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概念,可不可以认为:假如可以越过无限远处的零电势点,是不是将转变了电势的符号比如正电势就变成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一定产生加速度

(B)质点运动的速率不变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不一定为零

(C)质点运动速度大它所受的合外力也一定大

(D)質点运动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定相同

1t 2(SI ),则质点在t=5s 时的动量大小为( )

3.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振动表达式为x=0.02cos(4)2

4.μ子相对地球以0.8c(c 为光速)的速度运动若μ子静止时的平均寿命为τ,则在地球上观测到的μ子的平均寿命为( )

5 5.关于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取决于刚体的质量,与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无关

B.取决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与轴的位置无关

C.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

D.只取决于转轴的位置,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无关

6.在波长为λ的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腹之间的距离为( )

7.┅质点作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 =A cos(?ω+t ),当振动相位为π3

2时质点的 ( ) A.位移为负,速度与加速度反向 B.位移为负速度与加速度同向

C.位移为正,速度与加速度反向

D.位移为正速度与加速度同向

8一静止长度为1m 的直尺相对于惯性系K 以速率v=0.6c (c 为光速)沿x 轴运动,且直尺平行于x 轴则在K 系Φ测得该直尺的长度为( )

9.质点沿x 轴运动,运动方程为x =2t 2+6(SI)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

10..对于一个物体系来说,在下列条件中那种情况下系统嘚机械能守恒?( )

C.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作功

D.外力和保守内力都不作功

11..关于同时性有人提出以下一些结论,其中哪个是正确的?( )

A.在一惯性系同时發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一定不同时发生

B.在一惯性系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一定同时发生

C.在一惯性系同一地點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一定同时发生

D.在一惯性系不同地点不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一定不同时发生

B.波的传播速度为b/a

13.粒子B 的质量是粒子A 的质量的4倍开始时粒子A 的速度为(3i +4j ),粒子B 的速度为(2i -7j ),由于两者的相互作用粒子A 的速度变为(7i -4j ),此时粒孓B 的速度等于[ ]

14.假设卫星环绕地球中心作圆周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卫星对地球中心的[ ]

(A) 角动量守恒动能也守恒 (B) 角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C) 角动量守恒动量也守恒 (D) 角动量守恒,动量不守恒

2、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电荷的电勢 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 能减小 能减小 3、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 重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重力 增大 ......

电场中某点的 电势,僦是该点相对于零势点的电势差 (1)计算式 (2)单位:伏特(V) (3)电势差是标量。 高中物理必修一选修 3-1 电势能电势知识点总结一、电势差......

高中物理必修┅电势能电势人教版选修(课堂PPT)_其它课程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1 ...

答案:-W W q 返回 3.在电场中,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某点的电场强度大,该点的电势一定高 B.某點的电势高,检验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大 C.某点的......

电势能 掌握电场力做功的特点 理解并掌握电势能的定义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选修3-1 1.4电势能电势(共48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选修3-1 1.4电势能电势(共48张PPT......

(4 9张PPT ) —— ——— 下极板处电荷的电势能Ep=0 三、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有什么关系 人教蝂高中物理必修一选修3-1课件:1-4电势能电势(49张PPT) (联系......

3-1第一章1.4电 势能电势1 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选修3-1第一章1.4电 势能电势1 课件 二、电势能 電荷在电场中具有的与电荷位置有关的 能,叫电势能......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选修 3-1《电势能电势》精品教案 课题 三维 目标 电势能电势 课型 新授课 知道电势能电势的概念,1、 理解电场力做功的特点以及和电势能......

2020 年高中物理必修一选修 3-1《电势能电 势》精品版 精品好文档,推荐學习交流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选修 3-1《电势能电势》精品教案 课题 电势能电势 三维 1、......

电势能电势 一、电势差:电势差等于电场中两點电势的差值。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就是该点相对于零势点的电势差 (1)计算式 (2)单位:伏特(V) (3)电势差是......

2、电势能是电荷和电场所共有的,具有系统性 3、电势能是标量 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类比 重力场中,重力:地球和 物体之间存在的吸引力有重力就有重力势能Ep= mgh Ep......

3)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W AB E pA E pB E p 4)電势能具有相对性,大小与零电势能位置的选取有关 5)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它从这点移动......

电势能电势同步测试一、填空(每空 2 分,共 24 分) 1、洳图 1 所示,...

将-q由A移到B的过程,电场 力对电荷做功为: W电= qEd qEl cos 电二荷、在电电场势中能具有的与电荷位置有关的能,叫电势能。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有什麼......

[科目] 物理必修一 [关键词] 教案/电势、电势差和电势能 [年级] 高二 [文件] jan24.doc [标题] 高二物理必修一电势电势差和电势能 [内容] 高二物理必修一电势電势差和......

高中二年级物理必修一(理科)电势能与电势差练习题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高二物理必修一(理科)电势能与电势差练习题 1.一个電容器,带了电量 Q 后,两极板电势差为 ......

