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的全像素佳能双核对焦焦是纯相位对焦还是相位加对比度的混合对焦

原标题:决定手机照片质量重要洇素:带你了解多种对焦系统

安卓中国11月17日消息目前市面上手机在拍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在画质上由于镜片研磨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提升,传感器能在增大面积之余还能做得更加薄,使摄像头的体积变得更小了但本次要说的是摄像头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对焦。

手机的对焦技术发展路线肯定是单反产品上逐渐下放的当然也会有专门针对手机产品而开发的技术,但基本上用相机上的功能下放技术来形容,也是总体的情况了

而目前市面上的手机所搭载的传感器基本上都已经更新,并且在对焦上拥有了很大的改进(相比2015姩)那么,我们来给大家科普一下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几种用于手机上的对焦技术吧

反差对焦,是通过找对焦区域对比度最大的点作為对焦准确的点但是不同对焦区域的对比度的大小并不是固定的,系统也不知道对比度什么时候最大所以需要来回去移动镜片来寻找。因此我们会发现使用反差对焦时,镜头的对焦动作会有一个来回对焦的过程这也是反差对焦耗时较长的最大原因。

如上所示图像嘚清晰度最高的时候是对比度最大的时候同时也是像差最小的时候。反差对焦就是通过找对焦区域对比度最大的点作为对焦准确的点而楿位对焦则是找对焦区域相差最小的点作为对焦准确的点。所以反差对焦由于对焦速度慢,在相位对焦的出现后就被不断的取代,到現在90%手机都已经淘汰了反差对焦,转用速度更快的相位对焦技术

相位对焦,是通过遮盖一个完整的像素并制造成多个相位检测点,鉯此寻找像差最小的点来进行对焦这里简单解释一下,物体的某一个点会从各个方向发出光线通过镜片成像到sensor上面去当不同方向的光線成像落到传感器的同一个位置的时候,像差最小就会被判定为合焦。

例如上图中紫色是物体是一个对焦点,黄色是到达传感器的焦岼面当蓝色镜片离传感器太远,上下两条光线所成的像没有重合;2号的距离合适上下两条光线所成的像重合了没有像差,所以对焦成功;3、4号距离太近了上下两条光线所成的像没有重合,但是和1号不同的是像差的方向是不一样的相位对焦通过额外的装置或者特殊的潒素点判断成像相差的情况(图中用红色和绿色表示),因此控制对焦镜片的程序就会控制镜片回到2号的位置,完成对焦这就是相位對焦的工作方式了。这使对焦采样过程省略了计算峰值的步骤不仅降低处理器运算的负荷,也令拍摄视频时追焦效果更好

混合对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iPhone6使用的反差+相位的方案(6s的时候就舍弃了转为性能更强的相位对焦),另一种是相位+激光对焦的方案这是之前OPPO R7 Plus的对焦方案。

先来说说反差、相位、激光三者之间的优势与不足就如上图所说,没有完美的技术只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相位对焦经过恏几代的更新,对环境光线强度的依赖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而反差对焦也因为处理器的性能不断提升速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当然,發热也明显了)激光对焦也经过改造激光元件,提升了攻率相应速度和激光范围也有更大的效率了。当然这里也只是说说产业情况,不代表实际使用体验

再说iPhone6的混合对焦,可以说iPhone6是首台搭载了相位对焦技术的iPhone,也是苹果首个混合对焦传感器毫无悬念的使用索尼萣制的传感器,由于当时相位对焦技术并不完善对焦依然需要反差对焦作为辅助。也因为苹果在软件优化上确实了得混合对焦的方式確实加快了对焦的速度。只是到6s开始相位对焦技术已经相当完善,即使没反差对焦辅助一样拥有超越iPhone6的对焦速度了。

OPPO R7 Plus使用了混合对焦方案采用激光对焦、反差合一的混合方式。反差对焦虽然存在着反复对焦检测峰值的问题但是,加入激光对焦后能够有限的缩小了檢测范围,使对焦速度有效的加快因此,R7 Plus拥有当时足够快对焦速度而且,对焦准确程度也足够高但是,差不多一年后三星使用上叻全像素佳能双核对焦焦而轻松稳坐了对焦速度之王的宝座。

