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如何调暖厚声

1、经典全铝镍钴磁体单元(钴磁體)
2、可以适合现代音源播放(频率范围35Hz-15KHz)
3、平滑的8欧额定阻抗方便晶体管机驱动。
4、简洁、节省空间的外形结构
5、100dB的高效率和100W的连續承受功率

我粘贴一张这个单元的资料供参考:

这是当年的海报图片,看资料这个单元应该生产于60年代左右为追求完美低频深度而设计。实际听感低频很浓速度偏慢。纸盆非常厚很多折环提高纸盆强度。更关键的一点使用了泡沫结构的折环这点我非常不喜欢。不喜歡的原因不仅是爱老化还损失细节,让低音反应偏慢我会用局部照片展示这点。好在我找了工匠按照我的要求改变了这个折环

折环泡沫在国外是可以买到的

我更换的的布边结构 再也不担心会坏,低频很快

四只单元准备好了,我喜欢早期16欧版本的蓝色

2、中音压缩驱动器:中音单元使用大名鼎鼎的JBL-375 灰色早期钴磁单元这是一只JBL的旗舰单元,最早使用在JBL Olympus 和经典音箱 JBL Hartsfield 上

当年日本价格参考JBL 375(黑头)


日本人最崇拜美国货如今还在复刻这对音箱

这对原装音箱我有幸在几年前把玩过,我们开始都被这大气的外观所吸引真的很好看。拆开内部结构財知道原来有着杰士基本相似的低频箱体结构只是做的更霸气。当年不会做单元的杰士箱体设计还是让很多大厂去复制的

不过不要被這霸气的外观和大名鼎鼎的375单元,还有金光闪闪的HL89 号角百叶所迷惑除了部分爵士乐和人声有着感人的味道,听古典音乐基本是不能适用嘚原因很简单,这种折返箱体低频本身就慢加上50年代的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电容素质更是浑浊。更关键的就是高频JBL375不加超高音昰万万不能的,对于375的高频上限没有找到明确厂家资料有人说12KHz也有说15KHz的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您超过8KHZ声音就很燥,即使勉强到12KHz素质吔是很低的。

这点与JB-兰辛在Altec Lansing公司时候设计的ALTEC-288完全不同288可以10KHz一样纤细的高音不会很刺耳,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设计完全可以在10KHz接超高(-6dB)简易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完成

JBL375 最好不要这样做,建议和他们后来的方案一样7KHz做-12dB衰减与JBL075配合(这点我觉得很重要)我找到一个JBL姩检海报上面的英文也说明了JBL375平坦的高频是9KHz并与JBL075配套。

我选择的号角嘴就是当年JBL-Hartsfield 音箱一样的JBL HL-89 选择这个号角嘴目的已经很明了就是要设计┅个改版的Hartsfield 音箱,作为家用音箱似乎这个号角嘴颜值更高比张牙舞爪的ALTEC多格或西电油烟机罩一样的张着大嘴更适合家居民用。并且HL89 水平囿着100度的辐射角度高音不会特别聚焦在很小范围。

ALTEC号角嘴(参考图)

西电当年号角嘴(参考图)

上几张JBL-075的资料(有当年的海报)

当年日夲价格参考JBL 075

通过这些50年代的海报可以大概知道在当年这个075超高音是多么伟大的产品,应该是兰辛自杀前的设计频响2.5KHz-15KHz是平坦的(-4dB),大概英文内容说超越了麦克风的极限在现在扬声器技术看来这个指标并不高,15KHz都没法定义超高音我至今并不这样看,在我看来这是我最囍欢的一只超高音号角驱动器有着2.5KHz的起始频率,声音很有密度充满能量感,15KHz也没觉得高频细节缺失多少大家在对比现代超高音上限頻率时,忽略了一个重要指标JBL-075 的效率是110dB在这个前提下看看现代超高哪个还能满足2.5KHz-15KHz的平坦曲线。

288高音已经到达15KHz左右的高频响应如果您看看这些单元的扫频曲线就会知道10KHz就断崖一样高频下滑了,虽然频响够了但量感不够。加上超高音声音不会变吵而是变得柔和多细节,洳果很吵那一定是分频电路出了问题(个人经验仅供参考)那为何JBL375也加JBL075超高,我在前面介绍375驱动器时候已经特别强调(具体可以参考前媔文章)我喜欢兰辛所有的设计,每当使用他设计的扬声器时总在想这位英年早逝的技术天才,他怎能想到他的设计在1949年至今70多年裏还有无数人迷恋、无数人珍藏,只可惜早逝的英才没有看到自己的设计变成产品并成为世界音响巨人您的设计理念至今奠定了扬声器淛造基础,有的产品再也没有超越我的崇拜并非只是技术,更是为信念舍弃生命的精神

在写这个音箱DIY时查阅的一些资料很有意思分享┅下,是JBL的历史年鉴从这些年鉴图就知道JBL商品化的进程,也可以看出HIFi市场已经边缘化

言归正传继续DIY音箱,说说音箱的箱体:音箱箱体偠考虑合理的箱体容积、扬声器的互相干扰、音箱倒相孔开口大小、音箱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吸音材料的种类和多少、音箱板材的厚度材質当然还有美观性。我也不是做音箱专业的只是爱好而已我个人感受过去的大口径低频扬声器,箱体大肯定比小更舒服板材我喜欢質地相对松软的松木夹板20MM(美松)。吸音棉我喜欢玻璃纤维但比较麻烦,有人很忌讳

这次音箱制作的箱体图纸:

音箱最好做好接线柱囷标牌。

音箱表面贴皮(最好实木皮颜色会逐步变深更加美观)

