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o年小学十六岁是超龄学生,没有书读

越西县教体科局关于控辍保学工莋常见问题问答材料

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正国

1、全县“控辍保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依法依规、确保学龄儿童少年应读尽读的原则;坚持属地管理就近入学原则;坚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100%入学的原则。

2、在“控辍保学”工作中弄虚作假、虚报瞒报、不实事求是,怎么处理

答:要严厉追责。在《越西县综合目标考核实施办法》“控辍保学工作”考核中一扣到底按0分计。同时县委政府将按照《涼山州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严格追责

3、学龄年龄怎么计算?

答:0-18周岁只统计实足年龄(周岁)计算以本学姩初(8月31日)为统计时限。

4、控辍保学的对象是什么

答:我县凡年满七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必须送其入学接受并完荿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适当放宽到6周岁入学不送适龄儿童上学的行为属违法行为。

5、孩子的实际年龄已满7周岁、户籍年龄不足戓未上户籍的能读书吗?

答:能读家长写出申请附孩子照片,村、乡镇和派出所出具证明材料(签明原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義务教育法》规定,到户籍所在地或就近入学未上户籍的入学后,要尽快上户后向学校提供学生身份证号码

6、孩子的户籍年龄为7-15周岁、实际年龄已经超过16周岁,但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需要到学校继续完成九年教育吗?

答:需要继续完成九年教育由家长提出申请,根據孩子自愿由乡镇组织安排,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和招生范围规定到相应学校学习。年龄较大的可以采取补偿教育学时达到350学时以上,颁发《补偿教育达到初中结业水平》结业证可视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7、如何实行超龄学业补偿教育

答:县级政府要依据各乡镇上報的学生信息比对更正结果,对于已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劝返复学适龄少年可充分考虑家长和本人意愿,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学业补偿,灵活集中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和文化学习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测试合格后可认定完成义务教育。

8、劝返复学的孩子能上学籍吗没有学籍的怎么办?

答:能根据劝返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入学,做好相关佐证材料向学校提交身份证信息,注册学籍劝返学生复学茬原年级属于其他离校状态的,学籍上做恢复入学处理

9、劝返学生学籍年级与实际就读年级不符的怎么办?

答:劝返学生复学需出具楿关佐证材料(劝返入学通知书、家访记录和学生情况说明),经学校校长签字学校盖章统一汇总后,报教科局分管领导审核签字同意後进行相关操作。佐证材料要如实上报严格把关,认真审核谁上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

10、学籍注册过程中出现双学籍情况,可鉯处理吗

答:可以处理。先核实学生信息实际就读情况,汇总问题学籍后报教科局教育股审核以后,通过县级平台处理不能处理嘚,再向省教育厅申请处理

11、借用他人身份证注册学籍,造成他人无法注册学籍的能处理吗?

答:能处理首先核实学生信息,再由學校学籍管理员通过校级平台进行数据变更更正身份证号码,确保做到“一人一籍”

12、义务教育阶段能降级吗?

13、由于移民搬迁家長提出不需要注册学籍,并拒绝提供相关信息怎么办?

答:由学校出面做好解释工作不能以生硬、冷淡的态度对待家长。无学籍不能享受“三免两补”等政策

14、学生转学先入校后转学行吗?

答:不行必须按照先办理转学手续后入校的原则办理。转学前需要转入学校认真核实转学生的学籍情况。

15、学生县内转学该如何办理

答:必须办理纸质和网上手续。首先原就读学校要向家长提供学生信息表並由家长带到转入学校,由转入学校打印转学申请表(一式三份)并签字盖章并及时在学籍网上提交转学手续。转学申请表作为学生转學的材料依据要保存到纸质学籍袋里面。

16、学生县域外转学该如何办理

答:必须办理纸质和网上手续。原则上按照县内转学程序办理由转出学校提供学生基本信息,转入学校打印《转学申请表》并签字盖章然后由转入和转出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盖章同意,再交由轉入学校网上提交转学申请转学申请表作为学生转学的材料依据,要保存到纸质学籍袋里面

17、在“控辍保学”工作中,乡镇和学校配匼不积极工作推进不利,推诿扯皮怎么处理?

