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出力矩和求约束力要求力矩吗

在图示结构中各构件的自重略詓不计。在构件AB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求支座A和C的求约束力要求力矩吗。

第一节 梁平面弯曲的概念和弯曲內力

工程实际中存在大量的受弯曲杆件,如火车轮轴桥式起重机大梁。如图10.1.110.1.2所示,这类杆件受力的共同特点是外力(横向力)与杆轴線相垂直变形时杆轴线由直线变成曲线,这种变形称为弯曲变形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称为梁。

工程中常见的梁其横截面通常都有┅个纵向对称轴,该对称轴与梁的轴线组成梁纵向对称面如图10.1.3所示。

如果梁上所有的外力都作用于梁的纵向对称平面内则变形后的轴線将在纵向对称平面内变成一条平面曲线。这种弯曲称为平面弯曲平面弯曲是弯曲问题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所以这里只讨论平面弯曲问题。

二、梁的计算简图及基本形式

梁上的荷载和支承情况比较复杂为便与分析和计算,在保证足够精度的前提下需要对梁进行力學简化。

为了绘图的方便首先对梁本身进行简化,通常用梁的轴线来代替实际的梁

作用在梁上的载荷通常可以简化为以下三种类型:

当載荷的作用范围和梁的长度相比较是很小时,可以简化为作用于一点的力称为集中荷载或集中力。如车刀所受的切削力便可视为集中力P如图10.1.4(a)所示,其单位为牛(N)或千牛(kN)

当梁的某一小段内(其长度远远小于梁的长度)受到力偶的作用,可简化为作用在某一截面上的力偶称为集中力偶。如图10.1.4(b)所示它的单位为牛?

3 、均布载荷 沿梁的长度均匀分布的载荷,称为均布载荷分布载荷的大小用载荷集度 q 表示,均布集喥 q

按照支座对梁的约束情况通常将支座简化为以下三种形式:固定铰链支座、活动铰链支座和固定端支座。这三种支座的约束情况和支反仂已在静力学中讨论过这里不再重复。根据梁的支承情况一般可把梁简化为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1 、简支梁 梁的一端为固定铰链支座叧一端为活动饺链支座的梁称为简支梁。如图10.1.5(a)

2 、外伸梁 外伸梁的支座与简支梁一样,不同点是梁的一端或两端伸出支座以外所以称为外伸梁。如图10.1.5(b)

3 、悬臂梁 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梁称为悬臂梁。如图10.1.5(c)

以上三种梁的未知约束反力最多只有三个应用静力平衡条件就可以確定这三种形式梁的内力。

三、 梁弯曲时的内力——剪力和弯矩计算

作用于梁上的外力以及支承对梁的求约束力要求力矩吗都是梁的外载荷支承对梁所产生的约束反力一般都由静力平衡条件求得。在外载荷的作用下梁要产生弯曲变形,梁的各横截面内就必定存在相应的內力求解梁横截面上内力的方法是截面法。

10.1.6 截面法求梁的内

PP12如图10.1.6所示的简支梁受集中力作用。为了求出距A端支座为x处横截面m-m上的內力首先按静力学中的平衡方程求出支座反力RR。然后用截面法沿m-m截面假想地把梁截开并以左边部分为研究对象(图10.1.6(b))。AB

因为原来梁处于岼衡状态故左段梁在外力及截面处内力的共同作用下也应保持平衡。截面m-m上必有一个与截面相切的内力Q来代替右边部分对左边部分沿截媔切线方向移动趋势所起的约束作用;又因为RPA1对截面形心的力矩一般不能相互抵消为保持这部分不发生转动,在横截面m-m上必有一个位于載荷平面的内力偶其力矩为M,来代替右边部分对左边部分转动趋势所起的约束作用由此可见,梁弯曲时横

截面上一般存在两个内力洇素,其中Q称为剪力M称为弯矩。

剪力和弯矩的大小可由左段梁的平衡方程确定

式中,C 为横截面的形心

,Q,M 若取右段梁研究,根据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在m-m截面上也必然有剪力 和弯矩,并且它们分别与 Q M 数值相等、方向相反

剪力和弯矩的正负按梁的变形来确定。凡使所取梁段具有作顺时针转动趋势的剪力为正反之为负。如图10.1.7所示凡使梁段产生上凹下凸弯曲变形的弯矩为正,反之为负如图10.1.8所示。

综仩所述可得求剪力、弯矩大小和方向的规则:

对于剪力:梁内任一横截面上的剪力等于该截面一侧梁上所有横向外力的代数和;正负号由外仂左上右下,产生的剪力为正确定

对于弯矩:梁内任一横截面上的弯矩等于该截面一侧梁上所有外力对截面形心力矩的代数和。正负号外力矩左顺右逆产生的弯矩为正确定。

利用上述规则可以直接根据截面左侧或右侧梁上的外力求出指定截面的剪力和弯矩。

简支梁受集中力力偶,均布载荷如图10.1.9所示,试求?-??-?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解:(1)求支座反力。

(2)计算剪力和弯矩(应取简单的一侧为研究对象)

力矩分配法计算三跨连续梁

1、基夲概念和计算要求

在学习力矩分配法时,要注意下列问题:

1)力矩分配法是一种渐近的计算方法不须解方程即可直接求出杆端弯矩,可以汾析连续梁和结点无侧移刚架的内力

2)力矩分配法是在位移法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其杆端弯矩、结点力矩的正负号规定和位移法完全一致

3)力矩分配法的三大要素: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传递系数。其中转动刚度在位移法中已经涉及只是概念稍为变化,传递系数较易悝解和记忆主要是分配系数,要求熟练掌

在应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具有多个分配结点的连续梁时其基本原理是在加刚臂和放松刚臂的过程中,完成杆端弯矩的计算其基本思路为:

1)用刚臂约束所有的刚性结点,控制其转角计算固端弯矩和求约束力要求力矩吗矩。

2)每佽轮流放松一个结点其它所有结点仍需加刚臂约束。在所放松的结点处进行力矩的分配和传递

3)将各杆端的固端弯矩分别与各次的分配力矩和传递力矩相叠加(求代数和)即得该杆端的最后弯矩。最后杆端弯矩在每个结点处都应该平衡

4)根据杆端弯矩和荷载利用叠加法画弯矩图。

3、计算步骤和常用方法

考试要求为应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具有两个结点的三跨连续梁并画出其弯矩图。计算时要注意:1)计算汇交于同一结点各杆杆端的分配系数后先利用分配系数之和应等于1的条件进行校核,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计算

2)特别应注意列表进荇力矩分配、传递及最后杆端弯矩的计算方法。

3)分配时要从求约束力要求力矩吗矩大的结点开始分配,可达到收敛快的效果

4)应特別注意一定要将求约束力要求力矩吗矩先变号再进行分配。

5)求求约束力要求力矩吗矩时应注意将其他结点传递过来的力矩计算在内。

6)当分配力矩达到所需精度时即可停止计算(通常可以把精度控制在0.3范围内)。应注意停止计算时只分配不再传递以免引起邻近结点絀现不平衡力矩。

7)画内力图时宜利用最后杆端弯矩在每个结点处都应该平衡的条件进行校核。

试用力矩分配法作图(a)所示连续梁的彎矩图

[解](1)计算固端弯矩

将两个刚结点B、C均固定起来,则连续梁被分隔成三个单跨超静定梁因此,可由表查得各杆的固端弯矩

其余各固端弯矩均为零

将各固端弯矩填入图(b)所示的相应位置。由图可清楚看出结点B、C的求约束力要求力矩吗矩分别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约束力要求力矩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