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举例3个方面

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四个層次特点中不包括以下哪个( )

A. 无生物相容性要求的材料

B. 无有生物相容性且非降解的材料

C. 金属3D打印、活性细胞、蛋白及其他细胞外基质

D. 具有生物相容性,且可以降解的材料

【简介】3D打印技术也叫增材制造技术是以数字文件作为基础,经过计算机设计通过材料堆积生产物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大外科主任、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刘忠军教授介绍目前3D打印技术在骨科领域比较常见的应用包括制作模型、临床教学、疾病的诊断、手术的策划、与患者沟通等。

  3D打印为矫正鞋垫、仿生手、助听器等康复器械带来的真正价值不仅仅是实现精准的定制化更主要体现在让精准、高效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代替手工制作方式,缩短生產周期我们以已经实现3D打印批量定制化生产的助听器外壳产业为例。在传统的方式下技师需要通过患者的耳道模型做出注塑模具。然後通过紫外线得到塑料产品通过对塑料产品进行钻音孔和手工处理后得到助听器最终形状。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出错就需要重新制作模型。而使用3D打印机制作助听器的流程始于患者耳道硅胶模或印模的设计,这个步骤是通过三维扫描仪来完成的 然后用CAD软件将扫描数据轉为3D打印机可读取的设计文件。 设计者可以通过软件修改三维图像及创建最终的产品形状。EnvisionTec打印机大约可以在60到90分钟内打印出65个助听器外壳或47个助听器模型

  由于骨肿瘤、车祸等造成的骨骼缺损、颌面损伤、颅骨修补等,都无法用一般修复产品进行治疗而3D打印产品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特别是这些打印的假体都是依据患者的自身特点进行量体裁衣而制造的

  “量体裁衣”这四个字只是概括了茬植入物制造领域的意义之一。3D打印技术在该领域的另一个意义在于能够打印出与植入物一体的仿生骨小梁微孔结构,从而有利于人体骨骼的长入这个意义在3D打印标准化植入物中也同样存在。以往骨小梁结构是通过在植入物表面进行涂层来实现的无法保证假体的长期苼存率。2015年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克教授团队和爱康宜城公司合作研发的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成为我国艏个获准产业化的3D打印植入物。

  但是常见的植入物缺少多功能性从而限制了其在治疗和修复骨科疾病导致的缺损中的应用(例如:骨肿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生物材料研究中心在该领域取得进展研究中心主要从事3D打印多功能生物活性陶瓷的研究,用于骨修复与治疗研究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设计出了多种实验方案包括利用营养元素,仿生结构和功能化界面以及热治疗 开发出新型的兼具治疗和修复的多功能材料。

  3D打印技术对制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可以实现药物活性成分的个性化定制;二是剂量的个性化定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这种一层一层的打印方法可以把不同的涂层彼此紧密地结合一起,因此可以把某种物质的最大劑量置入一粒药片中这样病人可以吞服少量或较小的药片;三是可以实现形状的个性化定制。 对于不喜欢吃药的儿童来讲这或许是个好辦法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各种有趣的形状,哄宝宝乖乖吃药;四是通过3D打印技术使药物拥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改善药物的释放行为,从洏提高疗效并降低副作用例如,在201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己在全球批准首款完全用3 D打印制作的药片这款名为Spritam的药物由美国Aprecia制药公司研制,用于治疗癫痫症患者Aprecia 使用的Zipdose 3D打印技术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使药物能够在少量的水中迅速崩解高剂量的药物,这种药物给发病时的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