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然的能答下想找个办理日本移民的机构,北京哪里有?

资讯标题:石家庄十大美国留学中介机构排行榜

石家庄美国留学是石家庄美国留学培训学校的重点项目,石家庄市知名的美国留学培训机构,教育培训知名品牌,石家庄美国留学培训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欢迎你的加入。

石家庄美国留学培训学校分布石家庄市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新华区,井陉矿区,裕华区,中山东路,辛集市,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鹿泉市,井陉县,正定县,栾城县,行唐县,灵寿县,高邑县,深泽县,赞皇县,无极县,平山县,元氏县,赵县等地,是石家庄市极具影响力的美国留学培训机构。

石家庄美国留学培训学校目前拥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6个海外分支机构和国内北京、天津、石家庄、合肥、武汉、郑州、济南等多家直营分公司,形成了完整的品牌布局和体系,帮助众多莘莘学子及广大客户实现出国梦想。

预约渠道增加,费用降低

美国签证官真正在意的是:

1. 你真的是学生吗?(相信很多同学都会忽略这些最简单的问题)

2. 你为什么选择这所学校?(既然拿到了offer,你总得对自己的学校专业有所了解吧)

4. 你能支付的起学费吗?学费的来源是哪里?( 合理交待你的学费来源,奖学金?父母支持?)

美国大使馆签证官独家揭秘签证成功秘诀:

5. 提前安排面试签证的时间、材料等

6. 面试时尽量放轻松 (smile, 请保持自信)

7. 最好别背诵前篇一律的“稿子” (签证官每天要面对无数申请者,所谓的经典”稿子”一是会让vo觉得boring,而且也觉得你没有自己的计划)

8. 做好准备充分,这样才能以不变因万变

9. 面试时尽量说英语

10. 不要随意相信“聊天室”的建议 (诚然,网上很多面经,但是不可随意相信依赖)

11. 没有人可以保证你一定可以获得签证,即使有什么中介给你做出什么承诺,不能信。

4、我应该在I20上填写什么?答:检查无误后,在第一页的最后一项,也就是第11项,签上自己的名字,其余的一律不动。8、F-1签证被拒,换了一个学校,学校的I-20表要不要给寄回去?答:不用。从前的I20过期了,不用寄回去

2013年2月20日,美国驻华使馆官网公布了美国签证申请的最新程序,新程序中出现了多处调整,主要围绕非移民类签证的面试预约,以及签证费用的数额、支付方式等问题,其中一套新的在线预约系统的推出,最为引人瞩目。

美国留学签证材料清单五、 出国计划

1、 来自你的系里或导师的介绍

2、 对未来的工作或研究计划的说明

3、 其它证明你与国内的紧密联系的材料

美国留学签证材料清单二、 个人材料

3、 各种荣誉和奖励的证明

7、 有帮助的照片(学术领域的、在学校活动的、以往有出国经历的、全家合影、结婚照等等对签证有帮助的照片均可提供)父母担保信(英文+父母签名)、父母工作收入证明(中英文正规)、工作证、名片、父母出国照片

出国目的不明确-出国后可能会从事与所申请签证内容不一致的活动,比如持短期商务 签证去探亲,到境外后滞留等。签证官作出这样的判断,可能是根据以下原因:申请人在国内的职位和收入太低,会被国外的工作机会所吸引;申请人太年轻,无牵无挂,滞留境外的可能性较大;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境外的生活条件会对他有强大的吸引力等等。

美国大使馆签证官独家揭秘签证成功秘诀:

5. 提前安排面试签证的时间、材料等

6. 面试时尽量放轻松 (smile, 请保持自信)

7. 最好别背诵前篇一律的“稿子” (签证官每天要面对无数申请者,所谓的经典”稿子”一是会让vo觉得boring,而且也觉得你没有自己的计划)

8. 做好准备充分,这样才能以不变因万变

9. 面试时尽量说英语

10. 不要随意相信“聊天室”的建议 (诚然,网上很多面经,但是不可随意相信依赖)

11. 没有人可以保证你一定可以获得签证,即使有什么中介给你做出什么承诺,不能信。

预约渠道增加,费用降低

六、面签过程适当使用感情牌

美国留学面签考官除了检验申请者的语言水平,还会根据观察你的性格特点,以便判断申请者是否具有适应海外各种环境变化的生存能力。不仅如此,考官还会在交流中考察申请者的逻辑推理、应变等综合素质。

因此,在面签过程中,学生应该尽量拉近与考官之间的距离,让你们的交流氛围变得轻松、欢愉。此外,要注意对方的表情与反应,适时地微笑与点头表示自己充分了解他的谈话内容,但是切忌一点,不要开考官的玩笑,以免让考官觉得在藐视他。

4、我应该在I20上填写什么?答:检查无误后,在第一页的最后一项,也就是第11项,签上自己的名字,其余的一律不动。

一、准备好充分的签证材料

面谈之前,必须充分准备好所有签证材料,其中包括护照、身份证、签证申请表及照片、以及英文成绩等。注意,在学历材料中,一定不要忽略了学历学位原件及中英文证明原件、成绩单中英文证明原件。

如果申请硕士,在准备的工作资料中不要忽略工作及收入证明。比如有关家庭及资金材料、收入证明,其中有家庭产业、配偶的收入证明、企业或公司证明材料原件,不要忽略了房产证原件(本人、父母或资助人),准备在美国留学期间能够支付留学费用的存款证明至关重要。

2、一个可不可以接受多个学校的录取,从而持有多个I20?如果不可以,那么有多余的怎么办?答:不可以。也许会有很多学校给你寄I20,但是你只能接受一个,也就是说,你只有一个合法的I20。如果手里的I20不只一个,那么在签证前,一定要把多余的寄回去。

以前向预约中心咨询签证信息需要付费,从2013年2月20日起,预约中心将免费回答关于签证的问题。2、一个可不可以接受多个学校的录取,从而持有多个I20?如果不可以,那么有多余的怎么办?答:不可以。也许会有很多学校给你寄I20,但是你只能接受一个,也就是说,你只有一个合法的I20。如果手里的I20不只一个,那么在签证前,一定要把多余的寄回去。

预约渠道增加,费用降低

石家庄美国留学培训学校成就你的出国留学之梦。美国留学就来石家庄美国留学培训学校

培训咨询电话:点击左侧离线宝免费咨询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 【西安7.20】爱尔兰移民及留学政

    地点:西安高新都市之门B座809

  • 【北京5.18】爱尔兰大使见面会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7号千禧大酒店三层财富2厅

  • 【杭州2.24】爱尔兰新项目说明会

    地点:杭州君悦酒店西湖厅I (湖滨路28号)

一、简析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代表性观点。你对此问题持何观点? 答:三种观点

1、生物起源论:生物现象---生物学规律---本能活动。法国科托尔诺《各人种的教育演化》,动物界也存在教育,人本质上和动物界无区别。——庸俗进化论

2、心理学起源论:儿童对成年人无意识的模仿。教育的发生是“最非理性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归之为心理现象。美国孟禄《教育史教科书》—忽视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3、劳动起源论:在传授劳动经验中产生,1896年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二、分析比较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有何异同?