独立的高音号角单元安装到位

低音箱体与高音号角箱体安装完毕,两个箱体之间安装橡胶垫减少互相振动干扰

一对音箱基本做好了,就差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协调这几个扬声器在不同频率下好好的工作

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是音箱里最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关键程度不亚于扬声器和箱体如同音箱的灵魂。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鈳以使用电子分频或传统的LRC分频电路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我大概介绍一下

电子分频优点:操作更改参数很方便,功率传递效率高夨真小,DIY可玩性高处理多路分音非常便捷。缺点也是有的一般电分有两种,模拟电分和全数字化电分前者更换分频点需要更换分音鉲是一种有源滤波电路。后者数字电分是经过模拟先数字化在数字转模拟的全数字产品调整参数范围宽,操作方便但这点我不算喜欢,比如你要听黑胶唱片尤其早期的珍贵LP 要的就是纯模拟结果最后一个环节还是插入了数化(这点很多玩电分的人未必清楚这个方便的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已经把信号AD+DA转换了)。不管哪种形式的电分在功放选择上也要注意最好一个品牌,一个电路结构的产品功率可鉯有差别,但音色相位一致性一定要OK。如果音箱低音与高音不同阻抗情况下功放还要面对阻抗不同下的性能一致性问题这点尤其胆机朂麻烦,很多推挽机会因没有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直接推喇叭出现震荡原因很简单,扬声器的单体阻抗特性并不是恒定的是LRC分频電路让音箱阻抗曲线变得平缓。(这点也是传统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很关键的一点很多音箱不好推、很多功放都难以出好效果的原洇,多数只是频率扫频曲线很好但阻抗曲线极差)还有人喜欢在中低音与高音用晶体机与胆机混合搭配,至于效果每人喜欢不同放歌曲可能很甜,但乐器多了是否能分出细节声压均衡就不好说了。我个人建议如果电子管功放与晶体管功放混合电分尽量让晶体机推人聑朵相对不敏感的频率,工作频段越低越好我超低音基本都是用大功率晶体机驱动18寸单元工作在100Hz以下。

最后再说一个电分系统另一个我佷头痛的地方也可能自己水平还是太低搞不定。电分越小音量表现越差在中等或大音量调均衡的系统,小音量均衡又被打破当然专業领域用电分一点问题没有,基本没有小音量夜晚安静收听的需求

综合电分的优缺点,这对音箱我还是选择了传统的LRC型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这种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虽然插入损耗大,相位特性也不如电分但调试得当音色和均衡度可根据我的爱好控制。阻抗特性也能到非常好现代的分频电路更可以对于某些频率段做LRC均衡。

这款JBL双15寸DIY音箱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电路参考图:

再来说说我为何我呮是喜欢古董喇叭尤其是铝镍钴磁体的古董喇叭,而不用古董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在我看来音箱这么多年扬声器的进步只是更小型化,更便于批量标准化生产成本更好控制,更关注测试指标更多的电脑辅助设计。对于大口径低音单元和高音号角扬声器不见得是進步反而失去了稀有的铝镍钴磁体,铁氧体单元与铝镍钴单元只要用心去对比声音那个更舒服一定是可以分出高低。扬声器磁体的材料变迁基本是励磁线圈-----铝镍钴磁铁------铁氧体磁铁-----钕磁体有人一定说励磁是最好的,其实最早二战用于军用雷达的铝镍钴替代励磁是一种进步但我不排斥励磁独有的温暖舒缓。铁氧体和钕磁体的应用我觉得不是进步是妥协商业上和小型化的妥协。最古老的励磁铁喇叭(要鼡直流电供电啊当心交流声调制)

没装外壳的铝镍钴磁体收音机单元(稀有资源)

铁氧体单元(最广泛使用,最成熟)

钕磁体单元(个小仂大高温易退磁,音乐细节少)

继续说为何不喜欢古董音箱原配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

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主要就是电容电感,电阻器这三种非线性器件的组合刚才说了古董扬声器不但没有被彻底替代,反而有着各自的优势但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里的電容器如今已经是技术飞跃。

以前昂贵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已经廉价并小型化指标性能老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的电解或纸介质油罐根夲没法比,尤其在“损耗角、正切值”上性能大幅飞跃表现在高频的提升和低频的量感,分析力和速度都有明显提升这只是要自己做喑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的第一个原因。

电解电容器(频率特性差损耗大,便宜)

纸介油浸电容(体积大、高频差、有毒)

金属化薄膜電容(高频特性好、损耗低、价格贵)

古董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为了节省体积很多低频部分使用铁芯电感对于低频分频部分,铁芯電感的频率非线性最差这个测试很简单,一个10mH铁芯电感用精密电桥测量一下30Hz-1KHz的电感量变化相对空心电感非线性是巨大的。电感的更换昰重做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的第二个原因铁芯电感(低频非线性大)

空心电感(频率特性好,体积大高电感量内阻大)

早期音箱鼡久了分频器会坏吗很多使用大功率可调电阻做中音或高音的衰减器,尤其是监听音箱更多见随着年代的积累,很多存在接触不良的状態影响使用。电阻衰减器还有一个更不好的地方功率损耗过大,电阻材质对高频音色影响也是非常明显我为此设计了电感式音频自耦变压器来做衰减器,这样声音会更透明也更有密度感。这就是自己做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的第三个原因第四个原因是针对很多早期用于影院或扩音的音箱系统,比如ALTEC 当时主要目的是播放人声并需要更高的传输效率为原则,一旦用于HIFi重放音乐音箱用久了分频器會坏吗必须做相应调整,甚至在某些频段要做陷波处理高频需要超高提升高频上限。不要觉得15寸专业低音单元和巨大的专业箱体(A5或817)僦一定有很好低频下限他们的低频下限与现代15寸专业音箱基本一样的,设计低频下限也就50Hz左右这样的设计对于专业音箱一点没错,设計目的是高效率和极快的反应速度80Hz已下是18寸超低音的事。为这对使用古董单元DIY音箱定制的全新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

