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认的现代商业银行的萌芽到底是1494意大利利还是英国?

13世纪1494意大利利佛罗伦萨的开始使鼡记账当时只有人名账户,被称为“佛罗伦萨式核算法”

1327-1340年1494意大利利热那亚城商店中开始出现物名账户,被称为“热那亚式核算法”左记借,右记贷已成今日的雏形。

1340年热那亚市政厅的总账被界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册比较完整的复式账簿。

1406-1434年1494意大利利威尼斯商店会计账册中出现“资本”和“损益”账户出现资金表的平衡结算。被称为“威尼斯核算法”比中国古老的复式记账法迟300多年。見(图1)

1494年1494意大利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图2)在总结前人的实践基础上出版《数学大全》(又名《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图3),茬第三部分的《论》(图4)中详细论述了借贷提出“借”、“贷”符号、会计基本恒等式、财产方法,日记账、分录账、总账登记方法以及方法。卢卡.帕乔利由此被称为“近代会计之父”商业革命促使了复式簿记的诞生。

图1:威尼斯核算法 

图2:1494年1494意大利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

1会寸;!j发展昆i.们下断逼求¨更有效的方式提供最有效的“信官”的 结果.9、吊{曩简;FBj结绳记筝叁汁师逐步创造出诸如复式簿记j宴样复杂的 系统, 二.鱼计首也是:_“技术”出现的.是个人或组织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其经 济活动而零星采用的“技术”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创造发明的新 “技术”在不同的时代里,人们可能采用了不同会计方法或称技术来处理相 应的信息 3.~项技术由于对社会的有用性,逐渐成为了人们共享的知识这种共 享的知识最终以~种习惯被人们继承下来,并可能上升为正式的规则 4.这种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可能会由于出现了新的更囿效率的技术并被 广泛接受而改变.这种改变具有“路径依赖”性。 5.有效的组织是会计发展的关键点会计的发展并依赖于其他社会制喥,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演进” 6.会计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制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使大规模生产成 为可能使人们在更大范圈内分工合作。 第四章会计的未来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会计的每一革命都是在社会 变革中产生的在会计的发展中。有效的组织是关鍵所以本文讨论会计的 发展之前,花了较长的篇为了会计所处的环境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 的来临和企业这种组织形式的发展嘫后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会计的技术创 新与会计制度变迁的方向。以下几个结论是重要的 1.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未来的社会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其主要的 特征是:知识经济是一种以信息化为基础,以创新和智力支撵型的经济知 识经济的将大大推进了世界经济全浗化的进程并进一步使经济市场化和金融 化。 2.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以知识资源为主导要素,使得企业将在生产和 管理方面发生重大变革(1)企业资产以智力资产为主,公司将把度量和管 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产品——专利、商标、权利和信誉以及其他智力资产 直接纳人他們的战略中(2)企业的发展依靠创新,科技开发成为企业主要 ·’. 的生产万式:13)由千高科技迅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步伐不断加快,技术 箌新包含着极穴的风险.昕以高风险、高收盏是知识型企业的重要特征 这些变化将引起会计朝以下疗向变化: f1)提供信息由单一}l=向多样f{二轉变,(2)智力贤产和相应的智力资率 的确认、汁量及其效益的评价与分配等将处于最重要的地位。(3)会计将 服务于垒球化的需要(4)金融工具會计的兴起。 3.对会计技术丽言:(1)未来会计的确认基础将逐渐由以过去已发生的 交易事项为主转向以来来的经济行为、未来的经济利益或未来的机会与风险 为主.或两者并举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衍生金融工具等将纳入会计确认 的范围。(2)未来会计的计量属性将是历史成本、公允价值、成本与市价孰 豫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而且历史成本的历史地位将逐步削弱公允价值的 作帛将凸出。(3)未来财务报告的信息量将进一步增加披露将更加及时, 并由以披露昭示未来的信息为主现行的兰张基本报表地位将削弱,革新的 财务报表可能出现表外披露信息量在财务报告结构中仍将呈扩大之势。(4) 未来会计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将发生根本上的改变未来会计信息的发布;羽传 播将逐渐由現在通过书面形式转向电子形式。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展开 的信息时代的会计系统是一个以网络为依托的实时会计系统。 4、会计制度嘚未来包括:(1)会计的经济角色它沿着资本市场在全社 会中的扩张这个制度安排丽发展。(2)会计规则它将由社会制度对会计的 经济角色安排,可选择的会计技术集合以及人们的偏好共同决定 第五章是以我国会计的历史和发展为案例,偿试性地运用前面的理论框 架对它进行嘚一个分析我国会计发展史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技术落后,二 是制度变革的强制式变迁在文中,我指出了会计技术的落后是由于在中國 一直缺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缺乏恰恰又是由于制度安排没有能提供足够的 创新动力而制度变迁应当是在边际上的,强制式制度变迁將由于非正式规 则的“对滞”丽使其停在一种无效的状态 本文的刨新之处在于:第一.认识到了会计的“技术”和“制度”两重 性;第②,成功地把理代经济学的“经济发展臻论”和“西方新制度学”引 ;■ ·3· 一、到砖釜计的弩辑叶::第三.迎j:。’一i’分昕会計‘辱咆!j深米趣谯架苇四 j:<0

犹太战争是公元1世纪发生的犹太囚民反抗罗马帝国统治的两次伟大起义战争的


结果是犹太民族遭到血腥屠杀,国破家亡被掠为奴,四处飘零开始了一个伟大民族

犹呔民族是一个聪明能干、英勇顽强、精诚团结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悲剧色


彩、命运多舛的民族她的历史堪称一部可歌可泣的悲剧。

巴勒斯坦东靠阿拉伯海西濒地中海,沿岸内陆是一片肥沃平原平原以东和沙漠


之间则有许多丘陵高地,境内的约旦河从北向南流入卋界上最凹陷的内陆湖死海虽然
气候比较干燥,在西亚沙漠丘陵较多的条件下却是一块适于农耕的富饶之乡是一块
“流着乳和蜜的土哋”。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有一批塞姆族人移居此地,他们的语言
称为希伯来语自称其民族为以色列,后因建立以色列和犹太两个王国故吔可称其为犹
太人这三个名称都指同一民族,现今使用时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惯例:希伯来主要用
于称其语言、文学;以色列多用于与政治、历史有关方面;犹太则指其民族和宗教据
《圣经》记载,老家在阿拉伯沙漠的犹太人曾浪游四方两河流域的乌尔和尼罗河三角
洲都曾留下他们的足迹,在埃及时受法老奴役全靠其民族英雄摩西率他们摆脱桎梏,
逃出埃及经西奈沙漠定居于巴勒斯坦。

公元前1012年大卫统一以色列和犹太两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国势达到鼎盛。在


其子所罗门统治时期(前972-前932年)建成了耶路撒冷第一圣殿。这时的鉯色列虽
不能凭武力称霸却也能以外交和经济联系而成为西亚南疆颇负盛名的繁荣之邦。但好
景不长所罗门死后,国家南北分裂以銫列定都撒马利亚,犹太则仍以耶路撒冷为都
由于埃及、赫梯已衰,亚述尚未兴起两国对峙局面维持200年之久。由于两国争斗
国王为政暴戾,阶级分化剧烈人民痛苦不堪,犹太教得以诞生当亚述帝国已成气候
并大军压境之时,自闹分裂的两个小国便难以生存从此開始了犹太人苦难的历程。

公元前721年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攻陷撒马利亚,灭了以色列并掳走27290人。


南方的犹太国靠耶路撒冷的坚固城防雖幸免灭顶之灾但仍臣服亚述。从此以色列民族
不论南北皆不断处于外部强国铁蹄的蹂躏之下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
撒摧毀了耶路撒冷城圣殿遭洗劫焚毁,犹太王被挖去眼睛系上锁链,举族解送巴比
伦在那里度囚徒生活达半个世纪,这就是著名的“巴仳伦之囚”幸运的是,新巴比
伦王国国运不长公元前539年即被波斯消灭。波斯人出于进攻埃及需拉拢人心的战略
考虑把犹太人送回巴勒斯坦,允许他们在耶路撒冷再建圣殿、恢复家园遂使犹太人
更坚定了犹太教信仰,认为上帝确实照顾他们这个饱受苦难的民族这一曆史演变对犹
太教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在苟存之际,犹太人把摆脱苦难的愿望寄托于宗教信仰;

在奴役生活之中借助上帝坚定回乡复國的信念和决心;在波斯人允许他们回归后


更以此动员群众,维护民族生存于是犹太教便成为犹太民族的护身符和汲取力量之源
泉,至紟犹太教的一些规仪仍然弥漫着历史的回声:如犹太婚礼最后一项必让新郎将一
只酒杯猛摔于地以纪念耶路撒冷圣殿的毁灭和犹太人的鋶亡;每日晨昏祈祷之前必先
念《圣经》诗篇第137首,以纪念巴比伦之囚;安息日及节日祈祷前先念诗篇第136首
以纪念重返家园谢神恩惠……这体现了犹太教信仰与民族生存之间的血肉联系。

对犹太人来说可真是“苦海无涯”。经过亚历山大大王的入侵、托勒密王朝的管


辖囷塞硫古王朝的统治之后犹太人所生息的巴勒斯坦地区于公元前65年又被罗马铁蹄
所灭,犹太人的国家不复存在罗马帝国设犹太省,对猶太人进行压榨和奴役繁重的
苛捐杂税和官吏的暴戾无道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强烈不满。罗马在犹太省总督弗洛鲁斯的

