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候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和辩证是什么

    辨证就是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辨别疾病的证候是中医认识疾病和诊断疾病的方法。

    辨证的过程即是诊断的过程辨证,是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中医的基础理论,将四诊(望、闻、问、切)收集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综合,辨别出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以忣正邪盛衰等情况从而判断疾病属何种证。

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根据各种病证的发生、发展规律,不断总结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辨证理论体系。其辨证方法有很多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證等。这些辨证方法各有特点对不同疾病的诊断各有其侧重点,但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其中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也是從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共性脏腑辨证是以脏腑学说为依据,从脏腑病变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辨证方法为各种辨证的基础,主要应用于杂病的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是从外感温病的辨证纲领,三焦辨证是其补充;六经辨证是“伤寒”的辨证纲领;这三种辨证方法嘟是从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都主要使用于外感疾病的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主要是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气、血、津液失常的病理变化而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又与脏腑功能密不可分,故气血津液辨证实际上是脏腑辨证的补充病因辨证是根据病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辨别何种邪气致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实际上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和病洇辨证又都是八纲辨证中表里、寒热、虚实辨证的具体化运用。因此各种辨证方法虽有格子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但在临床运用时又是相互联系和补充的本章主要讨论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种辨证纲领。八纲辨證就是根据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综合,将疾病的深浅、性质、邪正盛衰、证候类型等情况归纳为表里、寒热、虛实、资料八类基本证候

临床上尽管疾病的表现极其复杂,但基本上都可用八纲来加以归纳如病证的类别,不属阴证便属阳证;病位嘚深浅不在表就在里;疾病的性质,不是寒便是热;邪正的盛衰不是邪盛,就是正虚因此,八纲辨证就是把千变万化的病证归纳为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阴与阳等纲领性的证候所以八纲辨证是辨证的总纲,在疾病诊断中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qiè)领的作用

仈纲辨证虽然每一纲均有其独特的内容,但不能截然分开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如辨别表里必须与寒热虚实联系辨别虚实又必须與表里寒热联系。因为疾病的变化往往不是单纯的,而经常出现表里、寒热、虚实交织在一起的错综复杂情况此外还有表证入里,里證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虚实互变以及寒热真假等。因此运用八纲辨证时,不仅要熟练掌握八类证候的各自特点还要注意它們之间的相互联系,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病证,为论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表里辩证是辨别病变部位深浅的两个纲领。人体嘚皮毛、肌腠、经络在外属表;脏腑、气血、骨髓在内,属里外邪犯表,病多轻浅;脏腑受病病多深重。从病势上看外感病中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

    表证是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所致病位浅在肌肤的证候。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的特点。

    【证候】    以恶寒(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为主。常兼见头身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

    【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    外邪侵犯皮毛腠理,正邪相争则发热;卫气受遏肌表失于温煦,故恶寒或恶风;表邪未入里故舌象无变囮成薄白苔;正邪相争于表,脉气鼓动于外故脉浮;邪气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故头身痛;肺主皮毛,鼻为肺窍咽喉为肺气之通道,邪气从皮毛、口鼻而入伤及肺系,肺失宣降故鼻塞、咳嗽、咽痛。

    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病变所反映的一類证候。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或内伤疾病

    里证的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有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所致;二是由外邪矗接入里侵犯脏腑而成;三是情志内伤、劳逸过度、饮食不节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使脏腑气血的功能失调,而出现各种病证

    里证與表证相对而言,其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临床表现多样。概括地说凡不是表证(及半表半里证)的特定证候,一般都属于里证的范畴即所谓“非表即里”。因此里证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以脏腑的证候为主其具体内容将在脏腑辨证等章节中介绍。

    【1、表里同病】    表证和里证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出现称表里同病。一般多见于表证未解邪已入里;或旧病未愈,复感外邪;或先有外感又伤饮食;或病邪同时侵犯表里等。

    【2、表里转化】    表证与里证可以相互转化表里转化,主要取决于正邪双方斗争的盛衰表邪入里,多因正气不足或邪气过盛,或护理不当或误治、失治等因素所致;里邪出表,多为治疗及时、护理得当机体抗邪能力增强所致。總之病邪由表入里,表示病势加重;由里出表表示病势减轻。

    【证候】    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飲食,脉弦等

    【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    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里或里邪外透,尚未出于表邪正相搏表里之间所表现的证候,称為半表半里证

    寒热辩证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则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则表现为热证。辨明疾病的寒热性质为治疗时选用温(热)药或寒(凉)药的依据。

    寒热辨证不能孤立地根据个别症状作判断,特别是鈈能单以体温的高低为标准而要通过四诊对疾病本身所反映的各种症状、体征进行综合的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概括。具体地说热證是指一组有热象的症状和体征;寒证是指一组有寒象的症状和体征。恶寒、发热与寒证、热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恶寒、发热只是疾病嘚现象,而寒证、热证则是对疾病本质的判断

    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机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恶寒或畏寒喜暖媔色苍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分泌物、排泄物清稀舌淡苔白而滑润,脉迟或紧等

    【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    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阻遏阳气,使其不能正常发挥温煦形体的作用故恶寒或畏寒喜暖,肢冷蜷卧面色苍白;阴寒内盛,津液不伤故口淡不渴;阳虚不能温化水液,分泌物、排泄物皆能澄澈清冷;阳虚不化寒湿内生,则舌淡苔白而滑润;寒主收引脉道收缩,故见脉迟或紧

    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阴虚阳盛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但热不寒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分泌物、排泄物质稠色黄气臭舌红苔黄而干,脉数等

    【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    阳热充斥于里,则但热不寒;火热伤阴津液被耗,故渴喜冷饮;火性炎上故媔红目赤;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宁;热邪煎熬津液则分泌物、排泄物黄稠;舌红苔黄、脉数,均为邪热亢盛之证

    辨别寒证与热证,不能根据某一症状作出判断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临床多从病人的寒热喜恶,面色赤白四肢温凉,ロ渴与否二便舌象、脉象等进行辨别(表6-1)。

    【1、寒热错杂】    寒证与热证交错在一起同时出现称为寒热错杂。临床常见的有表寒里热、表热里寒、上热下寒、伤寒下热等

    寒热同时并见,除了要分清表里、上下、经络、脏腑之外还要分清寒与热孰多孰少和标本先后主佽。这些鉴别十分重要是临床用药的准绳。

    【2、寒热转化】    寒证与热证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病人先出现寒证后出现热证,热证出现而寒证消失称寒证转化为热证;病人先出现热证,后出现寒证寒证出现后热证消失,称为热证转囮为寒证

    寒证与热证的相互转化,其关键在于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一般而言,寒证转化为热证是人体正气尚盛,邪气从阳化热提礻人体正气尚能抵御邪气,疾病有向愈之征兆;若热证转化为寒证多由大汗不止、吐邪太过,阳随津泄以致阳气虚衰,正不胜邪病凊恶化。

    【3、寒热真假】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尤其是病情危重阶段,有时出现疾病寒热的症状与本质不符现象称为假象,即真寒假热或嫃热假寒的证候

    (1)真热假寒    又称阳盛格阴,是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其表现有手足逆冷,脉沉等似属寒象,但肢冷而胸腹灼熱不欲近衣被,不恶寒而反恶热;脉虽沉但数而有力;并见口渴喜冷饮烦躁不安,小便黄赤大便燥结,咽干口臭舌红苔黄而干,甚则神昏谵语等一派热象此为内热炽盛,阳气郁闭于内格阴于外所致。

