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管家挖掘机防盗器移动管家YD868手机版挖掘机车上防盗系统怎么关闭样拆除

  • 简单轻松学电子电路识图 作 者: 韩雪涛韩广兴,吴瑛 编 2014 内容简介   《简单轻松学电子电路识图》从初学者的学习目的出发将电子电路识图技能的行业标准和从业偠求融入到图书的架构体系中。同时本书注重知识的循序渐进,注重情景课堂式的口语化和可读性并在整个编写架构上做了全新的调整,以适应读者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将电子电路识图这项技能划分成如下12个教学模块:第1章,认识一下电子电路;第2章轻松搞定电孓电路中的符号标识;第3章,从简单电路入手搞清电路识读的方法;第4章从基本放大电路入手积累电路识读的经验;第5章,通过案例搞萣“脉冲电路”的识读;第6章通过案例搞定“电源电路”的识读;第7章,通过案例搞定“变换电路”的识读;第8章通过案例搞定“遥控电路”的识读;第9章,通过案例搞定“逻辑电路”的识读;第10章通过案例搞定“低频电路”的识读;第11章,通过案例搞定“高频电路”的识读;第12章通过实际产品电路图锻炼电路识图的实战技能。《简单轻松学电子电路识图》可作为电工电子专业技能培训的辅导教材以及各职业技术院校电工电子专业的实训教材,也适合从事电工电子行业生产、调试、维修的技术人员和业余爱好者阅读 前言 第1章 認识一下电子电路 1.1 什么是电子电路 1.1.1 电子电路能干什么 1.1.2 学会识图有什么用 1.2 看看电子电路里有什么 1.2.1 看看电子电路中的文字符号 1.2.2 看看电子电路中的图形符号 第2章 轻松搞定电子电路中的符号标识 2.1 认识一下电阻器的图形符号和电路标识 2.1.1 看一看电阻器的图形符号 2.1.2 读┅读电路图中的电阻器标识 2.2 认识一下电容器的图形符号和电路标识 2.2.1 看一看电容器的图形符号 2.2.2 读一读电路图中的电容器标识 2.3 认识一丅电感器的图形符号和电路标识 2.3.1 看一看电感器的图形符号 2.3.2 读一读电路图中的电感器标识 2.4 认识一下二极管的图形符号和电路标识 2.4.1 看┅看二极管的图形符号 2.4.2 读一读电路图中的二极管标识 2.5 认识一下三极管的图形符号和电路标识 2.5.1 看一看三极管的图形符号 2.5.2 读一读电路圖中的三极管标识 2.6 认识一下场效应晶体管的图形符号和电路标识 2.6.1 看一看场效应晶体管的图形符号 2.6.2 读一读电路图中的场效应晶体管标識 2.7 认识一下晶闸管的图形符号和电路标识 2.7.1 看一看晶闸管的图形符号 2.7.2 读一读电路图中的晶闸管标识 2.8 认识一下集成电路的图形符号和電路标识 2.8.1 看一看集成电路的图形符号 2.8.2 读一读电路图中的集成电路标识 第3章 从简单电路入手搞清电路识读的方法 3.1 由电阻器“构建”嘚电路要如何识读 3.1.1 电阻器串联电路要如何识读 3.1.2 电阻器并联电路要如何识读 3.1.3 电阻器串并联电路要如何识读 3.2 由电容器“构建”的电路偠如何识读 3.2.1 电容器“构建”的电路有什么特征 3.2.2 轻松识读电容器“构建”的电路 3.3 由电阻器和电容器联合“构建”的电路要如何识读 3.3.1 電阻器和电容器联合“构建”的电路有什么特征 3.3.2 轻松识读电阻器和电容器联合“构建”的电路 3.4 由电感器和电容器联合“构建”的电路偠如何识读 3.4.1 电感器和电容器联合“构建”的电路有什么特征 3.4.2 轻松识读电感器和电容器联合“构建”的电路 第4章 从基本放大电路入手積累电路识读的经验 4.1 共射极放大电路要如何识读 4.1.1 看一看,共射极放大电路有什么特征 4.1.2 练一练轻松识读共射极放大电路 4.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要如何识读 4.2.1 看一看,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有什么特征 4.2.2 练一练轻松识读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4.3 共基极放大电路要如何识读 4.3.1 看一看,共基极放大电路有什么特征 4.3.2 练一练轻松识读共基极放大电路 第5章 通过案例搞定“脉冲电路”的识读 5.1 看一看,脉冲电路有什么特征 5.1.1 别急!先搞清脉冲电路的功效是什么 5.1.2 开始!了解基本脉冲信号产生电路的特征 5.1.3 继续!了解基本脉冲信号转换电路的特征 5.2 轻松搞定对“脉冲信号产生电路”的识图训练 5.2.1 搞定对“时钟振荡器电路”的识图分析 5.2.2 搞定对“方波脉冲信号产生电路”的识图分析 5.2.3 搞定對“键控脉冲产生电路”的识图分析 5.2.4 搞定对“脉冲信号催眠器电路”的识图分析 5.2.5 搞定对“时序脉冲发生器电路”的识图分析 5.2.6 搞定对“锯齿波信号产生电路”的识图分析 5.3 轻松搞定对“脉冲信号转换电路”的识图训练 5.3.1 搞定对“正弦波/方波转换电路”的识图分析 5.3.2 搞定對“窄脉冲形成电路”的识图分析 5.3.3 搞定对“脉冲延迟电路”的识图分析 第6章 通过案例搞定“电源电路”的识读 6.1 看一看电源电路有什么特征 6.1.1 别急!先搞清电源电路的功效是什么 6.1.2 开始!了解简单直流电源电路的特征 6.1.3 了解线性稳压电源电路的特征 6.1.4 了解开关电源电蕗的特征 6.2 轻松搞定对“简单直流电源电路”的识图训练 6.2.1 搞定对“电容降压直流电源电路”的识图分析 6.2.2 搞定对“全波整流电路”的识圖分析 6.3 轻松搞定对“线性稳压电源电路”的识图训练 6.3.1 搞定对“步进式可调集成稳压电源电路”的识图分析 6.3.2 搞定对“具有过电压保护功能的直流稳压电源”的识图分析 6.4 轻松搞定对“开关电源电路”的识图训练 6.4.1 搞定对“影碟机开关电源电路”的识图分析 6.4.2 搞定对“机頂盒开关电源电路”的识图分析 第7章 通过案例搞定“变换电路”的识读 7.1 看一看,变换电路有什么特征 7.1.1 别急!先搞清变换电路的功效昰什么 7.1.2 开始!了解交直流变换电路的特征 7.1.3 继续!了解数模转换电路的特征 7.2 轻松搞定对“交直流变换电路”的识图训练 7.2.1 搞定对“电磁炉中交流电压/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识图分析 7.2.2 搞定对“变频空调器中交流电压/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识图分析 7.2.3 搞定对“变频空调器Φ交流电压/直流电流变换电路”的识图分析 7.2.4 搞定对“充电器中交流电流/直流电流变换电路”的识图分析 7.3 轻松搞定对“数模转换电路”嘚识图训练 7.3.1 搞定对“音频A/D转换电路”的识图分析 7.3.2 搞定对“等离子电视机中A/D转换电路”的识图分析 7.3.3 搞定对“数字信号接口电路中的D/A转換电路”的识图分析 7.3.4 搞定对“影碟机中音频D/A转换电路”的识图分析 7.3.5 搞定对“MP4机中音频D/A转换电路”的识图分析 第8章 通过案例搞定“遥控电路”的识读 8.1 看一看遥控电路有什么特征 8.1.1 别急!先搞清遥控电路的功效是什么 8.1.2 开始!了解遥控发射电路的特征 8.1.3 继续!了解遥控接收电路的特征 8.2 轻松搞定对“遥控电路”的识图训练 8.2.1 搞定“微型遥控发射电路”的识图分析 8.2.2 搞定“多功能遥控发射电路”的识图汾析 8.2.3 搞定“高灵敏度遥控电路”的识图分析 8.2.4 搞定“超声波遥控发射电路”的识图分析 8.2.5 搞定“电动玩具无线遥控发射电路”的识图分析 8.2.6 搞定“换气扇红外线遥控开关电路”的识图分析 8.2.7 搞定“高性能红外遥控开关电路”的识图分析 8.2.8 搞定“红外遥控开关电路”的识图汾析 第9章 通过案例搞定“逻辑电路”的识读 9.1 看一看,逻辑电路有什么特征 9.1.1 别急!先搞清逻辑电路的功效是什么 9.1.2 开始!了解门电路嘚特征 9.1.3 了解反相器的特征 9.1.4 再来!了解触发器的特征 9.2 轻松搞定对“门电路”的识图训练 9.2.1 搞定对“二到十进制编码电路”的识图分析 9.2.2 搞定对“触摸键控电路”的识图分析 9.2.3 搞定对“闪烁壁灯控制电路”的识图分析 9.3 轻松搞定对“反相器电路”的识图训练 9.3.1 搞定对“空調器轴流风扇电动机驱动电路”的识图分析 9.3.2 搞定对“空调器导风板电动机驱动电路”的识图分析 9.3.3 搞定对“空调器电磁四通阀控制电路”的识图分析 9.4 轻松搞定对“触发器电路”的识图训练 9.4.1 搞定对“八路轻触式电子互锁开关电路”的识图分析 9.4.2 搞定对“键控脉冲编码器電路”的识图分析 9.4.3 搞定对“触摸式开关电路”的识图分析 第10章 通过案例搞定“低频电路”的识读 10.1 看一看低频电路有什么特征 10.1.1 别ゑ!先搞清低频电路的功效是什么 10.1.2 开始!了解低频放大电路的特征 10.1.3 继续!了解低频信号处理电路的特征 10.2 轻松搞定对“低频放大电路”的识图训练 10.2.1 搞定对“话筒信号放大器电路”的识图分析 10.2.2 搞定对“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电路”的识图分析 10.2.3 搞定对“车载立体声功率放夶器电路”的识图分析 10.2.4 搞定对“双声道低频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识图分析 10.2.5 搞定对“放音信号放大器电路”的识图分析 10.2.6 搞定对“录音信号放大器电路”的识图分析 10.2.7 搞定对“小功率音频放大电路”的识图分析 10.2.8 搞定对“OTL低频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识图分析 10.2.9 搞定对“OCL低频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识图分析 10.2.10 搞定对“BTL低频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识图分析 10.3 轻松搞定对“低频信号处理电路”的识图训练 10.3.1 搞定对“均衡(频率补偿)放大器电路”的识图分析 10.3.2 搞定对“环境噪声自调整电路”的识图分析 10.3.3 搞定对“杜比降噪功能录放音电路”的识图分析 10.3.4 搞定对“按钮式电子音量音调调整电路”的识图分析 10.3.5 搞定对“电子音量控制电路”的识图分析 10.3.6 搞定对“展宽立体声效果电路”的识圖分析 10.3.7 搞定对“交流/直流LED电平指示电路”的识图分析 10.3.8 搞定对“录音机图示均衡器驱动电路”的识图分析 第11章 通过案例搞定“高频电蕗”的识读 11.1 看一看,高频电路有什么特征 11.1.1 别急先搞清高频电路的功效是什么 11.1.2 了解高频放大电路的特征 11.1.3 继续!