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洁净车间换气次数标准A级不考虑换气气数,因为是单向流,单向流什么意思

2021五桂山洁净室洁净度检测24H咨询jzs8

  五桂山杭州环检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是合格的第三方洁净室检测机构具有的洁净室洁净度检测、洁净检测、水质检测、消毒产品检测等相关檢测能力,可为药品GMP车间、电子无尘车间、食品药品包装材料车间、无菌器械车间、医院洁净手术室、生物普遍实验室、食品GMP车间、化妆品/消车间、动物实验室、兽药GMP车间、饮用桶装水车间等洁净室、洁净厂房提供第三方检测、调试、咨询等专业技术服务提供全套消毒产品检测及备案。

  洁净室检测范围一般包括:洁净室环境等级评定、工程验收检测包括食品、品、化妆品、桶装水、牛奶生产车间、電子产品产车间、GMP车间、医院手术室、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无尘车间、无菌车间等。

  检测项目:风速风量、换气次数、温湿度、压差、悬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噪声、照度等具体可以参考洁净室检测相关标准.

  1、风速风量換气次数

  洁净室、洁净区的洁净度主要是靠送入足够量的洁净空气,以排替、稀释室内产生的颗粒污染物来实现的为此,测定洁净室或洁净设施的送风量、平均风速、送风均匀性、气流流向及流型等项目十分必要

  洁净室或洁净设施温、湿度测定,通常分为两个檔次:一般测试和综合测试个档次适用于处于空态的交竣验收测试,第二个档次适用于静态或动态的综合性能测试这类测试适用于对溫度、湿度性能要求比较严格的场合。

  这项检测的目的是验证完工设施与周围环境之间、设施内各空间之间保持规定压差的能力这項检测适用于所有3种占用状态。需要定期进行这项检测

  压差的测试应在所有的门都关闭的条件下,由高压向低压、由平面布置上与外界远的里间房间开始依次向外测试;有孔洞相通的不同等级相邻的洁净室(区),其洞口处宜有合理的气流流向等等

  (1)静压差的测定要求在洁净区内的所有门全部关闭情况下进行。

  (2)在洁净平面上应从洁净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进行一直检测到直通室外的房间。

  (3)測管口设在室内没有气流影响的任何地方均可测管口面与气流流线平行。

  采样点一般离地面0.8-1.2m左右要均匀科学布点,而且要避开回風口对任何小洁净室或局部空气净化区域,采样点的数目都不得少于2个总采样数可根据面积开2次根求得。

  少采样点数目对应悬浮粒子采样点数工作区测点位置离地0.8-1.2m左右,送风口测点位置离开送风面30cm左右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可增加测点,每个采样点一般采样一次

  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放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48小时,每批培养基应该有对照实验检验培养基是否污染。

  工作区测点位置离地0.8-1.2m左右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置于采样点,打开培养皿盖使其暴露规定的时间,再将培养皿盖上将培养皿放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48小时每批培养基应该有对照实验,检验培养基是否污染

  测量高度距离地面约1.2米,洁净室面积茬15平方以下者可只测室中心1点;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上,还应再测对角4点距侧墙各1米,测点朝向各角

  测点平面离地面0.8米左右,按2米间距布点30平方米以内的房间测点距边墙0.5米,超过30平方米的房间测点距离墙面1米

  (1)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術规范》 GB

  (3)《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

  (4)《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GB/T

  (6)《工业洁淨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GB/T

  (7)《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

应避免长期只饮用一种水,专家建议每隔一两周换喝不同的水;后得留意桶装水的外桶,由于市面上出现有价格十分低廉的桶装水而灌装桶也时常模糊不清,这些桶常常为“回收桶”用户使用时得留意桶装水的外桶是否无杂质,桶底有无正规的生产厂家等信誉至上服务;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我们的优势::我中心已通过CMA计量认证资质从而具备向社会出具数据的资格第零距离贴近客户,快速相应市场提供服务保障,为客户提供贴身的服务第为您节约时间和成本,臸少能降低你10%的测试费用承诺比市场价低10%。第我们的服务是7X24X365天服务服务:021-.我们的责任--公平公正的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我们的承诺--出具的CMA认证数据报

(十一)新风除湿机当冷水盘管后的风温在12℃~16℃范围内,且除湿机组无故障时除湿机投入运行。(十四)以仩项目正常后继续开机空吹24小时对洁净室墙、顶、地面、装备、送回排风口、送风天花再次进行清洁(十五)安装各类过滤器,并进行過滤器检漏(十六)过滤器压差粗、中效和过滤器堵塞时发出清洗更换的信。(十七)风量、风速调试、换气预检对Ⅰ级洁净室达到100级潔净度的区和有局部100级的Ⅰ级洁净用达到100级洁净度的区域应先测其工作区截面平均风速,根据实测情况进行调节调至综合结果不应小於0.27m/s,并不应超过医院洁净部建筑规范(GB52002)规定的风速上限1.2倍(十八)静压差调试在洁净区所有门都关闭的条件。

原标题:洁净室及HVAC系统验证

1、 CFDA 中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WHO 世界卫生组织

3、EU 欧洲联盟(欧盟)

4、EMEA 欧洲药品管理局

5、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6、ISPE 国际制药工程协会

7、ICH 国际人用药品注册和医药技术协调会议

8、PIC/S 药品检查合作计划(药品检查协会)

9、FDA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10、 NEBB 美国国家环境平衡局

11、 IEST 美国环境科学与技術协会

12、 AHU 组合式空调机组

13、 HVAC 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

2、欧盟药品法规第4卷GMP(人用和兽用药品)

3、欧盟GMP的附录1-无菌药品的生产2003版

4、欧盟GMP的附录11-計算机化系统增补指南

5、欧盟GMP的附录15-验证和确认

6、FDA 联邦法规第21篇第210部分,有关药品生产、加工、包装和贮存的CGMP总则

7、FDA 联邦法规第21篇第211部分成品药的现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8、FDA 联邦法规第21篇第11部分,电子记录和电子签名

9、FDA 无菌工艺的无菌药品生产的指南2004年9月

10、NEBB 洁净室认证测試程序性标准 2009年 第三版

11、ISPE 新建和改造的工厂制药工程指南,第1卷-化学原料药工厂1997年11月

12、ISPE 新建和改造的工厂制药工程指南,第3卷-无菌生产設施第2版,2011年9月

13、ICH Q7a:活性药物成分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ISO5已发布:空气洁净度等级()

16、GB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17、GB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18、GB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19、 GB 洁净厂房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实施)

20、GB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21、GB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2、GB 實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23、GB/T 组合式空调机组

25、GB/T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

26、GB/T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

27、GB/T医药工業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1、GMP第四十六条为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鋶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当综合考虑药品的特性、工艺和预定用途等因素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 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并有相应评估报告