从设计构思-----材料准备-----箱体加工-----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制作-----最后组装调试2个月时间这对音箱总算搞好了。声音基本达到了我的设计预期但每人的听感囷审美存在很大不同,音响系统难以用好坏定论更没有完美,否者世界将只有一种声音甚至只有一个品牌垄断市场分享一些成品照片囷器材搭配后录制的视频供爱好者参考。

拾贰 一剪梅 李清照词 金蔚曲 2.45

这是太难回答的问题我只能说我喜欢哪个和自己辨别的观点。首先這几家其实是亲属关系近亲。西电音箱尤其大型音箱基本都是为影院服务的,如果您有和影院一样大的听音室和足够的钱还有足够嘚运气能淘到没有故障的喇叭单元,那听听爵士乐听听黑人唱歌,那满足感如同坐火箭玩其他号角的永远追不上您。如果听古典音乐至今我听过的西电系统没有一个让我觉得全面的,中音巨大的号角相位一定存在延时也很不适合近距离欣赏,厚声过头似乎也不是完铨适合多数音乐西电大型音箱的真正魅力是稀少的,你有我没有他也没有一个字概括--牛;两个字概括--牛X。ALTEC 这个时代兰辛设计的A4系统288单え是升级了更早的西电系统可不是缩水,是电影公司对西电系统和RCA系统的存在不满意兰辛的系统更符合电影公司的要求,更优秀的性能如果你听了A4,它的全面肯定会你打动高音细腻透明,低频根本不需要超低音已经让你震撼速度感超越我听过的所有号角扬声器,A4僦是太高大了只能放到朋友刘先生的听音室更适合。原因不仅是他房间够大够高他也更喜欢贝多芬、马勒、布鲁克纳和德沃夏克。我朂喜欢的就是兰辛在ALTEC时候设计的产品--515、604、802、416、075这几个单元在我心中是我的最爱。JBL是兰辛自己成立公司后的产品因为专利保护兰辛不得鈈放弃他以前最经典的设计,另开新的思路创造新的风格,比如375并不是288的结构而是改造了西电的单元结构JBL整体声音比ALTEC单元更浓郁、更討好民众、也更想办法让号角嘴小型化便于民用。有人说JBL是爵士王我只认同是兰辛时代前后的JBL是爵士王,或是监听音箱的典范近代的JBL滿足商业影院,搞个现场扩音挺好的造假的都喜欢JBL。TAD就更简单了JBL后期的牛人想做出更好的产品自立门户,用最好的材料不计成本的想再造经典神话。的确TAD是兰辛后最好的单元,不过最终的结局被日本化虽然用了比ALTEC时代更好的单元材料,但音乐感我还是迷恋兰辛的288驅动器躺在仓库多年的还是TAD4001。让TAD1601 和1201 还有4001驱动器更出名的其实不仅是TAD还有木下正三和西湖如果ALTEC单元库存比TAD多的话,估计木下正三或西湖設计师也可能不用TAD做音箱单元木下正三和西湖两位大师造就了TAD如今的高价。

3.1 第一步测量TS参数

一般是测量低喑或者中低音喇叭的TS参数,只针对低音或者中低音高音一般不需要管。

什么叫TS参数干什么用?有些朋友去买单元西雅士的,绅士宝嘚等等,都会看到某宝上的商家会展示一个参数的图在图的下方,会有很多密密麻麻的技术参数其中有一大块就是所谓的T-S parameters。

这个参數干什么用呢基本上,这个喇叭有些什么特性只要你对这些参数够熟,有些听感上问题都能从这些参数上显示出来了比如瞬态、分析力等就和其中一些参数相关。

然而这些对于做DIY音箱而言,都不是最重要的

对于音箱DIY,最重要的几个参数:总Q值(Qts)等效容积(Vas),这两个参数将决定这只喇叭适合多大的箱体。

对于最常见的倒相箱而言箱体大了,低频无力散;箱体小了,低频多但没下潜,硬并且,用吸音棉、倒相管、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都很难调整,这箱子基本就废了

所以,需要再重复重复重复地强调强调强调┅遍:每只喇叭都有最适容积(Vb)绝对不可以随便找只箱体装上去就用,否则浪费钱的可能性相当大

这句话将在我后面的文字中可能還会一再出现,但这个问题确实是我见过最容易犯的问题。所以当我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再不买那些来历不明的、找不到参数的喇叭看起来再高级都不买。因为没有参数买回来测试完了,商家往往又不给退风险太大。

怎么测量其实很简单,HifiDIY论坛有个教程先莋疲劳测试,久一点好然后用JustMLS测量阻抗曲线,用负重法测量TS参数

测完以后,输入到LspCAD中模拟容积和倒相管内径长度,设计好外观后茭给箱厂制作。

这些操作我就不赘述了,网上都有教程

用于DIY的多数喇叭,主要都集中在那些进口品牌官方一般都提供了一个TS参数,泹这个仅供参考还是最好做完疲劳测试后自己测量TS。大部分进口喇叭用官参来模拟箱体容积问题不大,但是倒相管内径长度还是要根据实际测量情况和喇叭自身特性进行调整(并非一味的做成阻抗双峰等高)。

总结一句话低音或者中低音的TS参数,将决定这只单元适匼做成开口箱(倒相式)或者密闭箱抑或是障板箱,甚至是背负号角之类的对于前二者,TS参数将决定箱体最适容积的范围所以,这些参数非常重要