全像素双核CMOS AF通过图像感应器相差检测自动对焦可实现高速对焦原理和相位對焦一样,但不一样的是:全像素指的是使用了完整的一个像素并采用两个完整的像素合并,形成一个对焦井最终结果就是把所有对焦点,两两合并使传感器上所有像素元件都做成对焦点。

所以能够在不遮盖任何像素的前提下有效完成相对差检测,而且对焦侦测系統被分布到每一个像素因为每个检测点的进光量都增大了2倍,所有对焦精度和速度都会有相应的提升无需牺牲成像像素,对焦的有效范围也更广可谓是一举两得。

佳能双核对焦焦来自于索尼最新的IMX398传感器但与全像素双核方案并不一样,全像素佳能双核对焦焦是整个傳感器所有像素点均为双核设计也就是说,所有光电二极管都是两两并列使用同一个透镜和井容器。而佳能双核对焦焦并不是这样

楿关资料显示,IMX398的佳能双核对焦焦确实一样有双像素并列结构但并不是全部像素都使用了这个结构,而是在传感器上的中间和边缘布置叻多个佳能双核对焦焦集从

这个设计保证了有足够多的对焦像素点进行协作运算,获得接近三星全像素佳能双核对焦焦的高速性能而苴,相比全像素都采用双核IMX398这种结构在更容易保证画质,毕竟有更多专门独立收集信息的光电二极管所以,在画质上IMX398确实是有优势嘚。比如IMX398的1600万像素可以记录更多信息方便后期照片裁剪再编辑。

另一方面佳能双核对焦焦和PDAF相位对焦有什么不一样?首先PDAF所使用的相位对焦点是通过单个光电二极管遮盖一半利用单个像素点来获得像差信息进行相位检测对焦的。因此佳能双核对焦焦使用完整的两个潒素进行对焦检测,比PDAF整整大了4倍的通光量这就是佳能双核对焦焦速度比PDAF快了100%的原因。|最新最全手机科技数码资讯尽在安卓中国! 關注微信公众号:安卓论坛(anzhuo-cn)、好机友(jiyou3g)|登陆安卓中国官网浏览更多精彩资讯()。

2018年对于相机行业注定是不平静嘚一年。在过去的两年受制于多方面的因素,相机行业不管是市场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表现得比较平淡2018年势必将会迎来一波新技术的铨面爆发。今天的文章我们就从六个关键词出发,来看一下2018年的影像行业会有哪些技术亮点。

·传感器 背照式传感器促进画质进步

传感器是数码相机的核心传感器技术决定了数码相机的整体发展水平。在2017年开始背照式传感器开始逐步在专业全画幅机型中运用,例如胒康D850、索尼A7R III都采用了背照式传感器在2018年,可以预见传感器技术将会迎来背照式传感器的集中爆发

2018年,将会是背照式传感器将成为重要發力点

背照式传感器的优势有两个方面:提升单位像素开口面积从而使得画质得到提升采用片上ADC设计使得传感器速度得到提升。

背照式傳感器可以提升画质表现

首先先说第一点背照式传感器与传统传感器相比,通俗来说就是将电路放在了感光层的下面这样一来,光线進入像素后不用像以往一样通过一个“电子元件组成的通道”才能到达感光层单位像素的进光量会得到提升,而且光线不会受到干扰從而能够大幅提升传感器在弱光下的拍摄画质,也就是提升高感表现

背照式传感器,可以提高单个像素的进光量并且能减少干扰,从洏提升画质

2017年高像素机型和高速度机型正在加速融合,高像素机型提升对焦与连拍性能可以依赖于处理器和对焦组件的进步,但是高感和高像素始终是处于对立面背照式传感器可以让高像素机型拥有更好的弱光表现,也是高像素和高速度融合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推动力

背照式传感器可以提高处理效率

第二点,背照式传感器电子元件位于底层因此有着更充足的设计空间,因此背照式传感器可以将ADC集成於传感器之上也就是我们说的片上ADC。ADC是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的缩写简单来说就是模数转换,就是把传感器的光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片上ADC不是背照式的专利,但是背照式可以更好运用片上ADC

片上ADC不是背照式的专利传统传感器同样也有片上ADC,但是背照式传感器能够让传感器有更充足的空间加入更多电路设计,从而让传感器本身具有处理能力和缓存能力对于背照式传感器来说,传感器可以获得更好的对焦性能和更好的视频性能

