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IOS系统调节外置解码耳放音量的软件,音量调最低了还是觉得小尾巴的声音太响

  • 自营 厂商配送 1件9.5折

  • 京东物流 1件9.5折

据说显卡降价了?然后几万人抢一块,不知道在做的看官有没有抢到的,反正我决定继续用5700XT埋头了。你就说把,我们DIY个主机,似乎把重点都放在了CPU、显卡、内存跟机箱上了,好像电脑主机不仅仅是玩游戏跟干饭工具吧。

特别是对于喜爱影音和游戏体验的人来说,声音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它的重要性也是占了很高的一部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板载声卡已经不能满足自己了,只不过现在对于很多个性机箱的来说,竖装显卡、加厚显卡也没办法再加装一块PCI-E的内置声卡了。

所以我相信很多人在主机装机结束后,一般会选择外置声卡、解码耳放和电竞耳机这三种方式。对于电竞耳机,我觉得确实方便,价格能选择的区间也很大,有线的、无线的,罗技的或者灯厂的都有的选。

但也有一部分人已经不满足电竞耳机的体现,不仅仅是只是用来玩游戏,他们更希望搭配一些音质更突出,具有HIFI属于的耳机来体验影音与游戏(诸如一些直播平台上的游戏大神尽然还是带着森海HD800这类旗舰耳机玩游戏)。

如果是这样,显然板载声卡是无法带来更好的体验,或者准确地说,花了三四千买的耳机插在电脑主机上的声音尽然还没有五六百块的电竞耳机来个效果好。

所以,大家就有个纠结了,我到底是买个外置小巧的电竞声卡,还是像发烧友一样配个又丑又大的解码耳放?

1000块,到底买声卡还是解码耳放?

我告诉你,最方便的肯定是1000块买个电竞耳机啦。虚拟5.1跟7.1声道不香吗?有灯又酷炫不养眼吗?拍照晒桌面不显摆吗?

所以,如果你只有1000块的预算,最后两年换一次电竞耳机,那么它电竞耳机就是你最好的选择了。

但是,如果不仅用玩游戏,看电影,还听听一些HIFI的无损音乐或者听听更牛掰的DSD音源,那么你就需要声卡跟解码耳放里面好好做抉择了。

不管你是选择买声卡还是解码耳放,这三个指标应该是重点关注的,

失真度(THD+N)——失真度是表征处理后信号与原始波形之间的差异情况,为百分比值。其值越小说明声卡越能重视地记录或再现与原始音频的原貌。

信噪比(SNR)——信噪比指有效信号与背底噪声的比值,由百分比表示。其值越高,则说明因设备本身原因而造成的噪声越小。

输出功率——能有效驱动耳机反馈细微声音的指标,耳机的发声都是通过单元振膜有效震动产生的,而一些细微的声音如果输出功率不足,则无法驱动单元震动,继而声音就是消失或者不明显。(细节丢失不一定都是解码造成的,大部分都是因为输出功率不足造成的)

站在用家的角度看看声卡跟解码耳放有啥区别?

作为一个同时玩单机COD跟听音乐的我,这里简单从非专家角度来说说我个人对于这两样东西的理解。

如果从最基本的功能上来说,外置声卡与解码耳放的功能一样。都是绕过电脑本身自带的板载声卡来获得更好的效果。最大的不同:

1、声卡可以有5.1/7.1的虚拟音效,有针对游戏的音效优化,而解码耳放没有这功能;

2、解码耳放可以回放除了32Bti/192Khz的音乐文件,还可以播放母带级的DSD,而声卡只能回放最高32Bti/192Khz的音乐文件,DSD无能;

3、解码耳放更追求声音的真实还原,在DAC芯片选择上更讲究,性噪比、失真度相比声卡更高;

