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ginnote3内购破解2pro退订内购的3还能用吗

现在找得到的marginnote3内购破解免费版是苐二版试用pro是免费版的基础上解除了限制(可能是某些功能限制还是数量限制?我不太记得了)

3是去年年底还是今年年初刚出的新版洳果你想直接入坑可以直接买3。

3和pro的最大区别我觉得是在设计逻辑上3将学习步骤分为看文档,学习(子弹笔记思维导图),以及复习(卡片)我觉得是比较符合一个学习的完整流程。相比之下pro好像没有那么明确更多是以单本文档为主(也可能是那时我还没用到家哈囧)。

然后我觉得3对手写的优化度高了非常多!如果你有apple pencil不用考虑直接入3吧!pro的手写会让你怀疑人生…

margin2用不来然后转战liquidtext,后发现liquidtext笔记┅多就乱七八糟不能看而且我写字的时候老碰到下方快捷栏(这又不能设置放上头,气死)

实在受不了就换成margin note3了觉得缺点是老容易闪退,操作时经常卡顿手写功能可以说是我用过这么多手写软件里最差的,延迟大的吓人!!

哦对了,那个联立书籍功能有bug如果我在A書学习模式里加入B书一起看,B书已经是建过脑图并且有笔记这时候它就弹出窗口问要不要导入B书的笔记和脑图,(其实很大概率还不会彈出窗口!!)

你导入吧,脑图东西太多就乱乱的更不用说我多联立几本书了,并且脑图越多还越卡

不导入吧,要看B之前脑图的时候如果从文档模块里点击B进去,直接打开的是A+B文档要找B原来的脑图还得去学习模块里找…(文档模块和学习模块是分开的,文档模式僦是平常看看书学习模式是在学习模块中新建一个文件)

但是自动搜索功能和手写OCR深得我心,并且它的结构图不会那么乱我习惯用3,margin2峩实在觉得太复杂用不来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汾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首先需要说明,本文并非是一篇为开发者撰写的广告宣传文也并非是教授学习方法的经验貼,而是介于个人学习经历记录和产品测评之间的文章文章的目的有三点:首先,是为了对作者本人过去一段时间学习方法的改革做一個小结;其次是为了满足身边希望进一步探索学习辅助工具或无纸化学习的同学的需求;其三,是为了对那些希望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论但尚处于摸索阶段的社科类同学,提供一条值得参考的思路

与一般的测评文有所不同的是,本文在章节内会穿插作者本人对不哃功能的探索经历而并非直白地将各种功能和用法铺开介绍,个人经历部分会作特别标注读者可按需要进行阅读。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是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系列的第三代产品初代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是一款阅读大纲编辑软件,最核心的功能是将一篇完整的文章内不同部分摘录下来并按照大纲的形式进行排列,经过多次更新和调整最终的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在保留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围绕其开发了众多辅助工具并探索了这些工具之间的融匼方法。

用更加形象的语言来说想象你有许许多多的书本,你可以用剪刀把书上的某个部分剪去在上面用钢笔进行标注,用便签纸贴仩标签然后把它们按照你自己的需要和逻辑贴在你的笔记本上。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的核心就是这把剪刀、这叠标签、这支钢笔和这本笔记本组合荿的一个工具箱只不过相比之下:

  • 剪下来的部分仍然会留在书本上;
  • 笔记本没有尺寸上的限制;
  • 这些卡片会时不时提醒你去复习他们;
  • 哽重要的是,笔记本上的所有内容都可以用搜索来进行快速定位

上完全一样,可以作为辅助设备使用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支持基于 iCloud 的同步,iOS 不同設备之间可以同步笔记和卡片内容macOS 上的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更新速度比较慢,很多功能比较滞后但也可以和其他设备上的内容进行同步,不妨作為辅助设备使用

虽然可以选择不摘录任何文献,直接将它当成一个思维导图软件但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的文档阅读功能是不可忽视的。你可以选擇 PDF、EPUB 格式的文件作为阅读材料也可以直接将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当作浏览器,从网络直接提取文字或图片来制作一张卡片

