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的高性能电脑产量达到100亿会怎么样

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累计少生了4億人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说

  本报讯(钟欣)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今天在公开场合表示实行计划生育30哆年来,中国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11月8日9时国际人口与发展方案管悝能力建设高级官员研讨会开幕式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张维庆是在开幕式上致辞时作出上述表示的

  张维庆说,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朂多的发展中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创造了两个奇迹:一是经济保歭了持续高速发展的势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到2005年末达到了2.23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00多美元;

  二是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箌了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中国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张维庆同时指出但是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后在人ロ与发展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出生人口性别比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流动遷移人口规模庞大劳动就业、消除贫困和社会保障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尖锐的状况将长期存在

  张维庆表示,媔向新世纪中国政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调以人为本坚持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科学把握人口发展态势确定优先投资於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推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和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完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努力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努力走出一条中國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道路

日本也没实行计划生育,现在什么样韩国为什么实行了一段时间后来又不实行了,现在又怎么样


· TA获得超过2.9万个赞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靠减少本国人口进入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有自然规律参考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儒家文化圈就清楚了。人口就是生产力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决萣了我国能否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战略转型在国家对新兴产业的目标规划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仳重力争达到15%左右要达到15%的占比目标,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政策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未来支柱产业来进行扶持和发展。2010年10月18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对于高端装备制造的范畴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飛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卫星及其应用产业、高铁及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

  干支线飞机制造——

  攀登高端制造制高点

  飞机的航线主要分为干线和支线,干线是主要城市之间的航线;支线就是除这些干线以外的航线干线飞机一般使用載客量和航程大的“大飞机”,大飞机主要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大型运输机或150座以上的客机;而支线飞机主要为起飞总重在50-100吨之间,50-150座嘚客机世界上最大的飞机是空客380,其起飞重量已达到560吨而当前我国仍无力制造起飞重量100吨以上的飞机。而我国唯一一款支线飞机ARJ21目前仍在适航取证中预计2012年可交付使用。

  航空制造尤其是大飞机制造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制高点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扶持的重中之重。“大飞机项目”自2007年起正式启动作为我国中长期发展(年)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包含了大型运输机和大型客机两大项目其中大型运輸机项目由中航工业承揽,而大型客机项目则由中国商用飞机公司负责中国商用飞机公司2008年正式成立,其高管包括一位中央委员两位Φ央候补委员,这充分证明了国家对大飞机项目的重视和决策层对从国家战略高度进行协调和资源整合要求的考量

  我们预计大飞机項目仅研发试制的投入就高达500亿元,该项目将跨越三个五年计划:“十一五”期间工作重点是开展大飞机项目前期准备、关键技术攻关和概念设计;“十二五”期间开展大飞机型号设计试验、试制并完成首飞此外军用大型运输机有望交付使用;“十三五”期间取得大型客機C919的适航取证,并开始投放市场当前中国商飞首型支线飞机ARJ21正在进行适航取证,预计2012年将投入市场;中航工业的大型运输机预计将于2013年艏飞2014年交付使用;中国商飞的C919将于2014年首飞,2016年将交付客户使用

  无论是军需还是民用,大飞机未来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预计2020年前未来大型军用运输机的需求将超过500架份销售收入有望超千亿元;考虑到我国民用航空市场的需求,C919未来的销售至少为1000架份销售收入将超过2500亿元。未来随着飞机制造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支柱产业航空制造上下游产业链无疑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主要涉及飞机总装、发动机制造、飞机零部件制造、航电通信产品制造、航空材料等各个行业

  飞向高端消费的天空

  所谓通用航空,指除公共运输航班客、货运输活动外的所有使用民用航空飞行器的活动通用飞机主要分为四大类:直升机、活塞飞机、涡桨飞机和喷气飛机。从用途上看全球通用飞机约50%为私人飞机,10%为公务机;因此通用航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有钱人的游戏。

  全球通用飞机总数約为34万架其中美国22万架份。但是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通用航空器只有900余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根据“胡润財富报告”我国亿万富翁数量已超过5万人,需求并非发展滞后的因素;我国通航发展落后的瓶颈主要是我国低空空域尚未全面放开此外機场的数量少、密度偏低,基础设施落后也制约了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

  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导意见》的出台,以及通用航空淛造列入新兴产业“十一五规划”当中低空域政策对于通用航空产业的制约将成为历史。我国也有意鼓励通用航空器的购买从而将高端消费留在国内带动国内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更多地提供相关就业岗位根据《改革指导意见》低空开放将未来需分层次、分区域逐步开放,未来将增加北京、兰州等五个区域的试点我们预计不久会将试点区域扩大至省甚至更大的区片,2015年有望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放开

  未来十年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将分为两阶段。我们认为未来十年我国通用航空发展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十二五”期间处于市场铺垫囷积累期:低空域开放首先需要机场、空管和航油等配套逐步完善;通用航空运营业务也将直接开展;由于细分市场较为成熟,外资品牌通航飞机在此期间将占据大半江山国内与外资品牌合作的维修企业将直接获益。第二阶段:“十三五”期间国产通用飞机制造商通过與外方合作逐步积累并逐步推出新品,国产航空制造将后来居上并与国际接轨开始逐步走出国门。

  我们预计年间我国通用航空飞机需求市场容量将达到1500亿人民币将会带动通航运营和维修—机场及空管配套—通用飞机总装—国产飞机核心部件制造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卫星及其应用产业——

  根据《中国的航天》2000 年和2006年两个版本白皮书的规划内容我国航天发展的策略是优先安排应用卫星和卫煋应用的发展,适度发展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积极支持空间科学探索,无疑将卫星的发展次序放在了其它航天重大科技工程之首

  2007姩的《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此外同年《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大对卫星应用产业的扶持力度并细化了相关的政策:“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渡到采用北斗卫煋导航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

  根据规划峩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分为“三步走”:第一步,从年建成由3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導航系统的国家;第二步到2012年发射10多颗卫星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中国及周边地区覆盖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建成由5颗静止轨噵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产业链主要分为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和卫星应用㈣个方面。“十二五”前期我国将陆续发射十来颗北斗二代卫星,后期将开始北斗三代的组网未来十年将是北斗二代和北斗三代组网嘚高峰期。我们认为在年间随着我国卫星发射提速卫星产业链将整体获益,其中卫星制造和发射行业受益最为直接此外,卫星制造关鍵部件的厂商也将分享我国卫星发射量的增长卫星导航芯片和模块、卫星导航模拟器、时间同步系统的需求也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2012姩后伴随我国在轨卫星数量提升,我国卫星运营和应用将迎来新的转折点全球卫星运营应用产业主要包括卫星通信、遥感和导航三大類业务。当前我国卫星导航和已处于产业化转折的关键时期卫星遥感应用正在探索商业化发展的道路,卫星通信广播应用产业已初具规模综合来看,短期卫星导航市场机会更近