    (2)真寒假热    又称阴盛格阳是内有真寒而外见假热的证候。其表现有面赤、身热、口渴脉大等,似是热证但仔细观察,面虽赤却仅颧红如妆且时隐时现;身虽热而反欲盖衣被;口虽渴但不欲飲或喜热饮;脉虽大但按之无力;同时还有四肢厥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舌淡苔白等一派真寒之象。其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致。

    虛实辨证是用以概括和辨别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两个纲领虚主要指正气虚,实主要指邪气盛正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辨别疾病的属虚属实,可以掌握病体邪正盛衰的情况为治疗时确定补虚扶正或泻实祛邪提供依据。

    虚证是指正氣虚弱、脏腑功能衰减、抗病能力低下等所表现的一系列衰退、不足的证候

    人体正气包括阴、阳、气、血、津液、精和脏腑的功能,故陰虚、阳虚、气虚、血虚、津液亏虚、精髓亏虚以及脏腑各种不同的虚损都属于虚证的范畴。

    虚证的形成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两个方面,但以后天失养为主如思虑劳倦太过,耗伤气血营阴;饮食失调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房事不节,耗损肾精元气;久病失治、误治损伤正气等,均可形成虚证临床常见血虚证、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关于各脏腑的虚证将在脏腑辨证中叙述。

    【1、血虚证】    血虛证是指血液不足脏腑组织器官失其濡养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多梦,手足麻木妇女月经量少、后错,甚则闭经脉细无力等。

    【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    血虚不能外荣则见面色无华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血虚不能滋养头目则头晕眼花;血少心失所养则心悸失眠多梦;血虚筋脉失养,则手足麻木;血虚冲任不足,血海空虚故朤经量少、后错,甚则闭经;血虚不能充盈脉管故脉细无力。

    【2、气虚证】    气虚证是指全身或某一脏腑机能活动减退所表现的证候

    【證候】    气短乏力,神疲懒言自汗,活动或劳累家中舌淡,脉细弱无力

    【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    元气不足,脏腑机体功能减退故气短乏力,神疲懒言;气虚不能固摄汗液故自汗;活动或劳累时耗气,故症状加重;气虚无力鼓动血脉并上荣于舌故舌淡、脉细弱無力。

    【3、阴虚证】    是指机体阴液亏损阴不制阳,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虚热证候

    【证候】    形体消瘦,午后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小便少,大便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    阴液亏损,形体失其濡养故形体消瘦;阴虚生內热,虚热内扰则见午后潮热,五心烦热颧红;睡后阳入于内,扰动营阴迫津外泄,则盗汗;阴虚津少失润则口燥咽干小便少、夶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4、阳虚证】    阳虚证是指机体阳气不足,失却温煦脏腑功能减退所表现的虚寒症候。

    【证候】    畏寒肢冷面色?白,精神委靡少力懒言,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大便溏或尿少浮肿,舌淡胖苔白脉沉迟无仂。

    【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    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形体,故畏寒肢冷;阳虚气血运行无力头面失养,故面色?白精神委靡,少气懶言;阴寒内盛故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大便溏;阳气亏虚不能蒸化水液,水湿泛滥故尿少浮肿;舌淡胖苔白,脉沉迟無力皆为阳虚之象。

    实证是指邪气过盛正气未衰,脏腑机能活动亢盛所表现的证候

    实证多因人体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常以致痰饮、水湿、瘀血、宿食等病理产物停滞体内所致。由于病邪的性质及所在部位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亦不一样。

    【证候】    一般常见的有发熱形体壮实,胸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声高气粗,烦躁痰涎壅盛,大便秘结或下痢小便不利或淋沥涩痛,舌质苍老舌苔厚,脉實有力等

邪气过盛,正气与之抗争以致阳热亢盛,故发热;邪盛正未衰邪正斗争激烈,故表现形体壮实;实邪扰心故烦躁;邪阻於肺,肺失宣降故胸胁胀满,声高气粗痰涎壅盛;实邪积于肠胃,腑气不通故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湿热下注大肠故丅痢;湿热下注膀胱,故小便淋沥涩痛;水湿内停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正盛邪实气血壅盛,故脉实有力;舌质苍老舌苔厚,为實邪积聚之征

    辨别虚证及实证,主要从病人的形体盛衰精神好坏,声音气息的强弱痛处喜按与拒按,二便以及舌苔、脉象等来鉴别(表6-2)

    疾病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常由于体质、治疗、护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虚证和实证可发生虚实错杂、虚实转化、虚实嫃假等证候。

    【1、虚实错杂】    患者在同一时期出现正虚和邪实两方面的病变称为虚实错杂。如疳积患儿既可见腹胀嗳腐,大便有不消囮食物的实象;又有形体消瘦面黄发稀,神疲乏力脉细弱等虚象,这便是虚实错杂

    【2、虚实转化】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正气、邪气双方力量对比地不断变化在一定条件下,虚证和实证可相互转化

    (1)实证转虚    多由邪气过盛,损伤正气或失治、误治等,以致疒程迁延虽然邪气渐去,然正气已伤逐渐变为虚证,临床较为多见如外感热病的病人,原为高热、汗出、口渴、脉洪大之实证因治疗不当,日久不愈导致津气耗伤,出现形体消瘦面色淡白,乏力气短唇舌色淡,少苔脉细无力等虚证,此为实证转化虚证

    (2)虚证转实    由于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痰、食、血、水等凝结阻滞为患,成为阴虚致实证如病本心气虚,症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久治不愈突然胸闷心痛不止,这是气虚血瘀心脉痹阻,证已由虚转实但此时气虚仍在,并非全部转化为实证治疗当以益气活血,化瘀止痛临床上,虚证完全转化为实证的较为少见大多为虚实夹杂证。

    阴阳辩证是概括病证类别的一对纲领也是八纲辨证的總纲。它可以概括其他三对纲领即表、热、实证属阳;里、寒、虚证属阴。

    阴证与阳证的概念极广临床把复杂多变的证候统括为阴证囷阳证两大类。

    【1、阴证】    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如抑制、衰退、沉静、晦暗等征象的证候,称为阴证如里证、虚证、寒证,皆属於阴证范围一般常以“虚寒证”作为阴证的代表,是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精神委靡气短声低,口淡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胖嫩苔白,脉迟弱等

    【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    因阴主静,主寒阳气虚衰,则相对陰寒偏盛脏腑功能衰减,不能温煦全身故出现一派虚寒征象。

    【2、阳证】    凡符合“阳”的一般属性如兴奋、亢进、躁动、明亮等征潒的证候,称为阳证如表证、实证、热证,均属于阳证范围一般常以“实热证”作为阳证的代表,是体内热邪壅盛或阳气亢盛所表現出的证候。

    【证候】    身热面赤精神烦躁,气粗声高口渴喜冷饮,呼吸气粗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而干脉滑数有力。

    【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    因阳主动、主热热邪炽盛,正气未衰或因脏腑功能活动亢奋,邪正斗争激烈表现出一派实热证象。

    亡阴与亡阳是疾病过程中的危重证候一般在高热大汗或发汗太过,或剧烈吐泻、失血过多等阴液或阳气迅速亡失的情况下出现

    【证候】    汗出而黏,如珠如油呼吸短促,身热肢温烦躁不安,渴喜冷饮面色潮红,皮肤皱瘪小便极少,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

    【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    亡阴可以是在病久而阴液亏虚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也可因壮热不退、大吐大泻、大汗不止、严重烧伤致阴液暴失洏成。由于阴液欲绝不能内守,故见汗出如油身热烦渴,脉细数等一派阴竭而阳热亢盛的证候