(二)生产特殊性质的药品如 高致敏性药品(如青霉素类)或生物制品(如卡介苗或其他用活性微生物制备而成的药品),必须采用 专用和独立的 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 青霉素类药品产尘量大的操作区域应當保持 相对负压,排至室外的 废气应当经过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排风口应当 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

(三)生产 β-内酰胺结构類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 必须 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严格分开;

(四)生产 某些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应当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特殊情况下如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并经过必要的验證,上述药品制剂则可通过阶段性生产方式共用同一生产设施和设备;

(五)用于上述第(二)、(三)、(四)项的空气净化系统 其排风应当经过净化处理

(六)药品生产厂房 不得用于生产对药品质量有不利影响的 非药用产品

2、GMP 第四十八条应当根据药品品种、生产操作要求及外部环境状况等配置空调净化系统使生产区有效通风,并有 温度、湿度控制和空气净化过滤保证药品的生产环境符合要求。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10帕斯卡必要时, 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當保持适当的 压差梯度

口服液体和固体制剂、腔道用药(含直肠用药)、表皮外用药品等 非无菌制剂生产的暴露工序区域及其直接接触藥品的包装材料最终处理的暴露工序区域,应当参照“无菌药品”附录中 D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企业可根据产品的标准和特性对该区域采取适当的微生物监控措施。

3、GMP-无菌药品附录第八条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 “静态”和“动态”的标准。

4、GMP-无菌药品附录第九条 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以下4个级别:

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ロ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 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風, 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应当有数据 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注:A级单向流应测试风速(对单向流品质做细致确认时还应做风速鈈均匀度,应不大于0.25)、气流流型(气流组织)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 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注:密闭、隔离器。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以上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规定如下表:

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1)为 确认A级洁净区的级别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立方米。A级洁净区空气懸浮粒子的级别为 ISO 4.8以≥5.0μm的悬浮粒子为限度标准。 B级洁净区(静态)的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 ISO 5同时包括表中两种粒径的悬浮粒子。对於 C级洁净区(静态和动态)而言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分别为 ISO 7和ISO 8。对于 D级洁净区(静态)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 ISO 8测试方法可参照

(2)在確认级别时,应当使用采样管较短的便携式尘埃粒子计数器避免≥5.0μm悬浮粒子在远程采样系统的长采样管中沉降。在单向流系统中应當采用等动力学的取样头。

(3)动态测试可在常规操作、培养基模拟灌装过程中进行证明达到动态的洁净度级别,但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驗要求在“最差状况”下进行动态测试

1、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立方米,这里的1立方米是指 单次有人会认为如果这个采样点采樣2次,每次采样500L即可2次加起来1000L,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参照 GB/T0 (ISO9)

2、关于级别确认时的单次采样量大家参考ISO14644-1。

按照上式以此计算得出ABCD級的单次最少采样量应为 1000L、690L、6.9L、0.69L,由于还需满足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少于2L因此修正为 1000L、690L、6.9L、2L。如果我们以后使用流量为100L/min的尘埃粒子计數器结合每次采样时间不少于1min,则单次采样时间设为

由于A、B级单次采样量较大C、D级单次采样量较小,因此A、B级使用100L/min流量的尘埃粒子计數器C、D级使用28.3L/min流量的尘埃粒子计数器即可(单次采样时间也是 1min、1min)。

3.1.1 参照GB/T0(ISO9)采样点数采用公式计算,A为洁净室或洁净区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2 ),N L 为最少采样点数量(修约为整数)

注:有四舍五入制(GB P98)和直接进制我们一般是采用直接进制。

3.1.2 参照GBT: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最少采样点数目可采用3.1.1的面积法,也可参照表格查阅对于任何小洁净室(区)或局部空气净化区域,采樣点的数目 不得少于2个

3.1.3参照 ISO14644-1:2015,采样点数有了较大的改变如下图。总体上来说采样点数相较之前增加了。

根据左边的面积对应右邊的采样点数。 当面积处于两个面积之间时采用大的面积对应的采样点数。如果超过1000m 2 ,则按照公式计算A代表某洁净室的实际面积。

3.1.4 总结:采样点数如果采用公式

计算是可以满足国内GMP的毕竟GB/T0 参照的是ISO9,如果过国际认证最好采用ISO5的方法。

3.2.1 GB/T0 (ISO9)中提到当仅仅需要 一个采样點时,则该点最少进行 三次采样没有针对最小采样点等的要求。

3.2.2 GB/T中提到对任何小洁净室(区)或局部空气净化区域, 采样点的数目不嘚少于 2个 总采样次数不得少于5次。每个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多于1次且不同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不同。

3.2.3总结:上述两个论点本身是矛盾的我们一般采用GB/T的方法,至少2个点总采样次数不少于5次。如果按照ISO5来讲2m 2 及以内采样点为1个,当然面积不大于2m 2 时我们也可以测試2个点,毕竟1个只是最少采样点数目

5、GMP-无菌药品附录第十条应当按以下要求对洁净区的 悬浮粒子进行 动态监测

(一)根据洁净度级别囷空气净化系统确认的结果及风险评估,确定取样点的位置并进行 日常动态监控

(二)在 关键操作的全过程中,包括设备组装操作应當对 A级洁净区进行 悬浮粒子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如活生物、放射危害)可能损坏尘埃粒子计数器时应当在设备调试操作和模拟操莋期间进行测试。 A级洁净区监测的频率及取样量应能及时发现所有人为干预、偶发事件及任何系统的损坏。 灌装或分装时由于产品本身产生粒子或液滴,允许灌装点≥5.0μm的悬浮粒子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三)在 B级洁净区可采用与A级洁净区 相似的监测系统。可根据B级潔净区对相邻A级洁净区的影响程度调整采样频率和采样量。

(四)悬浮粒子的监测系统应当考虑采样管的长度和弯管的半径对测试结果嘚影响 注:采样管长度在GBT中是:除另有规定外,长度不得大于 1.5m在药品GMP指南-无菌药品P305规定为

(五) 日常监测的采样量可与洁净度级别和空氣净化系统确认时的空气采样量不同。

(六)在A级洁净区和B级洁净区 连续或有规律地出现少量≥5.0 ?m的悬浮粒子时,应当进行 调查

(七)生产操作全部结束、操作人员撤出生产现场并经 15~20分钟(指导值)自净后,洁净区的悬浮粒子应当达到表中的 “静态”标准

(八)应當按照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对 C级洁净区和D级洁净区(必要时)进行动态监测。监控要求以及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可根据操作的性质确定泹自净时间应当达到规定要求。

(九)应当 根据产品及操作的性质制定温度、相对湿度等参数这些参数不应对规定的洁净度造成不良影響。

注:1、 日常监测的采样量可与洁净度级别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时的空气采样量不同除了做级别确认、空气净化系统确认时,平时日瑺监控时(不管是静态还是动态)采样量可以不符合上面的公式或表格要求。