1.性质:斯:奴隶主阶级的教育;雅:公民有受教育权利,但16岁以前教育属于私利性质

2.统治方式:斯:军事统治;雅:民主统治。

3.教育目的:斯:培养军人;雅:培养商人、政治家、军人和参与政治生活的公民

4.教育内容和方式:斯:军事训练;雅:和谐教育。

5.性别差异:斯:重视女子教育;雅:不重视女子教育。

教育行政管理均按阶段划分,并且0~7岁均属于家庭教育,即儿童在小时候均由父母抚养

三、智者在古希腊教育发展中的贡献是什么?

1、扩大教育对象。教育活动收取钱财,对教育对象出身没有限制,为社会中下层子弟接受教育开辟新径。

2、丰富教育内容,首创“三艺”为教学内容。文法、修辞学(雄辩术)和辩证法(哲学)三门课程。

3、通过其教育活动要教会人掌握从事政治活动的本领。

4、周游各城邦国家,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充当了文化交流使者。

一、英国教育制度形成与发展

(一)17-18世纪的教育制度

1.教育行政管理:罗马教廷属下的天主教会——国教教会

@劳动人民子弟:教区学校、慈善学校,《圣经》、《祈祷书》、《教义问答摘要》 @私塾性质:妇女学校、普通私立学校、围篱学校、乞儿学校

上层社会子弟:聘任家庭教师、公学预备学校

@文法教育学校:1387年天主教会和传教士建立,强调古典语言(拉丁语)和文法教学。

@公学——公共团体集资创建

1382年主教创立“温彻斯公学”,注重古典文科教学、自然科学、数学、宗教课程。

@“阿卡德米”:即“学园”,17世纪后期设立

重视自然科学和现代外语,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以中层平民子弟为教育对象

1168年牛津大学,1209年剑桥大学。重视古典文学、神学。

(二)19世纪的教育制度

1.教育行政管理:1839年成立枢密院教育委员会,1870年颁布《初等教育法》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主要内容:国家和地方共同管理教育;对5-12岁的儿童实施强制入学;公立和私立两种办学形式并存。——标志着初等教育体制确立。

@慈善性质:导生制学校、幼儿学校

@私立性质:妇女学校、普通私立学校

“新型学校”:中下层贫民子弟

导生制:贝—兰制英国牧师贝尔和公谊会教徒兰卡斯特在英属印度和伦敦创立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即互教制度,相互教学法。

教学中先对年龄较大,成绩较好学生教学,再由这些学生代替教师对其他学生施教。招生贫苦子弟,内容简单,读写算。花费少、招生多,被誉为“廉价的教育制度”

(3)高等教育——新兴学科出现

世俗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国王学院,1836年合并为伦敦大学

理工科院校:曼彻斯特欧文学学院、纽卡斯尔理学院

古典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

“见习生制度”:13岁优秀见习生,学习5年,后做助理教员,也可考师范学院。 巴特西师范学院:是一所以裴斯泰洛齐经验为基础,以普鲁士师范学院为蓝本,结合英国国情而创立的实验性师范学校。

二、法国教育制度形成与发展

(一)17-18世纪的教育制度(天主教徒办)

(1)波特·诺亚尔学校:1646年建立,招9-10岁,每校不超过20-25名学生。教学目标:拯救灵魂,把有才干儿童培养成宗教领袖。开设课程:科学、数学、文学、拉丁语及法语等。教学方法:教学适应儿童特点。

(2)基督教学校兄弟会:1684年由神父拉·萨尔创立。办学目的:使贫民子女笃信天主教,使信奉新教的教徒改信天主教。内容:学宗教教义问答,读写法文拼音并用法文写简短作文,学用拉丁文写赞美诗。

反宗教改革:修复天主教---出路培养教会官吏。管理严格:校长—教导主任—教员—舍监—纪律检查员—级长—学生。有计划的学习:入学前3年拉丁文、希腊文;第4年拉丁文和希腊文名著;5、6年用拉丁文作家作品学雄辩术;结束后3年哲学、拉丁文古典著作和雄辩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教学方法:教师口头讲解,强调背诵和记忆。

巴黎大学:13-15世纪成立分为文、法、神和医四科。教学内容: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宗教性。大学与教会有联系,遏制新思想传播;禁止笛卡尔著作,烧毁卢梭《爱弥儿》。

(二)19世纪的教育制度

1799年拿破仑政变,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独裁统治,教育为政治、军事服务。

1.教育行政管理:中央集权教育领导体制——1806年建立帝国大学,公私立学校,教师任免均由帝国大学总监批准。

帝国大学: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领导全国公共教育。教育大臣是最高行政长官,任命下属官员,授权地方或个人开办学校,决定人员升迁,授权发放国家文凭。学区是地方教育。

由教会控制,国家监督,培养忠君爱国精神。

1833年《基佐教育法》:每个乡设立一所初等小学,每个城市设立一所高等小学----普及教育。年《费里法案》促进:免幼儿园、初等学校学杂费,11岁接受考试,合格获证书,视为完成义务教育;废除《法卢法案》中规定教会监督学校及牧师教师特权;国民教义务、免费和世俗三大原则——奠定初等教育制度基础

公立学校:国立学校:为部队输送军官。市立学校:为各级政府部门输送文职官吏。

现代中学: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需要的一般人才。

以巴黎大学为代表,一些大学逐步发展成具有近代大学规模综合性大学。

创办一批专科学校:医学校、法学校、机械及化工学校,史地政经专科学校,军事学校及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巴黎理工学校:按军人组织生活,将军任校长。

三、美国教育制度形成与发展

一、美国独立前的教育制度

疆域由英属13殖民地为基础——宗教国教育的移植。教育地区差异大:北部英

清教徒,中部欧洲移民、信仰、多教派创教,南部英教会信徒。

教会控制,教学内容主要4R(读、写、算、宗教)

