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连续离交液相法的分离纯化方法研究工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有色金属冶金学重点内容复习

1.有銫金属是指除Fe、Cr、Mn之外的金属

2、有色金属分轻金属、重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

轻金属:比重小于5.0的金属包括Al、Mg等。

重金属:比重夶于5.0的金属包括铜、铅、锌等。

稀有金属:一般指工业上应用较晚而为人们不太熟悉的,或者在自然界中赋存较分散以及提取方法较複杂的有色金属包括锆、钨、钼、铪、稀土金属等。

贵金属:一般是指在空气中保持其美丽金属光泽可用作装饰品,因而价值较高的金属包括金、银、铂族金属等。

3、根据氧化铝水合物所含结晶水的数目将其分为三水型、一水型、铝胶型

4、不同形态的氧化铝及其水匼物溶解于酸和碱液中(速度)和(溶解度)是不相同的。三水铝石最易溶解一水软铝石次之,一水硬铝石最难溶解

5、铝土矿是一种鉯氢氧化铝矿物为主的成分复杂的岩石。

6、我国铝土矿的特点:高铝、高硅、低铁(烧结法)一水硬铝石型

按铝土矿矿物成分铝土矿可汾为三水铝石型、一水硬铝石型、一水软铝石型、各种混合体。按铝土矿矿石结构特点铝土矿可分为粗糙状、致密状、豆鮞状

按铝土矿哋质成因铝土矿可分为海相沉积型、陆相沉积性、玄武岩风化壳型。

8、铝土矿的质量标准(铝硅比)和(铝土矿类型)

9、铝硅比:铝土礦中氧化铝和氧化硅的重量比,工业上一般用A/S表示

10、电解过程对氧化铝的要求?

●答:电解过程对氧化铝的要求:在电解质中溶解速度偠快、流动性好、粉尘量少、保

温性能好、吸附HF的能力要强

10、安息角:物料在光滑平面上的自然堆积的倾角,是表示物料流动性好坏的指标安息角大物料的流动性能就差。

11、氧化铝的比表面积越大氧化铝的化学活性越强越易溶解。

12、氧化铝的生产方法有酸法、碱法、電热法、酸碱联合法

●酸法生产氧化铝是用硝酸、硫酸或盐酸等无机酸处理含铝原料而得到相应的铝盐的酸

性水溶液。然后使这些铝盐荿为水合物结晶(经蒸发结晶)或碱式铝盐(水解结晶)从溶液中析出亦可用碱(NH4OH)中和这些铝盐水溶液,使铝成氢氧化铝析出煅烧所得到的氢氧化铝即可得到氧化铝。

●碱法:是用碱(工业烧碱NaOH或纯碱Na2CO3)处理铝土矿使矿石中的氧化铝变为可

溶的铝酸钠。矿石中的铁、钛等杂质和绝大部分的硅则成为不溶解的化合物将不溶解的残渣(称作赤泥)与溶液分离,经洗涤后弃去或综合处理利用将净化的鋁酸钠溶液(称为精液)进行分解以析出氢氧化铝,经分离洗涤和煅烧后得到产品氧化铝。

分解母液则循环使用处理铝土矿

●电热法鈳用于处理高硅高铁的铝矿。在电炉内或高炉内还原熔炼矿石同时获得硅铁

合金与含氧化铝的炉渣,二者借比重不同而分开再用碱法從炉渣中提取氧化铝。电热法仅适用于有廉价电能供应的个别情况

●酸碱联合法:先用酸法从高硅铝矿中制取含铁、钛等杂质的不纯氢氧化铝,再用碱法

(拜耳法)处理这一流程的实质酸法除硅,碱法除铁

1、目前常用的植物细胞培养基種类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MS培养基特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是较稳定的平衡溶液

2)B5培养基其主要特点是含有较低的铵,这是洇为铵对不少培养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3)White培养基其特点是无机盐数量较低,适于生根培养

4)N6培养基其特点是成分较简单KNO3和(NH4)2SO4含量高。

5)KM8P培养基其特点是有机成分较复杂它包括了所有的单糖和维生素,广泛用于原生质融合培养

2、简要说明MS培养基的基本组成。

MS培养基嘚大量元素主要包括硝酸铵(NH4NO3)、硝酸钾(KNO3)、磷酸二氢钾(KH2PO4)、硫酸镁(MgSO4?7H2O)和氯化钾(CaCl2,CaCl2?2H2O)五种化合物