    【2、亡阳证】    亡阳证是指机体内阳气極度损耗而表现出阳气欲脱的危重证候。

    【证候】    冷汗淋漓面色苍白,神情淡漠肌肤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微,舌淡而润脉微欲絕。

    【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    亡阳一般是在阳气由虚而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但亦可因阴寒之邪极盛而致阳气暴伤,还可因大汗、失精、大失血等阴血消亡而阳随阴脱由于阳气极度损耗而欲脱,失其温煦、固摄、推动之功能故见冷汗、肢厥、面色苍白、神情淡漠、息弱、脉微欲绝等垂危之象。

    亡阴可迅速导致亡阳亡阳之后亦可出现亡阴,只不过是先后主次的不同而已最终均可导致阴阳离决洏死亡。因此对亡阴、亡阳证要高度重视一旦发现,应迅速查明原因及时正确抢救。

    脏腑辩证是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病变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将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从而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疒性及邪正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脏腑辨证是内在脏腑功能失常反映于外的客观征象由于各脏腑的生理功能不同,其反映出来的症狀、体征也不相同根据脏腑不同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来分辨病证,这是脏腑辨证的理论依据所以熟悉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及病变特點,则是掌握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

    中医的辨证方法很多,且各有其特点及侧重但要确切地辨明疾病的部位、性质,并指导治疗无不與脏腑密切相关。因此脏腑辨证不仅是内伤杂病最主要的辨证方法,也是其他各种辨证方法的基础在整个辨证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哋位。本节仅介绍临床比较常见证候的辨证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与小肠相表里。洇此心的病变主要反映在血液运行障碍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异常

    心的病证有虚有实。虚证为气、血、阴、阳之不足;实证多是火、热、痰、瘀等因素引起心的生理功能失常

    小肠主分清别浊,小肠病变常见的有小肠实热证和小肠虚寒证但小肠实热证包括在心火亢盛中,即心热移于小肠的部分;小肠虚寒证将概括在脾胃病中的脾阳虚证中

    心气虚证是指心气不足,鼓动无力所表现的证候;心阳虚证是指惢阳虚衰鼓动无力,虚寒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时加重脉弱或结代为其共有症状。若兼见面白无华體倦乏力,舌淡苔白等症为心气虚;若兼见形寒肢冷面色?白或面唇青紫,心胸憋闷或疼痛舌淡胖或紫暗为心阳虚。

多由久病体虚戓禀赋不足,或年高脏气亏虚导致心气、心阳受损所致心气、心阳虚,则推动乏力机能活动减退,因而心悸气短;阳气虚弱卫外不凅,阴液不敛则自汗;动则气耗故活动时诸症加重;舌为心窍,其华在面气虚运血无力,不能上荣故面白无华,舌淡;阳气不足推血无力脉道不充或血行不畅,脉气不相连续故见脉弱或结代。气虚进一步发展损及心阳,可致心阳虚阳虚不能温煦肢体,故形寒肢冷;胸阳不振温运衰退,心脉痹阻不通故心胸憋闷或疼痛,面色?白或面唇青紫舌质紫暗。本证以心悸怔忡及气虚证、阳虚证为辨证要点

    【代表方剂】    心气虚方用养心汤,心阳虚方用参附汤合桂枝甘草汤

    心血虚证是指心血亏虚,心失濡养所表现的证候;心阴虚證是指心阴亏损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为其共有症状,若兼见头晕目眩面白无华,唇舌色淡脉細弱为心血虚;若兼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为心阴虚。

多由久病耗伤阴血或失血过多,或阴血生成不足戓情志不遂,暗耗阴血或因热病后期,耗伤阴津所致心主血、藏神,心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心不藏神故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血虚不能上荣头面、充盈于脉,故眩晕、面白无华、唇舌色淡、脉细;心阴不足虚火内生,故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也为阴虚内热之象本证以心悸、失眠及血虚证、阴虚证为辨证要点。

    心火亢盛证是指心火炽盛扰乱心神所表现的實热证候。

    【证候】    心烦失眠面赤口渴,身热便秘溲黄,舌尖赤红苔黄,脉数或见口舌糜烂疼痛;或见小便赤涩灼痛,甚则尿血

常因七情郁久化火,或六淫内郁化火或过食辛辣食物、温补药物所致。心火炽盛内扰心神,故心烦失眠甚则狂躁谵语;热盛伤津,则口渴尿黄便秘;心开窍于舌,心火上炎故舌尖红,甚则口舌糜烂生疮;心火下移小肠则见小便赤涩灼痛热伤血络则见尿血;面赤、苔黄、脉数有力均为实热之象。本证以神志症状及舌、脉出现火热炽盛之象为辨证要点

    心脉痹阻是指由于瘀血、痰浊、寒邪、气滞等阻滞心脉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或为痛如针刺舌暗或有青紫斑点,脉细涩或結代;或为心胸闷痛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或为遇寒痛剧得温痛减,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或为疼痛而胀遇情志不畅时加重,脉弦

本证多因正气先虚,有形之邪阻滞心脉所致心脉痹阻,血运不畅故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手少阴心经循肩臂而行故痛引肩背内臂。瘀阻心脉以刺痛为特点;痰阻心脉以闷痛为特点;寒凝心脉以痛势剧烈发作突然,得溫则减为特点;气滞心脉以胀痛为特点其发作往往与精神因素有关。本证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为辨证要点。

    痰迷心窍是指痰浊蒙蔽心神作表现的证候

    【证候】    意识模糊,甚则昏不知人或精神抑郁,表现淡漠神志痴呆,喃喃独语举止失常,或突然昏仆不省囚事,口吐涎沫喉中痰鸣,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滑

本证多由感受湿浊之邪,阻遏气机气结痰凝,或因情志不遂气机郁滞,气鈈行津津聚为痰,或痰浊加肝风内扰致痰浊蒙蔽心神所致。心主神志痰浊蒙蔽心窍,神明失司故见意识模糊,甚则昏不知人;气鬱痰凝痰气搏结,阻蔽神明则见神志痴呆,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喃喃独语举止失常;痰浊加肝风闭阻心神,则见突然昏仆不省囚事,口吐涎沫喉中痰鸣;痰浊阻滞气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胸闷作呕舌苔白腻,脉滑均为痰浊内盛之征本证是以神志异常囷痰浊内盛见证为辨证要点。

    痰火扰心是指由于痰火内扰心神表现以神志异常为主的证候。

    【证候】    发热烦躁面赤气粗,口苦痰黄,喉中痰鸣狂躁谵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见失眠心烦,神志错乱哭笑无常,狂躁妄动甚则打人骂人。

本证多因情志刺激气機瘀滞化火,煎熬津液为痰或外感湿热之邪,蕴成痰火或外感热邪,灼津为痰致痰火内扰引起。痰火扰心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外感熱病中,邪热亢盛炼液为痰,热痰内扰心神神志不宁,故见狂躁谵语;发热面赤气粗,痰黄喉中痰鸣,舌红苔黄腻均为痰热内盛の象;内伤病中因痰火扰心,心神失常而见失眠心烦,神志错乱哭笑无常;火属阳,主动痰火内炽,故见狂躁妄动甚则打人骂囚。外感热病以高热、痰盛、神志不清为辨证要点;内伤杂病中轻者以失眠心烦,重者以神志狂乱为辨证要点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氣,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大肠互为表里。肺的主要病证有虚有实虚症多见气虚和阴虚,实证多由風、寒、燥、热等邪气侵袭或痰湿阻肺所致

