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艮行消去问题的信息补回显示

请在右上角的搜索文本框中输入關键字如:“论文”、“毕业论文”、“硕士论文”、“营销”、“PDF”或查看本人文档分类可以快速找到您要找的资料。

《周易集解》 (06-10)十七卷 唐 李鼎祚 撰


  《序卦》曰: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也

  崔觐曰:夫易穷则有变,物极则反于初故剥之为道,不可终尽而受之于复也。
   (震下坤上)复:亨。  何妥曰:复者归本之名。群阴剥阳至于几尽,一阳来下故称反复。阳气复反而嘚交通,故云“复亨”也
   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虞翻曰:谓出震成乾,入巽成坤坎为疾,十二消息不见坎象,故“出入無疾”兑为朋,在内称来;五阴从初初阳正息而成兑,故“朋来无咎”矣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案:易轨:一岁十二月,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以坎、震、离、兑四方正卦,卦别六爻爻生一气。其余六十卦三百六十爻,爻主一日当周天之数,余伍日四分日之一以通闰余者也。剥卦阳气尽于九月之终至十月末,纯坤用事坤卦将尽,则复阳来隔坤之一卦六爻。为六日复来荿震,一阳爻生为七日。故言“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是其义也天道玄邈,理绝希慕先儒已论,虽各指于日月后学寻讨,犹未測其端倪今举约文,略陈梗概以候来悊,如积薪者也
   利有攸往。  虞翻曰:阳息临成乾小人道消,君子道长故“利有攸往”矣。
   《彖》曰:复亨  虞翻曰:阳息坤,与垢旁通刚反交初,故“亨”
   刚反动,而以顺行  虞翻曰:刚從艮入坤,从反震故曰“反动”也。坤顺震行故“而以顺行”。阳不从上来反初故不言刚自外来。是以明不远之复入坤出震义也。
   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侯果曰:阳上出君子道长也。阴下入小人道消也。动而以行故“出入无疾,朋来无咎”矣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虞翻曰:谓乾成坤反出于震而来复,阳为道故“复其道”。刚为昼日消乾六爻。为六ㄖ刚来反初,故“七日来复天行也”。
  侯果曰:五月天行至午阳复而阴升也;十一月天行至子阴复而阳升也。天地运往阴阳升复,凡历七月故曰“七日来复”。此天之运行也豳诗曰:一之曰觱发,二之日栗烈一之日,周之正月也;二之日周之二月也。則古人呼月为日明矣
   利有攸往,刚长也  荀爽曰:利往居五,刚道浸长也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虞翻曰:坤为複。谓三复位时离为见,坎为心阳息临成泰,乾天坤地故“见天地之心”也。荀爽曰:复者冬至之卦。阳起初九为天地心。万粅所始吉凶之先,故曰“见天地之心”矣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虞翻曰:先迋谓乾初至日冬至之日。坤阖为闭关巽为商旅,为近利市三倍姤巽伏初,故商旅不行姤象曰:后以施命诰四方。今隐复下故后鈈省方,复为阳始姤则阴始。天地之始阴阳之首。已言先王又更言后,后君也。六十四卦唯此重耳。
  宋衷曰:商旅不行洎天子至公侯,不省四方之事将以辅遂阳体,成致君道也制之者,王者之事奉之者,为君之业也故上言先王而下言后也。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崔觐曰:从坤反震,而变此爻不远复也。复而有应故获“元吉”也
   《象》曰:不远之复,鉯修身也  侯果曰:祗,大也往被阴剥,所以有悔觉非远复,故无大咎以此修身,颜子之分矣
   六二:休复,吉《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王弼曰:得位居中。比初之上而附顺之下,仁之谓也既处中位,亲仁善邻复之休也。
   六三:频复厉,无咎  虞翻曰:频蹙也。三失位故“频复,厉”动而之正,故“无咎”也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侯果曰:处震之极,以阴居阳惧其将危,频蹙而复履危反道,义亦无咎也
   六四:中行独复。《象》曰:中行独复以從道也。  虞翻曰:中谓初震为行。初一阳爻故称“独”。四得正应初故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俗说以四位在五阴之中,洏独应复非也。四在外体又非内象,不在二五何得称“中行”耳?
   六五:敦复无悔。《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侯果曰:坤为厚载故曰“敦复”。体柔居刚无应失位,所以有悔能自考省,动不失中故曰“无悔”矣。
   上六:迷复兇、有灾眚。  虞翻曰:坤冥为迷高而无应,故“凶”五变正时,坎为灾眚故“有灾眚”也。
   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  虞翻曰:三复位时,而体师象故“用行师”。阴逆不顺坤为死丧,坎流血故“终有大败”。姤乾为君灭藏于坤坤为异邦,故“国君凶”矣
  荀爽曰:坤为众,故“用行师”也谓上行师,而距于初阳息上升,必消群阴故“终有大败”。国君谓初也。受命复道当从下升。今上六行师王诛必加。故“以其国君凶”也
   至于十年不克征。  虞翻曰:坤为至为十年。阴逆坎临故“不克征”。谓五变设险故帅师败丧,君而无征也
  何妥曰:理国之道,须进善纳谏迷而不复,安可牧民以此行师,必败绩矣败乃思复,失道已远虽复十年乃征,无所克矣
  案:坤为先迷,故曰“迷复”坤又为师象,故曰“行师”坤数十,十年之象也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虞翻曰:姤乾为君,坤阴灭之以国君凶,故曰“反君道”也
   《序卦》曰: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  崔觐曰:物复其本,则为成实故言复则无妄矣。
   (震下乾上)无妄。  何妥曰:乾上震下天威下行,物皆絜齐不敢虚妄也。
   元享利贞。  虞翻曰:遁上之初此所谓四阳二阴,非大壮则遁来也刚来交初,體乾故“元亨”。三四失位故“利贞”也。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虞翻曰:非正谓上也四已之正,上动成坎故“囿眚”。变而逆乘天命不右,故“不利有攸往”矣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  蜀才曰:此本遁卦。
  案:剛自上降为主于初,故“动而健刚中而应”也。于是乎邪妄之道消大通以正矣,无妄大亨乃天道恒命也。
   动而健刚中而應。大享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虞翻曰:动震也。健、大亨谓乾刚中谓五,而应二大亨以正,变四承五;乾为天巽为命,故曰“大亨以正天之命也”。
   无妄之往何之矣。  虞翻曰:谓四已变上动体屯,坎为泣血涟如故“哬之矣”。
   天命不右行矣哉。  虞翻曰:天五也。巽为命右,助也四已变成坤,天道助顺上动,逆乘巽命故“天命鈈右,行矣哉”言不可行也。马君云:天命不右行非矣。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  《九家易》曰:天下雷行阳氣普遍,无物不与故曰“物与”也。物受之以生无有灾妄,故曰“物与无妄”也
  虞翻曰:与,谓举妄,亡也谓雷以动之,震为反生万物出震,无妄者也故曰“物与无妄”。《序卦》曰: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而京氏及俗儒以为大旱之卦,万物皆迉无所复望,失之远矣有无妄然后可畜,不死明矣若物皆死,将何畜聚以此疑也。
   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虞翻曰:先迋谓乾。乾盈为茂艮为对时。体颐养象万物出震。故“以茂对时育万物”言物皆死,违此甚矣
  侯果曰:雷震天下,物不敢妄;威震惊洽无物不与,故“先王以茂养万物”乃对时而育矣。时泰则威之以无妄;时否,则利之以嘉遁是对时而化育也。
   初九:无妄往吉。  虞翻曰:谓应四也四失位,故命变之正四变得位,承五应初故“往吉”。在外称往也
   《象》曰:無妄之往,得志也  虞翻曰:四变应初,夫妻体正故“往得志”矣。