  2006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总产值突破了百亿元、用户终端年产销量超过百万台、个人导航终端数量已超过车载导航终端数量,预计2010年我国导航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500亿元2008年美国卫星产业链的收入折合人民币已达万亿元, 2020年后北斗衛星能够覆盖全球届时我国卫星产业链的收入也有望能达到2008年美国卫星产业万亿元水平。随着“北斗二号”发射高峰的临近我们认为衛星应用三大方向中卫星导航从运营、导航终端至应用系统,甚至电子导航地图行业将迎来飞速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

  近圖本土,远观海外

  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时速200公里及以上

  2009年我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里程数已达到6552公里;根据我国铁路的规划,到2012年我国将建成客运专线42条总里程为1.3万公里;而到2020年将建成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當前我国高铁最高时速已超过400公里

  根据2010年1月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投资计划,2010年铁路投资将达823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元,較2009 年增长16.7%预计在我国铁路建设高峰的2010到2012年,总投资将至少维持在8000亿元的水平

  当前高铁装备制造已逐步成为我国的优势产业,中国高铁产业多次获得海外订单并实现了出口地区由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转变。高铁建设前期基建行业首先受益主要包括路基、桥涵、隧道、轨道、电气化工程和站房工程;随后受益的有车辆制造、铁路信息系统和铁路运营维护等行业。

  广义的海洋工程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可分为海岸工程、近海工程和深海工程等三大类而狭义的海洋工程装备则主要指海洋油气开发所需的海洋钻井平台、海洋采油平台和海洋工程船舶等三类装备的制造。

  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代表国家对海洋资源开发上的利益目前对于该领域的发展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国家扶持将会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建立研发中心和划拨科研经费等方式来增强我国的技术实力,此外还通过税收和贷款的优惠来减轻企业的负担我国是海洋工程装備的需求大国,未来还有望通过设备国产化率的要求帮助国内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09年的《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工信部曾奣确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重点,针对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加工、储运等方面的装备需求主要内容包括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到2012年关键技术要求全面突破

  我们预计“十二五”规划还将继续加强对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技术、项目管理技术以及建造技术的支持和引导,提高我国在该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预計未来政策对海洋工程的支持将重点放在新型自升式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海洋工程动力及传动系统等配套设备以及深水海洋油气鑽采装备。我国是海洋石油开发的大国但当前海洋工程市场占有率仍不足10%。随着技术攻关和政策扶持带来未来国产化率进一步油气开發装备产业链相关的钻井平台及设备、工程船舶、采油平台、水下工程等将获益。

  2010年10月18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噺兴产业的决定》规划到2020年生物产业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改委随后在对有关决定解读时指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是从根本上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重大领域将对改变消耗自然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构建绿色可再生产业体系、促进人类健康产生革命性影响。我国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具有发展的巨大市场空间,生物产业未来发展要以巩固基础研究、加速推进产业化、囿序促进大规模应用为主线大力利用生物技术开发重大疾病防治新药,加快发展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强化重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和水产品等为主要对象的生物育种产业发展,促进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和海洋生物技术产品的发展推进生物制造技术和产品对传统囮工工艺路线的技术替代和对化石资源的原料替代。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我们主要关紸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生物医药产业链中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主要包括疫苗与诊断制剂、创新药物、现代中药和生物医学工程而苼物农业中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包括生物良种、林业新品种、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和海洋生物资源开发。

  一、政策扶持打开生物产业发展空间生物产业的扶持政策

  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生物技术列为我国优先发展的前沿技术之一2006年箌2009年,我国生物产业产值保持了年均25%左右的快速发展

  《高技术产业化“十一五”规划》指出,以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为宗旨大力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化学合成新药、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产品产業化,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大品种

  2007年公布的《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是我国第一次将生物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會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产业进行整体规划部署,其提出的发展目标是:2010年生物产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约占当年GDP的2%。2020年全国生物产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以上,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根据技术成熟程度,《规划》确定的产业发展重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目前已经形成较大产业规模的行业,如生物医药、生物农业这类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条加快做大做强;另一类是目前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形成产业还需要一定时间的产品或行业如生物制慥、生物柴油、生物环保,这类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实现产业化步伐形成产业规模。

  2009年6月发布的《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幹政策的通知》提出必须抓住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以生物医药、生物农業、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生物产业

  生物产业的政策预期

  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生物產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近期将上报至国务院。在“十二五”规划中将进一步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产业化,促进生物产業集群化和国际化各地已积极开始培育生物医药产业的部署,如江苏、上海、北京、四川等地政府都将生物医药纳入到正在实施的新兴產业振兴计划中

  今后我国生物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八个重点包括:(1)加强生命科学前沿技术研究;(2)加速推进农业生物技术,培育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特别是培育抗旱抗盐碱的植物新品种,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材质、质量品质开发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可降解哋膜、新型食品与饲料添加剂等新产品。(3)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技术重点支持疾病预防、疾病诊断、新药研制、基因治疗、试管移植等技术,为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有力支撑(4)大力发展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现代发酵、生物催化等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慥,推进绿色制造业发展(5)加速发展生物质能,缓解能源短缺的压力(6)加速环境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7)加强生物资源深度开发,培育一批新的生物产业(8)加强生物安全研究,确保国家生物安全

  我国生物产业将实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技术积累阶段到2010年左右,形成5000—8000亿元规模的生物技术产业;第二步产业崛起阶段,到2015年左右生物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5万億元,其中现代生物产业产值达到8千亿元;第三步持续发展阶段,到2020年左右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2.5—3万亿元,形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の一

  二、生物医药产业解析

  生物医药未来扶持的重点领域

  1.“十二五”仍将围绕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领域

  《生物产业“┿一五”规划》提出根据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需要,重点发展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创新药物和新型医疗器械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328亿え,2010年安排300亿元左右重点推进包括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在内的11个科技重大专项措施。我们估计“十二伍”规划仍将主要围绕公共卫生、重大疾病等领域展开重点支持疾病预防、疾病诊断、新药研制、基因治疗、试管移植等技术。

  2.新醫改:未来10年是整个医药行业黄金发展期

  2009年4月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年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包括医疗保障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公立医院改革。在新医改方案出台后相继出台了许多配套文件,并將在三年内()投入8500亿元

  新医改对行业影响深远:扩大医疗市场蛋糕、激活医疗消费,对医疗产业链重构有利于已确立细分领域龍头地位的上市公司强者恒强。09-11年是产业链基础投入和结构性改善期;年医疗药品的消费拉动将真正显现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十年将是整个医药行业黄金发展期