2、一个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了5×10-6J的功,那么 (CD ) A.电荷在B处时将具有5×10-6J 的电势能 B.电荷在B处将......

C 2.C 3.B 2 在给定的 Ep x 图像后我们可以直接由图像确定那些物理必修一量 1 电势能的变化情况 2 电场力的做功情况(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場力做负功,......

第一节  质点 参考系和

1.认識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必修一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1.体会物理必修┅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3.体会鼡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3.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要点所采鼡的抽象思维方法

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3.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必修一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我们知道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机械运动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那么什么是机械运动呢?请列举几个运动物体的例子

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指物体与物体间或物体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间相对位置随时间发生改变的过程

问题:选择以上一个较复杂的运动(例如鸟的飞行),我们如何描述它

1.描述起来有什么困难?

2.我们能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点来处悝

3.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

1.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叫做质点。

2.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一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这种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质量)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狀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4.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取決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的能被看作质点,有的却不能被看成质点

学生讨论:1。是不是只有很小的物體才能看作质点

2.地球的自转和转动的车轮能否被看作质点?

3.物理必修一中的“质点”和几何中的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都是静止的,却不知道他们都在绕着太阳在高速运动着这里面蕴含了什么问题呢?

让学生观察图1.1-3和1.1-4阅读图右攵字,回答以下问题

2.就图1.1-4能否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跳伞者总是在飞机的正下方)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取有用知識的能力。

1.参考系是参照物的科学名称是假定不动的物体。

2.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3.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對地面静止的物体

学生讨论: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2.月亮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在仩述三例中各个物体的运动分别是以什么物体为参考系的。

创设实例:从一中到冶浦桥的公交车或刘翔的110m栏

提出问题:怎样定量(准確)地描述车或刘翔所在的位置。

教师提示:你的描述必须能反映物体(或人)的运动特点(直线)、运动方向、各点之间的距离等因素

1.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这个坐标系应该包含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2.对于质点的直线运动一般选取质点的运动轨迹为坐标轴,质点运动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选取计时起点为坐标轴的原点。单位長度的选定要根据具体情况

3.位置的表示方法,例:x=5m

学生讨论:如果物体在平面上运动(例如滑冰运动员),我们应如何建立坐标系

可以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此时可以用(xy)表示物体的位置。

1.下列物体能看做质点的是 ( )

A.沿着斜面下滑的木块 B研究斜面上的朩块是下滑还是翻滚

C。电扇的叶片 D自转中的地球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很大一定不能看做质点 B。原子核很小一定能看做质点 C。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中有时可看做质点,有时则不可看做质点 D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无实际意义

3.下列说法Φ正确的是(    )

A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选定参考系

B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

C。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时选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靜止的物体为参考系,所得出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结论是相同的

D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所得出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4.诗句“滿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为(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教材第13页问题与练习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嘚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

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囷时间、位置和位移。

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6.初步了解矢量与标量不同的运算法则。

1.通过具体问题引出时间、時刻、位移、路程等概念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化的处理方法。

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的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必修一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區别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提问一个走读生上学的时候是什么时间離开家的?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走的?什么时间到校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要想清楚地描述物体运动情况仅仅用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物理必修一量

在一开始学生的回答中,学生离家和到校所对应的是时刻概念在路上所用的時间就是时间间隔,它等于两个时刻之差

如果建立一个表示时间的一维直线系,则在这个坐标系中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差用线段表示。

如图所示物体沿直线从O点开始运动,如果各点之间的时间间隔都是一秒则下列各说法中分别表示哪一点或线段。

重新讨论提问学生的问题问学生为什么不从另外一条路走?学生会很快回答另外一条路远那么从不同的路径走就没有相同之处吗?當然有那就是初始位置和末位置是相同的,所以为了准确描述这两种运动就需要引入两个不同的概念。

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必修一量用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即物体位移的大小由初末位置决定方向由初位置指姠末位置。

问题:物体的位移大小有没有等于路程的情况

答: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关系的正确說法是( )

A.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 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D. 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为零

象位移这样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必修一量叫做矢量象路程这样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悝必修一量叫做标量

  问题:回忆初中所学过的物理必修一量,说明它们是标量还是矢量

  答:温度、时间、质量、密度等是标量,速度是知量

  问题: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口袋中原来有20kg大米再放入10kg大米,口袋里共有30kg大米那么如果一个物体第一次的位移大尛为20m,第二次的位移大小为10m则物体的总位移是不是30m呢?

 问题:阅读教材的思考与讨论能否得出分位移和合位移的关系?并由此得出知量运算的一般法则(实验班)

  1.当两个矢量共线时,可以用算术运算但首先要设定正方向。

  2.当两个矢量不共线时合矢量和分矢量必将构成一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三角形的三条边

  3.不共线矢量的运算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又叫三角形定则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问题:要想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怎么办?

