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的极限应力如何计算线图中的AD和CG交叉怎么办

CGNM单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进行零件疲劳强度计算

* * * 第一节 材料的疲劳特性 第二节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第三节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第二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第一节 材料的疲劳特性 一、变应力作用下机械零件的失效特征 变应力下零件的损坏形式是疲劳断裂。 1、失效形式:疲劳(破坏)(断裂) 2、疲勞破坏特征: 1)断裂过程:①产生初始裂纹 (应力较大处) ②裂纹尖端在切应力作用下反复扩 展,直至产生疲劳裂纹 2)断裂面:①光滑区(疲劳发展区) ②粗糙区(脆性断裂区) 3)无明显塑性变形的脆性突然断裂 4)破坏时的应力(疲劳极限)远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 3、疲勞破坏的机理:损伤的累积 4、影响因素:不仅与材料性能有关,变应力的循环特性 应力循环次数,应力幅都对疲劳极限有很大影响 σmax N ②、 s-N疲劳曲线 用参数σmax表征材料的疲劳极限,通过实验可得出如图所示的疲劳曲线。称为: s-N疲劳曲线 104 C 在原点处对应的应力循环次數为N=1/4,意味着在加载到最大值时材料被拉断显然该值为强度极限σB 。 B 103 σ t σB A N=1/4 在AB段应力循环次数<103 σmax变化很小,可以近似看作为静应力强度 BC段,N=103~104随着N ↑ → σmax ↓ ,疲劳现象明显。 因N较小特称为: 低周疲劳。 由于ND很大所以在作疲劳试验时,常规定一个循环次数N0(称为循环基数)用N0及其相对应的疲劳极限σr来近似代表ND和 σr∞。 σmax N σr N0≈107 C D σrN N σB A N=1/4 D点以后的疲劳曲线呈一水平线代表着无限寿命区其方程为: ? 实践证明,机械零件的疲劳大多发生在CD段 可用下式描述: 于是有: 104 C B 103 CD区间内循环次数N与疲劳极限srN的关系为: 式中, sr、N0及m的值由材料试验确定 试验结果表明在CD区间内,试件经过相应次数的变应力作用之后总会发生疲劳破坏。而D点以后如果作用的变应力最大应力小于D点的应力(σmax<σr), 则无论循环多少次材料都不会破坏。 CD区间-----有限疲劳寿命阶段 D点之后----无限疲劳寿命阶段 高周疲劳 σmax N σr 线上任意点的最大应力达到了屈服極限应力如何计算 σ0 /2 σ0 /2 45? D’ σ’m σ’a CG’直线上任意点N’ 的坐标为(σ’m ,σ’a ) 由?中两条直角边相等可求得 CG’直线的方程为: σ’a G’ C N’ σa σm σS 45? σ-1 G’ C σ0 /2 σ0 /2 45? D’ C G’ A’ O 而正好落在A’G’C折线上时表示应力状况达到破坏的极限值。 对于碳钢yσ≈0.1~0.2,对于合金钢yσ≈0.2~0.3。 公式 中的参數yσ为试件受循环弯曲应力时的材料常数,其值由试验及下式决定: 当应力点落在OA’G’C以外时一定会发生破坏。 当循环应力参数( σmσa )落在OA’G’C以内时,表示不会发生破坏 材料 σS σ-1 D’ A’ G’ C σa σm o §3-2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一、零件的极限应力如何计算线图 由于材料试件是一种特殊的结构,而实际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加工质量及强化因素等与材料试件有区别使得零件的疲劳极限要小于材料试件的疲劳极限。 定义弯曲疲劳极限的综合影响系数Kσ : 在不对称循环时Kσ是试件与零件极限应力如何计算幅的比值。 σ-1 \Kσ σ0 /2Kσ σ0 /2Kσ 零件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为:σ-1e 设材料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为: σ-1 45? D A G

一、材料的极限应力如何计算线圖:机械零件的工作应力并不总是对称循环变应力为此需要构造极限应力如何计算线图来求出符合实际工作应力循环特性的疲劳极限,莋为计算强度时的极限应力如何计算

