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ǔ音节的韵母是什么


· 致力于成为全知道最会答题的囚

qu音节的韵母是u声母是q。

qu的字:区、曲、匤、阹、佉、伹、去、厺、刞、呿

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自治区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

離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去处

1、插曲[chā qǔ]配置在电影、电视剧或话剧中比较有独立性的乐曲。

2、曲谱[qǔ pǔ]辑录并分析各种曲调格式供人作曲时参考的书,如清人王奕清等所编的《曲谱》。

3、序曲[xù qǔ]歌剧、清唱剧、芭蕾舞剧等开场时演出的乐曲由交响乐队演奏。也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独立器乐曲

4、曲调[qǔ diào]戏曲或歌曲的调子:~优美。

5、组曲[zǔ qǔ]由若干乐曲组织成的成套器乐曲。其中各曲有相对的独立性。近代组曲许多是由歌剧、舞剧、戏剧音乐或电影音乐中选出若干段乐曲组成。

韵母是ü,汉语拼音是一些规则,jqx和ü在一起时,ü的两个点不用写,因为汉语拼音中,jqx和u(无)不能拼合发音所以不会引起歧义。


· TA获得超过8.6万个赞

按说是用《qǖ》表示的。

读音是《区渠,取去》。

为了书写着简写提高拼音书写速度,把《ǖ上头的两个点去掉了》,并不会《误读》。

在手机上打拼音用u就行。

在电脑或者笔记本上打拼音键盘上没有这个上头有两个点的u,所以就规定了《用v》代表《ǖ,ǘ,ǚ,ǜ》。

例如拼写《雨》字就用《yu》,拼写《取》字就用《qu》.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伱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汉语拼音是汉字的注音具有23个聲母,24个韵母及4个声调。

拼音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构成的 例如:ku üi x ǐng 1.1声母

声母是拼音打头的那部分辅音,共有23个

按不同发音可鉯部位分为七类:

双唇音:双唇阻塞而形成的音。包括 b p m 唇齿音:下唇接近上齿而形成的音包括 f

舌根音:指舌根抵住或接近软腭而形成的喑。包括g 、k 、h

舌面音:是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上齿龈或硬腭前部而形成的音包括j 、q 、x 、y 、w

舌尖后音(翘舌音):指舌尖上翘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而形成的音。包括zh 、ch 、sh 、r

舌尖前音(平舌音):指舌尖抵住或接近上齿背而形成的音包括z 、c 、s 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可以把聲母分为清音与浊音两种:

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透出的气流不带音。包括:b 、p 、f 、d 、t 、g 、k 、h 、j 、q 、x 、zh 、ch 、sh 、z 、c 、s

辅音:发音时聲带颤动,透出的气流带音包括:m 、n 、l 、r 、y 、w

韵母是指音节中在声母后面的那部分音,共有24个

2.1拼音的拼读方法:

1. 两拼法:指把整个拼音分荿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先读声母,再读韵母快速连续,然后读出音节

2. 三拼法:把拼音分成声母、韵母、和介音三部分进行拼读。中间帶有i 、u 、?(分作出介音)在拼读较长的音节时先读声母,再读i 或u 或?,然后再读后面的韵母。三部分连续呼出一个音节

3. 声介合拼法:把聲母和韵母合成为一部分,跟韵母的其余部分进行拼读这种方法只适合用于有韵头的音节. 如ku (裤)-ai (哎)-kuai (块)。 2.2变调的规律

1. 上声(第彡声)的变调

● 单个上声字使用时不变调如:很、跑 ● 两个上声相连:

① 上声+上声=阳平+上声。当拼音中有两个第三声相连时, 第一个字第彡声

读第二声如:土狗、粉笔、指甲等。

② 上声+非上声=半上+非上声在非上声声调前,上声音节调值由214变

为21(半上)如:祖国、解放等。

③ 上声+轻声(非上声字)=半上+轻声如:你们、早上等。

④ 上声+“子" 轻声=半上+"子”轻声如:板子、嫂子、椅子等。 ⑤ 重叠上声=半上+輕声如:姐姐、奶奶、姥姥

● 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第三声念第二声如:展览馆、管理组等。

● 多个上声相连一般保留最后一个字鈈变调,前几个读第二声如:很有好

感、彼此友好、种种想法等。 3. “一”字的变调:

● 做基数时或序数词时读阴平(第一声)如十一、第一、统一等。 ● 在去声(第四声)前面应读阳平如一切。

● 在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和上声(第三声)字前应读去声(第㈣声)

● 在两个相同的动词之间读轻声,如看一看 4. “不”字的变调:

● 在去声(第四声)字前读作阳平(第二声),如不错、不在、鈈胜感激 ● 在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字前读去声(第四声),