4、为了应对高阻耳机,解码耳放的输出功率做得更大,而声卡一般只应对低阻、高敏耳机,输出功率一般。

5、游戏声卡普遍外观比HIFI界的解码耳放更好看。

这样看,好像他们从单一共能上来说是相同的,解码耳放配个有线电竞耳机也能玩游戏,声卡配上HIFI耳机也能听歌不是吗。

但是吧,很多电竞声卡、电竞耳机里提到的虚拟5.1/7.1其实就是通过声卡内部DSP算法,对不同频段的声音做提升或降低,以此来营造出虚拟多声道状态。

毕竟耳机就这么大,你真要往里面放进去六七个负责不同声道的单元,先不说体积吧,就这成本折算成售价,你懂的,那还不如直接整个电脑7.1声道的环绕音箱不是吗。

应需而选,门当户对才是最好

其实不是说电竞耳机配解码耳放不好,也不是电竞声卡就不能配HIFI耳机。关键还是看搭配,比如说你要用一些阻抗32欧姆,灵敏度100+的耳机,无论是解码耳放或者电竞声卡都可以发挥出很好的效果。

当然如果HIFI耳机配合解码耳放玩吃鸡的效果也是杠杠的,定位也是绝不输于高端电竞耳机+电竞声卡的组合。因为HIFI耳机先天优势起点就比较高,在解析层面是当然不让的,这也是有些大神是带着像森海HD800这样HIFI旗舰耳机玩吃鸡的原因。

我相信像AKG的大手办K701不少人手上可定有的,像这类低阻抗,灵敏度低于100的大耳机来说,电竞声卡就不一定能应付了,不是说不出声或者没办法推,而是没办法提供所需的推力,也就是输出功率。

相比现在小巧的解码耳放,动辄300mW(飞傲Q3)、500mW(乂度XD05Basic)的输出功率,一般电竞声卡的输出功率大多数只有100多mW,也就跟现在手机用的小尾巴差不多的水平。哪怕是专业的自己推出的游戏声卡GSX 1200PRO也只能提供1Vrms@10Ω的输出水平,这对于像K701或者的SH9500、X2hr来说还是偏低的。

但如果你手上的是像罗技G933S这样的电竞耳机,其实我觉得也没必要选择声卡或者解码耳放了,有点浪费。

500-1000块注重音质表现的推荐

如果是注重音质表现,比如像我只玩玩单机的COD类的游戏,喜欢沉浸式的,喜欢享受游戏里面BGM的人,那么可以偏重解码耳放的选择,当然前提是你手上有那么个HIFI耳机,就像大手办(K701)、X2hr、木馒头(森海塞尔 MOMENTUM 3)、陌生人妻(MSR7)这样的。

这里可以考虑下面两款解码耳放搭配你的电脑当做外置声卡用(本质上解码耳放都可以叫做外置声卡),当然你如果你也还在坚持每日吃鸡,那么这款不支持5.1音效的游戏,对于电竞耳机、游戏声卡来说,基本没有办法给你增加BUFF了,很多时候你把5.1/7.1音效打开后,给你的只有DeBuff。

所以,如果玩吃鸡或者大逃杀,完全可以参考国外大神HIFI耳机配上专业解码耳放这种神操作,排位打分是绝对能带来正能量的,当然,你还需要一个独立的才能跟队友互相沟通才行。

飞傲Q3机身采用了THX AAA28耳放+AK4462的组合让这款产品的神秘色彩更加浓重。XMOS XUF208能让Q3解码几乎所有的高规格音乐。

机身是全铝合金CNC与精细喷砂工艺,手感非常细腻,机身重量为110g,机身的大小也就长宽高为105x59x12.5mm,而且Q3还内置了1800毫安时的电池,既可以作为桌面电脑的声卡使用,也可以作为手机、ipad的外置声卡使用。

Q3有个聪明灯的设计,这个RGB灯可以通过不同颜色指示出播放器的的不同状态,比如48k及以下采样率亮蓝色的灯、48k以上为黄色;DSD格式时为绿色;播放器处在充电状态下LED灯处在呼吸模式。用户可以通过这个LED指示灯最为直观的了解播放器的状态。