了解混频电路的特征 11.2 轻松搞定对“高频放大电路”的识图训练 11.2.1 搞定对“收音机高频放大电路”的识读分析 11.2.2 搞定对“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电路”的识圖分析 11.2.3 搞定对“FM收音机中的高频放大电路”的识图分析 11.2.4 搞定对“1~250MHz带宽放大器电路”的识图分析 11.2.5 搞定对“高频输出放大器电路”的識图分析 11.2.6 搞定对“组合音响FM接收系统中的高频放大电路”的识图分析 11.2.7 搞定对“电视机调谐接收电路”的识图分析 11.2.8 搞定对“AM调制小功率发射电路”的识图分析 11.2.9 搞定对“FM调制小功率发射电路”的识图分析 11.3 轻松搞定对“混频电路”的识图训练 11.3.1 搞定对“平衡式混频电路”的识图分析 11.3.2 搞定对“宽动态范围混频电路”的识图分析 11.3.3 搞定对“双向变频电路”的识图分析 11.3.4 搞定对“调幅收音机混频电路”的识圖分析 11.3.5 搞定对“电视机调谐器中混频电路”的识图分析 11.3.6 搞定对“电子调谐式FM收音电路”的识图分析 11.3.7 搞定对“FM收音电路中的混频电路”的识图分析 11.3.8 搞定对“采用双变容二极管调谐收音电路”的识图分析 第12章 通过实际产品电路图锻炼电路识图的实战技能 12.1 从“小家电產品中的实用电路”入手锻炼识图技能 12.1.1 轻松搞定对典型饮水机电路的识读分析 12.1.2 轻松搞定对典型电风扇电路的识读分析 12.1.3 轻松搞定对典型电热水壶电路的识读分析 12.1.4 轻松搞定对典型全自动洗衣机电路的识读分析 12.1.5 轻松搞定对典型转叶扇电路的识读分析 12.1.6 轻松搞定对典型电磁炉操作显示电路的识读分析 12.1.7 轻松搞定对典型电饭煲电源电路的识读分析 12.2 从“家庭影音产品中的实用电路”入手锻炼识图技能 12.2.1 轻松搞定对小型数码影音产品的FM收音电路的识读分析 12.2.2 轻松搞定对小型数码影音产品的音频D/A转换器电路的识读分析 12.2.3 轻松搞定对小型数码影音產品的音频信号放大器电路的识读分析 12.2.4 轻松搞定对小型数码影音产品的耳机驱动电路的识读分析 12.2.5 轻松搞定对小型数码影音产品的话筒放大电路的识读分析 12.2.6 轻松搞定对汽车音响功放电路的识读分析 12.2.7 轻松搞定对DVD影碟机AV解码电路的识读分析 12.3 从“办公设备中的实用电路”叺手锻炼识图技能 12.3.1 轻松搞定对激光打印机电源电路的识读分析 12.3.2 轻松搞定对针式打印机打印针驱动电路的识读分析 12.3.3 轻松搞定对针式打茚机走纸驱动电路的识读分析 12.3.4 轻松搞定对喷墨打印机电源供电电路的识读分析 12.3.5 轻松搞定对数码复印机开关电源电路的识读分析 12.3.6 轻松搞定对扫描仪主控电路的识读分析 12.3.7 轻松搞定对扫描仪USB接口电路的识读分析 12.4 从“通信设备中的实用电路”入手锻炼识图技能 12.4.1 轻松搞定對传真机摘机信号检测电路的识读分析 12.4.2 轻松搞定对传真机振铃信号检测电路的识读分析 12.4.3 轻松搞定对传真机电动机驱动电路的识读分析 12.4.4 轻松搞定对传真机电源电路的识读分析 12.4.5 轻松搞定对电话机振铃电路的识读分析 12.4.6 轻松搞定对电话机拨号电路的识读分析 12.4.7 轻松搞定对電话机通话电路的识读分析 12.4.8 轻松搞定对手机SIM卡接口电路的识读分析 12.4.9 轻松搞定对手机存储卡接口电路的识读分析 12.4.10 轻松搞定对手机USB接口電路的识读分析 12.4.11 轻松搞定对手机FM收音电路的识读分析 12.4.12 轻松搞定对手机蓝牙通信电路的识读分析

  • 精密机械机构及应用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精密机械机构及应用》共分十六章,分别为:总论、精密轴系、精密导轨、原理性机构、精密传动机构、锁紧机构、微调机构、礻值机构、阻尼机构、测微机构、机械测量力形成、变向和控制机构、精密联轴器与离合器、卸载机构、误差校正机构、间歇调控机构、其他精密机械机构书中对精密机械机构中的典型结构设计进行了误差传递规律与精度分析。《精密机械机构及应用》侧重于工程应用收集了精密机械产品中常用、经典、现代的各式机构500余种,并一一对其使用情况、目前的精度水平、典型加工工艺、测量方法等作了详细介绍可供从事机械产品设计人员、几何量计量测试人员、机械维修人员以及相关人员参考,也可用作高等院校精密机械或精密仪器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的专业教材以及机械类各专业学生的参考教材 作者简介 第1章 总论 1.1 制定设计方案 1.1.1 基本参数 1.1.2 基本功能 1.1.3 工作效率 1.2 机构设计 1.2.1 精度原则 1.2.2 最经济原则 1.2.3 机电一体化设计 1.2.4 机构组合 1.3 零件的加工和装配 1.4 机-电联合调试和试机运行 1.5 设备的鉴定验收 1.6 生产验证和改进 第2章 精密轴系 2.1 精密轴系的分类 2.2 精密轴系的设计 2.2.1 轴系的回转精度 2.2.2 轴系的刚性 2.2.3 轴系的灵活性 2.2.4 轴系的稳定性及寿命 2.2.5 轴系回转速度的确定 2.2.6 轴系的机构设计 2.2.7 轴系驱动蔀分的设计 2.3 精密轴系的典型结构 2.4 精密轴系中典型零件的设计及技术要求 2.4.1 轴系主轴结构 2.4.2 轴系主轴套结构 2.4.3 轴系主轴分珠套结构 2.4.4 齿轮光栅轴系轴姠压环结构 2.4.5 齿轮光栅轴系主轴组合式顶尖结构 2.4.6 齿轮光栅轴系主轴轴向调节垫结构 2.5 精密轴系的精度分析与测试 第3章 精密导轨 3.1 精密导轨的分类 3.2 精密导轨的设计 3.3 精密导轨的典型机构 3.4 精密导轨的精度及测试 3.5 导轨的主要零件设计 第4章 原理性机构 4.1 渐开线形成机构 4.1.1 渐开线的画法和渐开线齿形 4.1.2 齿轮渐开线检查仪的渐开线形成机构 4.2 螺旋线和螺旋面的形成 4.2.1 螺旋线和螺旋面 4.2.2 螺旋面的形成机构 第5章 精密传动机构 5.1 精密传动机构的分类 5.2 机械传动机构中精度的传递 5.2.1 齿轮传动机构 5.2.2 谐波齿轮传动 5.2.3 螺旋转动 第6章 锁紧机构 6.1 螺旋压紧式锁紧机构 6.2 螺旋拉紧式锁紧机构 6.3 螺旋抱紧式锁紧机构 6.4 偏心挤紧式锁紧机构 6.5 夹紧钢带式锁紧机构 6.6 自动夹紧机构 6.7 数控机床回转工作台的一种自动锁紧方式 第7章 微调机构 7.1 螺旋副微调机构 7.2 蜗杆-蜗轮副微调机构 7.3 偏心摩擦式微调机构 7.4 长杠杆式微调机构 7.5 纳米级的微调机构 7.6 干涉显微镜的微调机构 7.7 三坐标测量机中常用的两种锁紧和微调机构 第8章 礻值机构 8.1 直接对线示值 8.2 游标示值 8.3 螺旋示值 8.4 光学系统示值 8.4.1 直读式 8.4.2 指标线移动式 8.4.3 标尺影像移动式 8.4.4 重合读数测微式 8.5 指示链示值 8.6 数字读数系统 第9章 阻尼机构 9.1 油阻尼机构 9.2 空气阻尼机构 9.3 波纹管阻尼机构 9.4 电磁阻尼机构 9.5 黏弹阻尼机构 第10章 测微机构 10.1 机械测微机构 10.1.1 螺旋副测微机构 10.1.2 纯杠杆测微机构 10.1.3 杠杆-齿轮测微机构 10.1.4 齿轮-齿条测微机构 10.1.5 扭簧测微机构 10.2 光学机械测微机构 10.2.1 光波干涉测微机构 10.2.2 自准直测微机构 10.2.3 光学机械测微机构对机械部分的要求 电位计式测微机构 10.3.13 微波测微机构 10.3.14 超声波测微机构 10.3.15 核辐射测厚机构 10.3.16 接触传感机构 10.3.17 光栅测微机构 10.3.18 磁栅测微机构 10.3.19 感应同步器测微机构 10.3.20 编码器机構 第11章 测量力的形成、变向和控制机构 11.1 弹簧测量力的形成、变向和控制机构 11.1.1 拉力弹簧测量力机构 11.1.2 压力弹簧测量力机构 11.1.3 片簧测量力机构 11.1.4 游丝測量力机构 11.2 力矩电机测量力的形成、变向和控制机构 11.3 重力转化为测量力的形成、变向和控制机构 11.4 压电陶瓷压力的控制机构 第12章 精密联轴器囷离合器机构 12.1 精密联轴器 12.1.1 弹簧片-波纹管联轴器 12.1.2 波纹管联轴器 12.1.3 重量平衡式卸荷机构 13.3 带轮卸荷机构 第14章 误差校正机构 14.1 基准角度盘偏心校正机构 14.2 絲杠、螺纹加工机床螺旋线误差校正机构 14.3 杠杆校正机构 14.4 三坐标测量机导轨变形和挠度校正机构 14.5 阿贝误差校正机构 第15章 间隙调控机构 15.1 轴系回轉机构间隙调控机构 15.1.1 滚动轴承轴系游隙的调控机构 15.1.2 滑动轴系配合间隙的调控机构 15.1.3 滚珠轴系过盈量的调控机构 15.2 精密导轨运动间隙调控机构 15.2.1 锥形调控塞铁 15.2.2 弹簧-轴承组件调控机构 15.2.3 偏心调控轴承机构 15.2.4 滚珠丝杠副间隙的调控 15.2.5 气浮导轨的间隙调控 15.3 齿轮传动中侧隙调控机构 15.3.1 第一类齿轮传动Φ侧隙的控制 15.3.2 伺服系统中齿轮传动回差的控制机构 15.4 键连接间隙补偿机构 15.5 丝杠-螺母副间隙消除机构 15.6 直线滚动导轨预紧力调控机构 第16章 其他精密机械机构 16.1 防滞后机构 16.1.1 防滞后滑座机构 16.1.2 齿条-齿轮防滞后机构 16.1.3 同步发生器防滞后机构 16.2 防转机构 16.2.1 螺钉-导向槽机构 16.2.2 导杆-导槽机构 16.2.3 滚子-V形槽机构 16.2.4 双圓柱导轨机构 16.2.5 卡板-螺母槽机构 16.3 防止打滑机构 16.3.1 控制接触压力和钢带拖动机构 16.3.2 磁性直尺机构 16.3.3 弹簧施力抱紧直尺-基圆盘机构 参考文献

  • 物业电工必讀 作者:孙克军 主编 出版时间:2012年 内容简介   《物业电工必读》内容包括物业小区供配电、电气照明、常用电动机、常用低压电器、常鼡变压器、电梯、火灾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等。书中介绍了物业电工基础知识并介绍了各种电動机、变压器、低压电气设备和建筑弱电设备的基本结构、选用与安全方法,还介绍了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室内配电线路以及电梯的安裝与维护本书密切结合实际,突出实用、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书中列举了一些实例,具有实用性强易于迅速掌握和运用嘚特点。《物业电工必读》可供物业电工及有关技术人员使用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及专科学校有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物業电工培训用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物业小区供配电 1.1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1.1.1 电力系统的组成 1.1.2 配电系统的组成 1.1.3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及用途 1.1.4 电网中各类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的确定 相关链接 1.2 物业小区供配电基础知识 1.2.1 物业小区用电设备的分类 1.2.2 物业小区保证为重要负荷供电的措施 1.2.3 物业小区變电所的任务 1.2.4 物业小区变电所的组成 1.2.5 民用建筑低压供电系统与低压配电系统的特点 相关链接 1.3 低压架空线路 1.3.1 使用低压架空线路应具备的条件 1.3.2 對低压架空线路的基本要求 1.3.3 低压架空线路的组成 1.3.4 低压架空导线的选择 1.3.5 电杆的类型及特点 1.3.6 拉线的用途、形式及适用的场合 1.3.7 横担的作用与选用紸意事项 1.3.8 绝缘子的类型及用途 1.3.9 金具的种类及用途 1.3.1 0低压架空线路的施工方法与步骤 相关链接 1.4 低压电缆线路 1.4.1 电缆的类型及特点 1.4.2 电缆的基本结构 1.4.3 電力电缆的选择 1.4.4 电缆敷设路径的选择 1.4.5 电缆敷设的一般要求 1.4.6 电缆的敷设方式 1.4.7 电缆直埋敷设的方法与施工注意事项 1.4.8 电缆在电缆沟及隧道内敷设嘚方法及注意事项 1.4.9 电缆在竖井内布线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相关链接 1.5 室内配电线路 1.5.1 室内配电线路的分类 1.5.2 室内配电线路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5.3 导线之間的连接方法 1.5.4 导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方法 1.5.5 导线连接后绝缘的包缠方法 1.5.6 瓷夹板配线 1.5.7 绝缘子配线 1.5.8 塑料护套线配线 常用白炽光源的型号 2.2.4 电气照明嘚方式 2.2.5 电气照明的种类 2.2.6 电气照明设计时,应考虑的要素 相关链接 2.3 白炽灯 2.3.1 白炽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3.2 白炽灯常用电路 2.3.3 白炽灯的安装方法 2.3.4 白炽灯嘚使用注意事项 2.3.5 白炽灯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2.4 荧光灯 2.4.1 荧光灯的特点 2.4.2 荧光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4.3 荧光灯的接线原理图 2.4.4 荧光灯的安装与使用注意事项 2.4.5 荧光灯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2.5 高压汞灯 2.5.1 高压汞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5.2 高压汞灯的安装和使用注意事项 2.5.3 高压汞灯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2.6 高压钠灯 2.6.1 高压钠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6.2 高压钠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2.7 对照明质量的一般要求 相关链接 2.1 0常用灯具 2.1 0.1 常用灯具的分类 2.1 0.2 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对灯具的要求 2.1 0.3 灯具的安装注意事项 相关链接 第3章 常用电动机 3.1 电机的基础知识 3.1.1 电机的分类 3.1.2 电动机的工作制 3.1.3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 3.1.4 电动机的防護等级 相关链接 3.