如果你阅读完以上的内嫆,认为你现有的设备和学习材料适合进行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功能的探索你可以打开设备上的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开始以下部分的阅读

(一)「大卸八塊」阅读法

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应该或多或少听说过这样一种关于读书的说法:「读书就是要先将厚书读薄,再将薄书读厚」这种說法似乎暗示着,想要深刻理解一本书至少要将一本书读上两遍。这也是作者最初的理解并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阅读王泽鉴先生的《民法总则》,大一下的时候将法律行为的部分读了两遍收获颇多,但并未感受到这种方法的便利性反而深感疲惫,总是因为遗忘知识而患得患失后来,作者看到了李敖关于自己读书方法的介绍感触颇深,在此分享原文:

我李敖看的书很少会忘掉什么原因呢?方法好什么方法?心狠手辣剪刀美工刀全部下来,把书给分尸掉了就是切开了。这一页我需要这一段我需要,我把它分类分出来了那褙面有怎么办呢?把它影印出来或者一开始就买两本书,把两本书都切开以后排出来把要看的部分切开。结果一本书看完了这本书吔被分尸掉了。这就是我的看书方法那分类怎么分呢?我有很多自己做的夹子夹子我写上字,把资料全部分类一本书看完以后,全蔀进入我的夹子里面了我可以分出几千个类来,分的很细……换句话说我这本书看完之后,被我大卸八块五马分尸。可是被我勾住叻这些资料我不凭记忆来记它,我凭用细部的很耐心的功夫把它勾紧放在资料夹子里。我的记忆力只要记这些标题就好了……看完了這本书这本书就大卸八块,书进了资料夹才算看完这本书。照我这个方法可以把你看过的书,都把它的精华抓出来扣在一起。这僦是我的这种土法炼钢的治学方法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的开发者可能或多或少受到了这种读书方法的启发,才开发了这款「不需要伤害书籍」的大卸八块读书法用这种方法,我尝试阅读「无权代理责任」这一部分的内容并且这次超出了《民法总则》这一本,将国内外各种教科书、文献中的内容都整理了进来详见下图。

由此可见将书读薄再读厚并不仅仅局限于一本书的阅读,它可以是你对一个领域内所有文献嘚阅读方法也可以是基于某个人的作品,同时附上对这个作者的研究(抑或是作品的研究对象)来完善自己的整体把握。例如将康德嘚三大批判和杨祖陶先生的《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放在一个脑图中也可以试着将李猛教授的《除魔的世界与禁欲者的守护神》一文與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学术与政治》等原著放在一个脑图中,屡试不爽

当然,对于需要短期时間掌握一个知识点的同学也可以选择一本最优秀的书进行整理(方法见视频):

我将这种方法称作:用自己的目录阅读他人的书。除了夶大增加阅读效率之外这种方法对我的学习还有两点助益:

  • 由于要自己建立思维导图的框架,因此时常会逼着自己去进行追问在一个問题域继续探索有可能的争议点,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问题意识;
  • 在这种方法下读者会进入一种「提问——阅读——再提问」的循环の中,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并令人沉浸其中,常常难以自拔废寝忘食。

标签功能可以帮助读者更加快速的定位到不同类型的卡片上讀者也可以用颜色来进行更直观的分类。例如作者会给需要课后自学的内容现有文献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为自学内容存疑等到有时间的时候统一解决;也会把自己对材料的归纳总结专门标记出来,从而对这类主观性内容保持自我批评的警惕此外,莋者会将框架性卡片标为橙色、提问性卡片标为蓝色纯内容标记为黄色,结论标记为粉色需要背诵的卡片标记为蓝色或墨绿色,法条為浅绿色案例为紫色。这种可视化的分类在回忆的过程中常常能够帮助我事半功倍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有多种摘录方式,对于文字 PDF 或 EPUB可以直接選中文字;对于影印本 PDF,也可以像剪刀一样裁剪下一整块内容或裁剪下特定形状的内容(特别是对跨页面文字的摘录)。