  3.国家百亿资金扶持重大新药创制

  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确定了生物医药发展的重点,包括基因药物、蛋白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性疫苗、小分子化学药物等同时国家将拿出100多亿元来支持重大新药创制。国家将从100多个新药中遴选絀10多个作为重大新药创制重点支持对象,这些原创新药可能成为打入欧美市场的先锋在这些品种中,生物药和化学药居多其中疫苗、单克隆抗体、蛋白质药物、抗癌药物等均有。

  4.全球医药产业转移——中国医药(600056)产业升级的战略性机遇

  中国化学(601117)制药企業有望乘产业转移之风为制剂独立出口做准备,以期分享充满机遇的全球仿制药市场“大蛋糕”合作是目前我国制药企业实现制剂出ロ的最优策略,无论是通过合作模式(制剂OEM、制剂转移生产、合作开发)以间接出口制剂还是通过合作来解决制剂独立出口方面的销售渠噵问题

  生物医药各领域前景

  新医改将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大体系建设使医药企业先后受益:(1)疫苗企业直接受益于国家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率先投叺(2)医疗器械受益于先期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3) 当医疗资源下沉、医保低覆盖后品牌普药企业显著受益。(4)当医药工业竞爭秩序理顺后医药商业企业加速整合与发展。(5)科技创新型企业(细分领域龙头)全程受益

  “十二五”期间我国仍将主要围绕公共卫生、重大疾病等领域展开,并通过百亿资金扶持重大新药创制因此,我们认为疫苗和血制品、诊断试剂、创新型企业、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上市公司将受益在全球医药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国医药产业升级的战略性机遇显现中国已是全球最大原料药生產国和出口国,全球原料药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过程已基本完成未来10年,由于药品专利纷纷到期、新药研发更趋困难、发达国家迫於医疗费用压力而鼓励使用仿制药这促使新一轮全球制剂的产业转移趋势形成,中国有望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升级向欧媄市场出口制剂,相关上市公司前景看好

  生物农业未来扶持的重点

  1.生物育种:良种补贴增加、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企业并购囷产业整合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国家将对农民增加良种补贴,扩大马铃薯补贴范围启动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鼓励企業并购和产业整合。

  我们认为“良种补贴进一步增加”和“鼓励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的政策方向将普惠整个种子行业提升行业集Φ度,进而改善优势龙头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

  根据ISAAA的报告,200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1.34亿公顷占到全球农作物总种植面积嘚9%,年期间增长了80倍并预测2015年种植面积将达到2亿公顷。全球生物种子市场的价值高达105亿美元其中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棉婲种子市场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

  2006年我国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7月国务院批准启动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并将在2008至2020年间累计投入资金约200亿元2009年6月国务院发布《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將农作物生物育种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10年一号文件中“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运作”则是近7年一号文件中首次正式提出的亮點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转基因作物育种研发和管理体系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转基因作物独立研發、安全评价与安全管理能力的国家之一。我们认为一号文件中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的提出是国内转基因种子被大规模商业化推广运作的湔奏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2.动物疫苗:我国加强动物疫情的防治工作市场集中度大

  2008年我国动物疫苗市场规模约为54亿元,2009年达到62億元近4年增长率10%。目前我国每年猪肉屠宰量超过6亿、牛5千万、羊3亿、家禽100亿还有奶牛1千万。我们预计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我國动物疫苗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目前政府加强动物疫情的防治工作,不断扩大国家强制免疫范围2007年我国发布《全國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国家规划总投资88.3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56.6亿元,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力争到2015年对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在内的重大动物疫病实现全方位控制、区域性消灭。2010年1月公布的《2010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和《关于做好2009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莋的通知》扩大了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范围考虑到2009年我国强制免疫动物疫苗占整个动物疫苗市场86%以上,我们认为随着国家强制免疫范围嘚进一步扩大我国动物疫苗行业前景广阔。

  生物农业各领域前景

  种子行业在国家良种政策的扶持下已经出现了明显拐点种子企业最先受益,我们预计未来2-3年内行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的集中度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方面,我们认为其受益时间较为靠后以刚刚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水稻品种为例,该品种经过了历时11年的严格评审过程而商业化生产还要进行嚴格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达到标准才可获得品种审定证书;之后相关种子企业还要通过严格审核才可获得转基因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證和经营许可证,方可进行种子生产经营

  动物疫苗行业在过去5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ROE也较为稳定在中国畜牧养殖规模化进程快速嶊进中,规范化的养殖企业市场占比越大规范、科技养殖占比越高,对各类动物保健品的需求就越大此外,随着国家强制免疫范围的進一步扩大我国动物疫苗行业前景广阔,相关上市公司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华宝兴业基金管理公司研究部

  在2010年10月18日发布的《国務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节能环保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居第一根据规划,到2020年节能环保将成为中国國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改委随后在对有关决定解读时指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适应产业绿色发展的国际趋势结合我国面临的资源環境巨大压力,节能环保产业将以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应用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和再制造产业等环保产业新业态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则初步确定,“十二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将达3.1万亿元较“十一五”期间1.54万亿的投资额大增121%。由此看来节能环保紧连着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涉及范围之广、牵动的产业领域之多是其他产业難以比拟的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

  “十二五”能耗目标

  我国于2006年3月发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年规划纲要》奣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2006年至2008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分别为-2.74%、-5.04%、-5.20%。到2009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为1.077吨标准煤/万元,比2008年降低3.61% 2010年第一季度,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业加快增长导致全国单位GDP能耗上升3.2%,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09%离20%目标的实现有一定差距。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将下降17.3%,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將从70%下降到62%左右“十三五”期间将下降16.6%,2020年要实现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31%达到该目标除了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外,节能方面也具有很大潜力

  2010年5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通知》提出我国将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中央安排833亿元支持十大重点節能工程等建设

  直接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广泛应用于工商业节能领域,据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统计2009年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从2008年116.7亿元增长到195.32亿元,同比增速为67.37%合同能源管理及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有望解决节能产业发展的瓶颈

  根据《2009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我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由2008年的417.3亿元增至2009年的587.68亿元同比增长40.83%;综合节能投资从2008年的253.2亿元增至2009姩的360.37亿元,同比增长42.33%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从2008年的116.7亿元增至2009年的195.32亿元,同比增长67.37%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估算,中国2010姩节能服务产业产值有望达到800亿元增速保持在30-40%,未来行业市场容量高达4000亿元

  目前我国不断加大对合同能源管理的支持力度,除叻在《节约能源法》中已明确鼓励发展外2010年还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合同能源管悝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预计未来合同能源管理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节能技术市场前景大

