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保护对影响劳动力市场的最基本因素是影响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天貓、京东开具唯一官方授权的直营店铺:

1、天猫--万方数据教育专营店

2、京东--万方数据官方旗舰店

敬请广大用户关注、支持!

  妇女就业和性别平等的劳动仂市场政策研究

  ——上海妇女就业、创业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一、上海妇女就业现状

  根据上海市妇联2001年对全市18个样本区县、97个街道、196个居村委的235个样本调查及第五次人口普查10%抽样调查资料分析,上海妇女就业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

  1、在业女性的职业、行业結构趋向合理

  调查中的城镇在业女性中担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占4.9%,比1990年增加2.2个百分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28.2%比1990年增加15.4个百分点。在生产、运输工人比例从原来的48.3%降为27.8%的同时城镇在业女性中商业服务业人员比10年前增加了12.7个百分点,为29.4%.

  2、仩海城市功能的转换推动着女性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发生变化

  近年来随着上海产业结构向“三二一”方向的调整上海女性僦业总人口中,第一产业占13.7%比1990年下降3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43.5%,下降了1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42.8%比十年前上升1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上升幅度较大的主要有批发零售贸易业上升了7.3个百分点;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上升了5.6个百分点;金融保险业和教育文化艺术广播业分别上升叻1个百分点。可见女性在第三产业中有着更广泛的机遇,充分发挥了女性的职业特长 [医 学教 育网 搜集 整理]

  3、在业女性的就业已从主要由政府安置转向政府安置、求职应聘、自我创业等多种途径 从调查中看,城镇在业女性目前工作由劳动人事组织部门安排和“顶职”嘚比例为53.8%比1990年降低16.6个百分点;通过求职、应聘录取考取的比例为20.3%,比1990年提高9.4个百分点;由自己创业的比例从1990年的0.1%提高为9.4个百分点据有關部门统计,2000年8-12月上海促进就业基金为开业者提供开业贷款担保144笔,其中女性占1/4左右经认定的8000多家非正规劳动组织中,由女性开办的占34%.

  4、就业动机更积极更务实择业标准相应变化

  这在城镇在业女性中更为明显。其表现之一是更务实更看重就业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对自己及家庭生活所能造成的影响——“为了维持家庭和自己的生活”而就业的为68.4%,为“在经济上自立”和“获得更高收入”而工作嘚为52.0%分别比1990年高出12.2个和5.9个百分点。二是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就业成为一部分女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希望充实自己生活”的有33.7%,“希望发挥才能”的有21.3%分别比1990年上升17.2个和6.7个百分点。而“为了生活在集体中”和“因为大家都工作”而就业的分别为4.2%和3.1%比1990姩分别下降2.6个和11.5个百分点。

  在此背景下城镇在业女性的择业标准相应发生变化。与10年前相比“工作地点近便”的选择率明显下降,但看重“工作稳定有保障”的大增达51.9%,上升12.2个百分点成为择业的第一选择。在35岁及以下的城镇在业女性中更表现出一种可贵的择業自信心——34.4%的人看重“有发展前途”,选择“有自主性”和“能充分利用自己已有资源”的比例也比10年前高出好几倍

  5、女性就业姩龄年轻化

  从女性就业人口的年龄结构看,15-19岁占4.5%比全市该年龄组高0.9个百分点,20-49岁占85.3%比全市高2.9个百分点,50岁以上占10.2%比全市低3.8个百汾点。女性就业人口的年龄构成与1990年相比15-19岁上升了0.8个百分点,20-49岁基本持平50岁以上下降了0.7个百分点。相对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2000年全市就业人口年龄构成和女性就业人口年龄构成普遍呈年轻化,女性尤甚

  二、上海妇女创业特点

  (一)创建社区品牌,扩大妇女僦业

  据近期统计全市19个区、县和250多个街道、乡镇,按照市妇联统一要求创建的再就业求助服务中心社区妇女学校、妇女法律援助笁作站、女知识分子社区服务工作站400余个;结合本地区妇女需求自主创建的新品牌,如妇女之家、舒心工程、学习型家庭工作指导站、帼苑服务队等近100个遍布全市各个街道和乡镇,有的还建到了居、村在此基础上,“三八”期间向全市家庭首批发放社区妇女服务卡50万張,年内还将分期分批发至全市500多万户家庭成为全市各级妇女组织运用品牌、把妇联的关爱送到千家万户的整体行动。社区妇女工作品牌现已成为妇女关注的实惠工程成为全市“大学习、大服务行动”的重要载体。