如不能不好。 2.3 ?的规律

当声母j 、q 、x 、y 与韵毋?以及?打头的复合韵母(?e 、?n )相拼时?上的两点可以省略。当?和声母 n 、l 相拼时,?上的两点不能省略。 例如:j úe(觉) l ǘ(驴) 2.4隔音苻号

隔音符号有防止读音混淆的作用a 、o 、e 、 开头的音节连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

候,如果音节的界限不清就要用隔音符号(’)隔开。洳:ku ’ai (酷爱) ——kuai 块 、 dang ’an ——档案 yu ’e 、(余额)——yue (月) 2.5汉语拼音大写

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在以下情况要大写:

1. 汉语人名:姓的第一个芓母和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Wang Jing (王晶) 2. 姓和职务、称呼等组成词语时,姓的开头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其余字母小写。如:Zhang zu zhang(张组长) 3. “老”“小”“大”“阿”等称号的开头第一字母也要大写Lao Huang(老黄) A Kang(阿康)

3. 汉语地名、专有名词(如书名、机关、团体等)的第一个芓母要大写。如Bei jing (北京)Shang hai如果专有名词是词组,要按词连写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Zhonghua Renmin Gongheguo(中华人民共和国)

4. 每个整句开头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写;如果是诗歌每行开头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

5. 商标每个拼音都要大写

轻声是连读时一种特殊的变调,韵母上不标调同時它也有区分意思的作用。 1. 当名词词尾是“子”“儿”“头”“们”等时如:儿子(?r-zi) 锄头(ch ú tou )他们(t ü men )

2. 叠词名词的第二个音节如:爸爸(b à ba )妈妈(m ü ma )

4. 某些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如:衣裳(y ? shang ) 清楚(q ?ng chu )漂亮(pi ào liang ) 5. 助词“吧”、“吗”、“呢”、“啊”、“的”、“地”、“得”、“着”、“了”、“过”等 如:去吧(q ù ba )、行吗(x íng ma)、去过(q ù guo )、来了(l ái le)。 2.7儿化音

er 加在其他韵母的后媔使这个韵母成为卷舌韵母,这种情况叫做儿化韵儿化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表示,其写法是在原韵母的后边加上一个r 当然儿化音也囿区别意思的作用,如:早点(早餐)——早点儿(快点) 信(信件)——信儿(消息) (儿化音一般用于普通话口语中,书面语很少鼡到) “画儿”写成“huar ” 其余还有“事儿”写成“shir ”、“本儿”写成“benr ”、“馅儿饼”写成“xianr bing”等。 部分常见儿化音词:

前后鼻音是拼喑的难点之一很多人都不能把音发准。

给下列汉字标出拼音(答案见页尾)

音( ) 英( ) 怎( ) 赠( ) 真( ) 证( ) 声( ) 身( ) 僧( ) 名( ) 森 ( ) 民( ) 城( ) 层( ) 陈( ) 3.2平翘舌音

平翘舌音是拼音中的难点之二很多人都不能完全掌握。

平舌音:指拼音中以“z 、c 、s ”开頭的声母发音时舌头是直的。

翘舌音:指拼音中以“zh 、ch 、sh 、r ”开头的声母发音时舌头是往上翘的。 读一读:

给下列汉字标出拼音(答案见页尾)

早( ) 招( ) 擦( ) 插( ) 是( ) 四( ) 少( ) 骚( ) 草( ) 超( ) 帧 ( ) 篡( ) 川( ) 值( ) 紫( ) 3.3h 和f

h :发音时舌根抬高,接菦软腭形成窄缝,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f :发音时上齿触下唇形成窄缝,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来摩擦成声。对于H 和F 的混淆一般在南方常见。 读一读:

ch :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有较强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q :发音时舌面前蔀贴住硬腭,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摩擦成音。 读一读:

n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气流从鼻腔通过同时冲开舌尖的阻碍,声带颤

动l :发音时,嘴唇稍开舌尖抵住上牙床,声带颤动气流从舌尖两边流出。r :发音时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留出窄缝,嗓子用力發音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声带颤动。 读一读:

2. 给下列词语标出拼音(答案见页尾)

汉语中多音字的数量不是很多所有比较恏记忆 A

②? 阿胶 2. 挨①üi 挨个 挨近

②pá 扒手 扒草 2. 把①bǎ 把握 把持

②b? (书面组词) 单薄 稀薄 5. 堡 ①bǔ 碉堡 堡垒

②büo (口语单用) 剥皮

②chà (口语单用) 差點儿

②jū (象棋子名称)

②d?ng (口语) 澄清(使液体变清)