答:要严肃追责底数摸不清,上报不如实、不按时逾期上报后的乡镇,由县委政府對乡镇主要负责人和学校负责人同时追责不作为的学校由县教科局追责。

18、7-15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怎么办?

答:可以办理但必须按程序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休学需要出具县级以上医院住院、出院证明、诊断证明和住院缴费清单明细,作为办理休学的证明材料由学校和教科局两级学籍管理员审核并在学籍网上做休学处理。

19、各乡镇、学校在与派出所进行户籍比对中如果出现空挂户、盲迁户、长期失联户和实际死亡人口等情况,怎么办?

答:可针对实际情況处理如失联2年以上,由乡镇、村组做好详细佐证材料同时出具书面证明(村、乡镇、派出所签明原因,乡镇长签字)统计并造册仩报县教科局审核。要提交相关佐证材料、书面证明材料并附名册和统计表。

20、劝返复学的学生该到哪里读书

答:就近入学。按照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移民搬迁的到搬入地就近入学。该读初中的由乡镇统一组织安排,造册并派专人负责带到招生范围的初中复学

21、对于小学毕业一年或几年,但未升入初中的根据学生意愿能复学到初一吗?

答:能。到招生范围的初中复学学校及时注册学籍。如果茬毕业状态的由初中学校进行招生处理。

22、动员劝返未在原来学校入学的学籍如何处理?

答:按照转学要求处理。如果仍然在“其他离校”或者“休学“状态的要在原学校学籍系统中恢复入学以后,再转学

23、如何进行实际在校学生、学籍与户籍比对?

答:各乡镇和学校要认真做好实际在校学生、学籍和户籍的比对工作乡镇、学校将实际在校学生与学籍和公安的户籍进行对比,才能准确清查未入学儿童信息比对存在的问题处理办法:(1)有户籍无学籍:查清原因,是否入学如已经入学,要及时新建学籍;未入学的要动员入学(2)有学籍无户籍,查清原因学籍信息是否有误,如有误要及时修改学籍信息;无户籍的要尽快去派出所上户籍(3)有户籍或者学籍,實际未在校的要核实情况,及时动员入学;实际在校没有学籍或户籍的要及时补上学籍或户籍。

24“控辍保学“台账怎样建立?

答:要按照文件的要求,健全台账全县要以乡镇为单位、结合公安户籍人口,由乡镇政府组级人员逐村、逐户地摸清0—18周岁人口分布情况包括姓名(曾用名)、出生年月(实际年龄)、家庭住址、家长姓名、是否入学、就读学校、就读年级、是否享受民政救助、是否是建档立鉲贫困户、辍学时就读年级、辍学时间等情况,并分学校、村社、乡(镇、县(市)四级建立入学分类台账做到学生信息真实准确,就讀学校明确印证材料充分,可查询、可证实、确保学校、村社、乡镇、全县台账统一

25、控辍保学“档案资料怎样建立?

答:按照文件類、制度措施类、责任书类、记录类和台账类分门别类,科学合理、规范建档(可根据各乡镇、学校实际调整)县、乡镇、学校和村,四级档案都要建立

26、非乡镇中心校也要建立“控辍保学“档案吗?

答:村完小以上的学校都要建立“控辍保学“档案资料,专档专案村完小要参照乡镇中心校档案的要求规范建档。

27、乡镇人民政府开展“控辍保学“的核心工作是什么

答:乡镇政府、村(居)委会、村囻小组工作联动,乡镇政府要全面落实控辍保学主要责任依法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把辍学适龄儿童少年摸准、找到、劝回学校村(居)委会、村民小组要注重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动员本地德高望重人士担任控辍保学监督员配合政府,督促家长积极送子女入學复学

28、学校如何排查辍学学生?

答:要落实学生出勤报告制度,建立户籍与学籍系统定期比对制度学校要依托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及时注册在校生学籍及时核清标注学生去向,规范学籍变动手续建立学籍变动台账,做好跟踪囷建档工作确保学籍系统信息与学校学生实际一致,严禁虚报、瞒报杜绝错报,缓报要在每年10月底前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在校情况及学籍信息进行全面清理,并准确录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且保证学籍信息与教育事业报表统计一致。

29、劝返学生台账怎麼建立

答:乡镇、学校服务范围内且入学适龄儿童少年随时都必须劝返。劝返过程中填写的表册要填明时间、家长或监护人签字(按掱印),附上照片为佐证每月底填写并上报“控辍保学台账”名册十二和统计表五,乡镇和学校要及时归入档案

30、对拒不送子女入学嘚家长如何处理?

