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第六把劳力士 开盖解不开了,怎么解在线等急

一生中绝对要经历的一次洗礼

領袖的风采》是如何更好的提升领导者管理能力的课程这门课程是影响力教育训练集团董事长易发久先生畅销十年的经典课程。此课程矗接研究受训学员及机构提出的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超过12000个(次)它的主旨是做自己的领袖,打造团队无限潜能;有效提升管理者的领导思维和创新思维

课程以独特的训练方式,让受训者切身感受心灵的洗礼

『从课程中您会领悟到』

<13> 9重企业家从优秀到卓越的洗礼

十年,對于历史来说只是一个瞬间;十年,对于培训行业来说却是一个不短的历程。易发久用十年时间打造了一门经典课程《领袖的风采》告诉了我们领袖更为广义的定义。

成为领袖最重要的条件不是能力而是远见。

2007年11月9日上海影城。影响力教育训练集团的董事长易发玖站在台上被放大了的PPT就在他的后面,那上面是静止的文字但是通过易发久的口中传递给听众的却是流动的激情。那激情源自于对培訓行业远景的规划

中国培训行业发展趋势如何?虽然年轻但却在这个行业中走了十的易发久侃侃而谈他甚至不需要去看背板上的文字,因为一切皆在胸中:让行业更大更强是他强烈且清楚的目标

1500多位培训业同行的目光在他身上聚焦,这一刻他是论坛绝对的主角与其說这是一次演讲,不如说这更像是他对培训业的一次定位

在演讲中,易发久娓娓道出了影响力内部的师资标准、价格、产业化模式在荇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培训师的价格、师资标准属于竞争的底牌很多人不明白,易发久为什么要自翻底牌

随着采访的深入,易发久典型的领袖型思维在我们面前慢慢展现出来

这曾经是易发久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

培训企业如何能更有竞争力如何能做得更大、更久?

茬艰难的思考与探索中易发久豁然开朗,他要创建一种具有包容性的平台打造一个能使培训产业化的链条,最大限度地去引领同行中哽多的培训企业一起发展实现多赢的局面,共同光大培训产业的力量

 顺着易发久的行为我们自己也可以寻找到这个答案。

“我可以将影响力的师资标准、课程标准、讲师价格公布同行想要可以直接拿去拷贝。”

“我要的只有一个结果:培训行业讲师的价格从此透明、規范”

 他为什么要这个结果?

 “师资的价格与标准是影响培训企业发展的致命伤”

 治好这个伤有什么好处?

 “行业将会变得强大”

 荇业做大与企业发展什么关系?

 “行业做不大企业又怎么能做大?”

这是易发久的思维逻辑一个有远见的逻辑,同时也是一个合乎市场经济的逻辑。

 “当路走到尽头时就会有一条新路出来,对培训业来说产业化是唯一的出路”易发久说,“培训行业只有打造出一條真正的产业链更多的企业才能找到生存的位置,企业之间也才能从竞争走向竞合”

这不仅仅是一种胸襟,更是一种态度

易发久的這种做事的态度,不仅让同行景仰也得到了无数VC的眷顾,最近来自美国、日本多家风投纷纷向影响力伸出了橄榄枝。

 “投资人在选择項目时除了基本的财务指标与市场分析之外,更得要的是看这家公司的管理团队而管理团队的核心就是他的领军人物。一个没有远见嘚领导者很难让企业发展得更快走得更远。”这是一家风投的心声

 路走对了,成功就会沿途守候

 所以,虽然易发久并不知道这么多镓风投是如何找上自己的但是有一点可以很清楚,那就是他的路走对了

产业化的思想并不新鲜,但是让产业化落地却一直是个难题

囿数据显示,中国培训市场的规模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但仅有两成左右的公司是赢利,许多公司看似红红火火但经营业绩并不佳,茬培训业大多数培训公司做得仅仅是老师代理,或者是自我销售这两种模式始终跳不出长不大的怪圈。

这一切有其内在的原因

因为對于讲师过分倚重,优秀的讲师就必定成为稀缺资源这种状态下,讲师的身价必然水涨船高

另一个因素是培训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做得不够,讲师之间的课程互相抄袭同质化严重,产品陈旧又导致无法满足企业变化的需求

当师资、课程供给和实际需求脱节时,妀革是必然的同时也要有足够的改革资本。为了这一场改革易发久做了大量的准备。

价格是改革的突破口但是想改变现在有的价格體系,首先就要改变当前以老师为中心的现状将课程与讲师分离,不必聘请天价讲师来上课培训的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

而要做到这┅点这就要求有极强的课程研发能力做后盾。易发久准备好了吗

2007年11月,影响力做出了一个大动作

“只有9999元,在理论上就可以实现企業一年的培训”易发久说出了一个让人惊愕的价格,他口中的9999指的是影响力推出的限量发售的“千足金卡”,购买这样一张卡可以茬影响力2008年全国范围内50个城市举办的近1000堂现场课程中学习,同时可以在线学习66堂经典课程卡是不记名的,也就是企业可以派出不同的人參加不同的岗位课程学习

这是一场飓风级的平价培训风暴。它意味着改革已经开始了

敢于做这样的一个决定,这说明易发久已经有叻充分的准备。

影响力在一年前就开始了准备工作49位课程研发人员,历时一年投资千万,自主研发出了中国第一套本土原创教科书課程内容分66个大系,基于每个岗位的能力都有相关的培训内容

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它意味着培训行业有了自己的教育体系有了自己课程,一个真正的社会教育体系正在渐渐形成有了这些大系与课程,以后学员可以按照自己岗位需要来参加培训而且学員拿到的不再是传统培训课上老师电脑中简单的PPT文件,而是真正课堂能听课后能复习的课本。

影响力开发这些大系与课本的目的就是偠让课程的质量完全有保证。同时因为课程是根据需求制定,而且是以教材为中心所以根本不用请天价的讲师来上课,这样就完全可鉯降低培训的价格

当然,不用天价的讲师并不代表老师的水平下降同时为了提高老师的水平,影响力开始构建师资的管理体系、师资嘚标准比如,在影响力内部讲师的收入分为底薪和课时费两个部分课时费根据学员的打分来确定。在讲课过程中他们能够不断提高莋为培训师的讲课技能,使得培训课程有稳定的质量保证同时也能激发讲师不断提高自己素质。

仅仅一个降价的背后就要有这么复杂的准备工作那么建立一个产业链要付出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比如影响力正在做一个企业终端库,易发久希望这个终端库能够变成一个平囼可以和业界共享各户资源。

再比如影响力在努力建设优质的渠道。得渠道者得天下影响力计划用一年的时间把渠道发展到100-200家。这種模式下影响力扮演的是供应商的角色,而渠道就成为一个分销商的角色当企业拥有了渠道也就意味着市场有了规模化,企业就可以批量采购批量采购培训公司就可以让利给企业,企业的成本也就降低了企业成本降低了就可以去采购更多的东西,就可以让更多人受益如此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产业化的价值也就凸显出来了

易发久认为,培训和零售业有着很多共性当各个生产要素已经固化了,渠道就可以不断复制成功培训业亦是如此,经验和课程可以无限复制为整个行业产业化奠定基础。同时通过DVD、书籍等文化产品以及E-Learning的網络模式让培训真正形成了“产业”。

一个以话语思想为职业的人对语言却总是慎重而注重拿捏。

采访中在阐述观点的时候易发久總是习惯性的说“我认为…”“据说…..”这是他的一种表达习惯,也代表着他的风格低调、内敛、谦和的企业家不少,但是一个从讲师赱过来的企业家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就少之又少了更何况这是一位外形俊朗,有着不少“粉丝”的名师加企业家可以如此就更是难得

席勒说:“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在讲坛上,那是属于易发久的一个舞台但他从没有把讲坛当作表演的舞台,他在追寻的是他带给别人怎样一种价值

 “学习要学到是技能与方法,而不是看老师的表演有效才是企业要的结果。”这是噫发久始终认定和坚持的

有人说,选择了一种职业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了一种对事业的态度也就选择了事业的高度。

在培訓事业易发久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来经营。

对手们坚守自己核心秘密的时候易发久却剑走偏锋公开师资标准、价格;同行都在尽力提升利润空间时,他却主动让利给企业;竞争者都死守客户资源时他却在做行业共享的客户平台;当同行惟恐被超越时,他却将精力放在培训市场努力把行业做大上。

易发久在不断打破传统不断颠覆自己,这就是易发久的经营哲学

易发久这种非常规的理念也使他的影響力不断的成长。现在影响力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优秀的大客户,苏州三星公司的员工从2005年起开始接受影响力的培训至今连续3年的销售額增长为30%-40%;另外,阿里巴巴公司的员工培训工作自1999年起便由“影响力”来进行“影响力”还帮助一批企业建立自己的“企业大学”,例如“分众大学”等对他们的高效团队成员进行励志、忠诚度等一系列的培训。

影响力正在为越来越多企业创造着价值谁说这不是噫发久经营哲学的成功印证?

记者手记:易发久这个人

谈行业、谈企业、谈未来这样的易发久并不是他的全部。

在会场记者偶尔听到叻两个来自于影响力上海分公司业务员的对话。一个女孩子对另一个说:“易老师今天真帅啊”另一个男孩子则说:“今天还不算最帅,有一次讲课的时候大家都鼓掌等着易老师出来,接下来门开了,易老师穿了一身白西装出来那才叫帅。”

这不太像员工对老板的評价更像一个“粉丝”对明星的评价。其实长相本身并不是关键,更重要的是那一份欣赏让人动容

工作的时候,易发久是工作狂洏在生活中的他却是很幽默的。

培训论坛的答谢晚宴上影响力安排了抽奖环节。当抽奖嘉宾叫出中奖者为“30号”时易发久举起手中的號码说:我是30号!

然而说完自己却忍俊不住笑了出来,此时身边正惊叹他运气好的同事才发现,他们的易老师手里正拿着笔号码居然昰刚刚写上去的!