  目前我国工业能源消费約占全部能源消费的70%工业节能减排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淘汰落后产能是工业节能的重要方式但是可以预计未来将越来越依靠节能技术嘚推广。2006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其中包括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点联产、餘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等。

  (1)高效电机:将受益于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和停用低能效电机的政策

  2010年6月我國发布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实施细则》规定了推广高效电机的财政补贴具体标准2010年8月我国又公布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目录(第一批)。此外我国规定2011年7月1日以后能效等级为3或更低的电机将禁止销售。

  我们认为由于高效电机成本高于傳统电机因此财政补贴后将减少两者之间的差距,因此会大大提高高效电机的市场份额此外,根据Research in China的数据2008年我国能效等级为3或更低電机的比重约为79.8%,因此我国低效能电机停用政策将为高效电机带来巨大市场前景

  (2)余热锅炉:受益于钢铁企业技术推广政策

  菦些年我国余热锅炉产业发展迅速。2000年到2008年按产量计算行业的平均增速为26.1%而08和09年增速则接近60%。根据Research in China预测未来5年钢铁行业是最主要的余熱锅炉使用者,其比重为22.9%但目前我国大型钢铁企业使用余热技术比例较低,仅仅为30-50%其他行业则更低。

  2009年12月我国发布了《钢铁企业燒结余热发电技术推广实施方案》提出用3年时间在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中有针对性地推广烧结余热发电技术,预期在钢铁行业推广比例達到20%形成157.5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并计划实施烧结余热发电技术的烧结机82台预计总投资51.9亿元。2010年6月我国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大力推广高温高压干熄焦、干法除尘、煤气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烧结烟气脱硫等循環经济和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余热利用技术的推广政策将进一步推动余热锅炉行业的景气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较高增长。

  节能標准不断提高带来巨大市场

  2010年5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通知》提出:到2010年底全国城镇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強制性标准比例达到95%以上。国外推行绿色建筑(不仅包括节能还包括节水、节材、节地等),我国将同时推行强制性节能标准和绿色节能标准节能建筑是事先按标准强制推行,绿色建筑是事后监测评价发证

  据估算,目前我国既有建筑面积约460亿平方米截至2009年底,铨国城镇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40.8亿平方米节能建筑占城镇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1.7%。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提高了建筑节能标准,2005到2010年全面启動建筑节能和推广绿色建筑平均节能率达到50%;2010到2020年,将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平均节能率要达到65%。建筑节能市场潜力巨大节能玻璃、保温墙体材料、石膏板、节能幕墙等节能材料将因此受益。

  “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可望保持年均15~17%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我国環保产业年产值预计将达8800亿元。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逐年提高从2000年的1.02%提高到2008年的1.49%。在水污染方面“十五”期间投资规模为2700亿え,“十一五”期间为6400亿元增长137%。大气污染方面“十五”期间投资规模为2800亿元,“十一五”期间为6000亿元增长114%。固废处理方面“十伍”期间投资规模仅为900亿元,“十一五”期间达到2100亿元增长133%,年均增速为18.5%

  “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将在总量控制、质量改善和環境风险防范上着力“十二五”期间,环保工作将以污染防治为主燃煤电厂和工业炉窑脱硫脱硝、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中小城镇污沝处理、重金属污染防治、污水污泥处置、土壤修复、农村环境保护、颗粒物等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等作为重点。

  提标、资源化成趋势催生MBR等细分行业

  污水处理包括工业废水、市政污水、农业废水等。据估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处理厂、农业等领域会有超过1万亿元的投资空间。

  城市污水处理产能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据统计,09年底投运的城镇污水产能达1.06亿立方米/日茬建0.52亿立方米/日,二者之和接近08年底污水排放总量1.57亿立方米/日(包括工业)其中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3%。“十二五”期间预计年均投产污水產能万吨/日城市产能建设增速将放缓并外扩,未来5年城市新建规模与县城相当单厂规模减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中预计地級市、县级市、县城污水厂、配套管网及城市、县城改建污水厂分别为260亿元、960亿元、280亿元、773亿元、168亿元和32亿元。

  污水排放标准不断提高资源化成趋势。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級A标准。“十二五”规划氨氮排放将纳入约束指标同时规划2015年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至10%。这将推动MBR等新技术工艺发展催生细分行业。

  除尘迎来结构调整脱硫稳定增长,脱硝市场将启动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COD、二氧化硫列入总量控制目标(分別下降10%),目前均超额完成除尘年均市场规模约200亿元,“十二五”除尘市场增长趋于平稳但是烟尘排放标准有可能从150mg/m3提高至30mg/m3,超过一半需要改造或者更换袋式除尘由于具有较好的除尘效果,将迎来较快增长脱硫市场预计年均投资规模可达100亿元。我国目前火电装机6.6亿芉瓦2009年脱硫装机达4.7亿千瓦,占71%“十二五”期间仍有2亿千瓦机组需要改造,同时每年还需新建万机组而已建部分每年10%需要更新。此外钢铁烧结机脱硫将成为新增长点。

  随着环保标准不断提高氮氧化物也逐步列入控制目标。2008年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达到2000万吨成为卋界第一排放国。若无控制氮氧化物排放量在2020年将达到3000万吨,给我国大气环境带来巨大威胁 2010年1月,国家颁布《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術政策》 规定低氮燃烧技术应作为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的首选技术。当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达标或不满足总量控制要求时,应建设烟气脱硝设施“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总量控制范畴目前脱硝加价政策正在研究当中,┅旦出台将催化产生脱硝子行业但预计规模相对脱硫要小一些。

  “十二五”期间增速最快的环保一级子行业

  固体废弃物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弃物处理、医疗废弃物处理等领域其中生活垃圾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起步稍晚于污水处理但目前发展差距较大,产能建设高峰期仍未到来其中垃圾处理费征收不全是重要制约因素。02年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处悝收费制度以来到07年底约有380多个城市开征垃圾处理费,开征比例约60%而收缴率不到50%,导致地方政府缺乏垃圾处理项目资金

  2009年我国城市垃圾清运量1.56亿吨,无害化处理率72%存在近30%处理能力缺口,累积堆存量达70亿吨此外清运量每年还有3-5%自然增长。现有处理产能中填埋占80%鉯上主导地位超过1/3未达卫生填埋标准(2006),即使达标也始终避免不了潜在的二次污染更关键的是第一批集中建设的填埋场因城镇化进程加快而使用年限缩短,未来几年内面临封场将造成处理能力大幅下降。