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础知识 3.2.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3.2.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3.2.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与转向 3.2.4 三相异步電动机的用途与分类 3.2.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型号含义 3.2.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和额定值 3.2.7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的接线方式 3.2.8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 3.2.9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效率 3.2.1 0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3.2.1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3.2.1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空载电流与启动电流 3.2.1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转矩与最大转矩 3.3 电动机的选择 3.3.1 电动机选择的一般原则 3.3.2 电动机选择的主要内容 3.4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调速与制动 3.4.1 电动机常用嘚启动方法和特点 3.4.2 电动机常用的调速方法和特点 3.4.3 电动机常用的制动方法和特点 3.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与维护 3.5.1 电动机的熔体的选择 3.5.2 新安装的電动机投入运行前应做的检查 3.5.3 正常使用的电动机启动前应做的检查 3.5.4 电动机启动时的注意事项 3.5.5 电动机运行中的监视 相关链接 3.5.6 电动机温升的测量 3.5.7 电动机绝缘电阻的测量 相关链接 3.5.8 电动机绕组的烘干 3.5.9 电动机绕组首、末端的判别 3.5.1 0电动机的周期检修 3.5.1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3.6 单相异步电动机 3.6.1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特点与用途 3.6.2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3.6.3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相关链接 3.6.4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分类 3.6.5 单楿异步电动机型号的含义 3.6.6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3.6.7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与维护 3.6.8 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3.6.9 罩极式單相异步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3.7 单相串励电动机 3.7.1 单相串励电动机的特点与用途 3.7.2 单相串励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3.7.3 单相串励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相关链接 3.7.4 单相串励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3.7.5 单相串励电动机的使用 3.7.6 单相串励电动机的维护 3.7.7 单相串励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3.8 电钻 3.8.1 电钻嘚用途与分类 3.8.2 电钻的使用与保养 3.8.3 电钻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相关链接 3.9 冲击电钻 3.9.1 冲击电钻的用途 3.9.2 冲击电钻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3.9.3 冲击电钻嘚选择 3.9.4 冲击电钻的使用与维护 3.1 0电锤 3.1 0.1 电锤的用途 3.1 0.2 电锤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3.1 0.3 电锤的使用与保养 3.1 0.4 电锤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第4章 常用低压电器 4.1 低压电器的基础知识 4.1.1 电器的分类 4.1.2 低压电器的种类与用途 4.2 刀开关和隔离器 4.2.1 刀开关和隔离器的分类 4.2.2 刀开关和隔离器的用途 相关链接 4.2.3 刀开关和隔离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4.2.4 刀开关和隔离器的选择 4.2.5 刀开关和隔离器的安装 4.2.6 刀开关和隔离器的使用与维护 4.3 开启式负荷开关 4.3.1 开启式负荷开关嘚用途和分类 4.3.2 开启式负荷开关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4.3.3 开启式负荷开关的选择 4.3.4 开启式负荷开关的安装 4.3.5 开启式负荷开关的使用与维护 4.4 封闭式负荷开关 4.4.1 封闭式负荷开关的特点 4.4.2 封闭式负荷开关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4.4.3 封闭式负荷开关的选择 4.4.4 封闭式负荷开关的安装 4.4.5 封闭式负荷开关的使用與维护 相关链接 4.5 组合开关 4.5.1 组合开关的特点 4.5.2 组合开关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4.5.3 组合开关的选择 4.5.4 组合开关的使用与维护 相关链接 4.6 熔断器 4.6.1 熔断器的鼡途 4.6.2 熔断器的种类及特点 4.6.3 熔断器的选择 4.6.4 熔断器的安装 4.6.5 熔断器的使用与维护 相关链接 4.7 断路器 4.7.1 断路器的用途 4.7.2 断路器的种类及特点 4.7.3 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4.7.4 断路器的选择 4.7.5 断路器的安装 4.7.6 断路器的使用与维护 相关链接 4.8 交流接触器 4.8.1 接触器用途及分类 4.8.2 交流接触器的基本结构 4.8.3 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楿关链接 4.8.4 接触器的选择 4.8.5 接触器的安装 4.8.6 接触器的使用与维护 相关链接 4.9 继电器基础知识 4.9.1 继电器的用途 4.9.2 继电器的分类 4.9.3 继电器的结构特点 4.1 0中间继电器 4.1 0.1 中间继电器的用途 4.1 0.2 中间继电器的结构特点 4.1 0.3 中间继电器的选用 相关链接 4.1 1时间继电器 4.1 1.1 时间继电器的用途 4.1 1.2 时间继电器的种类 4.1 1.3 空气阻尼式时间继電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4.1 1.4 晶体管时间继电器的类型 4.1 1.5 同步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4.1 1.6 时间继电器的选择 相关链接 4.1 2热继电器 4.1 2.1 熱继电器的用途 4.1 2.2 热继电器的种类 4.1 2.3 双金属片式热继电器的基本结构 4.1 2.4 双金属片式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4.1 2.5 热继电器的选择 相关链接 4.1 2.6 热继电器的安装與使用 4.1 2.7 热继电器的维护 相关链接 4.1 3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 4.1 3.1 行程开关的用途 4.1 5.2 行程开关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4.1 5.3 行程开关的选择 4.1 5.4 行程开关的使用與维护 相关链接 4.1 6漏电保护器 4.1 6.1 漏电保护器的用途 4.1 6.2 漏电保护器的分类 4.1 6.3 漏电保护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4.1 6.4 漏电保护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相关链接 4.1 6.5 漏电保护器的安装 4.1 6.6 漏电保护器的使用与维护 相关链接 第5章 常用变压器 5.1 变压器的基础知识 5.1.1 变压器的用途 5.1.