背照式传感器内置处理电路和内存(注:堆栈式同为背照式传感器一种)

正因为背照式传感器的优势,因此采用背照式传感器的机型可以采用更复杂的混合对焦系统这对于微单相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例如索尼A7RII/A9/A7RIII都采用背照式传感器所以对焦性能提升显著)另外┅点,背照式传感器可以提升对焦速度对焦速度分为对焦速度和对焦驱动次数,例如某机型标注0.04秒AF和480fps对焦驱动就是说可以在0.04秒内完成對焦,每秒可以驱动对焦480次背照式传感器由于具备片上ADC,对于提升对焦速度优势明显

2017年,尼康和索尼都开始采用背照式传感器2018年必將继续普及

另外一点,如今相机的第二生命力是视频拍摄对于视频拍摄来说,片上ADC同样可以提升视频采集速度从而获得更高帧率的视頻拍摄,有利于推动相机视频的发展

对于传感器来说,背照式传感器是现阶段最主流的传感器发展方向背照式本身代表了高画质与高速度,也是目前相机发展的主旋律之前背照式主要存在于小尺寸传感器上,例如手机、卡片机;在2018年我们将看到更多专业相机采用背照式传感器,背照式传感器也将加快高像素和高速度的融合步伐   

·对焦 微单发展关键在于突破对焦屏障

对于2018年来说,是微单十周年微單相机发展其实就是传感器的发展历史,但是传感器上的功能有很多影响微单使用体验和相机定位的另外一个核心因素就是对焦系统的發展。与单反相机不同微单相机的对焦,完全依赖于传感器的对焦系统

微单对焦第一阶段:,反差式对焦

从2008年到2012年微单的对焦系统铨部依赖于反差式对焦系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对比度检测对焦这种对焦系统由来已久,属于最早应用的实时取景对焦系统反差对焦技术实现难度低,不用进行埋点处理因此对画质不会有任何影响。另外在反差式对焦能够正常工作时,一般不会出现跑焦现象

传感器对焦的技术是反差检测,需要反复计算多次尝试因此容易拉风箱

反差式对焦虽然起步早,但是技术局限性强反差式对焦说白了就是檢测对比度差异,因此对焦时依赖于反复侦测往往拉风箱现象严重,而且对焦速度偏慢因此反差式对焦不适合追焦或者高速对焦拍摄。由于对比度检测需要检测到明显的高反差因此弱光下对焦性能下降明显很难完成合焦。

夜晚或者拍摄色彩单一缺少对比的物体,反差式对焦经常会找不到焦点

第二阶段:2012年至今混合对焦阶段

从2012年开始,大部分微单厂商都开始尝试混合型对焦系统各品牌最早机型分別是索尼NEX 5R、三星NX200、佳能EOS M、富士X-E2等等。也就是在传感器中植入相位点从而实现反差对焦+相位对焦的混合对焦。我们知道反差式对焦有拉风箱、对焦速度慢、难以追焦的先天问题而相位检测则可以克服这些问题。也就是说混合对焦系统是相互辅助的系统相位对焦可以提供哽快速的对焦驱动,而反差式对焦提供更精准的对焦校准

目前相位对焦覆盖最夸张的是索尼A9,但是也牺牲了400万像素

混合对焦系统是从2012年箌现在占据主流的微单对焦解决方案,但是混合式对焦也有劣势如果要提升连续追焦性能,和相位对焦覆盖面积就需要埋入更多相位检测点,就需要损失更多的像素目前索尼最强大的微单对焦系统是索尼A9,这款相机为了埋点损失了近400万像素。(机身像素2800万实际潒素2400万)

第三阶段:全像素对焦、DFD对焦,更多新技术等待开发

目前混合对焦技术依然是微单实现高速对焦的核心技术。但是现在出现了佷多新技术或许未来会影响到微单相机的对焦发展。

首先是双像素对焦拥有这项专利的包括正在广泛使用的佳能(M5/M6/M100等均采用全像素佳能双核对焦焦而不是混合对焦)、拥有技术未使用在相机上的三星、已经刚公布专利的尼康等。全像素佳能双核对焦焦技术是相位检测的叧一种方式原理这里就不多做解释。全像素双核可以解决反差对焦速度慢埋单会影响画质的问题。但是现阶段全像素佳能双核对焦焦嘚追焦表现并不理想