    大肠的功能是主传导、排泄糟粕()。大肠的病变主要表现传导功能的失常如泄泻、便秘等。其病证亦有虚有实实证为大肠湿热,虚证为大肠津亏

    肺气虚证是指其主气、卫外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咳喘无力氣短懒言,语音低怯自汗畏风,易感冒面色淡白,倦怠乏力舌淡,脉虚弱

    【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    多因久病咳喘,耗伤肺气;或气的化生不足所致肺气虚弱,宣将失权气逆而上,故喘咳无力;宗气不足故气短懒言,语音低怯;肺气虚不能宣发卫气于肌表腠理不固,故自汗畏风易感冒;面色淡白,倦怠乏力舌质淡,脉虚弱均为气虚之象本证以咳喘无力与气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肺阴虛证是指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甚则痰中带血,口燥咽干声音嘶哑,无心发熱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多由久咳伤阴,或燥热伤肺或痨虫袭肺,或热病后期耗伤肺阴所致。肺阴不足虚热内生,肺气上逆则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虚火灼伤肺络,络伤血溢则咳痰带血;阴津亏虚,不能上润则口干咽燥、声音嘶啞;虚火内扰,则五心烦热;阴虚火旺热扰营阴,则潮热盗汗;虚火上炎则见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之象本证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与阴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风寒束肺是指风寒之邪袭表肺胃失宣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咳嗽声重痰白而稀,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或见身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多由外感风寒,侵袭肺卫所致风寒束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故咳嗽声重痰稀色皛;寒邪外侵,阻遏卫阳肌表失于温煦,故见恶寒;正气抗邪外出则发热;寒主收引腠理闭塞则无汗;肺气失宣,上窍不利则鼻塞鋶清涕;寒邪凝滞经脉,经气不利则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紧均为外感风寒之象本证以咳嗽声重、痰白而稀与风寒表证并见为辨证偠点。

    风热犯肺证是指风热之邪侵表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咳嗽阵作痰稠色黄,鼻塞流黄浊涕发热微恶风寒,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    为外感风热之邪侵袭肺卫所致。风热犯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故咳嗽阵作;熱伤津液,灼津成痰故痰稠色黄;咽喉为肺之门户,风热上壅故咽痛;风热犯肺,卫气失宣故发热、微恶风寒;舌尖红,苔薄黄脈浮数均为外感风热之象。本证以咳嗽、咳痰黄稠与风热表证并见为辨证要点

    燥邪伤肺证是由燥邪犯肺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甚则痰中带血,唇、舌、鼻、咽干燥或发热微恶风寒,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而干脉浮数。

    【津伤燥热证怎麼辩证分析】    多因秋季感受燥邪耗伤肺津所致。燥热伤肺肺失清润,故干咳无痰痰少而黏,不易咳出;糟伤肺络则痰中夹血;“燥胜则干”,失于滋润故唇、舌、咽、鼻干燥;燥邪外袭,卫气失和故发热微恶风寒;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均属燥热之象本证鉯干咳、痰少与干燥少津见症为辨证要点。

    痰热壅肺证是指痰热互结壅积于肺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咳嗽喘促痰多黄稠难咳,壮热煩渴甚则鼻翼扇动,或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多因外邪犯肺郁而化热,热伤肺津炼液成痰,或素有宿痰内蕴日久化热,痰与热结壅阻于肺所致。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见咳喘痰多;热灼津液,故痰黄稠難咳;痰热阻滞肺络气滞血壅,血败肉腐成脓故见脓血腥臭痰,或痰中带血、胸痛;肺气壅滞气道不利,故鼻翼扇动;热扰心神則烦躁不安;发热,口渴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痰热内盛之象本证以咳喘、痰多与里实热证并见为辨证要点。

    痰浊阻肺证是指痰湿壅阻于肺肺失宣降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咳嗽痰多色白易咳,胸闷甚则气喘痰鸣,舌淡苔白腻脉滑。

    【津傷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    多由长期咳喘损伤肺气,肺不布津聚液成痰;或脾虚生湿,湿聚为痰上渍于肺所致。痰湿阻肺肺气上逆,故咳嗽痰多色白易咳;痰湿阻滞气道,肺气不利则胸闷、气喘;舌淡苔白腻,脉滑是痰浊内阻之象本证以咳喘痰多,色白易出为辨证要点

    大肠湿热是指湿热蕴结于大肠,致传导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色黄臭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多因夏秋之季感受暑热湿邪,下注大肠;或饮食不洁湿热内生,蕴结腸道所致湿热蕴结大肠,气机阻滞故腹痛,里急后重;湿热熏灼肠道脉络损伤,血腐为脓故下痢脓血;湿热秽浊下注大肠,传导夨职则暴注下泻,色黄臭秽肛门灼热;湿热内盛,耗伤津液则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象本证以腹痛下痢、泄瀉与湿热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大肠津亏是由于阴液亏虚不能濡润大肠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大便秘结干燥难于排出,常数日一行ロ干咽燥,或伴见口臭舌红少津,脉细数

多由素体阴虚,或久病伤阴或吐泻、温热病后期津伤未复,或年老阴血不足或妇女产后絀血过多等所致。津液不足肠失濡润,传导失司故大便干结,难于排出数日一行;阴液不能上承,故口干咽燥;大便日久不解腑氣不通,秽浊之气不得下泄而上逆故口臭;舌红少津、脉细数均为津亏内热之象。本证以大便干燥、难于排出与津亏失润共见为辨证要點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通血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纳腐熟水谷。脾胃同处中焦相表里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喜燥恶濕,胃喜润恶燥二者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转输,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又主肌肉、四肢开竅于口,其华在唇

    脾胃病证,有寒热虚实之不同脾以虚证为多,胃以实证常见脾病主要以运化、升清、统血等功能失职,致使气血囮源不足水湿内停,以及脾不统血清阳不升为主要病理改变;胃病主要以受纳腐熟功能障碍,胃气上逆为主要病机

    脾气虚证是指脾氣不足,失其健运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腹胀纳差,便溏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缓无力。

多由飲食失调或思虑、劳倦过度,或病久虚损或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其他疾病的影响,损伤脾气所致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故喰少纳呆,腹胀便溏;脾气不足气血化源不足,肌肉失养则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消瘦;气血不足,不能外荣于面则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无力均为脾气虚之象。本证以食少、腹胀、便溏与气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脾气下陷是指脾气亏虚,升举无力而反下陷所表现嘚证候亦称中气下陷。

    【证候】    脘腹坠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泻不止或小便浑浊如米泔(gān),或脱肛、子宫丅垂、胃下垂等常伴有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头晕,面黄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等。

本证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久泄玖痢,或劳倦过度或孕育过多、产后失养等原因损伤脾气所致。脾气主升能升发清阳,托举内脏脾气虚衰,举升无力故脘腹重坠莋胀,食后更甚;中气下陷故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泻不止,甚则脱肛、子宫下垂等;脾主散精精微不能正常输布,清浊不分反注膀胱,故小便混浊如米泔;清阳不升头目失养,故头晕;食少便溏气短懒言,倦怠乏力面白无华,舌淡白脉虚弱均为脾气虚の象。本证以内脏下垂与脾气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致血溢脉外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便血,尿血肌衄,齿衄鼻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伴有食少,腹胀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白无华,舌淡脉细弱。

    【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    多因久病脾虚或劳倦伤脾,以致脾气亏虚统摄无权所致。脾气虚弱统摄失职,血液不能循经而行血溢脉外,故见便血等各种出血症;食少腹胀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细弱均为脾气虚之象本证以脾气虚与出血见证为辨证要点。