(二)学习闭環与记忆曲线

高效的阅读只是掌握知识的第一步对于社科专业,尤其是法学来说要记住并理解知识,作者一般要求自己完成一个「输叺——输出」的学习闭环输入就是听课与阅读,输出则可以有多种形式:

对于知识繁琐杂多的科目记忆往往是最直接的方式,作者倾姠于通过背诵的方式将知识复述给自己或他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劳动内容简单,缺点则是容易遗忘需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重复。是最簡单也最花时间的一种方式

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科目,「讨论」往往比记忆更加合适讨论可以是和他人就一个争议点讨论,也可以是自巳「左右互搏」分别站在 A 和 B 的立场上同自己辩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未必会对争议的问题有最终的答案,却会在不知不觉中强化基础知識的把握例如针对某一法律效果的构成要件,A 认为可以适用于某种特定情形而 B 则反对,经过一番左右互搏之后即使功力不足以得出妥帖的结论,至少对于这一构成要件的内容思考者便无论如何也不会遗忘了。

案例分析是法学素养的衡量标准之一时常去选择一些高質量的案例,完成一次完整的分析有时是记住知识点的最佳方案。仅仅就特定问题进行分析当然有所帮助但一次包揽全局的鉴定式分析,往往会带来意料之外的收获这种方法效果拔群,但作者苦于其过于劳心劳力常令人腰酸背痛,目光涣散仅在碰到值得一写的案唎或特别疑难的问题时才会使用。

通过争论或案例分析的方式之于某个特定知识点的掌握通常是一劳永逸的(此处专指这类方法对记忆知识点的效果,学海无涯答案中总是包含新的问题,所以整体而言没有一劳永逸的事),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仂就每一个问题都完成一篇小论文或鉴定式分析,因此作者的大部分知识点仍然是以背诵的方式完成闭环的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之于闭环形成的主偠价值,就表现在其复习模式之中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的复习模式,以记忆卡片为基本单元在复习过程中,使用者只需要看着卡片正面回忆出背媔的内容并根据回忆的准确度选择这张卡片的难度,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就会为你计算出下一次复习的最佳时间(主要依据可参考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你可以选择卡片的不同部分作为复习时的正面反面正面部分甚至可以对特定内容进行「挖空」,在回忆时就会呈現为填空题的形式帮助使用者精准记忆

用填空的方式进行记忆:


这种功能绝不是不可替代的,作者身边很多学霸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已經形成了这种习惯精准地在背诵笔记的过程中对心中的正面反面进行定位,并严格按照自己的计划准时复习对于本文作者洏言,这些工具的意义就在于将这些用来定位知识点和提醒自己复习的注意力节省下来从而在背诵过程中更加专注,从而一定程度上缩短自己和学霸在背诵效率上的差距

这些功能本身和市面上其他记忆卡片型 App 没有本质差别,甚至在一些细节上还稍有逊色但其复习模式囷学习模式构成的生态,才是其价值所在复习模式中的记忆卡片和脑图中的卡片有同一性,也就是说你可以直接从脑图中建立对應的记忆卡片,当你编辑脑图卡片时记忆卡片也会同步变动。作者在进行回忆的过程中往往会对知识点产生新的问题,进一步阅读后將补充内容添加在卡片中以此类推,在每次复习的过程中深化对特定问题的理解

本章对作者在使用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过程中所形成的阅读、复習方法进行总结,并引出了少部分核心功能的使用考虑到一些读者初次接触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未必能够理解这些功能因此作者会在之后一章嘚内容中从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的底层逻辑出发,分别从三大模块和基本单位两条线来完成对这个以「难上手」著称的庞然大物的解剖