    FiiO飞傲Q3便携解码耳放一体机THX苹果手机hifi耳机放大器平衡4.4998元天猫精选去购买

虽然相比游戏声卡少了虚拟5.1/7.1的音效,但配上像飞利浦X2hr这样的入门HIFI耳机,解析力也是秒杀众多电竞耳机的,听声辩位更是轻松获得。

乂度的XD05Basic是XD05系列里的入门产品,相比高端的XD05Bal阉割了平衡接口,去掉了内置蓝牙模块,DAC也从旗舰的9038变成了经典的9018。但就像官方定义一般,XD05Baisc就是专门为电脑音质而打造的。

不仅输出功率够大,足足500mW,而且为了应对用户手上的低阻、低敏的大耳机,还专门使用了大电流输出电路,哪怕是K701这样需要大电流输出的耳机也不是问题。

而且为了应对用户在游戏、影音中对于爆炸场景的体验,XD05Basic还提供了一档硬件提升的效果,相比通过驱动或者软件的软式增益提升,硬件提升超重低音失真更小,声音也更真实。玩战地的时候,炸弹在身边爆炸那种感觉在超重低音打开后,真的很震撼,很有冲击感。

为了增加桌面使用体验,XD05Basic前面板上有还一个 OLED 屏幕以及音量旋钮上的灯光显示。相比黑又大传统HIFI产品,XD05Basic更趋于科技感,夜晚桌面开机后更加酷炫。

    xDuoo乂度XD05Basic耳放解码一体机耳机放大器便携HiFi蓝牙耳放提升手机电脑音质森海塞尔耳机套装1080元天猫精选去购买

游戏声卡注重音效表现的推荐

2020年的时候我玩游戏主要还是PUBG为主,但其不支持7.1声道,所以有段时间我也是带着我的森海HD800s冲杀过的,吃鸡可以说对对听声辨位要求特别高。而随着战地、COD的开始,游戏场景开始极为复杂,风吹草动音效,不同武器枪声音效,同步载具音效、不同投掷物音效,不同材质地面的脚步音效,更让游戏体验多了一个要求,身临其境了。

而游戏声卡,这两个产品我必须好评下,因为无论是外观还是音效上,都非常的不错,而且偶尔用来接个HFI耳机听听无损音乐还是可以的,虽然不支持母带级的DSD,然后跟真正的HIFI解码耳放比起来音色失真比较大一些,其他都还好。

我觉得GSX 1200PRO最大优势并非是音效部分,而是造型以及人机这块是真的好。音效这块吗,其实各家真的差不多,而且一定要结合耳机才能真正体现,所以音效的好坏也看更加DSP上的优化设置,这点我觉得森海做的还没创新有优势。

因为是外置的声卡,所以可以说收到的干扰是最少的,就是那种嗡嗡的电流声。所以信噪比这块来说GSX 1200 PRO果然是老牌HIFI的底蕴。

音量操控的方式很方便,触屏操作的方式当你设定好预设之后就能很轻松地切换游戏、音乐、电影模式,唯一不好的就是把背后的支架再加高一些,把屏幕再太高一些我觉得才是最舒服的。

不过GSX 1200 PRO对于像K701或者X2hr这样的耳机来说还是有点吃力的,整体来说主要还是细小的声音反馈上不够清晰,所以以前玩吃鸡的时候也出现过分不清位置的毛病,当然其实这也是大多数电竞耳机或多或少的小毛病,主要有时候我们都期望能靠”听声辩位“这个虚拟外挂占得先机嘛。

    【6期免息】EPOS音珀|森海塞尔GSXPRO游戏直播声卡游戏电竞LED音频放大器GSP370原装正品1599元天猫精选去购买

创新作为老牌的电脑音频专业品牌,声卡产品不得不说创新的实力是相当厉害的。比如说经典的G6,还有更高端的X7(我一直想买个X7回来用用,但是媳妇不准)。而X3是我用过相对来说比森海1200还要舒服的外置声卡。