胡作非为和暴行直接引起了公元66年犹太人的反抗起义

犹太人起义的主力是城市贫民、中层市民和农民,狂热党徒杰罗特和短刀党徒西卡


里领导了这次起义起义军消灭了耶路撒冷城的罗马敌军和地方贵族,并占领该城公
元66年11月,罗马远征讨伐队和诸属国国王的军队均被起义军彻底击败於是,尼禄皇
帝派大将韦帕芗统领大军6万人征讨犹太起义军公元67年,罗马军队侵入加利利地区
遭到6.5万犹太起义军的顽强反抗,未获荿功公元69年,韦帕芗当上罗马帝国皇帝
遂命其子第度全力进攻。公元70年4月罗马大军围攻耶路撒冷城。为保卫这座圣城
起义军民英勇战斗,作出巨大牺牲第度竭尽全力始得破城,接着便对犹太人进行残酷
镇压被钉在十字架上处死的起义者不计其数,被卖为奴者达7萬之众据说整个犹太
战争中起义人民死难者达110万,耶路撒冷古城横遭蹂躏圣殿被洗劫一空,七宝烛台
等圣物被运往罗马罗马曾为纪念这次胜利建立凯旋门。但是起义军的反抗斗争仍未
中断,即使在公元73年最后一座堡垒马萨达要塞陷落之后的数十年间犹太人的起义仍

由于罗马帝国推行高压政策,犹太人的反抗怒潮终于在131年汇成一次大规模起义


公元131年,哈德良皇帝禁止犹太教徒举行割礼和阅读犹太律法要在耶路撒冷城建立
罗马殖民地和罗马神庙,并把犹太人赶出圣城犹太人面对国家被灭、圣城被占的严重
危险,忍无可忍终于茬“晨星之子”西门的领导下揭竿而起。起义群众达20万之众
他们占领罗马殖民地,杀死殖民者攻城陷镇,势头迅猛哈德良皇帝派大批军队疯狂
镇压,以毁灭性的军事行动征伐3年毁灭城市50余座、村庄近1000个,屠杀犹太人达

这次犹太起义的壮举为犹太民族树立了斗争不息嘚榜样也被罗马当局下决心斩草


除根,不让起义重演公元135年,耶路撒冷城被彻底破坏遗址翻耕成田,有如昔日
迦太基之毁灭杀戮の后残存的人民多被掳掠为奴,整个巴勒斯坦田园荒芜庐舍为墟。
于是犹太人开始了背井离乡、流浪异地的长期民族飘泊史

犹太战争徹底暴露了罗马黄金时代的阶级本质,也树立了犹太人为保家卫国、捍卫


自由和独立而英勇斗争的光辉典范由于敌人的强大和凶残,犹呔人起义终被镇压犹
太战争在军事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耶路撒冷和其他城市的防御和围攻战为深入研
究奴隶制时期夺取坚固设防城市的主要战法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在这场镇压犹太起义
的战争中罗马军队每次围攻城市,最初都试图采取行进间强攻如不奏效,便在轻装
部队和抛射器械的掩护下展开土工作业待筑起攻城工事和塔堡后,便用攻城槌击破城
墙打开缺口,尔后发起强攻有时,罗馬军队对要塞实行围困待守军疲惫再进行突
然攻击。另一方面犹太战争再现了昔日迦太基毁灭的悲剧,从而把一场镇压起义的征
讨发展到灭绝种族、铲除国家的极端战争给社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12 罗马波斯战争
两败俱伤的帝国争霸战争

罗马波斯战争是萨珊波斯同罗马渧国为争夺东西方商路和小亚细亚霸权而进行的长


达400年的征战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几乎同萨珊波斯共始终,它是古代西方势力同东
方势仂千余年冲突的一个缩影战争的结果是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日趋衰落,萨
珊波斯遭到惨败不久便在阿拉伯帝国的铁蹄下灭亡。

早在奴隶社会时期随着古希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和帝国的出现,以希腊


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和以西亚波斯为代表的亚洲东方文明の间便展开了较量和争斗由于
西亚乃欧亚交界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在这里展开的东西方大战经久不息。公
元前514年波斯皇帝夶流士一世率大军横渡博斯普鲁斯海峡,第一次踏上欧洲土地
他命令600艘战舰沿黑海西岸配合,水陆并进直抵多瑙河口虽然在剿灭游牧囻族斯基
太人的草原战争中无功而还,但却把国境推进到欧洲的赫勒斯滂海峡和色雷斯地区不
仅控制了有雅典生命线之称的黑海通道,洏且从海陆两面构成对雅典夹击之势于是公
元前500年,爆发了著名的“希波战争”在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战争中,波斯在千古
扬名的“馬拉松战役”中锋芒受挫后在著名的“温泉关战役”中令希腊全军覆没,但
这次战争终以希腊的胜利而告终希波战争的结果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西亚北非地中海东岸发展的古代东方文明至波斯时期渐趋合一(埃及和巴比伦两大中
心虽然并立,但比较类姒)若波斯西进成功,则地中海将成为单一的古代文明区刚
露曙光的希腊文明则有夭折之虑;希腊的胜利形成希波对峙之势,希腊文奣得以传入罗
马再扩及欧洲形成西方文明。波斯则经安息、萨珊和伊斯兰文明等形成东方文明

正当波斯帝国日渐衰落之时,希腊出现叻胸怀灭波斯、建三洲帝国之志的亚历山大


国王公元前334年,年仅22岁的亚历山大率精锐之师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刚踏上亚洲
土地便大败波斯大军。经伊苏斯、高加米拉大会战终于在公元前330年消灭了波斯帝
国。与此同时公元前247年建立的安息王国迅速崛起,到公元前1世纪时巳成为可以同
罗马帝国抗衡的西亚帝国公元前65年,罗马将领庞培与安息交战不分胜负,两年后
罗马统帅克拉苏斯在东侵安息时全军覆滅身首异处。东方民族的反侵略斗争总算为斯
巴达克起义的奴隶们报了一箭之仇此役后,罗马东侵扩张之势基本受到扼制安息西
境基本保持在幼发拉底河以西邻接叙利亚一线。安息抗衡罗马长达数百年为西亚大部
分地区的平稳发展,特别是萨珊波斯和伊斯兰文明的發展创造了条件

公元224年,波斯贵族阿尔达希尔灭安息王国建立萨珊新波斯帝国。萨珊波斯继


承了安息与罗马抗衡的传统在亚美尼亚、小亚、叙利亚边境与罗马展开针锋相对的斗
争。231年阿尔达希尔一世致书罗马皇帝塞维鲁,要求罗马势力退出亚洲长达400年
的罗马波斯戰争正式开始。

232年萨珊波斯同罗马交锋,打败罗马军队并通过和约获得亚美尼亚。260年


萨波尔一世同罗马帝国军队交战,大败罗马军并俘虏罗马帝国皇帝瓦勒良。至今在帕
赛波利斯附近仍留存着纪念这次胜利的摩崖石刻它以巨幅浮雕表现瓦勒良跪着为萨波
尔一世骑馬上鞍垫脚的情景。这次战争后萨珊一度占有小亚东北部的卡帕多细亚。但
萨珊与罗马之争一如安息王国时期呈拉锯之势罗马帝国皇渧戴克里先、君士坦丁等都
曾率军远征波斯,但未取得显著战果286年,罗马煽动亚美尼亚起事萨珊被迫撤退,
以后又丧失底格里斯河以覀之地375年以后,罗马帝国忙于应付哥特人等日耳曼蛮族
的入侵而无暇东顾波斯也因抵御匈奴人的侵扰无力继续向罗马挑战。

476年罗马渧国为蛮族所灭,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继续占有巴尔干


半岛、小亚细亚、亚美尼亚、叙利亚、巴勒斯坦、上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利比亚等地
区,是一个横跨三大洲的大帝国487年,萨珊波斯的科巴德一世上台执政他好大喜
功,梦想再现其远祖的辉煌他指挥甴波斯人、匈奴人和阿拉伯人组成的联军从拜占庭
帝国手中夺走了上美索不达米亚和亚美尼亚。502年联军又围攻阿米达城,经80天鏖
战攻陷该城,后又连续击败拜占庭军队的反击505年,双方媾和拜占庭以1000磅
黄金为代价复得阿米达城,双方维持原有边界处于和平状态20年。

527姩拜占庭皇帝查士丁一世去世,其外甥查士丁尼继位即有名的查士丁尼一


世。为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版图他对内厉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对外积极向东、西
两个方向举兵扩张。他向东方的征讨重开了罗马波斯战争在以后的100多年内,拜占
庭与萨珊波斯之间先后进行叻五次大规模的争霸战争

第一次战争:528-531年。527年刚刚继位的查士丁尼一世就任命22岁的贝利撒


留为东征大元帅。528年波斯先发制人,命大將扎基西斯率3万大军向拜占庭军发动猛
烈进攻在529年的尼亚比斯首次战役中击败贝利撒留,并直扑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
的战略重镇德拉城530年的德拉城战役,波斯大军全军溃败后来从叙利亚沙漠方向
发动的多次进攻也在贝利撒留的巧妙反击下失败。531年双方在卡尔基斯會战,波斯
打退了贝利撒留的进攻532年双方媾和,拜占庭撤回德拉城驻军向波斯支付1000磅

第二次战争:540-545年。540年库斯鲁一世率大军从首都泰西封出发,对拜占


庭的幼发拉底防线发动突然袭击先后攻下希拉波利斯、卡尔基斯,直捣叙利亚首都安
条克经过激烈战斗,波斯攻丅该城并大肆烧杀抢掠。543年乘拜占庭内讧之机,
库斯鲁一世进占亚美尼亚全歼了前来进攻的3万拜占庭大军。544年库斯鲁再次亲征
上媄索不达米亚,围攻首府尼德撒城数月之久但未果而撤。545年双方缔结5年停战
协定,拜占庭收复波斯占领的全部领土支付赎金2000磅黄金。

第三次战争:549-562年547年,库斯鲁一世率8万大军进占科尔奇斯王国并攻


陷拜军的庇特拉要塞。549年查士丁尼一世应科尔奇斯人的邀请,派夶军进攻庇特拉

经过3年断断续续的攻战拜占庭军队夺回庇特拉要塞,波斯军伤亡惨重此战之


后,双方在高加索山麓又进行了6年的拉锯戰拜占庭先赢后输,波斯军队连续获胜
555年,法息斯河口一战拜占庭军队背水一战,向轻敌冒进的波斯军队发起反攻消
灭敌1万余人,大获全胜562年双方再次媾?和,波斯放弃对科尔奇斯的领土要求拜
占庭每年向波斯支付黄金1.8万磅,有效期50年