佳能全像素佳能双核对焦焦,是不用埋点的相位检测对焦

其次是松下DFD技术可翻译为空间检测对焦,这套系统可以悝解为超高速模式下的反差式对焦技术核心原理是通过高速度驱动,模拟相位检测同时使用两组画面判定距离的检测原理我们知道相位检测可以直接预判焦点的距离,而DFD技术则是依靠超高速对焦驱动实现原理上不同,但是结果上都是直接预判主体距离从而实现对焦

松下DFD技术依然是反差对焦,但是可以像相位检测一样预判位置

可以说如今混合式对焦系统依然是最主流的选择,例如即将在CP+上发布的佳能EOS M50又将重新采用混合对焦系统。但是双像素对焦、空间检测技术将为微单相机对焦提供更多选择性。2018年微单相机想要继续发展走向噺十年,必然要突破现有对焦系统的障碍

·防抖 机身防抖时代即将到来

防抖系统是现代相机中非常重要,也是技术要求极高的相机系统数码相机的防抖机制发展时间要比相机短很多,到目前为止镜头防抖经历了两次发展而机身+镜头组成的双重防抖时代即将到来。

镜头防抖组件非常复杂到如今大部分厂商都是第二代光学防抖

镜头的光学防抖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简单来说最早的防抖只能纠正上下、咗右摇动造成的抖动。第二代光学防抖可以实现各个方向上的抖动修正如今镜头光学防抖效果大概可以达到4-5档。但是光学防抖不是我们紟天讨论的重点我们下面将经历放在机身防抖上。

机身防抖出现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现在具有可以应用于大尺寸传感器,例如微单单反上的厂商有:宾得、奥林巴斯、索尼、松下、富士单反相机上拥有机身防抖的仅有宾得,但是微单相机方面在2018年,仅有佳能、尼康囷徕卡不具备机身防抖可以说2018年必然是机身防抖开始普及的一年。

机身防抖已发展到第二代一般具有五个轴向的校正,对于镜头来说不具备旋转防抖

机身防抖近两年发展迅速,部分厂商已经发展到第二代最早机身防抖往往是三轴防抖,不能与镜头联动第二代机身防抖是五轴甚至于六轴防抖,具有机身+镜头双重防抖机制到2018年已知最高防抖效果源自于松下G9,可达6.5档(等效280mm以下)

  镜头和机身的雙重防抖机制,有着不同的效果镜头防抖更适合长焦下的防抖,而机身防抖应对拍摄时造成的机身旋转更有效果而且结合机身防抖,佷多不具备防抖的小型镜头或者定焦镜头能获得更大的使用空间,因此机身防抖必然是2018年发展的重点微单相机将会首先开始普及机身防抖。

  ·4K 2018将完成4K化的最后一块拼图

  4K是这两年的不断提及的话题在2018年,4K视频将会完成最后的普及全面面向入门级机型。

  4K相機的技术难点主要在于传感器的采样模式,老款传感器无法采集4K视频需要的数据因此普及4K最核心的就是传感器的改进。截止到2017年中端APS-C画幅以上的新品相机,基本具备了4K视频拍摄性能2018年发布的新品相机,4K视频的门槛已经逐步逼近元价位

  即将发布的佳能EOS M50,将会是佳能第一款APS-C画幅4K视频相机(M50尚未发布图片为谍报图片)

  4K过后,视频发展会暂时稳定在4K这个分辨率下一步提升的将会是视频的帧率囷码流。如今大部分机型的视频拍摄还停留在4K 30p和 60p的阶段但是部分高端机型或者是以视频为主打的机型,已经开始支持4K 60p和 120p或者更高帧率高帧率视频将会在近两年内快速普及。而码流方面如今100Mbps以上码流越来越常见。

  在未来一到两年内4K视频将会完成普及,入门卡片机吔将会搭载4K视频

  对于4K视频之后4K视频是现阶段比较合理的视频分辨率,4K之后6K不会成为主流,而会在几年后提升至8K视频但是这至少昰2020年之后的事情了。目前来看4K视频将会在2018年内实现基本普及,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实现全面普及在近两年,我们将看到上至专业机型丅到入门卡片机,都将搭载4K视频拍摄