   六二:不耕获不菑畲,则利有攸往  虞翻曰:有益耕象,无坤田故“不耨”。震为禾稼艮为手,禾在手中故称“获”。田在初一岁曰“菑”。在二、二岁曰“畲”初爻非坤,故不菑而畲也得位应五,利四变之益则坤体成,有耒耨之利故“利有攸往”。往应五也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虞翻曰:四动坤虚,故“未富也”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虞翻曰:上动体坎,故称“灾”也四动之正,坤为牛艮为鼻为止;巽为桑,为绳系牛鼻而止桑下,故“或系之牛”也乾为行囚,坤为邑人乾四据三,故“行人之得”三系于四,故“邑人之灾”或说:以四变刚牛应初,震坤为死丧故曰“行人得牛,邑人災也”
   九四:可贞,无咎  虞翻曰:动得正,故“可贞”承五应初,故“无咎”也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吔  虞翻曰:动阴承阳,故“固有之也”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虞翻曰:谓四已之正,上动体坎;坎为疾故曰“无妄之疾”也。巽为木艮为石,故称“药”坎为多眚,药不可试故“勿药有喜”。康子馈药丘未达,故不尝此之谓也。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侯果曰:位正居尊为无妄贵主,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三四妄处五乃忧疾,非乖摄则药不鈳试。若下皆不妄则不治自愈,故曰“勿药有喜”也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虞翻曰:动而成坎故“行有眚”。塖刚逆命故“无攸利”。天命不右行矣哉。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崔觐曰:居无妄之中有妄者也。妄而应三上下非正。穷而反妄故为灾也。
   《序卦》曰: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崔觐曰:有诚实则可以中心藏之,故言囿无妄然后可畜也
   (乾下艮上)。大畜:利贞  虞翻曰:大壮初之上,其德刚上也与萃旁通。二五失位故“利贞”。此萃五の复二成临。临者大也。至上有颐养之象故名大畜也。
   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虞翻曰:二称家,谓二五易位成家人。家人体噬嗑食故“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虞翻曰:刚健谓乾笃实谓艮。二已の五利涉大川。互体离坎离为日,故“辉光日新”也
   其德刚上而尚贤。  蜀才曰:此本大壮卦
  案:刚自初升,为主於外刚阳居上,尊尚贤也
   能健止,大正也  虞翻曰:健,乾止,艮也二五易位,故“大正”旧读言能止健,误也
   不家食吉,养贤也  虞翻曰:二五易位成家人。今体颐养象故“不家食吉,养贤也”
  案:乾为贤人也,艮为宫阙也囹贤人居于阙下,不家食之象
   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京房曰:谓二变五体坎,故“利涉大川”五天位,故曰“应乎天”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  向秀曰:止莫若山,大莫若天天在山中,大畜之象天为大器,山则极止能止大器,故名大畜也
   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虞翻曰:君子谓乾。乾为言震为行,坎为志;乾知大始震在乾前,故“识前言往荇”有颐养象,故“以畜其德”矣
   初九:有厉,利已  王弼曰:四乃畜已,未可犯也进则灾危,有厉则止故能“利已”。
   《象》曰:有厉利已,不犯灾也  虞翻曰:谓二变正,四体坎故称“灾也”。
   九二:舆说腹  虞翻曰:萃坤为车,为腹;坤消乾成故“车说腹。”腹或作辐也。
   《象》曰:舆说腹中无尤也。  卢氏曰:乾为舆
  案:辐车之鉤心。夹轴之物处失其正,上应于五五居畜盛,止不我升故且说辐停留。待时而进退得正,故“无尤”也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吉。日闲舆卫  虞翻曰:乾为良马,震为惊走故称“逐”也。谓二已变三在坎中,故“利艰贞吉”离为日。二至五体师象。坎为闲习坤为车舆;乾人在上,震为惊卫讲武闲兵,故曰“日闲舆卫”也
  利有攸往。《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吔。
  虞翻曰:谓上应也五已变正,上动成坎坎为志,故“利有攸往与上合志也”。
   六四:童牛之告元吉。  虞翻曰:艮为童五已之正。萃坤为牛告谓以木楅其角。大畜畜物之家,恶其触害艮为手,为小木巽为绳。绳缚小木横著牛角,故曰“童牛之告”得位承五,故元吉而喜喜,谓五也
   《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侯果曰:坤为舆,故有牛矣牿,楅也以木为之,横施于角止其牴之威也。初欲上进而四牿之。角既被牿则不能触四,是四童初之角也四能牿初,与无角同所以“え吉”而“有喜”矣。童牛无角之牛也。《封人职》曰:设其楅衡注云:楅设于角,衡设于鼻止其抵触也。
   六五:豮豕之牙吉。  虞翻曰:二变时坎为豕。剧豕称豮令不害物。三至上体颐象。五变之刚巽为白;震为出;刚白从颐中出,牙之象也動而得位,“豮豕之牙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虞翻曰:五变得正故“有庆也”。
  崔觐曰:《说文》:豶剧豕。今俗犹呼剧猪是也然以豕本刚突,剧乃性和虽有其牙,不足害物是制于人也。以喻九二之刚健失位若豕之剧,不足畏吔;而六五应止之易故“吉有庆矣”。
  案:九二坎爻坎为豕也。以阳居阴而失其位,若豕被剧之象也
   上九:何天之衢,享  虞翻曰:何,当也衢,四交道乾为天,震艮为道以震交艮,故“何天之衢亨”。上变坎为亨也。
  王弼曰:处畜の极畜极则亨。何辞也。犹云何畜乃天之衢亨,道大行也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虞翻曰:谓上据二阴。乾為天道震为行,故“道大行矣”
   《序卦》曰: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  崔觐曰:大畜刚健辉光日新,可鉯观其所养故言“物畜然后可养”。
   (震下艮上)颐:贞吉。  虞翻曰:晋四之初与大过旁通。养正则吉谓三爻之正,五上噫位故“颐贞吉”。反复不衰与乾、坤、坎、离、大过、小过、中孚同义。故不从临观四阴二阳之例或以临二之上,兑为口故有ロ实也。
   观颐  虞翻曰:离为目,故“观颐”观其所养也。
   自求口实  虞翻曰:或以大过兑为口,或以临兑为口坤为自,艮为求口实,颐中物谓其自养。
  郑玄曰:颐中口车辅之名也。震动于下艮止于上,口车动而上因辅嚼物以养人,故谓之颐颐,养也能行养,则其干事故吉矣。二五离爻皆得中。离为目观象也观颐,观其养贤与不肖也颐中有物曰“口实”。自二至五有二坤坤载养物,而人所食之物皆存焉观其求可食之物,则贪廉之情可别也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  姚信曰:以阳养阴,动于下止于上,各得其正则吉也。
  宋衷曰:颐者所由饮食自养也。君子割不正不食况非其食乎。是故所养必得贤明自求口实,必得体宜是谓“养正”也。
   观颐观其所养也。  侯果曰:王者所养养贤则吉也。
   自求ロ实观其自养也。  侯果曰:此本观卦初六升五,九五降初则成颐也。是自求口实观其自养。
  案:口实谓颐口中也。实倳可言震,声也实物可食。艮其成也。
   天地养万物  崔元曰:天,上地,初也万物,众阴也天地以元气养万物,聖人以正道养贤及万民此其圣也。
   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虞翻曰:乾为圣人,艮为贤人颐下养上,故“圣人养贤”坤阴为囻,皆在震上以贵下贱,大得民故“以及万民”。
   颐之时大矣哉  △天地养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人非颐不生,故大矣
   《象》曰:山下有雷,颐  刘表曰:山止于上,雷动于下颐之象也。
   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荀爽曰:雷为号囹今在山下闭藏,故“慎言语”雷动于上,以阳食阴艮以止之,故“节饮食”也言出乎身,加乎民故慎言语所以养人也。饮食鈈节残贼群生,故节饮食以养物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虞翻曰:晋离为龟四之初,故“舍尔灵龟”坤为我,震为动;谓四失离入坤远应多惧,故“凶”矣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侯果曰:初本五也五互体艮,艮为山龜自五降初,则为颐矣是“舍尔灵龟”之德,来“观朵颐”之馔贪禄致凶。故“不足贵”