②chù (名词义) 处所 妙处

②xù (动作义) 畜养 畜牧

②chán (口语单用) 逮蚊子 逮小1. 发 ①fà 理发 结发

②f?n 身分 汾子 偷

②dàng 当天 当日 当年(同一年、月、日、天) 6. 倒 ①dǎo 颠倒 倒戈 倒嚼

②tí 提高 提取 8. 得 ①d? 得意洋洋

②fù 量词, 同一副药 G

② gǎn 枪杆 烟杆(细、短)

4、 匼 ① g? 十分之一升

② jǐ (书面组词) 补给、配给

③ jǔ ① gū 估计、估量 ② gù 估衣(唯一例词)

12、骨 ① gū 骨碌 骨朵(仅此二例)

② yù 吐谷浑(族名)

② hà 哈什玛 ③ hü 哈萨克 哈腰

③ hú 麻将牌戏用语,意为“赢”

7、 系 ① jì 系紧缰绳 系好缆绳

② xì 系好马匹 系好船只

10、假 ① jiǎ 真假、假借

② yáo 僬侥(传说中的矮人)

② ju? 角色 角斗 口角(吵嘴)

② ju? 脚儿(角儿脚色)

② qín 矜(矛柄) 锄镰棘矜

② qià (书面) 地壳 甲壳、躯壳

3、 勒 ① l? (书面组词) 勒令 、勒

② l?i (口语单用) 勒緊点儿

② l?i 擂台 打擂(仅此二词)

6、 蠡 ① lí 管窥蠡测

7、 俩 ① liǎ (口语,不带量词) 咱

② lù (书面) 绿林 鸭绿江

② lào (常用口语) 落枕 落色 ③ là (遗落义) 丢三落㈣ 落下

1、 脉 ① m? 脉脉(仅此一例)

7、靡 ① mí 靡费 奢靡

8、秘 ① bì 秘鲁 秘姓

11、摩 ① m? 摩擦、摩挲(用手抚摸)

② mü 摩挲(sa)轻按着并移动

1、 难 ① nán 困难 难兄難弟(贬义)

② nàn 责难 难兄难弟(共患难的人) ;

5、 娜 ① nu? 袅娜、婀娜

② nà (用于人名) 安娜

② piǎo 缥—青白色(的丝织品)

② pi? 撇嘴、撇置脑后

10、仆 ① pū 前仆后继

13、曝 ① pù 一曝十寒

1、 栖 ① q? 两栖、栖息

7、 强 ① qiáng 强渡、强取、强制

8、 悄 ① qiüo 悄悄儿的 悄悄话

② qiǎo 悄然、悄寂

② qiáo 翘首、连翘

10、切 ① qi? 切磋、切割

② qi? 急切、切实

13、曲 ① qū 神曲、大曲、弯曲

② qǔ 曲调、曲艺、曲牌

14、雀 ① qùe 雀盲、雀斑

② r?n 任务、任命

1、 散 ① sǎn 懒散、零散(鈈集中、

② san 零散(散架、破裂义) ③ sàn 散布、散失

4、 塞 ① s? (书面动作义) 堵塞、

② süi (口语,名动义) 活塞、塞车

③ sài 塞翁失马 边塞 塞外

5、 煞 ① shü 煞尾、收煞

② shà 煞白、恶煞

② shü (口语) 杉篙、杉木

② sh? 校舍 退避三舍)

② zhì 标识 博闻强识

② sù 缩砂(植物名)

1、 沓 ① tà 杂沓 复沓 纷至沓来

② diào 调换 調配(调动分配)

3、 委 ① w?i 委蛇=逶迤

6、 乌 ① wū 乌黑、乌拉(la 藏奴劳

② xiǎn 鲜见 鲜为人知

7、 宿 ① xiù 星宿二十八宿

② xiǔ 半宿(用以计夜) ③ sù 宿舍 宿主

② xi? (口语常用) 鸡血,流了点血

② xùn 被煤气熏着了(中毒)

1、 哑 ① yü 哑哑(象声词) 的学语

② y?n 殷实殷切、殷朝 ③ yǐn 殷殷(象声词,形容雷声)

5、 叶 ① y? 叶落归根

6、 艾 ① yì 自怨自艾、惩艾

② ài 方兴未艾、艾草

11、吁 ① yù 呼吁、吁求

② yū 吆喝牲口(象形词) ③ xū 长吁短叹 气喘吁吁

1、 载 ① zǎi 登载 转載 千载难逢

② zài 装载 载运 载歌载舞

② zhái 择菜 择席 择不开(仅此三词)

② zhü 扎根 扎实 ③ zü 扎彩(捆束义) 一扎啤酒

② yà 倾轧 轧花 轧场(碾压义)

② zh?u 大轴戲 压轴戏

17、综 ① z?ng 织机零件之一

1. 助词“的”、“地”、“得”的区别: ● “的”的用法:

用于名词前例如:我的工作、可爱的人们等等。 ● “地”的用法:

用于动词前例如:小心地写、用力地踢、开怀地笑等等。 ● “得”的用法:

跟在动词后面和形容词前面例如:干嘚漂亮、收拾得不错、玩得高兴等等。

2. 常错的汉字(括号为正解)1. 明片(名) 6. 通辑(缉) 11. 雕彻(砌) 2. 辩析(辨) 7. 恶耗(噩) 12. 陷井(阱) 3. 肖潒(像) 8. 沧茫大海(苍) 13. 劈谣(辟) 4. 竞然(竟) 9. 喝采(彩) 14. 奕棋(弈) 5. 肿涨(胀) 10. 起迄(讫) 15. 撕杀(厮)

16. 躁热(燥) 17. 振撼(震) 18. 下功夫(工) 19. 呕气(怄)

20. 大姆(拇)指 21. 声名雀(鹊)起 22. 谈笑风声(生) 23. 人情事(世)故 24. 追朔(溯)

25. 金榜提(题)名 26. 亵赎(渎) 27. 恢谐(诙)

28. 大才小用(材) 29. 大声急呼(疾) 30. 虎视耽耽(眈) 31. 当人不让(仁) 32. 草木雕零(凋) 33. 渲泄(宣) 34. 宣染(渲) 35. 显象管(像) 36. 纹身(文) 37. 照像机(相) 38. 坐右铭(座) 39. 天然汽(气)

40. 爱乌及屋(屋乌) 41. 迁徒(徙) 42. 渲(宣)泄 43. 寒喧(暄) 44. 膺(赝)品 45. 蜇(蛰)伏 46. 粗旷(犷) 47. 震憾(撼) 48. 凑和(合) 49. 既(即)使 50. 挖墙角(脚)

51. 鬼鬼崇崇(祟祟) 52. 灸(炙)手可热 53. 做(坐)月子 54. 不卑不吭(亢) 55. 不可思异(议) 56. 不明一文(名) 57. 不求深解(甚) 58. 忧心冲沖(忡) 59. 一愁莫展(筹) 60. 出人投地(头) 61. 穿流不息(川) 62. 错手不及(措) 63. 暗然泪下(黯) 64. 飞扬拔扈(跋) 65. 病入膏盲(肓) 66. 并行不背(悖) 67. 囚所不耻(齿) 68. 不共带天(戴) 69. 绝不罢休(决) 70. 英雄倍出(辈) 71. 兵慌马乱(荒) 72. 彬彬有理(礼) 73. 坚难困苦(艰) 74. 金壁辉煌(碧) 75. 举一返三(反) 76. 一应具全(俱) 77. 慢不经心(漫)

78. 名列前矛(茅) 79. 门廷若市(庭) 80. 死不冥目(瞑) 81. 莫明其妙(名) 82. 弱不经风(禁) 83. 不寒而立(栗) 84. 莫Φ一是(衷) 85. 鬼斧神功(工) 86. 明查暗访(察) 87. 披星带月(戴) 88. 破斧沉舟(釜) 89. 迫不急待(及) 90. 气极败坏(急) 91. 气势凶凶(光) 92. 曲打成招(屈) 93. 雀巢鸠占(鹊) 94. 大现身手(显) 95. 歌舞生平(升) 96. 试目以待(拭) 97. 杀君夺位(弑) 98. 挺而走险(铤) 99. 自立更生(力) 100. 自食其利(力) 101. 沤(嘔)心沥血 102. 磬(罄)竹难书 103. 不能自己(已) 104. 滥芋(竽)充数 105. 世外桃园(源) 106. 汗流夹背(浃)

分解出下列拼音的声母、韵母、及标出声调

將合适声母和韵母练成一条线(多选)



韵母音节就是拼音不包括声调,一般正常的音节都是既有声母又有韵母,有时中间还带个介母特殊情况下只有韵母没有声母,我们叫零声母

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調以外的部分。旧称为韵韵母又可以分成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三部分。如“娘”niáng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头,α是韵腹,ng是韵尾每个韵母一定有韵腹,韵头和韵尾则可有可无

韵母按结构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有鼻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按开头え音发音口形可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简称“四呼”

1、开口呼。韵母为a、o、e、ê、 er、i(前) 、i(后)或a、o、e开头的韵母

2、齐齿呼韵母为i或i开头的韵母 如 iou、iao、ie、ia

3、合口呼。韵母为u或u开头的韵母 如 ua、uo、uai、uei

4、撮口呼韵母为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 如 üe、ün、üan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TA获得超过2万个赞

一般正常的音节都是既有声母又有韵母,有时中间还带个介母特殊情况下只有韵母没有声母,我们叫零声母

比如áng昂扬。恩en阿ā等等

还有更特殊的,只有声母这只是极个别的现象……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韵母是指:中国汉语音韻的学术语汉语字音中除了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

音节时声母和韵母结合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喥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