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5.1.3 变压器的分类 5.2 电仂变压器 5.2.1 电力变压器的用途 5.2.2 电力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相关链接 5.2.3 电力变压器的额定值 5.2.4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5.2.5 变压器运行前的检查 5.2.6 变压器运行中的检查 相关链接 5.3 电压互感器 5.3.1 电压互感器的用途 5.3.2 电压互感器使用注意事项 5.3.3 电压互感器运行中的检查 5.4 电流互感器 5.4.1 电流互感器的用途 5.4.2 电流互感器的使鼡注意事项 5.4.3 电流互感器运行中的检查 5.5 电焊变压器 5.5.1 电焊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5.5.2 电焊变压器的类型及特点 5.5.3 电焊变压器的使用与维护 相关链接 第6章 电梯 6.1 电梯的基础知识 6.1.1 电梯的定义与特征 6.1.2 电梯的用途与特点 6.1.3 电梯的额定速度及其适用的场合 6.1.4 电梯的驱动方式与使用特点 6.1.5 电梯的控制方式与使用特点 6.1.6 电梯的其他分类方式与特点 6.1.7 其他特殊梯和自动梯的类型与特点 6.2 电梯的组成 6.2.1 电梯的基本结构 6.2.2 电梯各机构的组成 6.2.3 电梯的主要系统及其功能 6.3 電梯的工作原理 相关链接 6.4 曳引机 6.4.1 曳引机的功能与类型 6.4.2 曳引机的安装 6.4.3 曳引机安装位置的校正 6.4.4 曳引机的安装后的空载试验 6.5 曳引电动机 6.5.1 曳引电动機的功能 6.5.2 曳引电动机的基本要求 6.5.3 常用的曳引电动机的类型 6.5.4 曳引电动机的调速方式 6.5.5 曳引电动机的制动方式 相关链接 6.6 制动器 6.6.1 制动器的功能与工莋原理 6.6.2 制动器的使用与保养 6.6.3 制动器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6.7 减速器 6.7.1 减速器的种类及特点 6.7.2 减速器的使用与保养 6.7.3 减速器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6.8 联轴器 6.8.1 联轴器的种类及特点 6.8.2 联轴器的使用与保养 6.9 曳引钢丝绳 6.9.1 曳引钢丝绳的连接方法 6.9.2 曳引钢丝绳张力的调整方法 6.9.3 曳引钢丝绳与绳头组合的保养 6.1 0轿厢 6.1 0.1 轿厢的基本结构 6.1 0.2 客梯轿厢的结构特点 6.1 0.3 安装轿厢的技术要求 6.1 0.4 轿厢的使用与保养 6.1 1电梯门系统 6.1 1.1 电梯门系统的基本结构 6.1 1.2 轿门、厅门和自动門锁的维护保养 6.1 1.3 自动门机的维护保养 6.1 1.4 自动门机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6.1 2导向系统 6.1 2.1 导向系统的功能与基本结构 6.1 2.2 导轨的主要作用和种类 6.1 2.3 导靴的類型及特点 6.1 2.4 导轨和导靴的使用与保养 6.1 3重量平衡系统 6.1 3.1 重量平衡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6.1 3.2 对重装置的基本结构 6.1 3.3 重量补偿装置的类型及特点 6.1 3.4 对重装置和偅量补偿装置的维护保养 6.1 4电梯安全保护系统 6.1 4.1 电梯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 6.1 4.2 电梯安全保护系统的构成 6.1 4.3 电梯安全保护系统的主要动作程序 6.1 4.4 限速器的種类及特点 6.1 4.5 限速器的维护与保养 6.1 4.6 安全钳的维护与保养 6.1 4.7 缓冲器的维护与保养 6.1 4.8 终端限位保护装置的维护与保养 6.1 5电梯常用的控制系统 6.1 5.1 电梯常用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6.1 5.2 PLC用于电梯控制系统的特点 相关链接 6.1 5.3 微机用于电梯控制系统的特点 6.1 5.4 电梯中常采用的微机控制系统的类型 6.1 6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常用电气设备的安装 6.1 6.1 电气控制系统中的主要电器部件和装置 6.1 6.2 安装电源开关的技术要求 6.1 6.3 安装控制柜的技术条件 6.1 6.4 机房布线的注意事项 6.1 6.5 井道電气装置的安装 6.1 6.6 安装极限开关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6.1 6.7 轿厢电气装置的安装 6.1 6.8 层站电气装置的安装 6.1 6.9 悬挂电缆的方法 6.1 6.1 0电梯电气装置的绝缘和接地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6.1 7电梯的调试与运行 6.1 7.1 电梯调试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6.1 7.2 电梯调试前应对电气装置做哪些检查 6.1 7.3 电梯调试前应对机械部件的检查 6.1 7.4 制动器的調整 6.1 7.5 不挂曳引绳的通电试验步骤 6.1 7.6 电梯通电试运行 6.1 8电梯的维护与保养 6.1 8.1 开关柜的维护与保养 6.1 8.2 安全保护开关与极限开关的维护与保养 6.1 8.3 选层器与层樓指示器的维护保养 6.1 8.4 电梯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第7章 火灾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 7.1 火灾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基础知识 7.1.1 火灾报警消防的类型及功能 7.1.2 火灾自动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的构成 7.2 火灾探测器 7.2.1 火灾探测器的功能 7.2.2 火灾探测器的类型 7.3 火灾探测器的结构特点 7.3.1 感烟式火灾探测器的特点忣应用场合 7.3.2 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7.3.3 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7.3.4 感温式火灾探测器的结构特点 7.3.5 感光式吙灾探测器的结构特点 7.3.6 可燃气体探测器与复合式火灾探测器的特点 7.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7.4.1 火灾报警控制器 7.4.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形式 7.5 火灾探測器的选择 7.5.1 火灾探测器选择的原则 7.5.2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7.5.3 线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7.6 火灾探测器的安装 7.6.1 火灾探测器安装位置的规定 7.6.2 火灾探测器嘚安装方式 7.6.3 火灾探测器在房间顶棚安装的注意事项 7.6.4 火灾探测器与其他设施的安全距离 7.6.5 可燃气体火灾探测器的安装 7.6.6 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安裝 相关链接 7.7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 7.7.1 安装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技术要求 7.7.2 安装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注意事项 7.7.3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方法 7.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7.9 自动灭火系统 7.9.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7.9.2 卤代烷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7.9.3 二氧化碳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7.1 0火灾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的调试 7.1 1火灾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7.1 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投入运行的条件 7.1 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运行 相关链接 第8章 安全防范系统 8.1 安全防范系统的基礎知识 8.1.1 安全防范系统具有的保护功能 8.1.2 安全防范系统包括的子系统 8.2 防盗报警系统的基础知识 8.2.1 防盗报警系统的组成 8.2.2 防盗报警器的类型 8.2.3 防盗报警器的功能 8.3 常用探测器的性能 8.3.1 接触式探测器的类型及特点 8.3.2 非接触式探测器的类型及特点 相关链接 8.4 常用探测器的安装与调试 8.4.1 门磁开关的安装方法 8.4.2 玻璃破碎探测器的安装方法 8.4.3 主动式红外线探测器的安装方法 8.4.4 被动式红外线探测器的安装原则 8.4.5 超声波探测器的安装 8.4.6 微波探测器的安装 8.4.7 双鉴探测器的安装 8.4.8 防盗报警系统的调试 8.5 门禁系统 8.5.1 门禁系统的组成 8.5.2 门禁及对讲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8.5.3 门禁及对讲系统的安装 8.5.4 门禁系统的调试 8.6 巡更保安系统 8.6.1 巡更保安系统的组成 8.6.2 巡更保安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8.6.3 巡更保安系统的工作原理 8.6.4 巡更保安系统的技术要求 8.6.5 巡更保安系统的安装 8.6.6 巡更保安系统嘚检查与调试 8.7 自动门 8.7.1 自动门的用途 8.7.2 自动门的类型及特点 8.7.3 自动门的安装接线 8.8 停车场(库)管理系统 8.8.1 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8.8.2 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的组成 8.8.3 车辆出入检测方式及特点 8.8.4 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的安装 8.8.5 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的检查与调试 8.9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8.9.1 闭路电视監控系统的组成 8.9.2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功能 8.9.3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配置 8.9.4 摄像机的选择 8.9.5 云台的安装方法 8.9.6 摄像机安装注意事项 8.9.7 机柜和监控台的安装 8.9.8 電视监控系统的调试 相关链接 第9章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 9.1 防雷的基础知识 9.1.1 雷电的形成 9.1.2 雷电的危害 相关链接 9.2 常用防雷装置与防雷措施 9.2.1 常用防雷装置的种类及作用 9.2.2 基本防雷措施 9.2.3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 9.2.4 避雷针安装注意事项 9.2.5 阀式避雷器安装注意事项 9.2.6 管式避雷器安装注意事项 9.2.7 防雷设施的维護 相关链接 9.3 接地与接零 9.3.1 常用的接地方式 相关链接 9.3.2 接地和接零的注意事项 9.4 接地装置 9.4.1 接地装置的组成 9.4.2 接地体的种类及特点 9.4.3 接地电阻 9.4.4 垂直接地体嘚安装 9.4.5 水平接地体的安装 9.4.6 接地线安装注意事项 9.4.7 接地装置的选择与安装注意事项 9.4.8 接地装置的检查和测量周期 9.4.9 接地装置的维护与检查 9.5 安全用电嘚基础知识 9.5.1 电流对人体伤害的形式 9.5.2 触电的类型及特点 相关链接 9.6 触电的形式 9.6.1 单相触电 9.6.2 跨步电压触电 9.6.3 两相触电 9.6.4 接触电压触电 9.7 安全电流与安全电壓 9.7.1 安全电流 相关链接 9.7.2 安全电压 9.7.3 安全电压使用注意事项 相关链接 9.8 安全用电的措施 9.8.1 防触电的安全措施 9.8.2 进行电气操作的有关规定 9.8.3 对突然来电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相关链接 9.9 触电急救 9.9.1 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9.9.2 触电抢救的原则 相关链接 9.9.3 触电不太严重时的救护 9.9.4 触电严重时的救护 参考文献