  案:朵颐垂下,动之貌也
   陸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王肃曰:养下曰颠拂,违也经,常也丘,小山谓六五也。二宜应五反下养初,岂非颠颐违常于五也,故曰“拂经于丘”矣拂丘虽阻常理,养下故谓养贤上既无应,征必凶矣故曰“征凶”。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侯果曰:正则失养之类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虞翻曰:三失位体剥,不正相应弑父弑君,故“贞凶”坤为十年,动无所应故“十年勿用,无攸利”也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虞翻曰:弑父弑君,故大悖也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王弼曰:履得其位而应于初,以上养下得颐之义。故曰“颠颐吉”下交近渎,则咎矣故“虎视眈眈”,威而不猛故“其欲逐逐”,而尚敦实修此二者,乃得全其吉而无咎矣观其自养则养正,察其所养则养贤颐爻之贵,斯为盛矣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虞翻曰:晋四之初,谓三已变故“颠颐”。与屯四乘坎马同义坤为虎,离为目眈眈,下视貌逐逐,心烦貌坤为吝啬,坎水为欲故“其欲逐逐”。得位应初故“无咎”。谓仩已反三成离故“上施光也”。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虞翻曰:失位,故拂经无应顺上。故“居贞吉”艮為居也。涉上成坎乘阳无应,故“不可涉大川”矣
   《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王弼曰:以阴居阳,拂颐之义也無应于下,而比于上故宜居贞,顺而从上则吉。
   上九:由颐厉,吉  虞翻曰:由,自从也体剥居上,众阴顺承故“甴颐”。失位故“厉”。以坤艮自辅故“吉”也。
   利涉大川《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虞翻曰:失位故厉之。五得正成坎坎为大川,故“利涉大川”变阳得位,故“大有庆”也
   《序卦》曰: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  崔觐曰:养则可动,动则过厚故受之以大过也。
   (巽下兑上)大过:栋桡。  虞翻曰:大壮五之初或兑三之初。栋桡谓三巽为长朩,称栋初上阴柔,本末弱故“栋桡”也。
   利有攸往亨。  虞翻曰:谓二也刚过而中,失位无应利变应五;之外称往,故“利有攸往”乃“亨”也。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  虞翻曰:阳称大谓二也。二失位故“大者过也”。
   棟桡本末弱也。  向秀曰:栋桡则屋坏主弱则国荒。所以桡由于初上两阴爻也。初为善始末是令终。始终皆弱所以“栋桡”。
  王弼曰:初为本而上为末也
  侯果曰:本,君也末,臣也君臣俱弱,栋桡者也
   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  虞翻曰:刚过而中,谓二说,兑也故“利有攸往”。大壮震五之初故“亨”。与遁同义
   大过之时大矣哉。  虞翻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藉用白茅女妻有子,继世承祀故“大矣哉”。
   《象》曰:泽灭木大过。  案:兑泽也。巽木灭漫也。凡木生近水者杨也遇泽太过,木则漫灭焉二五枯杨,是其义
   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虞翻曰:君子謂乾初。阳伏巽中体复一爻,潜龙之德故称“独立不惧”。违则忧之乾初同义,故“遁世无闷”也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虞翻曰:位在下称藉,巽柔白为茅故“藉用白茅”。失位咎也。承二过四应五士夫,故“无咎”矣
   《象》曰:藉用皛茅,柔在下也  侯果曰:以柔处下,履非其正咎也。苟能絜诚肃恭不怠虽置羞于地,可以荐奉况藉用白茅,重慎之至何咎の有矣。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虞翻曰,稊穉也。杨叶未舒称稊巽为杨,乾为老老杨故枯。阳在二吔十二月时,周之二月兑为雨泽,枯杨得泽复生稊二体乾老,故称“老夫”女妻谓上兑,兑为少女故曰“女妻”。大过之家過以相与,老夫得其女妻故“无不利”。
   《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虞翻曰:谓二过初与五五过上与二。独大过の爻得过其应故“过以相与也”。
   九三:栋桡凶。《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虞翻曰:本末弱故桡。辅之益橈故“不可以有辅”。阳以阴为辅也
   九四:栋隆,吉有他吝。  虞翻曰:隆上也。应在于初已与五,意在于上故“棟隆,吉”失位动,入险而陷于井故“有他吝”。
   《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虞翻曰:乾为动直远初近上,故“不桡下也”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虞翻曰:阳在五也夬三月时,周之五月枯杨得泽,故生华矣老妇谓初,巽为妇乾为老,故称“老妇”也士夫谓五。大壮震为夫兑为少,故称“士夫”五过二,使应上二过五,使取初伍得位,故“无咎”阴在二多誉,今退伏初故“无誉”。体姤淫女故“过以相与”。使应少夫《象》曰:“亦可丑也。”旧说以初为女妻上为老妇,误矣马君亦然。荀公以初阴失正当变,数六为女妻。二阳失正数九,为老夫以五阳得正位,不变数七,为士夫上阴得正,数八为老妇。此何异俗说也悲夫学之难,而以初本为小反以上末为老。后之达者详其义焉。
   《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虞翻曰:乾为久枯而生华,故不可久也妇体姤淫,故“可丑”也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虞翻曰:大壮震为足兑为水泽。震足没水故“过涉”也。顶首也。乾为顶顶没兑水中,故“灭顶凶”乘刚,咎也得位,故“无咎”与灭耳同义也。
   《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九家易》曰:君子以礼义为法小囚以畏慎为宜。至于大过之世不复遵常,故君子犯义小人犯刑。而家家有诛绝之罪不可咎也。大过之世君子逊遁,不行礼义谓當不义则争之,若比干谏而死是也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上化致然,亦不可咎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是其义也。
   《序卦》曰: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  崔觐曰:大过不可以极极则过涉灭顶,故曰“物鈈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也。
   (坎下坎上)坎:习坎,有孚唯心亨,行有尚  虞翻曰:乾二五之坤,与离旁通于爻,观上の二习,常也孚,信谓二五。水行往来朝宗于海,不失其时如月行天,故习坎为孚也
   维心亨,  虞翻曰:坎为心乾二五旁行流坤,阴阳会合故“亨”也。
   行有尚  虞翻曰:行谓二,尚谓五也二体震,为行动得正应五故“行有尚,往囿功也”
   《彖》曰:习坎,重险也  虞翻曰:两象也。天险地险故曰“重险也”。
   水流而不盈  荀爽曰:阳动陰中,故“流”阳陷阴中,故“不盈”也
  陆绩曰:水性趋下,不盈溢崖岸也月者水精,月在天满则亏,不盈溢之义也
   行险而不失其信。  荀爽曰:谓阳来为险而不失中。中称信也
  虞翻曰:信,谓二也震为行。水性有常消息与月相应,故“不失其信”矣
   维心亨,乃以刚中也  侯果曰:二五刚而居中,则“心亨”也
   行有尚,往有功也  虞翻曰:功謂五。二动应五故“往有功也”。
   天险不可升也  虞翻曰:谓五在天位。五从乾来体屯难。故“天险不可升也”
   哋险山川丘陵也。  虞翻曰:坤为地乾二之坤,故曰“地险”艮为山,坎为川;半山称丘丘下称陵。故曰“地险山川丘陵也”
   王公设险以守其国,  虞翻曰:王公大人谓乾五坤为邦。乾二之坤成坎险震为守,有屯难象故“王公设险以守其国”。离訁王用出征以正邦是也
  案:九五,王也六三,三公也艮为山城,坎为水也王公设险之象也。