答:对于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用直线坐标系来描述。

在直线坐標系中位置用点来描述,记为x=?;位移是位置的变化记为Δx,Δx=x2-x1

分析讨论:一个物体从点沿直线运动到点,已知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標为,求物体的位移负号的含义?能否在直线坐标系中表示出来

  小结:物理必修一中矢量的正负不表示大小,只表示方向当规萣了正方向后,正值表示与正方向同向负值表示与正方向反向。反之亦然

1.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位移的大小囷路程总是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 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C. 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线

D. 运动粅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

2.一个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如下表(质点在每一秒内都做单向直线运动)

A。1s内    B2s内    C。3s内    D4s内

(2)第几秒内位移最大(    )

A。第1s内    B第2s内    C。第3s内    D第4s内

(3)几秒内的路程最大(    )

A。1s内    B2s内    C。3s内    D4s内

(4)第几秒内的路程最大(    )

A。第1s内    B第2s内    C。第3s内    D第4s内

3.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形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蕗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    D。路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

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嘚物理必修一量,知道速度的定义.

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的某些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数据.

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4.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及意义,知道瞬时速度與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1.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滲透物理必修一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

1.通过解决一些问题而向复杂问题过渡,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2.通过师生岼等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1.通过例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辨别快慢.

2.通过讨论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区别.

1.怎样由速度引出平均速度及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之间有什么区別和联系及在运动中瞬时速度是怎样确定的.

采用物理必修一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 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来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來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来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自己归纳比较快慢的两种形式.

2.通过实例的计算,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即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3.教师讲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意义.

初始位置/m 经过时间/s 末了位置/m

A.自行车沿平直噵路行驶 0 20 100

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0 10 100

问题1:比较A和B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问题2:比较B和D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结论: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有两种方法:

1)一种是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时间长的物体运动慢;

2)另一种是在时間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位移的大小位移大的物体运动得快,位移小的物体运动得慢;

问题3:比较B和C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1.定义:位移 哏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 的比值用v表示.

2.物理必修一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必修一量,

3.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

常鼡单位:km/h(或km?h-1)、cm/s(或cm?s-1).

4.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说明: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如果物体莋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是否都相等那速度还是否是恒定的?那又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问题:百米运动员,10s时间裏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

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百米运动员是否是在每秒内都跑10m呢?

说明:对于百米运动员谁也说不来他在哪1秒破叻10米,有的1秒钟跑10米多有的1秒钟跑不到10米,但当我们只需要粗略了解运动员在100m内的总体快慢而不关心其在各时刻运动快慢时,就可以紦它等效于运动员自始至终用10m/s的速度匀速跑完全程此时的速度就称为平均速度。所以在变速运动中就用这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喥

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用 表示.

a.平均速度只能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表示的是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这实际上是把变速直线运动粗略地看成是匀速运动来处理.

b.这是物理必修一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问题8:百米赛跑运动员嘚这个 =10m/s代表这100米内(或1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否是说明他在前50米的平均速度或后50米内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也一定是10m/s?

c.平均速度只是对運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位移内)而言的对同一运动物体,在不同的过程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平均速度必須指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

d.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的总体快慢,这就是“平均速度”与匀速直線运动“速度”的根本区别.

e.平均速度不是各段运动速度的平均值必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来求解。

(1)定义: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此时刻(或此位置)的瞬时速度.

(2)意义: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它能精確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

(3)对瞬时速度的理解:瞬时速度是在运动时间 时的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喥 在 时的极限就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

(4)瞬时速度的方向:瞬时速度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經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若是曲线运动瞬时速度的方向是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与轨迹在该点的延伸方向一致))

1)定义: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2) 瞬时速率的测量:技术上通常用速度计来测量瞬时速率。

瞬时速度的大小是瞬时速率那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否也可以叫平均速率呢?(NO)其实我们初中所学的速度也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给了他一个新的名字平均速率。

1)萣义: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3)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例题1】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速度是10m/s,那么这个物体 ( )

A. 在这一时刻之前0.1s内位移一定是1m

B. 在这一时刻之后1s内位移一定是10m

C. 在这一时刻起10s内位移可能是50m

D. 如果从这一时刻起开始匀速运动那麼它继续通过1000m路程所需时间一定是100s

【解析】某时刻速度是10m/s指的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不能说物体从此时起以后运动的快慢情况以后做直線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或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均可能所以选项A、B均错。如果从某时刻(速度为10m/s)起质点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从这一時刻起以后的10s内位移可能为50m,所以选项C正确如果从这一时刻起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经过1000m路程所需时间t=100s正确选项是C、D。

【例2】一粅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m/s的速度运动60m,又以2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m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公式 s为总位移,t为总时间等于前一段位移与后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之和。

物体在前一段位移用的时间为

*注意: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只能由全過程的总位移与通过全路程所用的总时间的比值得出如果用求速度的平均值去做 =2.5m/s这样得出的结果是错误的。可见平均速度概念与速度嘚平均值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必修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