1、主妇学校、读写学校(北部):教学内容《圣经》,教材“牛角书”——《新英格兰读本》方法:背诵记忆教义

2、宗派学校(中部):教师为本教派的神职人员,教育内容以教义为主

1、拉丁文法学校:贵族学校

2、英文学校:以实用和职业教育为主

3、文实学校:升学准备校,寄宿制,收学费,综合性,重古典学科

(三)高等教育——学院

1636剑桥学院,1636哈佛学院,1693威廉玛丽学院,1701耶鲁学院 教会建立学院,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管理上校长和教师由牧师担任。

二、各阶段的教育:公立教育

1、公立学校运动:公立学校之父——贺拉斯·曼。学制多样

第一,公立小学的普及;第二,实施强迫、免费的教育;第三,内容实行神教分离,有读、写、算、英、历、地、音和图等科。莎士比亚、弥尔顿、狄更斯及美国作家作品。

3、中等教育:拉丁文法学校、文实学校、公立学校

办学形式多样化:私立、州立大学

学校类型多样:(1)西点军校:1802年,军事和工程技术人才(2)州立大学:1818,弗吉尼亚大学——第一所公认州立大学(3)赠地学院出现:1862、莫雷尔法案(4)研究型大学: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第一所现代化大学

(5)初级学院兴起(6)女子学院。

开放大学创立于1971年,被誉为“英国教育史上的一次伟大革新”。开放大学是一所独立自治的现代化大学,是为满足失去学习机会的人们教授本科和研究生水平的高等教育而设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开放大学通过广播、电视和函授等方式进行教学,实行学生自学制度,不论年龄、社会地位、学历如何,通过考试,均可进入这里学习。开放大学实行学分制,修业年限不定,一般为3~5年。学生通过毕业考试后即发给文凭或授予学位,其资格与正规大学相同。

二、简述《巴特勒法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944年英国政府通过了以巴特勒为主席的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改革法案。 巴特勒法案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第二,加强地方行政管理权力,设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教育制度;第三,地方教育局负责为本地区提供初等、中等和继续教育;第四,实施5-15

岁儿童的义务教育;第五,11岁考试后,按成绩和兴趣分流接受不同类型的中等教育。

影响:该法案确立了中央与地方在教育管理体制上的合作关系,结束了二战前英国教育制度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形成了初等教育、中等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国民教育制度,扩大了国民受教育的机会。法案决定了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对英国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简述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

1947年“郎之万——瓦隆报告”被称为法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战后初期教育改革四原则:第一,社会公正原则;第二,社会上的一切工作、任何学科的价值平等;第三,普通教育是一切专门教育的基础,学校应成为传播科学文化的中心;第四,教育的定向原则。

教育分为两个阶段:6-18岁义务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分两年预科教育和两年硕士阶段

影响:郎之万——瓦隆计划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组织、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都提出了详细的改革建议,对推动法国教育的重建具有积极意义。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所提出的各种教育改革计划,都是对郎之万——瓦隆计划的继续和发展。

四、简述苏联的1958年教育改革及其影响

1958年教育改革:1958年苏联对学校制度、学校类型、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的、学业年限、教育教学内容及其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1)普通教育学校由十年制改为十一年制。普及义务教育由原来的7年延长到8年。中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8年制学校,属于全部普及义务教育阶段。第二阶段为三年制的完全中等教育阶段,通过三类学校进行:第一类是青年工人学校和农村青年学校,第二类是兼施生产教学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第三类是中等技术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除此之外,还规定扩大寄宿学校网,增加长日制学校和班级。

(2)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要求加强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的工作,要求这些学校的教学紧密联系社会实际需要。

(3)在高等教育方面,要求高等学校要接近实际生活,接近生产,重视加强重点大学的建设,尤其注意尖端专业的发展;扩大和加强高等学校的物质技术基础。

(1)为国防工业的高速发展,补充了训练有素的劳动力,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与发展

(2)为大量中学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提供了可能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教育进行了哪些改革?其效果如何?

1.《日本国宪法》1946年,《教育基本法》与《学校教育法》1947年

2.学校领导体制的变化:《文部省设置法》1949年,《关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经营法》1956年。二战前高度中央集权制-----二战后地方分权制-----文部省、地方教育委员会

岁儿童的义务教育;第五,11岁考试后,按成绩和兴趣分流接受不同类型的中等教育。

影响:该法案确立了中央与地方在教育管理体制上的合作关系,结束了二战前英国教育制度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形成了初等教育、中等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国民教育制度,扩大了国民受教育的机会。法案决定了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对英国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简述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

1947年“郎之万——瓦隆报告”被称为法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战后初期教育改革四原则:第一,社会公正原则;第二,社会上的一切工作、任何学科的价值平等;第三,普通教育是一切专门教育的基础,学校应成为传播科学文化的中心;第四,教育的定向原则。

教育分为两个阶段:6-18岁义务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分两年预科教育和两年硕士阶段

影响:郎之万——瓦隆计划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组织、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都提出了详细的改革建议,对推动法国教育的重建具有积极意义。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所提出的各种教育改革计划,都是对郎之万——瓦隆计划的继续和发展。

四、简述苏联的1958年教育改革及其影响

1958年教育改革:1958年苏联对学校制度、学校类型、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的、学业年限、教育教学内容及其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1)普通教育学校由十年制改为十一年制。普及义务教育由原来的7年延长到8年。中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8年制学校,属于全部普及义务教育阶段。第二阶段为三年制的完全中等教育阶段,通过三类学校进行:第一类是青年工人学校和农村青年学校,第二类是兼施生产教学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第三类是中等技术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除此之外,还规定扩大寄宿学校网,增加长日制学校和班级。

(2)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要求加强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的工作,要求这些学校的教学紧密联系社会实际需要。

(3)在高等教育方面,要求高等学校要接近实际生活,接近生产,重视加强重点大学的建设,尤其注意尖端专业的发展;扩大和加强高等学校的物质技术基础。

(1)为国防工业的高速发展,补充了训练有素的劳动力,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与发展

(2)为大量中学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提供了可能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教育进行了哪些改革?其效果如何?