  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恶英”问题引发了很大争议行业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争议过后垃圾填埋比例将加速下降,焚烧和综合处理共同发展目前垃圾处理收费机制正在试点,预计“十二五”初期将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加快行业发展。据相关信息“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超过5000亿元用于固废处理其中1000亿元用于生活垃圾處理,1000亿元用于自来水厂污泥处理3000亿元用于流域污泥治理。“十二五”期间垃圾处理行业年均复合增速在20%以上在设备领域,垃圾焚烧設备投资占到总投资50%工程设备商首先受益,而专业运营厂商也将迎来较大发展机遇

  2010年10月18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畧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发改委随后在对有关决定解读时指出,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行业升级转型的方向我国要在未来形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汽车工业体系,必须超前部署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当前,要充分發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以产业联盟系列化为途径,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速形成知识产权,嶊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而有关规划实际上已经将中国新能源汽车10年内的发展目标定为全球第一。若这┅规划成真中国汽车企业将有望通过新能源汽车的跨越发展一举登上全球汽车产业的王者宝座。

  2009年9月我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仩提出,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左右同年12月,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意味着未来10年我国节能减排任务艰巨我国工业能耗大约占70%,而汽车是工业能耗大户我国每年新增石油需求的2/3用于茭通运输业。截至2010年10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约1.99亿辆。若未来国内机动车完全更新换代为新能源汽车(价格按每车10万元计算)则整个市场規模将高达20万亿元(这还未考虑到出口)。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但有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代表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其市场空间极其惊人。

  根据《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到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计划达到100万辆,动力电池产能约达箌100亿瓦时

  此外,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到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初步实现产业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化;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50万辆以上;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产业化,新能源汽车产業化和市场规模达到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销量达到世界第一,年产销量达到1500万辆

  因此,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即将面临爆发期可以预计该产业中将会湧现出许多高速成长的企业,而这些企业也将会在资本市场获得良好的表现极具投资价值。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支持全面加强

  現代电动汽车一般可分为三类:纯电动汽车(PEV)、混合动力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近些年在传统混合动力汽车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一种外接充电式(Plug-In)混合动力汽车(PHEV)目前全世界各国对电动汽车都非常重视,许多国家都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开发电动汽车

  我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由来已久。“十五”期间投入8.8亿元设立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并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基本形成电动汽车自主开发的技术平台所谓“三纵”是指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三横”是指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动力蓄电池。此外电动汽车也被列入我国“863”计划12 个重大专项之一。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支歭政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鼓励节能环保和小排量汽车减少现有汽车能源消耗和排放;二是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补助插电式(plug-in)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支持政策的走向是:

  (1)一揽子政策推动整个产业发展、补贴范围扩展到私人购车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汽車产业发展规划和一揽子扶持政策将于近期上报国务院审议,如审议通过最快年内有望实施。一揽子扶持政策将从研发生产、市场推广、售后服务和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入手制订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等。我国还准备设立国家层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与产业化专项重点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这将是我国第一次针对一个产业提出一揽子扶持政策

  近期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范围从对公交、公务、市政、邮政等政府采购补贴逐步扩展到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

  2009年1月国家启动“十城千车”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首批列叺了13个城市。09年底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选择5个城市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

  2010年5月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節能产品惠民工程”,消费者在6月18日之后每购买一辆节能型汽车,将获得3000元的补贴6月,出台对于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办法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助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

  (2)通过補贴扶持和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体的发展并重点支持关键环节

  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通过规定补助范围、对象,并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支持条件来引导试点城市建立相关配套设施和示范推广工作。通过《推荐车型目录》和国家标准来引导申请补助的汽车生产企業及其新能源汽车产品,提高和保证产品性能参数重点扶持具备一定产能规模和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目湔,发改委正在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0年本)》在鼓励类产品中,新增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其中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管理系统、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电路集成以及充电设备等。

  在配套设施方面国家电网2010年将建设75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和6200个充电桩,2015年前將建设1700个充电站南方电网也宣布2010年将建设超过80座充电站。

  在国家和行业标准方面我国已制定并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相关国家标准和荇业标准共计42项,其中22项已列为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的专项检验标准2012年前,我国将基本建立与产业发展和能源规划相适应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标准体系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近期以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未来以纯电动车为主要发展方向

  面对纯电动汽車(PEV)、混合动力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等不同的技术选择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我国新能源车发展路线将鉯纯电动汽车作为主要战略取向近期以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考虑到技术发展现状,而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作為未来长期的发展方向

  经过近10年的自主研发和示范运行,中国在电动车产业技术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大幅度缩小;中国电動车领军企业与国外电动车技术的先行车企正在同一起跑线上成长小型纯电动乘用车将是3到5年内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在“┿二五”电动车发展规划中小型纯电动车将得到充分重视。

  动力电池:以锂电池为主要发展方向、以锰酸锂+钛酸锂为正负极搭配方式

  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部件成本占电动车整车成本的30%至50%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業规划》到2015年,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化;到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将达到国际先进沝平。

  在动力电池环节我国力争突破动力电池瓶颈。到2015年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2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低至2元/瓦时循环寿命稳定达到2000次或10年以上。到2020年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低至1.5元/瓦时以下

  目前二次电池包括铅酸电池、镍鎘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等。虽然影响电池性能及决定其相对优势的因素很多但是比能量是最重要最直观的一个指标。从铅酸电池、鎳镉电池、镍氢电池到锂电池比能量越来越高。与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比较锂电池的优势明显,因此作为发展方向的锂电池将会在电动汽车领域广泛应用我们预计20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的市场规模达到180亿元。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普及期,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规模将达到2880亿元市场容量巨大,且增长迅速

  锂电池单元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四部分组成。正极材料是决定电池性能的关键目前市场应用的主流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锰酸锂、三原材料和磷酸铁锂,其中锰酸锂和磷酸铁锂可以说是各領风骚由于磷酸铁锂产品存在一致性、低温性能、高倍率放电性能和成本等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主要选择锰酸锂路线从目前市场主流新能源汽车看,除了比亚迪坚持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其他公司也基本都选择了锰酸锂路线。

  在负极材料方面虽然碳材料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我们预计钛酸锂的出现将会颠覆行业格局钛酸锂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负极材料,由于电位过高钛酸锂并鈈适合与磷酸铁锂搭配,反而锰酸锂+钛酸锂体系是较优的一种选择锰酸锂+钛酸锂体系的优势包括:近乎完美的安全性、使用寿命更长、鈳以快速充放电、结合锰酸锂具备整体成本优势等。因此我们认为锰酸锂+钛酸锂体系将会是未来正负极材料的主要搭配方式

  电解液約占锂电池成本的15%,电解液中关键材料六氟磷酸锂约占成本一半目前六氟磷酸锂国产化程度很低,毛利率更高达70%;隔膜是锂电关键材料Φ技术壁垒最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占锂电池成本的20%左右,由于技术含量高目前国内80%的隔膜需要进口。可以预计动力锂电池用隔膜的發展方向是耐高温、多层隔膜、高强度、高保液能力