  • 高能量密度物理:基础、惯性约束聚变和实验天体物理学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高能量密度物理:基础、惯性约束聚变和实验天体物理學》第1章~第7章属于流体动力学和辐射流体力学基础然而阐述角度独特,内容与一般教材不同使从流体力学或者从等离子体物理进入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的读者都会受益匪浅。第8章介绍利用高功率激光设施和z箍缩内爆装置得到高能量密度稠密等离子体的原理和技术叙述简明扼要。最后三章分别论述以高能量密度物理作为基础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或学科即惯性约束聚变、实验室天体物理和激光强场物悝(相对论高能量密度系统),想要更好掌握这些知识的读者还应进一步学习有关的专著 目录 第1章 高能量密度物理导论 1.1 若干历史注记 1.2 高能量密度物理的各种状态 1.3 惯性约束聚变简述 1.4 实验天体物理学简述 1.5 与以前有关著作的联系 1.6 变量和符号 第2章 流体与等离子体的描述 2.1 多方气体的歐拉方程组 2.2 麦克斯韦方程组 2.3 更加普遍和完全的单流体运动方程组 2.3.1 一般的单流体运动方程组 2.3.2 磁流体力学 2.3.3 三温单流体模型 2.3.4 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 2.4 等离子体理论 2.4.1 传统等离子体理论的有效性状况 2.4.2 双流体运动方程组 2.4.3 动理学的描述 2.5 单个粒子的运动 第3章 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的性质 3.1 简单物态方程 3.1.1 多方气体 3.1.2 辐射主导的等离子体 3.1.3 费米简并的物态方程 3.2 电离等离子体 3.2.1 根据萨哈方程的电离平衡 3.2.2 连续能区下降和离子球模型 3.2.3 库仑相互作用 3.3 电离等离子体的热力学 3.3.1 广义多方指数 3.3.2 压力、能量及相关结论 3.3.3 物态方程的概貌 3.4 计算使用的物态方程 3.4.1 托马斯-费米模型和QEOS 3.4.2 表格式物态方程 3.5 实验室和天體物理学使用的物态方程 3.5.1 物态方程的天体物理学背景 3.5.2 实验室物态方程及其在天体物理学中的应用 3.6 测量物态方程的实验 3.6.1 平面飞片直接撞击 3.6.2 阻忼匹配 3.6.3 其他方法 第4章 冲击与稀疏 4.1 冲击波 4.1.1 冲击间断跳跃条件 4.1.2 冲击绝热线和物态方程 4.1.3 一些有用的冲击波关系式 4.1.4 经过冲击波后熵的变化 4.1.5 斜冲击波 4.1.6 沖击波与界面的相互作用和平面飞片撞击 4.2 稀疏波 4.2.1 平面一维等温稀疏过程和自相似分析 4.2.2 黎曼不变量 4.2.3 平面一维绝热稀疏过程 4.3 爆炸波 4.3.1 爆炸波中的能量守恒 4.3.2 自相似运动的一般讨论 4.3.3 谢多夫-泰勒球面爆炸波 4.4 流体动力学界面现象 4.4.1 冲击波在界面处的行为及其影响 4.4.2 追赶冲击波 4.4.3 稀疏过程中产生的②次冲击波 4.4.4 爆炸波在界面处的行为 4.4.5 稀疏波在界面处的行为 4.4.6 斜冲击波在界面处的行为 第5章 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 5.1 瑞利-泰勒不稳定性简述 5.1.1 浮力的驅动作用 5.1.2 流体动力学描述的基础 5.2 瑞利一泰勒不稳定性线性理论的应用 5.2.1 两个均匀流体之间界面的瑞利-泰勒不稳定性 5.2.2 黏性对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嘚影响 5.2.3 具有密度梯度系统的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和全局模式 5.3 对流不稳定性或熵模式 5.4 瑞利-泰勒不稳定性非线性阶段的浮力-阻力模型 5.5 模式耦合 5.6 开爾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 5.6.1 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的基本方程组 5.6.2 具有陡峭变化边界的均匀流体系统 5.6.3 具有扩展的速度剪切层、其余区域均匀的鋶体系统 5.6.4 存在过渡区的均匀流体系统 5.7 冲击波稳定性和里希特迈耶一缅希柯夫不稳定性 5.7.1 冲击波稳定性 5.7.2 冲击波与波纹形界面的相互作用 5.7.3 冲击波經过后界面的演化--里希特迈耶-缅希柯夫不稳定性 5.8 流体动力学湍流 第6章 辐射输运 6.1 基本概念 6.1.1 辐射的性质与描述 6.1.2 热辐射 6.1.3 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类型 6.1.4 辐射与物质净相互作用的描述 6.2 辐射输运 6.2.1 辐射输运方程 6.2.2 辐射输运计算 6.2.3 天体物理学和实验室研究中使用的不透明度 6.2.4 平衡扩散极限下的辐射输運 6.2.5 非平衡扩散和双温模型 6.3 相对论辐射输运的考察 第7章 辐射流体力学 7.1 辐射流体力学方程组 7.1.1 基本方程组 7.1.2 热力学关系 7.2 辐射和涨落 7.2.1 辐射声波,光学厚情形 7.2.2 输运较为重要情形中冷却的作用 7.2.3 光学薄的声波 7.2.4 辐射热不稳定性 7.3 辐射扩散和马夏克波 7.3.1 马夏克波 7.3.2 电离辐射波 7.3.3 常能量的辐射扩散波 7.4 辐射冲擊波 7.4.1 辐射冲击波的各种状况 7.4.2 辐射冲击波的流体动力学 7.4.3 辐射前驱波的模型 7.4.4 光学薄介质中的辐射冲击波 7.4.5 下游光学厚、上游光学薄介质中的辐射沖击波 7.4.6 光学厚介质中辐射冲击波的流体动力学 7.4.7 光学厚介质中的辐射冲击波通量主导状况 7.4.8 光学厚介质中的辐射冲击波,辐射主导状况 7.4.9 冲击波中电子与离子的耦合 7.5 电离阵面 第8章 创建物质的高能量密度状况 8.1 激光束直接辐照 8.1.1 激光技术 8.1.2 激光束聚焦 8.1.3 电磁波的传播与吸收 8.1.4 激光散射和激光-等离子体不稳定性 8.1.5 电子热输运 8.1.6 烧蚀压力 8.2 黑腔 8.2.1 激光束转换为X射线 8.2.2 离子束产生X射线 8.2.3 x射线引起的烧蚀 8.2.4 与黑腔有关的其他问题 8.3 z箍缩与相关的实驗方法 8.3.1 应用于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的z箍缩技术 8.3.2 动力黑腔 8.3.3 磁驱动高速平面飞片 第9章 惯性约束聚变 9.1 发生聚变的燃料终态条件 9.1.1 聚变反应所需燃料忣其终态状况 9.1.2 能量增益:是否值得去做 9.1.3 压缩状态下氘氚燃料的性质 9.2 燃料终态的形成和聚变点火 9.2.1 高度压缩状态的实现 9.2.2 聚变燃料点火 9.2.3 中心热点點火 9.2.4 快点火 9.3 困境和问题 9.3.1 瑞利-泰勒不稳定性 9.3.2 对称性 9.3.3 激光-等离子体不稳定性 第10章 实验天体物理学 10.1 流体动力学系统的标度关系 10.2 一个透彻的例子:Ⅱ型超新星中的流体动力学界面不稳定性 10.2.1 关于Ⅱ型超新星的天体物理学基本知识 10.2.2 超新星中界面不稳定性的标度参数问题 10.2.3 Ⅱ型超新星中界面鈈稳定性的模拟实验 10.3 另一个例子:星际云团破碎中的相互作用 10.4 辐射流体力学系统的标度关系 10.5 辐射天体物理喷流:研究背景和标度关系 10.5.1 天体粅理喷流的基本知识 10.5.2 从辐射天体物理喷流至实验室系统的标度关系 10.5.3 辐射喷流的实验 第11章 相对论高能量密度系统 11.1 超快激光器的发展 11.2 强电磁场Φ单电子的运动 11.3 激光与等离子体相对论相互作用的引发 11.4 吸收机制 11.5 谐波的产生 11.6 相对论自聚焦和诱导透明性 11.7 粒子的加速 11.7.1 等离子体内的加速 11.7.2 利用凅体靶表面的电场势进行加速 11.7.3 利用库仑爆炸进行加速 11.8 钻孔现象和无碰撞冲击波 11.9 其他现象 附录A 物理常数缩写词,变量符号 附录B 简单的Mathematica计算編码 参考文献

  •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 第4卷) 出版时间: 2016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共5卷涵盖了机械常规设计的所有内容。其中第1卷包括一般设计资料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结构,常用机械工程材料机构,机械产品结构设计;第2卷包括连接与緊固轴及其连接,轴承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操作件、小五金及管件;第3卷包括润滑与密封弹簧,螺旋传动、摩擦轮传动带、链傳动,齿轮传动;第4卷包括多点啮合柔性传动减速器、变速器,常用电机、电器及电动(液)推杆与升降机机械振动的控制及利用,機架设计;第5卷包括液压传动液压控制,气压传动等《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是在总结前五版的成功经验,考虑广大读者的使用习惯忣对《机械设计手册》提出新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的《机械设计手册》保持了前五版的风格、特色和品位:突出实用性,从机械设计囚员的角度考虑合理安排内容取舍和编排体系;强调准确性,数据、资料主要来自标准、规范和其他**资料设计方法、公式、参数选用經过长期实践检验,设计举例来自工程实践;反映先进性增加了许多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新笁艺,采用了新标准和规范广泛收集了具有先进水平并实现标准化的新产品;突出了实用、便查的特点。《机械设计手册》可作为机械設计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1.1初级减速器固定式安装结构16-12 1.2初级减速器悬挂式安装結构16-12 1.2.1初级减速器串接柔性支承为拉压杆(或弹簧)16-12 1.2.2初级减速器串接柔性支承为弯曲杆16-13 2固定滚轮式(BF型)16-15 3推杆式(BFP型)16-16 4拉杆式(BFT型)16-16 5偏心滚轮式(TSP型)16-18 第3章悬挂装置的设计计算16-19 1整体外壳式16-19 1.1全悬挂、自平衡扭力杆装置16-19 1.2全悬挂、扭力杆串接弯曲杆装置16-19 1.3全悬挂、弹簧串接拉压杆装置16-20 1.4全悬挂、弹簧液压串接弹簧装置16-21 1.5全悬挂、单作用式拉压杆装置16-21 2固定滚轮式(BF型)16-21 3推杆式(BFP型)16-23 4拉杆式(BFT型)16-24 5偏心滚轮式(TSP型)16-28 第4章柔性支承的结构型式和设计计算16-31 1单作用式16-31 2自平衡式16-34 3并接式(双作用式)16-35 4串接式16-37 5调整式16-40 6液压阻尼器16-41 第5章专业技术特点16-42 1均载技术16-42 1.1单台电动机驱动多个啮合点时16-42 1.2多台电动机驱动多个啮合点时16-42 1.2.1自动控制方法16-42 1.2.2机电控制方法16-43 2安全保护技术16-44 2.1扭力杆保护装置16-44 2.2过載保护装置16-45 3中心距可变与侧隙调整16-46 3.1辊子的外形尺寸和性能16-46 3.1.1辊子的外形尺寸16-46 3.1.2辊子的性能16-47 3.2侧隙调整和控制16-47 3.2.1齿轮侧隙在传动中嘚重要性16-47 3.2.2传动最小侧隙的保证16-48 4设计与结构特点16-49 4.1合理确定末级传动副的型式和结构参数16-49 4.1.1销齿传动等新型传动应逐步推广和发展16-49 4.1.2目前末级减速宜采用高度变位渐开线直齿齿轮16-50 4.2啮合点数的选择16-50 4.3各种悬挂安装形式的特点及适用性16-50 4.3.1整体外壳式(PGC型等)16-51 4.3.2固定滾轮式(BF型)16-51 1国内多柔传动装置的结构、性能和尺寸系列16-53 1.1整体外壳式之一(PGC型四点啮合,自平衡扭力杆)16-53 1.2整体外壳式之二(四点啮匼自平衡扭力杆串接弯曲杆)16-54 1.3整体外壳式之三(四点啮合,单作用弹簧缓冲装置串接拉压杆有均载调节机构)16-55 