1.《日本国宪法》1946年,《教育基本法》与《学校教育法》1947年

2.学校领导体制的变化:《文部省设置法》1949年,《关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经营法》1956年。二战前高度中央集权制-----二战后地方分权制-----文部省、地方教育委员会

3.学制的改革:国民学习初等科改为小学;国民学校高等科和青年学校合并为初中,高等女子学校、实业学校合并为新制高中;帝国大学、单科大学、专门学校、大学预科、高等师范学校、师范学校、青年师范学校改为新制国立大学。

4.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小学与初级中学,高级中学,高等教育,高等专科学校,短期大学,职业教育,师范教育

1.日本教育的改革是一次对战前教育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使日本能够更好的铲除法西斯帝国主义势力,实现国家的民主化

2.日本教育的改革适应了当时经济的状况,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一)19世纪末到二战前的教育制度

1.教育行政领导体制:地方分权——各州政府委员会

中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多元化学制;职业教育的发展:1917年《史密斯——休士法案》;高等教育的扩展

3.“八年研究”:“三十校实验”,1932年,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制定一项为期8年()中等教育大规模实验研究计划,在美国各个地区挑选30所中学,300所大学,就进步主义学校和传统学校毕业生在大学学习情况作对比。

(二)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与发展

1.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中小学教育的改革:1958年《国防教育法》

(2)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心任务是重视教学,重视科学研究

(3)职业教育的变革:1963年《职业教育法》,1968年《职业教育修正案》,1971年“生计教育”

(4)师范教育的改革:1963年康南特《美国教师的教育》,提出27条改革建议。定位:加强学术教育,培养“学者型教师”,以培养教师的能力为中心。教学方法:分组教学,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2.80年代以后的改革

1983年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985年美国促进会《美国2061计划》,强调学生的科学教育应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心智习惯;《2000年的美国——一种教育战略》;2002年1月8日小布什签署法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一)19世纪末到二战前的教育制度

1.初等教育改革——统一学校运动

2.中等教育改革:方向指导班的设立与教学方式的变革

3.职业技术教育发展:1919年7月《阿斯蒂埃法案》,被誉为“技术教育的宪章”

(二)二战后法国教育改革与发展

(1)战后初期:1947年《郎之万——瓦隆报告》(同上:四原则,两阶段)

(2)戴高乐政府()的教育改革

1959年《教育改革法令》义务教育年限有8年延长到10年(6-16岁);

1959年《国家与私立学校关系法案》;

1968年《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案》又叫《富尔法案》,背景:“五月风暴”,提出高教改革三个原则: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

(3)70年代职业技术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改革

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职业教育方向法》、《艺徒训练改革法》、《工艺教学方向指导法》、《企业主承担初等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法》

中小学教育改革:1975年《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

(1)教育行政领导体制

(2)现行教育制度: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由省级师范学校培养;中学教师培养分4种:初中普通课教师、证书考试、会考教师、高中技术课和职业高中教师;高等教师由巴黎高师和综合大学培养

一、简述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分析他的精神助产术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影响

(1)教育目的:培养具有帝王之才治理城邦的政治家;;

(2)教育任务:美德即知识,知识可教,美德可教。认为古希腊的四德:智慧、正义、勇敢和节制具有共同性,都和知识相联系,都受智慧支配

(3)教育方法:精神助产术,是把存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真理引导出来的一种方法。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讽刺,引导人们发现自己的矛盾;第二步,产婆术,否定原有认识,引导对方走上正确认识的道路,从而形成概念。

精神助产术是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最早的学习理论或教学理论。它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求正确答案,现代学校的教育同样应该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根据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的思想内涵,我们在现代学校的教育中以它作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措施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二、简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分析他的阶段教育论在培养哲学王中的作用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哲学家和军人,实际上他的根本目的是要训练确认奴隶占有制的永恒性,进而捍卫这种制度,并为此而奋斗的人

教育在选拔和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中起着关键作用

柏拉图认为培养哲学王,实现理想的国家,需要共产主义制度的保障和相应的教育制度的保障

(1)0-6岁为幼儿阶段:主要通过游戏学习,并接受宗教教育。

孩子参加符合法律精神的正当游戏就会成为品行端正的守法公民

(2)6-18岁普通教育阶段:用音乐陶冶精神,用体育锻炼身体。

把音乐和体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形成节制美德,是灵魂中的低级部分发展起来

(3)18-20岁意志教育阶段

以培训军人为出发点,是学生具有灵敏、机智、坚定、勇敢等美德

(4)20-30岁发展智慧阶段

通过着重研究哲学,发展其理智美德,为成为哲学家做准备

(5)30-35岁继续学习阶段

挑选少数人学习高级课程,为掌握辩证法成为哲学王做准备

(6)35-50岁实践时期

掌握了辩证法的哲学家担任国家领导职务

公民教育制度中,女人和男人一样参加各种活动,受到同样平等教育,成为统治者。

军事教育方面,女子应与男子相同,要培养女子勇于作战的能力,要使她们和男子一样在体育场上接受军事训练。

阶段教学论对教育进行了阶段的划分,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学习,从而学生能够按阶段一步一步地想成为哲学王迈进。其阶段教学论是培养哲学王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

三、简述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分析其分班教学的主张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的人;

教育在雄辩家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人的天赋与教育结合,才能造就出理想的雄辩家

(1)幼儿教育:一个未来雄辩家的教育应从摇篮时期开始,他十分重视儿童周围的人给儿童的影响

(2)初等教育: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教育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并且确定儿童在不同年龄的接受能力。不仅要重视思想品德和知识的培养,同时还要关心他们的休息和娱乐。

(3)中等教育:接受文法学校教育,内容范围广泛,几乎包括所有知识领域

(4)高等教育:雄辩课程包括3个部分,一是以批判继承的态度广泛阅读前人的和当代人的雄辩词。二是学生以正直的原则和高尚的行为为前提自己进行写作雄辩词的练习。三是以真诚朴实为风格以敢超前人为目标根据写作的雄辩词进行演讲练习

(1)分班教学:教师可以一次同时教许多学生,节省时间和精力;从教师对不同学生进行的表扬和批评中,使其他学生同时也得到鼓励和警惕,从而促进同学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竞赛。

(2)因材施教:了解儿童的天赋、心性、才能,根据不同儿童的不同倾向和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

主张对课业的学习应交替进行,同时注意儿童的休息和游戏

(4)体罚:反对体罚,认为对儿童施行体罚是教育者的无能和失误,百害而无一利

(5)论教师:首先,教师是一个才德兼备的人;其次,教师要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再次,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愿,因材施教;最后,教师要正确地运用表扬和批评。

(二)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昆体良是古代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思想家,其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见解为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教学理论的发展打下基础,分班教学观念亦是如此; 昆体良的分班教学的设想对现代教育仍然有意义,现代社会人口急剧增加,分班教学可以为人口密集地区缓解教育压力,同时节省教师的精力;对教育而言,老师教导学生是一种方法,学生影响学生又是另一种方法,分班教学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给予同学不同形式的进步。即使在今日,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简述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教学理论发展的影响