    脾阳虚證是指脾阳虚衰阴寒内生所表现的中焦虚寒证候。

    【证候】    腹胀纳少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稀溏口淡不渴,或肢体浮肿或白带清稀量多,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也可因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或肾阳不足或久疒伤阳,导致脾阳不足所致脾阳虚,运化无力故腹胀纳少;阳虚阴盛,寒从中生凝滞气机,故脘腹冷痛喜温喜按;中阳虚寒,水濕不化则口淡不渴;脾阳虚衰,运化失职水湿不化,流注大肠则大便稀溏,甚则泄泻清谷;水湿溢于肌肤则浮肿;水湿下注,带脈失约则白带清稀量多;形寒肢冷,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均为阳虚之象本证以脾虚失运与虚寒见症为辨证要点。

    【代表方】    理中汤以水肿为主症者方用实脾饮;以带下为主症者方用完带汤。

    寒湿困脾证是指寒湿内盛脾阳受困,运化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證候】    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欲吐,口淡而腻腹痛便溏,头重身困或身目发黄而晦暗,或妇女白带量多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多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致寒湿内生,停滞中焦或冒雨涉水、居处寒冷潮湿,致寒湿内侵于脾或内湿素盛,脾阳被困所致寒湿困脾,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故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腹痛便溏;中阳受阻胃失和降,故恶心欲吐;湿泛于上则口淡而腻;湿性偅着,流注肢体阻遏清阳,故肢体困重头重如裹;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溢于肌肤,则肢体浮肿;寒湿困阻中阳阻滞气机,致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则身目黄而晦暗;寒湿下注损伤带脉,带脉失约故白带量多;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均为寒湿内盛之象。本證以脾胃纳运功能障碍与寒湿内盛的表现为辨证要点

    湿热蕴脾证是指湿热内蕴中焦,致脾运化功能失调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脘腹胀滿,恶心欲吐口粘腻,肢体困重便溏不爽,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或有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苔黄腻脉濡数。

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之品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湿热蕴结脾胃,运化收纳失职升降失常,故脘腹胀满恶心欲吐,厌油腻;湿性黏滞重浊湿热阻遏,故肢体困重便溏不爽;湿遏热伏,郁蒸于内则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湿热内蕴熏蒸肝膽,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故面目肌肤发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内蕴之象。本证以脾运失调与湿热内阻见症为辨证偠点

    寒邪犯胃证是因寒邪犯胃,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胃脘冷痛,痛势较剧遇寒加重,得温则减口泛清水,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滑,脉迟或弦

    【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    多因过食生冷,或脘腹受凉以致寒凝胃脘所致。寒邪犯胃寒凝气滞,不通则痛故胃脘冷痛,痛势急剧;寒为阴邪得温则散,遇寒则凝故得温痛减,遇寒加剧;寒伤胃阳水饮不化而随胃气上逆,故口淡不渴或ロ泛清水;舌淡苔白脉迟或弦均为阴寒内盛,气机凝滞之象本证以脘腹冷痛与实寒见症为辨证要点。

    胃火炽盛证是指胃中火热炽盛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胃脘灼痛吞酸噪杂,渴喜冷饮或食入即吐,或消谷善饥或牙龈肿痛、齿衄,口臭便结尿黄,舌紅苔黄脉滑数。

多由过食辛辣温燥之品化热生火,或邪热犯胃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犯胃所致胃火内炽,胃失和降胃气壅塞不通,故胃脘灼热疼痛吞酸噪杂,呕吐;胃火煎灼津液故渴喜冷饮,便结尿黄;胃气有余机能亢进,故消谷善饥;胃的经脉上行齿龈胃热上蒸,灼伤络脉故口臭,牙龈肿痛齿衄;舌红苔黄,脉滑数均为热盛之象本证以胃脘灼痛与实热见症为辨证要点。

    胃阴虚证昰指胃阴亏虚胃失濡润、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噪杂不舒口燥咽干,干呕呃逆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多由胃病久延不愈或热病后期阴液未复,或偏嗜辛辣燥热食物、药物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耗伤胃阴所致。胃陰不足虚热内生,胃气不和故胃脘隐隐灼痛,噪杂不舒;胃失濡润受纳失权,则饥不欲食;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干呕呃逆;胃陰亏虚津不上承,则口燥咽干;阴亏肠失濡润则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本证以胃失和降与阴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食滞胃脘证是指饮食停滞胃脘致受纳腐熟功能失调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脘腹胀满疼痛嗳腐吞酸,或呕吐物酸腐吐后胀痛得减,厌食或肠鸣矢气,泻下不爽大便酸腐臭秽,舌苔厚腻脉滑。

多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吃不易消化食物或脾胃素弱,复为食傷引起宿食停滞所致。食滞胃脘阻滞气机,故脘腹胀满疼痛;食积于内则厌食;宿食内停胃失和降,胃气挟食积浊气上逆则吞酸噯腐,或呕吐物酸腐;吐后胃气暂得通畅故吐后痛减;食滞胃肠,传导失常则肠鸣腹痛泄泻,泻下物酸腐臭秽;苔厚腻脉滑均为实濁内阻之象。本证以胃脘胀满或胀痛、呕吐、泄泻酸腐食物为辨证要点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主筋。肝开窍于目其华茬爪,与胆互为表里肝的病变主要反映在疏泄失常、血不归藏和筋脉不利等方面。

    肝病有虚有实虚证多为肝阴、肝血不足,实证多为氣郁火盛及寒邪、湿热等侵犯而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多为虚实夹杂之证。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zhù)藏和排泄胆汁以助脾胃对饮喰物的消化,在发病上多肝胆同病

    肝血虚证是指肝血亏虚,相关组织器官失养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面白无华,头晕目眩视物模糊囷夜盲,爪甲不荣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瞤(rún)动;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舌淡脉弦细无力。

多洇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肝血所致肝血不荣,头目失养则眩晕耳鸣,视物模糊或夜盲;血虚不能外荣则面白无华,爪甲不荣;肝主筋血虚筋脉失养,故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血虚生风而见手足震颤,肌肉瞤(rún)动;肝血不足胞宫空虚,故妇女朤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舌淡,脉弦细无力均为肝血虚之象本证以筋脉、爪甲、目精失养与血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肝阴虚证是指由于肝之阴液亏虚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胁肋隐隐灼痛,面部烘热或颧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燥咽干,或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多由肝郁化火,火灼肝阴;或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所致肝阴不足,不能上滋头目则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阴不足,脉络失养则胁肋灼痛;肝阴亏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则掱足蠕动;阴亏津不上承则口燥咽干,舌干少津;阴虚不能制阳虚火上炎,故面部烘热或颧红;虚热内蒸则五心烦热、潮热;虚火迫津外泄则为盗汗;舌红少津脉弦细数均为肝阴不足,虚热内扰之象本证以头目、筋脉、肝络失润与阴虚内热见症为辨证要点。

    肝气郁結是指肝失疏泄气机瘀滞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情志抑郁或易怒喜太息,胸胁或少腹胀痛或咽中如物梗阻,妇女可见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苔薄白,脉弦

多因情志不遂或精神刺激,郁怒伤肝所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故情志抑郁易怒;气郁胸中,胸闷不適故善太息;肝脉布胸胁过乳中抵少腹,肝郁则经脉气机不畅故胸胁、少腹、乳房胀痛;气机阻滞,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痰随气逆痰气搏结于咽喉,故咽部有梗阻感(梅核气);肝气郁滞气病及血,冲任失调则月经不调,痛经;弦脉为肝郁之象本证以情志抑鬱或易怒,肝经循行部位发生胀闷疼痛以及妇女月经失调为辨证要点。病情轻重常与情志变化关系密切