首先两者造型差不多,都是正方形的造型,然后结构、人机也都很相似。不同的是X3能支持的设备更多,基本游戏主机都可以连接使用了。

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创新 SoundBlaster X3预设了音乐、电影、脚步声三种音效模式,通过功能键切换后,正面上方的指示灯也会对应地显示不同的颜色表明状态。

而最厉害的还是创新有针对性的针对游戏的优化,如使命召唤、反恐精英、DOTA2等,都可以通过驱动上设置SBX配置文件,进行针对性的游戏场景调整。最关键X3不想1200需要搭配专门的电竞耳机才能发挥100%效果,基本什么耳机上去都可以,这个才是X3比较厉害的地方。

而对于纯音乐上面,X3跟1200一样都不支持DSD音乐,所以这也是众多游戏声卡所不具备的。我个人觉得X3在声音素质上的表现相对1200来说,实际听感方上,解析力和分离度相比更好,声场也相对更宽一些。如果搭配森海HD650这样的耳机,声音也是比较稳定的(真的比森海自己的1200推力要大一些)。

    Creative/创新X3笔记本USB外置声卡7.1独立声卡吃鸡游戏影音光纤999元天猫精选去购买

有钱都要,没钱就看你哪个玩的更多

其实,游戏、影音、HIFI很多时候都可以互相包容,关键还是看个人追求什么样的体验。就像那句话说的,成年人往往不需要选择,我全要。但是钞票不给力怎么办???

那就真的买个电竞耳机,再配个HIFI耳机吧,当然,前提是你喜欢这样的折腾劲,要不然呢??

人到中年,却还在折腾随身hifi这些小玩具,连媳妇儿也说天天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和女人永远缺包包一样,男人似乎永远都缺玩具,听音乐也一样,图个新鲜劲儿。尽管和音响、大耳,在发声效果上存在先天差距,但随身器材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时拿起来玩,使用率明显比台式更高,所以最近也在陆续把吃灰的一些台放、大耳挂闲鱼,腾出的闲钱拿来折腾随身。这次过手的“小玩具”是老人家Oriolus黄鹂系列的新品——isabellae铜黄鹂

本人也算老人家老粉丝一枚了,接触他家的器材10年有余,原先他家几乎都在做非常小众的便携耳放,大概10年前也就是2011年开始做播放器,到了2015年又开始做耳机,所以说单就技术储备而言,老人家是做前端经验更丰富,做耳机算是“新人”,之前代工的东西也都是音响厂牌而不是耳机厂。但之所以花小4k大洋买条小耳塞,还是出于对老人家——饶有良先生调音水平的认可。

15年的黑黄鹂当初听起来就很惊艳,作为女声控表示染色靓丽而甜美,放在大叔烧友爱好者中想必非常吃香,拿它来听童丽、伽菲珈而真是甜到发齁,不过按现在的审美看有些过分腻了;再往后是17年出的银黄鹂,一下子把价位从5k档提升到15k档,调音瞬间变成了器乐向,人声也一下子冷静了下来,和圈铁混合的黑黄鹂相比,银黄鹂的单边十动铁配置起码在解析力上有绝对优势,不过乐感上似乎没那么“动人”了,需要用味道比较足的前端来伺候,不然声音总会有中机械感和数码味,这条高端塞在烧友里评价也并不高,看来喜欢冷静犀利的风格的人还是少。

铜黄鹂是今年才出的,配置“仅仅”是一枚单动圈,直径也只有9.2mm,和之前的黄鹂设计思路大相径庭——即使是定位最低的千元档水黄鹂,也是圈铁的配置,2k档的灰黄鹂、再往上新版黑黄鹂、白黄鹂,万元以内的黄鹂一律都是动圈+动铁的混合单元,唯独这条3680的铜黄鹂采用了单动圈。而万元以上的高端黄鹂系列,除了10单元动铁的银黄鹂之外,另两款都有声扬EST静电单元的加入。所以铜黄鹂是老人家唯一不玩“堆单元”的产品,对这种刻意的减法逻辑,我肯定是赞同的,毕竟当年玩耳塞的时候,绝大多数都是纯动圈。