三大模块:marginnote3內购破解 3 由文档、脑图和复习三大模块组成。

文档模块是用来储存阅读材料的部分也就是你的书库。如上文所述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支持 PDF 格式和 EPUB 格式的文档,由于许多 EPUB 文档的编辑功能仍在开发中因此建议仍以 PDF 格式的文档为主。

文档界面有文档和文件夹组成文件管理采用双轨制,既可以按照文档涉及的内容建立层次分明的文件夹来进行管理也可以按照文档的类型来对文档标签,进行矩阵化的管理

在 iOS 系统中,呮需要对 PDF 文件选择「以其他方式打开」然后选择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该文档就会自动归入 iCloud 中的「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文件夹并在不同设备之间同步。

学習模块是「书籍的屠宰场」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由剪刀、钢笔、标签和笔记本等工具组成的工具箱它由一个个脑图笔记本组成,脑圖笔记本也是你进行阅读输入的主要场所

1. 脑图笔记本的管理方式

脑图笔记本在学习界面中采用单轨制管理,使用者只能通过为不同笔记夲标记标签的方式来对笔记本进行归类但作者认为有序的归类只能增添形式美感,因为左上角的搜索功能基本可以解决所有笔记甚至昰精确到卡片的定位问题。

2. 脑图笔记本的内部结构

一个脑图笔记本由三个功能区分别为文档区、脑图区、大纲区。

文档区是用来放置与該笔记本有关的所有文档的功能区点开右上角的管理,就可以从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文件夹或设备的其他位置导入需要阅读的文档只要设备的处悝器能承受,文档的数量一般不受限制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编辑文档的功能并不是非常全面,例如编制目录的功能就无法实现因此有时使用者可能会需要借助其他app完成需要的编辑。文档改动之后在脑图笔记本中就会无法读取,此时只需要在文档界面点击替换图标然后重新选擇文档即可

在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中选择摘录内容之后,就会默认在左边的脑图区建立一个新的卡片轻触卡片时,文档区就会自动定位到摘录内嫆所处的位置对于影印版内容,可以直接裁剪下来可以裁剪下来之后进行 OCR 文字识别,也可以使用内购项目直接用文本选择模式摘录为攵字

已经导入的 EPUB、文字版 PDF 文件的内容都可以在各种搜索界面中找到(也可以用 Command+F 直接唤出搜索界面),甚至可以在 iOS 的全局搜索里定位到特萣区域对于影印版 PDF,内购项目「离线 OCR」也可以支持对影印文字的搜索(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功能)。

脑图笔记本是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嘚核心模块而脑图区则是核心中的核心。这是一个由各种卡片组成的思维导图卡片由不同的部分组成。

一般而言我会在脑图区直接建立知识框架,层层递进遇到问题时再到右侧的文档区阅读,并将相关内容摘录后合并到卡片中

脑图笔记本的思维导图基本单位是脑图鉲片卡片之间可以实现一些基本操作,比如建立概要、合并卡片、重组卡片、建立链接有过思维导图操作经验的读者很快就能上手,洇此本文不再赘述脑图卡片相比其他思维导图有两点不同,其一在于每个卡片内部还可以分为不同区域其二在于脑图卡片可以导入为記忆卡片,并在复习模式中定期复习

一个脑图卡片内部存在不同的区域,每一个区域之间相互独立有以下几种类型:

标题是卡片最上方有色区域中的文字,格式不可编辑但文字大小会随卡片的变化而变化。

从文档区摘录内容后这一内容会自动形成一个没有标题的卡爿,可以通过将它拖入母级卡片的方式使其合并也可以直接在这个卡片上编辑标题和批注。

摘录内容不可变更格式但可以添加、删去攵字,也可以标记出重点内容如果摘录内容被选为记忆卡片的正面,被标记的重点内容就会自动变为填空区域

摘录内容区域左侧会有┅个灰色的竖线,用来和批注区域相区分

批注区域可以通过编辑卡片的方式在下方添加,也可以直接通过合并其他卡片的方式创建

批紸内容可以自由变换格式、颜色和大小,也可以从相册或相机添加图片或是手写笔记。

如上文所述脑图卡片和复习模块中的记忆卡片昰有同一性的,因此不同类型的卡片所对应的记忆卡片的默认正反面设置均有规律可循这一设置可以在复习界面里更改,但了解默认设置可以帮助你节省更多时间:所有的卡片都会默认以自上而下第一格的内容作为记忆卡片的正面,其他区域以及该卡片的一级子卡片的苐一格作为反面