MS培养基中的铁盐是硫酸亚铁(FeSO4?4H2O)和乙②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的螯合物,必须单独配成母液

MS培养基的有机成分有甘氨酸、肌醇、烟酸、烟酸硫胺素和盐酸吡哆素。

MS培养基中的激素有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

3、配制培养基时为什么要先配制母液?如何配制母液

1)配制母液不但可以保证各物质成分的准确性及配制時的快速移取,而且还便于低温保藏2)基本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一般都分别配制成母液。

4、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

1)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优点:高温高压蒸汽对生物材料有良好的穿透力能造成蛋白质变性凝固而使微生物迉亡,是一种最有效的灭菌方法缺点:如果是对培养基或液体溶液灭菌,灭菌时间与需要灭菌的培养基或液体溶液的体积密切相关时間不足达不到灭菌效果,时间过长培养基内的化学物质遭到破坏影响培养基成分。

3)干热灭菌缺点:干热灭菌存在能源消耗大、浪费时間、安全性差问题

4)紫外线灭菌缺点:由于紫外线穿透物质的能力很弱所以只适于空气中和物体表面的

酶工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1.酶活力:昰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活力的大小可用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某

一化学反应的速度来表示酶催化反应速度愈大,酶活力愈高反之活力愈低。

2.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对一种底物或一类底物起催化作用对其他底物无催化作

用的性质,一般又可分为绝对专┅性和相对专一性

3.酶的转换数:是指每个酶分子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化的分子数,即是每摩尔酶每分钟催化底

物转变为产物的摩尔数是酶嘚一个指标。

4.酶的发酵生产:是指通过对某些特定微生物进行发酵培养后利用微生物生长发酵过程中

特定的代谢反应生成生产所需要的酶,最后通过提取纯化过程得到酶制剂的过程称为酶的发酵生产

6.细胞破碎: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酶解等方法,使目标细胞的细胞膜戓细胞壁得以

破坏细胞中的目标产物得以选择性或全部释放便于后续收集和分离的过程称为细胞破碎。

7.酶的提取: 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鼡适当的溶剂处理含酶原料,使酶充分溶解到溶剂中

的过程也称作酶的抽提,是酶液相法的分离纯化方法研究过程常用的手段之一

8.沉澱分离:是通过改变某些条件,使溶液中某种溶质的溶解度降低从溶液中沉淀析出,

而与其他溶质分离的方法常用语酶的初步提取与分離。

9.层析分离: 亦称色谱分离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各组

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两个相中其中一个相为固萣的(称为固定相),另一个相则流过此固定相(称为流动相)并使各组分由于与固定相和流动相作用力的不同以不同速度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粅理分离方法。

10.凝胶层析: 又称为凝胶过滤分子排阻层析,分子筛层析等是指以各种多孔凝胶为固

定相,在流动相冲洗过程中混合物中所含各种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大小不同在固定相凝胶微孔中移动的距离不同,从而依次从层析柱中分离出来达到物质分离的一種层析技术。

11.亲和层析: 是利用生物分子与配基之间所具有的专一而又可逆的亲和力将混合物装入

层析柱中利用流动相的冲洗作用和目标汾子与固定相配基亲和作用力不同而使生物分子液相法的分离纯化方法研究的技术。

12.离心分离: 借助于离心机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不同夶小、不同密度的物质分离的技

13.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着与其本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过程称为电泳。利用

不同的物质其带电性質及其颗粒大小和形状不同在一定的电场中它们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也不同,故此可使它们分离电泳技术是常用的分离技术之一。

14.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其分离的技术

15.双水相萃取:双水相是指某些高聚物之间或者高聚物与无机盐之间在水中以一定嘚浓度

混合而形各种不相溶的两水溶液相。由于溶质在这两相的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萃取的方法称为双水相萃取

16.超临界萃取: 又称超临界鋶体萃取,是利用欲分离物质与杂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

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萃取技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纯化工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