1632年《大教学论》是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1.“泛智”的思想和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泛智”就是指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的、全面的知识,并使智慧得到普遍的发展。

原则:人的教育活动应该遵循自然的、普遍的“秩序”或规律。还强调,进行教育要根据人的自然本性,即儿童的天性和年龄特征

2.论教育的作用与目的

高度评价了教育对社会生活的作用,通过教育改变社会道德普遍堕落的现象;还高度评价了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人的发展取决于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在身体、智慧、德行和信仰几方面和谐发展的人

3.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校制度

从普及教育的教育思想出发,提出前后衔接的单一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

(1)母育学校:母亲是主要教师(以家庭为单位)

(2)国语学校:使用祖国语言教学(以村落为单位)

(3)拉丁语学校:学习四种语言以及“七艺”(以城市为单位)

(4)大学和旅行:大学是最后的教育阶段,采用辩论法学习,以旅行结束学业(以省或国家为单位)

4.教学理论:最重要的部分

直观性原则:直观教学;

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传授的知识应是系统的,教学的进行应是循序渐进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原则:求知欲是人的自然本性,教育应遵从自然; 教学的彻底性与巩固性原则:教师知识应掌握牢固,并能反复练习

量力性原则:教育应符合受教育者年龄、理解力等

(2)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学校工作实行学年制计划妥当;教学科目也应予以合理安排。班级授课制提高教学效果

包括教科书和教学指导书。教学用书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十分重要。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重要任务,道德教育旨在进行宗教教育与品德的培养。

夸美纽斯是世界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改革家。他的教学理论一方面批判封建就教育的弊病,另一方面提出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新的教育主张,他研究并总结出一系列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果的方法和措施,其在某些方面上具有规律性,对近代教学理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大教学论》使得教育学从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近代教学理论的开端

二、比较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与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的异同点

同:二者都认为教育应遵循一定的秩序,顺应自然。都认为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天性以及教育工作都应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

异:(1)自然含义不同。夸美纽斯任务的教育顺应自然中,自然是指客观世界的自然秩序;而卢梭的自然是指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系列特征。

(2)教育原则不同。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是适用于儿童的普遍原则,是普遍适用于每个儿童的教育;而卢梭的自然教育还认为每个儿童的心理都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个别的形式进行教育。

(3)教育方法不同。夸美纽斯在实际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许多具体要求使教育顺应自然;而卢梭的方法不同,他认为人的教育有三种:自然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他认为只有将这三种教育相互联系、融合,才会促进教育顺应自然。

三、简述洛克的绅士教育理论

(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绅士”,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4种品质。

(二)教育作用:教育决定论

1、体育——健康的身体是绅士干事业的保证。

2、德育——道德教育是洛克绅士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儿童理性、礼仪、智慧、坚忍、节制等品质。道德教育方法应适合儿童的“心性”,一是要用“说理”的方法,二是利用榜样的力量,三是多练习,少讲规则。四是反对体罚。

3、智育——智育在绅士教育体系中居于次要地位,智育目的:不是造就学术人才,而是造就有教养的、发展资本主义事业的人才。智育任务:一是传授有用的知识,二是培养理解力和判断力,发展思维。

反对死记硬背的教学法,主张鼓励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教学中应集中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应由浅入深,分量适中。

4、旅行、让学生学习作家的原著,学生把学过的知识教给别人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四、简述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论的主要内容

要素教育就是说初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要从最简单的、最基本的要素开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到远,循序渐进,使教育、教学方法简单化、容易化。

1、体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关节活动。

2、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是亲子间的情爱。

3、在智育要素问题上,裴斯泰洛齐以其认识论为基础。培养学生的3种能力:具有按照外形来认识不同的物体,并认清它们内涵的能力;说出这些事物的数目,指出它们是一个还是多个的能力;用语言表达物体,表达它们的数目和形状,并在记忆里保持它们的能力。

五、评析赫尔巴特的主要教学理论

教育目的:(1)选择的目的:指培养和发展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以便其将来选择职业。(2)道德的目的:是培养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善意、正义、报偿),使之具备完美的道德品质。

赫尔巴特提出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即儿童管理、教学和道德训练。

管理儿童的方法:惩罚的威胁;监督;命令和禁止;惩罚;做功课或进行活动;权威和爱。

(二)教学——是中心。

1、 教育性教学:任何教学都必须具有教育性,教育不能离开教学。强调道德教育要建立在知识教育基础上,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形成道德观念,培养完善的品格,则是其最高目的。

2、 多方面兴趣与课程设置:赫认为兴趣是教学“较近的目的”。把兴趣分为两大类六种,自然的科学的兴趣: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历史的同情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宗教的兴趣。

3、 教学的形式阶段(目的+方法)

第一阶段:明了(或清楚)主要是让学生清楚、明了地感知新教材,儿童的心理处于静态的专心活动中,兴趣为注意阶段。方法:采用叙述教学(或称单纯提示的教学)。

第二阶段:联合(或联想)主要是把新获得的观念与旧有的观念联系起来,形成新的观念,这时儿童的心理处于动态的专心活动中,兴趣为期待阶段。方法:采用分析教学。

第三阶段:系统。在教师指点下学生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综合、归纳、概括、做出结论,使之概念化、系统化,并纳入原有的知识系列,以形成组织严密的、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儿童的心理处于静态的审思活动,兴趣处于探索阶段。方法:采用综合方法。

第四阶段:方法。学生通过独立作业,或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改正作业等练习,把系统化了的知识应用到“个别情况”中去,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时在心理上已进入动态的审思活动,兴趣正处于行动阶段。

发展:戚勒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连结、总结、应用。

道德训练特点:陶冶,赞许和谴责,健康。

训练、管理、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管理能形成学生遵守秩序的习惯,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学是通过提供观念塑造儿童的心灵,培养道德观念。训练直接在儿童情感上发展作用。管理与训练都有助于教学,使教学成为可能,但前者是一种外部手段,而后者是能促进儿童情感发生变化,有助于性格的发展。训练与教学目的相同,但教学重在道德观念的培养,而训练则能使道德愿望变成行动,它的道德力量更加持久、顽强和坚定。

1、教育即生活:教育本质即是生活,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即社会”,以克服学校与社会生活的分离。

2、教育即生长:儿童的发展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各种机能不断展开、生长的过程;这种生长并不是脱离社会的个人发展;生长是一个不断持续的社会化过程。

3、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杜威认为获得知识的过程和知识本身都是经验。因此,儿童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的活动中获得经验的过程。同时,杜威也极为强调儿童的主体作用。

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是一致的,教育目的就在教育过程之中。教育目的应该是回答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1、教学基本原则:“从做中学”