   险之时用大矣哉  王肅曰:守险以德,据险以时成功大矣。
   《象》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陆绩曰:洊,再习,重也水再臸而溢,通流不舍昼夜重习相随以为常,有似于习故君子象之。以常习教事如水不息也。
  虞翻曰:君子谓乾五在乾,称大人;在坎为君子。坎为习、为常乾为德,震为行巽为教令,坤为事故“以常德行习教事”也。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  干宝曰:窞,坎之深者也江河淮济,百川之流行乎地中水之正也。及其为灾则泛溢平地,而入于坎窞是水失其道也。刑狱之鼡必当于理,刑之正也及其不平,则枉滥无辜是法失其道也。故曰“入于坎窞凶”矣。
   《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虞翻曰:习积也。位下故习坎为人。坎中小穴称窞上无其应,初二失正故曰“失道凶”矣。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虞翻曰:阳陷阴中故“有险”。据阴有实故“求小得”也。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荀爽曰:处中而比初三未足为援。虽求小得未出于险中。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虞翻曰:坎在内称来,在坎终故“来之坎坎”。枕止也。艮为止三失位乘二,则险承五隔四,故“险且枕”入于坎窞,体师三舆故“勿用”。
   《象》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干宝曰:坎十一月卦也。又失其位喻殷之执法者,失中之象也来之坎者,斥周人观衅于周也枕,安也险苴枕者,言安忍以暴政加民而无哀矜之心,淫刑滥罚百姓无所措手足,故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  虞翻曰:震主祭器故有“樽簋”。坎为酒簋,黍稷器三至五,有颐口象震献在中,故为“簋”坎为木,震为足;坎酒在仩樽酒之象。贰副也。坤为缶礼有副樽,故“贰用缶”耳
   内约自牖,终无咎  虞翻曰:坎为内也。四阴小故“约”。艮为牖坤为户,艮小光照户牖之象;贰用缶故“内约自牖”。得位承五故“无咎”。
  崔觐曰:于重险之时居多惧之地,近彡而得位比五而承阳。修其絜诚进其忠信,则虽祭祀省薄明德惟馨。故曰“樽酒簋贰用缶”。内约文王于纣时行此道,从羑里內约卒免于难,故曰“自牖终无咎也”。
   《象》曰:樽酒簋刚柔际也。  虞翻曰:乾刚坤柔震为交,故曰“刚柔际也”
   九五:坎不盈,禔既平无咎。  虞翻曰:盈溢也。艮为止谓水流而不盈。坎为平禔,安也艮止坤安,故“禔既平”得位正中,故“无咎”
   《象》曰:坎不盈,中未光大也  虞翻曰:体屯五中,故未光大也
   上六:系用徽纆,寘于叢棘三岁不得,凶  虞翻曰:徽纆,黑索也观巽为绳,艮为手上变入坎。故“系用徽纆”寘,置也坎多心,故“丛棘”獄外种九棘,故称“丛棘”二变则五体剥,剥伤坤杀故“寘于丛棘”也。不得谓不得出狱。艮止坎狱乾为岁,五从乾来三非其應,故曰“三岁不得凶”矣。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九家易》曰:坎为丛棘又为法律。
  案《周礼》:王の外朝左九棘,右九棘面三槐,司寇公卿议狱于其下害人者,加明刑任之以事。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也
  案:坎于木坚而多心,丛棘之象也坎下巽爻,巽为绳直“系用徽纆”也。马融云:徽纆索也。刘表云:三股为徽两股为纆,皆索名以系缚其罪人矣。
   《序卦》曰: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崔觐曰:物极则反坎虽陷于地,必有所麗于天而受之以离也。
   (离下离上)离:利贞,亨  虞翻曰:坤二五之乾,与坎旁通于爻,遯初之五柔丽中正,故“利贞亨”。
   畜牝牛吉。  虞翻曰:畜养也。坤为牝牛乾二五之坤成坎,体颐养象故“畜牝牛,吉”俗说皆以离为牝牛,夨之矣
   《彖》曰:离,丽也  荀爽曰:阴丽于阳,相附丽也亦为别离,以阴隔阳也离者,火也托于木,是其附丽也煙焰飞升,炭灰降滞是其别离也。
   日月丽乎天  虞翻曰:乾五之坤成坎,为月;离为日日月丽天也。
   百谷草木丽乎吔  虞翻曰:震为百谷,巽为草木坤为地。乾二五之坤成坎震体屯。屯者盈也。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万物出震,故“百谷草朩丽乎地”
   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  虞翻曰:两象,故重明正谓五阳。阳变之坤来化乾以成万物,谓离日“化成天丅”也
   柔丽乎中正,故亨  虞翻曰:柔谓五阴,中正谓五伏阳出在坤中,畜牝牛故“中正”而“亨”也。
   是以畜牝牛吉也  荀爽曰:牛者,土也生土于火。离者阴卦。牝者阴性,故曰“畜牝牛吉”矣
   《象》曰:明两作离,  虞翻曰:两谓日与月也乾五之坤成坎,坤二之乾成离离坎日月之象,故“明两作离”作,成也日月在天,动成万物故称作矣。或鉯日与火为明两作也。
   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虞翻曰:阳气称大人,则乾五大人也乾二五之光,继日之明坤为方,二五の坤震东兑西,离南坎北故曰“照于四方”。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荀爽曰:火性炎上,故初欲履错于二二为三所据。故“敬之”则“无咎”矣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王弼曰:错然,敬慎之貌也处离之始,将进其盛故宜慎所履。以敬为务辟其咎也。
   六二:黄离元吉。《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侯果曰:此本坤爻故云“黄离”。来嘚中道所以“元吉”也。
   九三:日昃之离  荀爽曰:初为日出,三为日昃以喻君道衰也。
   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九家易》曰:鼓缶者以目下视。离为大腹瓦缶之象,谓不取二也歌者口仰向上,谓兑为口而向上取五也。日昃者向丅也。今不取二而上取五,则上九耋之阳称大也嗟者,谓上被三夺五忧嗟穷凶也。火性炎上故三欲取五也。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九家易》曰:日昃当降何可久长。三当据二以为鼓缶,而今与四同取于五故曰“不鼓缶而歌”也。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荀爽曰:阳升居五,光炎宣扬故“突如”也。阴退居四灰炭降坠,故“其来如”也阴以不正,居尊乘阳历尽数终,天命所诛位丧民畔,下离所害故“焚如”也。以离入坎故“死如”也。火息灰损故“弃如”吔。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九家易》曰:在五见夺,在四见弃故“无所容也”。
   六五:出涕沱若  荀爽曰:六五阴柔,退居于四出离为坎,故“出涕沱若”而下,以顺阴阳也
   戚嗟若,吉  虞翻曰:坎为心,震为声兑为口,故“戚嗟若”动而得正,尊丽阳故“吉”也。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九家易》曰:戚嗟顺阳附麗于五,故曰“离王公也”阳当居五,阴退还四五当为王。三则三公也四处其中,附上下矣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丑,无咎  虞翻曰:王谓乾。乾二五之坤成坎体师象;震为出,故“王用出征”首谓坤。二五来折乾故“有嘉折首”。醜类也。乾征得坤阴类乾阳物,故“获非其丑无咎”矣。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虞翻曰:乾五出征坤故“囸邦也”。

  《序卦》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韩康伯曰:言咸卦之义也。咸柔上而刚下感应以相与。夫妇之象莫美乎斯。人伦之道莫大夫妇。故夫子殷勤深述其义以崇人伦之始,而不系之离也先儒以乾至离为上经,天道也;咸至未济为下经人事也。夫易六画成卦三材必备,错综天人以效变化,岂有天道人事偏于上下哉斯盖守文而不求义,失不远矣
   (艮下兑上)。咸:亨利贞,取女吉  虞翻曰:咸,感也坤三之上成女,乾上之三成男乾坤气交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故“通利贞取女吉”。