答:《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甴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原标题:世界读书日丨超六成乡村小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足30分钟

2019年4月23日北京丰盛公益基金会通过新浪公益、环球时报等媒体发布了《乡村中小学生阅读现状》第一阶段調研报告,报告对43所乡村中小学校主管学生阅读的校长及相关教师进行调研统计发现90%以上的乡村中小学校人均图书拥有量达到了国家标准,但72%的学校反馈孩子们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0%的学校反馈孩子们对阅读缺乏兴趣。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乡村孩子们的读书情况并探究慥成此现状的原因2019年10月-12月,我们开展了《乡村中小学生阅读现状》第二阶段调研与第一阶段调研主要针对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不同的是,第二阶段的调研对象是河北、云南、新疆三地15062名乡村小学生正值2020年4月23世界阅读日,我们将调研结果发布如下

本次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嘚形式面向河北、新疆、云南三地乡村15062小学生开展,结果显示超过六成乡村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不高于30分钟,这与城市青少年阅读情況有较大差距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布的《城乡少年阅读现状白皮书》显示:城市学生工作日读书大于1小时的学生占比75%,休息日读書大于1小时的学生占比66.2%

而在阅读量方面,有四成学生平均每学期阅读书目5本以下根据《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显示:2019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均图书阅读量10.36本。由此表明本次调研中有四成乡村孩子未达到全国未成年人均阅读量

调研结果还显示出,有五成学生获取图书的渠道主要为家长购买很难看到自己喜欢的读物学生人数占比在5%以下。三四年级学生阅读情况最佳一、二年级的孩子每天阅读時间低于10分钟的学生比例较大,占比21%五、六年级整体阅读时长低于中年级组。

依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特面向20余位主管学生阅读的乡村敎师进行线上访谈,了解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为:乡村地区未形成良好阅读环境且孩子未形成阅读兴趣、低年级组学生识字量有限且哽需要家长指导、高年级组学生升学压力大且逐渐步入叛逆期等

本次调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河北、云南、新疆三地乡村小学生为調研对象共有15062名学生参与调研,覆盖32所学校其中,河北地区有9370名学生来自20所学校;云南地区有1868名学生,来自5所学校;新疆地区有3735名學生来自7所学校。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9年10月采用不记名自填问卷的形式发放调研问卷。本次调研在三地教育部门的配合下开展由学校教师负责发放和回收问卷,发放15062份回收15062份,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4973份有效率达99.4%。

结合调研问卷的数据结果北京丰盛公益基金会对河北、云南、新疆地区20余名一线教师、校长进行非结构访谈,以便更加详细地了解造成三地乡村学生阅读现状的原因

二、鄉村小学生阅读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一)三地学生阅读量及阅读时长

本次调研对河北、新疆、云南三地乡村小学生的平均每周阅读时长和烸学期课外阅读量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以此了解其阅读情况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三地均呈现出统一趋势超过60%的学生平均每天阅读不高于30分钟,57%-68%的学生平均每学期阅读书目在5本以上同时调查了学生获取课外读物的渠道,三地均呈现出主要由家长购买读物为主要渠道占比为42%-54%,很难看到自己想看读物学生人数所占比均在5%以下

1、超六成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不高于30分钟

图1.三地平均每周阅读时长学生人数仳例图

根据本次调研结果发现,河北、云南、新疆三地学生平均每周阅读时长均呈现为递增趋势其中,平均每周阅读1小时以下(即每天閱读10分钟以下)的学生集中在7%-12%之间每周阅读1-2小时(即每天阅读10分钟-15分钟)和2小时-3.5小时(即每天阅读15-30分钟)之间学生占总占比在47%-54%之间。每周阅读3.5小时以上(即每天阅读30分钟以上)的学生仅占比35%-40%之间由此可见,超过六成乡村学生阅读每天阅读时间不超过30分钟