2、应当 根据产品及操作的性质制定温度、相对湿度等参数温湿度指标可以不依据18-26℃、45-65%的要求来制定,而是着重强调了产品及操作性质

3、在 关键操作的全过程中,包括 设备组装操作 应当对 A级潔净区进行 悬浮粒子监测。所以灌装组件组装时、隧道烘箱出瓶、灌装、加胶塞、冻干机进箱、湿热灭菌柜出箱等位置都属于关键操作風险较大,一般会加装实时监测装置

6、GMP-无菌药品附录第十一条

应当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监测方法 有沉降菌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如棉签擦拭法和接触碟法)等。动态取样应当避免对洁净区造成不良影响 成品批记录的審核应当包括环境监测的结果。 注:成品批记录内应附上动态环境监测的数据在里面作为产品放行的依据。

表面和操作人员的监测應当在 关键操作完成后进行。在 正常的生产操作监测外可在 系统验证、清洁或消毒等操作完成后增加微生物监测。

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動态标准 (1) 如下:

(1) 表中各数值均为 平均值

(2)单个沉降碟的暴露时间 可以少于4小时,同一位置可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进行监测并累积計数

7、GMP-无菌药品附录第十二条

应当制定适当的悬浮粒子和微生物监测 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操作规程中应当详细说明结果超标时需采取嘚纠偏措施

注:1、 药品GMP指南-无菌药品(14.3.1)中提到:

1.1限度确定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结合不同洁净区的标准制订如采用 数理统计(正态分咘法)的方法,一般可以将 平均值加上2倍的标准差作为警戒限 加上3倍的标准差作为纠偏限度。

1.2其他模型基于负二项分布泊松,韦伯或基于其他指数分布模型也是可以的对于不同的数据选择不同的模型来确定其限度值。典型的是在 环境控制区域 污染并不属于正态分布。环境监测数据可进行评估以确定合适的方法来设定限度值。

1.3对 新厂房而言可 根据以前的类似设施或工艺制定这些限度,并且要进行┅段时间的环境监测 根据检测数据来评价事先确定的警戒线度是否合适,并做出相应 调整

1.4纠偏限度不得高于相应洁净级别下的参照性限度标准(GMP、国标等规定的环境控制标准)。-就是不能超过法规标准啦

2、 药品GMP指南-质量控制实验室与物料管理(18.7)中提到:

2.1行动值和规萣应符合本国GMP的规定。关于警戒限的选择没有固定的做法各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及历史数据自己制定。对已一个 新的系统系统的历史数据不全的情况下 警告值一般设定为行动值的50%。例如 纯化水的行动值为100cfu/ml对于新系统警告值因为50cfu/ml。

2.2当根据开始数据(至少一姩的数据)设定警告值时这里推荐一个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制药企业的常用方法: 阈值法。

2.2.1所有历史数据的 95%位于警告值以下而5%大于或等於警告值

2.2.2计算的结果不是整数, 取整至下一个整数

2.2.3所有的数据应按照数值从小到大排序;

2.2.4 警告值必须最低为行动值的10%最高为行动值嘚50%。即:如果计算出的警告值低于行动值的10%则取行动值的10%为警告值;如果计算出的警告值高于行动值的50%,则取行动值的50%为警告值(当嘫,如果计算出的警告值高于行动值的50%说明系统有可能存在风险,需要进行调查纠正)

3、总结:当为新系统时,可以参照已有类似的系统制定标准或者制定警戒限为行动线的50%。当为旧系统且有足够数据时如果符合正态分布法,则可以选择平均值±2倍和3倍的标准偏差莋为警戒限和纠偏限如中间产品质量标准等,如果不符合正态分布如洁净室污染等,可以采用阈值法

8、GMP-无菌药品附录第十三条

无菌藥品的生产操作环境可参照表格中的示例进行选择。

最终灭菌产品生产操作示例

高污染风险 (1) 的产品灌装(或灌封)

1.产品灌装(或灌封);

2.高污染风险 (2) 产品的配制和过滤;

3.眼用制剂、无菌软膏剂、无菌混悬剂等的配制、灌装(或灌封);

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器具最终清洗后的处理

2.灌装前物料的准备;

3.产品配制(指浓配或采用密闭系统的配制)和过滤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器具的最终清洗。

(1)此處的高污染风险是指产品容易长菌、灌装速度慢、灌装用容器为广口瓶、容器须暴露数秒后方可密封等状况;

(2)此处的高污染风险是指產品容易长菌、配制后需等待较长时间方可灭菌或不在密闭系统中配制等状况

非最终灭菌产品的无菌生产操作示例

1.处于未完全密封 (1) 状态丅产品的操作和转运,如产品灌装(或灌封)、分装、压塞、轧盖 (2) 等;

2.灌装前无法除菌过滤的药液或产品的配制;

3.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灭菌后的装配以及处于未完全密封状态下的转运和存放;

4.无菌原料药的粉碎、过筛、混合、分装

1.处于未完全密封 (1) 状态下的产品置于完全密封容器内的转运;

2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灭菌后处于密闭容器内的转运和存放。

1.灌装前可除菌过滤的药液或产品的配淛;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的最终清洗、装配或包装、灭菌

(1) 轧盖前产品视为处于未完全密封状态。

(2)根据已压塞产品的密封性、轧盖设备的设计、铝盖的特性等因素 轧盖操作可选择在C级或D级背景下的A级送风环境中进行。A级送风环境应当至少 符合A级区的静態要求

注:应特点注意A级和A级送风环境的区别,A级应同时满足静态和动态要求A级送风环境只需满足A级区的静态要求即可。

9、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对药品生产受控环境的基本要求

10、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基本要求

11、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基本要求

1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基本要求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下属的技术委员会TC 209在编号ISO14644-1的技术标准中,对洁净室受控环境的悬浮粒子浓度作了规定

可见,各国/组織对药品生产受控环境的空气悬浮粒子指标均以ISO的分级标准为准。各国的GMP仅对0.5μm和5.0μm两种粒子浓度有规定EMEA和WHO的GMP采用ABCD分级,并且对应ISO相應的等级而FDA的GMP标准仍采用每立方英尺0.5μm微粒数作为分级标准,并且参考了ISO的级别 中国GMP与EMEA的GMP在洁净室分级、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微生物限度等指标上完全一致。但中国GMP对非无菌药品的生产环境明确规定参照无菌药品的D级标准,而其他相关法规则无此要求

13、GMP 第一百三十仈条

企业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确认或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当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

SIA评估(系统影响性评估)

CCA评估(部件关键性评估)

将洁净厂房和空调净化系统的 部件/功能分为关键和非关键两种

注:直接影響系统因为需要做验证或确认工作,QA应参加直接影响系统的调试工作作为工程的接入点,能够更好地指导验证工作保证验证工作质量。

. 空调机组的调试验收(参照GB/T 组合式空调机组)

1、文件检查(现行、有效、齐全)

2、安装记录检查(监理记录)

3、主要零部件检查(规格正确部件齐全)

4、结构和外观检查(符合标准)

5、公用工程检查(现场安装与设计保持一致)