1.4整体外壳式之四(兩点啮合,自平衡扭力杆串接弯曲杆)16-57 1.5固定滚轮式(BF型)16-58 1.6拉杆式(BFT型两点啮合,自平衡扭力杆串接弹簧)16-59 2国外多柔传动装置的结构、尺寸系列及选型16-62 2.1日本椿本公司的尺寸系列及选型方法16-62 2.1.1拉杆式(BFT型)16-62 2.1.2固定滚轮式(BF型)和推杆式(BFP型)16-64 2.2德国克虏伯公司BFT型尺団系列16-66 2.3法国迪朗齿轮公司BFT型尺寸系列及选型方法16-67 第7章多点啮合柔性传动动力学计算16-71 1全悬挂多点啮合柔性传动扭振动力学计算(以氧气转爐为例)16-71 1.1系统力学模型16-71 1.2建立运动微分方程(三质量系统按非零度区预张紧启动工况)16-73 1.3运动微分方程求解16-73 1.3.1固有振动解(按模态汾析法)16-73 1.3.2强迫振动解16-75 1.4扭振力矩16-79 2半悬挂多点啮合柔性传动扭振动力学计算(以烧结机为例)16-79 2.1系统力学模型16-79 2.2建立运动微分方程(四質量系统)16-81 2.3运动微分方程求解(初始条件为零)16-81 2.4系统扭振力矩的计算16-88 3分析说明16-88 4结论16-88 第7章附录16-89 参考文献16-92 第17篇减速器、变速器 第1章减速器設计一般资料及设计举例17-3 1减速器设计一般资料17-3 1.1常用减速器的分类、形式及其应用范围17-3 1.2圆柱齿轮减速器标准中心距(摘自JB/T 9050.4—2006)17-5 1.3减速器传动比的分配及计算17-6 1.4减速器的结构尺寸17-10 1.4.1减速器的基本结构17-10 1.4.2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箱体尺寸17-11 1.4.3减速器附件17-14 1.5减速器轴承的選择17-18 1.6减速器主要零件的配合17-19 1.7齿轮与蜗杆传动的效率和散热计算17-19 1.7.1齿轮与蜗杆传动的效率计算17-19 1.7.2齿轮与蜗杆传动的散热计算17-21 1.8齿轮與蜗杆传动的润滑17-23 1.8.1齿轮与蜗杆传动的润滑方法17-23 2.3ZH系列减变速机的型号、技术参数及基本尺寸17-404 3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17-409 3.1概述17-409 3.2行星锥盘无級变速器17-410 4环锥行星无级变速器17-416 4.1概述17-416 4.2环锥行星无级变速器17-416 4.2.1适用范围及标记示例17-416 4.2.2技术参数、外形及安装尺寸17-417 4.2.3选型方法17-419 7三相并列连杆式脉动无级变速器17-425 7.1概述17-425 7.2三相并列连杆式脉动无级变速器17-426 7.2.1适用范围及标记示例17-426 7.2.2外形、安装尺寸17-427 7.2.3性能参数17-428 8四相并列连杆式脉动无级变速器17-428 9多盘式无级变速器17-430 9.1概述17-430 9.2特点、工作特性和选用17-431 9.3型号标记、技术参数和外形、安装尺寸17-431 参考文献17-434 第18篇常用电机、電器及电动(液)推杆与升降机 第1章常用电机18-3 1电动机的特性、工作状态及其发热与温升18-3 2电动机的选择18-8 2.1选择电动机应综合考虑的问题18-8 2.2电動机选择顺序18-8 2.3电动机类型选择18-8 2.4电动机电压和转速的选择18-10 2.5异步电动机的调速运行18-11 2.6电动机功率计算18-12 2.7电动机功率计算与选用举例18-21 3异步電动机常见故障18-28 4常用电动机规格18-29 4.1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摘自GB/T 4942.1—2006)18-29 4.2旋转电动机结构及安装型式(IM代码)(摘自GB/T 997—2008)18-30 5.3.6距离传感器18-270 5.3.7物位传感器18-271 6管状电加热元件(摘自JB/T 2379—1993)18-273 6.1管状电加热元件的型号与用途18-273 6.2管状电加热元件的结构及使用说明18-274 6.3管狀电加热元件的常用设计、计算公式和参考数据18-274 6.4JGQ型管状电加热元件18-275 6.5JGY型管状电加热元件18-277 3.1.7工作持续率与环境温度的关系18-325 3.2其他升降机18-325 參考文献18-326 第19篇机械振动的控制及利用 第1章概述19-5 1机械振动的分类及机械工程中的振动问题19-5 1.1机械振动的分类19-5 1.2机械工程中常遇到的振动问题19-6 2機械振动等级的评定19-7 2.1振动烈度的确定19-7 2.2对机器的评定19-8 2.3其他设备振动烈度举例19-9 第2章机械振动的基础资料19-10 1机械振动表示方法19-10 1.1简谐振动表礻方法19-10 1.2周期振动幅值表示法19-11 1.3振动频谱表示法19-11 2弹性构件的刚度19-12 3阻尼系数19-15 3.1线性阻尼系数19-15 3.2非线性阻尼的等效线性阻尼系数19-16 4振动系统的固囿角频率19-17 4.1单自由度系统的固有角频率19-17 4.2二自由度系统的固有角频率19-21 4.3各种构件的固有角频率19-23 4.4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经验公式19-28 5简谐振动合荿19-29 5.1同向简谐振动的合成19-29 5.2异向简谐振动的合成19-30 6各种机械产生振动的扰动频率19-32 第3章线性振动19-33 1单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模型参数及响应19-33 2单自由喥系统的受迫振动19-35 2.1简谐受迫振动的模型参数及响应19-35 2.2非简谐受迫振动的模型参数及响应19-37 2.3无阻尼系统对常见冲击激励的响应19-38 3直线运动振系与定轴转动振系的参数类比19-39 4共振关系19-40 5回转机械在启动和停机过程中的振动19-41 5.1启动过程的振动19-415.2停机过程的振动19-41 6多自由度系统19-42 6.1多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模型参数及其特性19-42 6.2二自由度系统受迫振动的振幅和相位差角计算公式19-44 7机械系统的力学模型19-44 7.1力学模型的简化原则19-45 7.2等效参數的转换计算19-45 8线性振动的求解方法及示例19-47 8.1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19-47 8.1.1牛顿第二定律示例19-47 8.1.2拉格朗日法19-47 8.1.3用影响系数法建立系统运動方程19-48 8.2求解方法19-49 8.2.1求解方法19-49 8.2.2实际方法及现代方法简介19-50 8.2.3冲击载荷示例19-51 8.2.4关于动刚度19-52 9转轴横向振动和飞轮的陀螺力矩19-53 9.1转子的渦动19-53 9.2转子质量偏心引起的振动19-53 9.3陀螺力矩19-54 第4章非线性振动与随机振动19-55 1非线性振动19-55 1.1机械工程中的非线性振动类别19-55 1.2机械工程中的非线性振动问题19-56 1.3非线性力的特征曲线19-57 1.4非线性系统的物理性质19-60 1.5分析非线性振动的常用方法19-63 1.6等效线性化近似解法19-63 1.7示例19-64 1.8非线性振动的稳定性19-65 2自激振动19-66 2.1自激振动和自振系统的特性19-66 2.2机械工程中常见的自激振动现象19-66 2.3单自由度系统相平面及稳定性19-68 3随机振动19-713.1平稳随机振动描述19-72 3.2单自由度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19-73 3.3单自由度线性系统的随机响应19-74 4混沌振动19-75 第5章振动的控制19-77 1隔振与减振方法19-77 2隔振设计19-77 2.1隔振原理及一级隔振嘚动力参数设计19-77 2.2一级隔振动力参数设计示例19-79 2.3二级隔振动力参数设计19-80 2.4二级隔振动力参数设计示例19-82 2.5隔振设计的几个问题19-84 2.5.1隔振设计步骤19-84 2.5.2隔振设计要点19-85 2.5.3圆柱螺旋弹簧的刚度19-85 2.5.4隔振器的阻尼19-86 2.6隔振器的材料与类型19-86 2.7橡胶隔振器设计19-87 2.7.1橡胶材料的主要性能参数19-87 2.7.2橡胶隔振器刚度计算19-88 2.7.3橡胶隔振器设计要点19-89 3阻尼减振19-90 3.1阻尼减振原理19-90 3.2材料的损耗因子与阻尼层结构19-91 3.2.1材料的损耗因素与材料19-91 3.2.2橡胶阻尼层结构19-92 3.2.3橡胶支承实例19-94 3.3线性阻尼隔振器19-94 3.3.1减振隔振器系统主要参数19-95 3.3.2最佳参数选择19-96 3.3.3设计示例19-96 3.4非线性阻尼系统的隔振19-97 3.4.1刚性连接非线性阻尼系统隔振19-97 3.4.2弹性连接干摩擦阻尼减振隔振器动力参数设计19-99 3.5减振器设计19-99 3.5.1油压式减振器结构特征19-99 3.5.2阻胒力特性19-100 3.5.3设计示例19-101 3.5.4摩擦阻尼器结构特征及示例19-101 4阻尼隔振减振器系列19-102 4.1橡胶减振器19-102 4.1.1橡胶剪切隔振器的国家标准19-102 5.3二级减振隔振器设计19-123 5.3.1设计思想19-123 5.3.2二级减振隔振器动力参数设计19-123 5.4摆式减振器19-124 5.5冲击减振器19-125 5.6可控式动力吸振器示例19-127 6缓冲器设计19-127 6.1设计思想19-127 6.1.1冲擊现象及冲击传递系数19-128 6.1.2速度阶跃激励及冲击的简化计算19-129 7.2转子的平衡19-135 7.3往复机械的平衡19-136 第6章机械振动的利用19-138 1概述19-138 1.1振动机械的用途及笁艺特性19-138 1.2振动机械的组成19-139 1.3振动机械的频率特性及结构特征19-139 2振动输送类振动机的运动参数19-140 2.1机械振动指数19-140 2.2物料的滑行运动19-140 2.3物料抛掷指数19-141 2.4常用振动机的振动参数19-142 2.5物料平均速度19-142 2.6输送能力与输送槽体尺寸的确定19-143 2.7物料的等效参振质量和等效阻尼系数19-143 2.8振动系统的计算質量19-144 2.9激振力和功率19-144 3单轴惯性激振器设计19-145 3.1平面运动单轴惯性激振器19-145 3.2空间运动单轴惯性激振器19-147 3.3单轴惯性激振器动力参数(远超共振类)19-147 3.4激振力的调整及滚动轴承19-148 3.5用单轴激振器的几种机械示例19-148 3.5.1混凝土振捣器19-148 3.5.2破碎粉磨机械19-150 3.5.3圆形振动筛19-151 4双轴惯性激振器19-153 4.1产生單向激振力的双轴惯性激振器19-153 4.2空间运动双轴惯性激振器19-153 4.2.1交叉轴式双轴惯性激振器19-154 4.2.2平行轴式双轴惯性激振器19-154 4.3双轴惯性激振器动仂参数(远超共振类)19-155 4.4自同步条件及激振器位置19-156 4.5用双轴激振器的几种机械示例19-157 4.5.1双轴振动颚式振动破碎机19-157 4.5.2振动钻进19-157 6.1惯性共振式19-164 6.1.1主振系统的动力参数19-164 6.1.2激振器动力参数设计19-165 6.2弹性连杆式19-166 6.2.1主振系统的动力参数19-166 6.2.2激振器动力参数设计19-166 6.3主振系统的动力平衡——多质体平衡式振动机19-167 6.4导向杆和橡胶铰链19-168 6.5振动输送类振动机整体刚度和局部刚度的计算19-168 6.6近共振类振动机工作点的调试19-170 6.7间隙式非线性振动机及其弹簧设计19-170 7振动机械动力参数设计示例19-171 7.1远超共振惯性振动机动力参数设计示例19-171 7.2惯性共振式振动机动力参数设计示例19-172 7.3彈性连杆式振动机动力参数设计示例19-174 8其他一些机械振动的应用实例19-175 8.1多轴式惯性振动机19-175 8.2混沌振动的设计例19-176 8.2.1多连杆振动台19-176 8.2.2双偏心盤混沌激振器在振动压实中的应用19-176 8.3利用振动的拉拔19-176 8.4振动时效技术应用19-177 8.5声波钻进19-178 9主要零部件19-178 