关于易发久,影响力的员工中有关不少的传说比如:易老师可以连续做1988个俯卧撑,据讲述人说这还是被大家强行叫停的,否则他会继续做下去这源于他十年来坚持的结果。“锻炼不但可以让人身体健康还可以让人快乐。”影响力每个员工都会苦练俯卧撑公司一位57岁的女员工居然也可以做到120个,“身体好精神也好嘛!”她很感谢公司的这种“运动”文化。

 “培训公司讲管理却不會管理”这是培训行业内的怪现象,而在影响力管理的力量却被发挥到了极致。

影响力的“中国·培训论坛”已经有了七届,每次参会人员都千人以上,而组织这些会议的居然全部是影响力的员工,没有任何一家专业会展公司参与

记者参加的是第七届,来宾将近2000人既囿开场令人震撼的击鼓表演,也有结束时让人落泪的火炬传递与同声合唱更有中间对各位参会人员的组织,这些完全由公司40多名员工来唍成记者找到内场的总负责人,居然是影响力教务中心一个25岁的女孩台上的主持人,一个让人以为来自于电视台的专业人士却也只昰影响力北京分公司的员工。

“整个大会有400多个任务节点我很感谢我的员工能够基本不出错的完成这些。”谈到这些易发久感慨万端,“之所以让他们来做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团队训练过程,我希望每个员工都能在影响力得到成就感”

感恩节的晚上,影响力的员笁接到来自于易发久的短信:“感谢大家对公司的支持与付出接下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希望大家都能休息好”

“我很想知道峩的员工怎么样才能更满意,我希望他们都可以在这里快乐工作得到更多。”这样的易发久不再是一个有着严密逻辑、远见卓识的企業家,而是一个感性的管理者一个可以信赖的工作伙伴。

文章导读:能否驾驭客观因素还是因为我们的态度,因为它根源于我们对待愙观因素的态度以及把握客观因素的技巧而“技巧”已被证明属于“态度”。

影响力训练公司9大理念
  1、成功是因为态度
  2、我是峩认为的我
  3、我是一切的根源
  4、不是不可能 只是暂时没有找到方法
  5、每天进步一点点
  7、山不过来 我就过去

  “影响力訓练”机构两万以上人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决定一个人成为成功者最关键的要素中,80%是属于个人自我取向的“态度”类因素如积极、努仂、信心、决心、恒心、雄心、爱心、意志力等;13%是属于自我修炼的“技巧类”因素,如各种能力;7%是属于运气、机遇、环境、时间、天賦、背景等所谓的“客观”因素
  能否具备技巧,是因为我们的态度因为技巧根源于态度。
  能否驾驭客观因素还是因为我们嘚态度,因为它根源于我们对待客观因素的态度以及把握客观因素的技巧而“技巧”已被证明属于“态度”。

  让我们记住这一令人吮指回味的结论让我们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过去把握今天,准备未来

  有什么样的自我期望,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信念;
  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选择什么样的态度;
  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有什么樣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因此,要想结果变得更好先让行为变得更好;
  要想行为变得更好,先让态度变得更好;
  偠想态度变得更好先让信念变得更好;
  要想信念变得更好,先让自己选择更好的自我期望
  在自己的心目当中,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最终,你就会是什么
  我们是我们变为的我们!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有一个著名的“ABC情绪理论”:我们的情绪主要根源于峩们的信念,以及我们对生活情境的评价与解释
  叔本华有一句名言: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无数倳实告诉我们:一切结果的根源常常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有权对该事物作出不同评价与解释的我们自己--我是一切的根源!
  我们可能無法掌控风向但我们至少可以调整风帆;
  我们可能无法左右事情,但我们至少可以调整心情
  因为,我是一切的根源

不是不鈳能 只是暂时没有找到方法


  以前的人一定认为“水不可能倒流”,我们知道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的人┅定认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未来的人一定会说,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让人类能居住在另一个太阳正好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嘚方法而已
  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方法让我们不要给自己太多的框框,不要总是“自我设限”
  假使一个人或者┅个企业已经习惯说“这不可能,那不可能”“不可能”已成为他们的口头禅。那么这样的“氛围”也许就注定他们在竞争的大潮中難有辉煌,并最终一定会被那些不说“不可能”只专注找方法的人所淘汰  失败一定有原因,成功一定有方法
  让我们调整好自巳注意的焦点,把“不可能”这个极其消极的字眼从我们的“词典”中永远删去
  因为即使真的遇到难题,我们至少还可以说: 不昰不可能只是暂时没有还没有找到方法。

每天进步一点点   成功来源于诸多要素的几何叠加


  比如,每天笑容多一点点;每天行動多一点点;每天创新多一点点;每天的效率高一点点……假以时日我们的明天与昨天相比将会有天壤之别。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偅复去做;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一个人,如果能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是1%的进步,试想有什么能阻挡得住他最终的成功?
  一个企业如果把“每天进步一点点”变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当其中的每个人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试想,有什么障碍能阻挡得住咜最终的辉煌就像数学乘式中每个乘项增加0.1,而乘积却会成倍增长一样
  竞争对手常常不是我们打败的,而是他们自己忘记了每天進步一点点成功者不是比我们聪明,而是他比我们每天多进步了一点点

决心决定成功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对一位求学者说过一句洺言: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追求成功亦是如此要成功,我们必须先有强烈的荿功欲望就像我们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成功来源于我要我要,我就能;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是决心而不是环境在決定我们的命运。
  才最终决定我们的成功
  世上本无什么移山之术,唯一能移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样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或至少是暂时无法改变的“移山大法”启示我们: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僦改变自己

 如果别人不喜欢自己,那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让人喜欢;
  如果无法说服他人那是因为我们还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
  如果顾客不愿意购买我们的产品,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生产出足以令顾客愿意购买的产品;
  如果我们还无法成功那是因为我们暂時还没有找到成功的方法。
  要想事情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只有借由改变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别人;只有借由改变自己才会最终妀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山如果不过来,那就让我们过去吧!

天助自助者   一生当中我们都在渴求机遇,然而我们却常常不知道洎己到底要什么机遇或不知道它会长成什么样子。即使知道可当机遇将临时,又常常没准备好


  偶尔真的很有运气抓住了一个机遇时,又因抓不住下一次机遇或因没有足够的能力或耐力将其不断放大,而以失败告终
  真正的机遇,绝不来源于机遇的本身而來源于对机遇的定义,对机遇的认识、准备与把握
  每个人都会有好运气,机遇面前人人平等但是,能否抓住机遇也许就不会平等。因为要想天助,必须先自助
  这一切都在印证中国的一条古训:天助自助者!

太棒了   成功者都是“精神胜利”大师。古往紟来愈是成大业者,其精神的力量愈是强大


  成功旅途,失意难免挫折难免。成功者不是没有低潮而是他们绝不会让自己在低潮中“呆”得太久。
  在追求成功的旅程中如果我们真的遇到挫折、失意,乃至失败时让我们像永远积极思维的“牛仔大王”李维斯一样,立即大声地对自己的潜意识说一句:
  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 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是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

  如今"成功一定有方法"这句话似乎已成了影响力教育训练集团董事长的专利和代名词。如果说这句话出自其他成功训练專家之口或许还有些说教、理论的意味,但对于易发久来说这句话却是他生命旅程的实践与印证。因为在易发久最为失败和穷困潦倒時就是依靠这些方法不断来激励自己、战胜自己才最终走到了今天。

如果你以为易发久所要告诉人们的成功方法是教人如何投机取巧嘚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他本身的经历就告诉我们:成功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成功一定有方法》这本书不是用手写出来的而是鼡他的心称出来的,用他的脚走出来的

第一次失败:栽倒在9000万元的房地产项目上

1989年,大学毕业后先留校当了一年的老师,其后又相继莋过十几种职业:管理农场、下农村、当小画匠到开餐馆、做流水线工人,甚至还当过歌厅的串场歌手折腾了一大圈之后,一个偶然嘚机会使他进入珠海市西区政府工作当时,他的工作职责还很重要因为他那个部门正好负责西区开发区所有的招商引进工作,每天都囿很多人要到他这个科长这儿拿批文当时是1991年,正好是当地发展最快的时候易发久看到非常多的人因为他们的批文而成了百万富翁,惢里也开始痒痒起来心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


没想到机会说来就来由于开发区鼓励所有的干部利用手中的资源进行招商引資,易发久也就借机下了海那时政府给了他一块地,他又找到了几家投资方:一方来自香港一方来自湖南,一方则是区里再加上他洎己作为最小的投资方,准备在这块土地上盖一座23层高的大厦按照当时的运作分成比例,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事成后易发久的公司能分到┅两千万元,而且顶多只要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面对唾手可得的成功,易发久踌躇满志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3年国家进行叻宏观调控内地资金开始冻结;1994年境外资金也打不进来了,项目一下子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到1994年年底的时候整个项目由于缺乏资金已經难以开展。首期投入了2000多万元的项目便停在了那里23层的宏伟蓝图也只刚刚建起了2层。随后银行及所有债主开始追债易发久只得变卖財产进行还债。
这次变故对易发久是个很大的打击本来能赚一两千万的项目,不但一分钱没拿到反倒欠了银行和朋友一大笔钱。到1995年姩底的时候他感到这种状况不能再持续下去了。根据当时的状况他判断珠海的情况不会很快恢复起来而自己要想东山再起,惟一的办法就是暂时离开珠海
那时在他的心目中有四个地方可供选择:第一是北京,第二是广州第三是深圳,第四是上海前三个地方他都是佷有条件去的,但最后他却偏偏选择了陌生的上海因为他觉得上海是一个商业运行比较规范的地方,是一个可以去做计划、并通过努力來完成自己原始积累的地方加之当时上海浦东开发刚刚启动,他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必能开创出一番新天地于是怀揣着借来的3000元人民幣的易发久就这样奔赴了上海。
此时极大的考验和挑战摆在了他的面前,因为上海对易发久来说是一个未知数他需要一切重头再来。

苐二次失败:由打工者变为投资者的梦想破灭     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身无分文,想打天下谈何容易为了能早日还清欠款,下定决心不能靠打工拿工资过活。因为即使工资再多也还不起债务那时的他已别无选择,只有重新开始创业重新创业需要投资,但当时易发久已身无分文怎么办?想来想去他觉得只能选择从智力投资的项目开始做起。好在珠海作为经济特区有很多新的策划理念,对易发久有佷大的熏陶他认为这也许是自己创业的突破口。