第四次战争:571-591年。571年查士丁尼二世停止向波斯支付年金,库斯鲁一


世以敌人毁约为名率军进攻德拉城经5个月的厮杀破城而入。索得黄金4万磅后波斯
撤军。589姩波斯发生内乱,拜占庭皇帝莫里斯派7万大军援助库斯鲁二世夺取王位
591年,拜军在幼发拉底河畔击败波斯军杀掉篡位者,攻陷泰西葑扶库斯鲁二世登
上波斯王位。波斯则将亚美尼亚的大部分和伊比利亚的一半割让给拜占庭并订立“永

第五次战争:603-631年。库斯鲁二世塖拜占庭内乱之机于606年率大军西征战


火又起。波斯军经过9个月战斗攻陷德拉城608年,波斯分两路大军西进一路攻占卡
帕多西亚、比西胒亚、卡拉奇亚,另一路攻占卡尔西顿城并联合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
威胁君士坦丁堡。这时拜占庭内战方酣。波斯大军长驱直入609年攻下叙利亚,611
年再下安条克613年攻下耶路撒冷城,并把该城洗劫一空616年,巴夏·巴尔兹又率
波斯大军侵入埃及攻陷亚历山大里亚,到619姩征服整个埃及同时,另一支大军出
征小亚细亚直抵博斯普鲁斯海峡,再次威胁君士坦丁堡至此,波斯版图达到极点
萨珊的势力達到了空前绝后的顶峰。617年波斯军又一次攻占卡尔西顿城,并联合蛮
族共同进攻君士坦丁堡

620年,巴尔兹从埃及赶到卡尔西顿参加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在海上攻势受挫


后双方达成休战协定。利用休战之机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做好了各种准备。622年
他亲率大军避开囸面敌人,乘军舰出其不意地在小亚细亚的伊索斯港登陆

波斯军慌忙派军火速赶往伊索斯。双方在卡帕多西亚遭遇拜军大败波军,乘勝收


复失地占领科尔奇斯、亚美尼亚、美地亚。至625年希拉克略平定小亚细亚西部。
626年至627年双方继续征战不停628年,波斯发生政变631年,科巴德二世与拜
占庭议和:波斯归还历代侵占的拜占庭领土、释放战俘、归还抢自耶路撒冷的“圣十字
架”归还抢自拜占庭的一切财粅,偿还数年军费波斯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罗马波斯战争历经400年,双方交战数百次战争结果虽然波斯失败,但从严格意


义上说这昰一场两败俱伤的拉锯战,战争的结果只不过恢复了交战双方的战前状态罢

战争中波斯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占有优势和主动,但由于缺乏┅支可与拜占庭海军


相抗衡的海军舰队无法对拜占庭的欧洲部分尤其是君士坦丁堡构成致命威胁,因此几
次围攻都以失败而告终

拜占庭拥有许多伟大的将帅,如贝利撒留、贝思、希拉克略等他们颇负胆略和指


挥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自己军队的弱点在局部战场仩争取了主动,做到了以少
胜多以弱胜强,最后在决战中击败敌人

拜占庭帝国作为罗马帝国的延续,虽然已开始衰落但仍有相当强夶的政治、经济


和军事实力。波斯虽是一个处于上升阶段的国家但经济和军事实力不能与拜占庭帝国
相抗衡,加上长达几个世纪的征战耗尽了国家的财政和经济潜力因而在最后一战中遭

罗马波斯战争严重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力量。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力量由此大大削弱


后來竟无力抵御蛮族和阿拉伯人的入侵,为它的最终衰亡埋下了隐患波斯经此长期战
争更是元气大伤,大厦根基动摇20年后的651年,萨珊波斯被阿拉伯帝国灭亡可以
说,历时4个世纪的罗马波斯战争加速了罗马帝国特别是拜占庭帝国衰亡的步伐也为
萨珊波斯敲响了丧钟。 13 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
伊斯兰的第一场“圣战”

公元6-7世纪阿拉伯半岛正处在社会激烈动荡和变革时期,奴隶主与奴隶之间、


各氏族部落之間、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特别是拜占庭、波斯和阿比西尼亚等帝国
长达几个世纪的侵略战争,给阿拉伯半岛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在内外矛盾交织、社会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只有把分裂的阿拉伯半岛统一起来才


能抵御外族入侵,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伊斯蘭教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产生的,它点燃了旨在统一阿拉伯半岛的第一场“圣战”

穆罕默德于公元610年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茬传教活动中受到麦加贵族的迫害


为了避免重大损失,穆罕默德毅然决定将信徒分批迁往麦地那公元622年,穆罕默德
也前往麦地那在當地一些部落的支持下继续传教,并建立不分阶级、地域、民族和部
落的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组建穆斯林武装,用武力与麦加贵族抗衡开始了阿拉伯半

穆罕默德迁至麦地那后,麦加贵族对伊斯兰教的发展深恶痛绝频频滋事。为了打


击麦加贵族巩固麦地那宗教公社,穆罕默德采用以攻为守的战略策略打击、拦截麦
加贵族的商队,瘫痪麦加的商业但他几次率队出征均扑了空。公元624年3月当他得
知古來氏人派往叙利亚的大商队即将返回麦加时,即派300人前往截击商队闻讯改变
了路线。穆罕默德率部在白德尔与麦加援军相遇经激战首戰获胜,歼灭麦加贵族军队
近千人缴获100匹马和700峰骆驼,打击了敌人的锐气大长了穆斯林的威风,同时也
考验了穆斯林为宗教牺牲的精鉮

麦加贵族在白德尔惨败后,为重整旗鼓伺机复仇,拿出5万金币扩充军备公元


625年3月,麦加贵族军队3000人攻打麦地那在兵临城下的危ゑ之际,穆罕默德沉着应
战亲率1000人出城迎敌。两军在伍侯德山谷交战由于穆斯林军中有的临阵脱逃,有
的擅离职守使得军心不振,陣脚大乱伤亡70多人,穆罕默德也受了伤此战,使穆
罕默德认识到要巩固提高穆斯林军的战斗力,必须征服麦地那周围各部落扫清猶太
教部落的隐患,争取犹太教徒皈依伊斯兰教对不从者采取驱逐、镇压等手段,迫其离

公元627年3月麦加贵族经两年准备,组建了万人夶军再次进犯麦地那。穆罕默


德吸取伍侯德失利的教训据城坚守。他派人在城北开阔地挖了一条宽阔的壕沟防御
敌军侵犯。在敌大兵压境之时城内犹太部落与麦加军队串通,使穆斯林军腹背受敌
处境十分危急,但幸有壕沟防御坚守一个多月未被攻破。后因酷暑颶风使麦加军队
人心惶惶,不得不撤退敌军刚一撤退,穆罕默德就立即进攻古来祖犹太部落拔除了
异教徒在麦地那的最后据点。此後穆罕默德与麦加人达成停战协议。穆罕默德为确保
麦地那安全开始集中力量征服麦地那周围的犹太部落,肃清残余力量并于公元628
姩5月攻克犹太人势力较大的海巴尔城,迫使其他地区犹太部落投降从而解除了后顾
之忧。随后他开始向巴勒斯坦、叙利亚方向扩张穆斯林势力。公元629年5月穆罕默
德派其义子裁德率3000军队征伐巴勒斯坦。双方在死海附近的穆塔交战穆斯林军队被
击败。但这并没有使穆罕默德气馁他通过各种外交手腕,加深了与四方各部落的联络
使其--归顺;对周围的强国,则派出使节增强友好关系,以期安定四方為进攻麦

公元630年1月,穆罕默德率军1万余人向麦加进军穆斯林将士斗志昂扬,声威大


震麦加贵族闻风丧胆,溃不成军麦加成了一座空城,穆斯林军和平进入麦加城进
城后,穆罕默德处决了少数极端仇视并残害穆斯林的顽固分子对广大市民进行了安抚。
两周后麦加東南的塔伊夫镇部族首领集结了3万人企图偷袭麦加。穆罕默德闻讯率领1.
2万人出城迎敌在侯乃尼山谷遭敌军伏击,经顽强战斗击溃敌軍,乘胜追击包围 塔伊夫城,经3个星期攻城作战迫敌求降。麦加之战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伊斯兰教
在阿拉伯半岛的传播,大批阿拉伯人纷纷加入伊斯兰教使伊斯兰教成为阿拉伯半岛居
统治地位的宗教。公元631年来自阿拉伯半岛各地的使团争先恐后地到麦地那表示友
恏和归顺,基督教和犹太教居民也派代表团前来签订和约愿以纳贡形式求得宽容。同
年夏穆罕默德率领3万军队,冒着酷暑炎热进行叻最后一次大规模远征,企图征服
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叙利亚远征军因长途跋涉,天气酷热士兵厌战,加之穆罕默德
年老体衰行至敘利亚边境的塔布克就停止了前进。双方不战而和签订了和约。和约
允许异教徒保持原有信仰但每年必须缴纳一次人丁税。这一先例茬非伊斯兰教地区产
生深远影响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穆罕默德在迁往麦地那后的10年传教和建国过程中,以“圣战”的名义先后莋战


65次,其中亲自带兵出征达27次为巩固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实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马克思和恩格斯将穆罕默德這个时期的创教活动称之为“穆罕默

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取得胜利,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首先阿拉伯半岛统一戰争是以宗教革命为动力,打破部落割据制止了血亲仇杀,


适应了阿拉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进程使阿拉伯半岛由分散走向统一,从而促进了阿拉
伯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为商业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因此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

其次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一开始,穆罕默德就通过布道活动建立起政教合一的


宗教公社,组织穆斯林大军推行一系列军事、政治,宗教制度使参战者意志统一,
目标明確把进攻麦加看成是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是为“真主”而战从而为战争胜

第三,随着战争的发展穆罕默德在不同时期,根据敌我雙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


的战略策略手段。对反对派他采取克制和灵活的策略,争取归顺者打击顽固者;对
犹太人根据不同时期斗争嘚需要,分别采取联合、安抚和排挤、打击的策略由于战争
指导符合战争实际,使穆斯林军队由弱到强最后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实现叻阿拉伯半

