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顶骨局部薄主要以什么方式形成

内容提示:颅部(头皮和颅顶骨局部薄)(doc)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5:35:0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对称性颅顶骨局部薄萎缩凹陷畸形标本3例考察报告

摘 要:对陈列馆3例(M011M012,M013)凹陷性颅骨标本进行体质人类学观测量发现M011号标本两侧颅顶骨局部薄距周边14mm处各形成长為57mm的带状凹陷;M012号标本两侧颅顶骨局部薄距周边28mm处各形成

  • 【题 名】对称性颅顶骨局部薄萎缩凹陷畸形标本3例考察报告
  • 【作 者】彭灿 黄詠梅 李盼 谢同金 吴辉 米斌 吴长初 周启良
  • 【机 构】长沙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湖南长沙410219
  • 【刊 名】《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2年 第12期 134-135页 共2页
  • 【关键词】顶骨凹陷症 顶骨退行性萎缩症 对称性顶骨菲薄症
  • 【文 摘】对陈列馆3例(M011,M012M013)凹陷性颅骨标本进行体质人类学观测量,发现M011号标本两侧颅顶骨局部薄距周边14mm处各形成长为57mm的带状凹陷;M012号标本两侧颅顶骨局部薄距周边28mm处各形成直径为40ram盘状凹陷;M013号标本两侧顱顶骨局部薄距周边15ram处各形成长为61mm的碟状凹陷以上3例顶骨标本可见定孔明显,凹陷周边的外板和板障逐渐下潜表面骨质修复平滑,内板菲薄完整无损初步分析为对称性颅顶骨局部薄凹陷性萎缩畸形标本。
  • (1) 顶骨凹陷症,顶骨退行性萎缩症,对称性顶骨菲薄症


(2)颞区浅筋膜 含脂肪组织较少上方连颅顶浅筋膜,下方续面部浅筋膜 浅筋膜内的血管神经 颞浅动、静脉 耳颞神经 (3)颞筋膜temporal fascia 较致密,上方附于上颞线向下分为浅、深两层,浅层附于颧弓上缘的外面深层附于颧弓上缘的内面。 (4)颞肌temporal muscle 呈扇形起自颞窝和颞筋膜深面,肌纤维向下集中经颧弓深媔止于下颌骨的冠突。 (5)骨膜periosteum 较薄与颞骨连接紧密,骨膜与颞肌之间为颞深间隙内含大量脂肪组织,向下经颧弓深面与颞下间隙相通向前则与面部的颊脂体相连续。 颞肌 temporal muscle 颞肌  开颅术为何常在颞区进行 (三)颅顶骨局部薄 (1)、有内、外板和板障 (2)、颅顶骨局部薄与硬脑膜连结疏松 二、颅底内面 (一)颅前窝  anterior cranial fossa (二)颅中窝  middle cranial fossa (三)颅后窝 posterior cranial fossa 颅前窝 颅中窝 颅后窝 三、硬脑膜与颅腔的分区  1.蝶鞍区 (1)垂体与垂体窩 hypophysis 位置 垂体窝 垂体  垂体的毗邻 前方:鞍结节 后方:鞍背 两侧:海绵窦 顶: 鞍膈 前上方:视交叉和视神经 底: 与蝶窦相邻 ★垂体肿瘤時可累及何结构? 出现何症状 垂体 第三脑室 蝶窦 视神经 (2)海绵窦cavernous sinus 位置 穿经结构       动眼神经  外侧壁  滑车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窦腔内: 颈内动脉       展神经 海绵窦 展神经 前邻眶上裂内侧部, 后邻颞骨岩部尖端 內上方与垂体相邻, 内下方与蝶窦相邻 外上方与大脑颞叶相邻 毗邻 * 上下 眼 静脉 内眦静脉 面深静脉 翼静脉丛 面静脉 颈内静脉 海绵窦 眼上静脈 海绵窦 眼下静脉 面静脉 翼静脉丛 颈内静脉 面横静脉 下颌后静脉 乙状窦 第二节 面 部 The Face 一、面部浅层结构 (一)皮肤与浅筋膜 好发皮脂腺囊肿、疖腫 皮纹(整形)   睑部易出现水肿 (二)面肌 Facial muscles  (三)血管、淋巴及神经  1.血管 (1)面动脉 facial artery 行程 压迫止血部位 (2)面静脉 facial vein  结构特点及临床意義: 与海绵窦交通 无瓣膜 ★ 危险三角 面 动 脉 眼静脉 翼静脉丛 海绵窦 面静脉经眼上静脉、面深静脉、翼静脉丛与海绵窦交通。 危 险 三 角 2.淋巴(了解) 丰富形成网,注入下颌下淋巴结和颏淋巴结 3.神经 (1)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erve 眶上神经 眶下神经 颏神经   阻滞麻醉进针部位? 眶上神经 颏鉮经 (2)面神经facial nerve 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颈支:支配颈阔肌 颞支 面神经分支的名称分布范围,损伤表现 名称 分布范围 损伤表现 颞支 额肌和眼轮匝肌上部 同侧额纹消失 颧支 眼轮匝肌下部和颧肌 不能闭眼 颊支 颊肌口轮匝肌及其他口周围肌 鼻唇沟变浅,不能鼓腮 下颌缘支 下唇诸肌 口角歪斜 颈支 颈阔肌 (二)损伤: 1. 面神经管内损伤 (1)伤侧额纹消失不能闭眼,鼻唇沟变平坦 (2)发笑时,口角偏向健侧不能鼓腮,說话时唾液常从口角漏出 (3) 角膜反射消失。 (4) 泪液分泌障碍角膜干燥。 (5)唾液分泌障碍 (6)舌前部味觉丧失。 (7) 听觉过敏 2. 面神经管外损伤 只有上述(1)、(2)、(3)项症状。 面神经麻痹(facial paralysis)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也称为面癱。 根据引起面神经麻痹的损害部位不同分为中枢型面神经麻痹和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两种。 一、中枢型(核上型)面神经麻痹:病损位于面鉮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即当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时,称为中枢型或核上型面神经麻痹由于面神经核上部的细胞接受两侧皮质腦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睑裂以上的表情肌,包括额肌和上半部眼轮匝肌的运动;面神经核下部的细胞则只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睑裂以下的表情肌 二、周围型(核型或核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颅后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