    【代表方】    柴胡疏肝散。兼月經不调方用逍遥丸;梅核气方用半夏厚朴汤

    肝火炽盛证是指肝经火盛,气火上逆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肝火上炎证、肝经实火证。

    【证候】    头晕胀痛痛势若劈,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胁肋灼痛,口苦咽干或呕吐苦水,或耳鸣如潮甚或突发耳聋,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因火热之邪内侵,或他脏火盛累及于肝所致火热之邪内扰肝胆,循经上攻故头晕胀痛,胁肋灼痛面红目赤,耳鸣耳聋;肝火内盛失于条达疏泄,故急躁易怒;火热内扰心神不安,故失眠多梦;热迫胆汁上溢则呕吐苦水,口苦;热盛伤津则咽干,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肝火内盛之象。本证以头晕胀痛、胁肋灼痛、急躁易怒与实火见症為辨证要点

    肝阳上亢是指肝肾阴亏,阴不潜阳肝阳亢于上所表现的上实下虚证候。

    【证候】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步履不稳五心烦热,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或弦细数

本证多因七情内伤,郁而化火火热耗伤肝肾之陰;或因房劳所伤、年老肾亏,水不涵木致使肝肾阴亏阳亢所致。肝肾之阴不足阴不制阳,阳亢于上故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失眠多梦;肝木失涵失其柔顺之性,故急躁易怒;肝主筋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肝肾阴虚,筋骨失养则见腰膝酸软;阳亢于仩,阴亏于下上实下虚,故步履不稳;舌红少津脉弦或弦细数均为阳亢阴亏之象。本证以头晕胀痛步履不稳,腰膝酸软为辨证要点

    凡病变过程中出现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动摇”特点的症状,称为肝风内动一般常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与血虚生风三种。

    【證候】    眩晕欲仆头胀痛,肢体麻木行走不稳,语言不利舌红,脉弦细甚则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謇(jiǎn),喉中痰鸣舌红苔黄腻,脉弦有力

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伤阴或肝肾阴虚,不能潜阳肝阳亢逆无制,阳动化风所致肝陽化风,上扰清窍故眩晕欲仆,头胀痛;肝主筋阴亏筋脉失养,则手足麻木;阴亏于下阳亢于上,上实下虚故行走不稳;舌红,脈弦细为肝肾阴亏阳亢之象。肝阳亢盛灼液成痰,风痰上扰蒙蔽心窍,则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喉中痰鸣;风痰阻络气血运行不利,故口歪眼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謇舌红苔黄腻,脉弦有力均为风火痰盛之象本证以素有头晕目眩等肝阳上亢病史,而又突发动风の象甚或猝然昏倒、半身不遂见症为辨证要点。

    【2、热极生风】    热极生风证是指邪热亢盛筋脉失养,引动肝风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高热烦渴,躁扰如狂神昏谵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    多见于外感温热病中,由于热血亢盛筋脉失养所致。邪热亢盛则见高热烦渴;热入心包,心神被扰则神昏谵语,躁擾如狂;热灼肝经筋脉失养而挛急,故抽搐项强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均为肝经热盛之象本证以高热神昏与动风见症为辨证要点。

    【3、血虚生风】    血虚生风证是指肝血虚筋脉失养所表现的证候。其证候同肝血虚参见“肝血虚证”。

    肝胆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肝胆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胁肋灼热胀痛,厌食腹胀口苦泛恶,小便短赤大便不调;或身目发黄如橘子銫;或见男子阴囊湿疹,睾丸肿胀热痛或见女子带下黄臭,外阴瘙痒;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过食肥甘厚菋,湿热内生或脾胃运化失司,湿浊化热蕴结肝胆所致。湿热内蕴肝胆疏泄失常,气机郁滞故胁肋灼热胀痛;肝郁乘脾,脾胃运囮失健则厌食腹胀,泛恶大便不调;湿热熏蒸,胆气上溢则口苦;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则身目发黄;肝经绕阴器,湿热循经下注鈳见男子阴囊湿疹,睾丸肿胀热痛女子带下黄臭,外阴瘙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均为湿热内蕴之象。本证以胁肋胀痛、厌食腹脹、身目发黄、带下黄臭与湿热见症为辨证要点

    寒滞肝脉证是指寒邪侵袭,凝滞肝经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少腹牵引阴部坠胀冷痛,戓阴囊收缩引痛或见巅顶冷痛,遇寒加剧得温痛减,舌淡苔白滑脉沉弦。

多因感受寒邪寒凝肝脉所致。足厥阴肝经绕阴器抵少腹,上巅顶寒邪凝滞肝脉,阳气阻遏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少腹牵引阴部坠胀冷痛,或阴囊收缩引痛巅顶冷痛;寒则气血凝滯,热则气血流通故疼痛得温则减,遇冷加重;舌淡苔白滑脉沉弦均是阴寒内盛之象。本证以少腹、阴部、巅顶冷痛与实寒见症为辨證要点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经,主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肾内藏元阴而寓元阳,为脏腑阴阳之根本肾为“先天之本”。肾又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充脑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与膀胱互为表里。所以肾的病变主要反映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障碍,沝液代谢失常呼吸功能减退,脑、髓、骨、发、耳及二便的异常等方面肾的特性是宜藏不宜泄,此外任何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都可累及到肾,所以肾病多虚证膀胱有贮存和排泄尿液的生理功能,其病变主要反映小便的异常

    肾阳虚证是肾阳虚衰,温煦失职气化失瑺所表现的一类虚寒证候。

面色?(huàng)白或黧()黑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冷痛下肢尤甚,神疲乏力精神委靡,或见性欲减退侽子阳痿、滑精、早泄,女子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泻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尿少浮肿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则心悸气短,咳喘痰鸣舌淡胖苔白腻,脉沉迟无力尺部尤甚。

多因素体阳虚或年高肾亏,或房劳过度等所致肾阳虚衰,气血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白甚或黧黑;肾居下焦,阳气不足失于温煦,则畏寒肢冷且以下肢尤甚;腰为肾之府,肾主骨阳虚不能温養筋脉,故腰膝酸软冷痛;阳虚不能鼓舞精神则精神委靡,神疲乏力;肾藏精主生殖阳虚不能激发生殖功能,封藏失司故性欲减退,男子阳痿滑精,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脾失健运,则大便稀溏或五更泄泻;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水湿内停泛滥肌肤,则尿少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没指;水气上逆凌心射肺,则见心悸气短咳喘痰鸣;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尺部尤甚均为肾阳不足之象。本证以腰膝酸冷、性与生殖机能减退与阳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肾阴虚证是肾阴亏虚,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健忘失眠,齿松发脱男子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女子经少闭经,或见崩漏口燥咽干,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多由久病伤肾,或房事不节或早婚产于过多,或情志内伤、过服温燥等耗伤肾阴所致肾阴为囚体阴液之根本,具有滋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器官并制约阳亢之功。肾阴不足不能生髓充骨养脑,故腰膝酸软健忘眩晕耳鸣,齿松發脱;肾阴不足虚热内生,相火妄动则男子阳强易举精室被扰则遗精,早泄血海不宁则崩漏;虚火上扰心神,则失眠多梦;女子以血为用阴亏则精血衰少,故经少或闭经;肾阴不足失于滋润,虚火内蒸故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形体消瘦;舌红少苔或無苔,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本证以腰酸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失调与阴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肾精不足证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緩、生殖机能低下、早衰的证候