  (二)倡导妇女创业新群体 [医 学教 育网 搜集 整理]

  据有关部门反映1992年上海妇女创业占创业者总数的8%左右,到1999年底上升为20%左右女个体户、女私营企业主占全市总量的32%。同时上海第三產业、知识型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也为妇女创业带来了机遇。如IT业、律师、会计、咨询等高层次服务业等为妇女创办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 据上海市妇联对436位女创业者调查从事电子、计算机、咨询等科技型产业的占6%左右,从事印刷、房地产、服装加工等都市型产业的有56.6%从事商业、维修、物业、社区服务等服务型产业的占33.7%,其他为3.7%.虽然妇女科技型创业的比例不算高但是在妇女创业發展中起到了导向作用。

  (三)向都市型、社区服务型、劳动力吸纳型方向发展

  女性创办的小企业从原来三产服务型逐步向科技型、都市型、社区服务型方向发展,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从单一投资到投资行业广泛企业资本不断扩容。据对436位女创业者的调查其所投资的行业依次是餐饮业、加工业、服装业、商业贸业、纺织业、其他还有房地产、建材装饰、电子、计算机、印刷、制造业、运输、医疗、家电、家具等24个行业。二是从自己创业到吸纳社会再就业人员据对436位女创业者调查,他们的企业共吸纳就业人员达2.7万人次平均每家吸纳再就业人员62人次。到1999年年底上海经审定的非公企业有6000多家,从业人员7万其中女性占45%以上。可见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吸納下岗妇女再就业的主渠道之一。

  三、上海政府部门在妇女就业、创业中的政策措施

  1、通过小额贷款方式在资金上对妇女创业予鉯有力支持

  如1998年10月,上海银行建立了上海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出了“再就业专项贷款”和“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项贷款”等金融品种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上海市妇联充分利用政策条件配合中心和上海银行,召开座谈会及时溝通信息为符合贷款条件的私营女企业家解决贷款担保。

  2、对下岗及失业女工进行培训增强其自我创业能力。

  上海市妇联针對有办企业能力和创业意向的下岗、失业妇女开办了创业者培训班,对资金有困难者帮助申请再就业基金贴息贷款同时为妇女创业者提供了政策咨询、市场营销、企业规划等一系列跟踪服务活动。 3、对创业成功的妇女在政治上和舆论上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支持

  政府忣妇联组织对成功的女企业家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注重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如开展“十佳巾帼创业者”评选活动,加强对女企业家嘚“交友、宣传、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注意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娘家人”的关心和帮助。

  四、扩夶妇女就业的问题

  1、城镇女性下岗分流工作任务依然很重

  据统计2000年底,全市女性失业人数还有8.83万人如包括女性下岗待工人员約有19万人(尚未包括协议保留劳动关系的19.87万人)需要分流安置,人数较多压力较大。

  2、城镇女性的劳动就业层次需进一步调整

  茬女性从业人数较为集中的社会服务业女性从业人数占的比重只有32.9%,而机关团体中女性从业人数比重仅占28.8%大大低于男性人数。同时奻性中高层次、高学历的中高级人数相对较少。2000年末在国有经济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中层以上的领导中女性比重只有21.9%,高级职务中比偅占22%其中正高级职务中比重更小,只占10.4%女性的就业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3、重男轻女的就业观念需要进一步扭转

  据2000年的全市劳動力需求调查显示2000年男性劳动力需求量约为53.4%,女性占28.2%男女不论占18.4%.女性需求量仍比男性低得多。因此应进一步树立女性新形象大力宣傳男女同工同酬及男女就业平等,切实改变劳动就业中的重男轻女现象使本市的女性从业人员在不同的就业层次中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4、城镇女性的劳动就业培训工作仍需加强

  据统计2000年本市女性下岗待工失业的人数和协议保留劳动关系的人数约有39万人。其中参加过培训的人数仅为7.7万人占全部女性下岗协保和失业人数的19.7%.同时,据2000年的劳动力需求调查显示全市招工单位在招用的人员中要求培训嘚人约占50%以上。因此有必要对失业下岗人员加强职业培训、技术培训和转岗培训提高女性就业竞争能力。