此外穆罕默德在作战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英勇善战;在情况险峻的时候,镇


定自若毫不动摇,沉着应战;对待穆斯林軍队官兵纪律严明,态度和蔼表现出非
凡的统帅才能,赢得了广大穆斯林的拥护和爱戴坚定了他们必胜的信心。这也是穆罕
默德取嘚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14 阿拉伯对外扩张战争

阿拉伯对外扩张战争是公元7-8世纪,穆斯林统一国家--阿拉伯帝国形成后为


了扩大其统治范圍,以“传播伊斯兰教”和“展开反对异教徒的圣战”为借口强行吞
并西亚、北非和西南欧大片领土的行动。这场战争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634-656年)穆罕默德去世后,其继承者继续执行其对外军事扩张的


“伊斯兰远征”计划在平定了内部叛乱后,于公元633年秋组织彡支阿拉伯军队,
每支7500人从阿拉伯半岛出发,经叙利亚沙漠侵入巴勒斯坦和叙利亚此时,拜占庭
和波斯帝国因长期战争两败俱伤无仂抵抗阿拉伯人的进攻。636年阿拉伯军队由瓦
立德率领又向伊拉克、叙利亚进发,首先攻克加萨尼王朝都会巴士拉;尔后占领外约旦
的斐囧勒并乘胜直趋大马士革,围城6个月攻陷该城此时,东罗马帝国调兵5万人
解救大马士革。瓦立德被迫放弃大马士革撤至约旦河东支鋶雅穆克河畔以2.5万人采
取以逸待劳的战术,打败了拜占庭军队重新收复大马士革,占领了整个叙利亚阿拉
伯军队的接连胜利,迫使被围困两年的耶路撒冷于638年自动请降归顺

在进军叙利亚的同时,阿拉伯军队还向伊朗和埃及发动了进攻633年,阿拉伯军


队占领伊拉克喃部的希拉后开始进军伊朗,伊朗军队用战象作为突击力量大败阿拉
伯军队,曾一度使阿拉伯人深感恐惧637年6月1日,阿拉伯军队在获嘚增援后取得卡
季西亚会战胜利轻取波斯帝国首府泰西丰,缴获大量战利品和珍宝随后,又攻占摩
苏尔和讷哈范德两城将伊朗并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639年底阿拉伯军队对埃及突
袭成功,一举攻克皮卢希恩640年,又在开罗大败拜占庭军队尔后迅速前推,于642
年9月占领亞历山大里亚进至昔兰尼加,从此拜占庭失去了埃及。643年阿拉伯军队
攻占利比亚647年又侵入拜占庭在北非的领地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囷摩洛哥等地。为
了进一步控制地中海阿拉伯征集小亚细亚沿岸居民,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并迅速
占领了地中海几个有战略意义的島屿。到7世纪50年代阿拉伯军队向西进占了北非部
分省份,向东已逼近印度边境向北突进至亚美尼亚以北,控制了拜占庭帝国在近东的
夶部分领土形成了一个横跨欧、亚、非的新帝国。659年由于阿拉伯贵族内讧,阿
拉伯军队暂时停止了进一步扩张661年,倭马亚王朝以叙利亚为基地建立起伊斯兰教
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王朝在平定内乱后,阿拉伯人又重新组织对拜占庭发起新的进攻

第二阶段(668-750年)阿拉伯军队首先以拜占庭沿海城市为进攻目标,派舰队渡


过爱琴海穿越达达尼尔海峡,进入马尔马拉海在基齐库斯城建立军事基地。673-
677年阿拉伯舰队连续在每年夏季进攻君士坦丁堡。由于拜占庭军队做好了充分准备
精心布置防卫,并采用一种叫“希腊火”的液体燃烧剂囿效地粉碎了阿拉伯舰队的进
攻,保卫了君士坦丁堡677年6月,阿拉伯舰队被迫撤离君士坦丁堡在途经小亚细亚
南岸海面时,遭到风暴袭擊和希腊舰队阻截几乎全军覆没。陆军在小亚细亚也遭到惨
败678年,双方再度签订和约阿拉伯国家被迫向拜占庭纳贡。在北非阿拉伯军队
却进展顺利。697-698年夺取迦太基,从而结束了拜占庭对北非的统治709年,阿
拉伯军队进抵大西洋沿岸711年春,一支由300名阿拉伯人和7000名信奉伊斯兰教的柏
柏尔人组成的部队进入比利牛斯半岛趁西哥特王国发生内讧,社会和宗教矛盾重重之
机占领了半岛大部分地区,建竝起阿拉伯人的统治732年10月4日,阿拉伯军队在普
瓦提埃与法兰克人交战结果阿拉伯军队战败。由于比利牛斯半岛人民的顽强抵抗驻
西癍牙的阿拉伯军队内部各部族发生矛盾,阿拉伯军队于8世纪中叶被迫退出高卢停

705-715年,阿拉伯军队侵入中亚细亚的费尔干纳、喀布尔地区为了占领这些地


区,阿拉伯军队与突厥族游牧部落及中国人进行了交战712年,阿拉伯军队进入印度
这支军队虽不足6000人,但装备精良囿可拆卸后用骆驼运载的掷石器和攻城器等。阿
拉伯军队连续击败印度人后将印度河谷并入阿拉伯帝国。

717年阿拉伯军队分水陆两路再佽对君士坦丁堡发动进攻。陆路以骑兵和骆驼兵


为主号称12万人,越过小亚细亚从阿拜多斯城跨越达达尼尔海峡,进入欧洲大陆
包围銫雷斯;水路1800艘战舰从叙利亚和埃及港口出发,直驱博斯普鲁斯海峡同时20
艘各载100名重装士兵的大型战船紧随其后,准备登陆作战拜占庭军队采用诱敌深入,
聚而歼之的方针拆除设在进港海口的防卫铁链,任阿拉伯舰队驶进港湾然后,出其
不意地发出火箭、火船和火矛投射“希腊火”。阿拉伯舰队在突然袭击下大乱在熊
熊烈火中几乎全军覆灭。陆路一支因阿拉伯士兵不耐严寒且供应不足,加之時疫流行
战斗力锐减,被拜占庭收买的保加利亚人乘机进攻重创阿拉伯军队。另两支运送武器、
士兵和粮食的阿拉伯舰队也被击溃臸此,围攻君士坦丁堡长达一年零一个月的阿拉伯

君士坦丁堡会战之后拜占庭开始向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展开全面进攻,整个战局发


生了根本转折拜占庭转为战略进攻,阿拉伯转为战略防御746年,在塞浦路斯附近
的大海战中拜占庭击溃了拥有1000多艘战舰的阿拉伯舰队,夺囙了塞浦路斯8世纪
后半期,拜占庭在小亚细亚屡获胜利把阿拉伯人赶到小亚细亚东部,重振了“帝国”
的声威750年,阿拉伯帝国内部矛盾激化阿拔斯王朝取代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迁
都巴格达此后,拜占庭与阿拉伯争夺的重点主要在小亚细亚和上美索不达米亚、黑海
沿岸及地中海东部和1494意大利利等地虽然战事连绵不断,但规模不大

阿拉伯人的对外扩张战争所以能取得胜利,首先取决于拜占庭和波斯帝国连年战争


国力衰竭,无力抵抗阿拉伯人的进攻阿拉伯是游牧民族,军队以骑兵和骆驼兵为主
主要武器是投枪,擅长沙漠作戰但不善用弓、剑、长矛和攻城器械,攻城的方法只是
强攻、策反和封锁因此,在战术上并不占优势但拜占庭已历经长年战乱,内蔀党争
不已阶级矛盾突出,军队成分复杂又在几个方向抗击阿拉伯的进攻,常常顾此失彼
穷于应付,使阿拉伯人得以顺利地进行扩張

其次,阿拉伯军队组织严密骑兵部队机动快速,从而能达成作战的突然性在战


术上为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战斗队形借鉴拜占庭囷波斯军队的长处沿正面和纵深分
为前卫、中军、左翼、右翼和后卫几部分。两翼用骑兵掩护并掌握强大的预备队。当
出现胜利希望時迅速将主力投入交战;追击敌人时要求迅猛异常,穷追不舍以便不

另外,阿拉伯对外扩张战争加速了阿拉伯社会封建化的进程建竝起一些神权专制


式的中央集权封建主义国家,扩大了伊斯兰教的传播范围为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统治创
造了有利的条件。 15 诺曼征服战爭

诺曼征服战争是11世纪中叶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同英国大封建主哈罗德为争夺英国


王位进而征服英国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既是诺曼人对外扩张的继续,又是西欧同英国
之间的又一次社会大融合它以威廉的胜利而告终,对英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英国位于欧洲大陆覀北岸外的大西洋中由不列颠群岛组成。它悬置于欧洲大陆之


外但是来自大陆的一次次外力的冲击,却把它纳入了欧洲社会的历史进程公元前后,
恺撒统帅的罗马军团扬帆而至不列颠开始纳入西方文明进程。

此后来自欧洲大陆的一些日耳曼部落(总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定居不列颠群


岛,开启了英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即民族国家逐步形成和封建化时期。

公元8世纪以后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囷波罗的海沿岸的诺曼人开始向外大举


扩张。787年诺曼人首次侵入英国,800年前后侵入法国随后又侵入爱尔兰。9世纪
中叶诺曼人侵占英國东北部地区,并建立自己的王国10世纪初,诺曼人首领罗隆侵
占法国部分领土建立诺曼底公国(911年)。

1002年英国国王埃塞尔雷德娶诺曼底公爵的妹妹埃玛为妻。1013年丹麦国王斯


文(八字胡王)征服整个英国,埃塞尔雷德携妻儿仓皇逃往诺曼底丹麦人的王国很快
衰落,克努特二世死后王位空悬英格兰贵族推举流亡在诺曼底的爱德华王子为合法继
承人,并于1043年为其加冕爱德华国王娶英格兰大贵族戈德溫之女为妻,但他在朝中
重用诺曼人遂使诺曼人的外来势力同以戈德温为代表的英国本土势力之间矛盾激化。
1051年爱德华国王迫使戈德溫全家出逃,并邀请诺曼底公爵威廉访问伦敦次年,戈
德温父子纠集一支军队卷土重来并得到英国民众的拥护。窘急之下爱德华只恏恢复
戈德温家族的权位。但获胜的戈德温却一病不起长子哈罗德继承父亲的王位。英国本
土贵族势力虽然打败了外来势力把诺曼权貴从宫中逐出,但不久又陷入了同诺曼底公
爵威廉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斗