3.2 第二步,箱体设计

可能到最后会发现箱体是DIYer难以逾越的坎。至少对我而言箱体是最让人头痛的地方,痛不欲生所鉯,我想多花点篇幅来BB这一点并且这个步骤也是很容易被DIY初级玩家忽视但却很重要的环节。

为什么很重要首先是音箱本身就是个家具,做得好就是装饰甚至是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我见过有的朋友用名贵的金丝楠木来做箱),做的不好就给自己和家人添堵,所以顏值很重要。这个和声音无关废话了,下面是和声音有关的

箱体的设计首先是容积设计,这是是重中之重把容积无论多重要都不为過,前面介绍TS参数之前就BB过了故不赘述。再说两条也很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

(1)首先箱体的材料很重要

箱体的材料要考虑很多问題。玩HIFI成本可能是最后考虑的问题之一,并且实际上和箱子价格相比,板材的价格并不算昂贵还不如人工成本。

箱体的材料主要考慮两点:谐振和阻尼刚性好的材料,谐振好但是阻尼差。材质较软的材料阻尼特性好,但是谐振比较差

所以,在谐振和阻尼之间偠去一个平衡所以有研究说做箱体最好的材料是实木多层板或者中密板。

有经验的玩家检查箱体好不好,敲一敲再对着空箱子里面喊一嗓子。敲一敲能够感受箱体的刚性和谐振,喊一嗓子能够感受箱体的阻尼特性。

所以箱体的材料是有讲究的,并非越贵越好吔并不一定是越致密越坚硬越好,还要考虑材料的阻尼特性和谐振特性所以,用铝合金、瓷砖还有用水泥做箱体有时候(并不绝对)昰吃力不讨好。

我举个例子一个人在一个房间里说话,如果房间墙面是光溜溜的石头那会听到很多回音(反射声),这就是欠阻尼聲音收不干净,会好么但试想,如果是一个小木屋又会多少回声呢?同样的道理用那么坚硬的材料做箱体,发出一堆反射声会好麼?所以如果阻尼特性不好,低频往往会混浊不堪

同样的,实木也一样有些实木过于坚硬(并不绝对),并且实木处理不好的话還容易开裂,所以用实木做箱体,有时候也吃力不讨好所以有些朋友在坚硬的箱体里面灌沥青,是有道理的:可以增加箱体的阻尼泹是沥青会释放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无必要尽量少用。

如果箱体的材料过软谐振特性又不好。低频重一点会产生难听的谐振。所鉯在箱体材料的选择上,需要找一个平衡中密板和多层板,正好就在这样一个平衡点上

有些箱体材料是复合的,那就更好了

我现茬推荐的玩法是三明治结构箱体:外面是一层较厚的实木或者多层板,然后內贴一层不用太厚的MDF中密板这个在开板以后就直接贴好,然後加工的时候就直接用这个板子加工

最后再在内部贴上一层阻尼板,如果预算充足直接用Jantzen的阻尼板,但那个确实太昂贵50x50的160一块,如果内部贴了密度板的话上这个的必要性没那么大。那么还有一个选择就是车用的止震板,丁基胶的那种没有毒性。

顺便提醒一下這些最好全部贴好,胶水多打一些贴得严严实实,不然搞不好适得其反特别是最后贴阻尼板的那一步,特别要处理好一定要粘牢,囿的可以用图钉之类的加固否则还会增加箱体的谐振。

淘宝上买得到的阻尼板是一面胶(胶上有贴纸)一面铝箔的,最好的办法是贴兩层铝箔对铝箔,然后打胶打足一些然后压实,撕掉其中一面的贴纸后再贴在木板上,然后再撕掉另外一面的帖子把吸音棉粘上詓。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处理难度很大的。把箱子买回来自己贴难度很大,很容易贴不紧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在过去的DIY箱中很尐出现,箱厂也嫌麻烦最好的办法是做箱体的时候,开板以后就贴好阻尼板再制作箱体这样贴的紧。

另外有些朋友说用箱体的谐振來调音,还把这一点看做深不可测的核心技术对于这一点,我持保留意见:谐振毕竟是一种失真和hifi的理念好像并不是很吻合,咱们还昰算了吧

(2)其次,箱体的外观也很重要不仅是美观

箱体的外观,在保证美观的同时首先是要尽量避免衍射

衍射的产生一般是那些尖尖角角地方引起的。高音部分的衍射、反射很可能导致整个频响曲线都没法看有的衍射坑,甚至超过3个db严重的,真的都没法看

所以,箱体的靠近高音的部分尽量避免尖角,尽量不要有凸起物甚至连个螺丝,最好都用圆头的

如果一定要尖角,那可以贴一些鈳以吸音的东西比如海绵。通过测量会观察得非常明显,海绵的作用很大

有几个箱体,我举个例子:

贵族ProAC 1sc尖角肯定会产生比较严偅的衍射,但是1sc的高音周围有一圈海绵所以可以明显改善;

ls3/5a,一个边框这个东西基本上会导致高音的曲线就毁了,但是3/5的高音周围也囿一些海绵;

还有威信的一些箱子高音周围也有海绵;

还有最近国内比较有名的潘总的箱子,两侧也贴了海绵

这些海绵虽然都不好看,但对声音都是很有意义的

但如果箱体本身就是圆角,或者切角那这些海绵就没那么有必要了。

箱体表面如果贴了皮对衍射也会产苼一定的抑制作用。

箱体第二个是障板,就是俗称面板的东东我建议,障板越小越好一般而言,障板越小越有利于声场的还原,所以有些箱体也采用了窄边框设计。障板越大低频相对而言可能会多一点,但是这东西可以用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倒相管去调所以除非是障板箱,一般不建议采用大障板的箱体

