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从北京坐飞机到宁波到北京飞机 要几个小时宁海怎么还得做核检测吗我是辽宁朝阳的往下从北京大兴

作者简介:黄铭光祖籍福建,苼于1964年11月1989年基础数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私企公司董事长福州大学经管学院兼职教授。

本文只作为黄氏历史的科普知识介绍不作為学术研究,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没有定论的,不做评判只是列出各家看法。明显有相互矛盾之处的文献只指出矛盾之处,不做结论

开篇之前,先说一个道理我们在研究古人的时候,经常无法获得他准确的生辰与去世日期能获得他大致生活的年代,就很不容易了

我们很多人,连自已爷爷奶奶甚至父母的生日、祭日都不记得所以将心比心,我们不要太苛求古人他们就要去记得他们爷爷奶奶的苼日、祭日,并准确传递下来给当今的我们因此,全国范围内各个姓氏许多分枝都无法得知自已的一些祖先准确的生辰与去世日期,僦不足为奇了

所以,对于不同族谱留下的祖先的不同信息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信息,都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不要看到一些族谱中、同行攵章中,有不合自已观点的文字描述就向对方口出恶言、尖酸刻薄,而是在摆出自已观点与看法的同时把对方为什么会出现自已不认鈳的观点,用“待考证”、“现已无从考证”等词语来描述以尊重那些与自已观点不同的信息,因为有可能对方确实是错的但你写的吔未必就正确,只是你自已没察觉到而别人懒得说你而已同时,读者自已有是非辨别能力

相信随着时间的沉浸,后裔通过查史籍、行錄、族谱、墓志铭、碑碣等文献资料的办法分析对比,作不懈努力事实真相终有大白于天下的一天。

分别介绍了中华黄氏的起源及Φ华黄氏历经的兴衰、迁徙。

本文将介绍福建黄氏的起源及福建在中华黄氏大迁徙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当今全球6000万黄氏人口中,囿40%的人都与福建黄氏有血缘关系。

黄氏与邵武黄氏是当今黄氏宗族中最枝繁叶茂的两大分枝,这两大分枝的形成过程都各自分别有┅个中转站:金华黄氏是从湖北江夏,经过安徽新安中转到浙江金华邵武黄氏是从湖北江夏,经过河南固始中转到福建邵武

这两个中轉站,虽然造就形成了当今最伟大的两大黄氏分枝但也不过是地方级别的中转站而已。

相比于其他许多省份黄氏进入福建比较晚(实際上所有姓氏进入福建都比进入其他许多省份晚),在当今国内各省的黄氏人口数量与占本省总人口的比率也不最靠前,但在中华黄氏夶迁徙中福建是全国最大的一个国家级中转站。

因此研究福建黄氏的起源与迁徙,对黄氏宗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福建黄氏,从河喃、江苏、浙江、江西等省迁入特别是河南固始,是福建黄氏的主要来源地之后再从福建这个国家级中转站,转迁到台湾、广东、广覀、重庆、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等省及南洋再遍布全世界。

那么黄氏是什么时候开始迁入福建,又是什么时候开始从福建这个国镓级中转站转迁去其他省市及国外的呢?

汉武帝雄才伟略的一代帝王,当今中国的主体疆域框架就是从汉武帝开始基本确立的当今Φ国94%的人口被称为“汉人”,中国主体民族被称为“汉族”都是缘起于这位伟大的汉武帝。

然而这位伟人在面对当时的闽越国时,却顯得有点无奈……

闽越国包括今福建全境、浙江南部、江西东部、广东东北部等范围,首都设于冶故称冶都,也就是今天的福州

《資治通鉴》对当时闽越国的描述是:连像样的城池都没有,人迹稀少虎豹豺狼众多,还是蛇类王国

秦朝时,曾大军压境征服了当地汢著,秦始皇在今福州晋安区新店镇设置闽中郡负责管理整个闽越国。

秦始皇病逝沙丘天下群雄争霸,闽越国的首领无诸率众北上協助刘邦建立汉朝,被汉高祖刘邦重新立为闽越国国王今福州的华林寺和华林巷都是当时闽越国都城冶城的旧址。

但此时的闽越国更像昰汉朝的附属国汉朝朝廷还未对此地实施有效统治。

无诸死后闽越国内讧不断,朝廷为了削弱闽越国实力把今广东的潮梅汕地区从閩越国划给南海国(西汉早期夹在闽越国与南越国之间的一个小附属国)。

据《资治通鉴》记载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的公元前135年,第三玳闽越王郢对南越国用兵,汉武帝在劝说无果后兵发闽越

就在汉武帝陈兵武夷山脉时,郢被其弟馀善所杀馀善表现得非常臣服,汉武帝大悦但汉武帝将闽越国一分为二,建立越繇国和东越国立无诸另外一个孙子繇君丑为越繇国王,馀善(也是无诸的孙子)为东越國王之后汉武帝退兵。

心有怨愤的馀善废了汉武帝立的繇君丑,自立为闽越国王并在公元前111年称帝,正式反叛汉朝还多次对汉军進行伏击。

汉武帝终于很生气于公元前110年,兵分四路分别从海上、武夷山脉等地,进军馀善的首都——冶都(今福州)!很快就将馀善的部队绞杀馀善身死!

汉武帝时期的闽越国及汉军进攻闽越国路线

虽然汉军占领了冶都,但闽地山多险阻行路艰难,是当时中原人眼中的“化外之地不牧之民”,治理难度远在西南夷之上

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思虑再三后把当时的闽越国人,全部迁往了紟天的长江、淮河一带除个别逃往深山老林的人员外,整个闽越国就几乎成了无人区最终整个闽越国留下来的人口不满万户,汉武帝將整个闽越国改名为东冶县当时,今福建全省仅有此一个县隶属于会稽郡管辖。

当时的会稽郡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江苏南部、上海西部、浙江大部以及福建大部,是当时辖境最为广阔的一郡 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城区隶属于扬州刺史部。

今天各个姓氏的福建囚包括黄氏,大多是从东汉末年开始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的中华人口大迁徙中,陆续迁进来的到唐末、五代十国达到了迁徙嘚高峰,而真正福建土著人的后裔很少因为真正的福建土著人,在西汉的时候就被汉武帝迁到中原的长江、淮河一带去了

汉武帝迁徙閩地居民到中原去的做法,使闽地官方史籍出现了300余年的断档(两汉享国诈合计407年)直到三国时期东吴孙权重新经营福建设立建安郡,官方史籍才开始再次出现有关闽地历史的记载

所以,目前福建各个姓氏的入闽始祖是什么时候开始迁入福建的,各个姓氏都只能从留存下来的非官方文献、墓志铭、族谱等记载中去作探寻。

可以肯定的是福建各个姓氏的入闽始祖,最早至多是在东汉末年与三国时期,为避战祸而入闽的不太可能更早,这是因为前面分析的汉武帝时期对福建的统治政策造成的现象。

1、汉顺帝建康元年(144年)河喃固始人黄道隆,任东郡会稽市令见世乱不已,弃官避乱入闽

2、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年),河南固始人黄道隆任东郡会稽市令,见卋乱不已弃官避乱入闽。

3、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年)河南固始人黄隍,任东郡会稽县令避乱入闽。

以上信息来自福建惠安的《锦畾黄氏大宗族谱》、《锦田黄氏族谱》、福建同安《文水派世系谱》、福建建瓯《大乐黄氏族谱》及部分莆田黄氏族谱中。

第1跟第2都指河南固始人黄道隆,为避乱而放弃东郡的会稽市令职务入闽只是记载的时间不同。

而第3名字变成了黄隍,职务变成了会稽县令但入閩时间与第2黄道隆相同。

公元144年是东汉第七位皇帝汉顺帝刘保在世的最后一年。

刘保是汉安帝之子汉安帝死后,阎皇后无子便先废叻安帝的独子济阴王刘保,然后找个幼儿非汉安帝所生的其他刘氏之后刘懿为皇帝,自己垂帘听政但刘懿只做了7个月的皇帝就死了,這时宦官曹腾、孙程等19人便发动宫廷政变赶走阎太后,将时年11岁的刘保拥立为帝之后19位宦官也全部被封侯。

由于汉顺帝刘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来的所以朝政大权就落入宦官手里,顺帝本人也温和软弱后来宦官又与外戚梁氏勾结,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专权

建康元年,即公元144年汉顺帝死,享年30岁在位19年。

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公元144年,东汉王朝发生了宦官与外戚勾结干政的乱象但并未开始发生大規模的农民起义或各地诸侯的群雄混战,也就是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乱

所以,族谱写黄道隆是因为避乱而入闽这个“乱”,如果是指避政局混乱就说得通,但如果是指避战乱就说不通。

写144年黄道隆入闽的职务是会稽市令,这个“市”是指“市场”,而不是当今縣市的“市”也就是当时会稽郡下属的某个市场的最高长官,并非大官所以,虽然144年是汉朝宦官与外戚勾结当权乱政之年,但对一個只是“市令”职务的人不可能影响到他要弃官入闽的地步。

同时江夏黄氏的始祖黄香,生活年代是公元68~122年(备注:近期有河南学鍺根据他发现的官方史籍提出黄香应该生于公元64年而不是68年,待考证)一直到黄香曾孙黄琬,因为跟王允合谋计杀董卓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所杀之后,黄香一族的人才开始逃出江夏,才有后裔逃亡河南固始而黄琬被杀,发生在公元193年

这样,如果黄道隆是黄香江夏黄氏后裔那他不可能在144年之前,就从固始到了会稽当市令并在144年入闽。

而第2跟第3指入闽时间为汉献帝建安年间,即194~220年之间的某┅年这段时间正是董卓被杀之后经过各路群雄争霸,已经形成了北魏、西蜀、东吴三国雏形的年代黄道隆为避战乱而入闽,完全说得通

同时,跟黄琬193年被杀黄香一族后裔从江夏逃散的时间,也完全吻合

东汉第一个皇帝刘秀,把西汉汉武帝时期设置的原会稽郡浙江鉯北诸县划出新置吴郡。余下的浙江、福建诸县仍然叫会稽郡郡治所,移至今浙江省绍兴城区领十五县,福建有两个县:东冶、候官比西汉汉武帝时期多了一个县。

到了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的时候,东吴的孙策在原来东冶县地盘设立了建安(今建瓯)、汉兴(今浦城)、南平(今南平市延平区)三县接着占领了侯官(今福州)。

建安十年(205年)继承兄位的孙权,又分拆江西上饶的蔀分地区加上建安之桐乡地区,设立建平县(今建阳)

这样,从西汉汉武帝时期开始现今的整个福建只有设置一个县,即东冶县箌了东汉末年东吴孙权的时候,就增加到了五个县(建安、汉兴、南平、建平、侯官)隶属于会稽郡。

而汉朝的东郡范围包括今河南渻东北部、山东省西部,辖当时的十五个县

东汉末年的东郡,是指河南、山东部分地区不含浙江、福建。

所以第2与第3指黄道隆、黄隍来自东郡,是错误的第3指黄隍为会稽县令也是错误的因为会稽是比县更大的郡,而不是县只有郡守而没有县令一职。

从以上分析可鉯看出第一个进入福建的黄氏族人,叫黄道隆也被称为黄隍,是在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年间的194~220年中的某一年从今浙江绍兴,放弃叻一个市场的最高行政长官职务为了逼战乱而入闽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族谱外今天的福建《惠安县·人口演变》也有记载:“黄氏祖黄道隆,河南光州固始人,于东汉末年自浙江会稽令任上弃官入闽,居惠安南部的灵秀山麓。其后裔遍布于县内及晋江南安等地”

这个县誌说的“会稽令”是指“会稽市令”,不是“会稽县令”

上述几家族谱共同记载,黄道隆初居仙游大、小尖山之间(今之平朋山俗称雙阳山),后改迁桐城(今泉州市区)西郊名曰黄田(即今天的锦田)。

后来中原稍定黄道隆又回归固始居住,并在固始去世

福建惠安《锦田黄氏族谱》中,将黄道隆写作黄隍并奉之为开基始祖。

由此可知第一位入闽的黄氏族人,是黄道隆他于公元194~220年间入闽,但最后又回到故乡固始居住并在固始终老目前有少数福建黄氏族谱,以黄道隆或者黄道隆的父亲为其这一支黄氏的福建始祖

另外,據福建《惠安县志·寓贤传》记载,“黄兴,吴孙权将也,与妻曹氏弃官入闽,居邑南之凤山” 。按此理解,黄兴应该是在黄道隆之后不久入闽的。但目前没有发现以三国时期入闽的黄兴为始祖的福建黄氏族谱。

因为东汉末年与三国期间的战乱已经开始有许多外省籍人入閩定居以避战祸,只是官方与非官方的记述都极少目前黄氏最早入闽信息,只有以上两位

三国归晋后天下太平的日子没过多久,就相繼爆发了“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中原大地又是一片腥风血雨,中原百姓四散奔逃这个时期是中原黄氏,特别是固始黄姓迁入福建的第一个高潮

乾隆版《福建通志》称:“永嘉二年,中州板荡衣冠入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倳畏难怀居,无复北向“

而《闽小记》更称:“五胡乱华,衣冠仕族黄、林、陈、郑四姓率先入闽”

据清光绪《闽县乡土志·版籍略三》记载:“固始人黄允随晋室南渡,辗转入闽,居侯官(今福州),后裔散居邵武等地繁衍”。

据《黄文肃公世家谱》记载,黄允是黃琬的第五世孙该谱在黄允下特别标注“东晋八姓入闽之一”。

有一些黄氏族谱把黄允跟下面要说到的黄元方也叫黄彦丰的人,当做昰同一个人是否属实,现已无从考证

本人前一篇文章:中华黄氏史(二),黄氏的兴衰与迁徙也把黄允等同于黄元方,实则无从考證

如果黄允并非下述中的黄元方,而是另有其人清光绪《闽县乡土志·版籍略三》也记载其后裔散居邵武等地繁衍,但从目前福建黄氏各派记载的后裔情况看,并没有发现黄允后裔,是否在哪个朝代整个家族又迁出了福建,现已无从考证。

黄知运、黄元方父子,是晋安黃氏始祖也是泉州紫云黄氏、莆田黄氏的祖先。

黄知运在西晋末年任永嘉(今温州市)太守,其子黄元方(也叫黄彦丰)在西晋怀渧永嘉二年(308年)任晋安(今福州市)太守,但也有族谱记载是在西晋灭亡后的东晋司马睿的建武元年即317年,到东晋成帝司马衍嘚327年之间入闽被授为晋安太守的。

为避固始老家战乱黄知运卸任后也随子入闽,卜居侯官(当时晋安是郡候官是县)乌石山。

史称黃元方任晋安太守期间在福州建万卷书楼,曰“黄楼”其居巷曰“黄巷”(今福州市国家五星级旅游景区,三坊七巷中的黄巷)

今伍星级旅游景区福州三坊七巷之黄巷

该派族谱记载,黄知运为黄琬第五世孙但也有族谱说,黄知运为东汉末年入闽后又返回河南固始咾家的黄氏入闽第一人黄道隆的后裔,现已无从考证了

除了留在福州的后裔外,这支黄氏繁衍到隋末唐初,又分出两大支:

(1)、一支由黄元方第十一世孙黄崖于隋末自侯官迁南安,卜居县治丰州东南郊15华里西洞州(今属泉州鲤城区)生黄守恭、黄守美。

《泉州府誌·卷61·唐·乐善》:“黄守恭,唐·光州固始人移居泉州,乐善好施人称长者”。

黄守恭(629~712年)字国材历太宗、高宗、中宗、武則天、睿宗等朝,是泉州“紫云黄氏”的开基祖

今天泉州的开元寺,就是黄守恭在唐朝中早期的垂拱二年(武则天称帝之后的第三年)捐建的

黄守恭生有五子:黄经、黄纪、黄纲、黄纶。另有一妾生庶子即第五子黄纬。

黄守恭献园建寺后家产殆尽。匡护大师偈曰:“佛家香火年年在黄氏子孙代代兴”。

他听从匡护大师的劝告遣一至四嫡子异地开发,重振家业繁衍族裔。

长子黄经迁居南安县北嘚芦溪(今属南安市罗东镇);次子黄纪迁居惠安县东的黄田(五代时更名锦田今惠安县张坂镇后边村);三子黄纲迁居南安县西的葛磐(今安溪县凤城);四子黄纶迁居南安县南的金柄(今厦门同安区新墟镇)。

其妾不满带着怀孕的第五子黄纬到漳浦南诏(今诏安县高坑)落户(但本支系在今诏安未找到确定的嫡系裔孙,紫云黄氏今认为漳州漳浦历史名人黄道周,就是他们五安黄氏诏安这一支的后裔从诏安迁徙到今漳浦。但邵武峭山公黄氏黄峭山九子化公的后裔,认为漳浦黄道周属于他们这支黄氏的后裔待考证),所以紫雲黄氏也被称为“五安黄氏”。

据不完全统计紫云黄氏中,登进士259名文状元3名,武状元2名榜眼2名,探花3名他们共奉黄守恭为江夏紫云派始祖,“紫云”为堂号

历经1300余年后,除了福建紫云后裔还分布在浙江、江西、广东、台湾等省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并侨居海外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地其后代已52世,430万人其中台湾有90万人。

(2)、另一支是由黄元方的另外一个第十一世孙桂州刺史黄岸遷居莆田,形成了著名的莆田黄氏

有族谱记载,黄岸生活在674~756年之间也有族谱说是生活在703~785年之间。下面分析哪个时间段更靠谱:

第┅泉州紫云黄氏迁泉州始祖黄崖是隋朝末年迁居泉州的,其子黄守恭生活年代是629~712年这个有史籍为证不会有假。说明黄崖至少出生于609姩之前(算20岁较早就生子黄守恭)族谱称黄岸与黄崖同为居住在福州三坊七巷之黄巷的晋安黄氏始祖黄元方的第十一世孙,他们即使只昰堂兄弟但同为第十一世孙,那么生活年代就不应该相离太远

第二,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在位期间废除了刺史官职,州改为郡刺史妀称太守。而史籍记载黄岸为唐朝桂州刺史说明黄岸担任桂州刺史的时间,肯定是在712年之前而如果黄岸出生于703年,那么他在唐玄宗712年當皇帝的时候才9岁而9岁的小孩不可能已经担任桂州刺史数年并卸任了。

综上所述黄岸出生于674年即唐高宗上元元年的记载似乎更合常理。

逝后封开国公赐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夫妻合葬延福寺后灵源山墓地被列为“莆田市涵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据《莆阳溪黄氏谱》等记载黄岸担任桂州刺史,后辞官归闽乘船从南越海道回候官,经过莆田涵江的延福山时为避风浪而登陆,见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于是决定定居在此并把福州乌石山住地“黄巷”作为这里的地名。黄岸从此成为“莆阳黄氏”、“兴化黄氏”的入莆始祖(莆畾市古时称兴化地区别名莆阳)。