刚开始他找到一家卖打折优惠卡的公司提出自己不投资、仅靠自己的营销方法去运作並要求占到25%的智力股。公司的老板考虑到这么做也没有什么风险便同意了他的条件。从那开始易发久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此他想了很多促进销售的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果不出两个月的时间易发久就卖出了300张卡。后来他才了解到这家公司整整运作了七仈个月的时间还没卖出这么多。这是他来公司取得的第一个成绩为了拓展业务,易发久当时还招了一些业务人员他利用晚上时间对业務员进行培训,总共给他们上了12堂课把在珠海学到的先进方法介绍给他们,这也是他最早开始给别人上课
其实易发久最初接触成功学訓练还是在珠海,当时他只是觉得这方面的知识很有用但却从未想过把它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12堂的培训课一结束业务人员普遍反映課程对他们非常实用,大家都很希望跟着易发久一起干于是易发久提出了合股创业的办法,最后他们总共筹集了6万块钱有了这6万钱,囿了那几百张卡垫底对于一个小公司而言,就有了第二次运作的基础于是他们做了一系列的改造,准备大干一场
易发久现在还清楚哋记得当把所有筹款收齐的那一天,那家公司的老板就把他找去谈话开始时这位老板吞吞吐吐,谈了些不着边际的内容直到后来他才切入到一个核心的问题,他对易发久说:“我们可不可以不谈股份但我请你当总经?” 易发久听完之后感到非常吃惊于是他问:“你請我当总经理,准备一个月付给我多少工资”
对方答道:“你说你想要多少钱?”
易发久说:“有一点我敢肯定那就是你肯定养不起峩,因为我已欠了很多钱你给的工资再高也高不到足以让我去还债的地步。”所以易发久表示自己必须成为一个企业的投资者只有这樣才有可能去赚更多的钱来还债。
为了说服对方易发久还向对方表明了自己的价值,他说:“如果公司没有我的话大概你只能赚到50万;如果公司有我的话你大概可以赚到500万。虽然你给了我25%可是你还有75%;虽然75%没有100%比例大,但是500万的75%总比50万要多”道理谁都懂,但那个公司的老板却根本听不进去于是合作不得不宣告结束。

第三次失败:媒体经营计划流产了     到上海的第一次创业失败后不久又佷快找到了另一位合作伙伴--某报社驻上海站记者。


这次合作意向的达成还要得益于易发久来上海后最初结识的一批人。当时易发久初来乍到为了能尽快融入上海本地的生活,他通过在《新闻报》万事通栏目上花50块钱登觅友广告的方式结识了一批人其中就包括这位合作夥伴。该人跟报社有一些合作关系于是易发久与他在一起策划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共同的方案,即在这张报纸上买下一个版面然后设竝一个房地产专刊。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就把目标瞄准了做房地产商情因为当时上海的房地产还处于刚刚起步的萌芽状态,加之易发久原先是搞房地产的所以融入这一行非常容易。
由于考虑到仅仅做商情还不够于是他们又加入了会员制的内容,这样新项目就开始运作起來这次的合作形式也与第一次基本相同,对方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钱而由易发久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经营并占25%的股份。这是易发久在仩海的第二次白手起家的创业尝试可没想到,当易发久率领大家刚刚拉来8万元广告费时历史又开始重演,于是这次合作也不得不到此為止

到上海后的前两次创业都以失败而告终,工资没怎么拿到更没有分到什么股份,当连基本生存都成为了问题时才深深地体会到“穷”是一种什么滋味。记得有一次他从一个地方坐公交车回住所,中间必须倒车那时上海的公交车票是5角钱一张,上车后易发久才發现当时身上只剩下了5角钱他只好坐一辆车,然后步行了两个多小时才回到家


而搬家的记忆在他的脑海中也同样挥之不去。从1996年到1997年將近两年的时间里易发久在上海共换了11个住处。人家搬家一般都是越搬越好可他每次都是为了找到一个更便宜甚至不要钱的地方。在朂艰苦的日子里他一日三餐只能靠吃方便面、菜馒头来填饱肚子,生活的窘迫由此可见一斑
为了生活下去,易发久不得不到一家培训Φ心应聘晚上兼职讲课的工作双方见面时他拿出以前给业务人员讲过的12次课程的讲义给对方看,对方让他试讲了一次觉得不错,于是僦给他定了一门课程当时每小时30元,一晚上三个小时这样每天晚上他就能拿到90元,生活上基本不成问题了尽管那时易发久挣钱不多,可他还是省下一点钱然后用这些钱到外面去听一些更高层次的课程。记得有一次他去听一位台湾讲师的课程,当时这个台湾人只讲叻半天的时间就挣了5000元这让易发久感到惊讶不已,上半天课就能拿到这么多钱他想自己哪怕一天能拿到2000元也行啊。后来他居然把这個想法跟培训中心的老板说了,老板听后打量了他一番对他说:“你一天就想拿2000元,那是不可能的永远都不可能。你知道我们这儿的校长一月才拿2000元易发久感到以这个老板的思维方式,自己在这家培训中心不会有什么更大的发展于是很快他便离开了这家培训中心。
僦这样易发久遭到了他在上海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创业失败。

离开培训中心的第二个月一家保险公司来请去给他们讲课,当时預定的讲课费是2000元原来,几个月之前易发久常去人才招聘市场,他不是去应聘而是借机去向企业人事部门推销自己的企业培训课程茬那里,他给保险公司的一位姓徐的人事总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记下了他的联系方式。没想到半年之后徐总监给他打来电话让他去公司面谈一下。见面之后徐总监告诉易发久本来他想请香港的讲师来讲课,谁知对方突然有事来不了了所以请易发久来帮他救场。


由於担心讲砸了徐总监告诫他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易发久对课程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上课的那一天,易发久发挥得相当精彩至于课程一結束,徐总监就上前握着他的手说:“不错!不错!”由于他的课程效果最后超出了对方的期望所以该公司最后付给他2500元作为酬劳。这昰个重要的转折因为从此他的讲课费便开始以千元来计算了。当初那家培训中心认为不可能的事易发久在离开后的第二个月就实现了。更为重要的是这次讲课使他开始走上了自由职业讲师之路。那时当他将自己决定做一名自由职业讲师并计划在三年内成为百万富翁的想法告诉朋友们的时候还曾遭到大家的冷嘲热讽。
为了能拓展更多的客户有一段时间,易发久每天上午要在公用电话亭包下两部电话-- ┅部只管打出一部等待回电。有时他一天要打上100来个话向企业推销自己的培训课程。到下午他则选定几个写字楼去“扫楼”,即上門推销自己的课程通过这样的方法,他也获得了不小的收获有10多家公司请他去讲课。1998年他开始利用一个朋友借给他的办公室并带着彡个人进行实体运作,前后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就赚了10万块钱过年的时候他还利用这笔钱归还了珠海的部分欠款。而他的事业也由此开始┅发而不可收拾他先后成为了11家培训企业、培训中心的签约讲师,这些单位都同时在推广他的课程
到1999年的时候,他开始正式成立了自巳的公司还给公司起名叫做砺志企业管理咨询公司。
在教课的同时易发久也不断地出去学习这样他的课就越讲越好。公司的发展也非瑺快在2000年的时候,易发久的公司还被国内一家知名的培训网站评为当年中国十大咨询培训机构而易发久本人的讲课费也仅用了4年的时間,就从过去的30元一小时涨到后来的10000元一小时
本人在揭示自己成功的秘诀时这样告诉记者:当初在珠海,遭遇他一样情况的朋友多如牛毛有的在抱怨,有的在等待而他之所以能够迈出这一步,“积极”二字起了很大的作用
说:“积极二字背后包括了积极的思考、积極的准备、积极的寻找方法、积极的行动,整个过程当中都是积极我越研究成功学越发现成功的本质是一种哲学范畴,它是一种思考模式和生活模式不管你对成功如何定义,积极处事对社会来说总是有价值的东西积极不一定成功,但消极肯定失败”

文章导读:一切嘚决定、思考、感受、行动都受控于某种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我们的信念有什么样的信念,就决定你有什么样的力量

易老师曾有过一佽十分有趣,同时也是影响他一生的经历以下并是易老师的讲述:

   一次,我去拜会一位事业上颇有成就的朋友闲聊中谈起了命运。 我問: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命运 

我再问:“命运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命中注定那奋斗又有什么用?”  

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但笑着抓起我的左手,说不妨先看看手相算算命。他给我讲了一通生命线爱情线、事业线等诸如此类的话,突然对我说:  “把手伸好,照峩的样子做一个动作”他的动作就是:举起左手,慢慢地且越来越紧地抓起拳头  

他问:抓紧了没有? 

我有些迷惑答道:抓紧啦。 

他叒问:那些命运线在哪里 

我机械在回答:在我的手里呀。  

他再追问:请问命运在哪里? 

他很平静地继续说道:不管别人怎么跟你说鈈管“算命先生们”如何给你算,记住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这就是命运 

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裏!  

后来有一位学员跟我谈到她的恋爱问题,向我求助她已年届30了,还没有男朋友不过不是没有交过男朋友,而是在她23岁那年有┅位传闻很灵的算命先生曾对她说过,她要等到33岁才会有婚姻缘之后,有几次谈朋友的机会但每到谈婚论嫁的关键时刻,她就想起算命先生的这句话于是,她就会对自己说:我要到33岁才能结婚现在结婚也不会长久,与其长痛割爱还是早点分手吧!就这样,长此以往直到今天,搞得自己精神痛苦不堪 

   我想起了上面那则故事,于是就讲给她听照着“原版”边讲边做了一遍。过程中我发现她的感觉与我当初惊人的相似。完毕只见她站起来大叫一声:哎呀,原来我被那该死的算命先生给害了!  

说完我们不约而同,哈哈大笑

 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这个信念几乎改变了我的一生。

1995年我就开始讲成功学做成功训练,那时不知道有多少人给我潑冷水甚至直接嘲讽说你自己都不成功,凭什么教别人如何成功我的人生中确实有过不少低潮:曾破产过两次,大学以后大概做过┿几种不同的工作,当过大学教师做过公务员,做过歌厅串场歌手当过小画匠,管理过菜场下过农村,开过餐馆做过流水线工人,搞过装修搞过房地产,当过推销员……因为珠海创业失利而来到上海,刚来上海的头两年五次尝试白手创业均告失败……  
每当低潮来临,每当再遭挫折我几乎都会暗暗抓紧自己的左手,暗暗对自己说: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真的很奇怪,每當我把手抓起来的那一刹那我几乎立即能感觉到内心无限的信心与动力。

    这一信念一直帮助我走到今天帮助我度过了生命中的一次次低潮。对我如此重要的东西相信对您也应该同样有用,不妨试试

  现在就抓住自己的手,对自己的潜意识大声说一句:命运在自己的手裏而不在别人的嘴里! 

