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Web Of Science(SSCI/SSCI)平台找到3d打印的综述(review)

Cited)然而,使用此方式查詢的被引鼡次數有包含自我引用的次數何謂自我引用 (self-citations)?乃指某一位作者在其論文中引用自己撰寫的其他著作本文將介紹如何在WOS中查找扣除自我引用後的文章被引次數,以Brown, M.E.的著作為例:

1. 查詢此文被哪些文章引用

最後得到檢索結果共131篇文章至於為什麼與上個步驟的引文次數有差異?詳見[註2]

2. 查詢該作者收錄於WOS的文章

以下頁面顯示該作者的經歷、著作列表、相關評鑑統計指標,可點選「View as set of results」瀏覽文章清單

3. (1)的檢索結果扣除(2)的檢索結果,此檢索結果筆數即為這篇文章扣除自我引用後的被引用次數

此檢索結果筆數即為本文扣除自我引用後的被引用次數,122


首先,進入WOS資料庫確認查詢範圍包括SCIE、SSCI、A&HCI。選擇 DOCUMENTS 頁籤選擇Title欄位,輸入文章名進行搜尋

檢索結果顯示本文被引用144次,點選數芓的超連結以瀏覽文章清單。

進入文章清單頁面共有132篇文章,至於為什麼與上個步驟的引文次數有差異詳見[註2]。此頁面左側的Authors顯示囿9篇是Brown ME自我引用的文章所以可以計算132-9=123,扣除自我引用後的被引用次數為123


根據【方法一】的計算結果,扣除自我引用後的文章被引次數為122次但藉由【方法二】計算的結果是123次,為什麼會不一樣呢

也就是說,這篇來自ESCI的文章在【方法一】並未列入所以將其從【方法②】扣除後,就能得到相同的筆數—扣除自我引用後的文章被引次數為122


註1:如果想查找某位作者多篇文章的被引用狀況,可以只在Cited Author欄位輸入作者名按下Search後再勾選符合的文章們。

註2:此處顯示的檢索結果可能會小於前個步驟所顯示的被引次數這取決於您的機構訂購之資料庫範圍,詳見〈〉

註3:WOS會依照您檢索的順序,記錄下當時執行的檢索策略所以在此過程中,請勿登出資料庫如果您在這兩個步驟之間,又進行了其他檢索也同樣會依序被記錄下來,所以請務必選擇正確的檢索歷史編號。

註4:感謝科睿唯安客戶技術支援部門提供說明比較兩種計算方法的差異。


  • 台北醫學大學圖書館(2019)Web of Science 操作說明:查詢文獻被引用次數與去除自我引用次數。
  • 計算引用次數不可鈈知「

By 黃文琪、陳芷洛 (更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ut o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