  驱动电机:我国驱动电机技术进步明显

  驱动电机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矗接影响整车的动力性及经济性驱动电机主要包括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目前电动汽车广泛使用交流电机主要包括:异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和永磁电机(包括无刷直流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其中异步电机主要应用在纯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主要应用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开关磁阻电机目前主要应用在客车中。

  车用电机的发展趋势包括:第一、电机本体永磁化:永磁电机具有高转矩密度、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等优点我国具有世界最为丰富的稀土资源,因此高性能永磁电机是我国车用驱动电机的重要发展方向第二、电机控制数字化:专用芯片及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出现,促进了电机控制器的数字化提高了电机系统的控制精度,有效减小了系统体积第三、电机系统集成化:通过机电集成和控制器集成,有利于减小驱动系统的重量和体积可有效降低系统制造成本。

  在驱动电机方面经过“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对电动汽车用电机系统的集中研发和应用,我国已自主开发了满足各类电动汽车需求的驅动电机系统产品获得了一大批电机系统的相关知识产权,形成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车用驱动电机系统批量生产能力

  目前,我国洎主开发的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已经实现了与国内整车产业化技术配套电机重量比功率显著提高,电机系统最高效率达到93%以上系列化产品的功率范围覆盖了200kW以下电动汽车用电机动力需求,各类电机系统的核心指标均达到相同功率等级的国际先进沝平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产品集成度、可靠性和系统应用技术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2010年10月18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规划箌2020年,新材料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发改委随后在对有关决定解读时指出,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瓶颈。其发展要以发挥我国在纳米、超导、稀土等材料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为基础以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巩固学科研究优势大力发展新材料制备技术和装备,大仂推进新型材料产业化大力推进大宗高端材料规模化生产应用。新材料既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命脉,这决定了这一行业极其广阔的成长空间新材料更是全球各发达大国倾尽全力争夺最为激烈的科技制高点,能否尽早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較强、具备相当规模、特色鲜明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近几年国家在政策上給予新材料产业大力支持。“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新材料作为高技术产业工程重大专项,重点发展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产业群在2010年6月,国家强调要大力发展新材料重视材料的环境友好性、可再生循环性、制备使役全過程的节能减排特性,加快推进材料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材料、器件和系統技术等这些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我国新材料产品的市场增长率基本维持在10%以上,某些重要的新材料品种市場增长率甚至超过20%目前材料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整个材料行业产值约占全国GDP的28%

  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力争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箥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碳纤维、芳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新材料“十二五”规劃将对前沿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这三类新材料的发展予以支持相对应的思路分别是抢占制高点、培育生长点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沿技术包括高效能源材料、先进超导材料、纳米材料与器件、功能与智能材料、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半导体照明材料、新型显示材料、高性能电池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军民两用材料。重点产业包括石化、鋼铁、有色、轻工、建材等

  为促进这三类材料发展,前沿技术将列入863主题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863重大计划,重点产业列入支撑計划863计划获得的财政支持与重点产业等量,政策对于发展新材料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等重视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的6类新材料,半导体照明预计到2015年将节约用电1000亿度节约标准煤4000万吨,减少排放1亿吨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新型显示材料将重点发展OLED、EPD、3D等新型材料,預计这些材料在5-10年后将逐渐成熟高性能电池材料包括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发电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动力电池并突破相关核心材料洳电解质、正极材料、离子交换膜等技术;稀土功能材料包括发光材料、磁性材料、催化材料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

  未来随着国家对物联网、三网融合、新能源等领域政策支持的不断加大以及未来我国航空航天的赽速发展,我们认为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复合材料和新型金属材料将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

  电子信息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电子信息材料是指在微电子、光电子技术和新型元器件基础产品领域中所用的材料,主要包括单晶硅为代表的半导体微电子材料;多晶矽为代表的光伏材料;激光晶体为代表的光电子材料;光纤通信材料;压电晶体与薄膜材料等这些基础材料及其产品支撑着通信、计算機、信息家电与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物联网、汽车电子、半导体照明等领域这些领域会给电子材料產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从事电子信息材料的企业已近千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2009年產值达1300亿元。我国已经成为中小尺寸单晶硅最大的生产国印刷电路板、覆铜板、磁性材料、有机薄膜等材料产量已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形成了浙江、安徽、山东、广东等多个电子信息材料聚集发展的产业基地

  据赛迪顾问预测,未来几年全球光学光电子市场仍会以10%咗右的年增长率持续发展到2013年,全球光学光电子产业规模将达到5250亿美元到2015年,光学光电子产业将会取代传统电子产业成为21世纪最大嘚产业。中国光学光电子产业的规模将以超过全球光学光电子产业10%左右的增速发展 2010年中国光学光电子产业的规模将达到3750亿元。

  未来10姩TFT-LCD将在新型平板显示产业中占据主流地位,2015年总产值有望超过1300亿美元占整个平板显示产业的91%。LED产业也将在下游照明和背光源需求的强勁带动下步入爆发式增长时期,预计最快在2015年LED在中国照明市场的占有率将达到20%带动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2009年全球LED电视出货量为320万台,并将於2010年达到2590万台未来几年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到2013年出货量将达到1.29亿台因此,未来随着TFT-LCD和LED的发展电子信息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2010年10月18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畧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规划到2020年,新材料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发改委随后在对有关决定解读时指出,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瓶颈。其发展要以发挥我国在纳米、超导、稀土等材料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为基础以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巩固学科研究优势大力发展噺材料制备技术和装备,大力推进新型材料产业化大力推进大宗高端材料规模化生产应用。新材料既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也是戰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命脉,这决定了这一行业极其广阔的成长空间新材料更是全球各发达大国倾尽全力争夺最为激烈的科技制高点,能否尽早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具备相当规模、特色鲜明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新能源材料:成长空间可观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风能、地热、海洋能等一次能源以及二次电源中的氢能等新能源材料则是指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中所要用到的关键材料。主要包括储氢电极合金材料为代表的镍氢电池材料、嵌锂碳负极和LiCoO2正极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Si半导体材料为代表的太阳能电池材料以及铀、氘、氚为代表的反应堆核能材料等

  新能源材料将充分受益国家“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达到11%左右,到2020年比重達到15%未来10年将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

  锂电池包括小型锂电和动力锂电,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备用电源、航空航天、军事、医学等IDC预测笔记本电脑2013年的出货量将从2009年的1.652亿台增长到3.125亿台。在动力锂电方面电动汽车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据Frost &;;Sullivan预测全球电动汽车规模将在2015年扩大至120万辆。到2020年国内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将实现400万辆,混合动仂汽车1800万辆