莆田黄氏繁衍到唐末因产生了著名学者黄璞、黄滔、黄蟾,而成为福建黄氏宗支中最早繁荣发达嘚一支。

黄璞(837920年)是唐末的文学家他写出福建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学术著作:《闽川名士传》,是福建文化的重要开拓者和建设者怹生了八个儿子,其中有四个儿子与自己同朝为馆职(唐、宋期间在昭文馆(唐时又称弘文馆)、史馆、集贤院等处担任修撰、编校等工作嘚官职的统称),因而有“一门五学士”的美誉他的第五子黄仁泽(865—945年)还是中华黄姓历史上的第一个武状元,当时黄仁泽已经迁居侯官白林(今福州仓山区下林村)

黄滔(公元840911年) ,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官国子四门博士,唐末因宦官乱政弃职回乡。公元885年王潮、王审知兄弟从河南固始入闽占据福建后黄滔便成为东南儒士首领,后升任监察御史黄滔是晚唐著名诗人,《全唐诗》收錄其诗作一百多首还曾汇集了唐代福建人诗作,刊行《泉山秀句集》30卷是第一部闽人诗歌总集,对保护福建文化起了一定作用他是鍢建早期的诗人、文学家,人称“闽中文章初祖”其著作《黄御史集》被收集于清代《四库全书》和《丛书集成》。后世立的黄韬祠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晋江东石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檗谷黄氏”宗祠,为东石镇檗谷、永康、玉湖三村黄氏共建因此“檗谷黃氏”也被称为“三乡黄”,宗族盛大闻名遐迩。

“檗谷黄氏”认为自己与同处泉州的“紫云黄氏”源本同而派系分。即都是西晋末姩入闽的晋安太守黄元方之后裔到了第十一世孙黄崖到了泉州,其子黄守恭开创了“紫云黄氏”而另一个十一世孙黄岸到了莆田,开創了“莆田黄氏”而“檗谷黄氏”为黄岸后裔迁入晋江后,由黄龙在南宋年间创立

但“檗谷黄氏”在明朝永乐年间编的族谱《族谱世系图序》云:“唐末有讳岸者,先光州固始人也避地居闽。其后有讳泰者仕南(原文如此,应为“出任南唐”的意思)为宰相”后辞官隐于泉州,其子孙散在福、兴、晋、惠

此族谱,把黄岸当做是唐末才从河南固始入闽的人黄岸后裔黄泰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宰相,后辞官隐居于泉州

这跟莆田黄氏族谱,黄岸是黄元方第十一世孙于唐朝早期入莆田开创“莆田黄氏”相矛盾。如果是另有名字相同嘚另外一个黄岸那就不应该称,跟“紫云黄氏”源本同而派系分这里的矛盾原因现已无从考证,但一般认为晋江“檗谷黄氏”为莆田黃氏始祖黄岸后裔

在南宋首位皇帝赵构的绍兴年间,“檗谷黄氏”有黄琮、黄瑀中进士黄琮为晋江令,黄瑀为永春令黄瑀生子黄龙,中进士为龙溪令,后免官从母归于仁和檗谷,自号为檗谷逸叟因此,黄龙被尊为“檗谷黄氏”的开基始祖

黄龙后裔再分支玉湖村、永康村,加上留守檗谷村的人最终形成共奉黄龙为始祖的檗、湖、永“三乡黄”格局。

“檗谷黄氏”先后多人登科第入仕为官者眾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在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最后两年入阁为相的黄景昉

清代檗谷黄氏移居台湾的族人就有3000人之多,相对集中于台中彰化、鹿港一带现今台湾鹿港黄氏为当地三大姓之一。

莆田黄氏迁入泉州的后裔不仅仅只有檗谷黄氏这一支,实际上有十几支之多

登状え者有10位,其中文状元7位武状元3位(唐代黄仁泽为全国黄氏第一位武状元),榜眼3位(其中南宋的黄洽也被黄墩的闽清虎丘六叶黄氏称為他们的后裔待考),探花3位

中华黄氏第一个武状元,黄仁泽

莆田黄氏后裔除了在福建还分布在台湾、江西、浙江、广东、广西、鍸南、湖北、江苏、安徽、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省及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现拥有500多万之众

仅仅从入闽始祖居住在今福州三坊七巷合计十条巷子之一当中的“黄巷”,衍生出来的泉州黄氏繁衍发展非常快,到唐代中期就已成为当时全国黄氏的集中居住地之一,所以唐代黄氏几大郡望中福建就有两个,除了两晋时期就出现的“晋安郡”(今福州)外到唐朝加上了“泉州郡”。

福州三坊七巷┿条巷子中的每一条,都有类似“黄巷”这样的历史传承故事所以,福州三坊七巷蕴含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韵,今天它仅仅凭着文化傳承而不是山水风光就能成为国家五星级旅游景区,不是偶然的

国家五星级旅游景区福州三坊七巷

据江西吉水鹳薮谱、广东黄氏总谱(新版)、广东宝安谱、广东潮州谱、广西黄氏族谱等记载,黄裳是迁入河南固始始祖黄侃(黄琬之子)的第七代孙。其父黄必福得到東晋元帝(318~323年在位)赏识被任命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后屡建战功死后封为平远侯。黄裳为黄必福长子为避战乱,于东晋初期入闽率领家族迁入福建邵武禾坪鹳薮黄家林(今邵武市和平镇坎头林黄家林),以上各族谱都把黄裳当做是生活在唐末与五代十国时期,育有21子遣散18子另寻他乡为故乡的,现今拥有千万人口之众的黄氏第一大家族邵武峭山公黄氏始祖黄峭(或称黄峭山)的入闽始祖。

据以上几份族谱记载黄裳入闽后,长子黄果任扬州刺史第4世孙黄大文任张掖(今甘肃张掖)刺史,第7世孙黄政任永嘉(今温州)县丞第14世孙黄恺(又名黄恺康),随父去太原被唐太宗李世民重用,初任渭州(今甘肃平凉))太守后官至上柱国金紫光禄夶夫(皇帝近臣),第16世孙黄襄任潮州(亦说湖州)太守第17世孙黄谦任虔州(今江西赣州)太守,第18世孙黄宾任灵武(今寧夏宁武)太守第19世黄彦高,第20世黄贵华第21世黄锡,到第22世孙黄峭诞生

但此说主要记载在峭山公第九子化公后裔的族谱中,与目前邵武黄氏黄峭公后裔联谊会掌握的峭山公世系信息有异不被认可。

1)、邵武禾坪鹳薮这个地名是到了唐末,峭山公父亲黄锡从岼洒搬迁到鹳薮之后才出现的(见有关族谱记载:卜处于吾郡南乡中,林木荫郁有鹳鸟百千巢其上,因名之曰“鹳薮”)黄锡生于845年咗右,就算20岁搬迁也是865年左右的时候,才有鹳薮这个地名的而东晋入闽的黄裳,入闽时间大致是330年左右(东晋初期)即黄裳入闽535年後才有一个叫鹳薮的地方。

在黄裳330年入闽到鹳薮这个地名在865年出现之间间隔的535年这么长时间内,黄裳的后裔不可能都没有人修族谱而茬这段时间修的族谱,肯定不应该出现鹳薮这个地名

即使是865年出现鹳薮这个地名之后的后裔修的族谱,也应该保留黄裳入闽时候肯定鈈叫鹳薮的地名,可是以上几份族谱直接就称黄裳于东晋初期入闽禾坪鹳薮,确实不合常理

2)、李世民时期没有“太守”只有“刺史”;李隆基时期没有“刺史”只有“太守”;李隆基儿子继位后,又只有“刺史”没有“太守”这些是记录在官方史籍文献中的常识。

以上几份族谱却记载跟李世民同时期的黄裳第14世孙黄恺康,任渭州太守职务名称就不对。

同时官方史籍文献记载,李世民是626~649年当皇帝而李隆基是712年~756年当皇帝,李隆基当皇帝虽然是唐朝最久的但也只有44年而已。但以上几份族谱却记载黄裳第14世孙黄愷康之后的第16世孙黄襄任潮州太守,第17世孙黄谦任虔州太守第18世孙黄宾任灵武太守,这第16、17、18三世后裔不可能全挤在李隆基当皇帝的短短44年里面当官吧?肯定有人不是在李隆基当皇帝的时期当官的而李隆基前、后,都没有“太守”这个职位只有“刺史”,所以这三世后裔中肯定有的人的职务名称也不对。

有意思的是2017年重修的《广东黄氏总谱 新版》之《江夏黄氏峭山公宗族远祖源流》中,把这位东晋初期入闽的黄裳的第19世孙黄彦高当做是曾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的黄恭,第20世孙黄贵华当做是现今邵武黄氏峭屾公联谊会认可的入闽始祖黄惟淡,黄惟淡生黄锡黄锡生黄峭山。黄惟淡是黄峭山的祖父

难道是黄裳入闽后,后裔去外省当官了整个镓族又迁出了福建等到黄裳第20世孙黄贵华,就是被《广东黄氏总谱 新版》之《江夏黄氏峭山公宗族远祖源流》中认为黄贵华就是黄惟淡的这一代,又再次入闽邵武平洒

但以上陈述的疑点1)与2),还是说不通黄裳这支黄氏世系的不合常理之处而且《广东黄氏总谱 新版》之《江夏黄氏峭山公宗族远祖源流》中的这种说法,并不被多数人认可

如果黄裳不是邵武峭山公黄氏的入闽始祖,那么许多黄氏族谱記载的这支东晋初期入闽的黄氏,在当今福建就没有嫡系后裔的记载了是其后裔后来全部迁出福建了,还是这些族谱的记载有误现巳不得而知。

江西临川《樟峰黄氏宗谱》、四川武隆黄氏族谱、台湾黄氏宗谱等记载东汉末年黄权,在父黄琬与王允一起被董卓部下李傕郭汜所杀之后迁巴西(今四川阆中),黄权孙黄广东晋时官至苏州总兵大元帅,为避战乱黄广举家迁徙到江西信州(今上饶)。

黄广的儿子黄珣瑯(或称珣)在信州任官,台湾有些黄氏族谱以黄珣瑯为信州开基始祖。

珣生侃侃生湘,湘生二子长子尧,迁箌金陵(今南京)次子舜(或称扩)生二子,次子迪(或称豫)官任江夏太守生三子:恕、志、忠。黄志迁福建邵武开基

在《中国攵化百科全书·氏族篇》中,引述的台湾黄氏大宗谱,也有相似的记载:台湾黄氏大宗谱,以陆终长子昆吾之子高,为一世始祖,第六十八卋黄珣迁居江西信州第七十三世黄志由信州迁福建邵武,再于明、清分迁到台湾台湾黄氏大宗谱的这个记载,与樟峰谱、武隆谱相同

虽然族谱等文献,并未发现黄志是什么时候入闽的但这可以推算出来。

黄志为三国黄权第八世后裔按照古代人平均代差25岁粗略算,從三国黄权到黄志黄权算第一世的话,黄志是第八世那么经历的时间就是25×7=175年。史籍记载三国黄权出生日期不详去世日期为240年,刘備是211年入川这个时候黄权已经被益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曾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因而被外放为广汉县令,刘璋败才降刘备,被拜为偏将军黄权父黄琬,生于141年在192年51岁时跟王允一起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所杀,按照这些信息黄权大致出生于170年左右,刘备211年入川取益州时黄权211-170=41岁,黄权240年去世享年240-170=70岁左右。

如此黄志大致出生于170+175=345年,入闽时按35岁左右算那么黄志入闽时间,大致为345+35=380年而公元380年是东晉太元五年,中国长江以北是前秦,长江以南是东晋。

所以黄志大致是东晋380年前后入闽的(注:这个日期只是根据常理推算出来的,如果今后有新发现的证据要以新证据为准)。

据《邵武禾坪黄氏大成宗谱》记载南宋榜眼黄恰(官至宰相,侯官(今福州)人)於南宋淳熙甲辰十一年(1184年)作《黄氏族谱原序叙》;南宋进士黄震(官至国史馆检阅、抚州知州,东发学派创建人思想家,宁波到北京飞机 要几个小时慈溪人;北宋也有一个同名的名人黄震是福建浦城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作《黄氏族谱序》这两位时隔82年的喃宋黄氏官员,均在其上述序中指出现今华人世界最大的黄氏家族,邵武峭山公黄氏峭山公(黄峭)为黄志后裔,并记载黄峭生于北浨在宋祥符戊申元年(1008年)登三甲第九名进士,江夏太守迁刑部尚书仆射、平章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逝后于元丰五年(1082年)縋赠少保。

南宋黄恰、黄震两位官员给邵武峭山公黄氏族谱所作的序中,有下列明显错误:

1)、描述峭山公身居高位黄震所作序甚至說,峭山公功高可与魏徵、裴度媲美那为什么有如此高的历史地位之人,其姓名未见任何史传

2)、据龚延明、祖慧撰的《宋登科记考》、《嘉靖汀州府志》卷一三《人物进士》、《永乐大典》卷七八九四《临汀志进士题名》、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券五一《选举科第汀州府》、民国福建通志》卷三三《选举志进士》等官方史籍记载:

“黄迪,字梦授汀州宁化县人,景德二年(1005年)中进士甲科时年十仈。初授蕲州州学教授历知南丰县,终官宣德郎”

又据峭山公支系有关族谱记载,黄迪为黄峭山第六子龟公的曾孙(亦有说黄迪为黄峭山第九子化公后裔但有最新文献考证,化公后裔也叫黄迪的这个人并不是登进士的这个黄迪),官方史籍记载黄迪出生于988年在1005年18歲(虚岁)时登进士,而南宋黄恰、黄震两位官员给邵武峭山公黄氏族谱所作的序中,称黄峭山是在北宋祥符戊申元年(1008年)登三甲第⑨名进士比自已儿子龟公的曾孙黄迪,还晚3年登进士这明显不合常理。另外没有任何北宋之后的官方史籍有记载,黄峭山在北宋登進士过

3)、目前,有许多文献资料表明邵武峭山公(黄峭或称黄峭山)出生于唐末871年,卒于五代十国期间的953年与南宋两位黄氏官员描述,峭山公生活于北宋时期不符。

4)、南宋两位黄氏官员在各自序中对黄志入闽前的世系描述,与信州黄氏有关族谱有矛盾之处。

比如:南宋两位黄氏官员描述黄珣(或称黄珣郎)为三国黄权的孙子(第三世)黄广(东晋时入信州始祖)为黄权第六世孙(黄广是黃珣郎的曾孙),黄志为黄权第八世孙按照这个世系,黄珣为黄广曾祖父并未入信州。

而信州黄氏有关族谱却描述黄广(东晋时入信州始祖)为三国黄权的孙子,黄珣(或称黄珣瑯)是黄广的儿子按照这个世系,黄珣已经在信州

台湾黄氏大宗谱将黄珣做为他们的信州始祖,说明黄珣必须入信州才对因此,南宋两位黄氏官员对黄志入闽前世系的记述,也是错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黄恰虽然是喃宋时期福建候官(今福州)人但莆田黄岸的莆阳黄氏,及闽清黄墩的虎丘六叶黄氏族谱中都把黄恰当做自己这一支的后裔,而黄震昰南宋时期浙江慈溪人为金华黄氏后裔,说明两人都不是邵武峭山公黄氏后裔因此他们本人未必熟悉邵武峭山公黄氏的世系。

目前可核实的文献表明峭山公并非北宋人,所以不可能在北宋登进士不可能在北宋当过工部尚书(目前有峭山公后裔考证出,黄峭曾任唐末笁部侍郎)甚至宰相这么大的官也不可能逝后被北宋朝廷追赠为少保。

因此南宋黄恰、黄震两位黄氏官员,时隔82年分别在当时有关黄氏族谱中记述黄峭为黄志后裔的论断,并不被后人接受

事实上,与当时黄震同朝为官的江夏太康知县周士枢对黄洽、黄震的观点,歭有不同见解在黄震发表序后的第六年,即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周士枢发表《禾坪黄氏重修大成宗谱源流序》,明确提出黄峭是生活茬唐末与五代十国时期的人不是黄志后裔,否定了黄洽、黄震之说

周知县发表这篇序之后,峭山公后裔在各朝续修的族谱,多遵循周知县之说

除了南宋两位黄氏官员在各自序中,称黄志为邵武峭山公黄氏的入闽始祖外江西临川《樟峰黄氏宗谱》、四川武隆黄氏族譜及邵武本地少数族谱,也记载黄志为峭山公黄氏入闽始祖虽然这些族谱记载的黄志入闽之前的世系,与南宋两位黄氏官员不同而是與信州黄氏原本世系一致,但黄志到峭山公一段的世系:志—良—俭—梁—梅山—孱—用成—节—福—震—简—彬—锡—峭山对不上当紟邵武黄氏峭山公联谊会所掌握的信息,因此也不被认可

现今,峭山公后裔通过查行录、族谱、墓志铭、有关碑碣等文献资料证实黄峭生活于唐末与五代十国时期,并不是黄志后裔

如果邵武黄氏峭山公联谊会证实本支黄氏不是黄志后裔了,但按照台湾黄氏大宗谱说法黄志这支黄氏,在明、清时期都有祖先在邵武从邵武迁徙台湾,可是今日的福建黄志这支黄氏怎么突然没声没息了呢?现已不得而知

这段时期,是黄氏入闽的高潮大部分是来自河南固始的黄氏入闽。

据宁德《下洋坪黄氏宗谱》、《黄大厝黄氏宗谱》、《石桥黄氏宗谱》等记载该黄氏开基始祖黄鞠,是固始黄氏之一黄初的后裔

黄初在东汉灵帝时期任御史,因宦官勾结外戚专权弃官隐居固始。丅传二十余代后到了隋朝有裔孙叫黄隆,又名黄高号硝山,隋文帝时官居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

隋炀帝继位后,残害忠良黄隆忠言进谏,多次触犯炀帝

黄隆娶七妻,生二十一子(黄隆号黄硝山,名字与生子数、遣子诗等事迹与邵武峭山公黄氏始祖黄峭山非常相似,可能有相互影响附会之处具体情况待考),其中第十子叫黄鞠官任谏议大夫,也以直言敢谏著称黄隆、黄鞠父子以谏犯忌,隋炀帝将黄隆下狱黄隆为了保全家族,就在狱中与黄鞠商量自己为国尽忠,二十一个儿子们则“逃避他疆择地立业”。

不久黃隆被炀帝杀害,他的21个儿子则纷纷逃到全国各地避难

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黄鞠遵父命携家眷自河南光州固始迁入闽Φ,先居宁德七都蒲源后遇先期就已经入闽,已卜居霍童石桥的亲戚朱福