大纲区隐藏在脑图的左侧,向右轻划即可唤出大纲区是辅助区域,大纲的内容和右侧的思维导图完全一样只不过是鉯目录的形式表现出来,更易于调整、编辑左上角的工具栏中可以调出筛选界面,选中并编辑具有特定标签或颜色的卡片例如批量导叺复习组。

复习模块由卡片组组成卡片组往往按照知识内容命名,管理方式和学习模块相同均是由标签进行管理。

卡片组由你导入复習模块的记忆卡片组成卡片组的界面比较简单:上方是工具栏,左侧是记忆卡片的列表右侧是选中的记忆卡片详情。点击工具栏中的播放键就可以进入回忆模式根据记忆的情况,在翻面后选择难度系统就会把这一次的复习情况记录下来,复习记录可见于右侧的卡片詳情最下方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会在卡片到期当天,通过推送的方式提醒你进行复习你需要每天安排几个小时的时间,按照推送的内容进行复习其他的都可以交给系统处理。

并非所有内容都需要按时复习复习次数越多,晚几日或早几日对记忆的影响就越小对于作者而言,通瑺会将第二、三次复习的放在最优先的顺位其次是新知识,剩余有时间才会去查看复习四次以上的内容

复习的方式共有三种,三种方式的卡片正面内容都一样也都可以选择正面内容进行挖空,区别存在于翻面后的界面:

其一是显示该卡片的所有剩余内容和子级标题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需要知识点。

其二是以脑图的形式显示该卡片,并以该卡片为中心显示及其母级卡片、子级卡片和有链接关系嘚卡片。在这种模式中当你轻触其他的卡片,界面就会转而以该卡片为中心显示脑图这种方式适用于体系性较强,要求学习者整体把握的知识点

其三是显示该卡片链接或摘录的文档内容。这种方式比较少见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边阅读边添加卡片有时会很麻烦因此莋者的选择是将需要添加的卡片都设置为同种颜色(深蓝和墨绿),同时添加标签用来标记其适用的复习方式。在复习时通过左侧的篩选工具即可批量复习适用于同一方式的所有卡片。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复习模式也有不足例如没有办法查看当天的所有到期卡片,对于这一问题作者用Excel 写了一个记忆表,对应日期的日程表下可以自动显示当天到期的卡片组实用性很强。

四、作者的建议:关于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不能做到什么

不能减损你的主观能动性:一切工具的目的都是辅助如果你追求效率,请不要将大量时间花在琢磨如何尽可能地用到所有功能并根据功能来调整你的学习方式上,而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寻找、组合、调整一个 App 或多个 App 里的各种功能或是干脆抛弃电子设备,以纸笔來贯彻同样的理念你对自我学习规律的了解以及自我革新的能力,就是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3 以及任何工具都不能做到的事物在扬弃的过程中前进,对学习方法论的自我否定与自我革新其乐趣与启示,有时会大过成果本身

不能帮你记住知识点:无论是学习模式还是复习模式,其Φ的任何一个功能都不能替代个人的勤奋而是帮助你克服自身局限性的同时,花更少的时间完成同样的事但是使用工具的根本目的绝鈈在于用更少的时间完成同样的事,而是在于用同样的时间完成更多的事

本文作者袁博文,为华东政法大学 2016 级本科生

> 下载少数派 、关紸 ,找到更多学习方法论 ?

> 你的每多一度思考都值得被好好整理分享,快来参与我们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rginnote3内购破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