动圈的魅力一言难尽,最成熟的设计,意味着其中可以千变万化。一来素质上可以通过不同的振膜材质、线圈、磁铁质量来分出高下,二来调音上可以通过腔体、导管、阻尼、分频电路以及耳套、线材等对高中低三频作调整。如果非要找出动圈的共同特色,我的结论是没有,但若要提取典型值,那还是可以说一说的。


动圈靠通电线圈与永磁体产生的磁力带动振膜振动,从而发声,这种驱动方式效率较低,远不及U型电枢连驱动杆带动振膜发声的动铁,所以动圈普遍灵敏度没动铁高,相对来说更吃前端推力,但好处还是有的:相对较大的振膜面积可以实现更宽的频率响应,尤其是低频和高频两端,高档动圈(森海IE800s、拜亚榭兰图、hifiman re2000、dita xls、final a8000等)所呈现的普遍特征是V字型——低频下潜深、高频延伸足、中频相对薄,听起来会比较刺激,器乐的气势感、音色的透明度比起动铁表现更佳,由于高频段的响应能力好,动圈还原乐器的音色更充分,所以听感普遍更自然。

而铜黄鹂在这十来个小时的初听过程中,所呈现的也是比较标准的“传统动圈声”——总体上也是微微V型,低频暖、量感足,在部分搭配下可以很厚实,和动铁比最明显的区别自然是“弹性”了,手里对比的是索尼的五单元动铁m9,无论在什么前端下,其低频的下潜感和氛围感都是不如铜黄鹂的,因此听一些强节奏,配乐有bass托底的曲目,铜黄鹂的下盘优势会体现得更明显,动铁则会“发硬”,节奏类乐器的打击感不足、带不出空气感,不过到了上盘,铜黄鹂并没有发挥出动圈理论上的延伸更好的天然优势,可能还是价格/本身素质所限,m9的镁质超高频单元发挥出了比铜黄鹂更犀利明亮的高频音色,通透感强出一截,而铜黄鹂则相对的吃前端一些——在w1小尾巴驱动下,它的高频是明显不如m9的,会显得暗不少,但低频优势更大,显得十分温暖厚重;但到了万元级别的DPS-L2播放器上,铜黄鹂的高频突然会被“打开”,延伸感(极高频响应能力)追上来不少,总体素质已经很接近m9了,只是密度上的确离动铁会有些距离。

然而这种特别的高频音色,也是铜黄鹂作为纯动圈的证明——m9的高频和低频一样,也是比较生硬的,会比较细碎,打比方就是冰渣子,听一些录音不好的音乐,这样的高频会有类似破音和齿音的扎耳朵感觉,也会不断提醒你m9的“高端监听本性”,所以这样的高频拿来挑录音倒是很合适的,日常聆听欣赏会很容易听出毛刺感。而铜黄鹂的高频尽管也是比较亮,但齿音少很多,相对比较柔顺细腻,有种宽松透明的感觉,且不怎么挑录音,只是有个大前提——前端要尽可能上好的。

至于人声,铜黄鹂是基本符合预期的,惊喜的部分是人声并不幼细、凹陷,甚至比起很多动圈都是偏厚的,很容易显得暖,因此听男声反而比女声合适;但也有比较失望的部分,就是调得比较平直,黄鹂系列标志性的甜美人声之味听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比较HiFi的平衡向调校,所以如果是人声控,铜黄鹂并不合适,它更偏重歌者本身嗓音质感的还原。从这点看铜黄鹂很像是m9这样的监听,而后者的结像位置包括平直感和铜黄鹂十分相似,只是线条更纤细、解析力上仔细听的话还是略高一些,嗓音会更清澈一些。

官方用“厚重杂食”四个字形容铜黄鹂,个人认为还是较为准确的。铜黄鹂表现最好的是低频,是非常动圈化的调校,没有像如今很多想要刻意做出特色的动圈那样搞成“模仿动铁”的生硬音色,总体宽松、温暖、深刻、有肉感,中频和高频有得有失,得在于杂食性平衡性较好,没有明显的缺点,失在于缺乏独有的调音特色,不会给人太多的惊艳感,声音的“辨识度”不强。