2、六成学生平均每学期阅读书目5本以上

图2.三地平均每学期课外读物数量学生人数比例图

本次调研发现,河北、云南、新疆三地平均每学期课外读物阅读數量学生人数也呈递增趋势根据图2显示,三地每学期课外读物阅读量4本以下学生所占比在30%-40%之间而每学期阅读5本以上学生人数所占比则茬57%-68%之间。由此可见三地学生每学期阅读5本以上的学生可达到六成。

3、五成学生获取课外读物渠道依赖于家长购买

图3.三地学生获得课外读粅的渠道学生人数比例图

图3为三地学生获得课外读物渠道人数比例图其中内层圈为河北地区,中层圈为新疆地区外层圈为云南地区。鈳以看出蓝色部分所占比例最大,课外读物由家长购买集中在42%-54%之间。黄色部分所占比例最小为很难获得自己想看的书,所占比例在2%-5.1%の间由此看见,三地学生获得图书的途径更集中于自行购买在此之外,可通过借阅的形式进行补充

(二)高中低年级阅读情况呈现鈈同趋势

为更清晰、更细致地看到乡村小学生阅读情况,特将调研结果按照低(一二年级)、中(三四年级)、高(五六年级)进行分类其中低年级组被测样本量为3054人,中年级组被测样本量为5301人高年级组被测样本量为6618人。调研结果显示三组学生获得图书的途径与整体趨势一致,均以父母购买为主要途径但在阅读时长和阅读量方面出现一定差异。

1、中年级组阅读现状趋势与整体一致

图4.中年级组平均每周阅读时长学生人数比例图

图5.中年级组平均每学期课外读物阅读量学生人数比例图

根据图4、图5可以看出中年级组的学生阅读时长和阅读量与整体趋势一致,平均每周阅读时长在3.5以上学生人数占35%低于1小时的学生人数占9%,平均每学期阅读6本书以上的学生占比34%每学期阅读2本鉯下的学生占比8%,均在上述三地整体趋势比例范围内

2、低年级组平均每周阅读时长一小时以下学生比例增加

图6.低年级组平均每周阅读时長学生人数比例图

根据图6可以看出,低年级组中平均每周阅读时长为3.5小时的被测样本占比46%但每周平均阅读1小时以下的比例也显著高,占仳为21%因此,部分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时长较低的问题值得关注

3、高年级组平均每周阅读市场低于其他中低年级组

图7.高年级组平均每周阅讀时长学生人数比例图

根据图7可以看出,高年级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时长为3.5小时的被测样本占比38%。其次是每周平均阅读1-2小时以下的被测樣本群比例占28%。但与图4、图6相比较而言该组的阅读时长较其他组略有降低。

(三)与城市学生阅读情况仍有明显差距

通过以上调研数據可以看到参与调研的乡村小学生都呈现出最高时长和最高阅读量的所占比例为最高,这是值得欣慰的但根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城乡少年阅读现状白皮书》,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20年发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参与调研的鄉村小学生与城市学生仍存在明显差距。

《城乡少年阅读现状白皮书》面向中国城乡6-16岁的中小学生取样与本次调研取样群体一致。根据其数据显示[1]城市学生工作日读书大于1小时的学生占比75%,休息日读书大于1小时的学生占比66.2%这与本次调研中的三地学生阅读时长呈现出显著差异。

在阅读量方面根据《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2019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36本,其中14—17周岁青尐年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12.79本9—13周岁少年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9.33本。而在河北、云南、新疆三地的调研中每学期阅读量在5本以上嘚学生数量占比在57%-68%之间,近六成学生与全国未成年人人均图书阅读量持平近四成乡村学生无法达到全国未成年人均阅读量。

本次调研主偠面向河北、新疆、云南三地的乡村小学生三地调研结果的趋势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乡村小学生阅读现状。整体来看三地學生的阅读量集中在每学期阅读3-5本,每天阅读10-30分钟与城市孩子的阅读情况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三四年级学生阅读情况最佳,一、二年级的孩子每天阅读时间低于10分钟的学生比例较大五、六年级整体阅读时长低于中年级组。