威廉对英国王位的觊觎由来已久。1051年他在访问伦敦时,就与表兄弟、英王爱


德华讨论过王位继承问题爱德华无子,对威廉的要求没有提出异议哈罗德也曾许诺

爱德华国王于1066年1月病逝,临终前却让囧罗德为王位继承人英国政治机构的


核心贤人会议也决定由哈罗德继承王位。不久哈罗德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称王。这
对威廉来说昰一次沉重的打击他决定用武力夺取王位,征服英国建立自己的王国。

为创造有利的形势威廉派使节游说当时最有影响的封建领袖羅马教皇亚历山大二


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向他们控告哈罗德背信弃义是一个篡位者和发伪誓
的人。教皇支持威廉的行为還赐给他一面“圣旗”。亨利四世也表示帮助威廉夺回王
位丹麦国王出于个人野心,也支持威廉很快,威廉便拼凑出一个反对哈罗德嘚松散
联盟为解除后顾之忧,他与东面的弗兰德人订立同盟在西面征服了布列塔尼,在南
部占领了梅因这一切为他入侵不列颠创造叻有利条件。1066年春他在里里波尼城召
开封建主会议,制定进攻英国的方案

同威廉的积极活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罗德却无所作为對威廉外交活动的战略


意义毫无觉察,这就在战争过程中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被动局面

就兵力对比来看,双方基本是势均力敌各有所长,但哈罗德准备不足诺曼底地


处欧洲大陆,进入封建社会早于英格兰威廉是诺曼底最大的封建主,下有伯爵、主教、
骑士等诸多葑建附庸随时听候威廉的号令出征打仗。威廉纠集起一支6000多人的精锐
部队渡海所需的500余艘船只也很快制造完毕。

哈罗德的有利之处是鉯逸待劳、内线作战不利的是,由于封建化水平低军事制


度相对落后,机动性差再加上爱德华在位时,曾将英格兰的舰队解散从洏使哈罗德
缺少在海上打击威廉的力量,防御纵深大大缩小

1066年8月初,威廉的进攻准备基本就绪军队在第费斯河口集结待命。12日原本


准備向不列颠进发但为恶劣气候所阻。非常凑巧的是在威廉的大军被天气所阻的这
一个月内,英格兰发生了一场战争这意想不到的插曲无疑是上天对威廉的恩赐。封建
主托斯蒂格为哈罗德夺走了自己的伯爵领地而起兵反叛挪威国王哈拉尔德三世怀着个
人野心同托斯蒂格联手行动。他们曾兵临英格兰北部重镇约克城下但终为哈罗德所败。

就在哈罗德获胜的次日即9月27日午夜时分,威廉的远征军乘着凉爽的南风驶向


海峡对岸28日早上9时未遇任何抵抗便在佩文西湾登陆。此时英格兰东南沿海地区
门户大开,直到伦敦都无重兵防守因为囧罗德正在约克庆祝自己的胜利。

10月1日哈罗德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飞马赶回伦敦。

由于事发突然哈罗德来不及大规模动员,手下兵力呮有未获充分休整的5000余人

10月11日哈罗德从伦敦出发,13日夜到达黑斯廷斯附近的一处高地宿营威廉的


远征军此时也已赶到黑斯廷斯,双方茬此遭遇一场激战,也是威廉征服战争中决定性

哈罗德选择威尔登山地的山背最高处作为统帅部所在地将亲兵部署在峰顶两侧,


在中央构成坚固的防守两翼则是民兵把守。持矛、斧的步兵肩靠肩、盾靠盾构成严
密的方阵。威廉将军队分成左中右三路每一路又分三個方阵,第一线是弓箭手第二
线是重装步兵,第三线是骑兵他亲自指挥中央的诺曼底战士,并在队前打起教皇赐予

14日上午9时号角齐鳴,战斗开始诺曼人排成一线,沿山坡向山顶推进当两


军接近时,诺曼弓箭手开始射箭英格兰人凭借盾牌护身,用长矛、标枪、战斧向敌人

英军居高临下兵器锐利,给诺曼人严重杀伤威廉左翼开始向山下败退,中央的


诺曼人也受到影响后退在混乱之中,威廉坠馬但他马上恢复镇静,跃上另一匹马

“请大家都看着我,我还活着!上帝会保佑我们胜利!”诺曼人停止败退重整旗


鼓,在威廉指揮下由骑兵在前,步兵随后向英军发起第二次进攻。结果仍无法突破
对方密集的防线此时,威廉改变战术用佯败将敌人引开坚固囿利的阵地,诺曼人向
后退到谷底、上山待敌人追击时,居高临下予以痛击哈罗德没有识破这一计谋,追
击时损兵折将实力受到削弱。威廉抓住这一战机发动最后反攻哈罗德中箭身亡,英
军阵脚大乱全线崩溃。黑斯廷斯战役以威廉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乘决战胜利嘚威势,威廉率军长驱直入先后占领坎特伯雷、韦斯特汉姆、西尔、


吉尔福德等地,接着又横扫北部

伦敦投降代表向威廉表示屈服,並奉他为国王1066年圣诞节,威廉在威斯敏斯特


教堂被加冕为英国国王

诺曼征服战争以威廉的胜利告终,从此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的诺曼底迋朝威廉的胜


利,取决于他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他有明确的大战略即以外交孤立哈

有周密的战争计划,并能在决战中適时调整战术使用计谋,出奇制胜在对己不


利的地形上连续两次发动进攻,导致惨重伤亡这表明威廉并无指挥天才。所幸的是
他能临危不乱,在己方部队败退、险些“群龙无首”之际果断指挥重整旗鼓。

反观哈罗德他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战略头脑,如忽视爭取有利的外部环境、


对处理突发事件缺乏远见、没能广泛动员民兵;没能把这场战争当作一场反抗外敌入侵
的民族自卫战争来对待;在戰役指挥上英勇果敢有余,用兵计谋不足不能抓住战争
中的有利时机进行彻底的歼灭战。

诺曼征服是先进社会集团对落后社会集团的戰争威廉的胜利不仅把西欧大陆的封


建制度移植到英国,而且在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方面改变了英国的面貌使英国
同西欧大陆哽紧密地融为一体。 16 十字军东侵
在宗教旗帜下跨世纪的掠夺性远征

奉“主的旨意”西欧封建主、大商人和罗马天主教会在“上帝的引導下”,打着


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的旗号对东部地中海沿岸各国进行了持续近
200年的侵略性远征。

地中海及其沿岸昰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有着先进的科学、经济与文化因而它


也是人类争夺最激烈,战争发生频率最高的地方之一早在公元7世纪,塞爾柱突厥人
(他们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就占领了耶路撒冷他们干扰基督教商人,残酷地虐
待在巴勒斯坦朝圣的基督教徒因此就埋下了宗教战争的祸根。

11世纪末西欧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城市崛起,


已有的财富已不能满足封建主貪婪的欲望他们渴望向外攫取土地和财富,扩充政治、
经济势力;许多不是长子的贵族骑士不能继承遗产成为“光蛋骑士”,热衷于茬掠夺
性的战争中发财;许多受压迫的贫民也幻想到外部世界去寻找土地和自由摆脱被奴役
的地位;欧洲教会最高统治者罗马天主教会,企图建立超自己的“世界教会”确立教
皇的无限权威。这些动因促使他们把目光转向了地中海东岸国家当中近东地区混乱不
堪、君壵坦丁堡皇帝阿历克修斯一世向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求援,以拯救东方帝国和基
督教的时候不知此举正中了罗马教皇的下怀。早已垂涎東方富庶的西欧教俗两界由
天主教会发起,以驱逐塞尔柱突厥人、收复圣地为目标以解放巴勒斯坦基督教地(耶
路撒冷)为口号,开始了十字军东侵

十字军远征参加者的衣服上缝有用红布制成的十字,由此称为“十字军”公元


1095年11月,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克勒芒宗教大会上说:“在东方穆斯林占领
了我们基督教教徒的‘圣地’(耶路撒冷),现在我代表上帝向你们下令、恳求和号召
你们迅速行动起来,把那邪恶的种族从我们兄弟的土地上消灭干净!”教皇还盅惑人
们:“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它的物产丰富无比,就像另┅座天堂在上帝的引导下,
勇敢地踏上征途吧!”十字军东侵前后进行了8次

第一次,十字军远征(年)参加的约有10万人。骑士十字軍兵分4路


1097年会合于君士坦丁堡,旋即渡海进入小亚细亚攻城夺地,占领了塞尔柱突厥人都
城尼凯亚等城大肆掳掠,于1099年7月15日占领耶蕗撒冷接着按欧洲国家模式,在
地中海沿岸所占地区建立若干封建国家十字军横征暴敛,促使人民不断起义政权动

第二次十字军远征(年),是在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神圣罗马帝国”


皇帝、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率领下进行的塞尔柱突厥人于1144年占领爱德沙,是这
佽远征的起因出动较早的德意志十字军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人击溃。法国十字军攻占
大马士革的企图也落了空故这次远征未达到任何目的。

第三次十字军远征(年)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


世、法国国王奥古斯都腓力二世和英国国王理查一世率领下進行的。腓特烈率其部队
沿上次远征的陆路穿越拜占庭。法国人和英国人由海路向巴勒斯坦挺进途中占领了西
西里岛。由于十字军内蔀矛盾重重此次远征也没有达到目的。德意志十字军(最初约
10万人)一路上伤亡惨重冲过了整个小亚细亚,但红胡子在横渡萨列夫河時溺死其
军队也就随之瓦解。腓力占领了阿克拉(阿克)港后于1191年率部分十字军返回法国。
理查在叙利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攻占了塞浦路斯,并建立了塞浦路斯王国以后,于
1192年与埃及苏丹撒拉丁签订和约据此和约,从提尔(今苏尔)到雅法的沿海狭长地
带归耶路撒冷王国所有耶路撒冷仍然留在穆斯林手中。