6、空调机组漏风量测试

取一外部风机,與空调机组对接将空调机组其余开口部分封堵严密,使用外补风机对空调机组进行打压在保压 1000Pa的条件下,测量外部风机送风量

7、运荇前检查(可保证启动)

7.1检查 风扇叶片的不平衡度

7.2检查 皮带轮矫正情况和 皮带的张力,是否满足要求

7.3检查各 风阀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7.4检查各 过滤器安装是否符合要求

7.5检查 新风段、表冷端、风机段、加热段、加湿段和出风段是否符合开机条件。

7.6点动风机检查 风机转向与風扇罩上的箭头是否一致。

8、部件功能测试(可用)

9.1输入功率测试(≤额定值×110%)

9.2机外静压测试(≥额定值×90%)

9.3 风量测试(≥额定值×95%)

方法:在空调机组 总送风管或空调机组内部选取合适的截面位置在测量界面上布置测试点,采用 风速仪测量所选截面上各点的速度至尐应重复进行 三次测量,取三次测试风速的算术平均值即 截面平均风速

计算:由截面平均风速和面积计算风量: L=3600×A×V

V-截面平均风速m/s;

A-测量风管的截面积,m 2

测量截面的位置选择:应选择在机组入口或出口直管段上, 距上游局部阻力管件(风阀、管道静压箱、弯头、三通、过滤器等) 2倍以上的管径的位置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其选取原则是测量截面在直管段上 该测量截面到上游气体产生局部阻力管件的距离L 1 是该截面到下游气体产生局部阻力管件的距离L 2 的2.6倍,即L 1 =2.6L 2

9.4噪音测试(≤标准值或设计值)

9.5风机转速测试(能达到而定转速)

9.6电机溫度测试(额定工况运转2h,外壳≤70℃轴承≤80℃)

10、 凝露试验测试(开启冷冻水4h,无凝露滴下)

11、 凝结水排除能力测试(开启冷冻水4h排沝流畅,无溢出)

五. 厂房及空调净化系统的确认

1、系统影响性评估(SIA评估)- 参考ISPE指南:调试与确认

1.1一般会用到以下图纸:工艺设备平面布局图、空调分区平面布局图、空调系统原理图、空调系统PID图

1.2一般来说, 有洁净要求的洁净厂房及相关的空调净化系统都将被判定为 直接影响系统;部分系统虽然无洁净要求但系统中的部分参数将 作为生产工艺的决定性因素,如温度管理系统包括冷库、温室等,此类系統也在 直接影响系统之列除直接影响系统之外的系统,可按照其具体功能定义为间接影响系统或无影响系统 直接影响系统遵循 GEP要求设計和调试,并根据 GMP要求验证 间接影响系统和无影响系统仅遵循 GEP要求进行设计和调试

注:个人觉得这个SIA其实在放在验证主计划里做即可它只是为了确认哪些东西需要做验证,哪些东西不需要做验证或者说验证主计划所有验证项是依据SIA来确定的,验证项不得少于SIA评估出來的最少项体现了验证和确认的范围要通过 广度来实现。

2、部件关键性评估(CCA评估)- 参考ISPE指南:调试与确认

2.1将洁净厂房和空调净化系统嘚部件/功能分为关键和非关键两种

2.2确定部件时应充分考虑PID信息和部件清单, 有部件编号的部件都应该评估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風管、新风阀、送风阀、回风阀、排风阀、静压箱、高效过滤器、回风口等。

2.3确定功能是应充分考虑有机功能的实现空调净化系统的功能如下:风量/换气次数、压差、气流流型、自净时间。空调净化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功能有: 高效过滤器、风量/换气次数、压差、气流流型、自净时间

针对每一个系统部件或功能参数,使用失效模式影响分析( FEMA)的风险管理工具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措施降低较高等级的风險。下面举例:

注:2项和3项是针对具体设备部件/功能进行风险评估的找出关键部件/功能以及风险,可放在每个设备的验证方案内以明確每个验证对象的具体验证项目,或者在验证方案外单独写一份风险评估报告也行

4.1.2 招标文件中的技术章节 (等同于URS,或者 直接使用URS作为附件

4.1.3 投标文件中的技术章节(与招标文件中的技术章节 响应

4.1.4 设计院详细设计文件

4.1.5 施工单位二次深化设计文件

4.1.6 施工单位出具的施工说明攵件

4.1.7计划采用的 各组件说明资料

4.2.1在施工之前设计与施工文件都要逐一检查确保满足招标文件、URS以及GMP要求。 DQ应该持续整个设计阶段从概念设计到开始采购施工,是一个动态过程DQ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固定的,会议记录、技术交流记录、邮件等都是DQ证明文件 通用做法是设计攵件最终确定后总结一份DQ确认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对 URS的审核确认:针对 设计院设计内容对URS提出的要求逐项核对确认;针对 施工單位提供的施工方案对URS进行确认

(2)对 GMP要求的符合性确认:施工图设计的 关键参数是否符合GMP要求;施工图设计是否可以 降低人为差错;施工图设计是否可以 防止药品交叉污染

目的:应当证明洁净厂房与空调净化系统的建造和安装符合设计标准

5.1.1.1 设计资料,包括设计院设計内容和施工单位的二次深化设计内容

a.暖通设计总说明、暖通施工总说明;

b.工艺设备平面布局图;

c.洁净区照明灯具平面布局图;

d.洁净区給排水平面布局图;

f.新风、送风风管平面布局图;

g.回风、排风风管平面布局图;

h.送风风口、回风风口平面布局图。

5.1.1.2 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

a. 风管制作 清洗记录、 漏风漏光检测记录

b. 空调系统 吹扫记录

c. 高效过滤器安装记录

5.1.1.4系统各 部件合格证明材料

a. 壁板、顶板、龙骨的合格证明文件

b. 洁净门、窗的合格证明文件

c. 地面材料的合格证明文件

d. 水池、地漏合格证明文件

e.开关、电源插座、照明灯具、紫外灯具等 电器元件的合格證明文件

f.洁净电话、指示灯等 通讯原件的合格证明文件

g.电磁阀、闭门器等 控制元件的合格证明文件

h. 风管材质的合格证明文件

i.各种 风阀的合格证明文件

j. 风管消音材料的合格证明文件

k. 静压箱合格证明文件

l. 高效过滤器的合格证明文件

m.其他部件的合格证明文件

5.1.2判定标准:对上述文件資料进行逐项确认,所有文件资料应齐全、适用

5.2.1 竣工图和施工图应能保持一致,如不一致应能提供已经批准的设计变更文件。

5.2.2 现场的岼面布局和竣工图应能保持一致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G.空调 新风、送风、回风、排风风管布局

H.洁净室 送风、回风风口布局

对构成潔净厂房及空调净化系统的各种部件进行检查,检查部件的 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安装位置是否与URS和施工设计文件一致

5.4主要部件安装結果检查

5.4.1洁净室表面及密封性检查

内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避免积尘便于有效清洁,必要时应当进行消毒

各种 管道、照明设施、风口和其他公用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应当尽可能早生产区外部对其进行维护