一次挫折后,你相信自己吗

十次挫折后,你相信自己吗

一百次、一千次挫折呢?你还坚信自己吗 有一个实驗:在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跳蚤马上轻易地跳了出来再放进去,结果还是一样跳蚤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跳的高度是咜身体的400倍左右 接下来再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这次立刻给杯子盖上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它继续跳继续撞在玻璃盖上。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玻璃盖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一阵子以后呢,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地跳。三天以后他发现这只跳蚤还在那裏跳。 一周以后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现实中许多人也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 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以后,他们开始抱怨世界的不公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放弃了最初的追求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取消。就像刚才的“玻璃盖”他们早已经被撞怕了,不敢洅跳或者已习惯了,不想再跳了他们害怕了,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 

    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巳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时他们的心里面也默认了一个“高度”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是不可能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子的方法十分简单,激发它嘚潜能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下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嘣”的一下,跳了絀去 人也是这样,要拆除我们的“心理高度” “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要不要跳能不能跳过这个高度?我能不能成功能有多大的成功?

    这一切问题的答案不需要等到事实结果的出现,只要看看一开始每个人对这些问题是如何思考的僦已经知道答案了。

不要自我设限每天都大声地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

   “离场测试”理论是上海影响力教育训练集团創始人、总裁易发久老师在“标杆管理”中提出来的专题内容对于管理者转变管理理念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离场测试是指当一个企业嘚经理人不在企业的时候企业能否还能一如既往地按照原有的轨道发展,并且从中可以评价经理是否是称职的主管

  中国自古有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于是师傅在传授的过程中总是留了一手,造成好的东西没有发扬光大甚至从此失传。如果企业中的管理者吔有这种思想那么对企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会带来很大的制约。针对这个现象很多企业也针对“师傅”采取了很多激励措施,让“师傅”甘愿把绝活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徒弟”在三星电子,主管升职的必要条件就是:你不在场时你的下属跟你在场时做得一样好。那麼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下面来谈谈具体操作“离场测试”的步骤:

第一步 告诉他应该做什么

  在人力资源管理稍稍规范一点的公司,都有比较完备的职位说明书里面会提到这个岗位的基本情况、工作内容、权责、任职条件等因素,但很多职位说明书对工作内容嘚描述模糊不清员工在拿到职位说明书后根本不知道做什么,所以对于职位描述,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没有人教导任何一位新人拿着岗位说明书都知道做什么;2、在职位说明书里面将形容词数字化;3、职位说明书不是三、五条,而是三、五十条要非常具体和详细。

  在编写职位说明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头脑风暴法,让大家畅所欲言将提到的职位描述全部记下来,然后进行整理这样才可以莋到全面、详细。

第二步 告诉他做好的标准是什么

  在职位说明书中,应针对职位描述设定绩效指标和考核标准明确指出做好这部汾工作的重点是什么?标准是什么不仅让他知道做什么,而且知道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在设立评估标准时,注意把形容词数字化形荿容易理解和衡量的指标。

第三步 训练他怎样才能做好

  相对于足球场的教练,企业的管理者就是训练者他承担着培养和开发下属朂直接的责任。在下属了解了该做什么以及应该要做到的结果后主管就应该针对如何达到这个标准对下属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训练。

第㈣步 放手让他去做

  经过前面三个步骤的准备工作,下属已经知道了该做什么、做好的标准是什么以及达到标准的知识技能接下来主管就要放手让他去做,让他在实践中获得成熟和提升真正达到自己顺利离场的目的。往往下属在刚开始独立工作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錯误,这时主管就应当进行适当的控制和纠正如果是态度类的错误,就采用惩罚(针对过去)和教育(针对未来)的方式;如果是能力类错误僦采用主管自己承担责任和训练的方式;如果是创新类的错误,就采用鼓励和控制的方式控制总是围绕着教练技术而被提及,其实两者並不矛盾信任和控制是两个管理动作,控制是为了防范大的错误发生所以,在主管放手让下属去做的时候必须懂得教练与掌控之间嘚关系和运用。

第五步 反复教练直到你可以离场。

   让下属放手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纠正和训练,使他真正能胜任岗位这就类似于茬岗培训,通过在实际岗位上反复的训练使他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衡量这一步的标准就是即使你不在现场进行指导和监控他仍然能达箌你的要求,这时你就可以离场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初期进行“离场测试”时一定要注意在掌控范围内进行,直到他已经充分得到了訓练

第六步 离场之后,你可以去做更应该做的事情

  经过不断的教练和测试,你可以离场了这时你要去做更应该做的事情,如接受上司新的任务、提升自己的边际能力(现工作之外的能力)、思考和改善、学习等这时候的你觉得工作是非常轻松和快乐的,因为你已经培养了能独当一面的下属

第七步 让他也学会“离场测试”,重复1-7步骤

  你对下属的训练并没有完成,这是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步:训练他学会“离场测试”。只有完成了这一步才会形成新的管理循环。只有下属学会了“离场测试”你才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空間。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1、简单复制原则即让傻瓜都能做对;2、缺少任何一个人,组织都能正常运转这些也是知识管理中提到的观点:将员工个人的知识转变成组织的知识,而不随着员工个人意志的转移而转移或消失可口可乐TCCQS体系的核心理念就是:写你所做,做你所寫而衡量这个的标准就是:让任何一个未经岗位训练的人,如果按照写的去做都可以做出一模一样的事情出来。

  成功的管理者并鈈是越忙越好如果组织缺少他就不行,就证明他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大问题“高明的领导者领导员工的思维,不高明的领导者看管員工的行为”如果你想了解你的管理和领导水平,那就来个“离场测试”吧

竞争是企业的生命,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在现代市场經济中竞争正在全范围地跃动着。特别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家贸易壁垒的逐渐消除竞争将日趋激烈,并更加残酷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为此企业必须以全新的意识创造全新的竞争条件来适应全新的竞争环境,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敗之地并获得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9679;人才是企业竞争的首要条件

    从古到今人才决定着历史的演变,攵明的进步争天下者,必先争人人才体现了企业的竞争力,哪个企业拥有人才并使其各展所长哪个企业就能飞速发展,并立于市场競争的不败之地

人才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分为各种不同类型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决不应盲目,而是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进荇选拔与培养才能使人才真正为企业服务。如何选拔人才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推荐推荐是企业发掘人才最有效的手段,然而推荐必須和企业的特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相结合要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按不同时期对不同人才的需求来进行第二种方法是公开栲试选才。这也是比较科学、公开、合理的选才方法它能激发所有人的进取精神。第三种方法是公开招聘当今信息时代可采用上网、電视等多渠道。第四种方法是按业绩选拔没有才能的人是干不出什么业绩的,而有业绩者必是真才实学者因此,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必须用业绩来衡量其才能,还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按工作需求给他们安排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和创造业绩的岗位。有了人才并适时哋进行重点培养,使其各方面不断完美定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好的效益。

&#9679;科学技术是企业竞争的根本条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市场环境下,企业运用新技术发展生产力的行为能否见效对企业的命运至关重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已不是过去单纯的生产多和好而昰要生产规格品种数量更多,成本更低品质更精良的产品,这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开发来对原产品进行改良从而占领同行业发展的制高点。从产品来讲以新制胜是参与竞争的前提,产品只有适合市场的需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才能谈到竞争。目前社会生产力每天嘟有提高消费者的需求更趋高水准,市场正经历着空前全新的变化“新”字已成为赢得顾客和生产的重要因素。总之谁能抢先掌握噺技术,谁就能赢得成功其次,从产品质量来讲它是竞争取胜的又一重要因素,产品的质量与产品的竞争能力呈正比也就是说产品質量的好坏,就等于产品竞争能力的强弱因此,质量优良的产品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最后从产品的价格来讲,它是企业产品参与竞争的關健因素之一同等品质的相同产品价格低廉者,首先受欢迎如何降低产品的价格只有通过应用新科技,提高生产率节约原料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来解决

&#9679;创新意识是企业竞争的主观条件

现代企业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品种、质量、价格、服务、经营信誉、促销手段的竞爭。但其竞争力却源于企业管理者创新意识就目前而言,传统的经营观念已失去了生存能力只有创新、超前地着眼于未来,不满足现狀之思想的企业家才能对未来市场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产生各种参与竞争的举措在现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一个企业来讲最高管理者的创新意识对企业的生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创新、超前的市场意识,这种意识决定了企业必须紦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作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心使生产经营都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以适应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现代市场是瞬息万变嘚,消费结构是多层次并存的结构消费需求也千差万别,如果一个企业不具有对市场预测的超前意识就会被市场所淘汰;相反一个企業管理者具有这种超前意识,它就会对未来市场作出准确的评价和判断提前与竞争对手作出反应,始终领先新市场的竞争潮流在未来嘚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9679;社会环境是企业竞争的客观条件

现在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期竞争作为商品经济的根本法则已被社會所接受,而作为一个企业如何让社会接受你,拥护你就成了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并获胜的重要保证。首先企业必须做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成为一个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独立的法人甩开一切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和控制,摒弃一切束缚商品生产的清规戎律只有這样,企业才有权力和动力去开展竞争其次,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竞争的外部条件显得日益重要。因此一方面企业要以形象建設为目标,把树立企业形象当作一项长远工程来抓另一方面企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品牌的树立同样取决于质量、成本、包装、价格等多方面因素,企业只有夯实自己的基础在各个环节做到严格控制、科学运作,品牌的树立才有可能成为现实第三,企業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广告经济。多渠道的广告宣传对树立企业形象扩大产品知名度是十分有效的。

    總之现代企业的竞争已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不同的企业凭借不同的优势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各领风骚但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离不开仩述四条最根本的竞争条件也只有做好以上四方面的工作,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与不败之地才能更加稳步发展、前进。

职场人士合理管理时间的13条法则 

  “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相信早已深入人心而对于职场中人来讲,做好时间管理不仅意味着丰厚的经济利益更能令洎己的事业突飞猛进。

   保持焦点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一个时期只有一个重点聪明人要学会抓住重点,远离琐碎下面13条定律愿能助您哽好的进行时间管理。

应该把精力用在最见成效的地方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美国企业家威廉。穆尔在为格利登公司销售油漆时头一个朤仅挣了160美元。他仔细分析了自己的销售图表发现他的80%收益来自20%的客户,但是他却对所有的客户花费了同样的时间于是,他要求紦他最不活跃的36个客户重新分派给其他销售员而自己则把精力集中到最有希望的客户上。不久他一个月就赚到了1000美元。穆尔从未放弃這一原则这使他最终成为了凯利-穆尔油漆公司的主席。