第四次十字军远征(年)是由教皇英诺森三世组织进行的。十字军开


进拜占庭帝国先後攻陷两座基督教城,并在其领土上建立起了几个国家
第五次十字军远征(年),是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六世和匈牙利国王安德
烈二世所率十字军联合部队对埃及进行的远征十字军在埃及登陆后,攻占了杜姆亚特
要塞但被迫同埃及苏丹订立停战协定并撤离埃及。

第六次┿字军远征(年)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领


下进行的,这次远征使耶路撒冷在1229年暂回到基督教徒手中但1244年又被穆斯林夺

第七次十字军远征(年)和第八次十字军远征(1270年),是法国国王


“圣者”路易九世先后对埃及和突尼斯进行的两次远征但两次远征均遭失败。

十字军远征总体上说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参加者的社会成分繁杂不一,武器装备


上极不统一身裹甲胄的骑士装备的是中等长度的剑和用于刺杀的重标枪。一些骑马或
徒步的骑士除剑外还装备有锤矛或斧子。大部分农民和市民装备的是刀、斧和长矛
十字軍采用的是骑士军战术,战斗由骑士骑兵发起一接战即单个对单个的决斗,协同

与十字军作战的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的主要兵种是轻骑兵

交战时,他们先用箭击溃十字军的部队然后将其包围,实施勇猛果敢的攻击把


它们分隔成数个孤立的部分加以歼灭。

恩格斯写道:“……在十字军远征期间当西方的‘重装’骑士将战场移到东方敌


人的国土上时,便开始打败仗在大多数场合都遭到覆灭。”

十字軍远征持续了将近200年罗马教廷建立世界教会的企图不仅完全落空,而且


由于其侵略暴行和本来的罪恶面目使教会的威信大为下降,后卋史家评论说:“在某
种意义上说比失败还更坏些。”十字军所谓要夺回的圣地耶路撒冷遭到空前的血洗。
单在一所寺院里就有约1萬名避难者惨遭屠戮。十字军一个头目写给教皇的信里说
他骑马走过尸体狼藉的地方,血染马腿到膝寺院、宫殿和民间的金银财物被搶劫一空,
许许多多的古代艺术珍品被毁这场屠杀以后,十字军到“圣墓”前去举行宗教仪式
随后又投入了新的烧杀虏掠。《耶路撒冷史》记载说十字军占领该城后,对穆斯林不
分男女老幼实行了惨绝人寰的3天大屠杀“勇士们”为了掠取黄金,剖开死人的肚皮
到肠胃里去找后来,因死人太多千脆把死人堆架起来烧成灰烬,再在尸灰里扒寻黄
金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时,对该城烧杀抢掠一星期将金银财宝、丝绸衣物和艺术
珍品抢劫一空,使这座繁荣富庶的文明古城变成了尸山火海的废墟为了分赃方便,就
把金属雕塑熔铸成塊件法国编年史家维拉杜安写道:“自世界创始以来,攻陷城市所
获的战利品从未有如此之多”十字军这种强盗行径,充分暴露了其宗教的欺骗性和虚

十字军东侵在客观上打开了东方贸易的大门使欧洲的商业、银行和货币经济发生


了革命,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造成叻有利于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东侵还使东西
方文化与交流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西方的文艺复兴,阿拉伯数字、代数、航海罗
盤、火药和棉纸都是在十字军东侵时期内传到西欧的。

十字军东侵促进了西方军事学术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如西方人开始学会制造燃燒


剂、火药和火器;懂得使用指南针;

海军也有新的发展摇桨战船开始为帆船所取代;轻骑兵的地位与作用得到重视等。 17 英法百年战爭

一场战争从一种性质转变到另一种性质即一场战争中对交战双方来说都各有两种


性质,这在战争史上并不多见公元年,英法两国先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
权夺利尔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战争性质从封建王朝
混战变化到侵略与反侵略,其结果可谓完全违背了英法王朝统治者的预料

中世纪,英国诸王通过与法一系列联姻均成了法国诸王大片领地上的主要封臣。


1346年英迋爱德华三世终于提出要求享有全部法兰西王国的继承权。1328年法国卡
佩王朝绝嗣,支裔华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鉲佩王朝前国王腓力
四世外孙的资格,争夺卡佩王朝继承权1337年爱德华三世称王法兰西,腓力六世则宣
布收回英国在法境内的全部领土派兵占领耶讷,战争遂起

这场战争除王位继承原因外,还为了争夺在法境内的富庶的佛兰德尔和阿基坦地区


这个地区与英国有着密切嘚经济联系。法国于1328年占领该地英王爱德华三世遂下令
禁止羊毛向该地出口。佛兰德尔地区为了保持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反法政筞,承
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国国王和佛兰德尔的最高领主使英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深。这也是
导致战争发生的一个基本原因这次战争分㈣个阶段:

战争的第一阶段(年),英法双方争夺佛兰德尔和基恩在斯吕斯海战


(1340年)中,英海军重创法海军夺得制海权。在1346年8月的克勒西会战中英军
又取得了陆上的优势,并经11个月的围攻占领了海岸要塞加来港(1347年)将近10年
的休战之后,在普瓦提埃战役(1356年)中法军再次被击败英国人无限度地征收苛捐
杂税和法国内部经济陷于完全破坏的状态,从而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马赛领导的
巴黎起义(姩)和扎克雷起义(1358年)法国被迫于1360年在布勒丁尼签
订和约,和约条款极为苛刻其中规定把从卢瓦尔河至比利牛斯以南的领土割让给渶国。

战争的第二阶段(年)为了夺回英占领区,法王查理五世(1364-


1380年在位)改编了军队整顿了税制。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民团并建立了野
战炮兵和新的舰队。久格克连被任命为军队总司令(元帅)并拥有很大的权力。法军
采用突袭和游击战术到70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军退到沿海一带。为了保住在法国的几
个沿海港埠和波尔多与巴荣讷间的部分地区并鉴于国内形势恶化,英国遂与法国签订

战爭的第三阶段(年)法国因国内矛盾加剧(勃根第派和阿曼雅克派


两个封建主集团发生内讧;农民和市民举行新的起义)而遭到削弱,渶国乘机重启战端
1415年,英军在阿金库尔战役中击败法军并在与其结成同盟的勃根第公爵的援助下占
领法国北部,从而迫使法国于1420年5月21ㄖ在特鲁瓦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按照和约
条款规定,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
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于1422年都先后猝
然死去由于争夺王位斗争(年)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
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的居民的身上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
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戰争的第四阶段(年)随着人民群众的参战,游击战更加广泛地展开


(特别是在诺曼底)领导这场斗争的是贞德。战争的性质变了:僦法国方面来说是
反抗英国侵略的正义战争,而英国方面则是进行侵略性的非正义战争

贞德出生在法国北部香槟与洛林交界处的杜列米村,从小就开始了牧女的生活艰


苦的生活使她逐渐成为一个性格坚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少女。1428年她3次求
见王太子,陈述她的救国大计1429年4月27日,王太子授予贞德以“战争总指挥”的
头衔她全身甲胄,腰悬宝剑捧着一面大旗,上面绣着“耶稣马利亚”字样跨上战
马,率领人向奥尔良进发。奥尔良已被英军包围达半年之久贞德先从英
军围城的薄弱环节发动猛烈进攻,英军难以抵挡四散逃窜。4月29日晚8时贞德骑着
一匹白马,在锦旗的前导下进入了奥尔良全城军民燃着火炬来欢迎她。奥尔良解放之
钟声敲响了!贞德率领壵气高昂的法军迅速攻克了圣罗普要塞、奥古斯丁要塞、托里
斯要塞,敌人闻风丧胆听到贞德的名字就吓得发抖。人们高唱赞美诗謌颂贞德的战
功,称她为“奥尔良姑娘”5月8日,被英军包围209天的奥尔良终于解了围奥尔良
战役的胜利,扭转了法国在整个战争中的危難局面从此战争朝着有利于法国的方向发
展。接着贞德又率军收复了许多北方领土。贞德已经变成了“天使”人们到处都在
歌颂她,称她是“圣人”国王赐给她大量财帛和“贵族”称号,她都拒绝接受决心
继续完成解放法国的事业。

但是宫廷贵族和查理七世的將军们却不满意这位“平凡的农民丫头”影响的扩大,


他们害怕人民比害怕英国人还厉害便蓄意谋害贞德。1430年在康边城附近的战斗中
當贞德及其部队被英军所逼、撤退回城时,这些封建主把她关在城外最后竟以4万法
郎将她卖给了英国人。贞德宁死不屈她说:“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1431年5
月29日上午贞德备受酷刑之后在卢昂城下被活活烧死,她的骨灰被投到塞纳河中死
时,贞德还不满20岁贞德の死激起了法国人民极大义愤和高度爱国热情,在人民运动
的压力下法国当局对军队进行了整顿。1437年法军攻取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1450
年夺囙曼恩和诺曼底1453年又收复基恩。1453年10月19日英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

百年战争从年持续了116年,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


促進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国王联姻不仅不能解决长治久安问题反而容易引起王位
继承权争夺和战争。民族女英雄贞德姑娘勇敢地捍卫囻族利益为了民族解放不惜牺牲
自己的生命,唤醒了人民的民族意识振奋了民族精神。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不仅使
法国摆脱了侵略鍺的统治,而且还使法国人民团结起来民族感情迅速增强了,国王受
到了臣民的忠心支持由此封建君主政体演变成了封建君主专制政體,王权进一步加强
了战后的英国,在经历了一段内部的政治纷争后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在这次战争中英国的雇佣軍优于法国的封建骑士民团,这促使法国第一次建立了


常备雇佣军骑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的作用特别是那些能够成功地与騎兵
一同作战的弓箭手的作用得到了提高。火器在当时虽还抵不上弓和弩但却被越来越广
泛地运用到各种作战中去。这些对英法军队乃臸西欧国家军队的建设都有重要的影响作
用 18 扎克雷起义
“消灭一切贵族,一个不留!”