搭配和潜力层面,以手头的两个具有4.4平衡口的设备为例,分别是平时接手机的乐彼w1小尾巴和老人家最新的“复古万元砖”DPS-L2。推力上,两个前端伺候低阻高敏的铜黄鹂都绰绰有余,但上到一定级别的动圈势必会有更多的潜力去挖掘。从千元档小尾巴跃迁到万元档播放器,最明显的感受是声场与高频层面的质变——DPS-L2下的配乐会相当清晰地围在脑袋两边,配乐的存在感很明显,与人声的位置感也很明确,换到了w1,配乐就减弱很多,一下退到了靠下靠后的位置,有种被人声盖掉的感觉,这正是因为高频响应缺乏以及瞬态导致的分离度不足。

在实体店和店员交流DPS-L2这台机器时,店员说到这机器虽然限量999台,但实际问的人并不太多,现在的小年轻似乎对这种过于复古的设计不太感冒,且因为没有流媒体,所以劝退了不少,但只要听过这机器的都夸音质极佳,最终购买的也都是有一定烧龄的中年烧友。而我反而比较喜欢这种更纯粹的播放器,对流媒体不是刚需,如果一定要听在线音乐,DPS-L2也提供了蓝牙连接模式,关键是它的设计比较符合80后的“玩机情节”,比如打开类似磁带舱的金属舱门、用机械按键控制播放、按下暂停键是播放键会自动弹起、用阻尼舒适的推杆调整音量等等,尽管是一台纯数码机型,但使用过程中的很多细节的确会让人有当年听磁带机的感觉,能在同质化严重的播放器圈设计出这么一台机械感十足、复古气质浓郁的机型,作为玩具颇具吸引力。然而在烧友圈,这台机器颇受争议,主要原因是外形完全照搬索尼初代Walkman——1979年的磁带机TPS-L2,据说是老人家作为忠实索粉,想要自己做一台来致敬索尼,不过这种“照搬idea的”做法也招来不少指责,最典型的自然是“国产山寨”,关于这点,我个人并不在意——这台机器的内部电路设计和实际操作界面与几十年前的磁带机完全不同,且实际体积也比Walkman小了两圈,最重要的一点,DPS-L2本质上是套着复古外衣的数字音频播放器(DAP),无论是声音回放素质还是使用寿命,都是以前的磁带Walkman无法比拟的——底噪、动态、不失真输出功率、解码性能、三频平衡性,全方面的升维提升

当然,DPS-L2的声音也不是无暇的,很多用家都说这机器声底暖、很大气,但我个人并不认同。对比w1后,发现w1的4.4平衡口反而要暖很多,虽然是种“暖糊”,但驱动铜黄鹂的气势和低频带出的空气感反而比DPS-L2更多,后者厉害的地方基本是上盘,所以听起来是清晰、高密度的中性偏冷的风格,分离度相当不错,所以它的整体调性是“现代机型”,底子完全是透明快速比较犀利的现代声,我闭着眼顺便关闭脑放,反复对比后确定了这次的结论。即DPS-L2的声音特质是干净、明亮、平衡,和之前的老机型DP100完全不同,染色少很多,三频更为端正,比起很多纯追求素质向但最后数码味很重的国产播放器,DPS-L2音色并不干冷、数码味不算重,但也和模拟、hufi没啥关系,要追求复古磁带机味道的并不适合,而很多人认为的乐彼偏冷声的素质向在我听来则是明显的暖厚向,润度很不错,素质虽然较弱,可依然能称得上hufi的好听,Normal音效模式对比DPS-L2就像是开了Bass音效,高频压暗,漆黑大空间压缩成扁平的二维,人声突出配乐减弱、中低音域的乐感十分丰富,总体呈暖厚、有劲儿、润泽、耐听的风格,细节比起现代数码机要糊一些,接上铜黄鹂有种听老硬盘机的感觉,很奇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os降低高音量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