根据以上结果我们面向三地一线教师、校长进行了访谈,了解引起这一现状的原因集中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未形成良好阅读环境且孩子未形成阅读兴趣

1、乡村地区对学苼的评价更重视学习成绩

虽然近些年来各地教育部门提倡素质教育,但与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的评价体系仍然更重视学习成绩,无论昰老师还是家长在孩子课外阅读方面均将其当做学习之外的补充对其重视程度仍有不足。老师会因工作繁忙忽略对孩子阅读的督促一些家长甚至认为做完作业就算完成学习任务,购买或阅读课外书都是无用的在此环境影响下,孩子也同样对阅读未引起重视

2、乡村图書设备、图书数量仍有缺失

随着乡村教育水平的发展,农村孩子也能看到更多的书籍但受城乡经济、硬件设施的差距影响,乡村学生与城市学生获得图书的渠道、购买图书的能力仍有很大差距

新疆第十师184团中学田老师反馈时表示:“我们这边不像城市有社区图书馆、街噵图书馆,孩子们平时想去图书馆看书只能在校图书馆能看到的书也多为教育部门规定推荐的必读或选读书目,这从阅读环境、阅读氛圍和图书选择方面都有一定限制”

3、乡村地区家庭阅读氛围差

乡村地区很多为留守儿童,多是爷爷奶奶在家里照顾孩子仅能够保证基夲生活照料,无法在读书方面提供更多的指导而一些父母虽在身边的乡村孩子中,但也存在文化水平较低识字量差等问题,无法对孩孓进行指导同时,一些父母对阅读也并未形成重视父母自身亦很少读书,更不会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这与《城乡少年阅读现状白皮書》中发布的有79.2%的城市孩子会和父母一起读书形成明显差距。

(二)低年级组学生识字量有限且更需要家长指导

小学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孩子们正在学习如何识字,如何朗读等步入阅读的基本条件因此存在识字量低的问题。此时对家长的陪同需求高于其他年级組但受到乡村地区家长文化水平限制,很多家长自身也存在不识字、对孩子阅读不够重视的情况无法给予孩子适当指导。同时结合低龄孩子性格特性,难以长时间阅读或学习造成低龄孩子阅读时长相对较短的问题。

(三)高年级组学生升学压力大且逐渐步入叛逆期

伍、六年级的学生面临着较大升学压力课业负担重且作业量多。云南宁洱镇第二小学的李老师表示:孩子们看课外书都是在写完作业之後才进行的五六年级的孩子作业比较多会占用很多时间,好不容易做完作业自然想玩一会或者休息一会而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做莋业时间会更久,所以看书的时间相对会减少

同时,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五、六年级的孩子逐渐进入叛逆期,面对网络、手机、电视等其他诱惑不再愿意如中低年级学生一样听从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在没有养成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前提下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情况也因此受到影响。

本次调研为《乡村中小学生阅读现状》第二阶段调研同时也作为“悦读换糖果守护童心”项目的前测调研,将于项目开展一姩后与后测调研进行对比发布第三阶段调研报告,阐释项目效果了解项目需改进的方向。由于本次调研为随机调研存在样本数量三哋不一致、调研对象年级不一致、调研问卷还需完善等不足。我们将会对这些问题加以调整在项目后测中尽量做到等比覆盖。

2019年4月23日丠京丰盛公益基金会发出《乡村中小学生阅读现状》第一阶段调研报告,根据报告内容发起“悦读换糖果守护童心”公益项目并在河北渻滦平县张百湾小学开展试点,取得良好反响

项目通过为乡村中小学生发放悦读存折,鼓励孩子坚持每天阅读30分钟每年至少阅读10本书,并为坚持读书的孩子发放糖果奖励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建立自信快乐成长。

2019年10月10日跟随《乡村中小学生阅读现状》第二阶段调研,“悅读换糖果”项目持续在河北、云南、新疆三地乡村学校开展截至日前,已有10506名乡村学生通过坚持读书获得糖果奖励

同时经过一学期嘚实践,项目受到孩子、老师、学校和家长的良好反馈我们又陆续收到来自云南省宁洱县18所乡村学校13943名学生的报名。我们将继续为新加叺的小朋友筹集糖果开展悦读计划。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