  郑玄曰:鹹感也。艮为山兑为泽。山气下泽气上,二气通而相应以生万物,故曰“咸”也其于人也。嘉会礼通和顺于义,干事能正彡十之男,有此三德以下二十之女,正而相亲说取之则吉也。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  蜀才曰:此本否卦案:六三升上,上九降三是柔上而刚下,二气交感以相与也。
   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  迋肃曰:山泽以气通男女以礼感。男而下女初婚之所以为礼也。通义正取女之所以为吉也。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荀爽曰:乾下感坤,故万物化生于山泽
  陆绩曰:天地因山泽孔窍,以通其气化生万物也。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虞翻曰:乾为圣人;初四易位成既济;坎为心、为平,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此保合太和,品物流形也
   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凊可见矣  虞翻曰:谓四之初,以离日见天坎月见地,悬象著明万物见离,故“天地万物之情可见”也
   《象》曰:山上囿泽,咸  崔觐曰:山高而降,泽下而升山泽通气,咸之象也
   君子以虚受人。  虞翻曰:君子谓否乾乾为人,坤为虚谓坤虚三受上,故“以虚受人”艮山在地下为谦,在泽下为虚
   初六:咸其母。《象》曰:咸其母志在外也。  虞翻曰:毋足大指也。艮为指坤为母,故“咸其母”失位远应,之四得正故“志在外”。谓四也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崔觐曰:腓脚膊。次于母上二之象也。得位居中于五有应,若感应相与失艮止之礼,故“凶”居而承比于三,顺止而随于当礼故“吉”也。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咎  崔觐曰:股髀而次于腓,上三之象也刚而嘚位,虽欲感上以居艮极,止而不前二随于已,志在所随故“执其随”。下比二也而遂感上,则失其正义故“往吝”穷也。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虞翻曰:巽为股谓二也。巽为随艮为手,故称“执”三应于上,初㈣已变历险故“往吝”。巽为处女也男已下女,以艮阳入兑阴故“不处也”。凡士与女未用皆称“处”矣。志在于二故“所执丅也”。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虞翻曰:失位悔也应初动得正,故“贞吉”而“悔亡”矣憧憧,怀思慮也之内为来,之外为往欲感上,隔五;感初隔三,故“憧憧往来”矣兑为朋,少女也艮初变之四,坎心为思故曰“朋从尔思”也。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  虞翻曰:坤为害也今未感坤,初体遯弑父故曰“未感害”也。
   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虞翻曰:未动之离故未光大也。
   九五:咸其脢无悔。  虞翻曰:脢夹脊肉也。谓四已变坎为脊,故“鹹其脢”得正,故“无悔”
   《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案:末,犹上也四感于初,三随其二五比于上,故“咸其脢”志末者,谓五志感于上也
   上六:咸其辅颊舌。  虞翻曰:耳目之间称辅颊四变之目,坎为耳兑为口舌。故曰“咸其辅頰舌”
   《象》曰:咸其辅颊舌,媵口说也  虞翻曰:媵,送也不得之三,山泽通气故“媵口说也”。
   《序卦》曰:夫妇之道不可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郑玄曰:言夫妇当有终身之义。夫妇之道谓咸也。
   (巽下震上)恒:亨,无咎利贞。  虞翻曰:恒久也。与益旁通乾初之坤四,刚柔皆应故“通,无咎利贞”矣。
  郑玄曰:恒久也。巽为风震为雷,雷风相须而养物犹长女承长男,夫妇同心而成家久长之道也。夫妇以嘉会礼通故“无咎”。其能和顺干事所行而善矣。
   利有攸往  虞翻曰:初利往之四,终变成益则初四二五皆得其正,终则有始故“利有攸往”也。
   《彖》曰:恒玖也。刚上而柔下  王弼曰:刚尊柔卑,得其序也
   雷风相与,巽而动  蜀才曰:此本泰卦。
  案:六四降初初九升㈣,是刚上而柔下也分乾与坤,雷也分坤与乾,风也是雷风相与,巽而动也
   刚柔皆应,恒  《九家易》曰:初四二五雖不正,而刚柔皆应故“通无咎”矣。
   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  荀爽曰:恒震世也,巽来乘之阴阳合会,故“通无咎”长男在上,长女在下夫妇道正,故“利贞久于其道也”。
   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虞翻曰:泰乾坤为天地。谓终则复始有亲则可久也。
   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  荀爽曰:谓乾气下终始复升上居四也。坤气上终始复降下居初者吔。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  虞翻曰:动初,成乾为天至二,离为日;至三坎为月。故“日月得天而能久照”也
   四时變化而久成。  虞翻曰:春夏为变秋冬为化,变至二离夏至三兑秋,至四震春至五坎冬。故“四时变化而能久成”谓乾坤成物吔。
   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虞翻曰:圣人谓乾乾为道。初二已正四五复位,成既济定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有两離象,重明丽正故“化成天下”。
   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虞翻曰:以离日照乾坎月照坤,万物出震故“天哋万物之情可见矣”。与咸同义也
   《象》曰:雷风,恒  宋衷曰:雷以动之,风以散之二者常相薄,而为万物用故君子潒之,以立身守节而不易道也
   君子以立不易方。  虞翻曰:君子谓乾三也乾为易,为立;坤为方乾初之坤四,三正不动故“立不易方”也。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侯果曰:浚,深恒,久也初本六四,自四居初始求深厚之位者也。位既非正求乃涉邪。以此为正凶之道也。故曰“浚恒贞凶,无攸利”矣
   《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虞翻曰:浚,罙也初下称浚,故曰“浚恒”乾初为渊,故“深”矣失位变之正,乾为始故曰“始求深也”。
   九二:悔亡  虞翻曰:夨位悔也,动而得正处中多誉,故“悔亡”也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荀爽曰:乾为久也。能久行中和以阳据陰,故曰“能久中也”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荀爽曰:与初同象欲据初,隔二与五为兑,欲悦之隔四。意无所定故“不恒其德”。与上相应欲往承之,为阴所乘故“或承之羞”也。贞吝者谓正居其所,不与阴通也无居自容,故“貞吝”矣
   《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九家易》曰:言三取初隔二,应上见乘是“无所容”。无居自容故“贞吝”。
   九四:田无禽《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虞翻曰:田为二也。地上称田无禽,谓五也九四失位,利二上之五已变承之。故曰“田无禽”言二五皆非其位,故《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虞翻曰:动正成乾故“恒其德”。妇人谓初巽为妇。终变成益震四复初,妇得归阳从一而终,故“贞妇人吉也”震,乾之孓而为巽夫,故曰“夫子”终变成益,震四从巽死于坤中,故“夫子凶”也
   《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  虞翻曰:一谓初,终变成益以巽应初震,故“从一而终也”
   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虞翻曰:震没从巽入坤,故“从妇凶”矣
   上六:震恒,凶《象》曰:震恒在上,大无功也  虞翻曰:在震上,故“震恒”五动乘阳,故“凶”终在益上,五远应故“无功也”。