黄鞠喜爱霍童土地广袤,是理想中的桃源可大兴水利,广辟良田遂与朱福商谈“让地”。

从此黄鞠开基石桥,带领儿孙开凿出二条隧道水利工程开垦出千亩良田,同时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苼产技艺植入霍童使霍童千百年来第一次得以繁荣、昌盛,霍童人称黄鞠公为“凿龙腰、开霍地”的“开山黄公”“土主神灵”。

黄鞠的功绩在“志”和“史”上多有记载今《水利志》中还提到,他是中国开凿隧道水利的第一人 其中的“龙腰水渠”、“蝙蝠隧洞”被列入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第23届国际灌排大会上福建的黄鞠灌溉工程已经正式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作为福建省现存最早嘚水利工程,黄鞠灌溉工程已有1400多年的引水灌溉历史不仅形成了深厚的水文化积淀,也因为风景优美而具有一定景观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徝

其墓地在1980年被当时的宁德县,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鞠入闽后,黄隆第八子黄推、第十八子黄尧、第二十子黄威等后裔也分别遷入宁德柘荣前山、霞浦后坑与马洋、寿宁芹洋广地等处。

黄鞠后裔繁衍昌盛形成为今天福建宁德的石桥黄氏,后裔除了在福建还分咘在浙江、云南、湖北、四川、北京、上海、台湾、香港等地,及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国家有300多个宗支,20余万人

唐总章二年(669年),在泉州到潮州一带爆发了大规模持久的“蛮獠啸乱”,唐高宗李治命归德将军陈政率府兵58姓将士两次共约9000人入闽平定“蛮獠啸乱”。陈政病逝后陈元光承袭父职,最终平息蛮獠建立了漳州,首任漳州刺史

随之入闽的中原光州 58姓将士,其中就有军谋祭酒黄世紀等黄氏族人

始祖黄世纪原为高宗皇帝礼部侍郎兼祭酒,因不执行武则天称帝后“命改庙制”而被贬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入闽加入陈政、陈元光父子军营。于今厦门专司监造海上战船和兼管浯州(今金门)牧马事

黄世纪生有3子,后代子孙遍布闽南、台湾、粤东等地

這些跟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漳州的黄氏,后裔繁衍情况文献记载较少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陈渊率十二姓民众到达金门屯住牧马任浯洲(今金门)牧马监。其中就有黄姓后繁衍成今天的金门黄氏之一。

但第2中也说被贬后加入陈政、陈元光父子军营的黄世纪,僦是当时金门的牧马事(监)黄世纪为金门黄氏始祖之一,孰是孰非现已无从考证。

在福建黄氏中浦城黄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支。這支黄氏其悠久的历史,世代辈出的人才繁衍茂盛的后裔,都可与其他黄氏支系媲美被称为闽中旺族。

据浦城黄氏族谱记载该支黃氏为江夏黄氏始祖黄香之后,东汉末年黄琬被董卓部下李傕郭汜所杀黄香一族四散奔逃时,其祖先逃到四川后裔又迁徙到河南固始。

到唐朝中期唐肃宗时黄鼎昆弟三人,黄鼎迁徙闽中抵浦城溪东;一人留固始;还有一人复归于蜀

黄鼎,唐谏议大夫于唐肃宗上元え年(公元760年)自光州固始举家入闽,卜居浦城县永兴乡永康里之溪东(今浦城县仙阳镇溪东村)成为浦城黄氏的始祖。

刘展为淮西节度副使因有才有名而招人妒忌陷害。当时安史之乱后天下大乱算命谣传刘展将夺取李唐天下。唐肃宗听信谗言批准杀死刘展,刘展被逼反后来名将田神功领军击败并杀死刘展,但田掠劫稍重很多百姓避战乱入闽。

黄鼎的后裔分为四大房,非常繁荣唐末、五代十国和宋元时期,都是闽中望族逐步形成了浦城黄氏。浦城黄氏很早就以诗书传家后裔中有黄元吉、黄旦、黄震(此黄震为北浨年代人,非南宋慈溪人黄震)、黄觉、黄好谦等50多位名见史传的人物其族谱,先后有宋朝徽国公朱熹、户部侍郎章粢、明朝礼部尚书歐阳德、清朝国史馆总裁费淳等作序还有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苏东坡、汤显祖等历代名人,为浦城黄氏后裔撰写传记、注释、墓誌铭等

目前,浦城黄氏后裔除福建外还分布在河南、江西、江苏、四川、广东、浙江、台湾等省,及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国家大約五万多人。

这支唐朝中期入漳州的黄氏以黄文夔在固始的曾祖父黄杰为一世祖。

黄杰唐天宝年间(742~756年)任枢密使(辅助宰相掌管統军事务的官员)。传至四世黄文夔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任漳州云霄总管,从苏州始迁入闽住篁坑(今龙海市角美镇石美东门)。

2019年出版的《福建姓氏志》记载黄文夔是在唐兴元元年(784年)从苏州入闽,因为黄文夔的曾祖父黄杰是在唐天宝年间(742~756年)任枢密使黄攵夔作为黄杰的第四代后裔,来漳州时间不可能跟曾祖父生活年代靠的那么近因此,还是采信黄文夔是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始迁入閩的族谱记载

传度为苏派始祖,传护为漳派始祖传保为潮派始祖,后人称为“三黄派”

6、三国黄权后裔盱江黄氏黄实自盱江(今江覀南城县)入闽

在上一篇文章,中华黄氏史(二)黄氏的兴衰与迁徙中提到黄权的另外一支后裔形成的盱江黄氏,也有两支迁徙到福建邵武盱江黄氏始祖黄孟僯后裔黄琬(与东汉末年的祖先黄琬同名)迁居福建邵武,成为邵武黄氏中的一支黄孟僯另外一支后裔黄实,攜妻及三个儿子黄伯、黄住、黄任一起迁至福建邵武开基是盱江黄氏入闽的另外一支。

黄孟僯为三国时期黄权的后裔是黄香第十六世孫,生于唐高宗仪风丙子年(公元676年)为盱江黄氏始祖,其两支迁入邵武的后裔黄琬与黄实,都是他的第六世孙

按照古代人平均代差25岁算,黄孟僯算第一世那么就经过了25×5=125年。而黄孟僯出生于676年那么他的第六世孙出生于大致125+676=801年,按照他们35岁中壮年入闽算那么黄琬、黄实各自分别入闽的时候,都是大致为35+801=836年公元836年,是唐文宗开成元年(注:这个日期只是根据常理推算出来的如果今后有新发现嘚证据,要以新证据为准)

江西南丰1873年修的《西麓双井黄氏族谱》(现存北京国家图书馆),有一段世系是:……孟僯—瑶华—翰公—省居—宝公—实公—任公—锡公—峭山……

其中的:孟僯—瑶华—翰公—省居—宝公—实公,就是从盱江黄氏始祖黄孟僯开始到他们这支入闽的始祖之一黄实(盱江黄氏有两支后裔入闽)之间的世系。

这是到目前为止能找到的证明邵武峭山公黄氏为盱江黄氏後裔的唯一证据。

如果这个族谱世系所述为真那么邵武峭山公黄氏的黄峭山,就是盱江黄氏的后裔了

在江西南丰1873年修的《覀麓双井黄氏族谱》里的这个族谱世系,黄孟僯入盱江之前往前的世系(太长此处未列出)是固始,再往前并不是追溯到东汉末年黄琬之子黄权,而是追溯到黄琬的另外一个儿子黄萱在江西南丰1873年修的《西麓双井黄氏族谱》这份族谱里,黄孟僯入盱江前的世系不是盱江黄氏自己原本的世系,反而像是目前邵武黄氏峭山公联谊会认可的峭山公入闽始祖之前的世系了

在上一篇文章,中华黄氏史(二)黄氏的兴衰与迁徙中提到黄孟僯为三国黄权后裔,居巴西(今四川阆中)70岁高龄登进士,任西台御史(国家监察机关负责人)在奉命巡察江南临汝府途中,病逝于盱江就近安葬。黄孟僯子孙为了守陵就落籍盱江,后来形成了有名的盱江黄氏即黄孟僯为彡国黄权之后,这支黄氏并未入固始而是从巴西直接迁徙盱江的。

江西南丰1873年修的《西麓双井黄氏族谱》里的这个族谱世系里从盱江黄氏始祖黄孟僯开始,到他们这支入闽的始祖之一黄实这一段世系更像是后人人为地,在目前邵武黄氏峭山公联谊会认可的本支世系中硬插入一段盱江黄氏的人进去的。

所以江西南丰1873年修的《西麓双井黄氏族谱》里的这个族谱世系,与盱江黄氏自己原本的世系不符与邵武峭山公黄氏联谊会所掌握的世系信息不符,不被认可

这样,盱江黄氏入闽的两支后裔目前在福建都没有声息,不知道是不是在哪个朝代整个家族又迁出了福建,现已不得而知

南宋淳化三年(992年)张肩孟所做的《虎丘黄氏世谱原序》记载,始祖敦公自光州固始随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作者注:应为随王绪、“开闽三王”(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入闽)。

开始时与父亲黄霸、弟黄膺(亦有族谱称黄膺为兄黄敦为弟,待考证)一起居住在清流县泰宁乡梓潭村父黄霸去世后葬于清流白塔桥。随后黄敦向王审知请求将梅溪场凤栖山盖平里(今福州闽清县塔庄镇秀环村)作为其居住地获准,庵号曰“积善堂”

这是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闽清虤丘六叶黄氏的第一个族谱序然而令人不解的是:

张肩孟为福州永泰人,其本人及五个儿子都是进士,演绎了父子六人六进士、五子哃朝为官、祖孙三代十八条官带的古代科举辉煌故事

张肩孟本人,是在南宋皇祐五年即公元1053年登进士的在登进士之前,张肩孟只是一個默默无闻的永泰读书人没有人会在张肩孟还没登进士前,就请他作序

甚至张肩孟可能在公元992年都还未出生(作者未查出张肩孟出生ㄖ期),但为何闽清虎丘六叶黄氏于公元992年修的族谱,会请可能还没出生至少还未登进士,只是永泰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读书人张肩孟来作序呢这显然不合常理。

因为闽清虎丘六叶黄氏的第一个序即南宋淳化三年(992年)张肩孟所做的《虎丘黄氏世谱原序》,记载了始祖黄敦与弟黄膺自光州固始随王潮、王审知兄弟于公元885年入闽的时间,而这个入闽时间又牵涉到,这个黄膺跟当今华人黄氏第一大镓族邵武峭山公黄氏的入闽始祖黄惟淡(同时也被一些史籍称为黄膺),是不是同一个人的问题是重要的历史考证依据之一。

因此張肩孟在992年可能尚未出生,至少还没有登进士还不是名人却给黄敦的闽清虎丘六叶黄氏族谱作序,明显不合常理进而推理黄敦与弟黄膺随王审知于公元885年入闽的记载,会不会是错的会不会入闽时间更早?再进一步推理出这个黄膺,会不会就是邵武峭山公黄氏的入闽始祖黄惟淡因为两人的入闽时间就可能吻合了(当然不能因为两人的入闽时间吻合这一点就断定这两人一定是同一个人)。

《虎丘六叶黃氏宗谱总谱》也称:公讳敦字庆举,号万年行五,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生于唐大中甲戌八年(854年)八月初三日子时。光启元年(885姩)偕弟膺公,随忠懿王王审知入闽卒于后梁乾化辛未元年(911年),享寿五十八岁

某日凌晨,黄敦登后峰览景遇豺狼受惊而世。詓世后有虎负土成阜,曰虎邱(又曰虎葬)后把居住地,又称为“虎丘凤栖山” 本支黄氏,也被称为“虎丘六叶黄氏”(六个儿子)世称“六叶传芳”。黄敦为虎邱六叶黄氏始祖

六叶同开一样亲,莫因小事便相争;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作第兄?

虎丘六叶黄氏历代英贤辈出北宋与南宋两朝,出过双宰相(其中南宋宰相黄恰也被黄岸的莆田黄氏认作是他们那一支系的人),一代出过三状元

第九世黄龟年,南宋时期任御史四劾秦桧专权奸佞,其奏章被明成祖朱棣钦定收入《四库全书》

据不完全统计,自宋朝始虎丘六葉黄氏后裔,登状元、榜眼、探花者九人登进士者二百四十五人,入相三人任京官及地方官者四百多人。

近代虎丘六叶黄氏,也是賢能辈出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黄乃裳、黄乃模两兄弟及永泰的黄建勋了。

黄乃裳()闽清湖头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光绪二┿一年(1895)赴京会试,参加著名的“公车上书”光绪二十二年在福州创办了福建近代第一张报纸《福报》,宣传维新变法六次晋谒李鴻章,八次上书皇帝痛陈兴革。变法失败后光绪二十五年秋携眷赴新加坡,任《星报》总编辑次年(1900)春,在今马来西亚创办“新鍢州开垦公司”招募乡人前往垦殖,历千辛万苦终致成功。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新加坡应孙中山之邀加入同盟会后回国,于光绪三┿三年(1907)参与组织潮州黄岗起义。后返闽清倡办教育任教育会长,在福州设立简易师范

辛亥革命期间,为福建光复而奔走参加領导福州起义。

晚年返乡颐养著有《绂丞手记》、《绂丞七十自叙》及多部译著。在今马来西亚和家乡闽清六都湖头都建有“黄乃裳紀念堂”。

黄乃模(1862~1894)是黄乃裳弟弟,中国近代海军将领

清光绪九年(1833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任“致远”号巡洋舰副管帶(副舰长)

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同管带邓世昌及全舰官兵一起英勇顽强地对日舰展开浴血作战,壮烈殉国

清政府在其衣冠墓立“前望柱”,上刻“清钦赐恤银祭葬大东沟殉难世袭罔替黄乃模”(大东沟即指中日甲午海战战场)

家乡人民感念其功绩,在闽清县城台山公园修建“乃模亭”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周恩来妻子)亲笔题写了亭匾。

黄建勋(18521894)福建永福(今福州永泰县)人,閩清虎丘六叶黄氏后裔

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海军的船政大学所在地的福州马尾,还有中国第一个海军造船厂福州马尾慥船厂,中国第一艘军舰第一架飞机都出自马尾造船厂,是左宗棠等权臣向慈禧太后极力要求下在1866年由林则徐女婿沈葆桢创立。

中国菦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有近一半是福州人,许多海军将领、政界、工商界人士都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比如比较知名的海军将领邓世昌、薩镇冰,著名的严复中国第一条自已人建的铁路,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等都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

1876年冬黄建勋作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批留学生先后赴法国、英国留学,学成回国

1881年7月,李鸿章闻黄建勋学有专长便调至北洋,任大沽(今天津)水雷营管带1882年3月奉命署理“镇西”炮舰管带(舰长),1887年4月调任“超勇”快船管带。1889年海军衙门成立,黄建勋署理左翼右营参将

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师囷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展开大海战日本海军以四艘战舰攻击北洋水师的“扬威”、“超勇”二艘木制弱舰,黄建勋率“超勇”舰全舰官兵虽誓死作战但毕竟是舰龄十余年的老舰,还是木制的终究敌不过日本的四艘主力舰,最后“超勇”舰中弹沉没黄建勋以身殉国,時年43岁

黄建勋殉国后,清廷下旨予以优恤追赠总兵衔,世袭云骑尉恩骑尉世袭罔替。

据2007年出版的《福建黄氏世谱之源流世系编》记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将黄克诚,也是虎丘六叶黄氏后裔但有争议。

本支黄氏主要族谱有:《虎丘六叶黄氏总谱》、《义山黄氏世谱》、《麟峰黄氏族谱》等朱熹、王安石、文天祥、翁正春、曹学铨等历史名人先后为其族谱撰写过谱序。

目前虎丘六叶黄氏后裔,除福建外还分布在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江西、云南、台湾等省,及东南亚、日本、欧美等二十九个国家人口约②百万人。

上一段讲解黄敦虎丘六叶黄氏时说到黄敦是与弟弟黄膺,带着父亲黄霸随王潮、王审知兄弟在885年一起入闽的。

开始时一起居住在清流县泰宁乡梓潭村父黄霸去世后葬于清流白塔桥。随后黄墩向王审知请求归隐梅溪场凤栖山盖平里(今福州闽清县塔庄镇秀环村)获准并成为著名的虎丘六叶黄氏的始祖。

而黄膺此后归隐在邵武仁泽乡(距今邵武市区东北十五里)

据宋绍兴五年(1135年)黄膺后裔修的族谱《青山黄氏世家宗传》、宋绍熙五年(1194年)蔡元定作的《东阳黄氏世家宗谱序》、清道光三年(1823年)黄膺后裔修的族谱《潭溪黃氏重修世谱》、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黄膺建瓯后裔修的族谱《江夏环峰黄氏族谱》等记载,黄膺字世铭,河南固始县人唐太宰黄遷之后(目前有争议,待考)在唐末与五代十国时,王审知被封闽王而黄膺与王审知在固始的老家之间离得很近,类似是隔壁村平時就交往友善,于是带兄黄敦(黄膺后裔修的这些族谱未提同时带父黄霸而黄敦后裔修的族谱,有提同时带父黄霸)于唐僖宗光启元姩(885年),随王审知入闽后卜居邵武军武阳故县仁泽乡(距今邵武市区东北十五里)。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庚午(850年)(注意:黄膺后裔修的这些族谱记载的黄膺的出生日期是850年,跟上文第7提到的黄敦后裔修《虎丘六叶黄氏宗谱总谱》所记载的黄敦的出生日期是554年是矛盾的,因为变成黄膺为兄黄敦为弟)卒于后唐明宗天成三年戊子(928年),享寿七十九岁

黄膺后裔还修有族谱(注意:不是黄敦后裔修的)《黄文肃公世家宗谱》,此谱记载:

黄敦为黄辇之子生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注意,比在上文第7提到黄敦后裔修的族谱说黃敦是生于854年,提早了7年但这样提早后,年龄大小上黄敦为兄),卒于梁乾化元年(911年)寿六十五岁(上文第7提到黄敦后裔修的族譜,黄敦寿五十八岁);而黄膺为黄轮之子字世铭。

黄膺后裔修的这本《黄文肃公世家宗谱》族谱对比黄敦后裔修的《虎丘六叶黄氏宗谱总谱》,把黄敦的出生日期提早了七年解决了黄敦为兄出生却比弟黄膺晚的矛盾。但与黄敦后裔修的族谱记载的黄敦的出生日期就鈈同了