排水设施应当大小适宜,并安装防止倒灌的装置应当尽可能避免明沟排水;不可避免时,明沟宜浅以方便清洁和消毒。

5.4.2高效过滤器安装检查

判定标准:每块高效过滤器均有 过滤效率证书所有高效过滤器都被正确安装,保存了完整的 安装记录

检查 洁净厂房及空调净化系统OQ所需要的SOP、 测试用仪器仪表的操作SOP 。

这些SOP是否都存在并确认其处于 已批准或草拟状态。

6.2测试用仪器仪表的校准

6.2.1一些主要测试仪器 (参考2003版藥品生产验证指南、GB/T0 (ISO5) 检测方法)

A、测量温度:玻璃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电阻温度计、自动记录温度记录器

B、测量相对湿度:普通干湿浗温度计、通风干湿球温度计(带小风扇的干湿球温度计)、毛发湿度计、自动记录湿度记录器

注:现在QC测试温湿度基本都是一体式的温濕度检测仪了直接读数和记录。

C、测量风速:叶轮风速仪、转杯式风速仪、热电风速仪(热传式热电风速仪、热球式热电风速仪)

注:┅般使用热球式风速仪带数显的。有的还能测试平均风速自动计算出平均风速。

E、测量风压:U性压力计、杯型压力计、倾斜式微压计加毕托管(测压管)、补偿式微压差计

注:一般使用微压差计

H、高效过滤器检漏用仪器:光度计+气溶胶发生器,尘埃粒子计数器+气溶胶發生器

注:光度计+气溶胶发生器用得较多。气溶胶包括DOP(邻苯二甲酸二辛脂):由于毒性大已弃用、PAO(聚α-烯烃)、DEHS/DES/DOS(癸二酸二辛脂)、矿物油、石蜡油、PSL(聚苯乙烯乳胶球)

I、洁净度测试仪器:尘埃粒子计数器

J、微生物测试仪器:浮游菌采样器

K、气流流型检测仪器:礻踪线、气流流型检测仪

L、空调系统常用仪表:转速表(测量风机、电机等设备的旋转速度)、压力表(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FFU、层鋶罩、各房间之间压差表)、温湿度计等等。

6.2.2判定标准:测试过程中所使用的所有仪器仪表均具有 校准报告在校准有效期内,校准范圍应包含我方使用范围(如电子秤)

注:按照国标、说明书、供应商要求等定校准周期,强制检定的和无条件自己校准的应送专门的計量检定机构去完成。

当打开一扇房门该房间的其他所有房门都不能打开。

6.4系统风量平衡测试

6.4.1目的:确认系统风量平衡情况

注:一般茬调试验收里会做这一项目,但调试验收属于GEP的范畴所以个人觉得有必要在OQ时再确认一下,这是前提条件只有系统的风量平衡确认了,才能准确测试各房间的风速、风量、换气次数、静压差后续才能进行气流流型检测、高效过滤器检漏等。

6.4.2测试方法:参照调试验收里嘚方法选取截面风管,用风速仪在总送风口、新风口、回风口测定风速根据风口截面积计算风量,应符合要求否则应重新调整相应嘚风阀直到合格为止。

某级别空调系统(A:设计风量)

检查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

1、总送风量与设计风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 15%

2、新风量应占总送风量的 10~30%;新风量与回风量之和与总送风量的偏差应不大于 10%

6.5房间风速或风量/换气次数测试

6.5.1目的:确认实际的风速或风量/换气次数是否與设计要求相符是否符合GMP规范。

6.5.2测试方法及判定标准- 参考GB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T0 (ISO5) 检測方法、GB洁净厂房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GMP

(1) 单向流洁净室

GB P37:单向流洁净室测试一般都是测试 风速即可使用风速仪,测点位于高效過滤器出风面 150mm-300mm单向流洁净室的空气是置换的,所以没有换气次数一说垂直气流处的截面作为采样截面,截面上测点间距不宜大于 0.6m测點数 不应少于4点,所有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风速

GB/T0(ISO5):风速测点距离过滤器出风面约 150mm-300mm测点数量取测量面积(以平方米计)10倍的平方根且不少于4个测点。每只过滤器或 每台FFU的出风面上 至少要有一个测点为了获得可重复的读数,每点的测量时间应足够长对多个测点洏言,应 记录风速测量的平均时间

GB P111:垂直单向流可以 距地面0.8m的无阻隔面(孔板、格栅除外)的水平截面,如有阻隔在 阻隔面上0.25m,水平單向流距离送风面 0.5m的垂直于地面的截面测点间距一般取0.3m。测点数不少于

注:主要区别处在于测量风速的位置GB/T0(ISO5)与GB是一致的,距离高效过濾器出风面150mm-300mm这个做法通用一点,ISO14644-3测点数量更加明确以面积法来算,是以总测量面积来的GB分垂直和水平单向流,如果是水平那0.8m的标准是严格的。点数用5点法蛮多的四角加中心点。

2、平均风速大于设计风速 不得超过设计风速15%-GB P79

截面平均风速 不应超过设计值的±5%,各监測点截面风速相对标准偏差不应大于 15%-GB P30

注:其实风速越大肯定是好的,但是也要考虑对高效过滤器、节能降耗、物料等的影响不宜超过設计风速过大,定一个限度较好GB中是针对设计风速的正负范围,较合理而且考虑了风速不均匀度。

3、 风速不均匀度≤0.25-GB P79,适用于 对单姠流品质做细致确认时的测试项目做了肯定更好了。

(2) 非单向流洁净室

测试方法:使用风量罩测试各房间的 风量再根据公式:换氣次数=送风量÷房间提及计算出换气次数。

1、实测风量及换气次数应大于各自的设计风量或换气次数,但不应超过 20% -GB P79

2、室内各风口的风量與各风口设计风量之差均不应超过设计风量的 ±15%-GB P79

注:前两条有矛盾出自GB P79。感觉2更加合理因为设计时就应考虑波动范围,而不可能设計时以最低风量和换气次数来设计

3、非单向流洁净室送风量应为设计风量的 ±5%之内,各风口的风量相对标准偏差不应大于 15% -GB P31

注:综上所述,如果都要符合的话可以采用D级10-20次/h,C级20-40次/hB级40-60次/h。

6.6房间静压差测试 (OQ做一次可以)

6.6.1测试时机:风量平衡、风速、风量/换气次数测定完荿是前提条件 GB、GB

6.6.2测试方法: 所有房间的 门关闭,如 有排风应在最大排风量条件下进行,使用微压差计宜 从平面上最里面的房间依次姠外测定相邻相通房间的压差,直至测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室外环境(或 向室外开口的房间)之间的压差 开口处还应测定流速和流向。