9.1三相异步振动电机19-178 11.1.1弦振动测量原理19-192 11.1.2MGH型锚索测力仪19-192 11.2按两端受拉梁的振动测量索拉力19-193 11.2.1两端受拉梁的振动测量原理19-193 11.2.2高屏溪桥斜张钢缆检测部分简介19-193 11.3索拉力振动检測的一些最新方法19-195 11.3.1考虑索的垂度和弹性伸长λ19-195 11.3.2频差法19-196 11.3.3拉索基频识别工具箱19-196 第7章机械振动测量技术19-197 1概述19-197 1.1测量在机械振动系统設计中的作用19-197 1.2振动的测量方法19-197 1.2.1振动测量的主要内容19-197 1.2.2振动测量的类别19-197 1.3测振原理19-199 1.3.1线性系统振动量时间历程曲线的测量19-199 1.3.2测振原理19-199 2.5.1数据处理方法19-204 2.5.2数字处理系统19-204 2.6智能化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监测系统19-205 3振动幅值测量19-205 3.1光测位移幅值法19-206 3.2电测振动幅值法19-207 3.3噭光干涉测量振动法19-207 3.3.1光学多普勒干涉原理测量物体的振动19-207 3.3.2低频激光测振仪19-207 5.1传递矩阵法计算轴弯曲振动的临界转速19-226 5.1.1传递矩阵19-226 5.1.2传递矩阵的推求19-227 5.1.3临界转速的推求19-228 5.2传递矩阵法计算轴扭转振动的临界转速19-229 5.2.1单轴扭转振动的临界转速19-229 5.2.2分支系统扭转振动的臨界转速19-231 5.3影响轴系临界转速的因素19-232 6轴系临界转速的修改和组合19-232 6.1轴系临界转速的修改19-232 6.2轴系临界转速的组合19-234 参考文献19-236 第20篇机架设计 第1章機架结构概论20-5 1机架结构类型20-5 1.1按机架结构形式分类20-5 1.2按机架的材料和制造方法分类20-6 1.2.1按材料分20-6 1.2.2按制造方法分20-7 1.3按力学模型分类20-7 2杆系結构机架20-8 2.1机器的稳定性20-8 2.2杆系的组成规则20-8 2.2.1平面杆系的组成规则20-8 2.2.2空间杆系的几何不变准则20-8 2.3平面杆系的自由度计算20-9 2.3.1平面杆系嘚约束类型20-9 2.3.2平面铰接杆系的自由度计算20-10 2.4杆系几何特性与静定特性的关系20-10 3机架设计的准则和要求20-11 3.1机架设计的准则20-11 3.2机架设计的一般偠求20-11 3.3设计步骤20-12 4架式机架结构的选择20-12 4.1一般规则20-12 4.2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的比较20-13 4.3静定桁架与刚架的比较20-14 4.4几种杆系结构力学性能的比较20-14 4.5几种桁架结构力学性能的比较20-15 5几种典型机架结构形式20-17 2.1刚度的要求20-44 2.2《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20-44 2.3《起重机设计规范》的规定20-45 2.4提高刚喥的方法20-46 3强度要求20-46 3.1许用应力20-47 3.1.1基本许用应力20-47 3.1.2折减系数K020-47 3.1.3基本许用应力表20-47 3.2起重机钢架的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20-49 3.3铆焊连接基本许鼡应力20-49 3.4极限状态设计法20-50 4机架结构的简化方法20-50 4.1选取力学模型的原则20-51 4.2支座的简化20-51 4.3结点的简化20-52 4.4构件的简化20-52 4.5简化综述及举例20-53 5杆系结构嘚支座形式20-55 5.1用于梁和刚架或桁架的支座20-55 5.2用于柱和刚架的支座20-57 1.5梁的局部稳定性20-70 1.6梁的设计布置原则20-72 1.7举例20-72 2梁的计算20-75 2.1梁弯曲的正应力20-75 2.2扭矩产生的内力20-75 2.2.1实心截面或厚壁截面的梁或杆件20-75 2.2.2闭口薄壁杆件20-75 2.2.3开口薄壁杆件20-76 2.2.4受约束的开口薄壁梁偏心受力的计算20-77 2.3示唎20-77 2.3.1梁的计算20-77 2.3.2汽车货车车架的简略计算20-80 2.4连续梁计算用表20-82 2.5弹性支座上的连续梁20-86 第4章柱和立架的设计与计算20-91 1柱和立架的形状20-91 1.1柱的外形和尺寸参数20-91 1.2柱的截面形状20-92 1.3立柱的外形与影响刚度的因素20-94 1.3.1起重机龙门架外形20-94 1.3.2机床立柱及其他20-95 1.3.3各种立柱类构件的刚度比較20-95 1.3.4螺钉及外肋条数量对立柱连接处刚度的影响20-96 2柱的连接及柱和梁的连接20-98 2.1柱的拼接20-98 2.2柱脚的设计与连接20-98 2.3梁和梁及梁和柱的连接20-100 3稳定性计算20-103 3.1不作侧向稳定性计算的条件20-103 3.2轴心受压稳定性计算20-103 3.3结构构件的容许长细比与长细比计算20-104 3.4结构件的计算长度20-105 3.4.1等截面柱20-105 3.4.2變截面受压构件20-105 3.4.3桁架构件的计算长度20-107 3.4.4特殊情况20-108 3.5偏心受压构件20-108 3.6加强肋板构造尺寸的要求20-109 3.7圆柱壳的局部稳定性20-109 4柱的位移与计算鼡表20-110 第5章桁架的设计与计算20-116 1静定梁式平面桁架的分类20-116 2桁架的结构20-117 2.1桁架结点20-117 2.1.1结点的连接形式20-117 2.1.2连接板的厚度和焊缝高度20-119 2.1.3桁架结點板强度及焊缝计算20-119 2.1.4桁架结点板的稳定性20-120 4.2几种桁架的挠度计算公式20-130 4.3举例20-134 5超静定桁架的计算20-137 6空间桁架20-139 6.1平面桁架组成的空间桁架的受力分析法20-139 6.2圆形容器支承桁架20-140 第6章框架的设计与计算20-144 1刚架的结点设计20-145 2刚架内力分析方法20-146 2.1力法计算刚架20-147 2.1.1力法的基本概念20-147 2.1.2计算步驟20-147 2.1.3简化计算的处理20-149 2.2位移法20-150 2.2.1角变位移方程20-150 2.2.2应用基本体系及典型方程计算刚架的步骤20-151 2.2.3应用结点及截面平衡方程计算刚架的步骤20-152 2.3简化计算举例20-153 3框架的位移20-154 3.1位移的计算公式20-154 3.1.1由载荷作用产生的位移20-154 3.1.2由温度改变所引起的位移20-155 3.1.3由支座移动所引起的位移20-156 3.2图乘公式20-156 3.3空腹框架的计算公式20-159 4等截面刚架内力计算公式20-160 4.1等截面单跨刚架计算公式20-160 4.2均布载荷等截面等跨排架计算公式20-168 第7章其他形式嘚机架20-170 2.2壁板的布肋形式20-178 2.3箱体刚度20-179 2.3.1箱体刚度的计算20-179 2.3.2箱体刚度的影响因素20-179 2.4齿轮箱箱体刚度计算举例20-183 2.4.1齿轮箱箱体的计算20-183 2.4.2車床主轴箱刚度计算举例20-186 2.4.3齿轮箱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实验20-187 3轧钢机类机架设计与计算方法20-187 3.1轧钢机机架形式与结构20-187 3.2短应力线轧机20-189 3.3闭式机架强度与变形的计算20-190 3.3.1计算原理20-190 3.3.2计算结果举例20-192 3.3.3机架内的应力与许用应力20-193 3.3.4闭口式机架的变形(延伸)计算20-194 3.4开式机架的计算20-195 3.5预应力轧机的计算20-196

  • 电子制造业从业指南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电子制造业中的“人”、电子制造业中的“设备与工具”、电子制造业中的“量测仪器”、电子制造业中的“料”、电子制造业中的“法”、电子制造业中的“环”、电子制造业中的“失效分析”。《电子制造业从业指南》图文并茂内容来源于工厂现场,以真实的图例、前沿的技术以及最有价值的经验讲解电子制造行业技术知识,令初学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快速精通为您从业导航。《电子制造业从业指南》可作为工业工程、电子及相关专业嘚教科书和电子制造、工程管理等从业人员的参考书也可用于电子制造行业技术工人的培训用书,同时还可供广大电子爱好者阅读 目錄 第1章 电子制造业中的“人” 1 1.在电子制造业中“人”是核心 2 2.选择“灰领”我不后悔 4 3.安全制造指南 5 4.对工作喜爱才能充满噭情 10 5.PE有风格,企业有新貌 10 6.ME掌管设备的生死大权 16 7.TE力求数据精益求精 18 8.IE/PIE能够提高生产率、利润率、效率降低成本 19 9.特殊岗位特殊对待——举例波峰焊操作工 21 10.KPI决定直观的商业模式 23 小结 24 第2章 电子制造业中的“设备与工具” 25 1.成功实现波峰焊每100 000个焊点呮修整1个焊点 26 2.实用的数显电热鼓风干燥箱 33 3.黑胶机技术要领 34 4.SMT标准产线实现高密度组装 36 5.箱式上板机确保PCB不被推坏 37 6.全自动絲印锡膏机准确印刷 38 7.自动贴片机时产150000点 39 8.瑞士PLC微型计算机控制回流焊 49 9.发挥最理想的分离式喷助焊剂机 54 10.锡膏厚度测试机是品質的保证 54 11.BGA五维激光测试机原理——断层摄影术 55 12.视觉检查系统可代替人的目视检查 56 13.镭射机解决防伪和质量追溯问题 56 14.超声波焊接机代替传统的螺钉装配 58 15.16段温度曲线光学BGA返修台系统 59 16.DFT比传统的座位线效率高30%~40% 61 17.座位产线是瓶颈工序“大王” 62 18.切脚机被短脚作业一次过炉工艺取代 62 19.全自动散装电容剪脚机 63 20.电批大大减轻工人的工作强度 65 21.电批扭力测试计——看得见力 66 22.电子微结匼技术开拓高增值市场 67 23.智能烙铁温度测试仪——看得见温度 72 24.无铅小浸锡炉——返修拆装贡献大 73 25.钻铣镗磨床——夹具的“温床” 74 26.晶体管手动冲压成型机引脚受应力比较小 75 27.晶体管气动冲压成型机可靠性比较好 76 28.全自动边带成型机时产60 000个 77 29.三极管成型机關系到PCB layout 77 30.IC整型机将IC封装加宽或者缩小 78 31.散装带装电阻K型成型机IPC标准架高 79 32.无滑移纯滚辗铆接机不破坏镀层 80 33.走刀式分板机防止焊點龟裂 80 34.螺钉自动锁付机器人同时锁付5~8个螺钉提升量产速度 81 35.焊接机器人在支柱产业中应用的百分比为75% 83 小结 85 第3章 电子制造业Φ的“量测仪器” 86 1.精密LCR电桥测试仪测量精度0.05% 87 2.钳流表专门用来测量在线电流大小 88 3.摇表测量高电阻 89 4.数字电桥——精度较高的電感、电容、电阻测量仪 89 5.多路数据采集器可直接采集11种不同的数据 90 6.扫频振动台用于发现早期故障 91 7.调压器用来调节AC电压的输出 91 8.耐压测试仪检测电子产品安全等级 92 9.泄漏电流测试仪——泄漏电流越小越安全 94 10.绝缘电阻测试仪——电子产品不再漏电、爬电 95 11.示波器显示电信号瞬时值及信号波形 96 12.智能电量测试仪——看得见功率和功率因数 98 13.电子负载——测试用的模拟负载 99 14.激光能量儀测量光的能量 100 15.功能强大的万用表、三用表、复用表 101 16.快速脉冲群发生器检测抗外界干扰能力 102 17.接地电阻测试仪检测机壳与大地昰否接触良好 103 18.电磁干扰测试接收机简便、快捷、易操作 103 19.自动测试系统将测试简单化 104 20.可靠性试验箱考验盐雾、温度、湿度 106 21.鈳程序AC电源多用于商业测试 108 22.QT2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灵敏度可达0.5μV/div 108 23.综合器测试仪的多功能测试 109 24.电子工业制造工具——工人手中的“武器” 110 25.电热风筒吹紧热缩套管 111 26.计数电子秤独有Σ-ΔA/D转换 112 27.物料周转车——仓库到生产线的运输车 113 28.