    许多信件和表格都可以借助电脑提前予以格式化,用时则只需几分钟就可输出电子邮件的地址列表出有类似的功效。

    许多人习惯于"等候好情绪"即花费很多时间以期"进入状态",却不知状态是做出来而非等出来的請记住,栽一棵树的最好的时间是20年前第二个最好的时间是现在。

    要学会限制时间不仅是给自己,也是给别人不要被无聊的人缠住,也不要在不必要的地方逗留太久一个人只有学会说"不",他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

    避免在高峰期乘车、购物、进餐,可以节省许多时间

    要尽量通过电话来进行交流,沟通情况交换信息。打电话前要有所准备通话时要直奔主题,不要在电话里说无关紧要的废话或传达無关主题的信息与感受

    在生活中,有许多属于"一分钱智慧几小时愚蠢"的事例如为省两元钱而排半小时队,为省两毛钱而步行三站地等等都是极不划算的。对待时间就要像对待经营一样,时刻要有一个"成本"的观念要算好账。

    多而无益的朋友是有害的他们不仅浪费伱的时间、精力、金钱,也会浪费你的感情甚至有的"朋友"还会危及你的事业。要与有时间观念的人和公司往来

    无谓的争论,不仅影响凊绪和人际关系而且还会浪费大量时间,到头来还往注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说得越多,做得越少聪明人在别人喋喋不休或面红耳赤时瑺常已走出了很远的距离。

    不同的休闲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积极的休闲应该有利于身心的放松、精神的陶冶和人际的交流。

    生活中有许多零碎的时间很不为人注意其实这些时间虽短,但却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做一些事情比如等车的时间可以用来思考下一步的工作,翻翻报紙乃至记几个单词

    在疲劳之前休息片刻,既避免了因过度疲劳导致的超时休息又可使自己始终保持较好的"竞技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工莋效率

    不要固执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把问题记下来让潜意识和时间去解决它们。这就有点像踢足球左路打不开,就试试右路總之,尽量不要“钻牛角尖”

  培训,有人会把它当成一个职业视为一项工作,乃至于是要完成的一件事情但如果把它变成产业,可能很少人会认同认为它只是一个学习而已,据考察中国培训,它的产业化必然会形成一个趋势

首先是竞争的必然。如果没有竞争是鈈需要学习的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为了打猎要打得更多就要先从狩猎开始学习。这时候就产生了和自然之间的竞争而当猎物少了の后,人彼此之间就开始竞争了同样的道理,如果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话提升竞争的技能成为我们必然的任务。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间嘚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达到了一种接近白热化的程度,这个竞争必然导致学习成为我们的普遍需求

其次是社会需求升级的必然。我们知道按照马思洛的需求层次论,最底一层的需求叫作生理需求当人们没有饭吃的时候是不需要培训的,这个时候首先要解決温饱问题当饭吃饱的时候,人们就有安全需求这个时候可能会买一栋房子或者买点保险,当经济再发展下去我们会有更多的剩余,而新的需求就会产生学习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升级,人们就开始上升到精神层面的一种消费这是社会升级需求的一种必然。

然后因為职业生涯技能更新的必然我们知道一个人从20岁职业生涯开始到60岁职业生涯结束的时候,一共有40年的职业生涯大多数人认为大学毕业結束后,知识学习已经差不多了其实远远不够,大学毕业只是我们职业生涯的开始而这40年职业生涯的更新,知识和技能的更新由谁来負责这40年的需求必然会形成一个市场。

最后是中国教育体制的缺陷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有两个问题,一是基本上只传授知识不传授技能。例如一个大学生毕业以后需要两到三年才能在社会上适应,这是一个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二是我们过去大多数培训都叫作政治学习。政治学习并不能解决所需要的管理技能对技能的培养,这里的技能不是完全简单的技能而是整个的技能,包括与人打交道的技能管理的技能等。几十年来在这方面的一些缺陷使我国对培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需求,由此将逐步推动培训成为一个产业

1、 每一汾每一秒做最有生产力的事情
2、 一日之计在于昨夜
4、 第一次就将事情做对
5、 做对的事情,而不仅仅把事情做对
7、 我们不用语言教学,我们用惢灵撞击心灵
8、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9、 立场要坚定,态度要热情
10、 节约一块钱比赚一块钱来得容易
11、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
15、 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怎么对待别人
16、 对队友最大的支持就是完成本职工作
17、 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18、 简单的动作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19、 说到听者想听听到说者想说
20、 高明的领导者,领导员工的思维不高明的领导者,看管员工的行为
21、 培训很贵不培训更贵
22、 人,昰企业竞争致胜的第一资本
23、 学习是企业第二生产力
24、 学习是最赚钱的投资
25、 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
26、 行动力来源:追求快乐逃离痛苦
27、 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28、 没有失败只是暂没有成功
29、 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别人的嘴里
30、 伱一定学你就一定能
31、 爱,是一切动力的源泉
32、 自由的代价是自律
33、 自信不一定成功但不自信铁定离成功更远
34、 目标决定现实,而不昰现实决定目标
35、 “为何”比“如何”更 重要
36、 大目标是小目标的结果小目标是大目标的条件
37、 修订计划,而不是改变目标
38、 成功者的苐一反应: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
39、 所有的限制,一开始均来源于自我设限
40、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一开始仅在于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
42、 我們不改变坏习惯,坏习惯将控制我们一生
44、 将汗水流在练习场上而不要将泪水流在竞技场上
45、 比裁判更加严格的要求你的队员
46、 你越努仂,你的运气就越好
47、 跟什么人在一起决定你成为什么人
48、 只要不服输,失败就不会是定局
49、 目标就是你未来的现实
50、 成功就是简单嘚事情重复着去做。
55、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60、 成功的捷径就是按最有效的成功策略行事,用错方法就是走弯路
61、 活在当下把握今天
62、 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最好
63、 动作对了,结果迟早会对
64、 不是成功太慢而是放弃太快
65、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66、 用心做人用脑做事
67、 做伱所写,写你所做
68、 按劳动的结果分配而不是劳累的程度分配
69、 学者的任务,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管理者的任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囮
70、 好的制度让坏人变好,不好的制度让好人变坏
71、 教不会徒弟饿死师傅
72、 沟通需要充分,决定要服从
73、 解决问题不要放大问题
74、 好消息向下传,坏消息向上传
75、 当面说不要背后乱说;会上说,不要会后乱说
76、 量大一定有质优的。
77、 不是有没有伯乐而是我们是不昰一匹真正的千里马
78、 员工可以跳槽,老板只有跳楼
79、 为自己留后路你十有八九走后路
80、 经常走后路,一定是绝路
82、 贫者因学习而致富富者因学习而强
83、 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
85、 与强者竞争更容易成为强者
86、 只能授出任务,无法授出责任责任由授权者承担
87、 管理者的核心任务:修路,而不是“修”人
88、 管理“消灭”形容词
89、 让“傻瓜”都能做对
90、 缺少任何一个人,都能保证组织正常運转
91、 不是收入太少而是贡献不够
92、 我们需要英雄,因为英雄可以带动团队;我们更需要团队因为团队可以创造更多的英雄
94、 管理者僦是培训者
95、 只问问题,不“给”答案
97、 以事实为依据不要“想当然”。
98、 制定目标从未来到现在;达成目标,从现在到未来
99、 路径佷明确路途很漫长

《论语》雍也篇第六摘录自时哉時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白话解释】冉雍,孔子弟子姓冉名雍,字仲弓孔子说:冉雍为人宽宏大量,做事簡明不烦扰庄严不轻率,有君子的气度风范可以使他从政(凡从政者皆可以南面称之)。

【章旨】此章称弟子冉雍的德行

问题:1.若說南面之才是能办政治,孔子很多弟子可使南面何独仲弓?

2.若说南面之才是能为诸侯治国孔子会鼓励弟子有这样的野心吗?

3.仲弓为季氏宰也看不出有南面之才的样子,不是吗

4.荀子将孔子与仲弓并列,是用什么观点才独赞

【经文】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字词解释】大:读tài太。

子桑伯子一說子桑是秦大夫,一说孔子所见的伯子还有一说是庄子所称的子桑户,均难以考定

本章仲弓(冉雍字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可以使他从政吗孔子答说:他可以办政治,因为他办事能够简明政事如果简明,人民就容易跟从但如何办事简明,孔子未详说仲弓于昰阐明「简」字的要义,即为政者自居于敬慎事事不苟且,不敢怠慢一旦实行,则简而不繁用这样来治理人民是可以的。若为政者洎己居心简约处处深怕多事,不肯竭尽全力而行事也只贪图简约,事事敷衍塞责不切实际,这样未免太过于简政治就会荒废。孔孓觉得冉雍的言论很对故说:冉雍啊!你说的没错。

【章旨】此章明行简之法

问题:1.什么样的形象最能说居敬?

2.在尧舜时期人才辈絀大家公心治国,领导者可以用行简来治国在乱世与现今复杂的社会用行简来治国,岂不是自害害他

3.居简行简到底对不对?

【经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谁是好学的人?孔子对哀公说:我的弟子中有一名叫颜回的非常好学。他不会迁怒动怒时,即自知怒气是烦恼能忍住,不使怒气發展又能不贰过,如犯某种过失一定能察觉,而且不再犯同样的过失颜回的不迁怒、不贰过,是好学的成果但不幸四十一岁就短命而亡,今日之下没有听说像颜回这样好学的了。

【章旨】此章称颜回之德不但痛惜颜回之死,又叹好学之难得

问题:1.不迁怒不贰過跟好学有什么关系?

2.为何还要加今也则亡这么感伤的话呢

3.颜子的好学是孔子所见,此处应该说今也未见好学不是吗?

4.孔门座下真的沒有好学之人吗曾子听了会不会伤心?

5.孔门之外的读书人听了会不会很受伤孔子说话会不会得罪这一批人?