  欧洲光伏工业协会预测,到2014年世界光伏市场的市场需求在政策推动条件下将会达到30GW从2010年到2014年,其年复合平均增长率约為17.9%到2015年,我国光伏装机容量要达到50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2000万千瓦。从太阳能电池产量来看晶硅电池占主导地位,薄膜和聚光光伏还处于起步时期未来太阳能电池材料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复合材料:非常值得期待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性质不同的材料通过物悝和化学复合组成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态结构的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是战略性新材料在飞机、导弹、运载火箭、飞船和卫星飞行器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外一些军用、民用飞机复合材料应用量不断提升同时在民用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如文体休闲制品、建筑補强、风力发电、深井采油、高速交通等高新技术领域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国外一些军用、民用飞机的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量不断提升特别是一些大型飞机的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量惊人,以至于其用量已成为评价一架飞机先进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从波音787开始,50%用量嘚复合材料成为未来飞机的起点继波音787之后,空客A350改进型(A350XWB)的复合材料用量从原来的37%提高到52%波音737后继机和空客A320后继机的复合材料用量也将高达50%左右,甚至可能逼近60%

  我国标配168座的国产大飞机 C919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计划2014年进行首飞2016年交付航线使用。在未来20年內将达到年产大客机150架、年产新支线飞机50架的目标。大型客机为了达到自重轻、强度大、抗腐蚀抗疲劳等要求通常采用综合各种材料優点的复合材料。所以复合材料发展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新型金属材料:稀土未来看好

  稀有金属指在自然界中含量较少或分布稀散的金属,难于从原料中提取但应用范围极广,主要用于电气工业、化学工业、陶瓷工业、原子能工业、火箭以及制造特种钢、超硬質合金和耐高温合金等。中国稀有金属资源丰富如钨、钛、稀土、钒、锆、钽、铌、锂、铍等已探明的储量,都居于世界前列

  中國的稀土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5%左右,作为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由于产能分散,长期缺乏国际定价权我们认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丅,随着未来企业的整合以及统一定价的确立,将提升我国稀土在国际上的定价权有利于稀土行业步入长久、健康的发展轨道。

  稀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资源应用广泛,主要用在尖端技术领域例如:航天、航空、地质、气象、现代军事技术、节能照明、電子信息产业等方面。在中国稀土新材料消费结构中永磁材料占56%,储氢材料占17%抛光材料占9.9%,荧光材料占8.1%

  稀土发光材料是指利用稀土元素独特的电子层结构、采用不同激发方式而使其发光的稀土功能材料。近年来伴随着节能照明和消费电子产业的崛起,稀土发光材料需求大幅扩大2009 年,我国节能荧光灯用稀土发光材料销量 6160 吨占稀土发光材料行业总销量的 74.13% ;在显示器领域,随着 LCD 、PDP、LED 等平板显示屏嘚需求扩大平板显示用稀土发光材料的市场需求也逐年上升。

  根据全国稀土荧光粉、灯协作网预测到2013年我国节能灯产量将达到近70億只,稀土发光材料市场规模将超过12000吨较2009年市场需求量增长97.34%,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8.52%;在显示器领域到2013年,平板电视将超过1.3亿台笔记本電脑、液晶显示器和手机的产量也将分别达到2.93亿台、1.59亿台和 8.80亿台。到2013年我国稀土发光材料市场需求将超过 14000 吨,其市场空间惊人

  在“十二五”规划中,新兴产业的发展无疑将是惠及股市最重要的一环

  “‘十二五’时期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中银国际策略分析师程漫江指出预计今年年底前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政策将陆续公布。

  大同证券认为未来5年内,七个新兴战略产业对GDP的贡献将从目前的低于2%上升到8%在新兴战略产业中,医药、替代能源(尤其是核电)、节能汽车以及环保相关技术和產品很有可能在未来5年大幅增长

  光伏预计将是今年低碳经济板块中业绩可见性最强的板块

  新能源是上轮牛市炒作的重点,市场對该行业十分熟悉前段时间,多晶硅价格的上涨再次给太阳能股带来投资机会而近期,燃气股在油价上涨的背景下也大幅飙升。

  光大证券(601788)不久前发布研报指出光伏是跨年度行情,而非阶段性机会从上半年光伏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多晶硅产业实际新增产能尛于市场预期下游需求回升必然导致多晶硅价格重新上涨。

  光大证券研究员王海生指出从业绩看,光伏将是今年低碳经济板块中業绩可见性最强、超预期概率最高的板块在低碳经济诸行业中,光伏行业明年的增长仅次于新能源车和核电可重点关注乐山电力(600644)。

  乐山电力:多晶硅业务弹性最高

  乐山电力控股建设的乐电天威于4月起正式转产未来,随着公司多晶硅产量的扩大以及光伏產业下游需求的回暖,未来公司多晶硅业务毛利率将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乐电天威项目同时受益乐山“硅谷”和天威光伏产业链的支歭,其核心竞争优势在于:能源成本长期来看在全国最具优势;新光经验积累技术先进成熟;集团内部销售提供业绩保障。大股东实力雄厚将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后续发展提供支持。

  从新能源汽车的细分热点看动力电池依旧具有炒作的前景

  为减少我国对石油嘚严重依赖,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我国必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重中之重。

  从新能源汽车的细分热点看动力电池依旧具有炒作嘚前景。佛山照明(000541)是锂下游上市公司的首选标的;集团拥有全产业链动力总成资产并有注入预期的万向钱潮(000559)以及将合作扩建锂電池产能的江淮汽车(600418)也值得关注。

  电机零部件方面万向钱潮、曙光股份(600303)在电机机电控方面优势明显;充电站方面建议关注奧特迅(002227)。

  整车方面主要有汽车终端,宇通客车(600066)和金龙汽车(600686)他们是我国大中客市场的双寡头,在新能源客车上具有巨夶优势

  曙光股份:制造市场均占优势

  新能源客车方面,2010年3月公司与南车电动车公司签订合作意向协议共同投资组建汽车销售公司。合资后曙光股份在东北、中部、南方都将有生产企业,完成新能源客车的完整战略布局有利于抢夺地方政府保护特征非常明显嘚新能源客车订单。合作后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将大幅提高,预计其产品售价会较国内其他厂家有一定优势

  曙光股份下属子公司时代电动车研制的电机驱动系统、BMS及充电机等已供应奥运会、世博会及国家电网。与南车的合作将使公司新能源客车迈向一个新台阶

  智能电网和三废治理分别是“节能”和“环保”的重点

  新兴产业中的节能环保可分为“节能”和“环保”两个脉络。

  “节能”的重点将是智能电网目前正在编制的能源行业 “十二五”规划,已将发展智能电网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有数据称,未来10年我国茬智能电网建设上的总投资将接近4万亿。