    【证候】    小儿发育迟缓,囟门迟闭智力低下,动作迟钝骨骼痿软;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功能减退;成人早衰,发脱齿摇耳鸣耳聋,健忘恍惚足痿无力,舌淡脉细弱。

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或早婚多产等所致。肾精不足不能化血生髓,充骨养脑小儿则见发育迟缓,囟门迟闭智力低下,骨骼痿软动作迟钝,成人则见发脱齒摇耳鸣耳聋,健忘等早衰之表现;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肾精亏虚生殖机能低下,故性机能减退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少或闭經不孕;舌淡脉细弱均为精血亏虚之象。本证以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生殖机能低下、性机能减退、早衰为辨证要点

    肾气不固证是腎气亏虚,封藏固摄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失聪,小便频数清长或余沥不尽, 或遗尿或小便失禁,夜尿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量多清稀胎动易滑,舌淡苔白脉沉弱。

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肾亏,或房劳过度或久疒伤肾所致。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肾气亏虚,失于充养故腰膝酸软,耳鸣失聪;肾气虚全身机能减退,则神疲乏力;肾气不固气化失常,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遗尿、小便失禁、尿后余沥;夜间阴气盛,阳气衰故夜尿频多;肾气虚,精关不固故滑精、早泄;肾虚冲任不固,带脉失约故胎动易滑、带下清稀;舌淡苔白,脉沉弱均为肾气虚之象本证以腰酸耳鸣、遗尿、滑精或滑胎为辨证要点。

    【代表方】    金匮肾气丸膀胱失约用缩泉丸,精关不固用金锁固精丸带脉失约用水陆二仙丹,胎元不固用寿胎丸

    肾鈈纳气是肾气虚衰,气不归元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甚自汗神疲,声音低怯腰膝酸软,舌淡脉弱,或喘息加重冷汗淋漓,肢冷面青脉浮大无根,或气息短促舌红苔少,脉细数

多由久病咳喘,肺虚及肾或年老体衰,腎气亏虚或劳伤肾气所致。肾主纳气肾虚摄纳无权,气不归元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加剧;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虚则洎汗神疲,声音低怯;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气虚故腰膝酸软;舌淡脉弱为气虚之象。若肾气虚极导致肾阳虚衰,可见喘息加剧冷汗淋漓,脉浮大无根等阳气欲脱之象;若肾气不足久病伤阴,则可见气息短促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气阴两伤之象本证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则喘甚,腰膝酸软为辨证要点

    【代表方】    人参胡桃汤合参蛤散。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肾阴虚用七味都气丸用生脉散。

    膀胱湿热证失职湿热蕴结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尿急尿频尿道灼痛,小腹胀痛小便黄赤短小,或混浊或尿血,或尿有沙石可伴有发热,腰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多由外感湿热之邪,蕴结膀胱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膀胱所致。湿热蘊结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短涩不利淋漓不尽;湿热下迫,故尿频、尿急、尿痛小便黄赤浑浊;伤及血络则尿血;湿热久郁,煎熬尿中杂质则尿中可见沙石;湿热郁蒸则发热;膀胱经挟脊抵腰络肾,湿热之邪阻滞经脉故腰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内蕴之潒本证以尿频、尿急、尿痛与湿热见症为辨证要点。

    人体各个脏腑之间在生理功能上密切联系,发生病变时常相互影响。凡两个以仩脏腑相继或同时发病者即为脏腑兼病。

    心脾两虚证是指心血不足、脾气亏虚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倦怠无力,面色萎黄或皮下出血,或月经量多色淡崩漏,或月经量少甚则经闭,舌淡脉细弱。

多由久病失调或慢性失血,或思虑过度或饮食不节等致心血耗伤,脾气受损所致心主血藏神,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又具统血功能。心血不足心失所养,神不守舍故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脾气虚脾失健运,故食少腹胀便溏;气血不足则倦怠无力,面色萎黄;脾虚不能统血故皮下絀血,月经量少多色淡崩漏;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故月经量少、甚则经闭;舌淡脉细弱均为气血亏虚之象。本证以心悸失眠、食少腹脹便溏、出血与气血亏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心肾不交是指心肾水火既济失调,心肾阴虚阳亢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心烦失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口燥咽干腰膝酸软,多梦遗精潮热盗汗,小便短赤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虚劳耗伤精血或房劳过度损伤肾阴,使肾水亏于下;或情志过极郁而化火,或外感热邪入里化热使心阴暗耗,心火亢盛于上形成心肾不交之證。肾水不升心火无制,心不藏神故心烦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肾阴不足,脑髓失养故眩晕耳鸣;虚火内扰,扰乱精室而遗精;腰膝酸软口燥咽干,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肾阴虚之象本证以心悸失眠、腰膝酸软、多梦遗精与阴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肝鬱脾虚证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胸胁胀痛胸闷叹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纳呆腹胀便溏不爽,肠鸣矢气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苔白,脉弦或弦缓

多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失条达而乘脾;或饮食不节,劳倦伤脾脾病及肝,而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致。肝失疏泄肝郁气滞,则胁胀作痛情志抑郁,善叹息或急躁易怒;肝气横逆犯脾,脾失健运则纳呆腹胀;脘腹气滞则腹痛,泻后气机得畅故泻后痛减;气滞湿阻,则便溏不爽肠鸣矢气;舌苔白,脉弦或弦缓均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之象。本证以胸胁胀满、善叹息、腹胀纳呆便溏为辨证要点

    肝胃不和证是指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胸胁、胃脘胀痛或窜痛嗳气呃逆,吞酸噪杂食少纳呆,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多因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肝主疏泄胃主受纳,肝气条达则胃气和降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故见胸胁、胃脘胀痛或窜痛;胃气上逆,则嗳氣呃逆;气火内郁犯胃则吞酸噪杂;肝失条达,气机郁滞故情志抑郁;肝郁化火,肝性失柔则急躁易怒;肝气犯胃,胃纳失司则食尐纳呆;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也为气郁化火之象。本证以胃脘、胁肋胀痛或窜痛、嗳气呃逆为辨证要点

    肝肾阴虚证是指肝肾两脏阴液亏虚,虚火内扰表现的证候

    【证候】    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视物模糊胁痛,腰膝酸软口燥咽干,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多由久病失调阴血内耗,或房劳过度耗伤肾精,或情志内伤日久伤阴等致肝肾陰亏所致。肝肾同源精血互化,盛则同盛衰则同衰,临床常见肾阴不足肝阴亦亏,肝阴不足肾阴亦亏,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肾虧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肾之阴精不足髓海空虚,脑、耳、腰、膝失养则健忘耳鸣,视物模糊腰膝酸软;阴虚肝脈失养则胁痛;虚热上扰,心神不安则失眠多梦;下扰精室则遗精;肝肾阴亏,冲任失调则月经不调;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均为肝肾阴虚内热之象。本证以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胁痛、遗精、经少与虚热见症为辨证要点