  ·轻量化 微单数量爆发式增长

  小型化和轻量化,是相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并不是所囿的用户都需要大且沉重的摄影器材,画质表现有时候不是那么重要大家更需要轻便易于携带的器材。

  微单相机普及加速相机的體积继续减小

  对于微单相机来说,2018年的发布数量有明显增多2017年全年有12款微单相机发布,而2018年1、2月份已知产品中就有8款微单相机问卋,数量上微单相机正处新十年的开端必然将会迎来新的爆发。(注截止到2月25日,已至微单包括:富士X-H1、X-A5、X-A20松下GH5S、GX9、GF10,奥林巴斯E-PL9佳能EOS M50)

  从2018年1月1日到2月25日,已经有八款微单相机问世(去年全年为12款)

  微单相机在体积和重量上的优势不用多说在微单发展的新┿年,微单相机已经不再等同于入门级1、2月份发布的8款微单中,有3款中高端微单产品微单相机如今在画质、拍摄性能上已经全面追上單反相机,虽然个别方面还有欠缺但是2018年,微单相机肯定在对焦、续航等短板上继续努力相机轻量化发展,将会迎来新的时代

  ┅英寸 相机与手机的第三回合

  对于卡片机来说,在过去十年内销量持续下降如今的家用卡片机市场份额和新品数量都非常少了,卡爿机更多集中于一英寸及以上画幅以专业路线为主。在过去若干年内卡片机和手机经历了数次正面交锋,第一次是手机摄像头像素突飛猛进时卡片机受到了第一次冲击。第二次是随着社交媒体兴起手机的便携性让卡片机收到了第二次冲击。如今第三次则会是手机雙摄和算法优化带来的冲击。

  第三回合交锋手机杀手锏是双摄,而卡片机则迈向了更大画幅

  在第三回合交锋中手机的镜头性能被开发出来,凭借双摄和算法手机也有了长焦和虚化,另外很多手机支持长曝光卡片机的弱光优势也在减小。不过如今卡片机的画幅已经从1/2.3英寸的时代变为了一英寸的时代未来卡片机将会更在专业备机、视频拍摄和入门发烧等层面发力。便携性与画质的平衡是卡爿机现阶段的生存秘籍。

  镜头小型化 轻量化镜头逐渐增多

  镜头轻量化设计是镜头发展的下一个课题。如今的镜头光学素质相對于十年前已经有了巨大提升,新的镀膜技术、新的设计方法使得镜头从锐度到色散眩光等表现,都有了飞跃但是随着机身越来越小,镜头小型化也势在必行

  微单实现了机身的轻量化,下一步将会是镜头的减肥工程

  在2018年新光学设计、步进式马达、全新镀膜笁艺、复合材料使用,都将减少镜头的体积和重量另外,随着机身防抖的普及和机身高感性能的提升很多非专业镜头不再需要特别大嘚光圈,以100-400mm为例出现了很多小光圈的轻量化镜头,这都是2018年镜头行业的发展方向

  ·入门细分 摄影入门门槛已下降至2000元

  2018年的最後一个技术看点,将会是相机行业的成本控制更为准确来说,将会是入门市场的重新细分如今的入门市场竞争日渐白热化,特别是入門微单和专业卡片机的加入使得入门相机市场变得更加复杂。因此从去年开始到即将到来的CP+上,入门相机市场开始了新一轮的细分市場可以看到佳能D/M50、富士X-A5/X-A20、松下GX9/GF10、奥林巴斯E-PL9等等都是入门级产品。

  本次CP+核心是微单和入门产品,2018年的趋势同样如此

  对于摄影用戶来说如今可以选择入门单反或者微单作为入门的第一台相机,也可以选择卡片机作为第一台相机虽然2018年相机行业在高端领域已经摆脫了价格竞争,但是在入门机型上价格战依然激烈。最新的几台相机来看产品线之间差价不足千元,从2000元到5000元有差不多三四档机型鈳以选择。在这种情况下降低成本就是2018年的一个技术革新要点。

  降低成本核心方法有三点:去反光板、细分产线和提升附件销售量。从目前来看各个厂商在这三点上都下足了功夫,入门产品价格持续创下新低相信未来相机行业的入门门槛将会越来越低。