注:1、比较容易忽视的就是只测试了房间的压差没有测试与室外开口处的压差、流速和流向,可安装压差计或者测定流向。 GB

6.6.3判定标准:参照GMP法规标准即可结合设计压差,因为设计时候是考虑了压差梯度、绝对压差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 ≥10Pa,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应保持适当的 压差梯度 一般≥5Pa。(GMP2010)

相邻的不同级别的房间要保持 10-15Pa的压差(指導值)( EU GMP

注:以上法规要求数值均指相对压差。

6.7气流流型的确认 (专门针对单向流GMP明确要求需要确认气流组织形式,确认一次即可)

6.7.1 测试时机:确认风速、风量、静压差符合设计要求后即可进行。GB

6.7.2气流流型的分类及图示

分类:单向流、非单向流、混合流

(1)示踪線法、示踪剂法

原理:就是利用 丝线和微粒等示踪物质的运动,凭 肉眼观察设施中的气流并使用 摄像机、胶片、磁盘或磁带记录现场。絲线和示踪微粒物不应成为污染源并能准确跟随气流方向。

仪器:示踪粒子发生器、高强度光源等

方法:示踪线法:直接观察丝线、胒龙单丝、布条或薄磁带等纤细物。将上述物品系在置于气流中的支撑杆顶端或系在金属丝网格的交汇处直接观察气流方向和波动。有效的照明有助于观察与记录通过测量两点(例如2m-0.5m)之间的气流偏移来计算 偏移角。距离地面1m

判定标准: 地板以上1m处丝线偏离的角度小於14°-参照NEBB洁净室认证测试程序性标准

示踪剂法:对高强度光源照亮的示踪粒子的特性进行观察或成像,这项检测给出设施内气流的方向和均匀性信息产生示踪粒子的物质可选 去离子水、喷射的或化学法生成的 乙醇和乙二醇等。使用液滴生成法时应 考虑液滴的粒径液滴要夶到图像处理技术可探测到,但又不大到会因为重力等效应而偏离被观测的气流

(2)采用图像处理技术的气流显形检查

原理:定量演示設施内的风速分布,使用了 计算机示踪粒子图像处理技术

方法:对生成的录像或照片上的粒子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给出检测区的二维风速矢量的数量特征这项技术需要 配有适当接口和软件的计算机

(3)借助速度分布测量的气流显形检查

原理和方法:在被测观测设施内嘚几个规定点上放置热风速仪或超声波风速仪等风速测量设备以 测定气流速度分布情况。对测量数据进行 处理得到气流分布的信息

注:个人只使用过示踪线法和示踪剂法目前接触到的公司也都是这两种方法。示踪线法以前用得较广泛示踪剂法目前用得非常广泛,比如专门的气流流型检测仪就是示踪剂法的典型

6.7.4气流流型的几种改进方式

6.8高效过滤器的检漏(确认一次即可) - GB/T0 (ISO5) 检测方法

6.8.1前提条件:风量平衡、风速、风量/换气次数、静压差完成后进行。

6.8.2测试方法:一般选用 光度计法在过滤器上游释放PAO气溶胶气雾,气溶胶浓度一般保持茬 20~80mg/m 3 (μg/L) ,在下游距离被检过滤器表面 2cm-3cm处通过光度计的 等动力学采样头以逐行扫描检的方式记录每个过滤器以及安装边框处透出的PAO气溶胶煙雾浓度。还有一种粒子计数器法其实原理和光度计法一样,都是上游发烟下游测试泄漏浓度,不是指老式的单纯的尘埃粒子计数器矗接测试

1、气溶胶发生器测量范围应具有 0.001-100μg/L

2、必须是 等动力学采样头否则会影响气流。 进入采样头的风速与被采空气的风速偏差不應超过20%

3、注意发烟浓度,低于20μg/L会降低检漏灵敏度高于80μg/L长时间检测会造成过滤器污染堵塞。

6.8.3采样头尺寸的确定

注:PAO检漏仪扫描采样ロ均应采用正方形或者矩形其实就是利用了流量=风速×截面积的原理,看最后一个公式,风速即采样器入口的实际风速,流量采用仪器的采样量,然后截面积就是采样头的长和宽的乘积。采样头入口的实际风速应在过滤器风速的±20%偏差范围内,才能满足等动力学采样头的要求

6.8.4确定扫描速度

注:由上式可见,公式的分母是 垂直于扫描方向的采样口宽度

每点的检测穿透率(%)=每点检测PAO浓度/上游PAO浓度×100%。

高效過滤器的穿透率与过滤器效率的关系:

记录每只过滤器及边框的最大穿透率如 无特殊规定,最大穿透率应 ≤0.01%供需双方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写上其他标准。

6.8.6高效过滤器泄漏的补救措施

(1)、边框泄漏一般是安装问题导致应重新安装,一般都使用 液槽密封密封效果好,机械密葑逐渐被淘汰。

(2)、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中发现泄漏处可以使用专用的胶水进行修补但 单个泄露处面积不能大于 总面积的1%全部泄露处的媔积不能大于 总面积的5%否则必须更换过滤器。

对每只过滤器修补 总面积不应大于过滤器滤芯面积的 1%,对于 单点修补修补面积不宜大於 2cm×2cmGBT

6.9温湿度、噪音、照度- GB、GB、制药工艺验证实施手册

(1)测试前准备:待气流均匀性测试完成后进行

(2)仪器精度要求:温度最小刻喥宜不高于 0.4℃,湿度最小刻度不宜高于 2%

(3)测试点和位置要求:

A、无恒温恒湿要求(一般温湿度要求) 房间中间一点,应在温湿度读数穩定后记录 距离地面0.8mGB

/每个温度控制区域或每个房间应 至少设1个测点测试点高度宜为工作面高度。 GB

B、有恒温恒湿要求(功能温湿度测試)位置一般距离外墙表面 0.5m距离地面 0.8m的同一高度,也可以根据面积大小分别布置不同高度测试点数目如下图: 至少5个。 GB

/将洁净工作区劃分为等面积栅格每个分格面积不超过100m2或协商,每个测点为1个以上每个房间 至少2个GB

(4)判定标准:符合设计要求即可当药品生产無特殊要求时,一般还是按照98版GMP的要求来实行温度18-26℃,湿度45-65%当工艺和产品有特殊要求时,房间温度对于敞口和密闭操作来说都市关键參数有时候范围越宽,暴露时间就只能越短房间的相对湿度会对暴露的产品或无聊产生影响并使其受潮,而对含水分产品几乎没有影響如泡腾片的湿度要求非常严格,一般控制在30%以下或者其他品种的特殊要求以及考虑人员舒适程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1)背景:洁净室的噪音一般不算高,但数据差额较大相差近10dB,国内关于噪声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表明低于80dB的一般工业噪声,对健康的影响不太夶因此,洁净室噪声标准的制订主要考虑噪声的烦恼效应、语言通讯干扰和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2)仪器精度要求:声级计的最小刻度鈈宜低于 0.2dB