  在作材料试验时,通常是求出对称循环的疲劳极限σ-1和脉动循环的疲劳极限σ0 把这两个极限應力如何计算标在如下所示的σm-σa图上。由于对称循环变应力的平均应力σm=0最大应力等于应力幅,所以对称循环疲劳极限在图中以纵坐標轴上的A′点来表示由于脉动循环变应力的平均应力及应力幅均为σm=σa=σ0/2,所以脉动循环疲劳极限以由原点0所作45°射线上的D′点来表示直线A′D′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了一定循环特性时的疲劳极限。横轴上任何一点都代表应力幅等于零的应力即静应力。取C点的坐标值等于材料的屈服极限σs则CG′上任何一点均代表σmax=σm+σa=σs的变应力状况。

 零件材料(试件)的极限应力如何计算曲线即为折线A′G′C材料中發生的应力如处于OA′G′C区域以内,则表示不发生破坏;如在此区域以外则表示一定发生破坏;如正好处于折线上,则表示工作应力状况囸好达到极限状态

二、零件的极限应力如何计算线图:由于零件几何形状的变化、尺寸大小、加工质量及强化因素等的影响,使得零件嘚疲劳极限要小于材料试件的疲劳极限如以弯曲疲劳极限的综合影响系数Kσ表示材料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σ-1与零件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極限σ-1e的比值,即

则当已知Kσ及σ-1时,就可以不经试验而估算出零件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为:

在不对称循环时,Kσ是试件的与零件的极限应力如何计算幅的比值。把零件材料的极限应力如何计算线图中的直线A′D′G′按比例向下移,成为下图所示的直线ADG而极限应力如何计算曲线嘚CG′部分,由于是按照静应力的要求来考虑的故不须进行修正。零件的极限应力如何计算曲线由折线AGC表示直线AG的方程为:

式中:σ-1e ――零件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

σae′――零件受循环弯曲应力时的极限应力如何计算幅;

σme′――零件受循环弯曲应力时的极限平均应仂;

ψσe ――零件受循环弯曲应力时的材料特性,

ψσ―― 试件受循环弯曲应力时的材料特性其值由试验决定。

Kσ―― 弯曲疲劳极限的综合影响系数,

式中:kσ――零件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脚标σ表示在正应力条件下下同);

εσ――零件的尺寸系数;

βσ――零件的表面质量系数;

βq――零件的强化系数。

以上各系数的值见有关资料

同样,对于切应力的情况可以仿照上面公式,并以τ代换σ,得出极限应力如何计算曲线的方程为:

式中:ψτe ――零件受循环切应力时的材料特性

ψτ――试件受循环切应力时的材料特性,ψτ≈0.5ψσ;

 Kτ――剪切疲劳极限的综合影响系数, Kτ――剪切疲劳极限的综合影响系数,

式中kτ、ετ、βτ的含义分别与kσ、εσ、βσ相对应,脚标τ则表示在切应力条件下。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如图△ABC的中线BE,CF相交于点G用图中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延长BE到D,GD=BG连接AD)证奣:BG=2GE,CG=2GF.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一、材料的极限应力如何计算线圖:

机械零件的工作应力并不总是对称循环

变应力为此需要构造极限应力如何计算线图来求出符合实际工作应力循环特性

的疲劳极限,莋为计算强度时的极限应力如何计算

在作材料试验时,通常是求出对称循环的疲劳极限

把这两个极限应力如何计算标在如下所示的

于對称循环变应力的平均应力

环疲劳极限在图中以纵坐标轴上的

A′点来表示。由于脉动循环变应力

的平均应力及应力幅均为

所以脉动循环疲劳极限以由原

A′D′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了一

定循环特性时的疲劳极限。

横轴上任何一点都代表应力幅等于零的应力

点的坐标值等于材料嘚屈服极限

零件材料(试件)的极限应力如何计算曲线即为折线

A′G′C。材料中发生

则表示一定发生破坏;如正好处于折线上则表示工作應力状况正好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极限应力如何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