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髓鞘病人吞咽困难怎么解决办

急性脱髓鞘脑病是一种特定性针對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所致的自身免疫病常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表现为脑白质内不同程度的髓鞘脱失神经胶质弥漫性增生,病灶内血管尤其是静脉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等病理特征多发于青壮年,其视神经、脊髓和脑内有斑块即为多发性硬化。笔者于临证中辨证用清、潜、滋三步法治疗此病1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本组病例为经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急性脱髓鞘脑病患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6~48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4例曾西医用激素等治疗过,未见明显效果8例未经系统治疗。12例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发病时无明显感染症状,有彌散性大脑或脑干受累的症状和体征脑脊液检查均为正常。中医辨证属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者。
        依病症特点分三步治疗:首先因腑热熾盛,痰热壅滞经脉上蒙清窍,予清热化痰通腑利窍法,方药用星蒌承气汤加减:胆南星10 g全瓜蒌30 g,生大黄10 g芒硝10 g,丹参30 g厚朴15 g,郁金12 g石菖蒲15 g。热伤阴津易使阳气升张,故第二步宜潜阳化痰为法上方去大黄、芒硝,加钩藤15 g石决明15 g,菊花12 g恢复期多兼有气虚血瘀,因而第三步以益气活血为主用补阳还五汤化裁:黄芪50 g,太子参30 g桃仁10 g,赤芍10 g当归10 g,地龙10 g川芎10 g,伸筋草12 g1剂/d,水煎服
        3.1疗效判定标准意识清楚,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肢体运动及感觉功能正常,生活能够自理为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或好转,部分消失但尚留有一些后遗症,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为好转;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3.3典型病例女,29岁8 d前出现恶寒、头痛等症,以为感冒未引起注意5 d后,偏身瘫软运动、感觉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强笑,舌强言謇饮水发呛,不能进食腹胀便干。查体:T37℃P82次/min,R19次/minBP13/10 kPa,双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吞咽困难颈软,神经系统检查患侧巴彬斯基征及查多克征均阳性,患侧上下肢肌力均为零级舌質暗红、苔黄腻,脉弦滑辅助检查:血常规、脑脊液、头部CT未见异常。
        服药4剂后大便已通,无腹胀饮食正常,但偏瘫、舌强言謇及強笑症状无好转神经系统检查,患侧巴彬斯基征及查多克征均阴性肌力(患侧)仍为零级,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治以潜阳化痰通絡上方去大黄、芒硝,加钩藤15 g菊花15 g,赤芍10 g地龙15 g。1剂/d水煎服。
        服上药6剂患侧上肢可以伸直,手指可握拳下肢趾关节可以伸屈,肌力恢复至Ⅱ级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治以益气活血改上方用药为:黄芪50 g,太子参30 g桃仁10 g,赤芍10 g当归10 g,地龙10 g川芎10 g,伸筋草12 g1劑/d,水煎服
1个月后复诊,患侧肢体活动尚可能够行走,可持轻物生活自理。随访6个月未再复发
以往对急性脱髓鞘脑病中医多辨证為“痿证”,治疗以清热化痰为主疗效不佳。此次辨证本着《金匮要略》及《医经溯洄集所言》“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中风鍺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病因于劳倦、饮食、情志多种原因作用人体,肝阳上亢风阳内动,挟痰上扰走窜经络而为病。病性属本虚标实急性期以内风、痰浊、邪热等标实突出,治疗以“热则清之实则泻之”为原则,以清、潜、滋三步着手用药首先以通腑泻下,腑气通后予化痰潜阳活络再后则益气活血扶正,疗效较好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疒(吉兰巴雷) 前驱:1-3w上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亚/急性 2w/1m高峰 运动(首发)进行性对称性迟缓性肌无力 自主神经 肤红汗多、心律乱、体位性低血壓、尿便障碍 脑脊液 蛋白-细胞分离 改善呼吸道(呼衰)呼痹为死亡原因 (首选)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 低效型呼吸形态 PN 呼吸无力 分泌物多 血氧饱囷度 血氧分压降低 保持呼吸道通畅半卧位 锻炼患肢,使患肢处于功能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病人吞咽困难怎么解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