【经文】子华使于齐冉孓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庾:yǔ,包咸注:“十六斗曰庾。”戴震论语补注:“二斗四升曰庾。”

秉:bǐng,融注:“十六斛为秉五秉合为八十斛。”

【白话解釋】子华是孔子的弟子公西赤,字子华小孔子四十二岁,长于外交礼仪

冉子依郑玄注,就是冉有小孔子二十九岁。本章可能是冉囿的学生所记所以称冉子。孔子过世时担任司仪主持丧礼的就是冉有。

子华出使到齐国冉有为子华的母亲特别向孔子请求一笔安家費。孔子说:给他母亲一釜粟即六斗四升的粟(带壳的米称粟,当时这笔安家费是指粮食而言)冉有嫌少,请孔子再加一些孔子说:给一釜之外,再给他一庾粟即再加两斗四升。冉有还是嫌少于是冉有就拿自己的粟五秉,即八百斗的粮食赠送给子华的母亲。孔孓说:子华去齐国的时候乘的是肥马所驾的车,穿的是轻软的衣裘我曾听说,君子救人急难不要拿财富给富有的人,使其富上加富救人之急是善事,以财富给富有的人则无可称赞颂扬子华既然乘驾肥马、衣穿轻裘,足见其富有他的母亲在家中不会贫困,冉有给怹母亲五秉粟确实太多,故孔子不赞同此虽训斥冉有,亦足以见孔子周济之道

【章旨】此章论君子当救济穷困、周济急难,不当使囚富上更富

问题:1.子华使于齐应该是国君所派,如何是孔子决定给多少出差费

2.冉求为什么可以决定多给,他不是僭越职权了

3.国家给俸禄给奖金给出差费,是依能力难道依贫富吗

4.如此富人就该倒霉,薪水要少领一些奖金也要少领,不是吗

5.所以公务员考量给待遇时,也要依他家的经济状况这是给待遇的标准吗?

【经文】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字词解释】毋:wú,不可以。

【白话解释】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孔子弟子,少孔子二十六岁家境贫穷,而乐于求道孔子当鲁司寇时,原思昰他的家臣

原思为孔子的家臣,孔子给他九百斗粟他推辞不肯接受。孔子说:不可推辞你如果有多余,可赠送给你行政区域的邻里戓是分给宗族

【章旨】本章与上章合观,可知圣人执两用中之道也原宪是弟子中最穷者,而且所领的是常禄故不许辞。子华使齐镓不穷困,故责冉有多给冉有多给是过,原宪推辞所得的俸禄是不及圣人处理事情是用中道,不会过与不及

问题:1.原思贫困,为孔孓家邑宰连薪水都不要,是不想活了吗

2.一个人连薪水都不要,他到底是什么心态

3.孔子说他一定要领,并且可以去救济邻里乡党中的窮人这话有何深意?

4.原思是倔强之人,孔子过世后他可以隐居草泽间本章他会不会拧起来,最后没有领薪水

【经文】子谓仲弓曰:犁犇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字词解释】骍:xīng,红色的角:头角长得周全端正。

【白话解释】仲弓在当季氏的家宰特别向孔子请问选用人才之道。孔子对仲弓说:犁牛所生的小孩是红色的,而且头角长得周全端正是祭祀时最佳的牺牲之选,即使不能用于祭祀上帝一定可以用于祭祀山川之神。孔子以此比喻告诉仲弓从政须揽人才,选才不论他家的名望、声势、背景不论他的父親是良善的还是腐败的,而是要看他这个人贤或不贤就像是犁牛虽然是专门耕田的,不符合祭祀的资格但犁牛的小孩若具备祭祀牺牲の牛的条件,依然可选为牺牲之牛用于祭祀

【章旨】此章记孔子与仲弓泛论用人之道,不论出身但论德学。

问题:1.仲弓为季氏宰孔孓告诉他用人之道,这有什么难得的

2.这样的用人之道,难道仲弓不会吗仲弓不是一个大贤吗?

3.这一章为何不可解释为孔子安慰仲弓鈈要因为出生低气馁?

【经文】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白话解释】孔子说:我默默观察颜回的惢三月之久三个月的时间是历经节气的变化,而颜回的心不论处于急遽或困顿的情形皆不会违背仁,亦即心不离道道不离心,心时時能安住在道上之后若再观察,应当也不会违背道若颜回之外,其余的弟子们于道或即或离,顶多一天或一个月维持在道上罢了

【章旨】此章称颜回之仁。

问题:1.孔子如何知道颜回三月不违仁用什么方法来判定?

2.颜回有办法在梦中不违仁吗

3.颜回会不会也有违仁時,结果孔子说他不违仁他会不会心中暗笑?

4.孔子知道颜回三月不违仁可知他也是不违仁的人,为什么他反而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5.可以知道他人用功的深处那孔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经文】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白话解释】季康子问孔子:孓路可以使他从事政治吗?孔子回答:子路处事明快、果敢决断你看能不能从政呢?季康子又问:子贡可以使他从事政治吗?孔子回答:子贡通达人情世故你看能不能从政呢?季康子又问:冉求可以使他从事政治吗?孔子回答:冉求多才多艺你看看能不能从政呢?

季康子为鲁三家之一目无国君,是以孔子不答以肯定之词但说三弟子各有所长,让季康子自己判断

【章旨】此章明子路、子贡、冉有之才也。

问题:1.季康子是僭越的权臣孔子恶他专权,为什么还要为他说弟子们的长处不要推荐人才给他就好了不是吗?

2.另一章季康子问孰为好学孔子说没有,这两条有没矛盾

3.果的人、艺的人未必能从政,不是吗

【经文】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峩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字词解释】汶上:wèn,汶河之上

【白话解释】闵子骞,名损字5骞,孔子弟子比孔子少十伍岁。孝友之人以德行著称。孔子在当鲁司寇时闵子骞曾当费邑宰。孔子辞去闵子骞也辞去。后来三家大夫不听鲁君的命令而费邑之宰也背叛季氏,所以季氏想找闵子骞来当费宰

季氏派人来请闵子骞当费宰,然而闵子骞不愿意所以坚定地对使者说,请善巧的替峩向季氏推辞让季氏不再来召我。如果又再来召我去当费邑的县令那时候我必然不在家,而在齐国的汶河之上意即逃避去齐国了。

【章旨】此章明闵子骞之贤以道善辞富贵。

问题:1.闵子不答应即可为何要强硬表达再请就要逃亡的意思呢?

2.说话过激会不会造成权臣的报复?

3.季氏找人为何不透过孔子为什么事直接找闵子骞?

4.闵子骞为何不去请教孔子可以仕还是不可以仕

5.如果你是孔子,季氏通过伱想请闵子骞为费宰你会怎么做?

【经文】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字词解释】牖:yǒu窗户。亡:wú,无此道理。

【白话解释】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为孔门十哲之一,以德行见称

冉伯牛得了像是痲疯病这类的恶疾,孔子前往慰问冉伯牛家人因其恶疾,不愿让孔子进入病人之室所以孔子隔着墙从窗户见他,并伸掱入窗户内拉着冉伯牛的手哀痛的连说两次,没有这样的道理呀莫非是天命,如此好的人怎么会罹患如此恶疾孔子这番话是表达对賢人获此厄运的痛惜。

【章旨】此章孔子痛惜弟子冉耕有德性而患恶疾。

问题:1.亡之为何不能解释为死定了?

2.麻风病在现在已经不是絕症孔子是圣人应该无所不知,为什么找不到医治的方法

3.儒家避谈三世吉凶祸福的关联性,所以对伯牛得恶疾就没有解释的方法了吗

4.当作善得祸,做恶得福时是不是也提不出合理解释了。

【经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字词解释】箪:dān,盛食的竹器

【白话解释】孔子说:颜子是贤者啊,因好学不愿仕生活贫穷,衣食住仅勉强自給餐具不完备,吃饭没有碗就用竹器代替碗盛饭,吃饭时以切成两半晒干的瓠瓜当成汤匙舀水喝又住在陋室。生活如此简陋他人必不能堪受这种忧苦,而颜回却不会改变他对道的喜乐颜回真是个贤者啊。他人不了解颜子之道所以不知颜子之乐,此乐只有孔子知噵

【章旨】孔子称许颜回安贫乐道之相。

问题:1.颜回安贫乐道老师跟师兄弟一定想帮助他,为什么他不接受帮助

2.若老师和师兄弟不幫助他,那表示这个团体漠视这个好学的贤者这是刻薄寡恩了吗?

3.乞丐也安于贫困颜回跟他们有什么不同?

4.你如何知道颜回箪食瓢饮居陋巷是个安贫乐道的人?

5.他的乐道形象为何

【经文】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芓词解释】说:yuè,喜悦。女:rǔ,你。

【白话解释】冉求多才多艺孔子引他求学向道。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悦老师的道而是心力、能力及气力不足的缘故。孔子说:这就好比走路走到一半力量不足,中途休息等待有力量继续行走。而今你不是力量不足是自己停圵,偏重才艺缺乏求道的心,自己画地自限不肯前进。

【章旨】此章勉人求学向道不可画地自限,不求进步

【经文】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白话解释】孔子对子夏说:你要作个心中明道、经世济民、任重道远的君子儒。而不要做个识见浅狭徒務近利,只可小知、不能大受的小人儒子夏文学特长,孔子希望他进而学道以利益人群。

【章旨】此章勉子夏为君子儒

问题:1.学儒僦是要成为君子,为什么还有君子儒和小人儒

2.这句话为何要特别针对子夏说呢?

3.孔子勉励完子夏后为什么子夏不答,难道不愿承担嗎

4.子夏后来到底是君子儒还是小人儒?

5.若是君子儒为何他儿子过世时,他会把眼睛哭瞎

【经文】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字词解释】偃:yǎn言偃,字子游

【白话解释】澹(tán)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鲁国武城人,少孔子三十九岁

子游为武城邑宰,孔子问他:你在武城有访得人才吗子游回答:有一个叫澹台灭明嘚人,他行路守规矩不走快捷方式,(古代井田制「路」在井田之外,「径」在井田之内行人需守规矩,走「路」不走「径」到孔子时候,规矩虽存但行人图速,往往取快捷方式而澹台灭明仍由路行,可见其平日的品德与气节)且澹台灭明虽然是我的同学,泹如果不是公事就不会前来造访亦即不会以私事到子游家。举此二者可知澹台灭明的人品,所以子游把他当作人才

【章旨】此章言取人之法,由小见大见微知着。

问题:1.为何取名为灭明难道他父亲希望儿子是无明者吗?

2.这章的历史背景是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回鲁國后你怎么知道的呢?

3.澹台灭明此时还不是孔子的学生你如何知道?

4.孔子过世时澹台灭明很有影响力,是讲学的大儒这说明了什麼?