2、课程与教材:课程与教材应从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与儿童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

3、教学方法论: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

(1)“思维五步骤”:感到疑难、找出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设、推断假设、修正假设

(2)“教学五步法”:要有真实情境、要产生真实问题、要通过观察对付问题、展开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应用检验观念

4、教学组织形式:反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形式,在课堂中,要为儿童准备进行活动的空间,备有适合儿童活动需要的各种材料和用具,儿童应该在活动中进行学习。

(1)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2)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论述主要是围绕个人主义展开的。

新个人主义具有两个特征:重视社会性;重视理智的作用。

(3)强调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道德教育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二、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1、地位: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和基础,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具有研究价值的教育遗产,其中最主要的理论是关于集体的组织和培养的理论。

(1)集体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在共同劳动中的联合组织。

(2)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建立和巩固集体的根本前提条件之一。

(3)集体具有一定的组织制度和管理机构,这些机构有权代表集体,并行使各种职责。

(4)集体要具有正确的集体舆论。

(5)含义:集体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概念,是由于目的一致、行动一致而结合起来的,管理、纪律和负责任的机关所组织起来的劳动者的自由集团。

3、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及方法

(1)尊重与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没有要求就没有尊重,教师的要求应切合实际,明确并要以身作则)

(2)平行教育影响原则(教师在教育集体时,对个人产生影响,在教育个人时也教育了集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必直接去教育个别儿童而是通过集体去影响儿童)

(3)前景教育原则(教育应在追求美好的前景中前进,目标分阶段)

4、学校集体与基层集体

(基层教育包括学生集体和教师集体)

(1)学校集体:应在两个基层集体——教师集体和学生集体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学校集体。

(2)教师集体:教师集体是正确的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是培养坚强学生集体的重要条件。

(3)学生集体:学生集体是构成学校集体的基本单位,彼此之间相互联系。

家庭是培养“集体主义的理想学校”

原则:(1)家长应努力建立一个完整、团结、和谐的家庭集体

(2)家长应合理组织儿童的生活,培养其集体生活的习惯

(4)家长应注意尺度与分寸

1、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思想在苏联动荡的社会年代对维护苏联的社会秩序做出了贡献,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量有用的人才。集体主义的教育思想是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对苏联学校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2、马卡连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教育家,其思想对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是非常有价值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1、含义:社会主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即意味着他有能力担当多方面的任务,他应该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整个领域中的创造者、享用者、鉴赏者和保护者,是有文化素养和道德风貌的人,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公民,具有道德基础的新家庭的建立者。

2、社会目标和个性特征:教育不仅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也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以及个性的充分发展。

地位: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

道德教育应贯穿于教育的各个方面,应与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美育联系起来。在道德教育中,尤其注意道德信念的培养,重视通过集体教育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含义:智育是指智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培养。

目的:参加劳动;充实人的精神生活。

地位:体育室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健康的体魄和科学的体育过程是保证儿童获得和谐发展的物质性基础。

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机体的正常发育并增强体质。

方法:主张通过体力劳动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健美体魄,主张通过体操和各种体育活动来进行体育锻炼。

地位:美育是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 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

内容:美育培养学生认识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美的情操、美的修养;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劳动教育目的是为了日后参加社会生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现实意义: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基于苏联社会的要求和自己的实践,因此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他的教育思想对于如何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兴趣与特长,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的问题很有帮助。

第七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1.简述西欧中世纪初期教会学校的主要特点

(1)等级性:僧侣学校和大主教学校是僧侣贵族子弟的独享品,平民儿女只能进教区学校。

(2)宗教性:特别重视宗教教育,宗教是整个教育的核心,一切学科的王冠。

2.试析骑士教育的本质与内涵

骑士教育是世俗封建主的教育,它是封建制庄园经济和封建等级政治的产物。封建制的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必然造成封建割据、各领主间相互掠夺的局势,而封建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按习惯的规定,附庸必须为封主服兵役、当骑士,保护封建主的经济利益。骑士教育是综合宗教教育与尚武精神为一体的一种封建主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骑士教育在于灌输服从于效忠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训

练勇猛作战的本领,但却非常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

3.试论述中世纪大学的特点及其影响。

特点:中世纪大学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这些最初的中世纪大学一般都具有这样的特色:最初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有一名或多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当时最早的大学时11世纪中期在意大利形成的萨莱诺大学,其次是12世纪初形成的波隆纳大学。

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

从组织上看,大学最初是由进行知识交易的人自行组成的团体,14世纪以后,大学逐步成为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团体。

中世纪大学从最初形成就表现出自治的特点,即学校的事务基本由学校自行管理。中世纪大学具有一些自己的特权,比如大学师生免税、免服兵役等。

中世纪大学按领导体制可分为两种:“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前者由学生主管教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期限和授课时数等,均由学生决定;后者由教师掌管教务,学校诸事均由教师决定。

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开始并不固定,后趋向统一,应社会需求分文、法、神、医四科进行学习。

中世纪大学已有学位制度,学生修毕大学课程,经考试合格,可得“硕士”“博士”学位。

此外,中世纪大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与教会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一般教会史学家认为中世纪大学的出现是教会的功绩,这种看法虽然不无道理,但显然夸大了教会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中世纪大学是西欧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教会自身不具备创造大学的能力。由于中世纪的社会性质,中世纪大学以后逐渐被教会控制。但其体制、特点影响深远,是近代西方大学的直接渊源。在现代西方大学高等教育的不少方面,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中世纪大学所具有的文化精神和教育特征。

影响: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西欧中世纪的大学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它为近代大学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大学的出现,无论是从组织上还是从思想上,都突破了教会对教育的

垄断局面,从而有益于世俗性文化的发展。

中世纪大学生活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繁荣在文化上的表现,是当时社会进步的缩影;大学的出现和发展有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但是应该指出,中世纪大学并没有摆脱宗教教育的束缚,有的大学甚至直接被控制在教会手里,成为顽固守旧的堡垒。

4.简述城市学校的主要特点

城市学校作为一种学校类型,虽然在课程设置、教师成分、学习年限等方面各不相同,但与传统学校相比,仍具有一些共同特点:

(1)、在领导权上,城市学校由城市自治机关管理,校长和教师由该机关选拔,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

(2)、从内容上看,除宗教教育外,注重读、写与计算的训练,教学用本民族语言进行。

(3)、从培养目标上看,城市学校主要满足新兴城市对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虽然主要是初等学校,但也具有一些职业训练的性质。