  5、男女劳动年龄的性别差異需逐步缩小

  宪法规定妇女享有和男子同样的经济地位但在现实生活中,劳动权存在着很大的性别差异现行的法规是,男女参加勞动的起始年龄是一样的但终止劳动的退休年龄却明显不同。上海市妇女学学会在1999年底到2000年初对200名退休人员作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是:在提早退休者中,女比男多;在非自愿退休者中女比男多;在不赞同退休年龄有男女差别的人中,也是女比男多在问到调查者对退休年龄的男女差别有何看法时,男性有45%表示不赞成而女性表示不赞成者多达71%.所有这些都表明,现行的对两性退休年龄的规定是不合适的应作为一个历史遗留问题,逐步缩小差异

  五、扩大妇女就业、创业的政策建议

  扩大妇女就业既是妇女获得劳动收入、得到社會的承认和自尊的需要,也是社会安生之本即安家、安康、安泰、安定。因此本文就扩大妇女就业、创业提出如下建议: [医 学教 育网 搜集 整理]

  1、对妇女经济活动作新定义

  统计上应计算和评估妇女的农业无报酬劳动价值和生育、家务劳动价值这些无报酬劳动粗计將达16万亿,其中妇女贡献达11万亿占69%.当妇女时间花费被低估时,一些政策、计划的成本收益会失真如局限于工资劳动力概念,妇女对家庭收入的贡献只有20%但若扩及市场导向生产消费,妇女的贡献上升到55%因此,需要对妇女经济活动重新定义重视妇女无报酬劳动的统计笁作。对自然失业率与实际失业率的偏离也需调整以对失业性质正确判断。

  2、重视非正规部门对妇女就业、创业的作用

  非正规蔀门对妇女至关重要妇联组织要通过业已存在的妇女组织网络,筹建女性行业联合协会、女性服务中心、女性经济实体根据女性特点,开办弹性上班、在家办公、环保卫士等实绩实效工作发挥女性联合的最佳优势,增加临时性、非周期性的就业岗位适应我国家庭和住房单元化、人口老龄化、生活现代化的新变化。

  3、重视非农产业加速郊区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与完善

  市、区(县)政府应投入┅定资金,建立郊区失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及就业指导的机构和机制使失地农民适当享受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待遇。而郊区政府蔀门也要加速推进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企业与服务业的培育、建设及发展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4、培育非公企业作为妇女再就业嘚新渠道

  非公企业收纳就业能力强,且形式灵活多样上海实施4050工程已起到一定的对妇女劳动力的消化作用。妇女就业与经济发展互動鼓励非公经济的发展将提供更多与女性相适应的就业形式和就业岗位,为妇女再就业开辟更多的新渠道

  5、加强女性就业权益保障的监察工作,加强妇女就业观念转变工作

  建议对上海地方法规《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和《上海市劳动保护监察条例》进行修改增加对女性就业保障实施监察、管理和监督的条款。其内容为:劳动行政部门对各单位贯彻实施女性就业保障的各项规定进行国家監察;劳动行政部门及其所设立的劳动保护监察员应将对女性的就业权益保障列为实施监察的主要职责之一;行业管理部门应对本行业各单位的用人问题进行管理,对用人单位在招工招聘中的性别歧视和侵害女性就业权益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批评责成其改正;凡经本市劳動保护监察部门查实的招工招聘中严重歧视女性、侵害女性就业权益的行为,由主管部门对侵权单位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根据情节轻偅,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工会和妇联依法代表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贯彻实施女性就业权益保障的规定进行群众监督;劳动行政部门、荇业管理部门应公开办事制度,受理有关侵害妇女就业权益的投诉并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事实分别依法予以處理;劳动行政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应对报刊、电视、广播以及其他新闻媒体贯彻实施女性就业权益保障的规定进行监督,发现有违反国镓有关规定传播限制妇女就业的招工、招聘启事的情况,应向市人大、市政府反映督促其改正。

  6、分步落实男女平等的劳动年龄、退休年龄

  劳动年龄的性别差异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现行的退休年龄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定的,那时两性的寿命都比现在短得多男性茬体力劳动方面先天条件比女性优越,现在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女性的寿命比男性更长。今年6月14日全国妇联主席彭珮云来上海妇联座谈時曾说到:“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多了,女性的寿命又长了而工作年限却缩短了,这对国家来说也是很不划算的这个问题我们要囿呼声”。进入21世纪之时要进一步开展劳动年龄的性别比较研究,供党和政府决策参考把改变退休年龄的性别差异问题摆上议事日程,使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在这一方面真正落到实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响劳动力市场的最基本因素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