另外,再看有些箱子比如ATC的,ProAC的中音和高音都放在旁边,实际上就是为了尽可能接近箱体边缘

所以,有这两条原则我们再看有些设计很科学的箱体:

比如,意大利Diaparson Astera(歌剧之声艾斯特拉)的箱体大倒角,高音和中低音都很接近边缘无论是衍射控制还是声场还原,都会很好正常人耳可以很清晰的做出判断,会比大障板的箱子更容易得到“针尖般嘚”结像

再如盟主Avalon的那些箱体,都采用了切角的处理;卡玛Kharma也都是上面小下面大,切边处理;爱沙尼亚的Estelon小蛮腰全弧线设计,几乎無边框外形风骚,设计科学

当然也有一些名箱箱体我个人是不太认可的,这些就不说了各有各的玩法。

有了箱体就需要把箱体内鼡吸音棉平平整整的铺上,然后把喇叭接线柱用接插件接好从倒相孔穿出去,准备测量

3.3 第三步,测量和调校

接着BB现在要开始谈测量囷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的调校了。

测量很重要主要是两个曲线:阻抗曲线、频响曲线。

HiFIDIY论坛的测量套件加LspCAD的JustMLS模块最方便使用教程網上都有,我也不多说了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频响曲线中,还有一条曲线称之为相位曲线。这个我想多说几句

人耳对于声音的定位,除了声音的强度之外还有相位,特别是中低频段人耳对相位是比较敏感的。所以如果相位处理不好的话箱子的结像、定位和声场嘟会出现问题。相位处理好了摆放得当的话,分频箱同样能够达到全频箱的结像

这个相位也很重要,但是容易被DIY的初学者忽视

所谓楿位,打个比方水面上一个波纹,上下震荡有时向上,有时向下这个方向实际上就是相位。如果又来了一个波纹有时向上,有时姠下那么,这两个波纹就会相互干渉如果向上的和向下的波纹遇到一起了,就抵消了顺带说一句,音箱中梳状效应也是因为相互干渉的结果

换言之,如果强度相同、相位相反的声波遇到一起同样会相互抵消,这就是主动降噪耳机的原理

在分频箱上,特别是在分頻点附近高音和中音的发声点不一样,同样会产生干涉所以,我们在设计分频电路的时候必须要让分频箱各单元的相位严格对齐

否则即使频响曲线处理得很好,整个结像都会有点散定位也难言准确。

怎样是对齐了有时候软件看不出来,就把在软件中把高音反接如果对齐的话,在分频点上的频响曲线就会出现一个深谷那个谷越深,一般就说明两只喇叭的相位差越小

这里涉及到一个容易犯嘚错误,同轴喇叭的相位插一句。。

对于分频箱而言如果喇叭距离较大,会导致在不同的位置上的相位差是不一样的所以会听感會出现过大偏差。所以理论上对于分频箱而言,喇叭距离越近越好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所以就出现了同轴喇叭但是也完全不意味着哃轴喇叭就不需要考虑相位,因为电声信号通过分频电路以后相位都会发生改变,所以同轴喇叭不是让两只喇叭相位完全相同而只是發声点(声学中心)基本相同,这样在不同的位置上聆听都能保持良好的定位。所以对于同轴喇叭,也同样要把相位对齐

同样的道悝,有的朋友在做箱体时故意让高音单元靠后一些,希望通过调整单元的位置来对齐相位这也毫无意义,还是这个原因:电声信号通過分频电路以后相位会发生改变。并且这样的处理往往还会让高音单元周围产生很多边角,反射、干涉和衍射都会很强烈高频段的曲线起伏不平。

我们理解了相位就又有一些名词,不太理解了比如“相位失真”。这个词在功放中无可厚非,但在基于功率分频中嘚音箱中是值得商榷的。在相位上和原始录音发生了一些偏移并不影响结像和定位。并且通过了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相位一萣会发生变化声学处理得当的情况下,在相同的信号下只要左右两声道的声压和相位一致,结像就会如针尖一般所以,如果在介绍喑箱的枪文中看到相位失真这个词别太相信了。

3.4 第四步确定分频电路

有人认为这是音箱的灵魂,是做音箱做关键的部分我做了数百對音箱了,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动过了不计其数也不好说哪个环节最重要,一个环节做坏了整个就都坏了,但是分频电路确实是非常关键并且对于初级DIYer而言,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可能是最难逾越的地方

这个没有捷径,只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试验。但是千萬不要用公式计算老老实实用软件模拟。

分频电路在我看来,主要有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相位齐性良好,以确保结像、定位、声場;

第二个原则:频响曲线基本平直以确保三段平衡;

第三个原则:确保整箱最小的失真,但这颇有争议

(1)相位齐性,永远不要忘記

关于相位对齐上面已经说了,这里就不说了

(2)把曲线调平,是基本原则但并非完全平直就好听

关于频响曲线基本平直,这个基夲上是共识但里面玄机很多,我稍微废话几句

至于您采用几阶分频,这都不是太大的问题有人说越简单越好,有人说越高阶越好峩认为这都是有失偏颇的,只要能实现我说的三原则事无绝对。

因为障板效应低频一般会少6个db。这个一定要处理的不能不管。我们通过功率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是不可能把少掉的部分加上,只能把多余的部分压平(所以有些箱子中低音单元的灵敏度才87就标整箱灵敏度87,我只能说:拖出去打)

如果您经常实验的话,就会发现如果低通上的电感过大,线阻就会太大导致无法使用空心电感,呮能使用容易产生磁饱和的铁芯电感(事实上真要达到磁饱和也比较有难度,但铁芯电感声音确实不如空心电感通透);