(4)、从经济来源上看,校舍和经费由行会资助,教师的工资由学生的学费承担,其中市政机关也提供一部分经费。城市学校一般由城市当局决定学费的金额,选聘教师并支付教师的薪金,确定儿童的入学资格。

城市教育的出现顺应了新兴工业阶级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它所传授的世俗性知识以及进行工商业职业训练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处于萌芽阶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长起了促进作用。城市学校的出现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遭到教会和僧侣的反对。

第八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1.简述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及对教育的影响

“文艺复兴”原意指人文学科的“复活”或“复兴”。其基本含义有二:一是指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艺术的复兴;二是指人类精神的觉醒,反抗中世纪的精神桎梏,追求人的个性的圆满发展。文艺复兴实质上是整个思想领域的一次革命运动。文艺复兴最早产生与意大利,是意大利特殊社会文化条件下的产物。

实际上,文艺复兴绝对不是单纯的古代文化艺术的再生,而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古代希腊和罗马神话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艺术、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来摆脱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冲破神学的精神牢笼,建立适应资本主义的新的思想文化的斗争。因此,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是一次新文化运动。它为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2.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意义。

特征 (1)重视教育培养人的作用。人文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对人的赞美和肯定。

(2)扩大教育对象,创建新形式的学校。新兴资产阶级和中下层城市平民的子弟也可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

(3)扩充教育内容,培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人文主义者认为应该通过教育使人类天赋能力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4)创造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人文主义者反对经院主义的强迫注入、死记硬背、压抑儿童自主性的教育方法,主张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意义 人文主义教育反映了萌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的进步要求,代表了刚刚兴起的资产阶级的愿望。它的出现打击了腐朽的封建主义教育,为近代教育思想的产生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人文主义教育在教育对象的贵族性、教学的宗教性、教学方法的古典性等方面,对当时和以后的欧洲大中学校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3.简述路德的教育思想并评价其历史意义

教育思想:(1)重视家庭教育,认为教会和国家建立在家庭的基础之上,家庭的治理是教会和国家管理的基础。

(2)认为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仅局限于家庭教育,应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

(3)认为国家学校教学制度分为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

(4)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路德积极改造原来由天主教会遗留下来的学校,并创办了新的大学和中学。

历史意义:路德的教育思想与他期望以新教促进改革的目的是不可分离的,但是

他关于教育的很多真知灼见对欧美教育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因而被称为“世界性的伟大教育家”。在路德设想的国家制度中,既有为广大人民子女设立的初级学校,也有为准备担任公职、圣职的人设立的高级学校。双轨的教育制度已初见端倪。

4.简述耶稣会的教育实践活动并评价其历史意义

在教学内容上,中等教育以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文法、古典文学等人文学科为主;高等教育则主要是哲学和神学。

在教学方法上,注意采用直观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竞争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重视知识的复习和检查,以巩固学习效果。

在学校管理上,实行寄宿制度,修建优美的校舍,配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设备,学费低廉,假日较多,实行温和纪律,师生关系融洽,一般不采用体罚,但同学之间相互监视,互相告密。

历史意义:耶稣教会的办学目的是抵制宗教的新教宣传,培养学生对耶稣教会团体的绝对与盲目服从,培养了许多像笛卡尔那样的著名的思想家,但其企图重建教皇和天主教会对欧洲的统治,这一目的是逆历史的。但在外界的影响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使天主教会的教育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1.简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主要历程、基本特点和影响。

第一阶段(形成和发展时期):1875年,帕克和其他教师创造了“昆西教学法”,~1919年进步教育协会创办。主要由社会推动向教育工作者自觉追求专业发展,由自发行为走向组织化。

第二阶段(挫伤和拓展时期):1919年进步教育协会创办~1933年《新教育领域》出版,挫伤体现在科学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儿童中心占主导地位,而社会改良的教育思想却退在了一边。拓展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社会改良主义的拓展,二是儿童中心方向的拓展。

第三阶段(重振和顶峰时期):1933年《新教育领域》出版~1938年博德发表《进步教育在十字路口》,重振指社会改良主义方向的重振,协会人数达到最多。

第四阶段(分裂和衰落时期):1938年博德发表《进步教育在十字路口》~1957年《进步教育》杂志停办。

a.“进步教育”思潮提出了和传统教育不同的教育原则。

b.“进步教育”思潮视教育为社会重建的根本途径。

c.“进步教育”思潮以儿童为中心。

d.“进步教育”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出现为整个教育和实践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封闭保守局面,为教育切合社会现实、关心儿童的身心发展开辟了新的视野。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强调经验和实践的价值,有助于弥补学校教育易出现的理论脱离实际的不足;进步主义教育主张研究并且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反对传统的三中心教学,把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进步教育理论中对学校的论述、对思维的论述、对培养能力的论述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成分。进步主义教育思潮适应了美国工业化过程中工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需要,对美国工业发展和美国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并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不足:a.将教育与生活同等,忽视了教育与生活的区别;b.将学校看成是社会,忽视了学校与社会的区别;c.强调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却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

2.实验教育思潮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要想使教育科学具有指导意义,就要将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教育实验可以验证教育假说、突破个人经验的主观局限性,使实验结果更具普遍的指导意义。

借助实验仪器和设备对儿童进行生理和心理的实验,以便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做出科学地分析,并探索教育的原则。

(三)与实验心理学密切联系

实验教育思想是在实验心理学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并通过实验心理学这一媒介,借鉴和运用了广泛的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

(四)实验教育思想是作为传统教育思想的对立面而出现的

19世纪后半期欧美国家的学校大多忽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学习负担过重也造成了儿童心理和生理上的损害。于是,具有新的教育观的教育家开始批判旧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倡导教育模式、课程和方法的变革。

3.简述实验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的实验教育理论。

1)梅伊曼的实验教育思想

他提出应从实验心理学的角度,采用心理实验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实验教育学的真正研究人员主要是受过训练的实验心理学家,研究的场所是心理学实验室,这样得出来的研究成果才最可靠,最有价值。

研究领域上:他认为应包括,a.调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b.调查儿童心理的各个组成部分c.研究儿童的个性差异d.研究儿童的特殊秉赋e.研究儿童学校作业的情况f.调查儿童的教学方法g.研究教师的工作。

任务:a.实验教育学者应该用实验的方法对以往的各种教育研究成果重新进行综合处理和研究b.实验教育学者应该集中各方面力量加强对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c.实验教育学者要把实验的方法作为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用实验研究论证儿童身心发展及其特征和儿童学习等各方面活动d.实验教育学者应该注意推广实验教育研究的方法,并对教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辅导。