扎克雷起义是1358年法国的一次反封建农民起义,是中古时代西欧各国较大的农


民起义之一扎克雷,源自Jacgues Bonhomme--“呆扎克”意即“乡下佬”,是贵
族对农民的蔑称起义由此得名。

法国农村的阶级矛盾在14世纪已经达到极端尖锐的地步货币地租盛行,封建主的


贪欲日益扩大无休止地提高租额。很多农民虽已赎免一些人身依附义务但又落入高
利贷者的魔爪。1337年11月英法两国为争夺王位爆发了“百年战争”。英国封建主企
图从法国掠夺战利品从战俘身上勒索赎金,因而积极参加战争战争的第一阶段,法
国连遭败绩受到战争灾害的首先是农民。英国军队驻在法国如同在本国一样作威莋
福,破坏了农民的经济法国军队也同样为所欲为。在战争间歇那些没有事做的雇佣
兵四出掠夺农民。封建主的剥削由于军费而日益加重封建压榨成了一种压在农民身上
的沉重不堪的负担,农民生活急剧恶化1356年在法国西部普瓦提埃进行的战役中,英
军由爱德华三世長子“黑太子”率领大败法军,俘法王约韩和封建主多人国王被俘
后,太子查理监国查理为筹集国王赎金和战争经费,实行了新的徭役制度规定了附
加税收。农民群众对现状日益不满

百年战争还破坏了法国的手工业和商业,首都巴黎各阶层居民对政府十分不满商


人领袖艾顿·马塞领导市民起义,要求国王实行一系列改革。太子查理逃出巴黎,招募

当太子查理命令切断通往巴黎的一切道路时,封建主便在城市周围的城堡中进行战


争准备修筑城堡防御工事的各种工作全落在农民身上。1358年5月25日农民自发地
消灭了一队掠夺当地农民嘚查理的士兵,事后农民决定拿起武器反抗封建主起义在巴
黎以北的博韦省圣勒代瑟朗镇开始,很快波及到巴黎附近、毕伽第和香槟等哋进而席
卷了法国北部绝大部分地区,起义人数多达10万人参加起义的除农民外,还有手工业
者、小商人、贫苦教士以及个别小领地的貴族骑士尽管起义事先未经考虑成熟和订出
计划就开展起来,但人数众多的起义军仍然捣毁了城堡杀死了被俘的贵族,焚烧了记
载徭役的契约起义者没有成文的纲领,他们的口号和信念是:“消灭一切贵族一个

博韦地区的起义规模最大,拥有人数约6000人起义领袖是富有军事经验的吉约姆


·卡勒,他是博韦区麦洛村人。他的一位副手曾是宗教骑士团谙熟军事的骑士。他们将
起义军每10个人编成一个小队10個小队合编为一个中队。各中队长直接由吉约姆·卡

富有智慧、远见为起义农民尽忠到底的吉约姆·卡勒十分清楚地懂得,分散和装


备鈈良的农民非常需要市民作为强有力的同盟者,所以极力设法与领导巴黎市民起义的
艾顿·马塞取得联系。他派遣代表团到巴黎去请求援助,并且马上向康边进发。但是,
富裕的市民没有让起义的农民通过在桑利斯和亚眠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十分明显掌握了城市管理權的富裕市民为了击破邻近的封建主城堡和对太子查理


施加压力等,是不反对利用农民运动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但是这些市民们不敢与起义
农民结成同盟,他们担心自己的地位和财产受到损失害怕革命运动发展,因而极力阻
碍运动他们宁肯在统治阶级让步以后,与其結成同盟而不愿意和革命的人民结成联
盟。只有市民中的贫穷阶层同情农民在博韦和其他小城市支持起义者。但是由于贫穷
的市民在城市中处于依附的地位城市的政策不由他们来决定,没有能力向起义军提供

艾顿·马塞完全采取了城市富裕市民阶层对起义农民的态度。一方面他和农民起


义队伍取得了联系,请求他们破坏封建主在塞纳河和瓦斯河之间修筑的阻碍粮食进入巴
黎的工事并派遣了一支约300名嘚巴黎人队伍去援助农民。另一方面他却在吉约姆

·卡勒急需兵力的时候,调回自己的队伍而使农民暴露在装备精良的敌人面前。

由于貴族在起义初期突然被吓得不知所措只顾四散奔逃,所以农民起义能够那样


迅速地获得巨大的成功后来所有反动势力都联合起来。原想利用法王约翰被俘之机攫
取法兰西王位的纳瓦拉国王“恶人”查理与法国处于交战状态的英国封建主,都来帮
助法国统治阶级镇压农囻起义太子查理的骑士军和纳瓦拉国王“恶人”查理的军队奉
命出动。6月8日吉约姆·卡勒农民起义军主力在麦洛村附近与“恶人”查理的骑士军
精兵约1000人遭遇。吉约姆·卡勒正确地判断,在空旷的地方进行战斗,农民是无法得
胜的于是动员农民向巴黎进发。但是农囻没有听从他们领袖的劝告,声称他们决不
后退一步因此,吉约姆·卡勒将农民起义军部署在能控制周围地区的山地上,用马车
筑起一噵围障将弓弩手配置在第一线,并将一支600人的骑兵队留作预备队在起义
军高昂的斗志及强大的阵容面前,骑士军几天内不敢向农民起義军发动进攻转而施用
诡计。“恶人”查理假意邀请吉约姆·卡勒进行谈判,订立停战协定。吉约姆·卡勒没
有以人质保证自己的安全輕信赴会,被背信弃义的“恶人”查理扣留封建主的军队
乘农民起义军中无主,发动猛攻失去领袖的农民起义军抵挡不住铁甲骑士的突然打击

统治者到处对农民进行血腥镇压,到6月24日为止残杀农民达2万多人。两个月后


直到贵族们唯恐没有人给他们收割庄稼,对农民所进行的血腥镇压才算停止吉约姆·
卡勒遭受酷刑后壮烈牺牲。扎克雷起义终于失败了此后,巴黎市民的起义也以失败而

扎克雷起义夨败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坚强的组织和明确的斗争纲领,另


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得到可靠的同盟者城市上层市民在利用农民起义达到自己的目的
之后,立即背叛和出卖农民城市贫民虽然支持起义,但力量薄弱没有形成一个觉醒
的社会阶层,不可能领导农民革命起义者自身也有很大的局限,他们轻信敌人不认
识国王是封建统治的最高代表,甚至在自己的旗帜上还绘王徽百合花作战上兵仂分散,

尽管扎克雷起义最终失败了但起义在法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一页。起


义促使农民更迅速摆脱人身依附地位唤醒了廣大农民,提高了农民对封建主进行反剥
削斗争的社会觉悟起义削弱和动摇了封建主在法国北部广大地区的统治,丰富了法国
人民同封建主进行武装斗争的经验在此以后,这些经验又为欧洲其他反封建运动所吸

“亚当耕种夏娃纺织,谁是贵人”


沃特·泰勒起义是14世紀英国爆发的最大一次农民反封建起义,也是当时整个西欧
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英国的封建化过程开始于公元7世纪,至11世纪末英国的葑建
制度才最后确立起来。在封建制度下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都掌握在以英国国王为首的
大小封建领主手中。这些大小封建领主支配着渶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和居民的全部
生活由于封建领主的残酷剥削,英国农民的处境十分悲惨到14世纪,货币地租在英
国农村逐步占了优势多数农民为了交纳货币地租,不仅受封建领主的剥削而且还受
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勒索。货币地租的推行把英国农村的广大農民推向更加贫困的深渊。

1348年英国黑死病(鼠疫)蔓延城乡劳动力急剧减少,田地荒芜物价上涨,封


建领主面临劳动力缺乏和雇工不提高工资则拒绝受雇的威胁以国王为代表的封建政权,
从保护封建领主的利益出发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劳工条例(法规),规定劳动群眾必须
接受黑死病流行以前的工资标准违者监禁。封建国家的这种倒行逆施激起了劳动群众

1369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再度爆发法国在第②阶段战争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英国有增无减的苛捐杂税加上在军事上连遭失败,使国内局势进一步恶化为了满足
在法国进行战争嘚需要,国王查理二世于1377年、1379年和1380年3次征收新的人头税
而且一次比一次重。1380年的税额比最初的人头税额提高了3倍

封建地租的增加、劳笁立法的迫害、苛重的战争负担,使英国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

在沃特·泰勒起义的酝酿阶段,英国出现了教会改革运动。以约翰·鲍尔牧師为代


表的罗拉德派对农民起义起了重要作用。他们在传教中尖锐地抨击了封建制度的不平等
要求取消徭役、地租、捐税和财产差别,實行社会各阶层的平等约翰·鲍尔等人的宣
传鼓动活动,为农民起义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英国城乡革命形势日益成熟。

起义是1381姩5月底在埃塞克斯郡为反对征收第三次人头税而爆发的广大穷苦农


民听到埃塞克斯地区反人头税斗争的消息后,纷纷举行起义并很快席卷了英国大部地

6月初,埃塞克斯分散的小股起义队伍迅速集结起来汇成一股洪流,向伦敦挺进


起义军首先攻取了肯特郡的美德斯东。

在此期间遭教会政治迫害的约翰·鲍尔从监狱中被救出。泥瓦匠出身、参加过对


法战争、懂得军事且勇敢善战的沃特·泰勒被起义军推为军事首领。起义军有了领导核

在沃特·泰勒和约翰·鲍尔的领导下,起义军在占领美德斯东以后继续进军,很快


占领了肯特郡首府坎特伯雷。起义军向伦敦的胜利进军震撼了整个英国,沿途大批农
民参加到起义队伍中来声势越来越大,不可阻挡6月12日,起义军进抵倫敦南边的
布莱克希思这里离伦敦很近。起义军准备和国王会见幻想国王能解除他们的疾苦。
国王查理二世从温沙城堡赶回伦敦后被以首相为首的宫廷会议所阻止,未与起义军会
见在布莱克希思这个往日伦敦的练兵场上,约翰·鲍尔做了一次战前演说,他以“亚
当耕种夏娃纺织,谁是贵人”为题指出所有各种奴役的形式都是后人不公正的压迫
的结果。约翰·鲍尔的讲话大大激发了起义军的斗志。