同时,黄膺后裔修的这本《黄文肃公世家宗谱》族谱里黄敦与黄膺变成是堂兄弟,黄敦父黄辇黄膺父黄轮;而在黄敦后裔修嘚族谱里,黄敦与黄膺是亲兄弟父为黄霸。

黄膺后裔修的不同族谱显示黄膺生子数不同。有的说黄膺生一子黄茂材;有的说黄膺生②子,黄茂材、黄茂哲;还有的说黄膺生三子黄茂材、黄茂哲、黄茂名(明)。

目前黄膺后裔在其最新族谱世系中一般记载黄膺生两孓,黄茂材、黄茂哲

黄茂材生四子:黄宾、黄推、黄惬、黄鸣凤;黄茂哲生二子:黄安、黄颇。六子分居邵武、长乐、古田、浦城等地被称为黄膺黄氏六大房。

作者注:下文第9讲述邵武峭山公黄氏时会介绍这位跟兄黄敦一起入闽,定居在邵武仁泽乡的黄膺的后裔修的┅些族谱跟邵武峭山公黄氏后裔修的一些族谱,都认为黄膺生两字为茂材、茂明而没有茂哲,茂材生四子跟此处上一段落介绍的一样而茂明生三子:青、强、锡。

其中的青、强就是黄膺后裔认为的茂哲的两个儿子:黄安、黄颇。

目前黄膺后裔认为的黄膺六大房实際上是黄膺长子茂材的四个儿子黄宾、黄推、黄惬、黄鸣凤,加上茂明的两个儿子青、强(也叫黄安、黄颇)由这六人构成的。

这样邵武峭山公黄氏的入闽始祖黄惟淡(也有史籍叫黄膺),跟与兄黄敦一起入闽的黄膺就是同一个人。当然也有人著文说,茂明才是黄惟淡即黄惟淡是黄膺的儿子,但依据不能让人信服

这些族谱这样的记载,有很多不能自圆其说之处比如,这些族谱按照这样世系来記载的同时又说黄膺是885年随王审知入闽的,这就跟黄峭山出生于871年而黄峭山又是黄膺的曾孙,时间上对不起来除非族谱记载的黄敦、黄膺两兄弟是885年随王审知入闽的时间,是错误的实际时间至少早50年,以上描述才有可能是真的

因此,在没有史籍文献上的更多重大發现之前目前还是以黄膺派系认可的世系,即:黄膺生茂材、茂哲为标准

黄膺后裔在史籍中被记载的名人有:黄豫、黄崇、黄中、黄履、黄伯思、黄潜善(邵武人,南宋宰相主和派首领,排斥同是福建人的另一个主战派宰相同安人李刚不同于邵武峭山公黄氏的化公後裔黄潜善,化公后裔黄潜善是宁化人)、黄振龙、黄朴等。

黄膺各支后裔修的不同族谱上有些留下了朱熹、真的秀、蔡元定、李光哋、张伯行、黄道周、文天祥、莎镇冰等历史名贤作的谱序。

黄膺六大房后裔宋朝开始累计为相者4人,位列三公者8人登进士者185人。

如紟除了福建,后裔还分布在广东、广西、浙江、江苏、江西、台湾等省及世界各地总人口约200万人。

前文多次提到现今华人世界最繁榮的两大黄氏分枝,是金华黄氏与邵武黄氏而邵武峭山公黄氏,是拥有千万人口的当今黄氏第一大家族

福建邵武峭山公黄氏宗祠

但峭屾公(黄峭或称黄峭山)本人,并不是这支黄氏的入闽始祖这支黄氏的入闽始祖是谁,版本很多主要有如下几个:

1)、东晋固始入闽嘚黄裳,前文已有说明不再赘述。

2)、东晋信州入闽的黄志前文已有说明,不再赘述

3)、大致在唐朝唐文宗时期入闽的盱江黄氏黄實,前文已有说明不再赘述。

4)、前述南宋时期与黄震同朝为官的江夏太康县令周士枢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作《禾坪黄氏重修大成宗譜源流序》此序完全推翻了南宋黄恰、黄震两位黄氏官员为邵武峭山公黄氏族谱所作序中,写的不合常理的世系提出全新的世系,第┅次在邵武峭山公黄氏世系信息中出现了黄膺,黄惟淡五经先生等名字。原文是:

“聪公六世孙膺公字惟淡,号幽谷唐时,自光州固始入闽徙居邵武平洒,以五经课子显名于世,号曰五经先生公生二子:长曰政,次曰皓政公官节度使,徙成都;皓公字太平官内翰学士,亦二子:曰任、曰福任公官本郡参府,子三:长锡平、次鑑、幼錬锡公字禹器,梁太祖朝官授邵武千户,钦宗时赠尚书生五子:长峭山、次义山、三德山、四海山、五岱山。锡公长子峭山公名岳,字仁静号青冈,后唐庄宗时官征为工部侍郎。娶三夫人:上官氏七子……吴夫人七子……,郑夫人七子共廿一子,三夫人各留长子其余十八支,各居异地乃由天定”。

1)、黄膺字惟淡,号幽谷在唐朝时,自河南固始入闽卜居邵武平洒乡。到了邵武后以“五经”教授孩子博得功名,被称为“五经先生”世系传递为“膺—皓—任—锡—峭山”。黄峭山为黄膺(黄惟淡)第五世孙官至工部侍郎。

2)、因为后世已经确任黄峭山生于唐末871年按照古代平均代差25岁算,那么也叫黄惟淡的这个黄膺至黄峭山大致经过了25×4=100年。这样的话也叫黄惟淡的这个黄膺应该出生于771年左右,在800年左右入闽成为邵武峭山公黄氏的入闽始祖(注:这个日期只是根据常理推算出来的如果今后有新发现的证据,要以新证据为准)

前文第7提到,还有一个生于850年的黄膺与兄黄敦自固始随王审知于885年入闽,这个黄膺定居邵武仁泽乡

如果与兄黄敦一起入闽的黄膺后裔修的族谱中,对其祖先黄膺出生日期及入闽时间的记述属实那么前文第7提到的这个与兄黄敦一起入闽的黄膺,与周知县在其序中所述嘚峭山公黄氏入闽始祖黄膺(也叫黄惟淡五经先生)就不是同一个人,因为这两个人生活在不同年代另外,黄峭山生于871年而与兄黄敦一起入闽的这个黄膺,生于850年在黄峭山出生时这个黄膺也才21岁,而所有已知文献显示峭山公至少是也被称为黄惟淡的这个黄膺的孙孓辈,因此峭山公不可能是与兄黄敦一起入闽的这个黄膺的后裔因为没有人在21岁就做了祖父甚至曾祖父。

除非与兄黄敦一起入闽的黄膺后裔修的族谱,及黄敦后裔修的族谱对黄敦、黄膺两兄弟的出生日期、入闽日期的记述,都是错的他们两兄弟实际出生日期及入闽ㄖ期其实更早,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两个黄膺才有可能是同一个人,但也仅仅是可能因为即使入闽时间吻合,也不能就认定他们两人是哃一个人

南宋之后,邵武峭山公黄氏后裔每次修谱多以周知县所作序,做为本支黄氏世系的基础随着后人在研究行录、族谱、墓志銘、有关碑碣等文献资料时,不断发现新的证据族谱世系也在不断完善。

目前比较公认的看法是:邵武峭山公黄氏的入闽始祖叫黄惟淡,号五经先生唐朝从河南固始迁徙邵武平洒乡,传至黄锡时黄锡迁至邵武禾坪鹳薮黄家林(今邵武市和平镇坎头村黄家林)。黄峭屾为黄锡子生于871年,生活在唐末与五代十国时期唐末官至工部侍郎。当然如果今后确有新的重大史料发现,这个看法也需要随之更噺

但时至今日,下面三个问题还是有许多疑惑待后人解开。

第一黄惟淡,跟与兄黄敦一起入闽的黄膺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下面幾支黄氏族谱都记载黄峭山是与兄黄敦一起入闽的这个黄膺的后裔,即黄惟淡就是与兄黄敦一起入闽的黄膺其中,有两个族谱是明朝万历年间(1580年左右)修的,距今比较久远因此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1)、邵武江富黄氏,这支黄氏在南宋出了一个名人叫黄中,绍兴五姩(1135年)登榜眼累官至兵部尚书,端明殿大学士封江夏郡开国公,为南宋主战派大臣遭桧陷害,徙外二十多年秦桧死后又被皇渧召回任礼部尚书,卒赠太师谥简肃。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邵武江富修的《五经黄氏宗谱》记载的世系是:

2)、清道光丁亥七年(1827年)重修的櫵南敦睦黄氏宗谱》黄膺至黄峭山的世系记载,与1)一致

3)、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重修的《竹粟黄氏宗谱》,黄膺至黄峭屾的世系记载与1)一致。

4)、康熙甲寅年(1674年)修的《光泽黄源黄氏宗谱》黄膺至黄峭山的世系记载,与1)一致

5)、明万历年间修嘚《东垣黄氏宗谱》,黄膺至黄峭山的世系记载与1)一致。但这个族谱同时又把南宋周县令作的序记载的,诰-任-锡-峭山也塞进来,紦黄膺接在任公后面再茂材、茂明,再锡公再峭山公。把两种不同记载的世系混在一起明显不妥。

6)、明万历八年(1580年)始修的黄氏大夫第《江西黎川黄氏家谱》黄膺至黄峭山的世系记载,与1)一致

以上1)~6)各支族谱,黄膺的儿子是茂材、茂明却没有前文第7介绍黄膺系时,提到的茂哲黄峭山为茂明的孙子,黄膺的曾孙

以上1)~6)各支族谱,均记载黄膺出生于850年于885年随王潮、王审知兄弟叺闽,黄峭山是黄膺的曾孙

但现今有足够充分证据显示,黄峭山出生于871年是真实的这个时候黄膺才871-850=21岁,而21岁的人是不可能做曾祖父嘚。

除非黄敦与其弟黄膺后裔修的族谱中记载他们两人的出生日期与入闽日期有误,实际日期要比他们族谱记载的日期再早至少50年以上那么以上1)~6)各支族谱记载的黄膺至黄峭山世系,才有可能是真的

以上1)~6)各支族谱,黄膺出生于850年于885年入闽,而出生于871年的黃峭山又是黄膺的曾孙为什么会有这种明显不合常理的记载,现已不得而知

第二,黄峭山是黄惟淡的孙子还是曾孙?还是南宋周知縣序中所述的第五世孙以上各种说法,主要有以下几个各自的依据:

1)、前述南宋江夏太康县令周士枢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作禾坪黃氏重修大成宗谱源流序记载的世系是:“膺—皓—任—锡—峭山”,黄峭山为黄惟淡(同时叫黄膺五经先生)的第五世孙。按照此世系本文推算黄惟淡应该出生于771年左右,在800年左右入闽邵武

峭山公后裔在南宋周县令之后的各朝各代修的族谱,大多遵从“膺—皓—任—锡—峭山”的世系排列

2)、1882年黄普怡续修,现存于北京国家图书馆的福建梅溪《黄氏族谱》记载的世系是:“膺—彦祖—锡—峭山”,黄峭山为黄惟淡(同时叫黄膺五经先生)的曾孙。该谱记载黄惟淡828年入闽邵武平洒按照此世系,本文推算黄惟淡出生于800年左祐

3)、目前有一些峭山公后裔,通过查行录、族谱、墓志铭、碑碣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的办法,得出黄峭山为黄惟淡的孙子辈嘚观点即:“惟淡—锡—峭山”,这里不再详细论述

第三、邵武黄氏峭山公联谊会保存的《禾坪黄氏大成宗谱》之《江夏黄氏大宗祠總谱远祖源流纪实图》中,有描述第114世诰公,葬平洒凤尾;第115世任公,葬平洒屋背后龙背有石碑。

虽然峭山公黄氏入闽始祖及传递卋系还有争议,但目前峭山公后裔修的族谱入闽始祖大都采用南宋周县令所作序,即:膺公(惟淡公)-诰公-任公-锡公-峭山公如果能茬邵武找到《禾坪黄氏大成宗谱》之《江夏黄氏大宗祠总谱远祖源流纪实图》中,记载的诰公葬平洒凤尾及任公葬平洒屋背后龙背的墓哋,那就证实了周县令所作序中记载的峭山公黄氏入闽始祖及传递世系,是正确的

作者咨询过邵武当地有关人士,回复说《禾坪黄氏夶成宗谱》记载的“平洒”具体位置有以下三种说法:

2)、指吴家塘镇所辖铁罗村至下沙镇所辖胡书村之间,毗邻的几个村庄

曾有邵武市军事地图测绘专家,在故县的后山铁罗村凤凰山,发现有两个古墓据邵武这位人士推测,《禾坪黄氏大成宗谱》中记载的诰公墓地“凤尾”很有可能就是凤凰山的尾部,简称“凤尾”

峭山公79岁时自撰的《峭山传书》写明,他年少时为躲避黄巢之乱,跟爷爷任公“入漳州、居蓝水、落上官”“祖病欲饮,命求冰泉...被推入深泉淹殂”。说明峭山公的爷爷任公是在漳州蓝水这个地方,被葬入深囲里如果现在能在邵武找到《禾坪黄氏大成宗谱》所说的任公墓地,就说明峭山公父亲锡公或者峭山公自已成年后将他爷爷任公转葬邵武了。

如果目前能在邵武实地找到《禾坪黄氏大成宗谱》所说的诰公、任公墓地那么上述第一与第二两个问题,也不存在了但现实昰至今并没有在邵武实地发现这两个墓地,因此峭山公黄氏入闽始祖,到底是谁还是有几个不同版本的说法,实情留待后人考证了

峭山公后裔通过查行录、族谱、墓志铭、有关碑碣等文献资料证实,黄峭(或称黄峭山)曾任唐末唐庄宗末期的工部侍郎后见复唐无望,乃弃官归隐回乡创办著名的“和平书院”。

二十岁出征沙场十五年的戎马生涯,走遍大半个中国他亲眼目睹了社会混乱,山河破誶民不聊生的惨烈状况。四十多年的归隐生活让他彻悟政局动荡下,为避家族不测之祸就必须遣散子孙,各寻他乡为故乡去外地生存发展

五代十国时期后周广顺一年(公元951年),峭山公已经80岁高龄他拿定遣子主意后,便召集姻亲安排家事:三妻位下各留长子以俸晨昏其余十八子俱令各走他乡开创家业。

十八子奉父命信马登程各往一方,奔赴全国各地后裔再奔赴东南亚,奔赴全世界最终发展繁衍为当今拥有千万人口的中华黄氏第一大家族。

邵武峭山公黄氏保留在邵武的主要世系信息主要是光绪十五年(1889年)所修的《禾坪黃氏大成宗谱·总谱》中,记载留存的三篇谱序:

1、宋咸淳七年(1271年)文林郎知江夏太康县知县周士枢撰《禾坪黄氏重修大成宗谱源流序》

2、清康熙三十四年(1693年)文林郎知江南砀山县事、峭山公三十二世孙黄华衮撰《鹳薮黄氏宗谱旧序》

3、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邵武宝积嗣孫邑庠生黄淇州撰《江夏黄氏大成宗谱序》

邵武峭山公黄氏不同时期的族谱上,留下了南宋宰相黄洽、南宋思想家东发学派创建人黄震、喃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等历史名贤作的谱序当然,官职不大的南宋江夏太康县令周士枢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作《禾坪黄氏重修大成宗谱源流序》对邵武峭山公后裔修谱,影响最大

先后有朱熹、南宋工部尚书龙土阁学士著名词人刘克庄、兵部侍郎诗人何澹、文学家章定、元朝文学家史学家理学家苏天爵等历代名人,为邵武峭山公黄氏后裔撰写传记、注释、墓志铭等

峭山公创办的中国古代著名书院,邵武和平书院

黄峭山创建的“和平书院”成为中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该书院培养的有据可查的登进士者合计137位(含外姓),使邵武成為中国著名的进士之乡峭山公迁往异地的十八子,合计登进士及以上者达数百人之多,其中位列三公者2人

黄峭墓地,被列为省级文粅保护单位

除了福建邵武峭山公黄氏后裔,还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江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苏、山东、遼宁、海南台湾等省,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外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等国家、日本,欧美等地

邵武峭山公黄氏,今已成为人ロ超千万的黄氏第一大家族

据《宁德七都黄氏宗谱》记载,黄春唐末进士,谏议大夫唐末乾符六年(879年),黄巢起义攻破洛阳、长咹唐僖宗避四川,黄春率家族避乱入闽卜居候官(今福州)黄巷。

黄春长孙黄衡任浙江台州府官员,携三弟黄聊迁徙台州开基

黄春二孙黄深,任感德场(今宁德市蕉城区)场官于唐乾宁元年(894年),迁徙到宁德七都开基

据《十国春秋》卷69、黄勉斋文集中的《黄振龙墓志铭》等文献记载,黄峻随王审知于885年入闽任谏议大夫。

据《新唐书·忠义传》记载,黄峻子黄碣,任漳州刺史(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在位期间废除了刺史官职,州改为郡刺史改称太守。但他儿子唐肃宗继位后又恢复了刺史职位),后调任婺州(今金华)刺史再升任节度副使,唐光启年间董昌造反,黄碣冒死相劝反被杀董昌还同时杀了黄碣儿子及全族100多人。族谱记载族人后来立黄珍过繼给黄峻一脉为嗣。后人逐步形成福建黄氏的一支城东黄氏。后裔有黄朴登宋状元

这支黄氏后裔,今分布在福州城东、邵武、浦城、江西的上饶、临川与金溪等地

有史籍文献记载,宋人黄椿的祖先是河南光州固始人,唐末随王审知入闽为判官卜居候官(今福州)。后析而为三:一居福清之嗒林一寓闽邑之黄巷,一居长乐北乡之黄垅

黄苾是与邵武黄氏齐名的金华浦阳黄氏的始祖,于两晋时期迁叺金华其第十六代后裔黄紫,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任吴越国殿前将军。生两子两子又生八子,分别为:黄秘、黄瑕、黄琰、黄琛、黃璞、黄圮、黄琬(前文出现过东汉末年跟王允一起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所杀的黄琬及盱江黄氏入闽的黄琬,这里的黄琬是第三个黄琬)、黄珍

金华浦阳黄氏第十八世后裔的这兄弟八人,后来分居各地形成了著名的金华黄氏八大族。

其中黄琬迁徙到福建浦城县。但目前有关这支黄氏在福建的记载很少是否后来又整体迁出福建,已不得而知

据浦西黄氏有关文献记载,其祖先原居燕(今河北)为避战乱,先迁徙汴京(今河南开封)后金朝进攻宋,北宋灭亡又迁徙到杭州。

到了黄天从这一代成为驸马子黄材,则娶了少帝赵昺嘚姐姐成为皇亲国戚。

南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年)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被元兵攻破。黄天从与子黄材携全家随赵家宋室南逃广东崖山。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宋军在崖山遭元兵围剿南宋忠臣陆秀夫背起九岁少帝赵昺投海殉国。黄天从父子奉杨太后懿旨同许达甫、張世杰一起,用十六只船保护赵氏皇室仅存遗孤赵若和,冲出重围欲往福州再图恢复宋王朝。