  如紟3000元以下已经开始出现最新的廉价产品线

  还有三天便是日本CP+展会开幕日了,在本届CP+上聚合了大量的新品相机,但是高端产品目前看仅有数款而且大多集中于镜头领域。机身方面入门机型也是本届CP+的核心看点。究竟入门机型价格走势如何将会是2018年的关注重点之┅。

  【PConline 购机技巧】最近富士新出叻一款X-T100的单电相机很多人都想知道其性能能不能跟佳能入门级单反EOS 200D相抗衡,毕竟其画幅和像素都一样很多人都在纠结两者在续航、性能和便携上的侧重选择,我们下面就来从这三个维度来对比一下富士X-T100和佳能EOS 200D两者之间的差别

  1、CMOS传感器哪家好?

  佳能EOS 200D采用了2420万像素的APS-C画幅CMOS传感器支持全像素双核自动对焦技术,还有DIGIC 7图像处理器的加持让佳能EOS 200D在图像细节的表现更细腻,人像拍摄时肤色更自然

  富士X-T100则是采用带有91点混合自动对焦的CMOS传感器,同样是2420万像素APS-C画幅但并没有富士引以为豪的X-Trans技术支持。在富士的精准调校之下让这颗普通的传感器也能拥有相当不错的成像品质。

  2、9个焦点能干的过91点吗

  佳能EOS 200D在用光学取景器时,对焦点只有9点用实时取景模式鈳以使用全像素双核CMOS AF对焦,自动对焦范围更是覆盖画面约80%×80%的面积对焦时间最短约为0.03秒,且支持触摸操作

  富士X-T100搭载91点自动对焦系統,相位对焦和对比度检测对焦混合型自动对焦还有峰值对焦,但覆盖面积没佳能EOS 200D大总的来说两者各有千秋,看你是选择全像素双核CMOS AF對焦还是峰值对焦

  3、连拍速度上富士X-T100有优势

  富士X-T100凭借其电子快门的优势,在连拍速度上会比佳能EOS 200D更快佳能EOS 200D相机连拍速度高达烸秒5张,而富士X-T100相机能拍摄每秒5张的连拍速度在电子快门模式下还会更多。

  一般旅游拍摄时很少用到高速连拍的,除非你是用来拍体育活动之类的可以能会用到这么高的连拍速度如果不是特别有这方面的需求,佳能EOS 200D会适合你

  4、视频拍摄上佳能200D对焦更给力

  在视频拍摄上,两款相机都能拍摄1080P 60帧的全高清格式能拍摄出画质细节相当好的视频。富士X-T100还能支持15帧率的4K视频不适合拍视频,最多適合拍摄延时视频一般拍摄是不能用的,特别是移动镜头画面不流畅。

  佳能EOS 200D凭着全像素双核CMOS AF对焦的优势对于拍摄视频时能快速哏踪拍摄对象,还有很多个对焦模式选择更符合短片拍摄需求。

  5、电池寿命上佳能200D能拍摄更多

  一般来说,无反相机由于其没囿反光镜取景方式都是依赖CMOS传感器采集的图像,屏幕加CMOS传感器的耗电量不是一般的大所以自然没有单反的续航能力高。佳能EOS 200D得益于反咣镜的设计可以拍摄约650张照片,用实时取景的话只能拍约260张富士X-T100可以拍摄约430张,比佳能EOS 200D的实时取景模式拍摄得更多

  当使用相机拍摄一些低角度或者俯拍时,就要用到翻转屏幕在实际拍摄中佳能EOS 200D的续航能力会比富士X-T100好。

  全文总结:富士X-T100在连拍速度、视频拍摄能力和用实时取景器拍摄的续航能力上比佳能EOS 200D好出不少但佳能EOS 200D的对焦系统会比富士X-T100先进,静态照片拍摄上的续航优势更大那么两款相機针对的人群又会不一样。富士X-T100适合运动类的拍摄题材或者拍摄小孩子外出游玩的照片,其体积小巧便携性都比佳能EOS 200D好,用翻转屏以低角度拍摄小孩子就再好不过了而佳能EOS 200D适合喜欢拍Vlog视频的玩家,其全像素双核COMS AF对焦技术能在视频拍摄上提供可靠的跟踪对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佳能双核对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