,在回答记者提出的,有关奥密克戎毒株疫情是否会影响普京的访华计划的问题时,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中国之行正在准备中,中国朋友高度重视卫生安全保障问题,俄罗斯方面已准备好根据疫情发展情况灵活处理。

11.不嫌气?乌克兰将接收一批美国装备:阿富汗前官员“外逃专机”

环球网:据美国“防务博客”网站1月17日报道,作为美国军事援助的一部分,乌克兰武装部队预计将收到包括5架米 - 17V5和1架米-8MTV在内的“新”直升机。据美媒爆料,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的这6架直升机此前隶属于阿富汗空军。第一批直升机预计将于2022年春天抵达乌克兰。

12.加媒:加拿大派特种部队到乌克兰,掩护外交人员在战时撤离

观察者网:据加拿大“环球新闻”电视台1月17日报道,由于北约和俄罗斯的紧张关系升级,加拿大已派特种部队到乌克兰。加媒报道称,部署该部队是北约为阻止俄军入侵所做出努力的一部分,这支部队的任务是帮助制定计划,以便加拿大外交人员在俄军入侵时撤离。

13.新西兰国防军航拍汤加:全境被火山灰覆盖

观察者网:汤加海域连续海底火山喷发已致3人死亡,汤加各岛受到火山灰和海啸冲击,损失惨重。新西兰国防军拍摄的照片显示,这个太平洋岛国已被火山灰覆盖。汤加由大大小小170多座岛屿组成,长期有人居住的约30多座。

14.澳迎来疫情“最致命一天”,10余万私立医护“充公”救急

观察者网:当地时间1月18日,堪称是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经历的“最致命一天”,全国范围内报告了77例死亡病例,创下疫情以来的新高。为此,澳大利亚卫生部长格雷格·亨特(Greg Hunt)表示,联邦政府正启动2020年年初的一项私立医院协议,将私立卫生系统中的10万余名卫生工作者和5.7万名护士,转移至公立卫生系统提供服务,以缓解医疗劳动力的紧张局面。

15.沙特主导多国联军对胡塞武装发起报复袭击 已致11人死亡

海外网:据法新社18日报道,目击者和医疗人员称,沙特主导的多国联军对也门胡塞武装控制下的首都萨那展开报复性空袭,造成11人死亡。

16.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必须查明本次骚乱活动组织者

央视新闻:18日,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自该国1月大规模骚乱事件以来首次向该国人民发表讲话。他表示,1月事件震惊整个哈萨克斯坦,这次有组织的骚乱和袭击行动目的就是为了破坏国家的完整和基础。这次事件表明,对待独立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珍视。本次悲剧事件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教训。找到本次骚乱的组织者非常重要,调查将会给出答案。

17.印尼通过迁都法案,新首都名为“Nusantara”

观察者网:据新加坡亚洲新闻网(CNA)、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月18日,印度尼西亚国会通过法案,确定将迁都至婆罗洲东加里曼丹省。此前,印尼国家发展规划部长17日宣布,新首都已定名为“Nusantara”。

18.韩媒:日本富士山喷火口增加近6倍 何时喷发都不足为奇

海外网:汤加火山喷发后,有韩媒报道称,近期调查表明,日本富士山喷火口的数量增加近6倍。该媒体还援引日本专家的说法,称沉默了300年的日本富士山,无论何时喷发都不足为奇。

19.以安倍丑闻为题材的影视剧热播,日媒:安倍夫妇肯定脸都青了

环球网:以安倍晋三“森友学园”渎职案为题材的影视剧《新闻记者》13日在流媒体“Netflix”上开播,随即受到日本观众的强烈关注,17日、18日连续两天在日本综合TOP10榜单上登顶。看到这部与现实中“森友”案如出一辙的叙事作品,有网民在网络上喊话安倍写“观后感”,日本《日刊现代》18日刊文评论称:“看到这个作品人气飞速飙升,安倍夫妇肯定脸都青了。”

20.朝鲜试射两枚导弹后,日本首相把“加强防御”列为首要任务

环球网:据美国广播公司(ABC)17日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周一对国会表示,抗击疫情和加强防御是日本政府的首要任务。岸田文雄在讲话中还谈到了他所说的“日益严峻和复杂”的地区局势。“我决心保护人民的生命和日常生活的安全。”他说。日本首相还称,朝鲜反复试射弹道导弹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不应忽视其在导弹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

21.日本单日新增新冠确诊32197例,破历史纪录

观察者网: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消息,截至当地时间1月18日18时10分,日本当日新增新冠病毒确诊病例达到32197例。这是自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以来,日本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超过3万例,创下最高纪录。此前日增最高纪录为2021年8月20日的25992例。

22.莫迪危险了?印度情报机构收到警报:“共和日”可能发生恐怖袭击

环球时报:据“今日印度”网站18日报道,印度情报机构收到了警报,称该国“共和日”当天可能会发生恐怖袭击,印度总理莫迪和其他政要的生命将会受到威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萨克斯坦多少人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