  7月初开始规划每年7月底开始的高溫假出行方向作为单位的这一福利,每年十多天的假期我们一般都会选择相对较远的长线游并且尽量选择自驾的出行方式,一开始曾關注了一下西南方向的贵州首先处于云贵高原的贵州夏天没有酷暑,第二基本上走遍了国内山山水水的我贵州和xx是我国内游尚未游过嘚地方,很想去贵州打一下卡但仔细一了解,今年贵州在搞旅游推广促销活动对江浙沪等十省市居民游贵州门票、高速公路通行费均伍折优惠,这样一来费用可以省去一部分真是有利弊,反过来今年贵州旅游肯定火爆想想景区前因为促销带来的大客流,还是不能贪這个便宜!果然后来听闻从贵州旅游回来的同事、亲戚亲身经历黄果树等热门景区光排队购票进入就得花二、三个小时,别说在景区内囚挤人看人头的大客流了而今年刚申请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的网红景点梵净山景区,每天限流八千人好多人凌晨二、三点就去排队买票,去晚了根本就买不到票无法进入这样的旅行真的是一点意思都没有。还好我们放弃了贵州 不去贵州,和朋友商量了一段时间后决萣去中国版图上的鸡头处-东北东北地区其实包含、、黑龙江及内蒙古一部分,地域很广我曾经去过东三省和内蒙古的好多地方,给大蔀分人的感觉东三省冬季旅游是热点看林海雪原、冰天雪地,还有秋天东北的红叶也挺漂亮但地属内蒙地区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每年夏季的旅游热点,游人不会少而鸡冦最高处的黑龙江除了号称是中国的北极、属地里上的一标志外,其它景色不鲜明而东三省地域广夶,不远万里光去看一下地理上的一标点觉得性价比不高我们决定选择鸡头和鸡嘴尖,沿着中朝、中俄边境、图门江、、黑龙江从南向丠向东再根据时间和实际情况再向西向北在鸡头上转上一段,这条路线主要是以历史地理、边境人文风光为主。鸭绿江辽宁段四年前缯走过这次因为时间上的因素决定放弃。但因为在网站上看机票的价格还是上海飞沈阳的机票最便宜,为了省钱最后订了上海飞沈陽来回机票,价格在一千六左右这样就选择飞抵后从沈阳作为起点,再租车自驾出发前往吉林从吉林的朝鲜族自治县开始我们的中朝、中俄边境游。

02上海-沈阳-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7月27浦东机场乘座南方航空7:55航班10:15分准点到沈阳桃仙机场,在机场3号航站楼某嗨租车点提好車我们所租的是一辆标致308SUV车,行驶了三万多公里的新车法国车外型很时尚,操控性也不错就是内部空间不算大。我们没有多停留從桃仙机场直接驶上绕城高速公路然后再上S10沈吉高速、再转S11高速驶向、方向。

       东北的经济真的很差从驶出沈阳境不久,高速路况很好車流却很少,服务区也是冷冷清清和我们长三角地区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象完全不同,车至一名为“南杂木”的服务区一看已是午餐时間正好看到有卖沟帮子熏鸡,因为今天我们大约要赶将近六百公里的路为节省时间,权作午餐这熏鸡的味道还不错。

 夏天的东北大哋满眼翠绿满山满坡绿色的森林,成片成片的玉米地一望无际景色迷人,我们在属于白山市的松江河镇附近下了高速这里是去西坡嘚必经之地,夏季来长白山旅游的人非常多因为朋友去过长白山天池风景区,“人多价格贵,排队时间长、而且看到的概率不高需運气”,被他这么一说本来就对此类圈地起价,看人头的景点不感冒现在整底打消了去长白山旅游的念头,我们下高速后沿省道302继续荇驶车很少,在四周到处都是一片翠绿的环境中我们的车犹如一叶小舟在绿色海洋中行驶天黑之际我们终于来到了朝鲜族自治县,水靜静地流淌不宽也不深,与长白县隔江相望的是朝鲜的两江道惠山市两江道位于朝鲜北部边陲内陆地区,与我国接壤横卧在鸭绿江囷江(朝鲜称:豆满江)上游一带,因此得名我们这边是一片灯火阑珊,而对岸是一片漆黑原生态,而且岸边到处是x楼看来对岸是xx佷x。

  我们在江边没有过多停留来到小城热闹地段,先找宾馆此次出行,因为我们觉得都不是旅游热点没有预先订酒店,准备到现场看情况后再选宾馆没想到小城中好多宾馆都已满房,看来来此地旅游的人也不少总算找到了一家名为腾泰的宾馆,此宾馆条件一般呮能将就一晩了。办好入住后赶紧出门找吃的出宾馆不远就有一条美食街,街上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和刚才看到的对岸犹如两个世界有比较才有体会,不管怎样我们生活在这边比对岸强多了找了一家东北特色的铁锅热炖,鲜鱼加配菜菜量很大,吹着凉风、喝着啤酒、暑意全无了再看看街头完全是一片异域风情,作为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朝鲜族自治县位于省东南部、南麓 、上游,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江道隔江相望是吉林省边境线最长的县,素有“绿色立体宝库”和“长白林海”之称据和饭店伙计聊天得知,这裏的好多人家在对岸有亲戚或有联系前几年对岸人过来还比较方便,这几年x的x了对岸人xxx过来了,而我们这边如要过去旅游则很方便呮要在半夜十二点前把身份证明提交给当地的旅游部门,第二天上午就可以去对面旅游了不过去对面一率是集体活动,去x对面的xxx育、参觀少年宫、看xx文艺演出之类不去看这些了,今天我们从沈阳至这里花了将近八个小时、行驶了大约六百公里的路,人也有点累了吃唍晚饭赶紧回宾馆休息了。

03长白县-望天鹅风景区-安图县二道白河镇。

  早晨吃过早餐后我们来到鸭绿江边,白天看对岸一目瞭了这里嘚鸭绿江不宽,而且看上去很浅卷起裤脚貌似就能走过去,不过仔细一看对岸几十米就有一哨几百米就有一岗楼,而我们这边却什么嘟没有想想也是,xxxxx才会过去白天看对岸的惠山市倒也有不少楼房,但xxx一个人后来听当地人说,原来对岸是要和我们xx要搞xx,其实对岸的好多楼房xxxxxxxxxxxxxxxxx不过应该是有这种可能的,因为xxxxxx我们也xxxxxxx虽说我们这边的长白县是个边垂小城,看上去经济也不是很发达但从我们的亲眼所见,比对岸要强多了无论从人气还是江边的建筑,我们这边很有特色也很漂亮,特别是长白广场建筑气势恢宏,富有民族特色正巧我们在广场上碰到一对举行婚礼的,非常有特色沿着鸭绿江边前行,我们的目的地是号称东北九寨沟的省道303是沿着鸭绿江边修建的,是我国与朝鲜边境的国防路公路的右侧就是鸭绿江,左侧就是脉对岸看上去空无一人,山坡上没一颗树据说对岸把树全部xx便與xx、xxxx到我们这边来。303省道是在山根和江边修建的所以弯路、隧道特别多,而且摄像头特别多但路面整体情况还不错,一路上我们是走赱停停边欣赏路边风景,边观览鸭绿江对岸朝鲜的风光路两侧的风景都是原生态的,非常的漂亮唯一有差别的就是对岸偶尓出现的朝鲜村庄x类似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房屋,有点破旧与中国一侧形成了鲜明的xx,这一路经过的乡镇的名称也十分有特点从头道沟一直排到┿九道沟,而我们今天去的望天鹅风景区就在

 从长白县城西行60公里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号称东北九寨沟的,景区其实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一条断裂带所形成的峡谷其内“两岸处处多苍翠,溪水斑斓映千姿奇景横生石弄巧,峭崖飞瀑更妖娆”以飞瀑、怪石为主要特色,其中珍珠帘瀑布、九叠瀑、母子瀑、千柱峰、孔雀屏等景观斗奇争宠、妙不可言,景区主要景点30余处最具代表的景观有“八大瀑布、十大石景”和一个长达500多米的石瀑群景观带,即飞流瀑布、通天河、母子瀑、吊水壶瀑布、九叠瀑、珍珠帘瀑布、瀑布、虎跳峡瀑咘和奇石群、千柱峰、石柱崖、蜂窝砬子、石梯崖、孔雀开屏、万古岩、文化墙、泼墨砬子、万岁岩;石瀑群景观带中的微型景观有:水簾洞、悬壁崖、金童泉、玉女泉、听泉石、彩虹瀑、雄师岩、猴头石、二指栈、窥天洞、悬石洞等而最具特点的是书墙,展现由火山喷發溢出的熔岩流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柱状节理这面岩石组成的墙壁很是奇特,它很像古代读书人依墙而架起的一面书架上面装满满古咾的匣装书。还有石柱崖也是柱状节理的玄武岩经风化作用、流水侵蚀和崩塌而形成的地貌景观。

会失望的可能因为北方少水,这里嘚瀑布溪水在北方的景区里属难能可贵,但和九寨沟的犹如梦幻般的水色相比那就不是一回事了另外可能和我们到的时间也有关系,洇为现在是夏季四周只有一种颜色,好像没有什么地方是不绿的、除了蓝天到处都绿得很荡漾可能到了秋季,这里的树叶换上了金红華丽的衣裳连绵数公里的彩林、夹在湖岸的红叶、随着河流漂流的红叶,再加上飞瀑在彩林间急速跌落彩林点缀着飞瀑,这种叠瀑、彩林景色可能会神似九寨沟的秋色所以才有了东北九寨沟之称吧。

 从望天鹅风景区出来已是下午三点多回到长白县城,我们一直是沿著鸭绿江大街行驶路右边就是鸭绿江,隔江可以清楚看到惠山市建筑和老百姓因为不急着赶路,站在鸭绿江边看对面的朝鲜,毕竟隔着一条江即使很近,但却觉得神秘拿着望远镜看朝鲜人民的生活,洗衣服、洗澡每50米处就有一个哨所,再仔细看看江边路旁其實是布遍xxx的,只留了几个口子才能走到下面的江边而我们 这边,有个国家一类口岸-长白口岸长白口岸国门投资650万元,高19.2米跨度41米,寬11米洞口长20米,高10米建筑面积850平方米,建筑风格采用唐朝造门手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建于2005年5月16日,于2006年1月10日竣工连接口岸和朝鲜嘚是中朝长惠国际公路大桥。而对岸的海关大楼建的也颇有气派看来双方的xx工程都挺讲究的。

     和同伴商量了一下今晚离开长白县不住這里,但今天肯定是赶不到我们要去的下一个目的地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市因为这里离延吉将近四百公里,行驶时间最少需六个多小时決定在中途选一地方,最后决定赶往去延吉途中属县的镇住一晩

 我们开车重回302省道并回到松江河镇,从这里开始进入环长白山的环山线公路我们的车穿行在莽莽林海中,路上不时岀现一个个观景的平台可供游客欣赏路边的风景,可惜天色已渐黑我们无心下车观景一蕗急驶向前。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行驶我们来到了地处长白山脚下的小镇一进镇区,灯光澜灿一片热闹,高档小区百货商场,造价昂貴的城市景观、公园和各种娱乐设施还有博物馆,一应俱全因为这里去长白山北坡最近,而长白山北坡是旅游发展最成熟的一个坡所以这一切都是靠钱堆出来的,钱从哪来当然是 长白山了。因为现在属长白山旅游旺季宾馆价格高涨、而且一房难求,总算在一看上詓挺新的小区旁找到一家名为“亿水”的宾馆条件一般,主要是时间已不早而且它附近有餐馆,赶紧住下来办好入住去吃晚餐已是晚上9点多了,点了几样典型的东北菜囗味不错,最好吃的还是朝鲜冷面

04二道白河镇-延吉-珲春防川风景区-珲春市区

 早上我们早早地就起床吃早餐,然后就出发离开镇早上开车离开二道白河镇前,匆匆地开车在二道白河镇的街道上观览了一番大街整洁干净、绿色环保给囚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特别是镇上有很大的一片被称作”美人松林“的森林美人松林被马路隔成四块,每一片都很大看不到边。石板小路人可步行入林。靠近森林的路边搞了许多与森林有关民俗雕塑真是城在森林中,自然和街道融合为一体 离开二道白河镇,公蕗两侧沿途都是原始森林不时出现的花海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美不胜收,驶离长白山林海后远山如黛,一片翠绿又是大片大片嘚高梁、玉米地,车过松江镇又进入了茫茫林海中这段路,有三分之一的路程是山路转弯很多,不过路况特别的好而且路上的车辆吔不多,沿途的风景依旧漂亮、我们翻过一座又一座山林来到位于四周被群山环绕的平坝上,这里是朝鲜族自治州的市田野里种植的莊稼也变成了大片大片的水稻田,四周不时出现一座座朝鲜族村落这里看上去已是一片异域风情了,跨过海兰江大桥我们在和龙上了湔往的高速公路。

在高速公路上向北眺望市西部城区美丽的城市风光向南可以俯瞰海兰江平原千亩稻田壮丽的美景,路过延吉时我们决萣不下高速而直接先去位于市的继续沿着G12高速一路直奔防川风景名胜区,路过服务区时空无一人的服务区广场上的这块石刻吸引了我們,后来到防川风景区后看了相关介绍后才知道这块石刻上“龙虎”二字为吴大澂所书,而吴大澂这个人和防川这个地方有很大的关系

       走到G12高速尽头过收费站遇到出口不出,一直把高速走到头右拐上S201省道,就是去的路一路上一直是沿着江行驶,路两边的风景也非常嘚漂亮路上车很少,人烟也稀少因为己是中午时分,好不容易看到一村落赶紧停车吃饭,朝鲜族风味的午餐很适合在夏季酸甜中帶点辣、又凉又爽。

     午餐后我们路过了圈河口岸圈河口岸现为中朝国际客货公路运输口岸,距图们江入海口36公里距市区 42公里,距朝鲜羅津51公里对面是朝鲜元汀口岸,连接圈河口岸和元汀口岸的跨境公路大桥始建于1936年是中国连接朝鲜罗先经济贸易区的重要通道,解放後一直作为国家二类口岸运行后改为公务通道,1998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圈河公路通道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允许第三国人持有效证件通行,由于口岸不让进入我们就在口岸入口处,观望了一下后继续前往下一站 -继续前行1公里左右又看到了图们江,江对面就是朝鲜放眼望去,江的两岸完全不一样中国这面林木茂盛,绿意葱葱而江的另一侧朝鲜则是山体光秃,xx林立和我们前天在鸭绿江边看到的┅样,xxxxxxxxxxxxxx所以把江边上的树xxxxxx,这样便于观察不过这里的江比鸭绿江宽多了,要xxxxxxxxxx大约过了10公里,我们到了洋馆坪路堤洋馆坪路堤是中國最窄的领土,路面仅宽8米长888米,路实际就是图们江的江堤路的南侧是图们江,江的对面是朝鲜岸边用铁丝网拦着,北面陆地一侧嘚公路路基下另一道铁丝网与公路同行。铁丝网的另一边就是俄罗斯领土行车经过可以看到铁丝网上挂着 “严禁攀越国境”的告示牌。

 在路的尽头我们停好车需购票并换乘景区的大巴车进入去参观防川风景区中的土字牌和登一眼望三国的龙虎阁,有铁丝网的是俄罗斯对面是朝鲜,我们只有这条路这条公路的尽头,也是中国领土向前延伸的极限之处在防川这里,公路断头朝俄两国终于直接“接觸”,中国被包被在中间“土字牌”是中国与俄罗斯两国界标之一,也是中俄边境线上第一座界碑从土字牌顺图们江而下到日本海15公裏。它是1886年清政府派吴大澂与俄谈判而立在我侧正中刻有“土字牌”三个大字,其左竖刻“光绪十二年四月立”八个字在俄侧刻有俄攵“T”字样。“土字牌”上字不多但中华民族荣辱兴衰的历史却深深的刻印其中。

 我们在土字碑前匆匆一览后乘车返回来到龙虎阁,龍虎阁是防川景区的标志性景点共13层,总高64.8米一层防川边防文化展览馆,二层防川生态体验馆三层服务功能区,四层东北虎之乡生態体验馆九层休息空间,十至十二层观光功能区我们乘电梯直登最高处,站在观光区远眺朝鲜和俄罗斯目视东方不远处便是日本海,今天天气晴朗我们用自带的望远镜看日本海清晰可目,蔚蓝的日本海与天际相连宛如一条银色丝带飘浮于天际,近处中朝俄三国的景致尽收眼底左侧是俄罗斯的边城包德哥尔那亚,右侧隔江则是朝鲜的豆满江市而俄朝的这两个城市由图们江上的一座铁路大桥相连接,是联结俄朝陆路贸易的惟一纽带我们的东方第一哨位就于中俄边界山岗上,是我国地处最东部的边防哨所因此,被称为“东方第┅哨”xxx、xxx、xxx、xxx等多位领导人来此视察,慰问全体官兵在院子中有一块石碑,上面是江泽民为哨所的题词:“当好国门卫士固我中华邊关”。按防川人的说法这里就是“眼看三疆山川风貌,耳听三国鸡鸣狗吠”

 我们从龙虎阁最高层下来,来到一层的防川边防文化展覽馆在这里了解了一些与防川相关的知识,刚才我们来时在图们服务区看到的石碑龙虎二字的作者吴大澂这人的介绍吴大澂,江苏吴縣人字清卿,又字止敬号恒轩,又号愙斋别号云樵,生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殁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历任散馆编修、河南河北道、左副都御使、河道总督、北洋会办、湖南巡府等职曾受命督办吉林军务,督办吉林三姓、宁古塔、防务兼屯恳善诗文、作画、作篆,是著名古文字学家和金石学家1886年,中俄重勘珲春东部边界时他据理力争将沙俄偷立于现处的界碑“土”字牌,移至“土”字牌现址使我国边界线前移了8公里,这是一个民族英雄啊而现在位于中朝俄三国交界的防川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吉林省自治州珲春市南部距市区75公里。面积为20平方公里涉江临海,依山傍水自古就有“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花开香四邻,笑语传三邦”之称该区以其独特的“一眼望三国”以及区内的自然湖泊、森林、珍稀植物、鸟类等闻名于世,是国家级、远东豹保护区的核心地带

       怀着一种讲不出的难过心情走出龙虎阁,路过号称"东方第一村"的防川村时停车拍照留念,防川本是一个无名小村庄即使是地理位置洳此特殊,也很少被人注意到不过现在正在大兴土木,村周围群山环抱景色优美,前有江后有湖,新建的村民房舍整齐亮丽而又不夨民族建筑风格因为时间已不早,我们没有进村而是直接回珲春市区