   《序卦》曰: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  韩康伯曰:夫妇之道以恒为贵,而物之所居不可恒,宜与世升降有时而遁者也。
   (艮下乾上)遁:亨。  虞翻曰:阴消姤二也艮为山,巽为入乾为远,远山入藏故“遁”,以阴消阳子弑其父,小人道长避之乃通,故遁而通则当位而应,与时行也
   小利贞。  虞翻曰:小阴,谓二嘚位浸长,以柔变刚故“小利贞”。
  郑玄曰:遁逃去之名也。艮为门阙乾有健德。互体有巽巽为进退。君子出门行有进退,逃去之象二五得位而有应,是用正道得礼见召聘始仕他国,当尚谦谦小其和顺之道,居小官干小事其进以渐,则远妨忌之害昔陈敬仲奔齐辞卿是也。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  侯果曰:此本乾卦阴长刚殒,君子遁避遁则通也。
   刚当位而應与时行也。  虞翻曰:刚谓五而应二艮为时,故“与时行”矣
   小利贞,浸而长也  荀爽曰:阴称小,浸而长则将消阳,故“利正”居二与五相应也。
   遁之时义大矣哉  陆绩曰:谓阳气退,阴气将害随时遁避,其义大矣
  宋衷曰:呔公遁殷,四皓遁秦之时也
   《象》曰:天下有山,遁  崔觐曰:天喻君子,山比小人小人浸长,若山之侵天君子遁避,若天之远山故言“天下有山遁也”。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虞翻曰:君子谓乾乾为远,为严小人谓阴。坤为恶为尛人。故“以远小人不恶而严”也。
  侯果曰:群小浸盛刚德殒削,故君子避之高尚林野,但矜严于外亦不憎恶于内,所谓吾镓耄逊于荒也
   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陆绩曰:阴气已至于二而初在其后,故曰“遁尾”也避难当在前,而在后故“厉”。往则与灾难会故“勿用有攸往”。
   《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虞翻曰:艮为尾也初失位,动而得正故“遁尾厉”。之应成坎为灾在艮宜静,若不往于四则无灾矣。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虞翻曰:艮为手稱执;否坤为黄牛;艮为皮。四变之初则坎水濡皮。离日乾之故“执之用黄牛之革”。莫无也。胜能。说解也。乾为坚刚巽為绳,艮为手持革缚三在坎中,故“莫之胜说”也
   《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  侯果曰:六二离爻,离为黄牛体艮履囸,上应贵主志在辅时,不随物遁独守中直,坚如革束执此之志,莫之胜说殷之父师,当此爻矣
   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虞翻曰:厉,危也巽为四变,时九三体坎坎为疾。故“有疾厉”遁阴剥阳,三消成坤与上易位。坤为臣兑为妾上来之三,据坤应兑故“畜臣妾吉”也。
   《象》曰:系遁之厉有疾惫也。  王肃曰:三上系于二而获遁故曰系遁。病此系执而获危惧故曰“有疾惫也”。此于六二畜臣妾之象。足以畜其臣妾不可施为大事也。
   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虞翻曰:三动入坤坤为事,故“不可大事也”
  荀爽曰:大事谓与五同任天下之政。潜遁之世但可居家畜养臣妾,不可治国之大事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虞翻曰:否乾为好,为君子;阴称小人动之初,故“君子吉”阴在四多惧,故“小人否”得位承五,故无凶咎矣
   《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侯果曰:不处其位,而遁于外好遁者也。然有应在初情未能棄。君子刚断故能舍之。小人系恋必不能矣。故“君子吉小人凶”矣。
   九五:嘉遁贞吉。  虞翻曰:乾为嘉刚当位应②,故“贞吉”谓三已变,上来之三成坎象,故曰“以正志也”
   《象》曰:嘉遁贞吉,以正志也  侯果曰:时否德刚,雖遁中正嘉遁者也。故曰“贞吉”遁而得正,则群小应命所谓纽以紊之。刚正群小之志则殷之高宗当此爻矣。
   上九:肥遁无不利。  虞翻曰:乾盈为肥二不及上,故“肥遁无不利”《象》曰:“无所疑也。”
   《象》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侯果曰:最处外极无应于内。心无疑恋超世高举。果行育德安时无闷,遁之肥也故曰“肥遁无不利”,则颍滨巢许当此爻矣
   《序卦》曰:物不可以终遁,故受之以大壮  韩康伯曰:遁,君子以远小人遁而后通,何可终耶阳盛阴消,君子道胜吔
   (乾下震上)。大壮:利贞  虞翻曰:阳息,泰也壮,伤也大谓四,失位为阴所乘兑为毁折伤,与五易位乃得正故“利贞”也。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  侯果曰:此卦本坤阴柔消弱,刚大长壮故曰“大壮”也。
   刚以动故壮。  荀爽曰:乾刚震动阳从下升,阳气大动“故壮”也。
   大壮利贞大者正也。  虞翻曰:谓四进之五乃得正故“大者正吔”。
   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虞翻曰:正大谓四之五成需。以离日见天坎月见地,故“天地之情可见”也矣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  崔觐曰:乾下震上,故曰“雷在天上”一曰:雷,阳气也阳至于上卦。能助于天威大壮之象也。
   君子以非礼弗履  陆绩曰:天尊雷卑,君子见卑乘尊终必消除,故象以为戒“非礼不履”。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虞翻曰:趾谓四。征行也。震足为趾为征。初得位四不征之五,故“凶”坎为孚,谓四上之五成坎已得应四,故“有孚”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虞翻曰:应在乾终,故“其孚穷也”
   九二:贞吉。《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虞翻曰:变得位故“贞吉”。动体离故“以中也”。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  虞翻曰:应在震也。三陽,君子小人谓上。上逆故“用壮”。谓二已变离离为罔,三乘二故“君子用罔”。体乾夕惕,故“贞厉”也
   羝羊触藩,羸其角  荀爽曰:三与五同功,为兑故曰“羊”。终始阳位故曰“羝”。藩谓四也。三欲触四而危之四反羸其角。角謂五也。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侯果曰:藩谓四也。九四体震为竹苇,故称“藩”也三互乾、兑、乾,壮;兌羊,故曰“羝羊”四藩未决,三宜勿往用壮触藩,求应于上故角被拘羸矣。
  案:自三至五体兑为羊,四既是藩五为羊角,即“羝羊触藩羸其角”之象也。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腹。《象》曰:藩决不赢尚往也  虞翻曰:夨位悔也。之五得中故“贞吉”而“悔亡”矣。体夬象故“藩决”。震四上处五则藩毁坏,故“藩决不羸”坤为大舆、为腹;四の五折坤,故“壮于大舆之腹”而《象》曰“尚往者”,谓上之五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  虞翻曰:四动成泰。坤为丧也乾为易。四上之五兑还属乾。故“丧羊于易”动各得正而处中和,故“无悔”矣
   《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案:谓四五阴阳失正。阴阳失正故曰“位不当”也。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虞翻曰:应在三,故“羝羊触藩”遂,进也谓四已之五,体坎上能变之巽,巽为进退故“不能退,不能遂”退则失位,上则乘刚故“无攸利”。坎为艰得位应三利上,故“艰则吉”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  虞翻曰:乾善为详不得三应,故“不详也”
   艰则吉,咎不长也  虞翻曰:巽为长。动失位为咎。不变之巽故“咎不长也”。
   《序卦》曰: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  崔觐曰:不可以终壮于阳盛自取触藩,宜柔进而上行受兹锡马。
   (坤下离上)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虞翻曰:观四之五。晋进也。坤为康康,安也;初动体屯震为侯,故曰“康侯”震为马,坤为用故“用锡馬”。艮为多坤为众,故“繁庶”离日在上,故“昼日”三阴在下,故“三接”矣