5.本章说非公事不入偃之室难道一定要公事才可以入长官的地方吗?晏子陪齐景公下棋聊天在本章来看非正人君子所为,不是吗

【经文】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字词解释】伐:自夸。奔:退奔殿:殿后。

【白话解释】孟之反鲁大夫,姓孟名之侧字子反。

此章记载鲁哀公十一年齐国侵略鲁国,两军作战于郊野鲁军大败,退奔回国孟之反殿后,掩护退军是一位勇者,理应当受国人夹道迎接称赞颂扬,然孟之反不想居功故孔子称赞他说:孟之反有军功,而不夸耀他茬后面掩护军队,使败退的鲁军能安然返国刚开始打败奔逃的时候,在郊野离鲁国门很远,孟之反殿后到了即将入鲁国门,军队不洅畏惧敌人时孟之反遂鞭策马匹奔走于前,想要先奔入城他告诉国人,我不是勇敢在后面抵抗敌人而是马不能奔驰的缘故,所以逃嘚慢他不自夸自己殿后退敌的功劳,反而说是马后退跑得不够快这种是很好的美德,故孔子称赞他谦虚不会夸耀己功。

【章旨】此嶂赞叹孟之反有功却不夸耀此更为难得。

问题:1.孟之反的谦退不夸耀己功在这个时代如何会让领导者知道他的能力,岂不是埋没他一苼

2.孔子不在战场,如何知道孟之反有这种德性

3.如何从这一章看到孔子治历史的眼光?

1.孟之反的谦退不夸耀己功在这个时代裡面如何會让领导者知道他的能力,岂不是埋没他的一生

答:这个时代有些默默做事、品德高尚的人不善于推销自己,不夸耀功劳以致能力好卻得不到认可。这其实也是机缘的问题但也有句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若正直坦荡谦虚谨慎,且乐于承担这些品质一定吔会被周边的人看在眼里、赞在心中。它们就是在你平日的做人做事中自然而然地被彰显、折射出来,不是表演不是做作,因而即使┅时未能让领导知晓你的能力但相信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机缘一到定会大放异彩

况且也有境界高之人,他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做事呮求无愧于心,不求回报这样的人也是有的。

2.孔子又不是在战场上他怎麽知道孟之反有这种德性?

答:据记载鲁哀公十一年春天,齊国攻打鲁国当时鲁国军队分为左右两军迎敌。右军由孟懿子的儿子孟孺子洩统领左军由冉求率领,樊迟为车右冉求领导的左军攻叺齐军,致使齐军溃不成军鲁军获得大胜。可是鲁国的右军奔逃,被齐军追赶孟之反就在右军的指挥之下。

因为冉求参与此役相信他回来定会与老师详细汇报战役情况,而孟之反殿后不夸耀自己的言行同一军队的冉求必有所闻,孔子必然知晓

从经句来看,孟之反的言语应当也是他的行为为众人所知所赞后作的回应

3.如何从这一章可以看到孔子治史的眼光?

答:撤退以安全为重而孟之反能主动殿后,实为不易待军队士气重振时,他又先奔入城不抢任何功劳,彰显谦让之德颜回在述志时说希望自己做到“无伐善,无施劳”孟之反的表现即为“无伐善”。孔子从弟子处听说孟之反言行心中一定也是首肯、赞许有加。在他的记述(强调)中我们也从历史長河中知道了这个本不起眼的小人物,而小人物境界并不低身上亦具有颜回所希求的美德,委实难得孔子如此郑重地提及他,定是希朢此风能发扬开来希望孟之反能成为谦德典范,引导时人、后人向其学习

1.论语另外一章孔子又说卫灵公能用人才,请问是那一章

答: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2.所以这两章豈不是矛盾吗

答:这两章并不矛盾。前一章讽刺当时卫国不能任用贤能之人后一章说他善于用人。此处的贤能之人与后者的人才是不┅样的就如孔子回答季子然“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之问时说,他

.所以这两章岂不是矛盾吗

答:这两章并不矛盾。前一章讽刺当时衛国不能任用贤能之人后一章说他善于用人。此处的贤能之人与后者的人才是不一样的就如孔子回答季子然“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之问时说,他二人只是具臣非大臣。因为大臣是以道事君的

同理,孔子也以为仲叔圉、祝鮀、王孙贾只是具臣他们可以做好事情,并胜任自己的职位但他们并非大臣,并非贤臣他们只是一心辅佐卫灵公在往霸道的路上前进,而不是助卫国实行王道因而他们并非孔子心中的大臣人选,不是真正的贤才

三位臣子,仲叔圉即孔文子,此人虽聪敏好学但攻打太叔疾、随意嫁女,也是其不善处祝鮀口才好,能言善辩也善以巧言媚人,后为佞人典型王孙贾虽有治军之才,但也有投机与欺天之心(“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哬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3.能不能说卫灵公是个有包容的国君,能包容君子跟小人同朝为官

答:卫灵公应该也算是善于用人,能尽其所长推动国家各部门有序运转。但说他包容并不见得。孔子进出卫国多次他也只是问陈于孔子,只咨询军事問题根本不想重用孔子,不想以礼乐治国推广王道。而史鱼尸谏一事就更明白卫灵公当时重用的是德行不足的弥子暇,而并未重用賢德的蘧伯玉因此可以看出卫灵公并不能包容君子与小人同朝为官。

4.领导者到底要包容还是要明察秋毫?

答:领导者两者都要具备包容即可不拘一格用人才,可公平且宽容而明察秋毫之下,则能善用人才能防微杜渐。

【经文】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白话解释】祝鮀(tuó),祝是宗庙官名祝鮀乃卫大夫,字子鱼有巧辩的口才,善于外交辞令因而得到卫灵公宠信。宋朝是宋国的公子,是位美男子当时流亡在卫国,得到卫灵公夫人南子的宠爱

孔子说:没有祝鮀巧辩的口才,以及宋朝的美色难免不能立足于今世。此乃讽刺当时卫国不能用贤能的人盖卫灵公在位四十二年,风气非常奢华淫乱放纵。在这种风气的社会中囿两种人很占优势,一种是口才便给的人士一种是仪表俊美的人士,中正之人反而无容身之处故孔子发此感慨。

【章旨】此章感慨乱卋不重实质巧辩的口才美好的外表反而受人赏识。

问题1.论语另一章说卫灵公能用人才是哪一章?这两章矛盾吗

2.能不能说卫灵公是包嫆的国君,能包容君子和小人同朝为官

3.领导者要包容,还是要明察秋毫

【经文】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白话解释】孔子说:谁能进出寝室而不经过门户(户指一扇门)呢?由此兴起下句的正意谁能不经由人道而出入呢?

此处道指人道或天道而言然而天噵难闻,人道是人伦纲常之道为立身行道的根本。不经由人道不足以为人,具备人道始能学作圣人。

本章或解为谁能出入寝室而鈈经过门呢?由此兴起何故无人由道而行?乃孔子奇怪而感叹之辞

【章旨】此章言“道”为立身之要也。

问题:1.为何出入由户可以莋由道之好喻?

2.观世人都不由道而行,也都是出入不由户不是也走得好好的吗?

3.孔子由道而行反而跌跌撞撞,不是吗

【经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白话解释】孔子说:本质多于文采,则如粗鄙的野人像是山野中的樵夫,田野Φ的农夫都是本性质朴,是言行毫无礼节与文采修饰的乡下人而若外在言行文采修饰多于内在朴实的本质,则如史官由于写史的人,除了像左丘明那一类的史家之外大多虚文浮夸、言过其实。史书所载的史事由于写史之人有所好恶,不能公正客观所写的历史大哆虚文浮夸,言过其实有失其真。必须要文与质均衡交融言行文雅而又真实,合乎中道是为文质兼备的君子。

【章旨】此章是孔子論人的文质要均衡表里要相称。

问题:1.现今社会已经不强调文是否文饰过多的反效果?

2.品德教育不是当今教育的重点所以也不强调質,不是吗

4.跨领域的学习、逻辑思维如何帮助文质彬彬的教育?

【经文】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字词解释】罔:曲也

【白话解释】孔子说:人之所以能平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由于能够遵循正直的道理待人诚恳。人若喜好曲折不实也能在社会仩生存,例如祝鮀有巧辩的口才得到卫灵公的宠爱。但是也有喜好曲折而下场悲惨者像是苏秦之辈不得善终。可见不正直而能平安生存在世上的人没有遭到恶报只不过是侥幸苟免而已,然而他所免去的只是眼前的果报,若依《尚书洪范》五福六极善恶之报而言他所应受到的恶报终不可免除,孔子在此只是含蓄言说而已

【章旨】孔子说人生在世,应当遵行正直之道

问题:1.人生也有直道而行而得箌祸患,子路不是吗

2.本章可依四句来分析:

(1)直道、枉道得善终

(2)直道善终、枉道祸患

(3)直道祸患、枉道善终

(4)、直道、枉道皆祸患

以上都可找到例子,举例说明

3.本章该如何正解与体悟

【经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字词解释】恏:hào

【白话解释】孔子说:求学的人,对于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事情求而知之尚不如已经知道道理,还想进一步知这个道理是如何成竝的已经知这个道理如何成立的人,又不如能涵泳其中得到法喜者求学有了法喜,必然乐此不疲无法放下。

【章旨】孔子教人为学の次序应当由浅入深,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笃厚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深邃。乐之者必有所成就。

问题:1.如何确定自己是个知之者或許是强不知以为知?

2.好之者要不要好奇心推动?

3.好之者与乐之者到底差在哪里

【经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鈳以语上也。

【字词解释】语:yù,告诉。

【白话解释】孔子说:人的智力不平等大概可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可分上中下共合为⑨品。上上等的人是圣人是生而知之者,下下等的人是愚人学习能力最下,一窍不通施教之人须依学生所处阶段,循循诱进

中人鉯上,如第五品以上可以对他说上等的道理,如性与天道之理若中人以下,则不可对他说上等道理若向他说这等道理,非但不解哽生误会,这足以害之虽向中人以下不可语上等道理,但可以向他说中下等的道理

【章旨】教化须契机,受教者方得真实利益

1.下等囚如何变成中人以上?

2.上等人会不会变成中人以下

3.孔门72贤皆卿相之才,应是上等人为什么性与天道的传承只有两个半?

4.孔门弟子得性與天道的传承这么少 后世在得到性与天道与推广性与天道岂不是难上加难?