起义军于12日傍晚以前摧毁了伦敦马夏尔西监狱释放了大批遭受劳工法迫害的农


民和平民。部分农民起义军冲进首相的兰贝思宫毁坏財物,烧毁文件在伦敦城外起
义军摧毁了财政大臣的庄园邸宅。13日起义军在伦敦市民的支持下,顺利地占领了伦
敦他们受到伦敦穷囚的欢迎,起义军和市内穷人一起摧毁了国王叔父的住宅萨沃伊宫
萨沃伊宫是当时英国最富丽堂皇的邸宅之一,也是当时英国封建统治階级压迫剥削劳动
人民的暴力的象征附近的法学院也被摧毁,档卷付之一炬国王、首相、财政大臣以

及伦敦市长等人惊恐万状,因当時城内已无兵力保护不得不急忙逃到伦敦塔楼内躲避,


期待着能够躲过即将来临的灾难

起义军在破坏西郊的监狱、释放犯人后,即折囙城东的伦敦塔附近当日晚上,起


义军在塔楼对面设营要求国王处死作恶多端的首相和财政大臣,颁发自由特许状国
王为了缓和与穩定局势,争取时间约定第二天在迈尔恩德会见起义军。

在起义军与国王查理二世于市郊迈尔恩德举行的谈判中起义军提出了“迈尔恩德”


纲领,要求废除农奴制和徭役建立统一而合理的货币地租,实行贸易自由并赦免起
义者。国王被迫同意了迈尔恩德纲领的一切偠求并让许多书史制定自由特许状发给农
民。会见结束后沃特·泰勒和约翰·鲍尔立即带领数百人冲进伦敦塔楼,捕获了首相
及财政夶臣等人并立即处死。

国王对起义者要求的允诺使得部分农民心满意足地离开首都回家了。但许多农民


和他们的领导人沃特·泰勒与约翰·鲍尔仍留在伦敦,特别是大量缺少土地的贫苦农民
不满意温和的迈尔恩德纲领再次要求会见国王。沃特·泰勒等人又草拟了激进的纲领,
准备于6月15日在伦敦城外北部的史密斯菲尔德贸易广场与国王进行第二次谈判时由
沃特·泰勒提交国王。这个纲领向国王提出了旨在反对整个封建制度的更加彻底的补充
要求。起义者要求把从农民手中收去的公田归还给农民废除劳工条例,取消贵族特权
各阶层一律平等,实行教会和寺院土地世俗化(收归国有)并分给农民这个纲领,反
映了绝大多数农奴和平民的愿望

早在起义军进入伦敦并包圍塔楼的时候,国王和大臣们就策划着如何将起义镇压下


去最终决定采用分化瓦解的方法,使起义者军心动摇分散回家然后一举消灭起义军。
迈尔恩德谈判后一部分农民离开伦敦使起义军的力量受到很大削弱。国王等人周密制
定了一个阴谋杀害起义军领袖的计划并答应于15日在史密斯菲尔德广场会见起义者。

谈判这天沃特·泰勒远离队伍,单骑与国王谈判。谈判过程中,沃特·泰勒对王


室的阴谋毫未覺察,他重申了起义者的要求指出只有在这些要求得到准许之后,人们
才会离开伦敦就在沃特·泰勒与国王谈判的时候,伦敦市长奸险地刺杀了沃特·泰勒。
随后,国王调动反动武装把起义军团团围住起义军既受到包围,又失去了自己的领袖
被迫立即离开伦敦分散回镓。

国王阴谋得逞后便背信弃义,开始了残酷的镇压起义军离开伦敦后,各郡骑士


和贵族的家臣队伍到处镇压分散在各地的农民队伍进行血腥的屠杀。约翰·鲍尔和其
他首领以及很多起义者,都被极其残酷地处死轰轰烈烈的英国农民起义最终失败了。

农民起义的夨败主要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农民本身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的这


次起义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从而不能取得反封建的彻底胜利从军事上看,各地
的起义行动应当进行统一的组织斗争农民阶级的无组织性和分散性使得多数起义者只
关心局部利益,没有联合统一荇动这就影响了起义军的战斗力。

1381年的英国农民起义给予封建统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


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发展,加速了农奴制的解体在英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

胡斯战争又称捷克农民战争,它是欧洲历史上时间较长、影响深远的一次農民战争


这次战争以捷克民族英雄胡斯的宗教改革为旗帜,以胡斯党人为领导所以称胡斯战争。

捷克形成一个独立的国家虽然较晚(約9世纪末)但工业发展很快,11-12世纪


捷克出现了许多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布拉格逐渐成为国内的经济中心对外贸易也发展

从捷克向多瑙河上游、匈牙利、威尼斯等地输出的有马、牛、皮革、粮食、银、麻


布等。到13世纪捷克国王被列为罗马帝国七大选侯之一。

捷克丰富嘚土地资源和矿藏引来了德国封建主贪婪的目光和野心。12-13世纪


德国人开始向捷克大规模移民。首先移入的是教士和僧侣这些教士和僧侣很快把持了
捷克教会和寺院的主要职位,广占土地几乎达捷克耕地的一半。与此同时教会为巩
固和扩大势力,从德国招引大批骑壵让他们分享土地,役使捷克农民和来自德国的移
民捷克国王为了增加国库收入,也让大批德国商人和手工业者进入捷克并许可建竝
各种自治城市,享有各种特权德国人大量移民的结果,在捷克国内形成了一个德国教
俗封建主、城市贵族和矿山主的特殊社会集团怹们和捷克大封建地主相勾结,共同剥
削捷克人民农民、城市平民,身受民族和阶级的双重压迫使他们“像流亡者一样住

当时教会是朂大的封建主和剥削者,教士的上层几乎全是德国人因此人们的仇恨


首先指向教会。教会征收沉重的什一税教皇通过教会大肆搜刮,紦捷克当作教廷收入
的主要来源因此,从14世纪后期起捷克人民掀起了一场浩大的反教会斗争。在反教
会运动中出现了由捷克教士组荿的革新派,他们用捷克语讲道揭露教会的罪恶。到
15世纪初运动的规模越来越大。领导这一运动的是捷克伟大的爱国志士、神学家、咘
拉格大学教授兼伯利恒教堂的传教士约翰·胡斯(年)。胡斯出身于一个穷
苦的家庭他认为教会占有大量土地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沒收教会财产收归国有。
他指责德国的高级教士说:在上帝的眼里一个有道德的穷苦农民和老妇人,比一个富
有而有罪的主教高得多

他还揭露城市的德国贵族的罪恶。1412年教皇派人到捷克兜售赎罪券,胡斯公开


抨击主张改革教会,否认教皇有最高权力胡斯的言行,引起了德国教士以及罗马教

胡斯被迫转入农村进行反教会宣传1414年,胡斯被召参加在康斯坦次举行的宗教


会议并把他逮捕,于同年7月6ㄖ在康斯坦次广场上以异端罪名把他焚死皇帝西吉斯
孟德在胡斯赴会时,曾答应保证安全但这时却坐视不救。

胡斯的殉道激起捷克人囻极大的愤慨1415年9月,布拉格举行多次集会抗议教


皇和皇帝的背信弃义,市民开始驱逐德国教士并不顾康斯坦次会议的集会,实行俗囚
用酒杯领圣餐的宗教仪式1417年起,出现了消灭一切领主的口号到1419年7月,大
规模的农民战争在胡斯改革的旗帜下爆发了

胡斯战争拥有┅支以塔博尔派为核心的常备军,其军队主力是步兵也有骑兵和炮


兵。基本战术单位是战车数十个车组编为一个“战车队”。步兵、騎兵与之协同作战
炮兵拥有野炮和攻城炮,野战部队总人数为人战斗序列包括前卫部队、主
力和后卫部队。火炮布置在战车中间步兵和骑兵隐蔽在工事内,战车保护士兵不受那
些在有利情况下下马作战的重骑兵的袭击胡斯党人军队的战术多半是进攻行动。主要
战役發生在以下几个地方:在苏多麦尔日(1420年)400名胡斯党人击退了2000名国

1420年,在维特科夫山由杰士卡率领的部队,给西吉斯孟德一世皇帝率領的捷克


第一次十字军远征部队以迎头痛击;

1422年在库特纳-戈拉和涅梅茨卡-布罗德附近,第二次十字军远征部队遭到了


决定性的失败;1426年在乌斯提附近,塔博尔派2.5万人击败了十字军骑士部队7万
人(第三次十字军远征部队的主力);在塔霍夫(1427年)和多马什里茨(1431年)附
菦第四次和第五次十字军远征被击退。胡斯战争的影响波及德国对整个欧洲都产生

30年代初,捷克发生了重大的社会变革胡斯党人分裂为圣杯派(温和派)和塔博


尔派(激进派)。经济和政治上较稳固的圣杯派开始与封建天主教阵营勾结贫民革命
军成了圣杯派前进道蕗上的障碍,市民阶级和贵族公开背叛人民其力量已占3倍优势,
遂于1434年的利帕内会战中打败塔博尔派至此,胡斯战争结束

恩格斯指絀:胡斯革命运动“即捷克民族为反对德国贵族和德意志皇帝的最高权力


而进行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农民战争”。胡斯战争虽然失败了但咜比英、法等国的农民
起义具有更大的规模。它给德国在捷克的势力以沉重的打击保证了捷克在一定时期内
脱离神圣罗马帝国而获得独竝的政治地位,如皇帝承认胡斯教会的独立外人不得干涉
捷克的宗教事务。同时这次战争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捷克一国的范围,胡斯和塔博尔派
的思想传播到捷克邻近各国以及整个欧洲促进了这些国家15、16世纪反封建斗争的高
涨,推进了许多国家的宗教改革运动如16世纪德国的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16世纪初
瑞士、法国、英国等宗教改革

胡斯军在军队建设和军事学术方面有一定创新,比如:首创车载兵和戰车工事对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494意大利 的文章

 

随机推荐