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州乌恰县高空地方工作人员几岁退休

四川:对症施策破解艰苦边远地区招人难留人难

本报成都讯(通讯员川仁轩)四川有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最大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羌族聚居区,涉及高原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和大小凉山彝区等四大连片贫困地区,艰苦边远地区招人难留人难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该省把加强艰苦边远地区考录工作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创新,着力攻坚破难,艰苦边远地区招人难留人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四川省把拓宽考生来源作为解决招人难留人难的前提条件,多管齐下畅通“源头活水”。利用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组织开展进高校宣讲,有针对性地鼓励大学毕业生回乡报考,在乡村就近张贴公告,实行网络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等,切实扩大招考信息覆盖面,提高报考便捷度。更为重要的是,针对艰苦边远地区实际适当调整招考条件,以实现更广范围的充分竞争。比如:将部分民族地区学历放宽到中专或高中;对获得省以上表彰的优秀村干部年龄放宽到40岁;除个别紧缺专业外,对艰苦边远地区取消专业限制;对部分高海拔地区开考比例放宽到3∶1,法检系统法医等特殊技能职位不受限制。通过这些措施,艰苦边远地区职位报考人数和开考率明显提升。

四川省把优化考录政策作为解决招人难留人难的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出“组合拳”。运用政策杠杆,通过增加名额、减免考务费、降低合格分数线等措施,大力吸引外部人才特别是优秀大学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在“外部引进”的同时,制定适度倾斜政策搞好“内部盘活”,推动更多“乡土牌”干部脱颖而出。在考试内容上,对不同考试项目单独命题,突出实际工作需要;在考录对象上,部分职位同等条件优先录用获得县以上表彰人员,对高寒牧区县部分双语职位试点面向本州籍考生招考;在考试科目上,对优秀村干部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测试公共基础知识,对部分须具备藏汉、彝汉双语能力的职位增加民族语言笔试或口语测试;在录用方式上,对部分面向基层一线招考职位按1∶2差额考察,根据人岗相适原则好中选优。5年来有406名优秀村干部、3551名服务基层项目人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克州乌恰县紫金矿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