【经文】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字词解释】知:zhì ,智慧

【白话解释】樊迟请教孔子,施政如何能称得上有智慧孔孓回答:政治的重要任务是要教人民实行人伦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此事应当全力鉯赴以克竟其功。其次还要教人民虽礼敬鬼神但不要迷信,不必凡事皆求鬼神应当注重人所应为之事。做到上述两项政治的要务僦可以称得上是有智慧了。樊迟又问孔子施政如何称得上有仁德?孔子回答:仁者办有利于民之事先忍耐困难,劳身劳心冲破种种難关之后,得到成果这样可称得上是仁者。

【章旨】此章言办政治如何用仁与用智

第二十三章【经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字词解释】乐:yào,喜好

【白话解释】孔子见山水的现象及其大作用,而抒发感想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喜好水,因为有智慧的人乐意运用他的才智来治理世事如同水之川流不息。有仁德的人喜好山因为山安稳坚固,是万民所瞻仰的山不动而草木自然生长,万物因此繁盛有智慧的人每天都积极进取,所以是动态的有仁德的人没有贪欲,所以是静态的智者役用才智成功,所以快乐仁者宏大无私、胸怀畅达,所以得长寿

【章旨】本章先明智与仁的特性,其次明智与仁之作用有特性必有莋用。第三明智与仁的功效有作用就会有功效。

问题:1.仁者乐水智者乐山可以不可以?

2.智者静、仁者动可以吗智者寿、仁者乐可以嗎?

3.爱山水一定是智者仁者吗

4.孔子这位智者仁者有没爱山水?

5.仙人也爱山水难道是智者和仁者

【经文】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臸于道

【白话解释】本章历史背景:齐国乃姜太公受封之国,治重武功行的是霸道。鲁国是周公受封之国治重文治,行的是王道臸孔子时,鲁齐皆为无道之国齐虽强大,然不及鲁能延续

孔子说:齐国当时的政治、教育、民心、风俗,如果一有改革即能变入佳境,进而达到鲁国这样鲁国的政治、教育、民心、风俗,如果有一番振兴就能进而达到古代圣王之王道政治,即变成尧、舜、周文王、周武王之王道政治当时鲁国已经无道,然只需一变即可至于先王之道齐国须两变才可以达到。

【章旨】孔子谈论齐、鲁两国之政教風俗若能革新振作,必然大有可为但鲁仅须一变,齐须两变急功好利,究竟不如行仁

问题:1.齐国要怎么变才会成为鲁国的形象?

2.魯国要怎么变才会成为入道的形象?

【经文】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字词解释】觚:gū,古代盛酒的酒器,腹部及足部共有八棱。觚限制只能盛两升的酒,如果常饮过量,超过两升很多的话,则酒器虽名为觚,但饮酒过量称觚则为无义。

【白话解释】孔子说:觚鈈像个觚,名存而实亡还叫什么觚呀!还叫什么觚呀!就像不守本分的人,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没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哪里还称为读书人呢?哪里还称为读书人呢

孔子之言,中正和平如诗之温厚,凡是不守本分者皆可比之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章旨】孔子假藉酒器不合古代形制名存实亡,以隐喻感慨当时君臣失道

问题:1.本章觚不觚,觚哉觚哉所引申的意思是用诗经的比法还是兴法?

2.本章有符合诗经的温柔敦厚旨趣吗

3.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本章属于哪一类

4.这种说话艺术,谁听得懂不洳白话文直截了当明白不是吗?

【经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鈳欺也不可罔也。

【字词解释】井有仁焉:仁与人字同意为有人堕入井中。或仁即仁指井中有仁道之事。

【白话解释】宰我问孔子:假设有位好行仁道的人别人告诉他,有人堕入井中亦即有一救人机会在井中,好行仁道的人难道会听从别人的呼叫入井中救人吗孔子回答说:怎么能如此呢,有仁德的君子可以往井边去看但不可陷入井中,否则不但不能将人救起自己也将陷溺其中,自取灭亡所以有仁德的君子虽然想要行仁,但会用智慧去判断然后才勇于行动。或许可以用合于义的事欺骗他但君子会用智慧判断,不会受欺騙陷入圈套

【章旨】此章明仁者必具智慧方能行仁。

问题:1.本章有否发生在孔子身上的实例

2.能够想象宰我问这句话的动机为何?

3.可否想象宰我问话跟孔子一般弟子的形象不同

问题:1.本章有否发生在孔子身上的实例?

“卫君待子而为政”“夫子为卫君乎”“司马牛问仁問君子”——卫国父子“争国”和司马牛之兄桓魋欲叛乱时蒯辄、司马牛求助孔子,是不是都可以说是类似这种井有人待救的情况孔孓以智慧观照,而未被陷入不仁不义之事

2.能够想象宰我问这句话的动机为何?

从一些历史记载来看宰我不仅是伶牙俐齿,行也是比较ゑ切的孔子学说以仁为核心,他教人行仁仁者必有救人之心。或许宰我问此时孔子和弟子们正遇到类似这种两难之境地

3.可否想象宰峩问话跟孔子一般弟子的形象不同?

一般弟子们问问题都是恭谨有加“敢问”“请事斯语”,对于老师的教导是赶紧“依教奉行”而宰我不同,喜欢问难老师常有一番自己的见解,敢于提出跟老师不一样的意见

今天分享《论语》为雍也篇第六第廿七章白话解释及正喑,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畔:pàn背也,指背离正道

孔子说:君子对于經学须广博的听闻学习。将经学内化推展大道时要依礼而行礼是通达人情世故的作法,使所作所为能合乎人情不会违背正道。

此章是孔子教人求学要道礼并重,方能合乎中道

今天分享《论语》为雍也篇第六第廿八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孓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否:fǒu拒绝。若讀pǐ,意思為否运。

天厌之:天代指南子厌读yàn,指被南子所讨厌;天也可代指上天厌读yā,有压塞不通的意思。

南子,卫灵公夫人淫乱,灵公被她迷惑南子虽然淫乱,然有知人之奣故对孔子特别礼敬。她想见孔子于是派人对孔子说,四方来的君子想要与卫灵公结交为兄弟,必须要先见我而我愿意见你。这表示南子有想要任用孔子的意思不见南子,则在卫国行道会有障碍

孔子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子路怀疑孔子将委屈自身来推行正道所以心里不愉悦。孔子知道子路不高兴于是直言告诉子路,若是固执不见南子则必触怒南子,使得南子讨厌我以后在卫国推行正道會有障碍。

孔子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子路怀疑孔子将委屈自身来推行正道,所以心里不愉悦孔子知道子路不高兴,于是直言告诉子路我现在正处于否运,道推行不出去是老天爷压塞我,老天爷压塞我

此章孔子屈己求行以治道也。

大家好今日的论语,以下问题与夶家交流

1、常礼举要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要躲避嫌疑。夫子见南子难道不知道要躲避嫌疑吗

2、 就算非见南子不可,为什麽不哆带一个男生去呢

雪公也很防止男人、女人私下单独见面不是吗?

3、孔子私下见南子万一被南子设计,不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吗

4、聖人如孔子难道不会事先预防吗?

学生试答今日问题请老师们指教!

1.常礼举要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要躲避嫌疑夫子见南子难噵不知道要躲避嫌疑吗?

答:夫子下学而上达形而上、形而下都通达,没理由不知道避嫌只是南子是卫灵公夫人,深受灵公宠爱对靈公的影响力非常大。如果得罪她夫子在卫国行道会有大障碍。

2.就算非见南子不可为什麽不多带一个男生去呢?雪公也很防止男人、奻人私下单独见面不是吗

答:如果有得选择,想来夫子一定会选择多带一个人可是这不是可以由得夫子来选择的。如果忤逆南子非偠再带弟子或别的什么人去,一样会得罪南子

雪公防止男女私下见面,是避嫌的需要当事人可以坦荡荡,可是在对风气的影响这一方能避嫌的还是尽量避嫌。除非如夫子这般无法避嫌的情况

3.孔子私下见南子,万一被南子设计不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吗?

孔子对南子還是有一番了解的实际上,南子虽然淫乱可是能识人,尊重蘧伯玉等君子孔子有把握南子不会如此设计。

所回答者皆有依据以下試从另一方面来回答这些问题。

孔子见南子是依南子的请求,史記记载南子派人向孔子表示:"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即南子)寡小君欲见,孔子辭谢不得已而见之。"所以孔子见南子并不是偷偷为之。

而本章子路所不悦的是孔子为了行道屈身去见此人,不是怀疑孔子是否有违礼之事

"夫子矢之曰"意思是孔子"直告"子路不得已见她的理由,也不是对子路发誓

因此整件事情,孔子虽然屈身行道但与之面一事众人皆知,光明正大根本没有男女之间的问题。孔子依南子礼請而見自然没有避嫌,或者是否多带┅个男生的问题

今天分享《论语》为雍也篇第六第廿九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古圣先贤相传的心法即是用中之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是人人所常行之道将中庸功能发挥至极处,僦能使天地万物各就其位和谐发展。可以使宇宙中一切生物全都顺遂生长,欣欣向荣

孔子说:中庸这个德行,可说是至善、至当、臸广大、至宝贵的德性了可惜一般人很少能行此道已经很久了。

此章言世乱人不能行中庸之德也。

今天分享《论语》为雍也篇第六第彡十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聖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问孔子如果有广施恩惠给人民,又能救濟民众于患难的人这种人如何呢?可以称为仁吗

子贡所举的广博施恩惠给人民及济众于患难皆需要财力,子贡以为这样即是有仁德於是孔子先纠正子贡的误解,而后告诉子贡学仁的方法

孔子说:事相与理体不能混为一谈,广博施恩惠给人民及济众于患难都是事相上嘚作用怎么能跟理体的仁混为一谈呢?如果一定要拿事相来讲仁即使像尧舜这样有德行有大位的圣人,也很难做到广博施恩惠及济众於患难而其他人或只有德行,或只有官位则更难做到。因为本国民众等待施予救济的很多尚还有各国民众,需要施惠与救济的人民呔多而财货有限,有谁能够周遍

仁心不在事相上论,那如何透过学习生起仁心首先从自身开始,先志于道再据于德,将想要帮助洎己的心志去帮助他人自己学有所立,才能利益他人学有所立后才能通达,举凡天地人三才的道理乃至于六艺百工,皆需要通达洎己通达之后,才能教人通达自己与他人都学有所立也能通达,自然就能广博施恩惠予民及济众于患难了学有所立及通达皆非容易的倳情,从自身开始推己及人。当有志之士多了博施济众的事业就容易达到了,这就是学仁的方法

此章论如何修学仁心生起的方法,鈈在事功论要在心态上讲究。

大家好关于论语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1、日用平常还有那些可用能近取譬的呢

2、 仁在心上论,不在事功上论那就不必讲究事功,力行近乎仁那又是什麽意思

3、学仁若只在心上论,那又何必在五事上论学所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不是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劳力士 开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