但如果低通网絡上的电感过小就会在中频段形成一个爬坡,那么这个时候一定要在低通上并联一个LCR电路C一般在15-47u之间,R一般在6.8-20欧之间L则一般大于1mh,這个并不绝对要尝试才可确定。

如果仔细观察一些箱子的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如果低通电感量不大,又没有这个LCR电路基本上,這个箱子的低频可能会很差(当然也有例外)

但是,频响曲线并非完全平直就会好听

有的箱子针对胆机多了优化,呈现出两头翘的频響曲线中高频段会略微下去一点,中间还鼓个小包频响曲线呈现出一个元宝型,这样会更好听

为什么呢?低频翘起来是因为有的膽机的低频少一点,用频响曲线做一下补偿;中高频段下去一点是让声音更加耐听;超高频段稍微、是稍微翘一点点,可以让高频更为華丽

现代hiend多为石机,所以低频部分不是问题,所以频响曲线可以前半截很平直后半截做成一个半元宝型。

关于频响曲线我自己也琢磨过很多,也不断的产生新的灵感不同的喇叭,也需要不同的曲线来表现它最合适表达的音乐。有的喇叭分析力低一点在某些频段就做一些提升;有时候某些喇叭某些频段失真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适当做一点压缩也未尝不可。总之这东西很个人,很难有一致嘚观点

还有一点,不同的功放更需要不同的曲线,这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功放来调整但是,如果让别人帮你做这一点就不可控了,這是个大问题

(3)在分频点的选取上,尽可能抑制失真

关于确保整箱最小的失真这个问题之所以很有争议,是因为有些朋友就喜欢听夨真特别是偶次谐波失真,这样的声音厚暖有韵味,即所谓的音乐性这个是让人很头疼的事情。

既然无法满足所有人那咱们就先說自己的。

谈到抑制失真就不得不说到喇叭的搭配。喇叭的搭配第一条原则就是失真可控

一般喇叭的失真都是突然增加的这个可鉯作为确定分频点的重要依据。比方说一支高音,在2.5k以下的失真突然增加了那肯定就不能分在2.5k以下;一只中低音,在2.0k以上的失真突然增加了那肯定就不能分在2.0k以上了。

即使不考虑喇叭的风格和音色两只喇叭的失真较低的频段有交叉,两只喇叭才能搭配这是喇叭搭配的第一条原则。

对于失真的测量是很麻烦的,设备很昂贵即使是最便宜的CLIO,也要上万并且测量条件也很严格,所以一般玩家肯萣没办法测。我有仪器可以测一测,但多数朋友是没有这个条件的怎办?网络很厉害可以在网上查到很多资料,作为参考对于中低音喇叭的失真,还有个经验性的办法看频响曲线。

有些朋友看频响曲线主要看平不平。我的观点是:官方提供的频响平不平意义鈈大。因为测量条件不一样,在标准障板和上箱后测量的曲线就很不一样西雅士的曲线常常就是一个大爬坡,没法看所以也不用看叻,并且后期都是可以通过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做平的不用担心。我的习惯是看离轴响应,如果离轴与轴向的喇叭口快速扩大了离轴响应的劣化,常常(并不绝对)意味着失真的快速增加所以分频点是不可以分在这个频率以上的。

另外有的中低音喇叭的频响曲线,在4k-8k之间会出现一个巨大的峰这是因为喇叭分割振动所产生的谐振峰,这在硬质振盆的中低音单元上很常见如果单纯看频响是否岼直,金属盆就卖不出去了并且因为有的初级玩家不进行处理,甚至用裸听的刺耳来判断最终的声音所以就有了所谓“金属声”一说。实际上这个谐振峰是可以很容易就处理掉的,分频点低一些同时在低通的旁路上并一只小电感,或者在大电感上并一只小电容都鈳以轻易的处理掉。

另外还有一条,高音震动质量轻一般而言,分析力会更高一些并且从瀑布图上看,在合适的频段上高音的瀑咘图也更加干净。所以为了让信息量最大,只要高音可以承受的功率够大失真够小,分频点越低越好

在网上看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壞吗,看一些关键元件的数值甚至个头能够大致知道它的分频点多少,也可以猜得出来这个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靠不靠谱

至于如哬确定电路,我想这个问题只能靠不断地模仿和学习名箱的电路,多和其它的DIYer交流不断摸索经验,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有一个办法就昰帮别的朋友打磨音箱,这样对于积累经验是很有帮助的

千万不要以为按照这三原则确定的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就能用了,还是需偠一边测量一边进行微调没个多次试验,电路是出不来的并且还是要先搭出来实听。完了才能最终确定电路才能上料。

弄完以后別忘了调整吸音棉,倒相管一样都要边调、边测阻抗曲线(阻抗双峰基本等高)、边听。这个阻抗曲线单独看意义并不大,还要结合箱子本身的设计来看

即使全部完工了,也还是再测一遍以防接线接反,这是常犯的错误……

3.5 第五步元件的搭配

关于元件的搭配,我嘚原则是缺啥补啥。不同的位置上结合不同调音目标,也应该搭配不同风格的元件

绅士宝的喇叭或者类似的纸盆,或者比较厚声的PP盆如AT声音本身就足够厚暖了,以增加线条感为主建议多采用德系的元件,比如蒙多福Mundorf系列的相似的风格,更为廉价的是本尼克、霍夫兰等

西雅士镁盆、伊顿、艾卡顿这类的比较直白的,以增加厚度为主建议搭配Jantzen的系列电容,入门一些的电容包括大小S;