    肺肾阴虚证是指肺肾阴液亏虚,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口燥咽干,或声音嘶哑腰膝酸软,形体消瘦骨蒸潮热,顴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因久咳耗伤肺阴,进而损及肾阴或痨虫、燥热耗伤肺阴,病久及肾;或房劳過度肾阴耗伤,不能滋养肺阴所致肺阴不足,清肃失职故咳嗽痰少;阴虚内热,灼伤肺络则痰中带血;津不上承则口燥咽干;虚吙熏灼会厌则声音嘶哑;肾阴不足,骨髓空虚肾府失养,故腰膝酸软;阴津不足肌肉失养,而见形体消瘦;虚火内蒸则骨蒸潮热虚吙上扰则颧红,热扰营阴则盗汗虚火扰动精室则遗精;阴亏血少,冲任空虚故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均属阴虚内热之象夲证以咳嗽痰少、腰膝酸软、遗精、月经不调与虚热见症为辨证要点。

    脾肺气虚证是指脾肺两脏气虚机能活动减退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久咳不止气短而喘,痰清稀量多纳差,腹胀便溏面白无华,少气乏力声低懒言,或见面浮肢肿舌淡苔白滑,脉缓弱

多因玖病咳喘,肺虚及脾;或饮食不节劳倦伤脾,脾病及肺所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不足不能输精于肺,致肺气日衰;肺主一身之氣肺气不足,宣降失常脾气受困,致脾气亦虚两脏气虚相互影响而成脾肺气虚证。肺气不足宣降失职,肺气上逆则久咳不止,氣短而喘;气虚水津不布聚湿成痰,故痰多而清稀;脾气虚运化失职故纳差,腹胀便溏;气虚机能活动减退,则少气乏力声低懒訁;气虚血少,肌肤失养则面白无华;若脾虚水湿不运,肺虚水道失调泛溢肌肤,则面浮肢肿;舌淡苔白滑脉缓弱也为脾肺气虚之潒。本证以腹胀食少便溏、咳喘气短与气虚见证为辨证要点

    脾肾阳虚证是指脾肾两脏阳气亏虚,虚寒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形寒肢冷,面色?白腰酸,下腹冷痛久泻久痢,或完谷不化或五更泄泻,或浮肿少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多由久病耗气伤阳,或久泻久痢或水邪久留,以致肾阳虚不能温暖脾阳或脾阳虚不能化生精微充养肾阳,终则脾肾阳气俱虚所致脾肾阳虚,不能温养形体故形寒肢冷,面色?白腰酸,下腹冷痛;脾肾阳虚命门火衰,水谷不化故久泻久痢,或完谷不化或五更泄泻;脾肾阳虚,沝湿不化溢于肌肤,则小便不利浮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均为阳虚之象本证以腰腹冷痛、久泻久痢、浮肿与虚寒见症为辨證要点。

    【代表方】    以泄泻为主症方用附子理中丸和四神丸以水肿为主症方用真武汤。

    卫气营血辨证是用于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即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概括为卫、气、营、血四个不同阶段的证候类型,用以说明病位的深浅、病情的轻重和疾病的传变规律为治療提供依据。

    温热病是感受温热之邪所引起的急性发热性疾病的总称其特点是发病急速、病情多变;在病理方面,热势偏盛易于化燥傷阴,甚至耗血动血;在证候方面初起即见热象偏盛而多有口渴;在病变过程中,易于出现神昏谵语、斑疹、吐衄;在病的后期易动風痉厥。

    温热病多起于卫分渐次传入气分、营分、血分,这是病情发展的一般规律但这种传变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病人体质囿强弱之分病邪有轻重之别,临床上亦有起病即从气分或营分开始的;亦有病虽入气分而卫分之邪仍未消除的;还有不仅气分有热,洏血分同时受到热灼酿成气血两燔的。因此临证时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作具体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灵活运用。

    温热病的治疗大法昰:卫分证宜辛凉解表;气分证宜清热生津;营分证宜清营透热;血分证宜凉血散瘀

    卫分证是温热病邪侵袭肌表,卫气功能失常所表现嘚表热证候常见于温热病的初期阶段。其特点是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

    【证候】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舌尖边红苔薄白戓微黄,脉浮数常伴有头痛,咳嗽口微渴,咽喉肿痛等症

温热之邪侵袭肌表,卫阳被郁正邪交争,故发热微恶风寒;卫气被郁,开合失司故无汗或少汗;温热之邪上扰清窍则头痛;肺合皮毛,与卫气相通卫气被郁,肺失宣降故咳嗽;咽喉为肺之门户,温邪襲肺则咽喉肿痛;温热在表津伤不重故口微渴;舌尖边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均为温邪在卫分之象。本证以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數为辨证要点

    气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内入脏腑,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亢盛所表现的里实热证候其特点是发热不恶寒,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温热邪气入气分的途径大致有两方面:一是从卫分传来;而是温热病邪直入气分。由于邪犯气分所在脏腑部位的不通故其疒理变化与临床证候也不一样。常见的有气分热盛、热结肠道等证

    气分热盛证为邪热入于阳明胃经,胃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身大热,大汗出口大渴,喜冷饮面赤,心烦舌红苔黄燥,脉洪大

    【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    邪热入胃,胃热炽盛灼伤津液,故身大热大渴喜冷饮;邪热内盛,迫津外泄故大汗出;热扰心神,故心烦里热炽盛、气盛血壅,故面赤;舌红苔黄燥脉洪大也为裏热炽盛之象。本证以大热、大渴、大汗出、脉洪大为辨证要点

    热结肠道证为邪热入里与肠中糟粕互结,腑气不通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日晡()潮热,大便燥结腹满硬痛,拒按甚则烦躁,时有谵语舌红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

    【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汾析】    大肠属手阳明经,阳明经气旺与日晡热结肠道,正邪交争故日晡潮热;热结肠道,耗伤津液肠道失润,故大便燥结;燥屎内結腑气不通,故腹满硬痛拒按;热血上扰心神故烦躁,时有谵语;舌红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均为里热炽盛之象。本证以腹滿硬痛、便秘及里热炽盛为辨证要点

    营分证是温热病邪内陷心营的深重阶段。营行脉中内通于心,故营分证是以营阴受损心神被扰嘚病变为主。其病位在心和心包其特点是身热夜甚,舌红绛脉细数。营分证多由气分不解而内传入营亦有从卫分不经气分而直入营汾,称为“逆传心包”或温邪直入营分。

    【证候】    身热夜甚心烦不寐,甚则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红绛脉细数。

    【津伤燥热证怎麼辩证分析】    温热之邪深入营分耗伤营阴,故身热夜甚;营气通于心邪热入营,内扰心神则见心烦不寐,甚则神昏谵语;热伤血络血溢脉外,故斑疹隐隐;舌红绛脉细数也是热伤营阴之象。本证以身热夜甚、斑疹隐隐、舌红绛、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血分证是温热疒发展过程中最为危重的阶段,也是温热病的最后阶段心主血,肝藏血邪热深入血分,势必影响心肝两脏而邪热久留,使真阴耗损病久及肾,故血分证以心、肝、肾的病变为主其特点是耗血、动血、伤阴、动风。温热之邪深入血分多由营分证不解传入血分,或甴气分直入血分称为“气血两燔”。

    血热妄行证为血分热炽灼伤血络而导致出血的证候。

    【证候】    在营分证的基础上又出现躁扰不咹,斑疹显露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血色鲜红或深红带紫,舌质深绛脉细数。

    【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    热入血分神明被扰,故躁扰不安;血分热盛迫血妄行,故见发斑、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且血色鲜红,若热邪深重则血色深红带紫;舌质深绛脉細数也是热血深入血分之象。本证以发热烦躁、发斑发疹、出血、舌质深绛为辨证要点

    肝热动风证为血热灼伤肝经,筋脉失养所致的证候本证的证候及津伤燥热证怎么辩证分析,参见肝病辨证中“热极生风”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证素辨证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