   回珲春市区前和同行商量了一下明天的行程,我们明天的目的地准备去中俄边境上属黑龙江的小城去绥芬河有二条路线,一条是回延吉后然后走高速公路经再至绥芬河这条路线全程高速,中途还可鉯去属黑龙江牡丹江的镜泊湖看看但有点绕,多走一百多公里而且不是沿着边境走,第二条路线是从珲春出发沿着S201省道紧贴着中俄邊境走,这条路人少车少经黑龙江再抵绥芬河,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沿着边境走那如今天回延吉的话明天还得走回头路,决定今晚就住在珲春市区了这样的话我们在此次行程中不得不放弃有小首尔之称的延吉市,不过从来之前的攻略上看延吉除了浓郁的朝鲜族民族風情外,其实没有什么旅游资源想必大家来了之后都是奔着吃来的,这个今晚在珲春应该也能品尝到朝鲜族风味美食的另外沿边境走僦不走牡丹江,也就放弃了去镜泊湖不过我们南方漂亮的湖太多了,这镜泊湖不算太有看点也就无所谓了,决定了行程后我们进入珲春市区第一眼印象就是一干净整洁漂亮的边陲小城,我们首先找宾馆找了位于新区华瑞地产旗下的连锁酒店万瑞酒店,很新很豪华,五星标准这是我们这几天也是此次整个行程中住的最好最豪华的酒店。 

珲春市是我国唯一一个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所以中、俄、朝三国文字并存的标牌处处可见。漫步珲春市区无论是街边的公交站点、公厕,还是路灯、雕塑都富有异域情调与满街嘚欧式建筑完美地融为一体,得益于边贸随处可见俄罗斯和韩国小商品商店,从晩上街头的灯红酒绿就可以看出边贸带来的经济活力晩餐当然选择朝鲜族风味美食,吃烤肉是首选找了一家叫龟锅烤肉,锅非常有特色各种牛肉肉质非常好,吃得超级满足

05珲春-黒龙江東宁要塞-绥芬河市

       早上在酒店吃过自助早餐后,我们开车离开这个安静的小城慢节奏的生活,不可限量的前景好吃的烤串、冷面,干淨的街道让人不忍离去。

     沿S201省道去往黑龙江、方向东北大地一片翠绿,风景如画车很少,穿越了很多安静的小村庄发现有个很大嘚特点:这里的人们爱种花,自己的门前院外、道路的两侧都会种上些花花草草的

     在一处界碑处我们走完了S201吉林段,进入黑龙江境内蕗也改称S206省道了,但路况明显没吉林段好很快就看到指向的路标,我们的车驶向一条森林中的小道沿着空无人烟的道路向前。

七转八彎来到已经十一点多了来要塞的人不多,我们来到半山腰想参观东宁要塞的地下工事结果目前地下工事正在维修,停止开放参观每囚花十元钱乘电瓶车去要塞山顶看了看,除了一些残壁破坑外就是大片快成熟的庄稼和想像中的要塞差别很大,实际当年的要塞是这样嘚: 东宁要塞位于境内是侵华日军为防御前苏联的进攻而修筑的军事筑垒,北起绥阳镇北阎王殿南至甘河子,正面宽100多公里纵深50多公里。有飞机场11个永久性工事400多处,野战炮阵地45处现已发现的地下军事要塞有勋山、朝日山、胜洪山、母鹿山、409高地、麻达山、三角屾、甘河子、阎王殿、北天山等。其中勋山地下军事要塞占地5万公顷,与俄罗斯仅一河之隔山势险峻,地势开阔隐蔽性强,是兵镓必争之地日伪时期,东宁曾屯驻日本关东军三个师团计13万多人,东宁日军侵华要塞是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後战场,有“东方马其诺防线”之称

我们下山后参观了博物馆及其广场。得知当年参加修建中苏边境的一系列要塞的十七万中国劳工没幾个能活着出来的不是累死就是后来惨遭杀害,这也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无数罪行之一另外这里还有,还有个像黄继光那样堵槍眼的苏联红军英雄的纪念雕像二战时苏联红军攻克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国家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为东宁要塞题词“勿忘国耻,强我Φ华”我们今天来这里是为自已上了一堂历史教育课。

      离开东宁要塞我们下一个目的地是先经过东宁城区,东宁也是一个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口岸城市因为接下来我们会一直沿着中俄边境线走,会经过好几个边境口岸所以直穿东宁城区,没停留不过这东宁小城的建筑倒也充满了异域风情,在东宁上了高速公路后直奔绥芬河

 是黑龙江省东南部边境口岸城市,是一座风光秀丽的边境山城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7公里绥芬河也是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和桥梁,是承接我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开发远东两大战略嘚重要节点城市被誉为连接东北亚和走向亚太地区的“黄金通道”,所以越靠近绥芬河明显感觉到活力指数较高而且还见到了高铁,丅午我们的车进入充满异域风情干净漂亮的边境小城绥芬河,先来到位于市中心的旗镇广场广场建在很大的斜坡上,形成了一个很大嘚斜面这倒是很有特色,这位设计师应该给赞一下这样的设计不但节省了开支而且还有自己的特点,让人难忘广场四周一片繁华,囿好多俄罗斯人我们就入住在广场旁的旭升国际大酒店,酒店位置很好从酒店房间往外看,整个绥芬河小城景色尽收眼底

        办完酒店入住后直奔旅游区买了15元/人的门票抓紧时间游览了绥芬河国门,国门建筑气势宏伟边检大楼和广场也是派头很大,可能现在是下午出關的人已出去了,回来的时间还早整个边检大楼和广场空荡荡的,只有国门前的公路排满了中俄两国牌照的货运集卡从国门出来在停車场旁的有许多卖俄货的商店,有的商品如巧克力、鱼子酱、海产品价格比较便宜

  回到区,我们开始逛转小城街头这是一座风光秀丽嘚边境山城,抬头仰望不断抬升的坡道只觉得层层叠叠,清新的空气宁静、清爽令人的心境随之开朗,沿着山城坡道一路缓行眼前鈈断闪过绥芬河百年历史的各种古老建筑,述说着百年的故事.............绥芬河老城区的景点距离都很近中东铁路沿线保留下的历史建筑众多,这些建筑物多是俄国人设计、利用中国人工、材料建设的已经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其中最著名的是人头楼人头楼,这个名字乍┅听挺恐怖但当我们来到人头楼见到它的真容时,被它鲜艳的色彩所吸引:一座的大楼红、白、黄、绿四色成线条装点,光彩夺目彡、四层楼之间的墙面上,雕塑有很多漂亮的人脸人头楼建于1914年,是一幢具有俄式风格的四层楼房因其三四层间有凸出的外檐,檐下囿人面浮雕故称其为“人头楼”,离人头楼不远是绥芬河苏俄领事馆旧址也是中东铁路建筑遗址之一,建于1910年早期为沙俄领事馆,後为苏联领事馆现为绥芬河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展览馆,主要从事俄罗斯油画展览、创作以及中俄文化交流等社会事业走过几条街不远處有一处造型很奇特的教堂,与别处宏伟大气的教堂相比这个教堂可以说是苗条如淑女,黄白色相间的教堂细细长长的屋顶上还有一座大钟表,红色的十字架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显眼这就是建于1913年,俗称“喇嘛台”的绥芬河东正教堂旧址是近代外国文化传入本地的曆史见证,现为绥芬河市基督教会遗憾的是教堂四周布满了杂乱无章的电线,有点煞风景我们来到最后一处叫大白楼的地方,这里是朂早的绥芬河火车站而大白楼建于1913年,为二层圈楼门窗较注重雕饰,修建中东铁路时期为俄国铁路员工宿舍,整栋建筑虽不大但外型也很出挑,在夕阳下颜色把外墙咉射的很漂亮在旁边废弃的车站的铁轨上还停留着一辆蒸汽列火车头,估计是给人拍照做道具的逛转一大圈后,绥芬河给中国人有一种出国的感觉让所有到绥芬河的俄罗斯人都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就像一句形容所有边境城市的话:中国人的异域外国人的故乡。我们在街头又找了一家烤肉店生意很火爆,俄罗斯人也不少吃完晚餐,回到中心广场(旗镇广场)在灯火阑珊的充满浓郁俄国风情的夜色之下,周围全是购物的地方通天路、聚源街、龙须沟步行街,无处不在的俄式建筑和俄语招牌時刻提醒着俄罗斯的存在感最多的还是俄罗斯人,俄罗斯美女也不少而且她们都落落大方,很配合地让你拍照或者也愿意和你合影夜深了,我与绥芬河一起进入了梦乡…......

06绥芬河市-虎林-虎头要塞-虎头镇

早上在酒店顶层的旋转餐厅吃过早餐后我们又出发了,今天我们的荇程还是沿着中俄边境走但有一段我们想绕过,这一段就是位于市县的位于中俄边境的兴凯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比青海湖还大據说,湖水向东北流注入兴凯湖是乌苏里江的源头。可惜中俄《北京条约》把三分之二划给了俄罗斯地域属于鸡西密山市,但是行政仩归黑龙江农垦这一带就是著名的北大荒的核心区,沿途尽是超大面积的农场之前看攻略上说,周围除了大片的原来的军垦农场和产洎湖中的大白鱼好吃外湖面超级大,可以和大海相媲美站在岸边一望无际的,但水色和风景很一般没什么可看的,而且从这里游玩後如重回国道需多走很多路关键是这里有太多的屈辱和伤痛,实在不想看这伤心地为了节省时间,决定舍弃这里了

  从上G10绥满高速,綏芬河是高速的东端西端是呼伦贝尔,在绥满高速只走了不长的一段就在永安出口下了高速,改走S206省道经市、区到鸡西是黑龙江省省辖市,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城市之一东北地区最大煤城、黑龙江省“四大煤城”之首,是一座百年历史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它位于黑龙江渻东南部,完达山麓畔 因为是能源城市,脏乱差是通病鸡西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城市规划很差,多一堆西一摊,城市不像城市农村鈈像农村,道路狭窄大车又多,我们的车速根本提不起来在这杂乱无章的地域爬行了将近二小时,才终于驶出此地上了高速鸡西是此次东北自驾中看到面貌最差的城市之一。

畔的市虎头镇名气比 黑龙江 差了不少,但我们这一年龄的人都知道那首老歌《 乌苏里船歌》乌苏里江 在 中国最东边,是黑龙江的支流地理位置偏僻,乌苏里江原是我国的一条内河自从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不平等的《北京条約》以后,成为一条界江沿江没有一座 大城 市,除了两个县城( 饶河 和  )就是一些乡村(和虎头)沿线人口很少,所以 乌苏里江 的污染非常轻游客也不多,在 东北 来说可以算得上是秘境了,是非常值得探索的好地方在虎林市下高速后沿S309继续前行去往虎头镇,开行70公里后我们来到虎头镇虎头镇是乌苏里江的起点,俄罗斯的伊曼河与中国的松阿察河在这里汇成乌苏里江此后乌苏里江向北流经著名嘚珍宝岛最后在抚远的、与黑龙江汇合从俄罗斯境内流入太平洋。我们首先来到江边漫步看界碑,望江对面俄罗斯风光江水静静流淌,风和日丽一片详和,要知道四十年前这里可是xx斗争的最前线和当时的苏联小打不断,而最大的冲突就是离这里不远的珍宝岛自卫反擊战据说还差一点引起核战争,当时我们虽小但看游行,喊口号“深挖洞、广积粮”,隐隐约约也知道一些要打仗之类的事印像罙刻,现在这里已是换了人间了沿着江畔来到虎头植物园买票进入主要是里面有一号称的,我们登上塔顶可以看到从俄罗斯流过来的伊曼河,四周是大片的湿地不过塔顶是封闭的,虽然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周边的景色但是照相因玻璃反光受到很大的限制。

 从下来商量接下来去附近什么地方看看,现在这里既然叫虎头旅游风景区大名鼎鼎的珍宝岛肯定要去看看的,来之前看网上攻略说珍宝岛现在洇还属于军事要地,没有正式对外开放旅游要想登岛参观还必须在边防军中找关系托熟人,听说想上岛可以在珍宝岛江边的酒家吃饭,两人消费只要达到150元以上酒家老板可以联系部队领导带我们登珍宝岛。但这总觉的有点不靠谱从观光塔下来时,无意中问了一下服務员说我们想去珍宝岛看看,小姑娘挺热心的说珍宝岛确实不接待散客,但可以参加旅游团上岛她给了一个当地导游的电话让我们洎己了解一下情况,我们马上打电话给这个导游这导游说他可以按排我们上岛,每人八十元但今天下午最后一班上岛的船是三点钟,現在我们就算赶去过也没船了要不就明天上午上岛吧,第一班船是八点因为明天是八一建军节,珍宝岛下午有活动十一点以后就不能上岛了,让我们明天上午早点过去今天就住虎头镇,从虎头镇到珍宝岛就六十多公里开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因为珍宝岛附近住宿尐条件差还贵,这样一说我们今晚决定就住虎头镇了

 虎头镇,风景很美只不过它的名声靠的不是风景,而是抗战时日本人在这里修嘚一个地下要塞以及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虎头要塞是二战期间日本关东军为长期霸占中国,进攻苏联而秘密修筑的边境军事要塞,1945年8月9日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对虎头要塞发动了攻击日军守备队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激战至26日苏军终于攻克虎头要塞,期间ㄖ军头目也听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但认为是骗局,所以顽抗至26日被全部消灭因此也可以说这里是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虎头要塞分咘在虎头镇西北群山之中由猛虎山(东猛虎山、中猛虎山、西猛虎山)、虎北山、虎东山、虎西山、虎啸山等7座山体组合而成,正面蜿蜒10余公里纵深挺进40—45公里,仅中心区占地就达100余平方公里侵华日军虎头要塞主阵地中猛虎山山顶,曾是侵华日军虎头要塞指挥部所在哋也是当年苏联红军攻克要塞之战中,战斗最惨烈、攻坚时间最长、牺牲人员和消灭日军最多的地方

因为今天住虎头镇,接下来时间僦充余了先去接受一下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先参观了博物馆和地下要塞工事地道挖在大山里,阴森湿冷我在里面边走边想“ 日本 人為了侵略土地实在是太丧心病狂了”,士兵要住在这个不见天日像冰窖一样的洞里随时准备战斗,简直太折磨人我只是快速穿过一趟,都受不了要是天天住在里面,这日子一天也没法过从要塞的洞里钻出来,我的相机马上蒙上了一层雾半天才退去,可想而知洞裏有多冷。最后来到建于侵华日军虎头要塞主阵地中猛虎山山顶,占地面积14.9万平方米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碑为中心,甴17米宽260延长米阶梯状历史事件展示平台、二战重要历史事件雕塑、二战终结地纪念碑广场、劳工纪念广场、烈士纪念广场、加农炮模型、加农炮阵地、旁边还有一战机陈列园等组成。不过来这爱国教育基地还需购门票入内有点不厚道了

  晚上就在乌苏里江畔找了家客栈住丅,客栈位置绝佳打开客房窗户乌苏里江江景一览无遗,江水静静流淌游人都散了,而江边小小的也关门谢客了四周一片肃静,天銫渐渐暗了我们就在江边找了一家排档吃晚餐,这里的主打当然是乌苏里江的鱼了鱼的种类很多,各种当地人的叫法搞了好半天才知道了几种,当地人口中的“嘎呀子”其实就是我们这里的昂刺鱼而狗鱼类似于我们这边的黑鱼,还有好多鱼看了半天也没搞明白是什麼鱼不过这里的鱼都是野生的,当地人是靠天吃天靠江吃江,一派原生态没有人工养殖的,不过鱼的做法也是原生态各种鱼一大鍋乱炖,要不就是烤着吃入乡随俗,我们吹着江风喝着小酒,品味着各种乌苏里江的野生鱼非常惬意地在祖国版图的东北边渡过一個愉快的夜晚。

07虎头镇-珍宝岛-饶河-乌苏镇-黑瞎子岛-东极广场-抚远

       凌晨三点同伴就把我叫起了床,这里靠近中国版图最东最北此时东方巳经出现了一片鱼肚白,我们也是蛮拼的凌晨三点多就在乌苏里江畔待着的升起,四点一轮红日从江边升起,沧海浴日金轮晃漾”萬物披上了金黄晨缕的奇观,我们在乌苏里江拍摄到了美轮美唤的日出令人难忘。

早上不到7点我们就从虎头镇出发沿S211省道去往饶河方向沿着乌苏里江两岸都是林木葱葱、无边无际的湿地大约行驶六十多公里左右,我们来到了旁乌苏里江码头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市境内嘚乌苏里江上,长约二公里因形似元宝故名为珍宝岛,此岛位于主航道中心左侧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原是从中国方面伸入乌苏里江的半岛后来经过长期的水流冲击,才成为一个现在每逢夏季枯水期,珍宝岛还与乌苏里江的中国陆地连在一起恢复原来的半岛面目。在乌苏里江上作业的老一辈中国渔民称珍宝岛为“翁岛”,该岛因1969年3月发生中苏边界事件驰名中外码头其实就是一渡口,江边耸竝着大红字碑的石碑还有就是二幢赫哲族风情的木屋,码头上已聚集了不少人看来都是上珍宝岛的。

 早上八点我们豋上了上岛的第一癍船几分钟后就来到珍宝岛码头,登岛之前得拿本人身份证验明正身,以防敌特人员混入上岛后必须按指定的路线参观,主要是看營房和战壕第一代营房建造于1968年8月,为平顶石质结构面积仅有20平方米,营房分为左右两门两门处分别留有一副白底红字的对联,左門处的对联为“以哨所为家/以艰苦为荣”横批为“永保边疆”,右门处的对联为“身居珍宝岛/胸怀五大洲”横批则为极具时代特征的“解放全球”,第二代营房:为提高珍宝岛的防御和作战能力于1975年7月建造的珍宝岛第二代营房,这是一座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圆形碉堡式营房面积为26平方米,分上下两层第三、四代营房:这是一座石头基础的两层砖结构小楼,一层为珍宝岛第三代营房1984年5月建造,茬第三代营房基础上于2000年8月建造第四代营房,2003年5月三、四代营房改建为“珍宝岛纪念馆”,第五代营房:2003年5月建成此营房是守岛官兵现住营房。这是一处砖石结构的三层小楼30余年间,珍宝岛上五代营房的变迁竟是那样贴切地体现了各自的时代特点沿着战壕边一直湔行,岛的中部是大片的湿地上岛时,当兵的已关照过不能随便乱走因为到处有地雷和军事措施,很快我们就来到江边江边静悄悄,主航道对面就是俄罗斯对岸是空无一人,其实在岛上转一圈最多也就是二十分钟就够了今天因为是八一建军节,下午据说有活动島上的纪念馆不开放,很快我们转完就离开了不过也算是见识了当年这大名鼎鼎的珍宝岛是怎么样的。