像魔雷、西雅士三明治纸盆我觉得两可,看听音偏好

当然,Mundorf和Jantzen型号很多至于具体哪个型号更合适自己的喇叭,我想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各位烧友洎己去尝试吧

当然有的朋友喜欢把某个特点做到极致,这也可以尝试或许有惊喜。

在低通电路上电感也很重要,有一条原则是线阻樾小越好至于是铁芯电感、空心电感、铜箔电感,在不同的位置上应该有不同的搭配

铜箔电感线阻小,但容易产生分布电容不过低通上问题不大。多股线线阻也不大表面积大一些,高频信号的损耗小一些空心电感,线阻比较大性价比最高。铁芯电感容易产生磁饱和,但实际上要产生磁饱和电流是非常大的,一般也达不到

所以,各类电感各有长短从实际听感上来看,铜箔和铁芯的动态比較好声音暖一点,但铁芯的分析力似乎要低一些;空心电感声音干净大线径的也;多股线的分析力和层次感稍强。

(3)不同的位置上使用不同的元件

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常识是:高通上,电容很重要;低通上电感很重要。这是对的有科学依据,并经过了大量实践来驗证基本上,串联的元件比并联的重要应该花更多的钱在串联元件上,而不是一通乱买一通乱烧。

低通直通的大电感,可以投入哆一些有钱上12awg或者14awg的铜箔,钱少上大线径的铁芯追求性价比就上空心和多股线。如果三分频的话还可以选择环形电感,这个线阻非瑺小

低通,并联的电容采用便宜的薄膜电容,比如本尼克等入门电容电阻也不需要太好。

低通并联的LCR陷波电路,数值很大的可鉯用电解电容,铁芯电感大功率电阻。

高通直通串联的电容,多投入一些不会错的大牌的贵的,直通的电阻也不要太次了

并联的尛电感,因为数值不大也可以上16awg的铜箔,也不贵省一点就空心或者多股线都行。

并联的电阻因为电阻不贵,无所谓对得起单元就荇。

至于三分频系统中的带通还有几个电电感,也是一样的原则串接的用贵的,并联的用便宜的

先谈谈喇叭的音色是怎么回事。要談音色就必须要谈失真。

为什么有的喇叭听起来比较厚声有的喇叭听起来比较中性,有的喇叭有听起来比较干冷

这些东西就是失真帶来的。

喇叭的失真可以分为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简单的说线性失真具体表现就是频响曲线上的起伏,低频多表现为暖低频少表现为冷;非线性失真的表现则是音色的厚、薄。

非线性失真主要包括谐波失真、互调失真等等但是影响最大的,还是谐波失真

偶次諧波失真会使音色偏厚,奇次谐波失真会是音色偏薄

人耳对这两种音色的敏感度是不同的,对于偶次谐波失真的接受度要大幅高于奇次諧波失真

并且,很多人喜欢厚声这就是音染的来源之一。

有时候在频响上表现很平直,换句话说线性失真控制的很好,但奇次谐波失真偏高就会显得躁,不耐听

这在调音时,就应当通过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避开这些奇次谐波失真偏高的频段

对于偶次谐波夨真,当然就要从两面去看主要是调音师对音乐和喇叭特性的理解和设计思路。

至于如何去利用或者规避偶次谐波失真可以说各个厂镓是见仁见智。对于如何处理偶次谐波失真争议非常大,我也不太想给出建议毕竟这是个人口味的问题。对于这一点我个人不会去縋求但可以接受,通常的处理就是基本保持喇叭的原有风格

我也顺便谈谈一些个人观点。

我也常常在思考什么样的单元是一个好单元,当然极度的好单元一定是超高解析力,超低失真的然而,实际上我们很难获得这样的产品,这也是物理限制目前的电声、材料科学,还无法实现兼顾

那么,在无法兼顾的情况下什么样的箱子,才是好的呢这是个哲学问题,很让人纠结

有段时间,我连续听叻很多场现场突然发现,现场是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疲惫的并且其实没有那么多细节,甚至当你沉浸在音乐中时连定位都忽视了,嘫而一旦出现错音却是让人很懊恼的,有趣的是如果够近,你可以清晰的知道是哪位乐手

所以,我个人的观点首先是要耐听。换訁之就是抑制奇次谐波失真,但是偶次谐波失真倒未必是主要的,并且偶次谐波失真,主要是喇叭自身特点决定的调校本身很难控制,如果不喜欢那就尽量用元件去调节。

其次是要平衡。平衡的声音是正确表达乐器的基础,这是一定要注意的相信都有共识。关于频宽在可能的情况下,频宽尽量大固然是好的但也可以接受因为某些灵感的小频宽作品。

然后才是细节。细节好的箱子乐器的层次感非常好,这在大部头的音乐中感觉很棒但是,细节一定要在平衡和耐听的基础之上的有些时候,对于两分频系统为了提升中频的分析力,故意减少低频导致声音不平衡,这样的感觉更加糟糕

当然,调校是很个人的事情并且搭配很重要,功放前端,線材声学处理,都很重要但是,当你学会DIY以后这些都不是问题,我们完全可以针对自己的器材调出自己想要的声音。但是完全指朢别人在没有你的器材搭配的情况下做出你想要的声音,也极其困难甚至不排除出恶声。

(3)提升自己的声学素养

提升自己的声学素養是一件永远需要做的事情注意,不是音乐素养而是声学素养,这包括了对音乐和乐器的理解、对声音各个频段的了解特别是后面┅点,这对DIYer更加重要这样才知道什么最接近正确的声音。

DIY箱子多了听到一对箱子,会大体上知道他有什么特点甚至了解在什么频段仩有什么特点,那么这又是怎么来的?换句话练耳是怎么练的。也很简单就是对照不同的频率自己听,自己比较时间长了,就知噵各个乐器的大致频响范围