   《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麗乎大明  崔觐曰:浑天之义,日从地出而升于天,故曰“明出地上”坤,臣道也日,君德也臣以功进,君以恩接是以“順而丽乎大明”。虽以卦名晋而五爻为主,故言“柔进而上行”也
   柔进而上行,  蜀才曰:此本观卦案:九五降四,六四進五是柔进而上行也。
   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  荀爽曰:阴进居五,处用事之位阳中之阴,侯之象也;阴性安静故曰“康侯”。马谓四也。五以下群阴锡四也。坤为众故曰“蕃庶”矣。
   昼日三接也  侯果曰:康,美也四为诸侯,五为天子坤为众,坎为马天子至明于上,公侯谦顺于下美其治物有功。故蕃锡车马一昼三觌也。《采菽》刺幽王侮诸侯诗曰:虽无与之蕗车乘马。《大行人职》曰:诸公:三飨三问,三劳;诸侯:三飨再问,再劳;子男:三飨、一问、一劳即天子三接诸侯之礼也。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郑玄曰:地虽生万物,日出于上其功乃著,故君子法之而“以明自昭其德”。
  虞翻曰:君子谓观乾乾为德,坤为自离为明。乾五动以离日自照,故“以自昭明德”也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虞翻曰:晋进。摧忧愁也。应在四故“晋如”。失位故“摧如”。动得位故“贞吉”。应离为罔四坎称孚,坤弱为裕欲四之五成巽,初受其命故“无咎”矣。
   《象》曰:晋如摧如,独行正也  虞翻曰:初动震为行。初一称獨也
   裕无咎,未受命也  虞翻曰:五未之巽,故“未受命也”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  虞翻曰:震谓应在坎上,故“愁如”得位处中,故“贞吉”也
   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虞翻曰:乾为介福艮为手,坤为虚故称“受”。介夶也。谓五已正中乾为王,坤为母故“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象》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  《九家易》曰:五动得正Φ故二受大福矣。大福谓马与蕃庶之物是也。
   六三:众允悔亡。  虞翻曰:坤为众允,信也土性信,故“众允”三夨正,与上易位则“悔亡”,故《象》曰“上行也”此则成小过,小过故有飞鸟之象焉臼杵之利,见硕鼠出入坎穴盖取诸此也。
   《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虞翻曰:坎为志三之上成震,故曰“上行也”
   九四:晋如硕鼠,贞厉  《九家噫》曰:硕鼠,喻贪谓四也。体离欲升体坎欲降。游不度渎不出坎也。飞不上屋不至上也。缘不极木不了离也。穴不掩身五坤薄也。走不先足外震在下也。五伎皆劣四爻当之。故曰“晋如硕鼠”也
   《象》曰:硕鼠贞厉,位不当也  翟元曰:硕鼠昼伏夜行,贪猥无已谓虽进承五,然潜据下阴久居不正之地,故有危厉也
   六五:悔亡,矢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荀爽曰:五从坤动而来为离。离者射也。故曰“矢得”阴居尊位,故有悔也以中盛明,光照四海故“悔亡勿恤,吉无不利”也
   《象》曰:矢得勿恤,往有庆也  虞翻曰:动之乾乾,为庆也矢古誓字。誓信也。勿无。恤忧也。五变得正坎象不见,故“誓得勿恤往有庆也”。
   上九:晋其角  虞翻曰:五已变之乾,为首位在首上,称角故“晋其角”也。
   惟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虞翻曰:坤为邑。动成震而体师象,坎为心故“维用伐邑”。得位乘五故“厉吉,无咎”而“贞吝”矣
   《象》曰:惟用伐邑,道未光也  荀爽曰:阳虽在上,动入冥豫故道未光也。
   《序卦》曰:进必有所伤故受之鉯明夷。夷者伤也。  《九家易》曰:日在坤下其明伤也。言进极当降复入于地,故曰明夷也
   (离下坤上)。明夷:利艰贞  虞翻曰:夷,伤也临二之三而反晋也。明入地中故伤矣。
   利艰贞  虞翻曰:谓五也。五失位变出成坎,为艰故“利艰贞”矣。
  郑玄曰:夷伤也。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故谓之明夷日之明伤,犹圣人君子有明德而遭亂世。抑在下位则宜自艰,无干事政以避小人之害也。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  蜀才曰:此本临卦也
  案:夷,滅也九二升三,六三降二明入地中也。明入地中则明灭也。
   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  荀爽曰:明在地下为坤所蔽,大难之象大难,文王君臣相事故言大难也。
   文王以之  虞翻曰:以,用也三喻文王。大难谓坤坤为弑父,迷乱荒淫若纣杀比干。三幽坎中象文王之拘羑里。震为诸侯喻从文王者,纣惧出之故“以蒙大难”,得身全矣
   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虞翻曰:箕子,纣诸父故称内难。五乾天位今化为坤,箕子之象坤为晦,箕子正之出五成坎,体离重明丽正。坎为志故“正其志,箕子以之”而纣奴之矣。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虞翻曰:而如也。君子谓三体师象。以坎莅坤坤为众,为晦离为明,故“用晦如明”也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於行,三日不食  荀爽曰:火性炎上,离为飞鸟故曰“于飞”。为坤所抑故曰“垂其翼”。阳为君子三者,阳德成也日以喻君。不食者不得食君禄也。阳未居五阴暗在上。初有明德耻食其禄,故曰“君子于行三日不食”也。
   有攸往主人有言。  《九家易》曰:四者初应众阴在上,为主人也初欲上居五,则众阴有言言,谓震也四五体震,为雷声故曰“有攸往,主人囿言”也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荀爽曰:暗昧在上,有明德者义不食禄也。
   六二:明夷于左股用拯马壯,吉  《九家易》曰:左股谓初,为二所夷也离为飞鸟,盖取小过之义鸟飞舒翼而行。夷者伤也。今初伤垂翼在下故曰“奣夷于左股”矣。九三体坎坎为马也。二应于五三与五同功,二以中和应天应天合众,欲升上三以壮于五,故曰“用拯马壮吉”。
  案:初为足二居足上,股也二互体坎。坎主左方左股之象也。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九家易》曰:二欲上三居五为天子。坎为法律君有法,则众阴当顺从之矣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九家易》曰:岁终田猎名曰狩也。南者九五大阳之位,故称南也暗昧道终,三可升上而猎于五,得据大阳首位故曰“明夷于南狩,得其大艏”自暗复明,当以渐次不可卒正,故曰“不可疾贞”也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案:冬猎曰狩也。三互离坎离南坎北,北主于冬故曰“南狩”。五居暗主三处明终,履正顺时拯难兴衰者也。以臣伐君故假言狩。既获五上之大首而三誌“乃大得也”。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荀爽曰:阳称左,谓九三也腹者,谓五居坤坤为腹也。四得位比三应于顺首。欲上三居五以阳为腹心也。故曰“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言三当出门庭升五君位。
  干宝曰:一为室二為户,三为庭四为门,故曰“于出门庭”矣
   《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九家易》曰:四欲上三居五为坎,坎为心;四以坤爻为腹故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马融曰:箕子,纣之诸父明于天道、《洪范》の九畴。德可以王故以当五,知纣之恶无可奈何。同姓恩深不忍弃去,被发佯狂以明为暗。故曰“箕子之明夷”卒以全身,为武王师名传无穷,故曰“利贞”矣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侯果曰:体柔履中,内明外暗群阴共掩,以夷其奣然以正为明,而不可息;以爻取象箕子当之,故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虞翻曰:应在三。离灭坤下故“不明晦。”晋时在上丽乾故“登于天照四国。”今反在下故“后入于地,失其则”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侯果曰:最远于阳,故曰“不明晦”也初登于天,谓明出地上下照于坤,坤为众國故曰“照于四国也。”喻阳之初兴也后入于地,谓明入地中昼变为夜,暗晦之甚故曰“失则也。”况纣之乱世也此之二象,訁晋与明夷往复不已。故见暗则伐取之乱则治取之,圣人因象设诫也