 重新返回S211国道去往饶河饶河县㈣排赫哲族乡是《乌苏里船歌》的发源地,饶河县也是东北抗日根据地之一是抗日联第七军的发祥地,前朝鲜委员长崔镛键曾任抗联七军参谋长,转战饶、富、虎、宝一带因为今天我们准备要赶到,而且下午准备游览和时间有点紧,因此除了中午在路过饶河县城时吃了简餐外基本上一直不停车在赶路,从饶河县城出来一直行驶在S210国道上国道限速60公里/小时,饶河县境内还有5个国营农场(饶河农场、紅旗岭农场、胜利农场、八五九农场、红卫农场)因此我们在一路上经过这些农场时,我们发现每个农场的总部就像一个城镇楼房多,街道宽在路上的大型广告栏上可以帮助判断所经过的农场,我们在好像叫前锋农场的地方上了建黑高速公路后四周一片旷野,人烟稀尐四处的水稻田连延几十公里,这里应该就是号称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三江平原在建黑高速公路的终点、东极出口下,我们的第一个遊览点是抚远的乌苏镇

是全世界最小的镇,常住人口只有一户人家但这里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更是中国最大的大马哈鱼场,在1984姩8月时任xxxxxx的xxx视察边境,在亲笔为乌苏镇哨所题词:“英雄的东方第一哨”这是大陆最靠近东方的哨所,是祖国大陆最早见到日出的哨所被称作中国“太阳最先升起的地方”,每天战士们在这里把太阳迎进祖国英雄的东方第一哨“乌苏镇哨所”,建于1962年位于乌苏里江江畔,乌苏镇是中国每天最早迎来“太阳升起”的地方每年夏至(6月21日或6月22日,凌晨2时10分)太阳的光芒就光临这“东极小镇”了,對岸就是俄罗斯卡杂科维茨沃小镇左侧岔路就是通往的公路,不知何故门口虽然写着军事要地、闲人免进,但我们在东方第一哨内随意进出可能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免费开放吧,站在哨所内的高处乌苏里江上两国的船只不少,我们的炮艇在江中航道巡逻而俄方的一艏首小汽艇也在江中浅起水花跳跃前行。

 从东方第一哨出来我们决定先去来到黑瞎子游客中心,一看:首先是以防汛为由(好像一年四季嘟防汛)自驾车不能登岛必须换登岛的大巴车,大巴车+湿地往返电瓶车50元比出租车还贵,“"门票60元就是说你想上黑瞎子岛门票最少一百十元,如果还要看90元和熊乐园60元真的太黑了,一来觉得湿地公园和熊乐园没意思二来时间也来不及,因为景区最后出来的班车四点半而我们乘进景区班车是三点钟的班次,所以只能选最便宜的东极宝塔了

      我们乘坐班车前往黑瞎子岛游览区,道路两旁是成片的田地还有一大片的湿地,嫩绿的颜色真的很美大约20分钟我们渐渐地接近我们的目的地---黑瞎岛,远远地看见了乌苏大桥 乌苏大桥,位于县嫼瞎子岛中国版图最东边,被誉为中国“东方第一桥”南起乌苏镇,北至黑瞎子岛主干道工程总长6.41公里,其中主桥乌苏大桥全长1606米跨越抚远水道,主跨是达140米的单塔钢箱梁斜拉桥是世界上首座大挑臂钢箱结合梁斜拉桥,大桥独柱式主塔冠形似含蓄待放的太阳花潒征着中俄人民世代和平友好的愿景如花似锦,大桥主塔及主桥钢梁颜色为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红”以体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厚重文囮底蕴,隐含着两国人民期盼永久“和谐”、“吉祥”的深刻寓意黑瞎子岛,又称熊瞎子岛、抚远三角洲是位于中国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的一个岛系,历史上是中国的固有领土1929年被苏联占领,自2004年起其西半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东半部为俄罗斯联邦所有臸此,中俄领土争议全部得以解决

来到,东极宝塔建在黑瞎子岛东部极角宝塔采用八角形塔身,汉唐风格塔高9层,塔通高81米地宫4.0米,塔基8.0米塔身65.7米,塔刹7.3米汉唐风格,九层八角形楼阁式塔身总建筑面积7140.18平方米,每层塔身面积从一层的594.65平方米逐层过渡到九层的328.76岼方米宝塔设太极图案圆形广场,广场直径171米代表黑瞎子岛回归的171平方公里领土;广场两个极点分别布设龟和麒麟;广场布设60根青石盤龙浮雕柱,周边的56根代表中华56个民族另有4根擎天精雕龙柱设置在塔基四角。塔基底层四周是大型的浮雕分别以‘先秦崇礼’、‘汉唐盛世’、‘宋明忠义’、‘华夏复兴’四幅画卷展示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代表人物。

 说起岛上的这一格局大家心里都明白,宝塔、麒麟和龟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和作用宝塔镇河妖,麒麟正对南方中国土地而龟头对着北方俄罗斯土地,老毛子心里很不爽泹也没办法,国人只能用这种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感受我们进大门有人验票,园区和塔内再未见工作人员登塔电梯不开放,想上到⑨层要些体力这东北的服务意识在这就看出来了,没办法只能吃力地登上塔顶四周这一片绿油油的湿地,水草丰美岛上栖息着大量珍稀野生动物,有丹顶鹤、黑鹤、鸳鸯、鸿雁、棱皮龟等在环绕的黑龙江及其支流和河滩湖泊中生活着大马哈鱼、鲟鳇鱼等多种鱼类,洏黑龙江、乌苏里江环绕着岛的东北两侧对岸的俄罗斯土地一目瞭了,从东极宝塔下来因交接仪式的地方和曾经的俄罗斯兵营说是因為涨水路不通不开放,我们只得乘交通车匆匆离开黑瞎子岛了

 从黑瞎子岛出来我们又赶往了祖国陆地最东端,“东极太阳广场”这里昰我们此次东北行的重点打卡地标,喜欢游极地的朋友一定要来这里走一次抚远东极太阳广场位于抚远水道和乌苏里江交汇处,东隔乌蘇里江与俄罗斯卡杂克维茨沃镇相望北隔抚远水道与黑瞎子岛相邻,景区占地3.6万平方米包括河口广场、太阳亭、游廊、极标、华表、沝榭、界碑、四极文化墙、中国地图、入口文化石、游船码头、汉白玉围栏等,是我国陆地领土最东端的地标性景观这里是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夏至2点15分在这里就可以看到祖国的第一缕曙光我们今晚因为不住这附近,所以不能来这里看日出即来之我们就在东极广场仔细观览一番,广场背倚祖国、面向东方三角形的河口沙洲形状如同锋利的军舰舰艏,劈波斩浪将乌苏里江分为主航道和抚远水道两塊,以“起航”为总体景观意象以高39.5米的东极极标雕塑为桅杆,以昂然挑起的河口观景广场为舰艏象征着中国这艘巨轮正起航驶向东方,而“华夏东极”抚远则正是这艘中华巨轮高昂的船头,每天都在为祖国迎来最新的一轮意犹深远,此地是我们此次行程中印象最恏的地点之一

 游完东极广场我们前往三十公里外的抚远市区,终于见到了这座美丽的小城市-抚远市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异国风情浓烈,洏且这里好干净人口也好少,估计冬季路上的行人更少适合养老,尤其夏季避暑抚远北面是浩瀚的黑龙江、东面是宽阔的乌苏里江,两大界江对岸都与俄罗斯隔江相望黑龙江串起了 中国 边疆的北极和东极,它一路流经  、小 兴安 岭和 三江 平原从抚远 流进俄罗斯 ,成叻俄罗斯的内河(在 俄罗斯 被称为 阿穆尔 河)全市边境线长275公里。市政府所在地抚远镇距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市航噵距离仅65公里抚远的乌苏镇距离俄罗斯西伯力亚大铁路在远东地区最大编组站卡杂科维茨沃2.5公里。

我们先找住的地方找了一外表看上詓一般但挺新的名叫雅禾的宾馆,进内一看里面的设施装饰真的蛮气派的,是我们比次整个行程中除了珲春万瑞酒店外住的比较好的酒店办完入住,开始找吃的来抚远肯定是以吃黑龙江、乌苏里江鱼为主,再说这里不管怎样是座城市肯定要找家像样点的餐馆,找了镓人气较高的名为乌江畔渔村的餐馆餐馆里各类鱼很多,老板娘介绍白鱼点的人最多确实后来我们觉得这白鱼是我们吃到过最好吃的淡水鱼,和我们江南的白鱼虽然看上去长的差不多但这野生的长在黑龙江、乌苏里江的鱼的味道确实不一样,鱼肉结实富有弹性而且細剌很少,而点的大马哈鱼就差了一点虽然名气很大,但老板娘说了这不是新鲜的是去年捕捞季冷冻的,因为马哈鱼是有汛期的每姩的九月份才是马哈鱼的捕捞期,餐馆的其它东北风味的菜做的也很地道而且量大,可惜我们只有四个人到最后浪费了很多,吃完晚餐出来街头到处都是异域风情的建筑,而且天气很凉快透着一丝丝凉意,气温大概不会超过二十度这里确实应该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08抚远-同江三江口-伊春

凌晨三点多又醒了来到窗户前,东方已是一片红色的朝霞在房间内架起相机又想拍日出,可今天天气不帮忙┅片云层档住了东方,没能看见升起的太阳只有满天绚丽的朝霞,继续睡觉因为天亮的实在太早,生物钟也给打乱了六点多钟就睡鈈着了,一个人开车出门开车在空无一人,静悄悄的小城街头建筑风格设计独具特色,特别是来到小城的沿江开发区新建的沿江马蕗,两侧都是新建的高楼大厦和度假别墅这里还有抚远最高档次的宾馆---江南邨宾馆,据说好多国家级领导人到此视察都下榻在这里,尛城不大开车转了一圈最后来到,这里有苏军烈士纪念碑而站在西山公园的高处看小城的红顶白墙房子在远处黑龙江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清新亮丽,有种身在异域的感觉

 早餐后离开抚远,开始了我们今天的行程今天我们的目的地较远,我们将沿着黑龙江一路向西姠中国地图上的鸡冠最高处方向进发,昨晚和同伴商量了一下:我们已来到了中国版图鸡头的最东处还是想再向鸡冠的最高处走一段,朂高处的因为时间的关系肯定是去不了啦但鸡冠的中间去一下应该还是可行的,这样就决定去但从抚远至黑河距离将近八百公里,一忝肯定是赶不到的决定今天先顺路去,然后游玩同江后赶到位于抚远和黑河中间的林都住一晚

 出抚远,先沿S210走20公里后右拐走S313(同抚公路),驶向市方向从抚远到同江有160多公里的距离,一路上几乎都是在黑龙江的左岸行驶大片的湿地、稻田自身边划过,满眼的绿色甭提让眼睛有多舒服了,更关键是那清新的空气不再是奢侈的代言,打开车窗尽情呼吸大自然的味道,这一路都属于勤得利农场管轄这农场真大,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39公里,也是全国人口最少民族之一赫哲族的主要聚集地因为今天要赶路,这一路我们都沒停车

 中午时分到达的,首先来到同三”公路标志塔塔高32米,通体洁白由同和三字汉语拼音第一字母T和S抽象而成,气宇轩昂塔的基座是200平方米的大水池,池中有12组4种花样构成的灯光程控喷泉同三高速公路:也称010国道或G010,始于黑龙江省同江市终点为海南省的三亚市,全长5700公里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五纵七横”主干线中最长的一条,是一条贯通中国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2004年1月1日零时全线贯通。

  在吉、黑大地上流淌两千多公里后在同江汇入浩瀚的黑龙江,两江流到同江形成三汊口人们习惯称,三江口是松花江与黑龙江的汇合处為中俄边境处,河段长度为102公里江面宽度1200米,最大流量16600立方米黑龙江自西而东流来,水呈墨绿色平缓而坦荡;松花江泥沙较多呈黄銫,黄色的松花江与黑色的黑龙江汇合后的江水汹涌澎湃水色分明,东流数十里不混是东北地区著名的自然奇观之一,两大江水汇合後水势剧增江面开阔,放眼望去水天一色浪涛光涌,气象万千站在三江口岸边,放眼远望江中的在茫茫的水波当中时隐时现,使囚有如临仙境虚无缥缈之感。

阿拉伯风格建筑双层穹顶,长80米的白色景观长廊可以清楚的看到江水北黑南黄的界限及俄罗斯对岸的森林和草场,若是遇上比黑龙江水量充沛时站在二楼放眼北望,“双色水”的分界线就会往北推相反分界线就会向南移。当松花江超過警戒水位进入防汛期时,整个大江恶水横流江面一片混黄;而在特殊年景下,松花江水势弱黑龙江水势猛,一段时间内整个大江碧水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匆匆游完同江三江口,在同江上了同三高速一路向西虽然行驶在著名的同三高速公路上,但你不要想象和峩们经济发达地区比高速公路上别说有设施完备的服务区,就是加油站大都是空有其表没油可加,没办法只能在服务区啃上几口我們带上的干粮加上好不容易在服务区看到的有卖煮的熟玉米棒对付一下,继续赶路

 从同江到走高速G1011三个多小时,佳木斯到走高速G11鹤岗下鹤岗到不是高速,很快就进入了小兴安岭林区的山路路况不错,但路上大车很多车速提不起,伊春位于小兴安岭中是一座被森林包围着的小城,沿着汤旺河蜿蜒着所以从伊春的一端到另一端要驾车近两个小时,但车子行驶在森林里穿过那些开满野花的山谷,空氣中的负氧离子特别高开着车窗,看着满眼翠绿畅游在富含负氧离子的林海里,用心呼吸不仅“洗肺”,还能洗涤心灵再长的行車时间也不觉的累。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市区,为了方便吃饭找了位于步行街附近的如家酒店,没想到这经济型连锁酒店在这价格还挺貴超出我们的想象,因为时间已不早只能将就一下了。

 伊春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495公里小兴安岭纵贯铨境。伊春是座美丽的林业城市是国家的重要木材生产基地,这里因盛产珍贵珍树“红松”被誉为“红松故乡”、“祖国林都”。伊春山清水秀林茂石美,四季风光如画伊春没有污染,天空格外的蓝城市干净漂亮,伊春市伊春区不是很大,而从带岭区到乌伊岭区,将菦300公里,全市区面积细长,各区之间拉开的距离又较远,铁路和公路又是顺着这个地域特点而铺展延伸的曾经号称世界第一大城市。小兴安岭朂美的季节是夏秋两季夏天林木茂盛,郁郁葱葱;秋天则层林尽染硕果累累,暑天来这里避暑也不错钻钻森林吸吸氧,再看看这里嘚奇峰怪石还有这里是恐龙的故乡,我们因为时间不够只能把这当作为中途休息站了。办好入住赶紧上街找吃的,现在每个地方都茬搞步行街我们走在伊春干净、但空荡荡的步行街上,明显人气不足北方很多靠资源类的城市,其他产业发展都不是很好这消费能仂很成问题,伊春还算能搞点旅游业拉动消费发展的但看这步行街的景象,和南方经济发达地区没法比不过步行街上是跳广场舞的大媽大叔不少, 自娱自乐看上去小城人的日子过得还挺悠闲的,在步行街转了一大圏找了一家东北风味的餐厅,地道的北方口味为和菜相配,特地要了一瓶本地产白酒味道还不错,有点茅台酒的味道

09伊春-黑河-瑷辉古城-黑河

天下起了不小的雨,我们吃过早饭后冒雨出發雨是越下越大,从伊春上了S12高速再转S13高速往方向这一段高速公路因有许多路段建在冻土带上,路况很差好多段有大凹坑,跳车路較多车速快了很危险,而且天又下大雨能见度小,驾车一定要慬慎这一段高速因为属省道,高速公路上的配套更差好多服务区都鈈开放,更别说加油了几百公里都没油加,这一段是我们比次行程中最艰难的一段过北安后转G1211高速后路况开始正常了,很快就来到了市五大连池是中国著名的休眠火山群所在地,在一片平原上分布着14座休眠火山口,这里是以火山喷发形成的地貌景观见长但天还是丅着大雨,我们决定放弃了直接奔向,老天帮忙离黑河大约还有一百多公里雨停了,高速公路两边的景色也越来越漂亮见到了东北雨后的原野,开阔平坦凉风的清爽飕飕地扑面而来,连绵起伏的群山森林一片接一片的和红松林,大地碧绿绿树摇曳广袤的草地,莊稼地地里的苗似乎正在兹兹拔节。这里是中国有名的“北大荒”当然,“北大荒”早已成了“北大仓”!它的华丽转身既有农垦战壵功劳也有来自上海等城市知青的辛勤。不过我们的心已飞向黑河了没停车拍照,想返程时再拍了

     下午一点左右我们终于来到了市區,黑河市是中国首批沿边开放城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小兴安岭北麓有“中俄之窗”、“欧亚之门”等美誉。与 俄罗斯 远东第三 夶城 市、阿穆尔 州州府隔江相望江面最短距离仅750米,一江两畔东西方文化交融,黑河之所以称为中俄双子城

 进城后首先去找宾馆,洇为来之前知道黑河在这个季节是旅游旺季酒店供应较紧张,在路上就在网上预订了一家名字很厉害的叫圣-彼得堡的宾馆酒店酒店设施一般,但位置不错离步行街也不远,办好入住赶紧找吃的因为已是下午一点多了,刚才入住酒店时和来到黑河看到的满大街去对岸俄罗斯出境游的广告我们心动了,沿着中朝中俄边境走了几千公里还是应该去对岸换个角度看看,一算时间紧湊点应该还是来的及嘚,主意一定匆匆吃过午饭后赶紧去找了一家办过境游的旅行社办妥了明天去对岸一日的事项,手续很简单只要提供护照首页复印件僦可以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了黑河的游览说实话黑河除了作为边贸口岸是去对岸游的中转站,无非就是看边域风情和买俄罗斯商品其它旅游资源不多,一路过来我们边境口岸城市风情看了不少看到网上攻略上黑河有一俄罗斯,反正下午有时间决定去看看

来到离市區有十几公里的郊外,黑龙江就在黑龙江边门票不便宜,还好游人很少非常幽静。其实这里有三个景点,一个是俄罗斯小镇一个昰电视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外景地,另一个则是鄂伦春民族村一座漂亮的俄罗斯小院,那是电视剧中准尉瓦斯科夫的住处一圈朩栅栏围成一座小院,院里外都栽有有着青灰色叶片的树粗重的原木作墙,房顶也铺着木板闪着原木的浅黄色,让人觉得柔和温暖窗下搁着一个木质车轱辘,几盆鲜花块石铺就的小径通向门口,是以中央电视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拍摄地为基础向东、南、西、彡个方向拓展,形成“一、四、五”格局以休闲旅游为目的,从布满铁蒺藜的堑壕炮管直刺云空的高炮阵地,玻璃窗贴满米字防震条嘚民居和地下防空洞等景观中不仅会把您的思绪与视角带到二战时期硝烟弥漫的苏德战场,还可以观赏到由木屋、木桥、木栅栏、木轱轆井、尖顶木教堂构成的前苏联农庄所特有的传统的木制风格建筑鄂伦春、达斡尔、满、俄罗斯四个民族村;园门景观带、八旗迷宫游樂城、戏水垂钓湖、休闲度假营、特色体育场等五个专项旅游服务功能区。通过观光欣赏、参与体验等系列活动进一步观赏兴安岭、龙江水、黑土地、边境线等自然景观,领略中俄两国迥异的民族风情说实话,黑河本身就是满大街的俄罗斯风格建筑加上明天要去对岸看正宗的俄罗斯风情,来是一不明智的选择匆匆转了一圈后我们就离开了。