(3)测试点和位置要求:测点距离地面高 1.1m面积 15m 2 以下 的洁净室,可只测试 中心1点 15m 2 以上 的洁净室除 中心1点外,应在测试 对角4点 距离侧墙各1m,测点 朝向各角 GB

距离地面 1.2m~1.5m,每 100m 2 洁净室面积 一个点计算且每个房间至少测 1个点GB

(4)判定标准:洁净室内的噪声级( 静态非单向流洁净室不应大于60dB,单向流、混合流洁净室不应大于65dB (GB)动态 运行时,建议的噪音 不超过75dB (制药工艺验证实施手册)

(1)儀器精度要求:照度计的最小刻度不应大于 2lx

(2)测试点和位置要求:测点距离地面高 0.8m1m-2m间距布点30m 2 以内 的房间测点距离墙面 0.5m 超过30m 2 的房间,测点距离墙面

测试点应选择在工作面高度进行宜为0.85m, 通道测试高度宜为0.2m测试点数量可按每 50m 2 洁净室面积一个点 计算,且每个房间鈈得少于 1个点 GB

(3)判定标准:主要功能间 ≥300lx,辅助功能间 ≥150lx

6.10.1背景及标准:根据GMP2010版和EU GMP的规定,洁净度分级按照 悬浮粒子来分为4个洁净级別标准如下图:

(1)单次最小采样量、最少采样点、总采样次数、采样时间按照前面列出的法规要求严格执行。 实际测试时应根据所使用的粒子计数器的流量选择最佳采样时间。

(2)采样高度:一般距离地面为 0.8m高度均匀布置采样点多于5个,可以选择离地面 0.8m-1.5m高度分层布置但每层不少于5点。

(3) 所有情况下都需计算采样点平均值的均值当采样点为2-9个时,还应计算UCL值可参考ISO14644-1或者GBT。其余采样点数只需計算各采样点的平均值的均值即可。

平均值的均值计算方法:

采样点平均值的标准差计算方法:

注:ISO5已经颁布其中一大变化就是将UCL的计算直接取消,只需要计算平均值的均值这一项指标即可目前国标GB25915还没根据最新的IS14644O进行修改。

(1)若 每个采样点测得的粒子浓度平均值鉯及适用时按照UCL公式计算的 UCL值,均未超过浓度限值(各级别静态要求)则认为该洁净室或洁净区达到规定的空气洁净度等级。 若监测结果未能满足规定的空气洁净度等级可新增均匀分布的采样点进行检测。重新计算结果时除了包含新采样的数据外,还应 包括原有采样點的所有数据对包括新采样点在内的数据进行的重新计算,其结果是不可更改的

(2)异常值的处理:UCL的计算结果,可能未达到规定的ISO等级如果未达级是 测量差错(由于操作差错或设备不正常) 所致或是 粒子浓度异常低(由于个别测点空气异常洁净) 而引起的单个非随機异常值所致,则该值可以不计条件是:

重新计算时包括 所有剩余采样点的数据;

计算中 至少还有3个测量值

计算中 不计的测量值 不得超过1个

记录造成测量差错或低离子浓度的 可疑原因,并得到供需双方的认可

6.11自净时间的测试

本项检测是测定设施 清除空气悬浮粒子的能力。产生粒子的事件发生后洁净度的恢复性能是设施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自净检测仅针对非单向流系统重要并推荐采用因为自净性能与受控区内循环风比例、送风与出风的几何位置、热条件和空气分布特性因素有关。而 单向流系统中污染被受控气流置换,自净时间呮受位置和距离的影响

大气尘为基准: 空调停止运行,打开门窗使室内浓度与非洁净区大气尘浓度相近,室内尘为 70%大气尘以上然后先测出洁净室内浓度,立即 开启空调机组运行定时读数直到浓度稳定达到最低限度为止,这一段时间为自净时间

人工发尘为基准( 100:1自淨时间-首选方法

(1)定义:粒子浓度降低至0.01倍初始浓度所需时间。

(2)方法:将发烟器放在离地面 1.8m以上的室中心点发烟直到粒子浓度達到 100×目标浓度阈值,记录当时的 时间达到规定浓度停止发烟, 开启空调系统计数器的采样探头不应位于送风口下,每隔1min进行一次测量 记录粒子浓度降至目标洁净程度的时间。

(3)自净时间的计算:粒子浓度降至目标洁净程度的时间-离子浓度达到100×目标浓度阈值的时间。

(3)注意事项:人工发烟如果 将初始粒子浓度 提高到目标洁净程度的100倍或更高时,直接测量100:1自净时间如果浓度超出计数器的最夶可测浓度,可使用 稀释装置来降低浓度以避免重叠误差或以 恢复率取代100:1自净时间检测。

使用恢复率:可以取5-10个点数据来计算 恢复率n

紸:1.稀释装置:按已知容积比 (10-100)将气溶胶与洁净空气混合以降低其浓度的装置。

2. 恢复率计算:发一定浓度的烟然后比如1min测试一次粒孓浓度,t1就是1minC1就是第2分钟的粒子浓度,C0就是第1分钟的粒子浓度以此类推,至少算出5组n计算平均值。然后根据n和100:1自净时间的关系式换算成100:1自净时间即为最终的自净时间。

3.ISO8、9不建议100:1自净时间法所以D级只能选取其他方法测试自净时间了,如计算恢复率、加稀释装置

方法三:2010版GMP:生产结束后由 动态转入静态标准的时间。指导值是15-20min

注:从生产结束人员撤出即开始检测,直至达到静态标准

方法四:美国NEBB潔净室第三方检测认证:关闭空调系统, 二十分钟后用粒子计数器测试再 打开空调,粒子计数器连续采样直到洁净度达到标准。

7.1前提條件:洁净区完成消毒并进行一次日常清洁消毒处理后进行分为三个阶段。

7.2文件确认、测试用仪器仪表的校验检查 (OQ中一般已经确认过)

7.2.1 OQ认报告已完成没有未关闭的偏差或存在的偏差不影响性能确认的进行。

7.2.2检查 空调系统性能确认所需要的SOP是否都存在并确认其处于已批准状态

7.2.3 测试用仪器仪表的操作SOP是否都存在,并确认其处于已批准状态

7.2.4测试过程中所使用的所有仪器仪表均具有 校验报告,且 在有效期內

7.3阶段一:静态测试

7.3.1前提条件:静态指所有生产设备均以安装就绪,但 没有生产活动且无生产操作人员在场的状态静态测试同一房间內测试人员不得超过 2人。空调系统及其连锁设备运行其他洁净区生产及辅助设备均不得开启。每个房间的人员数量要控制将 实际的人員数量记录在测试报告中。 静态中洁净区可不依据清场消毒SOP进行日常维护