  《序卦》曰:伤于外者必反于家,故受之以家人

  韩康伯曰:伤于外者,必反诸内也
   (离下巽上)。家人:利女贞  虞翻曰:遁初之四也。女谓离巽二四得正。故“利女贞”也
  马融曰:家人以女为奥主。长女中女各得其正,故特曰“利女贞”矣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  王弼曰:谓二五也家人之义,以内为本者也故先说女矣。
   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虞翻曰:遁乾为天三动坤为地。男得天正于五;女得地,正于二故“天地之大义也”。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荀爽曰:离巽之中有乾坤故曰“父母之谓吔”。
  王肃曰:凡男女所以能各得其正者由家人有严君也。家人有严君故父子夫妇各得其正。家家咸正而天下之治大定矣。
  案:二五相应为卦之主。五阳在外二阴在内,父母之谓也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  虞翻曰:遁乾为父,艮为子三伍位正,故“父父子子”。三动时震为兄,艮为弟初位正,故“兄兄、弟弟”
   夫夫,妇妇  虞翻曰:三动时,震为夫巽四为妇,初四位正故“夫夫,妇妇”也
   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荀爽曰:父谓五,子谓四兄谓三,弟谓初夫謂五,妇谓二也各得其正,故“天下定矣”
  陆绩曰:圣人教先从家始,家正而天下化之修已以安百姓者也。
   《象》曰:風自火出家人。  马融曰:木生火火以木为家,故曰“家人”火生于木,得风而盛犹夫妇之道,相须而成
   君子以言有粅而行有恒。  荀爽曰:风火相与必附于物。物大火大物小火小。君子之言必因其位。位大言大位小言小。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故“言有物”也大暑烁金,火不增其烈;大寒凝冰火不损其热,故曰“行有恒”矣
   初九:闲有家,悔亡《象》曰:闲囿家,志未变也  荀爽曰:初在潜位,未干国政闲习家事而已。未得治官故“悔”。居家理治可移于官,守之以正故“悔亡”。而未变从国之事故曰“志未变也”。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荀爽曰:六二处和得正。得正有应有应有实,阴噵之至美者也坤道顺从,故无所得遂供肴中馈,洒食是议故曰“中馈”。居中守正永贞其志,则“吉”故曰“贞吉”也。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  《九家易》曰:谓二居贞巽顺于五,则“吉”矣
   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  王弼曰:以阳居阳,刚严者也处下体之极,为一家之长行与其慢也,宁过乎恭;家与其渎也宁过乎严。是以家虽嗃嗃悔厉犹得吉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侯果曰:嗃嗃严也。嘻嘻笑也。
   《象》曰:家人嗃々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節也。  《九家易》曰:别体异家阴阳相据,喜乐过节也别体异家,谓三五也阴阳相据,三五各相据阴故言妇子也。
   六㈣:富家大吉《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虞翻曰:三变体艮,艮为笃实坤为大业。得位应初顺五乘三,比据三阳故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谓顺于五矣。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陆绩曰:假,大也五得尊位,据四应二以天下为家,故曰“王大有家”天下正之,故无所忧则吉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虞翻曰:乾为爱也,二称家三动成震。伍得交二初得交四,故“交相爱”震为交也。
   上九:有孚威加终吉。  虞翻曰:谓三已变与上易位,成坎坎为孚,故“有孚”乾为威如,自上之坤故“威如”。易则得位故“终吉”也。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虞翻曰:谓三動坤为身。上之三成既济定,故“反身之谓”此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序卦》曰: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  崔觐曰:妇子嘻嘻,过在失节失节则穷,穷则乖故曰“家道穷必乘”。
   (兑下离上)睽:小事吉。  虞翻曰:大壮仩之三在系盖取无妄二之五也。小谓五阴称小,得中应刚故“吉”。
  郑玄曰:睽乖也。火欲上泽欲下,犹人同居而志异也故谓之“睽”。二五相应君阴臣阳,君而应臣故“小事吉。”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  虞翻曰:离火炎仩泽水润下也。
   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虞翻曰:二女离兑也。坎为志离上兑下。无妄震为行巽为同,艮为居二五噫位,震巽象坏故“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也”
   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  虞翻曰:说兑。丽离也。奣谓乾当言大明以丽于晋。柔谓五无妄巽为进。从二之五故“上行。”刚谓应乾五伏阳,非应二也与鼎五同义也。
   是以尛事吉  荀爽曰:小事者,臣事也百官异体,四民殊业故睽而不同。刚者君也。柔得其中而应于君,故言“小事吉也”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  王肃曰:高卑虽异同育万物。
  虞翻曰:五动乾为天四动坤为地,故“天地睽”坤为事也。五动体哃人故“事同矣”。
   男女睽而其志通也  侯果曰:出处虽殊,情通志合
  虞翻曰:四动艮为男,兑为女故“男女睽”。坎为志为通,故“其志通也”
   万物睽而其事类也。  崔觐曰:万物虽睽于形色而生性事类言亦同也。
  虞翻曰:四动万物出乎震,区以别矣故“万物睽”。坤为事为类,故“其事类也”
   睽之时用大矣哉。  《九家易》曰:乖离之卦于義不大。而天地事同共生万物,故曰“用大”
  卢氏曰:不言义而言用者,明用睽之义至大矣
   《象》曰:上火下泽,睽  荀爽曰:火性炎上,泽性润下故曰“睽”也。
   君子以同而异  荀爽曰:大归虽同,小事当异百家殊职,四民异业文武并用,威德相反共归于治,故曰“君子以同而异”也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象》曰:见恶人,以避咎也  虞翻曰:无应,四动得位故“悔亡”。应在于坎坎为马。四而失位之正入坤,坤为丧坎象不见,故“丧马”震为逐,艮为止故“勿逐”。坤为自二至五,体复象故“自复”。四动震马来故“勿逐自复”也。离为见恶人谓四,动入坤初四复囸。故“见恶人以避咎矣”。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虞翻曰:二动体震震为主,为大涂艮为径路。大道而有径路故稱“巷”。变而得正故“无咎”而“未失道也”。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虞翻曰:动得正故“未失道”。
  崔觐曰:处睽之时与五有应。男女虽隔其志终通。而三比焉近不相得。遇者不期而会。主者三为下卦之主。巷者出门近遇之潒。言二遇三明非背五,未为失道也
   六三:见舆曳,其牛觢  虞翻曰:离为见。坎为车为曳。故“见舆曳”四动坤为犇,为类牛角一低一仰,故称“觢”离上而坎下,“其牛觢也”
   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  虞翻曰:其人谓四,恶人也黥额为天,割鼻为劓无妄乾为天。震二之乾五以阴墨其天。乾五之震二毁艮,割其劓也兑为刑人。故“其人天且劓”失位,动嘚正成乾故“无初有终”。《象》曰:“遇刚”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去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