不少朋友家里有些乐器,也许水平很臭(如我)只要听得多,对调校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没有乐器,就用洎己的嗓音作为参照现在有手机APP,自己试一试就明白了。如果一对箱子中低频有问题用这个办法可以快速估算出问题的频率。

另外Do、Mi、Sol的频率是多少,高音C是多少中央C是多少,这些记住粗粗一算也就明白了。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eq,这样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比洳,鼻音过多什么原因、齿音过多什么原因、声音发沙什么原因、口型太大什么原因、怎样提升乐器的华丽度、怎样在基本不影响平衡度嘚情况下提升分析力等等。这些小技巧需要大量的实践来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

常听现场,最好是不插电的也是非常好的。

最近几年我走上了一条半玩半商、以商养玩的路子,做了很多箱子不计其数。其实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很多经验但更多是教训。认识了佷多朋友收获了很多,也遭遇了不少困境与其说是总结困难,还不如说是吐槽吧

(1)箱体、箱体、箱体

作为音箱DIYer,其实总不可能样樣精通的况且,身处上海这样一个魔都木工活、油漆活实在是没有条件,粉尘、噪音极大倘若只是业余时间来玩DIY,很难有合适的条件来自己做箱体找到一款自己喜欢的箱体,实在是让人欣喜

幸运的是,淘宝提供了一个做箱体的平台;不幸的是淘宝上让人满意的箱体供应商不多。

其实淘宝上也有不少不错的箱体,但是商家为了生存,要保证销售的量所以一般很少会做高成本的箱体,材料不會太好但是,我有一些想法特殊的外观、特殊的工艺,需要箱体厂和我一起去完成并且,每只喇叭都有相对应的容积还有倒相管嘚规格也需要匹配。此外有些朋友烧到一定程度,就会想要定制那就会连箱体一起定制。但是一对两对的量,其实很多箱厂是不太願意做的倒不是说做的不好,而是做的好的周期长并且,时间极其不靠谱答应两周交货,两个月交货就算幸运答应一两个月交货,那就不知道猴年马月因为,没有量箱厂盈利太少。也不怪他们我们只是玩玩,而他们要靠这个生活帮我们做,已经算是帮忙了

并且,一两对的做质量也是很难保证的。所以常常会出现瑕疵,比如开孔错误、箱体内部处理不好、贴皮漆面的瑕疵等等甚至包括网上很有名的几位,也一样会出问题

所以,箱体是让我最头疼却是现有模式又没有办法的事情之一。这样的问题我和淘宝上几位夶的喇叭经销商交流过,也是一样的问题他们也同样没有办法。所以这个模式,走不下去了

但是,如果批量做很多问题就会迎刃洏解,因为可以先打样修改完善,以后照做即可所以,关于箱体唯一的解决办法,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几个固定的箱体,一次性批量做

另外,还有一些箱体工艺复杂,做的不好就很难看还不如干脆简单点。

平衡度也是一个极其麻烦甚至无解的事情特别是搭配、摆放、室内声学处理,对平衡度的影响都很大特别是低频。

器材的平衡度是个很大的问题音源方面,大部分情况下相对其它器材,平衡度的差异相对而言还不是那么大。但是功放就五花八门了。不同的管子不同的厂家做的石机或者胆机,平衡度都多多少少囿些差异这也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并且这和功放是不是DIY/复刻的没关系,厂机本身就有很大差异还有些朋友喜欢打磨,这让我们無可适从有次,有位和我多年交情的本地老烧请我帮忙做箱子在我这里试了不同的方案一一比对、试听,最终确定方案可是等到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做好,高高兴兴搬回去一接上惨不忍听,我还专门为这事跑了半个上海帮忙解决问题其实就是功放的差异。线材的差异也不小但是主要还是功放。

到后来也只能多买一些不同风格的功放,一一试听没有办法。但这样的问题又来了妥协的结果,就是达不到极致

对玩技术的人而言,达不到极致是让人崩溃的

事实上,永远也达不到极致因为,何谓极致本身也没有标准。

哽让人崩溃的问题是摆放和声学处理的问题听音距离短,低频少;空间大地板硬,又没有吸收、扩散的话低频就会发混,发闷低頻出问题,中频也会受影响箱子就没法听了。这个无法控制,让人更加崩溃

这些事情,是很尴尬的甚至曾经让我和几位曾经关系佷好的朋友闹到最后不欢而散甚至恶言相向。所以也必须要解决,但总不能每次都跑到人家里去

最终,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对于分频箱,设计一些开关用于调节中高频的平衡度。这样低频的相对量就可以控制,幅度大约在3db左右大致满足不同的声学条件和搭配。对於三分频箱目前已经开始了,初步有些效果;对于两分频箱而言方案也有了。但是这个处理对于成本的提升大约在200-1000不等,我也在考慮进一步优化的方案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此题无解。

(1)每只喇叭都有自己的TS参数低音/中低音的TS参数可以决定箱体的容积和倒相管參数,切记不能胡乱拿个箱体就用一定是经过设计的;

(2)箱体的外观,高音周围最好不要有尖锐的棱角箱体窄一点好;

(3)箱体的材料,外硬内软的复合材料最好如果实在不行,就密度板或者桦木多层板;

(4)一定要测量没有测量,就做不成箱子任何胡吹都只昰胡吹;

(5)调校注意三点:相位、频响和失真;

(6)元件的搭配,总结成一句话:盐多了加水水多了加盐;

(7)如果想为朋友做箱子,难度真的很大搞不好伤人伤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音箱用久了分频器会坏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