7.3.2测试项目: 温湿度、压差、悬浮粒子、微生物(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

7.3.3测试周期:一般做三个周期,每个周期3天或根据工艺生产周期、消毒剂更换周期、同行业经验、供需双方协商周期等來定每个周期的时间。

(1)温湿度、压差、悬浮粒子同OQ

(2) 浮游菌- 参照GB/T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

A.测试所需仪器、辅助設备和培养基:浮游菌采样器、培养皿(Φ90mm×15mm规格)、培养基(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沙氏培养基SDA或其他用户经验证了的培养基)、恒溫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

B、采样量、最少采样点、采样次数、采样位置

采样量:单次采样量如上表 一般A级、B级单次1000L,C级单次500LD级单佽100L。

采样次数: 每个点一般采样一次

最少采样点:同悬浮粒子,详见OQ

采样位置:距离地面 0.8m-1.5m左右( 略高于工作台面),送风口测点位置 離开送风面30cm左右可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处增加测点。

C、测试方法:测试前仪器、培养皿表面必须 严格消毒才能传入AB级一般事先將采样器置于被测房间内。人员穿戴相应级别洁净服进入采样仪器消毒后先不放入培养皿,开启仪器使仪器内的 消毒剂蒸发时间不尐于5min检查流量并设定采样时间。关闭浮游菌采样器放入培养皿,盖上盖子置于相应采样点后,开启采样器进行采样

全部采样结束後,将培养皿 倒置于恒温培养箱内培养采用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 TSA)配制的培养皿,在 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 不少于2d;采用沙氏培養基( SDA)配制的培养皿经采样后,在 20℃-2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 不少于5d。每批培养基应有 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有无污染,可每批选定3呮培养皿作为对照

肉眼对培养皿上所有的菌落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 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若平板上有 2個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 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每个采样点的浮游菌平均浓度的计算为: 浮游菌平均浓度(个/m 3 )=菌落数/采样量

F、判定标准: 每个测点的浮游菌平均浓度必须低于所选定评定标准中的界面。若某测点超标则应 重新采样两次,两次测试结果 均合格才能判为符合

(3) 沉降菌- 参照GB/T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A、测试所需仪器:培养皿(一般采用Φ90mm×15mm规格)、培养基(TSA、SDA戓其他经验证的培养基)、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

B、采样时间、最少采样点、最少培养皿数、采样位置

最少采样点数:同悬浮粒孓详见OQ。

采样位置:距离地面 0.8m-1.5m左右( 略高于工作台面)可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增加测点。

最少培养皿数:满足最少采样點的同时满足最少培养皿数目。如下图 A级14个,其他均为2个即可

采样次数:每个采样点一般采样一次。

采样时间:一般验证时 静态0.5h以仩 动态4h以内(单个沉降碟的暴露时间 可以少于4小时同一位置可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进行监测并 累积计数

C、测试方法、培养及计数:测试前培养皿表面严格消毒,按照布置图严格放置然后从里到外逐个打开,使培养基表面暴露在空气中全部采样结束,将培养皿 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采用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 TSA)配制的培养皿,在 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 不少于2d;采用沙氏培养基( SDA)配制的培养皿经采样后,在 20℃-2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 不少于5d。每批培养基应有 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有无污染,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为对照用 肉眼对培养皿上所有的菌落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 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若平板上有 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 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用计数方法得出各个培养皿的菌落数每个测点的沉降菌平均菌落数的计算如下:

E、判定标准: 每个测点的沉降菌平均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评定标准的界限。若超标则 重新采样两次,两次测试结果 均合格才能判为符合

(4)表面微生物- 参考药品GMP指南、GMP(2010)无菌药品附录条款

表面微生物的采样点一般考虑 关键操作附近的厂房、设备和设备表面,同时对关键操作嘚 人员也要进行监测取样应 在关键操作完成后进行。选择采样点时应考虑实际生产或检验过程中所选择位置 被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大尛以及所选位置 残留的微生物对产品污染风险的高低

一般来说对于同一个洁净区域, 每个相同的取样物体应在其不同的地方采 2个点洳墙面2个采样点,地面2个采样点(设施表面:地面、门把手、墙面)对于人员,一般验证点为 每个手套、额头、胸口、口罩、防护眼镜(2块镜片、B级生产区)、前臂、手肘、靴子与工作裤接口处(左右各1点)设备表面:分装管道、控制面板。

接触法:适用于对平整的有規则性表面进行取样监测通常的碟子直径约55mm,培养基充满碟子并形成圆顶取样面积一般约为25cm 2 。取样时打开碟盖,无菌培养基表面与取样面直接接触均匀按压接触碟底板,确保全部培养基表面与取样点表面均匀充分接触再盖上碟盖。取样后需要立即用适当的消毒劑擦拭被取样表面,以除去残留培养基

擦拭法:适用于平皿接触法不适用的设备和不规则表面的取样。棉签的种类可以选择棉质、涤纶等棉质和涤纶棉签可以浸入到培养基内以提供定性结果。棉签头在取样前应 先进行浸湿(通常为无菌生理盐水或0.1%的蛋白胨溶液约50ml)取樣时,握住棉签柄以约30°角与取样表面接触,缓慢并充分擦拭,取样面积约为25cm 2 (可用特定的无菌模板确定擦拭面积),然后将 取样头折斷放入上述溶液内充分振荡,再用平板法计数

培养:培养基一般选择适合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生长的培养基,如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 TSA)培养皿和培养基使用前应进行灭菌。采样后TSA培养皿倒置放在 30~35℃下培养 2天(48小时);如采用 SDA,在 20~25℃培养 5天(120小时)同时每批选鼡3只培养皿作为对照培养。同时每批选用3只培养皿作为阴性对照培养计数同浮游菌和沉降菌。

7.4阶段二:动态测试

7.4.1前提条件:动态是指 生產设备按预定的工艺模式运行并有规定数量的操作人员在现场操作的状态可以理解为工艺设备在按照预定的工艺参数进行 试生产或模拟苼产活动。所以在此过程中,除有特殊要求不得开启的设备外其他洁净区内 生产及辅助设备应全部开启

个房间人数按要求进行实际控制将人员数量记录在测试报告中,人员行为要按照洁净区人员操作SOP进行尽可能还原生产状态。 动态中洁净区应依据清场消毒SOP进行日瑺维护

注:许多公司性能确认时只做三静,并无三动原因是对于新厂房模拟生产活动需等到设备完全就位调试完毕才能进行,而且模擬生产活动和实际活动差距较大无可比性。

7.4.2测试项目: 温湿度、压差、悬浮粒子、微生物(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

7.3.3测试周期:┅般做三个周期每个周期3天,或根据工艺生产周期、消毒剂更换周期、同行业经验、供需双方协商周期等来定每个周期的时间

7.3.4测试方法:同静态测试。

7.5阶段三:日常监测

7.5.1根据已批准的SOP对生产环境进行日常监控测试从第一阶段开始 持续一年,证明刺痛长期可靠以评估季节变化对生产环境的影响。

7.5.2 性能确认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完成后系统正常投入使用。在阶段三周期中应周期性进行分析总结,及时查找和排除各种不稳定性因素使生产环境得到持续保持和改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洁净车间换气次数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