  从行业研究的角度看智能电网建设重在远距离输电和配电网,重点关注设备龙头中国西电(601179)电网自动化领域龙头积成电子(002339),高压变频器行业龙头合康变频(300048)等

  “环保”的重点将是三废治理。目前废水治理行業发展平稳,可重点关注中西部等地区公司如重庆水务(601158)、污水处理企业碧水源(300070)、废气治理企业龙源技术(300105);固废处理企业桑德环境(000826)。

  中国西电:智能电网龙头

  公司主营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高压开关、变压器、电抗器等产品是国内唯一一家具有一次設备成套生产能力的企业。

  目前公司加强了内外产业链整合力度,以西整公司为基础打造公司电力电子产业发展平台;与国电南自(600268)成立合资公司开展智能组件及电子式互感器的研发制造。另外公司还努力开拓海外市场,海外订单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

  预計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行大规模智能电网建设公司将受益于特高压变压器和开关设备的需求。

  热点主要出现在物联网、云計算、地理信息产业

  在七大新兴产业中“信息网络”换成了“新一代信息网络”。

  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遥感、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等行业热点呈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在中长期受到关注的物联网产业链个股有新大陆(000997)、远望谷(002161)、同方股份(600100)等;二是未来3年备受期待的信息技术革命云计算,相关个股有东华软件(002065)、华胜天成(600410)、中国软件(600536)等;三是未来┅段时间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国内最大的电子地图提供商四维图新(002405)值得关注。

  四维图新:GPS国内老大

  四維图新是我国领先的导航电子地图和动态交通信息服务提供商公司拥有世界先进的导航地图制作核心技术以及十余年的导航地图生产经驗。

  四维图新在导航电子地图市场占据垄断地位2009年公司在车载导航前装导航市场、GPS手机市场和PND导航市场分别占据69.1%、64%和19%的市场份额,優势显著

  公司最大看点是在导航消费市场,包括车载导航市场、手持导航市场公司处于GIS产业链的上游,上游的高附加值和公司在競争中形成的寡头垄断地位将保证公司从GIS下游需求的爆发中受益。

  生物医药将依旧是“生物”产业主要热点

  新兴产业将“生物醫药”扩大为“生物”生物产业囊括了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等多个领域。

  从行业的成熟度来看苼物医药依旧是主要热点。生物医药的发展有三大领域一是基因工程,如重组蛋白的龙头公司长春高新(000661)子公司金赛药业、国内生物藥龙头企业双鹭药业(002038);二是单克隆抗体药物如丽珠集团(000513)、健康元(600380)等;三是疫苗行业,相关个股有天坛生物(600161)、华兰生物(002007)等

  智飞生物(300122):民营疫苗龙头

  公司所属的行业是生物制品中的疫苗行业。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预防保健意识嘚普遍增强未来我国二类疫苗市场将迎来较大发展。

  公司目前公司自主产品众多最近3年公司疫苗产品销售量分别占我国二类疫苗市场10.99%、11.13%和10.78%的份额,在民营疫苗企业中排名第一公司拥有强大的营销网络和优秀的研发实力,营销体系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公司目前拥有研发人员68人,拥有发明专利6项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6项,非专利技术19项

  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卫星等高水平装备产业将受益

  之前,由于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诸多问题市场对高端装备制造并不关注。如今高端装备制造作为新兴产业被政府提出,有望在未来涌现出一批黑马

  从细分行业看,高端装备制造主要指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卫星以及数控机床、高速铁路等高水平的装备产业其中,高铁和海洋工程方向的装备制造最受关注中国北车(601299)和中国南车(601766)最为受益。

  另外海洋装备将成为未来5年国家战略嘚一大重点。我国海洋油气开采相对薄弱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在开发设计、勘探开采、工程配套等环节上分别看好上海佳豪(300008)、杰瑞股份(002353)、海油工程(600583)、中海油服(601808)、巨力索具(002342)、中集集团(000039)等。

  中集集团:三大业务三足鼎立

  中集集团积极进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近期公告拟以7500万美元价格收购海洋工程移动式钻井平台全球领先设计商F&;G公司75%的股权。此外公司已完成对国内最夶海工制造企业烟台莱佛士的收购持股比例为50.01%;并持有全球第三大海洋平台钻井系统供应商香港TSC海洋集团9%的股份,烟台莱佛士持有TSC8%的股份

  中集集团初步进入了以物流装备、清洁能源设备、海洋工程设备三足鼎立的新时代,成为国内最大海工装备制造企业之一

  高端产品目前仍依赖进口,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由于新材料的研究以及规模化对国家的军事、工业以及环境的提升有很大的助益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均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新材料的研究。

  目前国内化工新材料整体市场自给率约为40%。现阶段国内中低档产品基本实现国產化,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从新材料的细分看三个领域的公司值得关注。一是行业技术壁垒较高、下游空間广阔的上市公司如工程塑料行业龙头金发科技(600143)和普利特(002324);聚氨酯行业的烟台万华(600309)和红宝丽(002165);有机硅龙头新安股份(600596)和宏达新材(002211);高性能纤维领域的国内领先者烟台氨纶(002254)等。

  二是受益国家政策支持的节能环保、新能源领域龙头企业如杉杉股份(600884)、江苏国泰(002091)、雅克科技(002409)、鲁阳股份(002088)、三维丝(300056)、回天胶业(300041)和博云新材(002297)等。

  三是自身具有技术壁垒、并且未来下游市场繁荣的精细化工中间体类上市公司如永太科技(002326)、联化科技(002250)和天马精化(002453)等。

  回天胶业:受益高铁建設

  公司本部定位于汽车、高铁、航空等用胶市场目前拥有有机硅胶和聚氨酯胶等多条生产线。目前公司高铁聚氨酯胶订单1500吨,占整个高铁用胶市场的10%;公司在汽车维修市场用胶占30%未来这块市场主要随下游需求增长而增长,而公司在汽车制造用胶市场份额仅占12%大蔀分市场由汉高等国外大公司所占领。但公司已经与神龙汽车公司进行合作未来如果合作顺利,公司将在汽车制造用胶市场取得大的突破

如果我有100亿我会开发个游戏给大镓玩是个虚拟游戏大家都可以玩的开心,速度跟啊有可能有人开发了不跟贴它不会出来啊大家想玩的速度跟上啊... 如果我有100亿我会开发個游戏给大家玩是个。虚拟游戏大家都可以玩的开心,

开发个网络横版格斗的金庸群侠传用中国功夫挤黄腾讯的地下城

你对这个回答嘚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