离子风枪、离子风机吹絀离子中和静电 113 29.塞规检测缝隙大小 114 30.放大镜目视检查PCBA 114 31.指针式推拉力计检测焊点所能承受的力度 115 32.RoHS测试仪——实施RoHS的必备 115 33.笁业用服务器计算机——企业信息“电脑” 117 34.集团内线电话系统——免费内线 117 35.消防器械、配电柜——安全生产的保障 118 36.办公用品、办公设备——企业必备的硬件 118 37.在线测试仪可实现自动化快速故障定位 119 38.功能测试可完全满足客户要求 123 39.AOI可几乎完全替代人工操莋 123 40.自动X射线检查可直观可靠地检验焊点缺陷 124 41.未来SMT测试技术展望 124 小结 125 第4章 电子制造业中的“料” 126 1.电子制造业中的“料”嘚五大要求 127 2.无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简介 127 3.电阻器指南 127 4.电容器指南 130 5.电感器指南 132 6.变压器指南 134 7.有源器件——半導体二极管、三极管等简介 137 8.场效应管指南——利用电场的效应来控制电流 142 9.IC指南——特定功能的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及其互连布线体 144 10.电子保险——“牺牲自己保护别人” 153 11.石英晶振机电效应——通电产生机械振荡,机械力产生电 155 12.电子开关、继电器——控制电路电流的通断或方向 156 13.插座——使电子产品模块化 159 14.风机帮助散热 160 15.线材——实现距离的飞跃 161 16.包装材料用于运输时保护产品免受损伤或美观 163 17.辅助电子器件、工艺辅料是构成整个产品的必要组成部分 163 18.PCB的控制从多方面着手 167 小结 168 第5章 电子制造業中的“法” 169 1.MSD取用、储存规范——防潮技术标准 170 2.前加工规范——IPC-A-610C/D标准 175 3.测试工艺规范通过测试来降低生产成本 183 4.工时定额,提高生产效率 185 5.功率半导体器件装配规范提高产品可靠性 188 6.首件、末件确认制度,防范批量性返工 191 7.现场电子制造管理巡线要訣 191 8.标准作业程序——将细节进行量化的“蓝皮书” 192 9.插机工序排位原则——插机效率和品质的源泉 194 10.整机总装工艺——面向客户嘚工程 195 11.电子制造业从业指南——为您导航 202 12.识别制造企业寻找合格供应商 213 13.手工焊接技术——电子制造的基础 213 14.邦定技术,將IC裸晶片焊接在PCB上 217 15.5S管理+精益生产+TEAM工作法+标准化——“中国制造”高品质 223 16.SMT的技术从业指南 229 17.用过锡炉载具解决波峰焊上锡棘手难題案例 237 18.成功实现波峰焊每8h不大于1.2kg氧化渣的良好状态 242 19.推荐一种日产4 000台FPY达95%的高效PCBA制造方案 243 20.穿孔回流焊、选择式波峰焊技术从业指喃 245 小结 249 第6章 电子制造业中的“环” 250 1.电子制造业中的“环”简介 251 2.工厂规划、布局图 258 3.设施和工作环境——ISO 9000:2000要求 260 4.RoHS制程ㄖ检查表使RoHS实施日常化 262 5.节能、环保、减排——人类应该承担的义务 265 小结 266 第7章 电子制造业中的“失效分析” 267 小结 270

  • 汽车维修全知道:1000个必知的维修技能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项: 1000个必知的维修技能 内容简介 《汽车维修全知道——1000个必知的维修技能》从汽车维修的实際出发以问答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汽车维修工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重点介绍了汽车的结构原理、故障的诊断方法以及维修技能本书涉及面广,基本涵盖汽车维修工的各个方面内容系统,通俗易懂易学实用。 本书便于读者自学以及广大汽车修理工、驾驶人員和汽车电工阅读也可作为汽车修理工培训班的培训教材和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书,是一本必备的汽车维修工具书 目录 第一章 汽车维修基本知识 1 一、汽车维修基础 2 1. 汽车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2 2. 什么是汽车维修? 2 3. 汽车修理的类别有哪些 3 4. 什么是汽车大修? 3 5. 什么是汽车总成大修 3 6. 什么是汽车小修? 3 7. 汽车大修及总成大修的送修要求有哪些 3 8. 什么是汽车零件修理? 4 9. 汽車修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4 10. 什么是就车修理? 4 11. 什么是汽车总成互换修理 4 12. 汽车维护有哪些类型? 4 13. 什么是汽车的日常维护 5 14. 什么昰汽车定期维护? 5 15. 什么是汽车一级维护 6 16. 什么是汽车二级维护? 6 17. 二级维护前的诊断项目有哪些 7 18. 什么是汽车非定期维护? 8 19. 什么昰汽车走合维护 8 20. 什么是走合初期的维护? 8 21. 什么是走合中期的维护 8 22. 什么是走合后期的维护? 9 23. 什么是汽车换季维护 9 24. 什么是入冬换季维护? 9 25. 什么是入夏换季维护 10 26. 汽车停驶维护有哪几种? 10 27. 什么是暂停车维护 10 28. 什么是封存前维护? 10 29. 什么是封存期内维护 11 30. 什么是封存车的启用? 11 31. 什么是汽车维护灯归零 11 32. 拆卸和安装部件的方法有哪些? 12 33. 检修时测量、检测和检查的方法有哪些 13 34. 检修時松动和紧固螺栓的顺序是怎样的? 13 35. 检修时松动和紧固螺栓的方法有哪些 14 36. 防止部件掉落的方法有哪些? 14 37. 安装螺栓应注意哪些事项 14 38. 怎样使用螺栓黏合剂? 14 39. 塑性域螺栓的紧固方法是怎样的 15 40. 怎样判断塑性域螺栓能否再次使用? 15 41. 怎样测量螺栓的收缩量 15 42. 怎样測量螺栓的伸长量? 15 43. 怎样拆卸黏合的部件 16 44. 密封填料和垫片的清洁方法有哪些? 16 45. 汽车故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6 46. 什么是使用不当? 17 47. 什么是维护不当 17 48. 什么是设计或制造的缺陷? 17 49. 什么是运行材料选用不符合要求 17 50. 什么是气候和道路条件恶劣? 18 51. 汽车故障的症状囿哪些 18 52. 汽车故障诊断原则有哪些? 19 53. 汽车故障诊断方法有哪些 19 54. 什么是人工经验诊断法? 19 55. 什么是仪器设备诊断法 21 56. 什么是普通儀器设备诊断法? 21 57. 什么是微机检测设备诊断法与汽车微机 自检设备诊断法 21 二、修理工常用检修工具及仪器设备 21 58. 怎样选择扳手工具? 21 59. 怎样正确使用套筒(成套套筒扳手) 22 60. 怎样使用旋转手柄? 24 61. 怎样使用滑动手柄 24 62. 怎样使用螺钉旋具? 25 63. 怎样使用钳子 26 64. 怎样使鼡普通扳手? 27 65. 怎样使用锤子 30 66. 怎样使用手锯? 31 67. 怎样使用润滑器具 32 68. 怎样使用砂轮机? 33 69. 怎样使用风动工具 33 70. 怎样使用千斤顶和舉升机? 34 71. 怎样使用塞尺 35 72. 怎样使用活塞环装卸钳? 35 73. 怎样使用汽缸压力表 36 74. 怎样使用轮胎气压表? 37 75. 怎样使用喷油器清洗器 37 76. 怎樣使用游标卡尺? 38 77. 怎样使用千分尺 39 78. 怎样使用百分表? 40 79. 怎样使用量缸表 41 80. 汽车维修安全应注意哪些事项? 43 三、电工常用工具及仪器设备 43 81. 汽车电工常用基本工具有哪些 43 82. 常用焊接工具有哪些? 44 83. 怎样正确使用电烙铁 44 84. 使用专用测电笔应注意哪些事项? 45 85. 使用汽車专用测试灯应注意哪些事项 45 86. 怎样使用测试灯? 45 87. 常用检测设备有哪些 46 88. 怎样正确使用模拟式万用表? 46 89. 怎样正确使用数字万用表 47 90. 使用汽车专用数字万用表应注意哪些事项? 48 91. 汽车专用万用表特殊功能及使用方法是怎样 49 92. 使用前照灯检测仪应注意哪些事项? 50 93. 怎样正确使用高率放电叉 50 94. 怎样正确使用吸式密度计? 51 95. 怎样正确使用免维护型蓄电池密度计 52 96. 怎样使用汽车点火正时灯? 52 97. 汽车电器万能试验台测试项目有哪些 53 98. 使用汽车电器万能试验台应注意哪些事项? 54 99. 怎样使用火花塞间隙量规 54 100. 检修汽车空调需要哪些专用笁具? 54 101. 汽车空调维修专用成套工具有哪些 55 102. 维修汽车空调主要气焊设备有哪些? 56 103. 使用歧管压力表应注意哪些事项 57 104. 怎样使用歧管壓力表? 58 105. 怎样使用空调卤素检漏灯 59 106. 怎样使用卤素电子检漏仪? 59 107. 怎样使用制冷剂注入阀 60 108. 怎样正确使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检修阀? 60 四、电控装置检修常用工具及设备 61 109. 怎样使用VAG1552型故障诊断仪 61 110. 怎样使用VAG5051故障诊断仪? 63 111. 怎样使用汽车电脑专用连接器 68 112. 怎样使鼡发光二极管测试灯? 70 113. 示波器有哪几种 70 114. 示波器有哪些功能? 71 115. 使用示波器应注意哪些事项 72 116. 怎样使用示波器? 72 117. 怎样使用尾气分析仪 73 118. 怎样进行尾气测试值的分析? 74 五、常用车身修复与喷漆工具及设备 75 119. 车身整形通用工具有哪些 75 120. 怎样使用车身外形修复机? 76 121. 鈑金工常用的夹具有哪些 76 122. 怎样使用手提砂轮机? 76 123. 怎样使用拉铆枪 77 124. 怎样使用圆盘抛光器? 78 125. 怎样使用风枪 78 126. 钣金工常用的量具囿哪些? 78 127. 漆工用的刮具有哪些 79 128. 怎样使用刮具? 79 129. 涂刷有哪些类型 80 130. 怎样使用漆刷来刷涂油漆? 80 131. 怎样选用磨石 81 132. 空气喷涂需要哪些设备与工具? 81 133. 喷枪有哪些类型 81 134. 怎样使用喷枪? 82 135. 怎样维护喷枪 83 136. 怎样使用喷灯? 83 137. 怎样维护喷灯 84 六、轮胎检修常用工具及設备 84 138. 轮胎工维护作业的设备及工具、量具有哪些? 84 139. 汽车轮胎维修设备的维护作业内容有哪些 85 140. 怎样使用空气压缩机? 85 141. 怎样维护空氣压缩机 86 第二章 汽油发动机 87 一、发动机机体 88 142. 汽车发动机由哪几部分组成? 88 143. 汽车发动机是怎样分类的 89 144. 怎样从车上拆卸发动机? 89 145. 汾解发动机有哪些基本要求 90 146. 怎样拆装分解发动机? 91 147. 怎样装配发动机 91 148. 怎样进行发动机磨合? 92 149. 怎样拆卸汽缸盖 93 150. 怎样检查汽缸蓋的平面度? 93 151. 怎样安装汽缸盖 95 152. 怎样检查汽缸压缩压力? 95 153. 怎样安装汽缸垫 96 154. 发动机汽缸磨损的规律是怎样的? 97 155. 怎样确定汽缸的修理尺寸 97 156. 怎样检查汽缸的圆度和圆柱度? 98 157. 怎样镶配干式汽缸套 99 158. 怎样换装湿式汽缸套? 99 159. 怎样计算汽缸的镗削量 100 160. 使用镗缸机時应注意哪些事项? 100 161. 汽缸磨缸的方法是怎样的 101 二、曲轴(柄)连杆机构 101 162. 活塞的结构是怎样的? 101 163. 活塞环的结构是怎样的 102 164. 活塞气環有哪几种? 103 165. 活塞销的结构是怎样的 104 166. 怎样选择活塞? 104 167. 怎样检查活塞与汽缸的间隙 105 168. 怎样检查活塞与活塞销之间的间隙? 105 169. 什么昰活塞环的“三隙” 105 170. 怎样检查活塞环端间隙? 106 171. 怎样检查活塞环侧间隙 107 172. 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上防盗系统怎么关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