2)拉伊的实验教育思想

教育实验理论和方法:a.把实验教育学当作普通教育学b.教育实验应该与心理实验区分开来,并在正常的学校环境中进行c.注重学校教师在实验教育研究中的作

用和意义,同时也主张教师应该与心理学家、医生、人类学家一起,共同对儿童进行多方面研究。

教育实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a.假设阶段:在实验教育学中那些由经验上升的原则和规则都是作为最初的假设,有待于通过实验去验证b.实验阶段:教育实验的情境必须简化,要符合教师的情境和特点c.应用阶段:教育实验所获得的知识和结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这是实验教育学的最后目的,也是进一步检验结论是否正确的机会。

研究方法:a.观察b.统计c.实验

4.实验教育思潮在科学教育学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其对我国当前教育科学研究有何启示?

a.实验教育思想是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并寻求解决教育实际中存在问题的

途径与方法。b.在方法论上为教育科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c.第一次真正把生理学和教育学应用于教育研究中,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d.“智力测验”和“成绩测验”作为实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地应用于学校教育工作实践,成为选拔学生的一个重要工具。e.欧美一些国家,在实验教育学的影响下发展了儿童学和智力测验等学科。法国学者依此制定了《比内 -西蒙智力测验量表》,用以测定儿童“智力年龄”。美国心理学家L.M.特曼提出以实际年龄而求取智商,借以评定儿童智力的优劣。f.实验教育学者还把实验方法推广应用于课程编制、教学方法改革和班级教学中。

5.凯兴斯泰纳的“劳作学校”理论的实质是什么?对我国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有何启示?

凯兴斯泰纳提出了“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教育理论,以便在陶冶性格并给工人以“职业训练”的方针下,培养出符合资本主义剥削要求的新型劳动力。“公民教育”是其灵魂与核心,“劳作学校”则是实施“公民教育”的机构。“劳作学校”不是传统的“书本学校”,而是一种既能学习掌握初步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又能使学生的内心培植出对劳动的价值观念,并且形成为国家服务思想的学校。“劳作学校”的三方面任务:a.进行职业教育即就业前的预备教育b.性格陶冶c.养成学生共同工作的能力和精神。

1.简述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要求教育应具有改造社会的大目标

即大众的群体的自我实现。具体表现为建设新文化、创建世界新秩序。

(二)论述了制定课程、选取教学方法的新原则

课程应能促进学生对自身的理解,对群体的理解;应体现价值论的灌输,实际上要求围绕一定的中心问题来学习各方面知识,尽量利用丰富的资料,包括自我研究、书本、社会经历,以及与各门专家的个人接触。

(三)关于教师作用和师生关系的论述

教师本人应是对未来新秩序有深刻信念的公民,对学生灌输的东西是允许学

生公开进行辩论的,具有说服力。师生间是相互探讨、公开辩论的关系。

2.试分析存在主义教育产生的主要背景。

存在主义是西方文明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面临深刻危机的产物。

1)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加剧带来的结果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初期,作为主流而统治者西方哲学的,是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乐观主义。那时人们歌颂理性,崇拜科学,对社会进步充满乐观情绪。但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暴露出它的痼疾,和由此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诸如剧烈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震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一次又一次的世界大战等。所有这一切,使人们广泛感到社会存在无意义,历史过程无前途,人们自身软弱无力。人成为社会发展的玩物,人们被绝望、孤独和“无家可归”的情绪所笼罩。这呼唤着关注人的存在的哲学理论的出现,而存在主义的出现满足了这种需要。

2)科学的发展导致人的异化现象的出现

西方资本主义在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本来应是为了人的幸福的,然而在资本主义的历史条件下,科技的成就却被用来危害人类,给人们带来无穷灾祸,使工人受尽劳动的折磨、沦为机器的奴隶而畸形发展,人成了机器的附属品。基本的关系成了人与技术的关系,而在这些关系中,人又越来越失去控制技术的能力,而对科技,人越来越成为赤手空拳和毫无防卫的了。这一切被视作一种异化现象:人本身在自己的发展中分裂出于自己对立的力量,由人创造的巨大生产力的发展反而形成反对自己、折磨自己和支配自己的东西了。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存在主义哲学的产生。

3)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

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受到沉重打击。这也使德国受到很大影响。国内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空前高涨,许多地方甚至发展成为革命的武装起义,如1918年在柏林、1919年在巴伐利亚一度出现苏维埃政权。这使德国无产阶级感到莫大的沮丧。此外在一战中。德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战后,除了要支付大量的赔款外,投资和贸易市场受到了限制,国内笼罩着悲观和失望的情绪,强调个人生存的存在主义应运而生。

实际上,它是资本主义为及早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存在主义后来之所以在法国得到流传发展,也是因为在二战期间法国经历着和第一次大战后的德国相同的危机。

3.简述布鲁纳的主要教育思想。(结构主义)

认知发展是讨论教学问题的基础,他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连续性的阶段性发展,具有从具体到抽象的趋势,并把它作为衡量认知发展的指标。分为三个时期:一是表演式再现表象期。儿童主要是借助于动作去学习,它是以学会做出某种反应和形成习惯的动作为基础的。二是映像式再现表象期。儿童开始具有一种表象系统,它依靠视觉或其他感觉组织和各种概括化映像的作用。三是象征式再现表象期。儿童认知带有符号的性质。

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思想。指某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为了组织最佳的知识结构,他提出了三条组织原则:一是表现方式的适应性原则。指学科知识结构的呈现方式必须与不同年龄学生的认识学习模式相适应。二是表现方式的经济性原则。指任何学科内容都应按最经济的原则进行排列,在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学习前提下合理的简约。三是表现方式的有效性原则。指经过简约的学科

知识结构应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迁移。

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

4.试述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和意义。

影响:终身教育思想深入人心,并在教育领域引起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终身教育已成为促进人类和社会进步、全面提高现代社会中人的素质、进而达到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境界的象征。不同学派的教育学家都把它作为“现代教育学的重要主题”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把它作为教育领域活动的指导原则,并组织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地区会议,同时出版了大量专著文献。许多国家正在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把终身教育当作教育改革的“总政策”。

意义:a.教育持续贯穿人的一生,使人生在每个阶段都过的丰富充实,并成为人生的进步阶梯。b.利于教育革新,解决当代社会严重的代沟问题提供了合理的方法c.终身教育可通过扩大人们在学习、训练、专业进修和获得资格等方面的前景,扫除现有考试制度造成的不平等的选拔制和社会资源与人才的浪费,抑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创造等障碍d.使人的个性得到统一性、全面性和连续性的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移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