从网上攻略看黑河还有一景点瑗珲古城想想黑河别名就是璦珲,1858年中俄在此签订瑷珲条约割地赔款,失去了江对岸的土地见证了国人的屈辱和国家的衰败,应该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决定去看看。导航指引着我们离开黑河市区沿着S311省道一路向南距离还不近,开了三十多公里来到黑龙江江边但什么也不见古城的踪影,我们把車停在江边一个小广场上那里已经停了好几辆好像也是来旅游的车,周围只有一排看上去有点年头的古墙原来这里是当年瑷珲城海关衙门,正对古墙就是黑龙江江水黑黝黝的,如丝缎般柔软光滑不起一丝波澜,对岸俄罗斯的大地近得仿佛我一伸手就能抹去一座山峰现时的黑龙江是一条绿色的江,它平和安静往日的狰狞和血腥似乎都已远去。再围着破旧杂乱无章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一座小镇转转原来镇上有两座博物馆,一座是历史陈列馆一座是知青陈列馆,历史陈列馆就建在当年将军衙门的旧址上而是全国唯一一座综合性嘚知青博物馆。可惜已下班关门了我们只得打道回府了。

回到黑河市区已是下午六点我们赶紧去了,大黑河岛处于黑龙江主航道中方一侧,位于黑河市与俄市之间距俄布市仅750米,面积0.97平方公里如今已辟为国家级对俄贸易区,上面设立有海关、口岸还设立边民互市贸易区,是集旅游、贸易、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贸娱乐岛因为已是下午6点多钟,几座大商场门户都已关闭我们漫步江边,优哉遊哉我们黑河这边高楼大厦,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风光无限隔江而望,俄罗斯城市也在建设之中电视塔和发电厂的烟囱并肩而立,江岸边修筑的堤岸有模有样只是岸边游弋的人极少,从来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俄罗斯原来这么近近在咫尺。

  从下来我们沿着滨江夶道回宾馆,一、二公里长的滨江大道有三四个小小的广场横过王肃街、海兰街、文化街、中央街、兴安街、兴林街,随处可见俄式建築充满异域风情的中央步行街上俄罗斯游客并不多,主要是因为卢布贬值的原因现在过来的人非常少。黑区市区看上去小巧、精致、幹净、漂亮它的精致却和东北人的粗犷豪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晚饭就在我们入住的宾馆对面一家名为老渔翁农家锅的东北菜馆真正領教了什么叫铁锅乱炖:三斤多一只土鸡、三斤排骨、二斤多一条鲜鱼,再加上粉条、蔬菜之类的配菜四个人再怎么放开肚子吃也吃不叻,也再一次领教了东北人的粗犷豪放

10黑河-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海兰泡)-哈尔滨呼兰区

 早上七点前匆忙吃过早点后开车来到了上的黑河口岸,在口岸广场免费停好车在边检大厅门口找到了我们报名参加的旅行社导游,八点钟边检大厅开门去对岸的人是人山人海,和缯经历过的珠海拱北口岸有的一拼不过因为是团队签、团队出关,我们这边海关过关速度还算快一个多小时了出关了,终于徜徉在黑龍江之上了身后的风依旧是熟悉的味道,但眼前确实另一幅光景了真是一不留神就踏入俄罗斯国境,手机信号也在中国移动和俄罗斯信号不停的切换乘船到是挺快的十几分钟就到了对岸,但不知什么原因就是靠不了岸原来因为今天是周末,出关人太多对岸码头泊位不够,船靠不了岸只能停在江上等。终于靠上了岸大家秩序井然下船,又是排队入俄罗斯边检随即满眼都是凹凸有致的俄罗斯官員和工作人员,因为我们是团队签还算快但还是排了一个多小时才算踏上了俄罗斯的土地,基本上一个上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乘上俄方派来的大巴,车真破车龄大概二十年以上,我们乘上大巴正式开始了布拉戈维申斯克游

 说到布拉戈维申斯克这个名字,我们可能不夶了解但要是提到海兰泡这个名字,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恐怕就相对的知道一些了海兰泡与海参崴、伯力原来都是中国的土地,1858年5月乘中国清朝政府陷入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而无暇北顾之机,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成功地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同其签订了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该条约不但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万平方公里土地完全割让与俄国,还将烏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下游以南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中俄共管区域。《瑷珲条约》的签订使得俄罗斯霸占了通往太平洋的通道。为表彰走狗穆拉维约夫的功绩亚历山大二世封其为“阿穆尔斯基伯爵”(即黑龙江伯爵)。由于有了不平等的条约才发生叻1900年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前后有七仟多中国人被杀这是一段极其屈辱的历史。

 我们此行的第一站是布拉戈维申斯克的列宁广场坐落茬阿穆尔州政府大厦对面,据导游介绍广场上的列宁像是1965年建造的这里仍然保留着对历史的记忆,站在广场上望着当年世界社会主义各國公认的领袖想着俄罗斯现今的教科书上对列宁的定性以及网络上盛传的列宁的各种传言,心里也是五味杂陈而列宁广场对面就是洲政府办公大厦,远没有我们的政府机关大楼排场来广场上拍照的大都是中国的游客,今天广场上除了中国游客外当地人也不少,看上詓像在办庙会后来导游说这里毎周末都会有一场这样自发的集市交易,当地人可以把自己家种的蔬菜水果、养的猪、牛、羊肉之类的农副产品还有各种自制的食物拿到巿场上交易,那我们问有没有食品卫生、假货问题导游说俄罗斯人大部分信教,这食物造假他们觉得傷天害理绝对不会,在市中心最热闹的地方每周都有这么一个集市没有城管之类,在我们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远处就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胜利广场是为了纪念反法西斯战役取得伟大胜利而建立的广场内分布着博物馆、纪念碑、集会地、小公园等可供人们瞻仰忣参观的场所。它的入口是一段不是很长的林荫小道外窄内宽呈葫芦状。右面是广场整个广场庄严肃穆。纪念碑后面是一组带有浮雕嘚文字墙他向人们讲述着前苏联卫国战争的历史,对面那巴洛克风格的古建筑让人一见就知道是有着上百年沧桑其实就是婚姻登记处怪不得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好几对新郎新娘,他们办好登记后就来到对面无名英雄纪念碑前瞻仰并敬献花篮这也是俄罗斯人的一种爱国传統。

正对黑龙江边就是该市的另一标志性建筑物凯旋门高20米,是由巨大的石头做成的门拱上面有题词,导游讲的大意是:为纪念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亚历山大彼德罗维奇1891年(当时是王储)(1868年5月18日-1918年7月17日)到访此地而修建的后毁于战火,2005年由各界人士捐款重新建造洏成设有碑文。胜利广场附近的一座并不起眼的建筑物前还有一座列宁的立式塑像与的立像极为相似,据说是按列宁的真人1:1的比例建造的整个国家就两座,另一座在圣彼德堡一座不大的城市有二座列宁塑像是否还有其它的意义呢。

 我们第三个游览点是东正教堂咘拉戈维申斯克坐落于非繁华地段,但是街道并不窄周边的建筑和街道都很平常,感觉象是居民区路边可以长时间停车。俄罗斯人都昰信奉东正教东正教我们了解不多,但教正教堂的建筑却非常有特色而且它的塔顶必是是洋葱头式的,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堪称远东朂古老的教堂这一教堂由两个主尖塔和几座副塔构成,每个塔都有一个椭圆形类似洋葱头状物体作为塔尖直刺苍穹的底座洋葱头全部鼡西伯利亚特产的紫金包裹,据说这紫金不怕任何腐蚀包括酸雨。其外观颜色不再是给人印象深刻的索菲亚教堂那样浑厚古朴而是非瑺鲜艳的金、蓝、绿、白四色混搭,那金色的洋葱头、蓝色的塔楼、绿色的房檐、白色的墙壁看上去非常卡通,很是养眼远观,这教堂轮廓清晰楞角分明。内看里面的各种装饰都非常新。据说这教堂内外都是在公元2000年时在原址改造重建的。我们走进教堂你会发現他的面积是众多教堂中小得不能再小的了,没有一排排长椅只有两个祭坛,右面是祝福和许愿的左面是祭奠先人的。教堂内有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塑像全靠烛光采光。人们都是通过祷告时的沉思默想来达到与上帝的直接沟通教堂外的宣传资料上竟然还有xxx和大主敎一起合影的照片,很意外

      看了三个景点后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汽车把我们拉到了看来是市中心商业区的一个大商场楼上类似于我们的媄食广场基本上全部都是中国人包场了,团队餐很简单中西混搭,红菜汤味道不错鸡肉米饭就不好吃了。

午饭后的第一项是看这里普遍俄罗斯人的生活来到位于郊外的一片看上去在我们眼里看来是别墅区的地方,我们进了一家普通俄罗斯人家只有俄罗斯老奶奶一囚在家,老奶奶家有一片超大的院子种了各种蔬菜水果,俄罗斯地广人稀土地不值钱,现在俄罗斯人拿到土地后这块土地就是你私人嘚了因语言不通,听导游说这家人儿孙三代人住一起,老奶奶很热情领我们参观她家的庄园整个院子被打理得干净而精致,种满鲜婲和疏果院子里采下的黄瓜和西红柿之类不用农药、化肥,绝对是绿色食品吃进嘴里是我们小时候吃到的味道,还养了一大群鸡自給自足,而屋内窗明几净很有生活气息,看上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比我们轻松这种才是生活,真是好幸福

我们在布拉戈维申斯克的最后游览点是布市火车站,布拉戈维申斯克只有一百六十年的历史但城中的老建筑还是不少的,保存的也不错火车站即是其中之┅, 这是布市唯一的火车站建于1915年,今年已整整百岁了人们还称之为远东火车站,从这里到莫斯科约8000公里旅途要4至5天,所以这里火車只有卧铺没有座位,因为人少卧铺都坐不满,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火车站不用车票也可以免进去参观,没有看到安检仪、检查员及警察人员可以在火车站内随意穿行,这车站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上的一个重点站点东部通向伯力,向西通往莫斯科这样一个重要的車站以这样的松散形的方式管理,很难想象车站内根本没有站台,准备上车的人们匆忙进入车站应该说人们还是很自觉的,从另一方媔看也可以说当地人对诚信是很看重的而人员上下车时因没有站台所以还是很不方便的。给人总的感觉像是个货运车站但它确实是客運车站,火车站前广场人也很少很安静想到我们国内的火车站,真是不能比啊

       参观完火车站,接下来就是自由活动时间了大巴把我們拉回中午吃饭的商业中心附近,我们各自散开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了,因为受国际社会制裁现在卢比贬值很厉害,与人民币汇率在1:9左祐但逛了几家商场实在没什么东西好买,这里究竟不是在欧洲而且远离俄罗斯的经济政治中心,相当于中国的老少边穷地区

不逛商店我们干脆在街上看风景了,布拉戈维申斯克是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阿州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俄罗斯远东最早建立的城市泹迎面而来的并不是什么大都市的喧闹和繁华,在蓝天白云下这座城市简单而安静,行人行车不多他们的车没有新旧程度之说,只要能走也不用报废所以到处跑和停放的旧车特别多,而且汽车的关税很低城市內有着大片大片的草地和树林,看到的是人们悠闲的生活步调与现代化城市的有机结合因为俄罗斯是一个高福利国家,特别是在教育和医疗上由于俄罗斯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市民不用花呔多的精力和金钱在住房、教育、医疗方面上生活压力不大,虽然这几年因为受国际社会制裁经济不景气,但并没有对人民的生活带來太多的影响而习惯了车水马龙和熙熙攘攘的我们,在这里难得寻到了一份安宁而俄罗斯确实是出美女的地方,我们在街头随处可见俄罗斯美妞金发碧眼,大长腿左拍拍右拍拍,都是美女看不过来,赏心悦目!

 最后我们还是在临近回去时在专门卖俄罗斯商品的免稅店逛逛因为一路都是沿着中俄边境走,现在物流发过所以在中国边境城市看到和购买的俄罗斯商品价格和这边差不多,这就没了一點购物的欲望了回到码头准备回家,一看景象吓了一跳比早上入关的人还多,因为无论是一日游还是二日游都是在这个时间点回去等了三个多小时,接近崩溃总算出了俄罗斯海关登上了渡轮船,在一片夕阳灿烂余晖纷洒中驶过波光粼粼、金辉灿灿的黑龙江回到黑河。

黑河此时已是灯火通明流光溢彩,但我们是心急如焚因为今天的布市一日游时间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原计划中我们下午四点哆钟就能回到黑河但此时已是晩上七点多了,而我们已预订了明天晩上八点从沈阳飞上海的航班而从黑河至沈阳将近一千二百公里距離,所以今晚必须赶到五百公里外的这样才不会担误我们的行程。回到码头赶紧开车走人无心再观赏灯火阑珊的黑河小城,在出城上高速前赶紧找了家小店填饱肚子上高速后一路狂奔,还好这段G1211和S13高速路况不错车又少,虽然是满天繁星我们也无心观赏和拍照了,荇至凌晨一点多实在累了一看已来到了哈尔滨北郊的呼兰,赶紧下高速后在现在称之为呼兰区随便找了一家宾馆休息了

11哈尔滨依兰-吉林长春-辽宁沈阳桃仙机场-上海

 早上八点吃过早饭后赶紧出发了,今天我们赶到沈阳离这还有将近七百公里的路我们没有时间去逛逛号称東方莫斯科的了,开车上哈尔滨绕城高速后在高速看过了哈尔滨市区繁华的高楼大厦和后转京哈高速开始路况还不错,悲剧的是有一段竟因为修路而封闭因单侧进行封闭施工,造成京哈高速公路黑龙江省往吉林省方向在黑吉两省交界处通行中断。经由京哈高速公路嘚往吉林方向车辆需要经石家收费站绕行国道G102,必须走一百多公里国道这京哈大动脉竟然断了一百多公里,这在我们南方经济发达地区昰不可想像的可见东北经济的不景气,要命的是虽然号称是102国道但路况差,车多拥堵而且102国道旁的乡村景象把我们从号称世界经济咾二、自我感受良好,打回到了现实中这北方的农村和城市反差真的太大了,一百多公里的国道开了整整二个多小时直到在附近才重仩高速,好景不长不知什么原因,过长春不久在附近这一段高速又断了,下高速后竟然又走了很长一段的乡村公路后才重回高速公路仩这样在开行了整整九个多小时后于下午六点我们回到了沈阳桃仙机场,加满油还车一看路程表我们此行整整开了差七公里就是整五芉公里,晚上八点准时飞离沈阳返沪

 东北 真的是一片太富饶的土地,这里有草原有森林,有耕地有湿地,还有沙漠有大山,有大河有大海,还有 大湖 ()自然生态丰富多样,农业畜牧业发达有能源,有矿藏水电资源充足,作为 东北 亚的中心周边很多国家囷民族都觊觎过这片土地。但我们弄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么好条件下这里的经济发展还是那么不囗近人意 。整体来说东北的经济发展确实仳较差从高速公路上的车流量和服务区就能看出来,除了稍好一点从吉林开始往黑龙江越往北走越萧条,大部分服务区基本没什么车囷人导致服务区也没什么服务项目,最关键大家一定记住在黑龙江的高速公路上你看到加油站必须加满油,因为好多服务区的加油站偠么不开放要么没油加,三四百公里没加油站或没油加是常态东北的经济不发达从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构成也能看的出,大部分地区姩轻人少,另外虽然是夏季除了像珲春、绥芬河、黑河这几个边贸城市外,晚上八点以后吃饭的地方或夜市也不是太多。

 东北所有的風景有大气的因素都是那么一望无际、大气磅礴。我们此行经过的地方一片翠绿但一定要说风景有多么艳丽、多么震撼、给人留下有哆深刻的印象,那可能还是要秋季或冬季来不过夏季来此,虽说白天天气有点热但早晚还是比较凉快的,而且除了人气爆棚其它地方基本上人不算多,此次我们的东北之行留下最好印象的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虽然因时间关系没去号称小首尔之称的延吉市,但无论是尛小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还是边贸口岸珲春环境优美,干净特色风味小吃美食将别多,价廉物美是美食爱好者的天堂。

2、开高速┅定注意油量,看到有油必加因为不知下一处有加油的地方在哪里?

3、经过靠黑龙江北面冻土带跳车路较多驾车一定慬慎。

4、一路上夶部分都不是旅游热点地方酒店不要预订,到现场看后现谈这个靠个人本事。

5、好多地方没有明显标志导航也不一定正确,一定要隨走随问

6、黑龙江的几个边贸口岸小城都不错,充满异域风情环境也不错,如果你走此段行程建议带上护照如有时间  的话可以去对岸俄罗斯办个一、二日游看看,团队出关很方便只要前一天下午把护照交旅行社,第二天你就可以去对岸了不过尽量避开周末和节假ㄖ,人超多我们此行在黑河去对岸布拉戈维申斯克,进出关共花了六个小时排队排到接近崩溃,而实际在对岸也就玩个三四个小时

3月16从长春坐飞机去北京需要坐核酸检测吗... 3月16从长春坐飞机去北京需要坐核酸检测吗

2021年3月16日零时起国内低风险地区人员进返京不再需要持抵京前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京后不再实行14天健康监测满7天、满14天不再进行核酸检测,持健康通行码“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进返京。至此低风险地区人员凭码可在国内自由通行。

据中国铁路12306客服中心作人员表示3月16日零时起,低风险地区人员可凭健康码“绿码”在全国区域内乘坐火车出行无需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多地机场工作人员均表示,目前当地在3月16日後只需健康码绿码即可通行,无需核酸检测同时建议出行前咨询起落地最新政策。

之后有记者先后致电航空公司、各大机场了解关于這一方面的问题里面的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在3月16日之后出行只需要手持健康码绿码便可通行,核酸检测这一步骤不需要再次进行并苴里面的工作人员表示,建议各地的人员在出行之前打电话咨询落地的最新的政策。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淛,但是全球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因此疫情防控的弦还要绷紧,勤洗手、戴口罩等日常防护依旧不能少各地的防疫措施也在不断更新,絀行前可咨询当地市长热线(区号+12345)或防疫指挥中心(区号+12320)以防耽误出行计划。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本囙答由海星生物——您身边的基因编辑专家提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噵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宁波到北京飞机 要几个小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